地理中國南康
Ⅰ 江西省會在中國地理的位置
江西地理位置來,是交通樞紐又源是兵家必爭之地。
古有「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之說周朝吳國的位置是在現在的江蘇省和浙江北部地區,楚國是在湖南湖北一帶,所以「吳頭楚尾」是說江西省的位置是在這兩者之間。
粵是指廣東,閩是指福建,「粵戶閩庭」是說江西是這兩省的門戶和門庭。
「形勝之區」,是說地理位置有利的地方。
Ⅱ 推薦《地理中國》這檔節目500字 介紹+原因
地理·中國》是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科普類電視欄目。該欄目以地質科考為線索,以普及地理學知識為宗旨,介紹地質學的新發現、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質地貌的新、奇、特、美。它在帶著觀眾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時,傳播科學知識,並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對於我們正在汲取知識營養的青少年來說,觀賞性特強。[1]
《地理·中國》欄目,採用外景行進式拍攝與主持人演播室串聯的形式,展示地質科考的過程,講述地質科學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對關鍵的科學知識、原理進行介紹,並通過道具、實驗進行演示,展現地質地貌的結構、成因及演變,展示地質學的魅力。
首先它題材寬廣,觀賞性強。中國的遼闊大地,蘊涵著全世界最豐富的地理、地貌資源,這為《地理·中國》欄目提供了豐富的選題內容和創作空間,大自然神奇、瑰麗、壯美的景觀,也會使節目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識性強。《地理·中國》欄目,以對自然現象的探問為發端,以地質科考為線索,通過展示地質科考的推理和求證過程,揭示科學原理,普及科學知識,以滿足觀眾對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強的知識性。
其三它行進式科考拍攝,可視性強。 「以行進中的地質科考」為主線,攝制組跟隨地質專家,在科考行進中發現問題,求證問題,解答問題。既有科考問題求證過程的懸念吸引,又有行進式拍攝的新奇看點,使節目具備很強的期待性和可視性。
Ⅲ 《地理中國》 是什麼機構
CCTV-10《地理中國》屬科普類電視欄目。以地質科考為線索,以普及地理學知回識為宗旨,介紹地質答學的新發現、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質地貌的新、奇、特、美。欄目在帶著觀眾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時,傳播科學知識,並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
Ⅳ 中國甜柚之鄉在哪
中國甜柚復之鄉是江西省南康市,制南康甜柚種植歷史有1500多年,1986年被國家農業部列為全國柑桔生產基地縣,1995年被首批百家特產之鄉組委會命名為「中國甜柚之鄉」。現有甜柚面積7萬畝,年產甜柚2.6萬噸。南康柚類資源豐富,品質上乘。在長期的栽培中培育出了齋婆柚、江壩柚、龍回早熟柚、蔡家柚、村頭柚、練家柚、西街80號等一批優良品種,還從國內甜柚產區引進了沙田柚、文旦柚、官溪蜜柚、早香柚、強德勒紅心柚、HB柚等。其中南康龍回早熟柚、沙田柚七次獲全國各類評比金杯獎。經江西省農業廳認定南康符合農產品產地相關標准和要求,2006年元月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2006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定,南康齋婆牌甜柚為無公害農產品。南康甜柚正在申報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Ⅳ 贛州南康區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
南康區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西部,贛江源章江流域的中下游。地處北緯25°28′~°14′24",東經114°29′9"~114°55′24"之間。東鄰贛縣區、章貢區,南連信豐縣、大余縣,西接上猶縣、崇義縣,北界遂川縣、萬安縣。南康區縱長橫狹,似瓠形,南北長85.45千米,東西寬42.6千米,總面積1732平方千米。距贛州中心城區33千米,距省會南昌455千米。
南康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9.3℃,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12月均溫8.8℃,7月均溫28.6℃,無霜期286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443.2毫米,年均日照時數1856.6小時。
南康區境內以章江、上猶江為涇,大小河流60條,其中幹流2條,一級支流10條,二級支流19條,三級支流18條,四級支流7條,五級支流4條。境北隆木水與黃沙水屬遂川水系,西南的梅源水屬信豐水系,其餘河流都屬章江水系。除章江、上猶江、龍華江、朱坊河、燕溪屬過境河外其餘均發源境內的南北山區。章江在境內名蓉江,長58千米,流域面積為859平方千米,落差43米,有蕉溪水、贛橋水、龍回河、南水河等11條支流。上猶江在境內長34千米,流域面積911平方千米,落差16米,有燕溪水、沙溪水、龍華江、木林水、橋頭水5條主要支流。隆木水屬遂川水系,源出小東,流經樟村、曲潭、瑞坑,出境流入遂川巾石河,境內長13.5千米,流域面積43.8平方千米。梅源水在境內西南面的浮石鄉境內。
Ⅵ 地理中國 有一期叫什麼門探秘
《地理中國》 20170811 夔門探秘(上)。
夔門(kuímén),又名瞿塘峽、瞿塘關,瞿塘峽之版西門。三峽西端入口權處,兩岸斷崖壁立,高數百丈,寬不及百米,形同門戶,故名。長江上游之水納於此門而入峽;是長江三峽的西大門,峽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處不及50米,波濤洶涌,呼嘯奔騰,令人心悸,素有「夔門天下雄」之稱。夔門雄踞長江三峽之首,西起重慶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公里。在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中,它是最窄、距離最短的一個峽,瞿塘峽谷窄如走廊,兩岸崖陡似城垣,郭沫若過此發出「若言風景異,三峽此為魁」的贊嘆。夔門由兩岸高山凌江夾峙,在巍峨壯麗的白帝城下,是長江從四川盆地進入三峽的大門。夔門兩側的高山,南名「白鹽山」。
Ⅶ 《地理中國》節目中出現過哪些地名
太行山 豐寧 嵩山 九寨溝 延慶 桂林 黃山
Ⅷ 中國江西南康的起源
秦時屬南埜(南野)縣地。三國吳嘉禾五年(236年)析南野置南安縣。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名南康縣,因「地接嶺南,人安物阜」而得名。太康三年屬南康郡。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屬南康國。齊、梁、陳、隋屬南康郡,唐屬虔州。五代十國屬百勝軍。南康屬昭信軍。 宋屬南安軍。元屬南安路。明、清屬南安府。民國時期先後屬贛南道和第十一、第四行政區。1949年8月14日,南康解放,屬贛州分區(後為贛西南行政區直屬縣),1951年6月屬贛州專區,1954年屬贛南行政區。1964年屬贛州專區,1971年屬贛州地區。 1995年3月7日,民政部(民行批[1995]19號)批復: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南康縣,設立南康市(縣級),以原南康縣的行政區域為南康市的行政區域。現為省轄縣級市,由贛州市代管。1984年5月15日,設立大嶺鄉、唐西鄉、內潮鄉、圩下鄉;沙溪公社建鄉,更名為十八塘鄉(贛府字[1984]112號)。 1988年12月10日,撤銷風崗鄉、橫市鄉、赤土鄉、東山鄉,設立風崗鎮、橫市鎮、赤土鎮、東山鎮(贛民函[1988]138號批復)。1994年5月4日,撤銷潭口鄉,將所轄行政區域劃歸潭口鎮管轄(贛民字[1994]76號批復)。1996年3月19日,撤銷潭東鄉、三益鄉、龍回鄉、龍嶺鄉、鏡壩鄉,設立潭東鎮、三益鎮、龍回鎮、龍嶺鎮、鏡壩鎮(贛民字[1996]53號批復)。 1998年8月5日,將唐西鄉的莊稼村委會和平田鄉的章石村委會劃歸唐江鎮(贛民字[1998]125號批復)。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694987人。 2001年9月6日,撤銷赤土鎮建制,改設赤土畲族鄉(贛民字[2001]440號批復)。2001年3月2日,撤銷大嶺鄉、唐西鄉、平田鄉,劃歸唐江鎮(贛民字[2001]95號批復)。2003年9月2日,撤銷蓉江鎮、金雞鎮和西華鄉,調整設立蓉江街道辦事處、東山街道辦事處(贛民字[2003]210號批復)。 2003年10月21日,撤銷內潮鄉,成建制劃歸十八塘鄉管轄;撤銷圩下鄉,成建制劃歸麻雙鄉管轄;撤銷三益鎮,成建制劃歸龍回鎮管轄(贛民字[2003]272號批復)。2003年底,全市總人口76.5萬人。2004年底,全縣轄2街道8鎮12鄉(含1民族鄉)。
Ⅸ 南康區的地理
南康區有國家級保護野生植物6種,省級保護野生植物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專植物為銀杏、蘇鐵,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為杜仲、花櫚木、樟樹、喜樹;省二級保護植物為天竺桂,省三級保護植物為金毛狗蕨、竹柏、草珊瑚、七葉一枝花。有國家級保護野生動物4種,省級保護野生動物11種。其中國家級保護動物為穿山甲、斑林狸、貓頭鷹、虎紋蛙(田雞);省級保護動物為果子狸、翠鳥、王錦蛇(大王蛇)、灰鼠蛇(黃金條)、金環蛇、銀環蛇、眼鏡蛇、眼鏡王蛇、尖吻蛇(五步蛇)、黑斑里蛙(青蛙)、大蟾蜍(癩蛤蟆)。
Ⅹ 央視節目《地理中國》去哪裡取景
11月23日,CCTV-10《地理中國》欄目組一行4人走進呀諾達景區取景拍攝,尋找這片雨林中的獨特景象和珍稀植被。欄目組此次以呀諾達雨林谷為主要拍攝地點,拍攝了大量原始雨林、珍稀植被、山海奇觀等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