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海龍屯國家地理

海龍屯國家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2-24 11:23:20

① 遵義的特色小吃有

1、尚稽豆腐皮

劉二媽米皮是遵義老字型大小的名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米皮(卷粉、大頭菜等。

(1)海龍屯國家地理擴展閱讀:

遵義,簡稱「遵」,位於貴州省北部,黔川渝三省市結合部中心城市,是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南臨貴陽市,北倚重慶市,西接四川省。處於成渝—黔中經濟區走廊的核心區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橋頭堡、主陣地和先行區。是西南地區承接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重要交通樞紐。

遵義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世界自然遺產赤水丹霞。享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厚朴之鄉、中國金銀花之鄉、中國高品質綠茶產區、中國名茶之鄉、中國吉他製造之鄉等稱號。

參考資料:網路-遵義

② 貴州比較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哪些呢

貴州是非常著名的旅遊省份,有公園省的美稱。著名的景區多得不勝數。貴陽有:紅楓湖、花溪公園、天河潭、南江大峽谷、貴陽森林公園、香紙溝、森林野生動物園、烏當、百花湖、開陽風景名勝區、長順杜鵑湖、甲秀樓、紫江地縫、息烽溫泉、息烽集中營紀念館、黔靈公園、貴陽千山、開陽南江峽谷、六廣河、高坡鄉、貴陽鎮山村、貴陽白雲公園、清龍河、香火岩、陽明洞、福泉灑金谷、修文陽明洞、高坡苗鄉、桃源河大峽谷、金翠、仙人洞、清岩古鎮(歷史文化鎮)、、、、銅仁有:著名的梵凈山。(中國五大佛教名之一。是空間上的名山--海拔高2572米七千多步石階,是時間上的名山--上大下小的磨石在那裡已有14億年了。)十里錦江--九龍洞、東山、草坪原、文筆峰、石阡溫泉(萬壽宮)、松桃苗王城、沿河烏江山峽(麻陽河自然保護區)、思南石林、、、、黔東南有:鎮遠石鎮、西江苗寨、肇興千戶侗寨、雷公山、劍河峽谷、舞陽河、杉木河、、、黔南有:荔波大小七孔景區、水族農民起義關卡、青動湖森林公園、深河橋抗日文化園、茂蘭咯斯特森林、達便水族文化旅遊村、石龍過江、斗篷山、、、、黔南有:馬嶺河峽谷、三岔湖、萬峰林、貓貓洞、奇香園、、、、畢節有:織金洞、百里杜鵑、草海、大屯土司庄、韭菜坪、洛布石林、九洞天、、、安順有:黃果樹就不用說了,屯堡文化遺址、關嶺化石國家地質公園、紅楓湖、紫雲格凸河、雲山屯古建築群、龍宮、天台山伍龍寺、九龍山、穿洞遺址、、、、遵義有:遵義會議會址、赤水、遵義海龍屯、鳳凰山、飛鴿林、共青湖、、、、、六盤水有:採花洞相親、長角苗風情、折溪戲、盤縣護國寺、北盤江峽谷、滴水灘瀑布、高原草場阿勒河景區、龍風地宮、、、、

③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有哪些

1、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19年1月22日,經國務院同意,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長城保護總體規劃》。

2、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3、故宮又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為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它始建於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歷時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後在此登基。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4、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帝的陵園,也稱驪山陵。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其規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內涵之豐富,為歷代帝王陵墓之冠。

5、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腳下,是一座古人類遺址博物館,始建於1953年。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先生在龍骨山發掘出第一顆完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距北京市區約48公里。

2017年8月,北京市及房山區相關部門對「猿人洞」的修繕工程正在進行,預計2018年春天安全棚全面綠化後,「猿人洞」將開門迎客。

6、布達拉宮(藏文:པོ་ཏ་ལ,藏語拼音:bo da la,威利:po ta la),坐落於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是藏式古建築的傑出代表(據說源於桑珠孜宗堡),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幣5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 。主體建築分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宮殿高200餘米,外觀13層,內為9層。布達拉宮前辟有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

截至2016年7月,中國已有50項世界文化、景觀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0項、世界文化景觀遺產5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1項,世界遺產名錄國家排名第二位,僅次於擁有51項世界遺產的義大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世界文化遺產

④ 遵義一日游景點有哪些值得推薦

說到遵義這個城市,很多人都會想到“遵義會議”這段歷史,確實,“遵義會議”是歷史的轉折點,毫不誇張地說,“遵義會議”拯救了新中國。除了是紅色城市,遵義也是我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所以對於旅遊愛好者們來說,遵義值得一去。如果選擇遵義一日游的話,遵義會議會址、佛光岩、赤水大瀑布等景點絕對不能錯過。

1、遵義會議會址。顧名思義就是紀念“遵義會議”的會館,這是免費的景點,遊客可以憑自己的身份證,免費領取一張當天的門票。會館內還保留著當時的會議室、文物和照片。裡面還有一個放映室,用現代技術將過去的艱苦放在了我們的眼前。

配合上歷史資料,真的很讓人感動。正是因為那一代人的付出和犧牲,我們才能過上這么幸福的生活。所以如果去遵義遊玩的話,我建議大家一定要去遵義會議會址,不僅是為了了解歷史,更是要緬懷先烈,感謝他們的付出和犧牲。

4、婁山關。這里的歷史很久遠,因為是重要的關口,所以自古以來就是必爭之地。自唐宋開始,這里就戰事頻繁。作為黔北第一要塞,如今的婁山關憑借著奇峰峭壁吸引了無數遊客。

當然了,這里也是紅色根據地,紅軍在這里的兩次戰役確保了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憶秦娥·婁山關》就描述了婁山關戰役的緊張場景。婁山關也是免費的景點,不管是欣賞美景還是悼念先烈,這里都是不容錯過的景點。

遵義市的景點有很多,如果你的時間比較緊張,我建議選擇一個景點,然後好好的玩一天,千萬不要走馬觀花。

⑤ 結合所學地理知識,請為貴州省推薦可以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個項目,並說說理由。

荔波喀斯特荔波喀斯特位於貴州省東南部的荔波縣,被認為是「中國南方喀斯特」的典型代表。 荔波茂蘭,是至今保存著的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2007年6月在聯合國第31屆遺產大會上,荔波被評為世界自然遺產地,成為中國第六個,貴州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地。

⑥ 求一篇有關貴州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已有的不要

憑我能想像到的 擬個提綱給你參考:
自然地理:
1、宏觀方面:貴州地處雲貴高原 為江南丘陵-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 平均海拔1100m左右 西高東低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是避暑勝地
2、地形地貌:貴州60%以上為喀斯特地貌 岩溶發育 遵義仁懷-赤水一帶為丹霞地貌 銅仁和黔東南有丘陵地貌
武陵山脈、苗嶺、黃果樹、萬峰林、龍宮、織金洞 草海等主要景點可以介紹下 其中黃果樹和龍宮是貴州目前僅有的兩個5a景區 織金洞曾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洞穴
貴州的特色動植物:黔金絲猴、大鯢、珙桐、桫欏、禿杉等等
3、礦產資源:貴州煤礦資源豐富 六盤水畢節地區都有豐富的煤礦 此外 開磷、貴鋁也很有名氣 興義是黃金產區 水力資源豐富
4、貴州是中國西南出海的要道 隨著滬蓉西高速公路 渝懷鐵路 宜萬鐵路的陸續開通 重要性有所下降 但貴陽仍然是西南重要的鐵路樞紐
人文地理:
1、赤水河有美酒河的美譽 以茅台為代表 紅軍在茅台的傳奇經歷及老一輩的厚愛更是奠定了其國酒的地位
2、貴州的煙草和茶葉也不錯;
3、當年紅軍長征在貴州有幾個亮點: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強渡烏江、婁山關及滇川黔交界的雞鳴三省
4、貴州的民族文化很有特色 是苗、侗、布依、水、彝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之一 民族文化多樣 特色鮮明 貴州安順等地還有著名的屯堡文化 很有人文地理色彩
5、貴州在古代也屬化外之地,有眾多的土司文化,以遵義地區的楊氏家族為代表 統治遵義古稱播州陸續達800年 直至明萬曆年間 遵義市附近的海龍囤為其最後遺跡
6、貴州在晴隆縣的「24道拐」是民國時期修建的戰略要道 現在還在 10來 貴州大力發展交通事業 入滇 入渝 入湘的高速公路都修通了 目前正在修貴廣高速公路等等 鐵路在規劃實施的有貴陽-成都 -昆明 -廣州的高鐵 這些西部重點工程將極大的改變貴州交通落後的局面
這些東西寫下來 1000-2000字怕是綽綽有餘吧 這會兒能想到的就這些

補充一條:貴州的關嶺化石群可以放在貴州宏觀地理介紹

⑦ 在中國世界遺產有哪些在中國世界遺產有哪些

中國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締約國行列以來,截至2015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世界遺產共有48項(包括自然遺產10項,文化遺產34項,自然與文化遺產4項),含跨國項目1項(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在數量上居世界第二位。
包括: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敦煌莫高窟
泰山
長城
秦始皇陵
北京和沈陽的明清皇宮
黃山
黃龍風景名勝區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武當山古建築群
曲阜孔廟孔府和孔林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
峨眉山-樂山大佛
廬山國家公園
蘇州古典園林
平遙古城
麗江古城
北京皇家祭壇:天壇
北京皇家園林:頤和園
武夷山
大足石刻
皖南古村落
明清皇家陵寢
龍門石窟
青城山-都江堰
雲岡石窟
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澳門歷史城區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殷墟
中國南方喀斯特
開平碉樓與村落
福建土樓
三清山國家公園
五台山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中國丹霞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
元上都遺址
澄江化石遺址
新疆天山
哈尼梯田
大運河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
中國土司遺產

重要遺產介紹:

絲綢之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被命名為「絲綢之路」。2014年6月22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大運河——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大運河三部分組成,全長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個緯度,縱貫在中國最富饒的東南沿海和華北大平原上,通達黃河、淮河、長江、曹娥江、錢塘江、海河六大水系,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紅河哈尼梯田——作為哈尼族創造的農耕文明奇觀,據載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梯田規模宏大,綿延整個紅河南岸的元陽、綠春、金平等縣,僅元陽縣境內就有19萬畝。這里水源豐富,空氣濕潤,霧氣變化多端,將山谷和梯田裝扮得含蓄生動。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紅河哈尼梯田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新疆天山——屬全球七大山系之一,是世界溫帶乾旱地區最大的山脈鏈,也是全球最大的東西走向的獨立山脈。長達1760公里,占天山總長度的3/4以上,橫亘新疆全境,跨越了喀什、阿克蘇、伊犁、博爾塔拉、巴音郭楞、昌吉、烏魯木齊、吐魯番、哈密9個地州市,是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天然地理分界,也是新疆地理的獨特標志。2013年6月21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中國「新疆天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澄江生物群——位於我國雲南澄江帽天山附近,是保存完整的寒武紀早期古生物化石群,共涵蓋16個門類、200餘個物種化石。她生動地再現了5.3億年前海洋生命壯麗景觀和現生動物的原始特徵,為研究地球早期延續時間為5370萬年的生命起源、演化、生態等理論提供了珍貴證據。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地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元代都城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旗政府所在地東北約20公里處、閃電河北岸。由我國北方騎馬民族創建的這座草原都城,被認定是中原農耕文化與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結合的產物,史學家稱譽它可與義大利古城龐貝媲美。2012年6月29日,中國元上都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總面積為3322.88公頃。該景觀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10個多世紀的持續演變中日臻完善,成為景觀元素特別豐富、設計手法極為獨特、歷史發展特別悠久、文化含量特別厚重的「東方文化名湖」。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區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丹霞——丹霞地貌是一種有著特殊地貌特徵以及與眾不同的紅顏色的地貌景觀,像「玫瑰色的雲彩」或者「深紅色的霞光」,它主要由紅色砂岩和礫岩組成,反映了一個乾熱氣候條件下的氧化陸相湖盆沉積環境。「中國丹霞」於2010年8月1日,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築群——天地之中,包括少林寺建築群、東漢三闕和中嶽廟、嵩岳寺塔、會善寺、嵩陽書院、觀星台,8處11項歷史建築,歷經漢、魏、唐、宋、元、明、清,是中國時代跨度最長、建築種類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築群。2010年8月1日,在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准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山西五台山——五台山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素有「金五台、銀峨眉、銅普陀、鐵九華」之說,同時它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2009年6月26日,被作為文化景觀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江西三清山——三清山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區域內展示了獨特花崗岩石柱與山峰,豐富的花崗岩造型石與多種植被、遠近變化的景觀及震撼人心的氣候奇觀相結合,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美學效果,呈現了引人入勝的自然美。《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推選為「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質學家一致認為是「西太平洋邊緣最美麗的花崗岩」。2008年7月8日,三清山作為自然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作為東方文明的一顆明珠,它以歷史悠久、種類繁多、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譽為「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築奇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2008年7月6日,在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以永定客家土樓為主體的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開平碉樓與古村落—— 開平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南部,開平碉樓鼎盛時期達3000多座,現存1833座,其數量之多,建築之精美,風格之多樣,在國內乃至在國際的鄉土建築中實屬罕見。2007年6月28日,在第3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開平碉樓與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南方喀斯特—— 喀斯特即岩溶地貌,是發育在以石灰岩和白雲岩為主的碳酸鹽岩上的地貌。中國喀斯特由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共同組成,有面積大、地貌多樣、典型、生物生態豐富等特點。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評選為世界自然遺產並獲得全票通過。

中國安陽殷墟——作為商代後期都城遺址,殷墟的發現和發掘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殷墟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構建了中國古代早期歷史的框架,使傳統文獻記載的商代歷史成為信史。2006年7月13日,在第3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 由中國四川省境內的卧龍自然保護區等7處自然保護區和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名勝區等9處風景名勝區組成,涵蓋成都、阿壩、雅安和甘孜4市州的12個縣,面積9245平方公里。它保存的野生大熊貓佔全世界30%以上,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是全球所有溫帶區域(除熱帶雨林以外)中植物最豐富的區域。2006年7月12日,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獲准成為世界自然遺產。

澳門歷史城區——是由22座位於澳門澳門半島的建築物和相鄰的8塊前地所組成,以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是中國境內現存年代最古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東西方風格共存建築群。作為歐洲國家在東亞建立的第一個領地,城區見證了澳門四百多年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歷史。2005年7月15日,中國「澳門歷史城區」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吉林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主要包括五女山城、國內城、丸都山城、十二座王陵、二十六座貴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將軍墳一號陪冢,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和遼寧省桓仁縣。作為歷史早期建造的都城和墓葬,它反映了漢民族對其他民族文化的影響以及風格獨特的壁畫藝術,體現了已經消失的高句麗文明。2004
年 7 月,被獲准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雲南「三江並流」——「三江並流」是指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這三條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大江在雲南省境內並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擔當力卡山、高黎貢山、怒山和雲嶺等崇山峻嶺之間,形成世界上罕見的「江水並流而不交匯」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觀。由於特殊的地質構造,歐亞大陸最集中的生物多樣性、豐富的人文資源、美麗神奇的自然景觀使該地區成為唯一的、獨特的世界奇觀。2003年7月,「三江並流」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2001年12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青城山位於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處於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主峰老霄頂海拔1260米。青城山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謄。青城山歷史悠久,是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被譽為「天下第五名山」。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公元前250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工程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2000年11月,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00年11月,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明清皇家陵寢——明清皇家陵寢是中國明、清兩朝皇帝悉心規劃營建的文物建築,分布於北京、河北、遼寧、安徽、江蘇、湖北等地,主要建築保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寢原貌。現保存完好的是明清皇家陵寢有:明皇陵、明孝陵、明祖陵、明十三陵、明顯陵、清永陵、清福陵、清東陵和清西陵。在2000年至2004年間先後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安徽古村落:西遞、宏村——西遞和宏村的街道結構、建築和裝飾、房屋布局以及人工水系都完好地保存著原始狀態。2000年11月30日,安徽古村落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重慶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為主,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範。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等中國四大石窟齊名。1999年12月1日,在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福建省武夷山——作為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武夷山屬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東南」之美譽。其中,天游峰有「天下第一險峰」之稱。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北京頤和園—— 作為古代皇家園林,頤和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與圓明園毗鄰,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與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天壇——天壇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以嚴謹的建築布局、奇特的建築構造和瑰麗的建築裝飾著稱於世。外壇古柏蒼郁,環繞著內壇,使主要建築群顯得更加庄嚴宏偉。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麗江古城——麗江古城地處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時候頻繁的商旅活動,促使當地人丁興旺,很快成為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鎮。1997年12月4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山西平遙古城——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1997年12月,平遙古城獲准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蘇州古典園林——蘇州園林以私家園林為主,成熟於宋代,興旺鼎盛於明清。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等,以其意境深遠、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1997年12月,蘇州古典園林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中華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

江西廬山風景區——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1996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四川峨眉山—樂山風景名勝區—— 峨眉山,地勢陡峭,風景秀麗,有「秀甲天下」之美譽。作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廟約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廟,佛事頻繁。1996年12月,峨眉山—樂山大佛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西藏布達拉宮——布達拉宮位於拉薩瑪布日山上,氣勢雄偉,是一座宮堡式建築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於17世紀重建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1994年,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作為中國古代帝王宮苑,承德避暑山莊是清代皇帝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1994年12月,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山東曲阜的孔廟、孔府及孔林——曲阜孔廟、孔府、孔林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淀、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1994年12月,「三孔」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湖北武當山古建築群——武當山古建築中的宮闕廟宇集中體現了中國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築的建築學和藝術成就,這些建築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國藝術和建築的最高水平。湖北的武當山古建築群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四川九寨溝國家級名勝區——九寨溝中部峰嶺均在4000米以上,南緣達4500米以上。峰頂和兩側山峰基本終年積雪。九寨溝以植物喀斯特鈣華沉積為主導,形成九寨溝艷麗典雅的群湖,奔瀉湍急的溪流,飛珠濺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連綿起伏的雪峰。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湖南武陵源國家級名勝區——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由張家界市的張家界森林公園、慈利縣的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和桑植縣的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組合而成,後又發現了楊家界新景區,總面積500平方公里。1992年《世界自然遺產》。

四川黃龍國家級名勝區—— 黃龍主要因佛門名剎黃龍寺而得名,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於世,是中國唯一的保護完好的高原濕地,它是一條長約7公里,寬約300米的鈣化山峽,這里山勢如龍,又稱「藏龍山」。這一地區還生存著許多瀕臨滅絕的動物,如大熊貓和四川疣鼻金絲猴。1992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安徽黃山——黃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名。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曾對黃山的秀麗這樣贊嘆:「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後被當地人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1990年12月,獲准成為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明清故宮——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故宮的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庄嚴、和諧,都可以說是上罕見的。它標志著我們祖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五百多年前匠師們在建築上的卓越成就。北京故宮和沈陽故宮分別於1987及2004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嬴政的陵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秦始皇陵兵馬俑是可以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它們充分表現了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巧奪天工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游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其歷史長達2000多年,中國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周口店遺址,位於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鎮龍骨山北部,是世界上材料最豐富、最系統、最有價值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遺址。198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甘肅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中部,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磅礴,風景壯麗。一直有「五嶽獨尊」的美譽。

土司遺址——湖南永順老司城、湖北唐崖土司城、貴州遵義海龍屯是土司制度鼎盛時期的代表,反映了13至20世紀初古代中國在西南群山密布的多民族聚居地區推行的管理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制度,具有共同的價值主體和聚落、建築特點。

⑧ 文化名城歷史悠久,全國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分別在哪些地方

北京、承德、南京、蘇州、揚州、杭州、紹興、泉州、景德鎮、曲阜、洛陽、開封、荊州、長沙、廣州、桂林、成都、遵義、昆明、大理、拉薩、西安、延安、大同。

1、北京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都、直轄市,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地處中國華北地區,中心位於東經116°20′、北緯39°56′,東與天津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相鄰,北京市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

北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北部和東北部三面環山,東南部是一片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境內流經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等。

多由西北部山地發源,穿過崇山峻嶺,向東南蜿蜒流經平原地區,最後分別匯入渤海。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

2、承德

承德是河北省省轄市,處於華北和東北兩個地區的連接過渡地帶,西南與南分別挨著北京與天津,背靠蒙遼,省內與秦皇島、唐山兩個沿海城市以及張家口市相鄰,北部與內蒙古赤峰、錫林郭勒盟相鄰。是國家甲類開放城市。

承德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民國和解放初期為原熱河省省會。位於承德市的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旅遊勝地四十佳、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同時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也是國家首批世界文化遺產。

3、南京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

全市下轄11個區,總面積6587km²,2017年建成區面積1398.69km²,常住人口833.5萬人,城鎮人口685.89萬人,城鎮化率82.3%,是長三角及華東唯一的特大城市。

南京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游、瀕江近海,是中國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 ,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

4、蘇州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揚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

蘇州是中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為清代「天下四聚」之一。

蘇州人多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 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蘇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5、揚州

揚州,江蘇省地級市,位於江蘇省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有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揚州高郵市)之稱,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被譽為揚一益二、月亮城。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 ,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大運河揚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揚州列入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界遺產城市之一。

6、杭州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 、滬嘉杭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國際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

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

後來依託滬杭鐵路等鐵路線路的通車以及上海在進出口貿易方面的帶動,輕工業發展迅速。新世紀以來,隨著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業的帶動,互聯網經濟成為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

7、紹興

紹興市是浙江省轄地級市,位於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是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文化和生態旅遊城市 、長三角城市群重要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紹興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人居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

紹興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著名的文化古跡有蘭亭、禹陵、魯迅故里、沈園、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來祖居、秋瑾故居、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賀知章故居等。

8、泉州

泉州,福建省下轄地級市,簡稱「鯉」,別名鯉城、刺桐城,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寶島台灣,地處低緯度,東臨海洋,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條件優越。

泉州歷史悠久,經濟開發早在周秦時期就已開始。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豐州鎮置東安縣治,南朝梁天監間(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為本地設置縣、郡治之始。

西晉末年,中原戰亂,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由此得名。泉州是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

2017年,泉州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2018年4月,泉州入選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名單。

9、景德鎮

景德鎮市,別名 「瓷都」,江西省下轄設區的市(地級),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西北與安徽省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為鄰,西同鄱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省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

景德鎮市處於屬於黃山、懷玉山余脈、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處於皖(安徽)、浙(浙江)、贛(江西)三省交界處,是浙贛皖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城市之一。

民國時期曾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並稱全國四大名鎮。

10、曲阜

曲阜,古為魯國國都,孔子故里,被譽為「東方聖城」、「東方耶路撒冷」。地處山東省西南部,北距省會濟南135公里。東連泗水,西抵兗州,南臨鄒城,北望泰山。

總面積895.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5.45萬人(2016年)。山東省省轄縣(市)之一,行政區劃屬濟寧。

11、洛陽

洛陽市,河南省地級市,洛陽市總面積1523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803平方公里,河南省西部,東經112°16'-112°37',北緯34°32'-34°45',東西長約179公里,南北寬約168公里。

橫跨黃河中下游南北兩岸,東鄰鄭州市,西接三門峽市,北跨黃河與焦作市接壤,南與平頂山市、南陽市相連。

遠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洛陽繁衍生息,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地,洛陽是夏王朝立國和活動的中心地域。

洛陽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

洛陽市有夏都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西周成周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等遺址。

12、開封

開封,古稱老丘、大梁、陳留、汴州、東京、汴京、汴梁等,簡稱汴,河南省下轄地級市,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西與省會鄭州毗鄰,東與商丘相連,南接許昌和周口,北隔黃河與新鄉相望。

開封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五大古都之一、著名的八朝古都。截至2017年,開封市總面積6266平方公里,轄5個市轄區、4個縣,常住人口454.93萬人。

開封具有「文物遺存豐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風貌濃郁、北方水城獨特」四大特色,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

先後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朝代相繼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稱,孕育了上承漢唐、下啟明清、影響深遠的「宋文化」。

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東京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

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八荒爭湊,萬國咸通」、「汴京富麗天下無」、「東京夢華」的美譽。

13、荊州

荊州是一座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濱江城市。「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建城歷史長達30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國建都紀南城,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

從「天下第一循吏」孫叔敖到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從荊州走出去的宰相達138位。從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大批文人墨客在荊州吟詩作賦。

荊州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和長江港口城市。

14、長沙

長沙,湖南省省會,是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長江中游城市群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的節點城市。

湖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科技、金融、信息中心。東鄰江西省宜春、萍鄉,西連婁底、益陽,南接株洲、湘潭,北靠岳陽。長沙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京廣高鐵、滬昆高鐵、渝廈高鐵在此交匯。

長沙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經三千年城名、城址不變,有「屈賈之鄉」、「楚漢名城」、「瀟湘洙泗」之稱。

15、廣州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

廣州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瀕臨南海,鄰近香港、澳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

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

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明清時期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16、桂林

桂林昔稱八桂、桂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桂林因桂樹繁多,桂花成林而得名。

桂林是具有萬年歷史的人類智慧聖地,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具有三處萬年古陶遺址(甑皮岩、大岩、廟岩)的城市,桂林甑皮岩發現的"陶雛器"填補世界陶器起源空白點,是桂林向世界展現中華民族「萬年智慧」的歷史文化名片。

桂林同時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桂林山水、世界灌溉遺產靈渠兩大世界遺產。

17、成都

成都是四川省省會,簡稱蓉,別稱蓉城、錦城,西南地區唯一一個副省級市, 特大城市,西部戰區機關駐地,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重要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是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發祥地,中國十大古都之一。公元前四世紀,開明王朝九世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歷經4500多年,城址未徙,城名未易。

先後有7個割據政權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 漢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唐為中國最發達的工商業城市之一,史稱「揚一益二」。

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會,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孕育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眾多名勝古跡,是中國最佳旅遊城市。

18、遵義

遵義,簡稱「遵」,位於貴州省北部,黔川渝三省市結合部中心城市,是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南臨貴陽市,北倚重慶市,西接四川省瀘州市。

處於成渝—黔中經濟區走廊的核心區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橋頭堡、主陣地和先行區。是西南地區承接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重要交通樞紐。

全市轄3個區、9個縣、2個縣級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溫涼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遵義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世界自然遺產赤水丹霞。享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厚朴之鄉、中國金銀花之鄉、中國高品質綠茶產區、中國名茶之鄉、中國吉他製造之鄉等稱號。

曾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多項殊榮。同時也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的茅台酒的故鄉。

19、昆明

昆明,雲南省省會,地處雲貴高原中部,北與涼山彝族自治州相連,西南與玉溪市、東南與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鄰,西與楚雄彝族自治州接壤,東與曲靖市交界,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亞洲5小時航空圈的中心,國家一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之一。

昆明享「春城」之美譽,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重要的旅遊、商貿城市,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20、大理

大理市,位於中國雲南省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大理市地處雲貴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蒼山之麓,洱海之濱,是古代南詔國和大理國的都城,作為古代雲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時間長達五百餘年。

1982年,大理被中國政府列為第一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市為中國首批十大魅力城市之首,是以白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幅員面積1468平方千米,全市人口61萬人,其中白族佔65%。

下轄10個鎮,1個民族鄉,共有20個居委會、109個行政村。大理市人民政府駐下關鎮。名勝古跡有巍山風景區、太和城遺址等。

21、拉薩

拉薩,簡稱「拉」,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國際旅遊城市 ,是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傳佛教聖地。

位於西藏高原的中部,喜馬拉雅山脈北側,海拔3650米(要防內源氧缺乏症),地處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中遊河谷平原,拉薩河流經此,在南郊注入雅魯藏布江。

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拉薩以風光秀麗、歷史悠久、風俗民情獨特、宗教色彩濃厚而聞名於世。

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歐洲遊客最喜愛的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8暢游中國100城 等榮譽稱號。

22、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是陝西省會、副省級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絲綢之路起點城市、「一帶一路」核心區、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業基地 。

西安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於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美媒評選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

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下轄11區2縣並代管西咸新區,總面積10752平方公里,2017年末戶籍人口905.68萬 。

西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長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此建都。

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

23、延安

延安市,簡稱「延」,古稱膚施、延州,隸屬於陝西省,是天下第一陵——中華民族始祖黃帝陵寢黃帝陵所在地 ,是民族聖地、中國革命聖地,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延安位於陝西省北部,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的中南地區,省會西安以北371千米。北連榆林,南接關中咸陽、銅川、渭南三市,東隔黃河與山西臨汾、呂梁相望,西鄰甘肅慶陽。

介於北緯35°21′-37°31′,東經107°41′-110°31′之間,東西寬256千米,南北長236千米,總面積37037平方千米。有「塞上咽喉」、「軍事重鎮」之稱,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

延安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人文始祖黃帝曾居住在這一帶。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勝利到達吳起鎮,延安成為中國革命的落腳點和出發點,是全國革命根據地城市中舊址保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布局最為完整的城市。

黨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生活戰鬥了十三個春秋,領導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24、大同

大同,山西省省轄市,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首批13個較大的市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性交通樞紐城市、中國雕塑之都、中國十佳運動休閑城市。

大同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實為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⑨ 貴州省遵義市簡介i

搞不懂為什麼網路有的非要別人復制一遍
遵義,簡稱「遵」,位於貴州省北部,黔川渝三省市結合部中心城市,是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南臨貴陽市,北倚重慶市,西接四川省。處於成渝—黔中經濟區走廊的核心區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橋頭堡、主陣地和先行區。是西南地區承接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重要交通樞紐。全市轄3個區、9個縣、2個縣級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溫涼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遵義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屯、世界自然遺產赤水丹霞。享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厚朴之鄉、中國金銀花之鄉、中國高品質綠茶產區、中國名茶之鄉、中國吉他製造之鄉等稱號。曾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多項殊榮。同時也是中國三大名酒[1]「茅五劍」之一的茅台酒的故鄉。
1935年,中國共產黨在遵義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成為了黨的生死攸關的轉折點,被稱為「轉折之城,會議之都"。
中文名稱
遵義市
外文名稱
Zunyi City
別名
紅色聖地·醉美遵義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西南
下轄地區
3個區、9個縣、2個縣級市、2個新區
政府駐地
匯川區
電話區號
0851
郵政區碼
563000
地理位置
貴州省北部
面積
30762平方公里[2]
人口
常駐624.83萬人(2017), 戶籍801.83萬人(2016)
方言
西南官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遵義會議會址、赤水風景名勝區、婁山關等
機場
遵義新舟機場、遵義茅台機場
火車站
遵義西站、遵義東站(在建)
車牌代碼
貴C
地區生產總值
2748.59億元(2017年)[3]
高等院校
遵義醫學院、遵義師范學院
市花/市樹
映山紅,桂花樹
名酒
茅台、習酒、董酒等
市領導
市委書記:龍長春 /市長:魏樹旺
行政代碼
520300
城市精神
遵道行義、自強不息
代表企業
茅台集團、以晴集團等
對口幫扶城市
上海市
交通配套
高鐵、高速、公交
人類發展指數
0.75
城市地標
遵義會議會址
旅遊總人數
1.18億人次(2017年)
旅遊總收入
1143.2億元(2017年)

⑩ 貴州哪個市比較發達

很多小夥伴們一提到貴州省就會認為那是一個比較貧窮的省,貴州省或許只是曾經有些低落,現今的貴州省是西南交通樞紐。世界知名山地旅遊目的地和山地旅遊大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崛起將指日可待,貴州下轄9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6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88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那麼貴州的各城市中,哪三座城市最富有呢?她們和六盤水無緣,銅仁也得靠邊站,而是:

1貴陽
貴陽排在第一,大家都不會有質疑,她確實有這個實力,貴陽是貴州省的省會城市,她是西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她的環境超級優美,氣候非常宜人,她以溫度適宜、濕度適中、紫外線輻射低、空氣清潔、水質優良、等氣候優勢,榮登「中國十大避暑旅遊城市」榜首,有「中國避暑之都」稱號。,有這樣的資源,旅遊業自然發達,2017年貴陽的GDP總量為3537.96億元,經濟總量位居貴州省第一,是貴州最富有的城市。

2遵義
遵義是貴州省的一個地級市,但是她潛力巨大,她區位優勢明顯,南臨貴陽市,北倚重慶市,西接四川省,是昆築北上和川渝南下之咽喉,是西南地區承接南北、連接東西、通江達海的重要交通樞紐,2017年遵義的GDP總量為2748.59億元,經濟總量位居貴州省第二,為貴州最富有的城市之一,遵義農業發達,素有「黔北糧倉」之稱,還盛產名貴中葯材,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具有一定優勢, 農業開發前景廣闊。

3畢節
畢節市,地理位置優越,位於貴州西北部,貴州金三角之一,烏蒙山腹地,川、滇、黔之鎖鑰,扼滇楚之咽喉,是西南地區區域性重要綜合交通樞紐,珠三角連接西南地區、長三角連接東盟地區的重要通道,她是一個多民族聚居、歷史文化燦爛、資源富集、神奇秀美、三省通衢、紅星閃耀的地方。2017年畢節GDP總量為1841.61億元,經濟總量位居貴州省第三,是貴州最富有的城市之一。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