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方誌平昌
1. 平昌的地理情況
你用手機上的哦,有個很好用的軟體你可能沒辦法用 ,就是GOOGLE地球,你上去了可以在上面看到 平昌的全景,地理情況一目瞭然的。不過如果你是智能手機,那也可以裝手機版的,只消耗流量 平昌: 地形地貌 平昌縣全境地質屬四川東部地台區,縣境內地質構造介於大巴山弧形構造、川東新華夏系構造和儀隴、巴中、平昌蓮花狀構造復合交接部位。縣境地貌屬四川盆地外圍山地區,大巴山山地。 山脈呈西北至東南走向,略呈向西南方向凸出的弧形,山頂有平坦頂面,最高海拔1338.8米,最低海拔350米,相對高差500米,大多數山高700—1000米,農耕地一般在海拔700米左右;縣境丘陵分布在海拔380—480米之間的白衣、岳家、高峰、金龍、元沱等地,面積30萬畝,占總面積的9%。地表形態為高丘地貌長條形。 至於你說的創業創富來說,怕不是我能解決的了,這要專業人士去現場看的,因為網路上給你了點子 很可能因為平昌的特殊情況實現不了的,而且創業創富,最好以村為單位,根據各村的不同也不同的。建議你看下平昌的 http://www.scpc.gov.cn/ 政府網站,裡面有很多創富建議,呵呵 不要是政府的我們就有一定的反感哈,應為政府裡面得很多專家都深入考察過的。 呵呵 希望我說的這些對你有用。
2. 平昌的地理位置
平昌縣,位於四川東北部、米倉山南麓,東接萬(源)宣(漢),南抵達(縣)內渠(縣),西鄰儀(隴)營(山)容,北連通(江)巴(州)。全縣幅員2229平方公里,轄27個鄉鎮,12個居委會,486個行政村,396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6.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8.2萬人,耕地面積57.5萬畝。系全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國家司法部、省發改委和省路橋集團定點幫扶縣。
3. 中國的地理學家有哪些人
中國地理學家 聽語音
古代
中國古代地理學家眾多,體現在旅遊、方誌、建築、測量測繪、天文學等多個方面。[1]例如:
酈道元
沈括
徐霞客
張衡
一行
南宮說
郭守敬
裴秀
徐光啟
樂史
羅洪先
賈耽
朱思本
晏謨
王士性
何秋濤
嚴如煜
顧炎武
徐繼畲
楊守敬
於欽
另外有一些人物,也對古代地理學發展產生了重大作用,例如:
張騫父子
班超父子
法顯,晉代高僧
玄奘,唐代高僧
鄭和
近現代
中國近現代地理學發展迅速,涌現出一批著名地理學家。以下列舉部分:
白光潤
白眉初
白永平
包安明
寶音
保繼剛
鮑覺民
蔡建霞
蔡孟裔
蔡強國
蔡運龍
曹桂發
曹延藩
曹有揮
陳百明
陳朝輝
陳傳康
陳爾壽
陳發虎
陳廣庭
陳國階
陳漢欣
陳靜生
陳俊合
陳可馨
陳立人
陳能
陳沈良
陳述彭
陳曦
陳效逑
陳亞寧
陳永勤
陳永森
陳振樓
陳忠暖
諶湛溪
成升魁
承繼成
程國棟
程和琴
褚廣榮
褚亞平
崔功豪
崔鵬
代合治
鄧輝
鄧先瑞
丁四保
丁永建
董治寶
杜德斌
段漢明
範文紀
方創琳
方鳳滿
方俊
方修琦
馮德顯
馮起
馮學智
傅伯傑
傅先蘭
甘枝茂
高峻
高前兆
高全洲
高抒
高泳源
葛劍雄
葛全勝
葛綏成
宮輝力
龔勝生
穀人旭
顧朝林
顧祖禹
郭來喜
韓茂莉
韓昭慶
何秋濤
賀燦飛
侯仁之
侯甬堅
胡煥庸
胡序威
華林甫
黃秉維
黃國璋
黃健民
黃錫疇
景才瑞
藍勇
李春芬
李德仁
李國平
李吉均
李潤田
李四光
李小建
李小文
李旭旦
梁溥
林炳耀
林超
劉東生
劉科偉
劉培桐
劉興詩
劉興土
陸大道
陸林
羅洪先
羅開富
馬溶之
滿志敏
寧越敏
秦大河
任美鍔
沙學浚
沈玉昌
施雅風
石泉
史念海
宋家泰
孫鴻烈
覃成林
譚其驤
唐曉峰
塗長望
王成組
王恩涌
王鴻禎
王緝慈
王乃昂
王乃梁
王守春
王穎
王庸
伍光和
魏清泉
翁文灝
吳傳鈞
吳殿廷
吳尚時
吳松弟
吳中倫
徐建華
許學強
許學工
嚴德一
嚴如煜
閻小培
楊紉章
楊吾揚
葉嘉安
尤聯元
曾剛
曾世英
曾昭璇
張其昀
張偉然
張文忠
張相文
張曉虹
張修桂
趙榮
周立三
周尚意
周廷儒
周一星
周振鶴
朱鶴健
朱思本
朱震達
竺可楨
鄒代鈞
鄒逸麟
左大康
4. 地理學方面,從那些方面體現出明清兩代是地方誌書發展的鼎盛時期
地理學方面,明清兩代是地方誌書發展的鼎盛時期,方誌的數量和質量大大提高版。明代曾有兩權次大規模的全國修志活動,清代則於康熙、乾隆、嘉慶三次修一統志,每次都責令各地修省志、府志、州志和縣志。我國現存方誌有八千多種,其中明代近一千種,清代五千五百多種,明清方誌的數量接近總數的90%。
5. 那裡可以下載到完整的《中國地方誌集成》的PDF版
豆丁網都可以啊。需要話,我可以幫你下載。
6. 北京和平昌的地理位置都位於哪
昌平是北京其中的一個區,叫昌平區。
請查看地圖。目前已經通入地鐵昌平線。13號線,8號線乘換。
7. 求平昌地理位置和地圖,只知道在韓國
韓國平昌郡(朝鮮語:
8. 地理書與方誌的區別
地理書是來講述山川河谷、氣候變化、自風土人情等,而方誌則是既該地描述地理還記述了歷史變遷,可以看成是某一地的歷史和地理兩者變遷的綜述,一般而言方誌記述的比較詳細,時間人物交代的很清楚,地理書則側重於地質地貌,並不涉及到歷史。
9. 涵蓋全國地理內容的方誌類書籍有什麼
《元和郡縣圖志》是現存最早的古代總地誌,全書創作完成於唐憲宗元和八回年,答公元813年,故名。
《天一閣藏歷代方誌匯刊》囊括了目前天一閣所藏歷代重要方誌,總量達515部、3272冊,其中3/5為首次面世。
另外,這也是目前為止,國內出版的最大體量方誌出版物
10. 急求中國影像方誌第46集 山西平順篇和第405集 河北霸州篇
中國影像方誌第46集山西平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