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國衡山

地理中國衡山

發布時間: 2021-02-24 07:43:45

1. 衡東衡山的人文地理

地址:衡陽市衡山縣
人文歷史
折疊佛教
衡山佛教的奠基人是慧思大師。他於陳光大二年(568)到衡山,帶領四十餘名弟子,開創般若禪林,弘揚"一心慧思三觀"、"定慧雙修"的思想,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獨到的見解,成為中國天台宗思想的源泉,為衡山佛教、甚至中國佛教打開新天地。故慧思大師被譽為衡山的"開山祖師"。
衡山還是唐代律宗三大中心之一。唐肅宗為衡山立毗尼戒律藏,惠開為首選。唐代宗為衡山大明寺選21僧人立戒律,衡山惠開獲第一。衡山雲峰大師法證在唐肅宗下詔求五嶽三大德長老時,被選為首。他居衡山50餘年,度學者五萬,為當時全國之冠。希操被當時稱為大律師,他去逝後,柳宗元為撰《塔銘》。由於有一批律宗高僧在衡山,衡山律宗在當時成為全國三大中心之一。
折疊道教
衡山是中國最著名的道教聖地。其道教文化歷史悠久,高道眾多,理論宏富,首創宗派,影響深遠,是我國的寶貴的人文資源。道教是第一家傳入衡山的宗教。據明代《衡岳志》記載,第一個進入衡山的道教人士為著中天師道教創始人張道陵。他從天目山雲游至衡山,登祝融峰,拜謁青玉壇、光天壇,朝禮祝融君祠。但張道陵在衡山並無傳人,亦未開派。晉武帝時,名道王穀神與皮之曜同居衡山金母殿,煉內外丹數年,胎息還元,被晉武帝封為太徽先生與太素先生,但也無宗派傳承,也不知所終。而後世在衡山影響巨大的道教人物是魏夫人魏華存,影響最大的宗派是上清派。
折疊壽文化
衡山衡山壽文化源遠流長,《星經》載:衡山衡山對應星宿二十八宿之軫星,軫星主管人間蒼生壽命,衡山故壽比南山名壽岳。宋徽宗在衡山御題壽岳巨型石刻,現仍存於衡山金簡峰皇帝岩。康熙皇帝親撰的《重修衡山廟碑記》首句即為:衡山為天南巨鎮,上應北斗玉衡,也名壽岳,再度御定衡山為壽岳。歷代史志也常以比壽之山、主壽之山等稱歷代衡山。
在中國,人們常常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表達美好的祝願,所謂"壽比南山",原來是出自於《詩經·小雅》,"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比喻人的壽命像南山那樣久,"壽比南山"中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
折疊書院文化
衡山書院文化始於唐肅宗時,鄴侯李泌賜隱於衡山煙霞峰下讀書論道,居處藏書極為豐富,相傳過三萬軸,其後李泌之子李繁為隨州剌史時,在衡山建衡山書院(現名鄴侯書院)以作紀念,時約816-824年清代曾國藩在《重修胡文定公書院記》中寫道:"天下之書院,楚為盛,楚之書院,衡為盛。"此外還有文定書院、白沙書院、紫雲書院故址。
書院
折疊抗戰文化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平、津、滬、寧等地相繼被日軍佔領。1938年10月下旬,隨著日軍新攻勢的展開,廣州、武漢兩重鎮又接連淪陷,抗戰形勢異常嚴峻。 抗日戰爭轉入相持階段以後,蔣介石於1938年10月召開高級將領會議,並邀請了朱德參加。會上,朱德向蔣介石提交了國共兩黨聯合舉辦游擊幹部訓練班的建議,得到蔣介石的贊同。南嶽忠烈祠1938年11月,蔣介石在衡山召開中華民國第一次最高軍事會議,中共代表周恩來、葉劍英、郭沫若應邀參加。在這次會議上,蔣介石確定接受中共中央建議,兩黨共同創辦"南嶽游擊幹部訓練班",並籌建南嶽"忠烈祠"安葬抗日陣亡將士。會議決定創辦游擊幹部訓練班,班址設在南嶽衡山。定名為"軍事委員會南嶽游擊幹部訓練班",並請中共方面派員參加。經中共中央決定,派葉劍英和李濤、邊章五、吳系如、薛子正、李崇等參加教學工作。不久訓練班成立,並改名為軍事委員會軍訓部南嶽游擊幹部訓練班,蔣介石兼主任,白崇禧、陳誠兼副主任;湯恩伯、葉劍英二人任正副教育長。後來,湯調河南前線,李默庵受陳誠指定繼任教育長。
學員來源為四個方面:全國各戰區部隊按分配名額選送校級和尉級的軍官,各省、縣政府及各級國民黨黨部選送的黨政人員,三民主義青年團部保送的人員,從衡山、衡陽、曲江、桂林、吉安等地直接招考的部分高中畢業生(其中女學員佔1/10)。學員結業後,即分批分配到各戰區部隊任職。學員中少部分是上校、中校軍銜,大多數為少校軍銜。一些中外名人也曾來此講課、作報告的學習,其中有蘇聯顧問講授炮兵協同作戰;胡愈之先生講"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分析",日本反戰作家鹿地亘講述"對日軍閥的解剖和日本國內的民主斗爭"等專題講座。越南共產黨胡志明曾化名胡光在游干班學習和工作,後來成為越南共產黨主席。
第二次衡山軍事會議於1939年10月下旬在南嶽召開的江南各戰區黨政軍聯席會議,著重總結湘北會戰的經驗教訓。
第三次衡山軍事會議於1941年10月16日開幕,會期7天,會議對湘北會戰的勝利進行了清醒、正確的估價。
衡山半山亭附近有一所"蔣宋官邸"的老別墅,是國民政府時期湖南省主席何鍵所建,故又名何公館。一九三0至一九四四年間,蔣介石八上南嶽,五次與夫人宋美齡居住於此。在屋後的參天古木之中,隱藏著一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衡山指揮所"神秘堡壘。沿著數十級台階深入,身處一個二十平方米的地下密室,室內可容數十人,排水、通風、照明設施良好,當年蔣宋二人及國民黨高級將領在此抵禦日軍的空襲和指揮抗戰。塵封六十多年後,地下密室才被後人發現清出。台灣最高軍事指揮中心還繼沿用"衡山指揮所"的名稱。
折疊民俗文化
元旦朝聖、廟會、八月香火是衡山民俗文化的基本形式。這種文化的形成與衡山獨特的地理環境分不開。衡山既是歷代佛、儒、道的活動中心, 也是原始宗教對衡山山神崇拜的聖地。在宗教基礎上產生並發展起來的民俗民風, 終於形成今天這種有別於任何地方的帶有獨特風格和特徵的民俗文化。
7詩詞選登:
七絕·南嶽衡山
李祚忠
獨立江南頂碧空,四時風景不相同。
花香春日雲飛夏,旭燦秋晨雪舞冬!
七律·登衡山祝融峰遠眺
李祚忠
獨立江南傲碧空,盤旋飛躍自從容。
群峰疊翠騰如海,眾瀑翻白舞似虹。
麗日一輪輝宇內,清流九轉潤湘中。
人生得意登高望,無限山川無限胸!

2. 地理中國華山是多少集

五嶽是東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
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
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
北嶽恆山(海拔2016.1米,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
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
泰山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

3. 為什麼中國傳統名山,如五嶽,四大佛教名山的地理位置都在中國北方(最南是衡山)

中國四大名山是:廬山,龍虎山,黃山,九華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五嶽是東岳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

4. 南嶽衡山在哪裡,衡山在哪個省,衡山地理位置

南嶽衡山為我國五嶽名山之一,主峰祝融峰在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境內,七十二峰,群峰逶迤,其勢如飛。素以「五嶽獨秀」、「祭祀靈山」、「宗教聖地」、「中華壽岳」、「文明奧區」著稱於世。現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和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提名地。

衡山,五嶽之一,也稱為「南嶽」,南嶽始封於唐虞,是古代中國帝王巡狩祭祀的地方,也是道教和漢傳佛教的聖地之一。主景區全稱「衡山風景名勝區」位於衡山縣境內,現已劃為南嶽區,為衡陽市市轄區,1979年被列為湖南省級自然保護區,1982年11月8日第一批公布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4)地理中國衡山擴展閱讀:


一、歷史

「南嶽」一詞,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周禮•虞書》雲:「(舜)五月南巡狩,至於南嶽。」以南嶽稱謂衡山,最早見諸文字是漢初《爾雅》,其《釋山》篇有「江南衡」之說,意指江南衡山,後《尚書•大傳》中解《虞書》雲:「南嶽,衡山」。但是據《周禮•職方氏》、《春秋》、《星經》等典籍介紹,對南嶽衡山的來歷另有一番解釋,它是按星宿的劃分,說這地方上承軫宿玉衡星,所以叫衡山。衡山因地處五嶽的最南端,故名南嶽。

南嶽衡山歷史源遠流長。五嶽自古就是江山社稷的象徵,炎帝、祝融曾在此棲息,堯、舜、禹均登臨祭拜,歷代帝王或遣使或親臨祭祀。自堯舜以來,南嶽衡山作為五嶽之一的歷史已達四千餘年。黃帝、舜帝曾在衡山巡狩祭祀;大禹為治水,專程來南嶽殺白馬祭告天地,得「金簡玉書」,立「治水豐碑」。宋徽宗、康熙等皇帝為南嶽題詩吟詠。

相傳黃帝委任祝融氏主管南方事務並封他為管火的火正官即火神;祝融教民以火熟食,生活禦寒,舉火驅獸;制樂作歌,以諧神明,以和人聲。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管火有功的火正官,便以他的名字祝融命名南嶽衡山的最高峰,並在峰頂建祠用於長年祭祀。

二、衡山的生態

南嶽衡山自然保護區於1984年5月9日始建,時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5年,南嶽衡山自然保護區成功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動物

2004年,執法人員在南嶽區農貿市場查獲了已經在湖南境內絕跡了十幾年的猴面鷹,猴面鷹正是在衡山被捕捉到的。

2013年,一群遊客在南嶽衡山發現了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白鷳。

2016年,南嶽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在監控設備里發現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鳳頭鷹。

2、植物

衡山植物呈垂直帶譜明顯,海拔800米以下屬亞熱帶常綠闊葉紅壤帶,800米以上屬矮林、灌叢、草叢黃棕壤帶。森林覆蓋率達67%,分布多種珍遺植物及珍奇動物。建有南嶽樹木園。

1954年,專家在廣濟寺原始次生林內發現2株野生絨毛皂莢。2012年,專家再次在廣濟寺原始次生林內發現2株野生絨毛皂莢。這4株是世界上僅存的4株。

2013年,南嶽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關專家在南嶽區龍鳳鄉水口村發現兩株世界罕見的千年樹齡野生紅豆杉。南嶽中正圖書館多株鐵樹結果,產出了漂亮的「鳳凰蛋」。

5. 地理中國五嶽

五嶽來是東岳泰山(海拔1545米,源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
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
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
北嶽恆山(海拔2016.1米,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
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
泰山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

6. 五大名山:東岳、西嶽、南嶽、北嶽、中嶽,分別指什麼山

東岳、西嶽、南嶽、北嶽、中嶽分別指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1、東岳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00公頃。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

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6)地理中國衡山擴展閱讀:

「五大山」是中國的五大名山的俗稱,按東南西北中的順序排名分別是:東岳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他們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 論景觀,五嶽又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華山險,恆山奇,嵩山奧。

7. 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分別在哪個省

東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

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

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

北嶽恆山(海拔2016.1米,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

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

中國五嶽,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五嶽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


(7)地理中國衡山擴展閱讀

五嶽傳說

古代帝王附會五嶽為群神所居,在諸山舉行封禪、祭祀盛典。「五嶽」一說始於漢武帝。

五嶽中「岳」意即高峻的山。中國古代,認為高山「峻極於天」,把位於中原地區的東、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為「五嶽」。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開始在五嶽修建佛寺、道觀,進行宗教活動,每個「岳」均尊奉一位「岳神」(或稱「大帝」、「神君」等)作為掌管該岳的最高神祇。這幾座山上的天然風景亦逐漸被開發出來,供朝山信徒游覽。

於是,五嶽又成為中國以山嶽自然景觀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觀之勝的風景名勝區。唐宋以前,五嶽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觀並存。宋以後,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會勢力彼此展開爭奪。到明清時期,南嶽、北嶽和中嶽仍保持著佛、道共尊的局面,東岳和西嶽則以道教勢力為主,成為中國道教的中心。

國人論風光必曰三山五嶽。「三山」者,「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齊人徐巿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是蘇東坡所謂「東方雲海空復空,群山出沒空明中」的「仙跡」;而「五嶽」則是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

即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他們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五嶽劈地摩天,氣冠群倫。由此也可以看出五嶽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五嶽既不愧為天下名山。論景觀,五嶽又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華山險,恆山奇,嵩山奧。東岳泰山巍峨陡峻,氣勢磅礴。

南嶽衡山地臨湘水之濱,林木蒼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嶽獨秀」的美名。西嶽華山,險居五嶽之首。「自古華山一條路」,登臨猶比上天難,不吃豹子膽,只能望峰嘆。北嶽恆山則山勢陡峭,溝谷深邃。交通不便,偏是深山藏寶,「懸空寺」便隱匿其中。

中嶽嵩山雄險有之,奇秀有之,似乎突出在一個「奧」字上:在中嶽嵩山留下了覆蓋經濟、文化、藝術、宗教、科技全方位博奧精深的「天地之中」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佛、道、儒」三教薈萃,「天、地、人」競相生輝,「山、寺、貌」互補爭艷。「五嶽」被譽為中國的「五大奇觀」。

8. 衡山在中國地圖上的那裡

答案:1是衡山,2是嵩山,3是華山,4是恆山,5是泰山

9. 地理中國恆山為何恆山被稱為北嶽

恆山本來叫被尊為北嶽。道教又有五嶽崇拜。
恆山,古稱北嶽,亦名「太恆山」,又名「元岳、紫岳」,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距大同市市區62公里。中國該山為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與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為中國地理標志,揚名海外。恆山是經歷次造山運動和歷次地殼升降運動形成的一座斷層山,岩層為古老的寒武紀奧陶系石灰岩,據今已有五億年。基岩面積裸露,風化破碎嚴重,峰巒均呈尖形,溝谷切割較深,相對高差達1000米以上。整個山脈由東北向西南綿延數百公里,西控雁門,東跨幽燕,南屏三晉,北纏代郡,橫貫華北,被譽為「峙中華之坊表,鞏神京之翊衛」的寒疆第一山。主峰天峰嶺海拔2017米,與翠屏峰東西對峙,渾水中流,位置雄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教相傳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處

恆山仙人洞景區
遊憩之地。世人以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懷仰慕。道教潛隱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靜之山林,故多擇有仙跡傳說之處,興建宮觀,期蔭仙風而功道園融。歷代以來,道侶棲止,香客遊人絡繹不絕,故洞天 福地已成為中國綿綉河山之勝境。
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
第五洞天 北嶽恆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物玄洞天,在恆州常山曲陽縣。
恆山,做為道教的活動場所由來已久。相傳,我國神話中的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張果老就是在恆山隱居潛修的,在恆山留下了大量的仙蹤遺跡和神話傳說。
《太平廣記》中記載張果老「常乘一白驢,日行數萬里,則重疊之,其厚如紙,置於巾箱中,乘則以水巽之,還成驢矣」。玄宗召見,演示仙家變幻之術,不可窮紀。玄宗譽為「跡先高尚,心入妙冥」,賜號「通玄先生」,後歸,終老恆山。果老嶺一塊光滑的陡石坡上,有幾個非常明顯的酷似驢的蹄印,傳說是張果老騎毛驢由此登天時留下的。在果老嶺 的東側,有一座萬仞險峰面西而立,直插雲端,這就是恆山的一處勝景——「捨身崖」。每當日落之時,瑰麗的晚霞輝映著詭奇萬狀的險峰怪石,奇光異景,色彩繽紛,令人贊嘆不已。

北嶽大帝是漢族民間宗教信仰之一,五嶽大帝之一。在漢族傳說中歷來說法亦不一。唐代封北嶽為「安天王」,宋代加封北嶽為「安天元聖帝」。道教對北嶽大帝亦加尊崇。
在漢族傳說中,北嶽大帝的姓名,說法不一,《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四引《恆岳志》:「顓頊氏為黑帝,治太恆山。」《重修緯書集成》卷六《龍魚河圖》雲:「北方恆山君神,姓登名僧。」北嶽恆山將軍,姓莫名惠,一雲恆山君伏通萌。」《歷代神仙通鑒》卷十五又雲:「北嶽無慮山(太乙總玄)郁微洞淵無極真君晨鱷(金蟬第三子)。」《恆岳志》:「北嶽恆山。天涯、崆洞二山為副。岳神姓晨諱鱷。北嶽大帝的神職是:《三教源流大全》卷二:「北嶽者,主於世界江河淮濟,兼虎豹走獸之類、蛇虺昆蟲等屬。」《歷代神仙通鑒》卷四:(元始日)契乃北嶽轉世,今為郁微洞元無極真君,主世界江河湖海淮濟任渭,兼虎豹走獸之類,虺蛇昆蟲,四足多足等屬。
北嶽大帝的形象,《雲發七簽》說:北嶽神君服元流之袍,戴太真冥冥之冠,佩長津悟真之印,乘黑龍,領仙人玉女七千人。
宋真宗朝追尊為「安天交聖帝」,配祀靜明皇後。

10. 湖南衡陽南嶽衡山海拔

衡山風景來名勝區,位於衡陽市源南嶽區,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海拔1300.2米。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說:「恆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嶽獨如飛。」

衡山呈北東—南西走向,北起衡陽市衡山縣福田鋪鄉,南迄衡陽市衡陽縣樟木鄉,長38公里,西起衡陽縣界牌鎮,東止衡陽市南嶽區,最寬處17公里,總面積640平方公里。

衡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全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中南重鎮——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原隸屬衡陽市衡山縣,當地人指的衡山是指衡山縣城,而衡山山脈當地人稱南嶽山,詢問當地人最好說南嶽山。北緯27°2′~27°26′,東經112°33′~112°47′之間。衡山南面是衡陽盆地,東面是湘中丘陵地區。

圖中所示位置經緯度為:

北緯N27°17′42.45″ 東經E112°41′37.36″
海拔:1059.28 米

如圖: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