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初中地理中國河流流向

初中地理中國河流流向

發布時間: 2021-02-24 07:35:52

1. 初中地理地區,河流知識

地理很多都是學習一個地方的,像國家,地區,大洲,還有中國內部的省級回行政區,跨省區答域,四大區域等等,學習這些,首先要知道它們的地理位置,然後是自然地理特徵,包括氣候地形水文等等,人文地理方面有經濟發展,工業農業,還有的是人種和宗教,建築特色等等

2. 地理題中國地理 河流與湖泊

這個題主要是看圖,地形圖上湖泊眾多,且都為內陸湖;地形起伏大;河流多為侵蝕枝丫版狀權,根據這三點可以判斷該地為青藏高原。所以18題選D。
青藏高原冰雪補給為主,水運不暢,高寒地區不適宜發展灌溉農業;但地處內陸,湖泊以鹹水湖為主,故選C。

祝學習進步!

3. 初一地理河流怎麼判斷流向總是分不清,比

中國的河流基本都是往東面流,流入大海,因為,中國的地形就是西高東低
西南地區的河流往南面流的多,直接流出國了
只要知道東西南北方向,和地勢高低,基本就知道流向了

4. 七年級地理 長江的發源地 注入地 流向 流經地區 流經國家

1.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2.東海
3.自西向東
4.主流:青海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區專、雲南省、重屬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和上海市
支流:甘肅、貴州、陝西、廣西、河南、浙江、廣東各省部分地區
5.中華人民共和國

5. 中國地理界線的河流界線

(1)外流區和內流區的界線:北段大體沿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祁連山(東內端)一線容,南段比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分水嶺:巴顏喀拉山脈一秦嶺。
(3)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南嶺。
(4)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怒山。
(5)長江流域與東南沿海諸河流域的分水嶺:武夷山。
(6)漢水與渭河的分水嶺:秦嶺

6. 中國主要河流走向

中國由於地勢西高東低,所以大多數河流都是自西向東流,像黃河,長江,黑版龍江,權珠江,淮河,海河等,但是也有向其他方向流的河流,如新疆北部的額爾齊斯河是向北流的,新疆伊犁河是向西流的,遼河先向北流,然後轉向南流。

7. 初中地理 以下是各大洲重要的河流湖泊 寫出它們的流向 注入的海洋 特徵(如水量、水能等)

河流名稱 流向 注入的海洋 特徵
長江 自西向東 東海 水量大,水能資源豐富(三峽)
黃河 自西向東 渤海 河流含沙量大,中游流經黃土高原,下游成為地上河。
湄公河 自北向南 南海 在我國河段成為瀾滄江,上游流經橫斷山區,水能資源豐富下游流經中南半島的越南
塔里木河 自西向東 屬於內流河,下游在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乾枯 水量較外流河少,河流周圍發展綠洲農業,形成繞著河流線狀分布的縣鎮。
印度河 自北向南 孟加拉灣(印度洋) 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南坡,水量較豐富,滋養沿河居民,印度河平原與恆河平原是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之一。
恆河 自北向南 孟加拉灣(印度洋) 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南坡,流經孟加拉國,恆河平原與印度河平原是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之一,沿河人口稠密。
貝加爾湖 世界最深淡水湖,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南部,靠近蒙古,南北走向呈長條形 湖水澄澈清冽,總共有大小336條河流注入湖中,最大的是色楞格河,而從湖中流出的則僅有安加拉河。
伏爾加河 西北-東南走向,位於歐洲南部,是歐洲最長河,也是世界最長內流河,注入裏海,是俄羅斯的母親河。河水流速緩慢,是一條典型的平原河流。
多瑙河 自西向東 歐洲第二長河,注入黑海,它流經9個國家,是世界上幹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
萊茵河 東南-西北走向 西歐第一大河,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是具有歷史意義和文化傳統的歐洲大河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業運輸大動脈之一。
墨累河 澳大利亞最長、最大的河流,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的澳大利亞灣,河流流量不大,季節漲落變化較大。
剛果河 自東向西,注入大西洋。是非洲第二長河。由於流經赤道兩側,獲得南北半球豐富降水的交替補給,具有水量剛果河水系大及年內變化小的水情特徵
尼羅河 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世界第一長河,是一條國際性的河流。尼羅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則是人類文明的最早發源地之一,古埃及誕生在此。
密西西比河 世界第四長河,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位於北美洲中南部,注入墨西哥灣,西岸支流比東岸多而長,形成巨大的不對稱樹枝狀水系。水量豐富。
五大湖群 自西向東 注入大西洋。在加拿大和美國交界處,有五個大湖,這就是聞名世界的五大淡水湖。它們按大小分別為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域。也是最大的淡水湖群,有美洲大陸的地中海之稱 。
亞馬孫河 自西向東 注入大西洋。位於南美洲,是世界流量、流域最大的、支流最多的、及最長的河流。

8. 地理問題 關於中國河流的 (見圖片)

1.A 2.E 3.A 4.A 5.F 6.B 7.D 8.C

9. 中國地理必背知識四 中國的河流與自然災害

外流區和內流區
界限:北段大致與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一致(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的東端),
南段大致與200mm等降水線一致。
外流區:面積佔全國2/3,水量佔全國95%以上;
內流區:面積佔全國1/3,水量佔全國不到 5%。
結論
中國以外流區為主,絕大多數河流在東部外流區;內流河在西北內陸。
·長江與黃河水系的界線:巴顏喀拉山、秦嶺。
·長江與珠江水系的界線:南嶺。
·太平洋水系與印度洋水系(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怒山。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徵
Ⅰ.外流河的水文特徵:因為外流河的補給水源是雨水,所以其水位變化深受季風氣候影響。夏季風盛行時,隨雨帶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大增,水位上漲,形成汛期。隨冬季風的加強,雨帶南撤,水量減少,水位逐漸下降,河流進入枯水期。南方河流汛期長,北方河短,汛期由南向北逐漸變短。北方河流冬季結冰,越向北冰期越長。
Ⅱ.內流河的水文特徵:∵西北內陸降水稀少,氣候乾旱,河水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冰雪融水最多,山地降水也較多,河水增多;夏季過後,河水逐漸減少,甚至斷流。∴內流河多屬季節性河流。有顯著日變化。
Ⅲ河流的地區差異:在地圖中找到下列河流,並認識它們的水文特徵。秦嶺——淮河一線劃南北方。
附1:塔里木河:最大內流河,新疆人民「母親河」,天上、昆侖山冰雪融水,現調博斯騰湖水補給。
附2:在地圖中找出下列分水嶺或河流發源地的名稱:松遼分水嶺、太行山、秦嶺、大別山、南嶺、武夷山;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天山、昆侖山、祁連山。
附3:河流水文特徵分析:
①徑流量大小(以雨水補給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積大,一般流量大)。
②水位季節變化(決定於河流補給類型,以雨水補給的河流,水位變化由降水特點決定;冰川融水補給的河流,水位變化由氣溫特點決定;地下水湖泊補給的河流,徑流季節變化小)。
③含沙量(決定於流域內地面植被狀況)
④結冰期有無或長短(最冷月月均溫0℃)
⑤水能(由流域內的地形坡度,河流落差,是否峽谷,河流水量大小)。
湖泊的分布
⑴青藏高原湖區: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青海湖(青,最大鹹水湖,湖西有鳥島)、納木錯(最高,藏)。內陸湖面積減少的原因:全球氣候變暖,氣候更加乾旱,降水少,蒸發強;引河水灌溉,注入湖泊河水少。
⑵東部平原湖區:主要在長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東省南部。有洞庭湖(湘)、鄱陽湖(贛,最大淡水湖,4-9月為汛期;10-3月枯水期,沿岸多湖灘、草洲、沼澤濕地、淺水湖泊,成為候鳥越冬地)、太湖(澙湖、蘇南)、洪澤湖(蘇)、巢湖(皖)等。外流湖面積減少的原因:泥沙淤積,圍湖造田。
[問題探究]:為什麼內流湖多為鹹水湖,外流湖屬淡水湖?答:因為內流湖湖水流不出去,水分不斷蒸發,鹽份不斷沉澱下來導致鹽份越積越多,成為鹹水湖.外流湖與外界水系相溝通,水不斷更新,鹽份沒有沉澱下來,水所以不咸。
【資料擴展】湖泊的分類:
·從湖泊水文和化學特性分:鹹水湖(如裏海、鹹海、巴爾喀什湖東部、死海等);淡水湖(如貝加爾湖、洞庭湖、興凱湖等)。在潮濕氣候區,多形成水量豐富的、河湖串通的淡水湖,在乾燥氣候區,多形成水淺的和無排水口的鹹水湖。
·湖泊的成因類型:構造湖(如貝加爾湖、死海、坦噶尼喀湖);海跡湖(如裏海、鹹海);冰川湖(如青藏高原上的多數湖泊、北美五大湖區、芬蘭的多數湖泊);火山口湖(白頭山天池);堰塞湖(鏡泊湖、五大連池等);風蝕窪地湖(如我國內蒙古、新疆乾旱地區的一些湖泊);牛軛湖等。
長江的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
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
Ⅰ.長江的概況:
⑴全長6300千米;流域180萬km2;水量10000億m3;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東;注入東海。
⑵幹流經過11個的省級行政區:青藏川滇渝,鄂湘贛,皖蘇滬。
⑶長江依次經過的峽谷和地形區:一二級階梯的虎跳峽;二三級階
梯的三峽。依次經過青藏高原、
橫斷山區、雲貴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長江中下游平原。
⑷在圖中早出長江上中下游分界線名稱:湖北宜昌、江西湖口。
Ⅱ.水系及水文特徵;
⑴長江的水系構成:上游:雅礱江-攀枝花;岷江(有支流大渡河)-宜賓;-嘉陵江-重慶;烏江-涪陵;中游:湘江等洞庭湖水系-岳陽;漢江-武漢;-贛江等鄱陽湖水系-江西湖口、九江;下游:京杭運河-江蘇鎮江;黃浦江-上海。
⑵長江不同河段的名稱和特點:
A.上游(湖北宜昌以上):
①沱沱河:長江正源。
②通天河(至玉樹):流淌於起伏和緩的青藏高原,河谷寬坦,流速緩慢,兩岸草灘茫茫,是良好牧場。
③金沙江(至宜賓):奔流於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落差大(3000多米),江流湍急,水能十分豐富。「長江第一灣」在雲南麗江。宜賓以下始稱長江:進入四川盆地,接納眾多支流,江面展寬,流量大增。宜賓-宜昌稱川江,奉節-宜昌又稱峽江(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
B.中游(湖北宜昌-江西湖口):地勢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寬闊,流速銳減,荊江有「九曲回腸」之稱,易發生洪水災害。中游支流、湖泊眾多,南北對稱,正常年份對幹流有天然調節作用。
C.下游(江西湖口以下):江闊水深,地勢更趨低平,江面更為開闊(入海口80千米)。兩岸水網如織,湖泊星羅棋布,水鄉澤國。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