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國家地理猶太福音

國家地理猶太福音

發布時間: 2021-02-24 05:51:10

1. 迦南後裔是哪個民族

網路找到的
即Canaan,地區名。

Canaan:An ancient region made up of Palestine or the part of it between the Jordan River and the Mediterranean Sea. In the Old Testament, it was referred to as the Promised Land.

迦南:由巴勒斯坦或其位於約旦河和地中海之間的部分組成的一個古代地區。 按舊約全書,這里被認為屬於「應許之地」,是一塊「流著奶和蜜」的土地。

出埃及記--EXODUS

《出埃及記》描述了希伯來人在埃及遭受奴役和虐待,猶太人古代領袖摩西(moses)帶領他們來到迦南開始全新的自由生活這一過程。迦南原來的居民稱這批從東邊越河過來的人為「希伯來」,意即「越河者」。

摩西的父母是以色列人,但他卻由埃及王室撫養長大。摩西成人後,某日殺死一個正在虐待以色列奴隸的監工。之後摩西被迫出逃,在此過程中他得到神啟。因而,摩西返回埃及,率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約公元前1304~前1237年)派出軍隊欲追回以色列人。到了埃及東部,摩西藉助神力分開紅海,以色列人得以安然橫越紅海。之後紅海又恢復原狀,隨後追來的埃及軍隊於是慘遭滅頂。

西祠找到的
撇開聖經的主觀立場,純粹以歷史的角度作客觀分析的話,迦南美地本非以色列入 < 猶太人 > 所擁有之地,他們或自稱或被稱為「希伯來」,表明他們是「過大河而來」的,而此地原是屬亞蘭人 < 敘利亞人 > 所有。以色列主觀的認定:這塊土地是耶和華應許給他們的,就毫不客氣的佔領此地,未免太霸道了些。

但話說回來,從聖經中我們也確信:耶和華不但是萬主之主、萬王之王,且是造天地萬物的真神,他要將這地給誰就給誰,何人能向他饒舌呢?神既將此地「應許」給以色列民,此地就稱為「應許之地」,而全世界也只有這地被這樣稱呼。

一、位置
這塊應許之地,除了是出於神的應許:賜給以色列民外,從先知的口中,還曾透漏出一個訊息——它是世界的中心點。因為自古以來,這地方就是神工作的地點,又是他的選民所居住的地方,主耶穌特地降生在這兒,來完成救贖世人的大工,這地方更是教會的發源地……。聖經所記載有關神一切偉大的作為,都著重在這地區,所以這里不愧稱之為「世界之肚臍」(結三十八l2),也就是世界的中心點,正如同人的中心點——肚臍。

除了從屬靈的角度來看,迦南地是世界的中心,此外也得從世界的地理位置去了解它:此地的地形,東西狹窄 < 約從東經 34 度至東經 36 度 >,才橫跨經度2度,約150公里而已,而南北之長也僅縱跨2.5度,約300公里 < 始於北緯 3l 度至北緯 33.5度 >,其總面積約45000平方公里。

但是聖經中又常以「但至別是巴」來稱呼這塊地(撒上三19-20:撒下二l0),這個稱呼似乎又專指約但河西的25000平方公里而言,這一點可是在學習聖經地理時,要弄清楚的地方。

二、名稱
有關聖地的稱呼,可就非常的熱鬧了,因為迦南地的面積雖不大,然而不同的稱呼則特別多,除了「迦南地」這名稱外,另外至少還有六個稱呼,即:「應許之地」、 「希伯來人之地」、「以色列地」、「猶太地」、「巴勒斯坦」、「聖地」,總共有七個以上之多,這些稱呼都有它的來歷,所以很值得探討:

1.迦南地

「迦南地」是最常被稱呼的一個地名。此名稱最先出現於創世記的十一章:那時,亞伯蘭

< 後來的亞伯拉罕 > 和他的父親他拉,同著侄兒羅得和妻子撒萊 < 後來的撒拉 >,出了吾珥,要往「迦南地」去(參創十一27-32),在這時,就已經提到「迦南地」的稱呼了。事實上迦南 < Canaan >這個名字,出現得更早,本來是人名,他是挪亞的孫子,含的兒子(創九18)。「迦南」原意——「窪地、鄙陋 low land」之意,因迦南的性情像含一樣,行為不檢,以致於受咒詛。

洪水之後,挪亞三個兒子的後裔,開始分散到全世界各地去,含的兒子是古實、麥西、弗、迦南,聖經如此記載:「迦南生長子西頓又生赫和耶布斯人、亞摩利人、革迦撒人、希未人、亞基人、西尼人、亞瓦底人、洗瑪利人、哈馬,後來迦南的諸族分散了。迦南後裔所住的境界是從西頓向基拉耳的路上,直到迦薩,又向所多瑪、蛾摩拉、押瑪、洗扁的路上,直到拉沙,這就是含的後裔,各隨他們的宗族、方言,所住的地土、邦國」(參創十l5-20)。

「迦南」這個名稱,是猶太人最能接受的稱呼,而聖地西部沿海之地果真是名附其實的低窪地,加上此地從前是迦南的子孫先居住之地,稱之為「迦南地」,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在亞伯蘭出吾珥之前,這地已被稱為迦南地了(參創十一31)。

2.應許之地

第二個熟悉的稱呼就是「應許之地」這個名稱。之所以會有「應許之地」的稱呼;是因為此地乃耶和華神,應許要賜給「信心之父」——亞伯拉罕以及他的子孫,永遠承受的土地。

前面已經提到:若從遠古的歷史來看,迦南地根本不屬亞伯拉罕及他子孫所擁有的土地,當撒拉去世時,亞伯拉罕尚且得花費四百舍客勒的銀價,向赫人以弗侖買地,以安葬他的妻子撒拉(創二十三l-l6),以當時的情形來看,他不過是一個寄居的外地人而已,因此,此地原不是亞伯拉罕的,更不可能是他遺留給以撒,以至爾後的世世代代的。然而「亞伯拉罕因著信,就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象在異地居住帳棚,與那同蒙一個應許的以撒、雅各一樣」(來十一9),這是一塊神直接應許賜給選民之地,也就是以色列民 < 猶太人 > 佔有本地的憑恃。

選民自公元前約2000年,神向亞伯蘭應許,到公元前約1400年,摩西的幫手約書亞帶領他們進入迦南地為止,雖足足經過了約六百年之久的時間,然而耶和華還是實現了他向「信心之父」亞伯拉罕的應許——讓以色列民進入應許之地。其實當約書亞領他的百姓進入迦南地之初,他們還不能算是真正擁有這地,因為此地仍為迦南七族所佔領。直到大衛作王,統一了以色列國之後,才開始南征北討,擴張國土,終於在他和他的兒子所羅門統治的時代,整個以色列國的版圖,才完完全全的達到神當年指示應許摩西之「應許之地」的范圍。

但是這些以色列民,果真如摩西所預測的,不但沒能完全逐出迦南土著,好好遵守神藉摩西吩咐的律法,建立一個耶和華心目中的理想國,反而去叩拜別神,效尤外族的罪惡,惹動了耶和華極大的忿怒,以致耶和華將七族留在迦南地,作為他們肋下的荊棘(參士二章),結果整整擾亂了他們有三百年之久 < B.C.1400~1100 > 。

到了王國分裂以後的時期 < B.C.933~586 >,兩朝百姓還是大肆犯罪,未能專心事奉耶和華,從君王到百姓,無不悖逆神,去事奉敬拜外邦偶像,效尤迦南各族可儈的惡習,其罪狀至極,終於耶和華將北朝交給了亞述,亞述王撒縵以色上來,攻擊以色列遍地,將撒瑪利亞城圍困三年,在何細亞王第七年,公元前七二二年,攻取了撒瑪利亞,北朝終為亞述所滅。南朝也在公元前五八六年,亡於巴比倫國。後來猶太人一直為歷代各強國所統治,以致原是耶和華最恩待的選民,本該擁有他所賞賜的應許之地,竟遭至國破家亡,百姓分散世界各處的下場。

一八九七年,在首次「錫安運動」的會議中宣告,猶太人民有權於其本土上重建家園。一九一七年,聯合國承認猶太人有重建國家之權利,猶太人於是大批的返國,並且開墾荒地,建造城市,使以色列地重新活絡了起來,並給這個社會注入了生命力。

一九四七年的十一月二十九日,經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猶太人得在的巴勒斯坦復國,經過二次世界大戰,納粹惡魔的大肆屠殺,這可悲的民族,終於再度擁有了自己的祖國,也就是神和他們的先祖所應許的土地了。

3.希伯來人之地

選民除了因為是雅各的子孫,而以「以色列入」稱呼之外,還被稱為「希伯來人」,其實以色列入也是希伯來人,而迦南地就成了希伯來人所住之地。

「希伯來人」這個名詞在歷史上,最早出現於亞伯蘭 < 亞伯拉罕原名 > 的時代,當時發生四王和五王之戰,五王戰敗了,亞伯蘭的侄子羅得全家也被擄,那時「有一個逃出來的人告訴『希伯來人』亞伯蘭,亞伯蘭正住在亞摩利人幔利橡樹那裡……」(創十四13)。

希伯來 < Hebreu > 原意是——「渡過 Apasserover」(參創十四13-l5),也就是說:從伯拉大河那邊過來的人,包括當時的以實瑪利、以東、摩押、亞捫等地的人,都可以這樣稱呼。亞伯拉罕既然是從伯拉大河東側的吾珥和哈蘭之地過來的,所以他和他的後代,當時就順理成章被稱為「希伯來人」。那麼他們居住之地,或是所建立的國家,也自然就被稱為「希伯來人之地」。

不過另有一說,根據(創十21)記載:從挪亞到亞伯拉罕之家譜中,有一名閃的子孫被稱為「希伯」的,且亞伯拉罕是希伯的後裔,故對「希伯」之子孫稱為「希伯來人」。這個說法提供作為參考。

再說,後來的外族稱他們為「希伯來人」,可就不是單純的稱呼他們而已,而是另有特殊的含意了,大致上有以下幾種:

(1)從河那邊來的

意思是「作客的人」,因為亞伯拉罕是從外地來此,在當地人的心目中,必視他為寄居的,那時,耶和華雖然已應許迦南地給他以及他的後裔,不過正如「希伯來」書中所描述的: 「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來十一13)。亞伯拉罕就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象在異地居住帳棚 < 如中國的客家人 >,這不但表明他既相信神的應許,又憑信在世住帳棚為客旅。

(2)尊大之族

當時的迦南人,以「希伯來人」稱亞伯拉罕的子孫,是視他們為大族之的意思,因為他們視亞伯拉罕為「尊大的王子」(參創二十三5)。

迦南人明明看出耶和華神,在亞伯拉罕一族的人身上所顯示出來的權柄和能力,讓迦南地的人看出:這些希伯人是何等的尊大(創二十一22-24)。我們既然是屬乎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加三29),同樣地,也是尊大的王子,更要成為大族。

(3)是被藐視的民族

埃及人則是以輕藐的口氣,稱神的以色列人為「希伯來人」,是視他們為鄙陋之民。

當波提乏的妻子,在得不到羨慕的約瑟時,反而惱羞成怒的誣賴約瑟,「就叫了家裡的人來,對他們說:你們看,他帶了一個希伯來人進入我們家裡,要戲弄我們,他到我這里來,要與我同寢,我就大聲喊叫……」(創卅九l4),波提乏的妻子特別強調:他帶來的「希伯來人」,後來約瑟當了宰相,兄長們因遍地飢荒很大,以致來埃及糴米,當約瑟宴請他們時,將他們和埃及人分開坐席,並非優待其兄長,而是埃及人不可和希伯來人一同吃飯,那原是埃及人所厭惡的(參創四十三32)。加上當時他們的人口少,故常被欺侮,而且是游牧之民,膚色黝黑,扮裝簡陋,所以在朝見法老時,約瑟將計就計的,利用了埃及人厭惡文化鄙俗之游牧民族的心態,和他當時所擁有的優勢,要求法老給他們住埃及美好的歌珊地,這樣似是將以色列的子孫和埃及人隔離分開,其實使他的兄弟族人,既可安定調息繁延種族,又可免於族人有被同化之虞(參創四十六章)。約瑟的這番用心良苦,實在是又智能又靈巧。

因此,所謂「希伯來人」,是被作為一種藐視的稱呼,卻也不失以色列入的本性,因他們確實是外來的民族,與自以為高傲的埃及人,有所分別。

4.以色列地

「以色列」(太二20),這個名詞,延用至今最少也有三千多年了,這名稱的意思是「和神戰勝的 Who prevails with God」或「神的太子 Prince of God」 ,其典故是來自雅各和神的摔跤一事,所以要談以色列地這名稱之前,先要知道「以色列 Isreal」這個名稱的起源。

雅各 < B.C.1850 > 以欺騙的手段,從父親以撒口中得到長子的福份,結果為了躲避哥哥以掃的報復,在舅舅拉班家逗留了二十年,並且在那兒娶妻生子,後來由於拉班和其子的惡臉相待,終於逼得他非逃離巴旦亞蘭,踏上返鄉之路不可,還好蒙神的一再保守看顧,才得以和其兄盡棄前嫌,重歸於好。在這整個過程當中,最關鍵的時刻,就是他在雅博渡口的那一夜;當夜「只剩下雅各一人,有一個人來和他摔跤,直到黎明,那人見自己勝不過,就將他的大腿窩摸了一把,雅各的大腿窩,正在摔跤的時候就扭了,那人說:天黎明了,容我去罷!雅各說:你不給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那人說:你名叫甚麼,他說:我名叫雅各,那人說: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為你與神與人較力,都得了勝……」(創三十二24-28)。從此,「以色列」這名稱,就被廣泛的使用(參創三十五10、2l、22;出11、16、28;利十6;王上八30)。

「以色列地」在聖經中也是經常出現的名稱,在舊約聖經中至少用過十八次之多(參創四十九7;代下三十25;耶四十九2;結七7、1l、l2、l3、l7、l8)。到了新約時代,馬太寫福音書時,或許是出於他的愛國情操,或出於民族意識的心態,在新約聖經中,唯獨他提到「以色列地」,而且在新約里頭,也僅僅這一次(太二20)。

雅各的子孫,不但自稱「以色列人」,也建立了「以色列國」,其土地當然稱為「以色列地」,而猶太人在一九四八年復國時,仍延用他們最喜愛的古代國名——以色列國,因為這個稱呼是他們的先祖雅各與神摔跤得勝得來的名,其意既有「得勝」、「屬神的」、「神的王子」之意,當然在選民的心目中,它是最好、最美的名稱。

5.猶太

四福音書中,有關基督出生的描述,只有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兩卷有較詳細的記載。值得注意的是:「猶太」這個名稱,幾次的出現,都是在馬太福音(太二1、5;三1)。在敘述主耶穌降生時,聖經如此記載:「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太二1)。有人認為:馬太之所以會刻意使用「猶太」這個名稱,可能是出於他有愛國情操。

反過來看路加福音,在描述主耶穌的降生時,則沒有使用「猶太」這個名稱。

6.巴勒斯坦

聖經未曾用此名,但一提到這名,即是以色列人心目中最沉痛也是最厭惡的名稱——巴勒斯坦 < Palestine >,它是絕不可能為以色列<猶太>人所接受的稱呼。然而在目前的國際社會上,卻是以這個稱呼最為通用,甚至差點就取代了「以色列地」的稱呼,這種現象,豈是自認為神選民的猶太人,所願意見到的。

「巴勒斯坦」的意思,就是希臘文的「非利士人之地」,其實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非利士人早期真正所定居的區域,只不過是地中海之沿岸一帶的平原而已,北起於沙倫平原,南至書珥曠野,東抵中央山麓之低地的沿岸地區,其長約四十八公里,平均寬度約廿五公里而已。

非利士人的由來是這樣;它原屬含之子孫(參創十14),本來是住在對面的迦斐托島上——即居比路,早在以色列入進入迦南地之前,就由海島遷至此地。這個民族是以色列入歷來最難降服的異族。

既然猶太人不喜歡此地稱為「巴勒斯坦鎖」——非利士人的地,何以「巴勒斯坦」會成為迦南地的代稱呢?其由來很曲折,但簡單提出幾點供參考:

(1)從地理角度來看:非利士走廊 < 迦薩走廊 >,是古代北方及兩河流域一帶的亞蘭、亞述、巴比倫、推羅西頓和南方埃及,往來必經之途,故習慣以「非利士地」稱此地,

(2)從文化角度來看:羅馬政府的一貫政策,就是消滅異族,尤其是對民族意識強烈的猶太人,更是如此,於是常以巴勒斯坦的稱呼來取代猶太國,以為如此一來,就可以使以色列入逐漸遺忘其祖國,讓以色列國這名,永永遠遠自世界上消失。

(3)從政治角度來看:公元七十年,羅馬將軍提多元帥,在攻下耶城撒冷城時,為了消除心頭之患,一口氣殺了一百多萬猶太人,縱使有劫後餘生的百姓,逃到馬賽大繼續抵抗,幾年後,仍難逃被追殺殆盡的命運。當聖城被攻下之後,羅馬政府規定,從此不得再稱此地為「以色列」或「猶太」,只能用「巴勒斯坦」的名稱,其用意極為明顯,就是不讓猶太再重建國。

就這個樣子,這名稱經長時間的使用下來,「巴勒斯坦」就成為國際社會取代「以色列」、「猶太」的稱呼了。難怪是猶太 < 以色列 > 人最厭惡的名稱。

既然以色列和非利士這兩個民族,彼此關系的這么密切,順便就這兩個民族,作一番比較:

(1)兩族人都非本地的原住民,非利士人是由西方的海島,遷徙至此定居(申二23:摩九7),而以色列入則是從埃及移入迦南的。

(2)非利士人住在沿海平原,是海上民族,而以色列入則是住在山上的山地<也是游牧>民族。

(3)非利士人的城市多建在平原,如亞實突、以革倫、迦特,迦薩、亞實基倫 < 非利士五大城 >,而以色列入的城市大多築在山上,如耶路撒冷或撒瑪利亞。

(4)非利士人後來被滅,國名雖在卻無國土。而以色列入亦曾失去國土,國民四處漂流。倒是現今又返回此地,重建家園。

一千多年來,就這樣;「巴勒斯坦」這個名字,幾乎取代了「以色列地」的名字,然而只要神不離棄他的選民,誰能叫「以色列」這尊貴的名,從世上消失呢?而今,猶太人重返聖地,「以色列」之名不但沒有從世界上消失,而且因為它奇跡式的復國,此名反而享譽國際,正如過去神藉先知所預言的:「他的國必重建」,已再度應驗了。

7.聖地

迦南地被稱聖地 < Jheho lyland >,不僅是遠近馳名,舉世公認,且是近代以色列入和全世界的基督徒,最喜愛使用的稱呼。

先知撒迦利亞(B.C.520)預言錫安的重建,說:「錫安城阿!應當歡樂歌唱,因為我來要住在你中間,這是耶和華說的,那時必有許多國歸附耶和華,作他的子民,他要住在你中間,你就知道萬軍之耶和華差遣我到你那裡去了,耶和華必收回猶大作他聖地的分,必再揀選耶路撒冷……」(亞二10-12)。由此可知,聖經早在此處已出現了「聖地」 < Theho lyland > 一名,用以稱呼以色列地。

本書開頭也已經提到:全世界有許多的國家、民族,各宗教,各有它們所認定的「聖地」,尤其是宗教信仰方面,但僅迦南一地才配稱為「聖地」,因為這地方不但是神賜給他聖民之地,且耶和華聖目一直眷顧此地,期望藉他所揀選的僕人在此宣揚並成全他的旨意,尤其是主耶穌降生、成長、傳道,並在這兒生活過的地方。因此,真是世界上名副其實的「聖地」,最配得如此稱呼的。

以上有關聖地的七個名稱,我們就介紹到此,任何一個名稱的由來,以及相關的歷史,都會讓我們體會到以色列這個國家,是一個恩典何其大的國家,雖然它曾經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

2. 古猶大國不是被羅馬滅了嗎,為什麼猶太人還有國王--希律王

公元前後猶太王國是被羅馬的屬國,希律王是羅馬帝國在猶太行省耶路撒冷的代理王。
在波斯帝國消滅巴比倫之後,猶太人被允許回國重建耶路撒冷聖殿,而原來猶大王國的王室後人亦准以屬國的名義管治他們的地方。之後羅馬帝國取代波斯,猶太王國亦繼續保持其屬國的地位,但羅馬帝國亦另外在當地設立執政官。
大希律王(前74年-前4年)亦被稱為希律大帝一世、黑落德王,是羅馬帝國在猶太行省耶路撒冷的代理王。希律生於耶路撒冷,父親是安提帕。他生平資料僅限於公元1世紀猶大史學家弗拉維奧·約瑟夫斯的著作。對一般基督徒說最為熟悉是他在馬太福音第二章的作為。他是耶穌童年時代整個猶太人地區的統治者。其名字的意思是「英雄世家」。由於他曾救過凱撒大帝一命,所以獲得愷撒大帝特准而統治以色列舊地全境。他並非猶太人而是以東人,但他的兩位妻子米利暗一世和米利暗二世卻是前猶大王國馬加比王朝的皇室後人,使希律王亦繼承有以色列王國的王位繼承權。他亦曾擴建聖殿。在《新約聖經》中,他知道伯利恆有個君王誕生了,就派三智者先行,假意跟隨朝拜。當三智者從另一方向離開後,他下令將伯利恆及其周圍境內兩歲及以下的所有嬰兒殺死,而耶穌一家在其死後才回到拿撒勒。但根據國家地理雜志的研究道除了聖經之外並無其他歷史資料紀錄這件大量殺死嬰兒的事件,事實上希律王還曾提供糧食救濟希臘的飢荒而被希臘人選為奧林匹克運動會主席。
大希律王以殘暴而聞名。他由於曾下令殺死自己的三個兒子,所以史書有「當希律王的豬比當他的兒子更好」的說法。除此以外,他還以無中生有的「通姦罪」為由處死了自己的妻子米利暗。他死後葬在聖城以外12公里的希律堡,他的疆土被分封給餘下的三個兒子。

3. 二戰時,希特勒為什麼會殘殺猶太人

希特勒說過,猶太人從他身邊走過,他能聞得到他們身上邪惡的臭味。所以,希特勒像焚燒垃圾一樣焚燒猶太人。
世界排猶有數千年的歷史,我印象中,排猶的,未必是野蠻民族,阿拉伯人似乎有排過猶,但主要的排猶國家是歐洲各國。歐洲是世界文明的中心,有著世界最優秀的人種,他們數千年不斷地排猶,有時甚至是所有國家都排猶,其中緣由,希望你能有所探究。
還有,排猶人群中,有許多偉大人物,偉大人物為什麼厭惡猶太人,這一點,你是不是也要有所探究?
不新鮮的是,歐洲排猶,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猶太人出賣了耶穌。如果只是出賣一個耶穌也就罷了,過了幾千年,世界的記憶也就淡忘了,問題是,就像說謊是漢民族的特性一樣,出賣成了猶太民族的特性,這我下面會說到。

猶太人的劫難,不應該讓阿拉伯人埋單
猶太人數千年前生活在巴勒斯坦這塊土地上,現在他們要返回家園,似乎這就是他們的土地了。我們知道,在世界歷史的進程中,國家地理是一個變化的概念。蒙古人還不是數千年前而是數百年前生活在中國的土地上,如果他們今天要到北京建都,這是不是天方夜譚?蒙古人還打到歐洲,並在歐洲生活,今天他們能回到歐洲建國嗎?俄羅斯佔領的很多土地,不要講數千年,一百多年前還是中國的,中國有它辦法嗎?
相反,阿拉伯人是祖祖輩輩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巴勒斯坦可以是埃及的,可以是約旦的,就是不應該是猶太人的。「二戰」前,在這塊土地生活的猶太人或許未必比生活在中國的猶太人多(我有這樣的印象,但不確定,這需要論證),是這塊土地上的少數民族。他們至多可以要求猶太人自治,但怎麼能把別人祖祖輩輩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變成自己的家呢?
猶太人最大的民族之痛,是被希特勒屠殺。其實,屠猶遠非始於希特勒。以前之所以沒有殺那麼多猶太人,不是以前的歐洲統治者在對待猶太人的態度上比希特勒仁慈,只不過他們沒有像希特勒一樣掌握現代的屠猶工具。所以,希特勒的殘暴,不過是歐洲人對猶太人殘暴的自然繼續。
經過希特勒屠殺後的猶太人是很值得全人類同情的,也值得全人類反思。全人類在同情猶太人的同時進行著深刻的反思。可是,猶太人對自己的歷史積習從來沒有整體的反思。而且,猶太人的個人積習變成了民族習性也變成了國家意志。
全世界同情猶太人。在「二戰」中,阿拉伯人並沒有迫害猶太人,猶太人受了納粹德國的迫害,卻要阿拉伯人埋單。猶太人是要有一個家,可是,你憑什麼要把家安到巴勒斯坦呢?所以,阿拉法特說,你們美國人同情猶太人,那你們讓猶太人到你們美國去安家呀,我們又不欠猶太人的,為什麼要用我們的土地來讓猶太人建國?
事實上,「二戰」後,雖然歐洲各國非常同情猶太人的遭遇,但是,並沒有哪一個國家特別願意接納猶太難民。當時,猶太人一是大量湧向巴勒斯坦,一是大量湧向美國。美國接納了一批猶太人,從來是難民天堂的美國,面對浩浩盪盪的猶太難民,潛意識中也感到危機。美國很快拒絕接納猶太難民,甚至派出軍艦驅趕。然而,美國人的人權意識和道德感畢竟要強過歐洲人,它用軍艦把猶太人護送到了巴勒斯坦。就是說,美國也害怕猶太人,甚至美國這樣的國家也有相當的排猶勢力。如果連美國人都不能容忍了,那麼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誰能容忍猶太人?美國早晚要排猶的,已經有很多這樣的蛛絲馬跡,這一天終會到來的。
我的觀點是,「二戰」後,應該在德國和波蘭之間割一塊土地給猶太人建國,或者建立自治區。這是因為,德國人欠猶太人的,而阿拉伯人一點也不欠猶太人的。這可以看作德國人對猶太人的補償。再者,把猶太人集中在德國這樣強悍的民族邊上,猶太人想使壞,估計也壞不到哪裡去。可惜,美歐的政治家都沒有這樣的念頭,而是把猶太人遷到中東。這一事實本身,就包含著歐美人一如既往對猶太人的排斥——或許他們想,把猶太人集中到了遠方的巴勒斯坦,他們會省心一些?
總之,猶太人在別人的土地上建國是不合法也不人道的,是歐美人數千年對猶太人厭惡從而禍水東引的結果。再想,也有很多猶太人在中國的東北和上海生活過,如果他們據此要往東北或上海大量移民,然後再建立一個猶太人國家,我們會是什麼反應?

猶太人對付阿拉伯人的方式與希特勒有相似之處
猶太人受到德國人的屠殺,但他們在對待阿拉伯人的方式上,是不是有不少與德國人相近的地方呢?我印象中是不少的,你有興趣的話,可以求證。
猶太極右勢力一直反對「兩國分治」方案,估計一百年內達不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國分治」的目標。那麼好吧,假使放棄「兩國方案」,巴勒斯坦也是以色列的。巴勒斯坦的人口在不斷增長,在可預見的未來,要超過以色列人。以色列是民主國家,如果生活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包括加沙、約旦河西岸等的阿拉伯公民,以投票的方式把所有的猶太政治家都選下台,換言之,他們用民主手段把阿拉伯人選上台,那麼,猶太人就會承認民主的結果嗎?不會的。這樣,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又將很快在以色列上演。以色列人又將像當年希特勒驅趕猶太人一樣,驅趕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阿拉伯人,建立隔離區,剝奪他們作為以色列異族公民的選舉權。

中東戰爭,以色列勝之不武。兼論漢民族
幾次中東戰爭,小小以色列都取得「偉大」勝利,但我不覺得有什麼「偉大」。如果沒有美國對以色列的撫養和武裝,以色列可能在軍事上什麼也不是。「二戰」中,猶太人受到那樣的摧殘,也不見得猶太游擊隊有什麼大作為。猶太人只會在強暴面前文明地有次序地走進焚屍爐。以色列與阿拉伯人交戰,就好比一個壯漢與一個孩子交戰,勝之不武。
我們知道,「二戰」前,在大量的石油被發現和被開采前,阿拉伯民族不過是個游牧民族。沙漠上的牧羊人,一夜之間暴富了,他們要走向現代文明,還需要三百年(不過,我要表白的是,阿拉伯民族還是有前途的民族,他們剛剛接觸現代文明五六十年,所以他們現在有許多野蠻的躁動。但是,他們有宗教信仰,有為信仰而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他們單純率真,所以他們是有前途的民族。不像漢民族,行屍走肉,物慾橫流,只有一個信仰,就是信仰個人的私慾。自從有漢民族以來就有與生俱來的奴性,國民都是奴才,最高追求就是成為主子。漢民族天生會說謊,整個中華民國,第一是中華官國,第二是中華謊國,第三是中華假國,第四是中華腐國,第五是中華愚國。誰跟漢民族攪在一起,誰就墮落了。比如你們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子孫,橫掃歐陸,豪情萬丈。可是,一與漢民族攪在一起,就陰氣森森,有了太監的習性。滿族人也是這樣。這是題外話了,我要表達的意思是,在這個世界上,最墮落的民族是中華民族,准確地說是中華漢族。也是最沒有前途的民族)。以色列人戰勝阿拉伯人,有什麼可說的呢?一個壯漢,把一個三歲的小孩打倒了,何言偉大?如果以色列人能戰勝德國人,那或許還會讓我刮目相看。

猶太人背叛了養母,還是最早的恐怖事件的製造者
最早撫養猶太人的是英國人。巴勒斯坦曾經在英國的控制之下。猶太人為了搶地皮,曾經就像現在的阿拉伯人一樣,不斷地搞恐怖活動。後來,英國人想讓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這塊土地上相安無事地生活,就支持猶太人自治,也允許一定量的歐洲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但是,英國人為了國家利益也不能太過得罪阿拉伯人,後來,在數量上限制了猶太移民。英國作為一個佔領者,是自然的統治者,他們要搞平衡。
要明確的是,是英國人的幫助,猶太人才在巴勒斯坦有了立足之地。用我的表達方式,即英國撫養了猶太人。初時,猶太人也是對英國人感激涕零的。
可是,英國人只是想在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搞一下平衡,猶太人就恩將仇報。他們到處搞恐怖活動,還開了一卡車的炸葯,把英軍司令部給炸了。猶太人很快拋棄了養母,投靠了養父美國。此後,他們就處處與英國為敵。
我說了,阿拉伯人是剛開始進化的野蠻人,他們搞恐怖襲擊似乎是必然的,然而,深究起來,阿拉伯人的野蠻行為都可以在文明的猶太人那裡找到歷史痕跡。正所謂一報還一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利用世界的容忍,他們甚至連莎士比亞都要不容忍
「二戰」以後,猶太人對納粹分子的追殺,雖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到了這一兩年還在追殺,他們現在追殺的是一些老人,有的,當年也只是服從命令的軍人。世界各國對這種甚至超過法律追究年限的追殺,也只是客觀報道,少有置評。我相信,不少人,特別是歐洲人,尤其是德國人,在心中是一聲嘆息,無奈的嘆息。
如果說追殺納粹分子有其合理性的話,像一些猶太人在紐約鬧事,通過猶太社團的勢力,禁止上演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就更是莫名其妙了。猶太人的理由是,此劇是排猶的。這樣看來,世界莫非要為威尼斯商人塑造銅像不成?因為猶太人在「二戰」中受難,世界對他們有更多的容忍,猶太人從來不藉此審視,懺悔,彷彿全世界都欠了它似的,利用世界的容忍,他們甚至連莎士比亞都要不容忍!

猶太人是中國人的最好朋友嗎?
這些年,不時有人出來說,猶太人是中國人的最好的朋友,因為以色列是最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二十幾個國家之一。還說,因為當年以猶太人在上海受到庇護,所以以色列要報答中國,彷彿猶太民族還是一個知恩圖報的民族。無恥的猶太人也接過中國人的話題,積極進入了「中國人民的最好的朋友」這一角色,在中國漁利。
事實恰恰相反。我們知道,當年,在上海和東北庇護猶太人的是民國政府,如果沒有民國政府發放的簽證,很多受難的猶太人無法來到中國。這里,我們且不論民國政府的合法性問題。民國政府剛剛垮台,對民國政府應該心存感恩的猶太人立刻背叛了當年幫助過他們同胞的民國政府,轉而承認共產黨中國,這不是很讓人寒心的事嗎?
此外,猶太人是美國撫養大的,此時,他們還受到美國的庇護,從常理上說,應該與美國政府持共同的步調,應該與西方世界持共同的立場,不應迴避的歷史事實是,「二戰」結束後,冷戰隨即開始,新中國是美國和西方世界的敵人,還要靠美國餵奶的邪惡的猶太人就背叛了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率先承認新中國,對新中國,彷彿送了一份大禮,然而,通過這份大禮,難道我們看不出猶太人每一根毛孔都溢滿醜陋和丑惡嗎?可是,猶太人的媚眼中共卻視而不見,它不願意得罪阿拉伯世界而與猶太人交好。在這一點上,中共還是很有戰略眼光的。
我認為,當年的猶太人就看到了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是他們將來漁利的最大市場,在利益面前,甚至與他乾爹的敵人調情。倘若不信,假設——注意,我只是假設——有一天現政權垮台了,猶太人肯定會立即投入到新政權的懷抱,哪怕它是一個比現政權還不如的「糞青政府」或「義和團政府」,就像它當年義無反顧地拋棄民國政府一樣。
猶太人給你的好處,後面都蘊含著深刻的漁利動機。比如,「二戰」後,猶太人德克菲勒買了一塊地以一美元的價格賣給聯合國,聯合國似乎對他還心存感激。實際上,在聯合國接受了猶太人的饋贈的同時,德克菲勒就已經把周遭的土地都以廉價買下了。隨著聯合國大廈的崛起,周邊地價驚人地增值,猶太人大撈了一把。所以,猶太人一美元贈送聯合國用地,乍看是一個善舉或義舉,細加推敲,實際上上演的還是威尼斯商人的舊把戲。
美國人賣戰機給以色列,協議有規定,不得向美國的敵國轉讓技術。可是,猶太人經過「改裝」等,將其賣給中國等美國的敵國。據說,中國空軍的進步,與猶太人不斷地對美國人的背叛有關,換言之,是猶太人把美國的技術經過改頭換面賣給了中國人。為此,以色列不僅受到美國的抗議,還受到美國的懲罰。猶太人是對中國人好嗎?猶太人怎麼可能對中國人好呢?猶太人連美國人、歐洲人都敢戲弄,怎麼可能瞧得上中國人?!他們也一樣地會把先進戰機賣給台灣人,如果台灣人需要的話,如果台灣人能給他們足夠的錢的話。不是嗎,阿拉伯人是猶太人的天敵,在「兩伊戰爭」中,猶太人既向伊拉克賣武器,也向伊朗人賣武器。總之,猶太人不可能對中國人好,他們只不過盯著中國人的錢包而已。我相信,猶太人賣給美國敵國的軍事技術,絕對是天價。

猶太人對養父美國的種種不義
以色列與美國據說是友好國家,二者有簽訂協議,互不向對方派遣間諜。美國是嚴守協議的國家,目前為止,沒有向以色列派遣過一個間諜。可是,以色列卻不斷地向美國派遣間諜,被抓獲的就有七八百人。有的間諜還竊取了美國的核心機密,被判無期徒刑。面對以色列這樣只重利益從來不守信義的國家,美國只能無奈地說一句:「這不應該是友好國家做的事。」
以色列的游說集團,可以說在美國無所不在,無孔不入。他們通過各種辦法游說美國的政客,影響美國的決策。奧巴馬上台後,限制游說集團的活動,我認為很大程度上就是限制猶太游說集團。
猶太人掌控了美國的許多重要媒體,甚至連尼克松都發出驚呼,猶太人已經影響了美國的新聞自由。
以色列是一個相當發達的國家,國民收入居世界前列。可是,美國每年的對外援助中,以色列總是最多的。一個已經十分發達的國家,一塊彈丸之地,憑什麼要美國不斷地向它輸血?就因為猶太游說集團在起作用,就因為猶太裔美國政客和商人在起作用。
以色列有一條法律,全世界的猶太人都當然地是以色列公民。就是說,散居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都可以具有雙重國籍。幾千年來,猶太人散居各國,但從來不把居住國當作祖國。他們心中的祖國,就是曾經不存在、「二戰」後在美國的幫助下建立起來的以色列國。以色列的這條法律,可能會造成這樣一個事實,以色列雖小,但只要有散居著猶太人的國家,就可能是以色列的——很多國家的經濟命脈已經控制在猶太人手中。以色列國家雖小,但可能全世界都是以色列的。散居美國等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就像那種嫁出去了但心卻在娘家的女人,她們在夫家享受快樂的同時,所做的唯一工作,就是把夫家的財富搬回娘家。
格林斯潘也是猶太人,他折騰的那些泡沫,與威尼斯商人的心計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次美國金融危機的背後,肯定有猶太人的影子,只有猶太人才擅長這方面的折騰。這是大膽假設,我相信是不難求證的。你如有興趣,可以試一試。
猶太人肯定是不喜歡奧巴馬的,他們也肯定知道奧巴馬不喜歡猶太人。奧巴馬在國際政治上還很幼稚,也有很多讓人不喜歡的左傾傾向。但是,奧巴馬背後是強大的美國。美國總統的個人傾向無論怎樣,都只能在美國的意志上跳舞。猶太人可以不喜歡奧巴馬,但不能不敬重它的恩人、養父——美國。可是,事實上猶太人從來沒有把當美國一回事,他們只是盯著美國的錢包。猶太人膽敢向美國的各個部門派了七八百個間諜,它怎麼可能把奧巴馬當一回事呢?當奧巴馬當選總統時,猶太人就給他一個下馬威,換言之,他被猶太人狠狠地戲弄了。猶太人發動了一場對巴勒斯坦的戰爭,奧巴馬無法開口,因為他還沒有走馬上任,美國不能有兩個總統;奧巴馬要上任了,就在上任前一兩天,猶太人撤軍了。奧巴馬遣責猶太人不行,也不願肯定猶太人的撤軍行動,猶太人干也幹了,卻讓奧巴馬啞口無言。
猶太人對這場戰爭時機的選擇,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猶太人的奸詐。我可以感受到奧巴馬被戲弄後的生氣,這表現在,他上任後打的第一個電話竟然不是歐洲盟友,當然更不可能是以色列,而是巴勒斯坦的阿巴斯——一般來說,阿巴斯無論如何不應該成為美國總統第一個需要問候的人。
美國是世界上最具民主傳統的國家,奧巴馬是美國意志的象徵。戲弄奧巴馬,某種意義上就是戲弄美國。
好在美國還沒有走向衰弱,如果有一天,美國老了,猶太人將會像當年對付它的養母英國人一樣對付美國人,到那時,如果美國的政策不符合猶太人的利益,如果美國人限制了猶太人的行動,猶太人送給美國人的不會像當年對付英國人一樣,只是一卡車的炸葯,那將是一卡車的原子彈了。
將來,如果伊拉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霸主的話——我說的是如果——猶太人也一樣會認伊拉克人為乾爹或干媽,一樣謙恭地舔伊拉克人的腳指頭。
關於終要到來的美以沖突,這也不是什麼危言聳聽,已經隱隱約約地展現在我們面前。2009年4月9日奧巴馬訪問土耳其時說:巴以雙方必須要做出必要的讓步,依照中東和平路線圖和安納波利斯會議精神推進和平進程,實現兩國解決方案。很快,以色列外長利伯曼予以駁斥:讓步並不能帶來和平,而只會導致更多戰爭,作出的讓步越多,形勢就會越糟糕。巴以雙方2007年底在美國安納波利斯召開的中東問題國際會議上重啟中斷多年的和談,但至今尚未取得任何進展。利伯曼說,以色列議會從未認可安納波利斯會議,以色列不應受其約束。以色列的外長甚至不是通過外交途徑,甚至不是像一家人一樣關起門來討論,而是直截了當地予以駁斥。美國是以色列最友好的國家,是對以色列援助最多的國家,可是,當觸犯到以色列的利益的時候,以色列的態度就是這樣蠻橫。
此外,聯合國先後通過了多少關於以色列的文件,只要不利於以色列的,猶太人一律不予理睬。它是這樣一個國家,可以完全不理會國際社會的任何協議,可以完全不理會國際社會的任何輿論。也由於美國的庇護,以色列不執行國際協議而可以不受到任何制裁。
美國這樣一個在世界上最為公正的國家,為什麼一碰到猶太人的問題,就顯得如此無奈呢?與數千年來排猶的重要起因之一一樣,猶太人控制了居住國的經濟,猶太人目前極大程度地控制了美國的經濟,讓正義的美國在猶太勢力面前不再正義,猶太人已經動搖了美國的根基。
有若干美國總統都憂心過猶太人的問題,尼克松是一個,卡特還是福特也是一個,還有別的,我原來有收集資料,可惜現在都找不到了。當下的奧巴馬肯定也是一個。《文匯報》「國際觀察」4月9日發表唐見端文章《「兩國方案」難落實》,指出白宮已經為「可能發生的美以沖突」做好心理准備。奧巴馬與伊朗套近乎,向沙特國王鞠躬,都表明了美國要與阿拉伯世界修好的決心。美國沒有理由為了猶太人一直與阿拉伯人為敵。所以,「美以沖突」不是虛構的,這是遲早要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危機。
資本主義世界離不開猶太人,因為它在《聖經》的光罩之下;社會主義離不開猶太人,馬克思是猶太人;世界經濟被格林斯潘們掌控;世界科技被愛因斯坦們把持;甚至人的潛意識,也被猶太人弗洛伊德所描摹……世界已經是猶太人的世界,既然世界是猶太人的世界,或許猶太人就有權力毀滅世界?
猶太人左右了美國的外交政策,影響了美國的新聞自由,影響了美國政府的理性判斷,已經動搖了美國的立國之本。美國是世界的美國,美國的排猶是早晚的事,可以想像,如果美國排猶,將會發生美猶戰爭,那將是一場真正的世界大戰。如果暴發美猶戰爭,猶太人不會得到任何一個國家的支持(也許猶太人的巨額資金可以收買漢人,可以讓漢人中的「糞青」去為其當炮灰),而猶太人又聰明到極致,且擁有核武器,那麼,這場戰爭將毀滅人類!上帝已經說得很清楚,猶太人將毀滅地球!
我的憂慮是多餘的,上帝——安排地球一切的外星人——的意志是不可抗拒的,地球該毀滅的時候總是要毀滅的。
地球,也是宿命的

4. 12個猶太人中的那個叛徒為什麼要背叛耶酥

據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報道,最近一份有著1700年歷史的紙草手稿證明:猶大當初是授命背叛耶穌的,猶大不是叛徒。

這份有著1700年歷史的紙草手稿也是目前唯一倖存的一份猶大福音副本。

手稿中描述了猶大是如何在授命下背叛的耶穌。事實上,這份手稿的記載,猶大背叛耶穌的行為是一種順從而不是背叛的行為,猶大是在授命下完成他的神學命運的,所以猶大不是叛徒。

根據這份猶大福音手稿中有關章節的描述,耶穌還解釋了經受磨難的猶大的作用:「你將超過他們所有的人,因為你為我而犧牲了自己。」

6日晚,美國國家地理協會對外公布了這份埃及基督教手稿從三世紀到四世紀的關健章節。而選在基督教最神聖的復活節一周前公布這一手稿又具有了更多的歷史意義。據稱,美國國家地理協會是花費了100萬美元才購得了該手稿的出版發行權。美國國家地理協會學者小組已經將該手稿送交有關部門進行過了發放射性年代鑒定,筆跡分析和光譜成像檢測,一系列檢測結果都證實了這份手稿的真實性。

這份猶大福音手稿據稱是於20世紀70年代在埃及靠近埃爾米尼亞的沙漠中被發現的。據稱,該手稿應當是早期一些基督學者們的作品。
猶大出賣耶穌的動機,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神給了人自由意志,人可以按著這些自由意志去行各種事,但是行出來卻未必有益,在最後的晚餐上耶酥指出有人要出賣自己,並明確的指出是猶大,因為耶穌是全知全能的神,早已洞察一切,可以猶大還是執迷不悟,執意要賣耶穌,猶大之後的上吊而死,個人感覺也是猶大對耶穌認識不深的一個表現,猶大與耶穌一起傳道3年半,在這3年半里應該很清楚耶穌所傳的是什麼,乃是赦罪的恩典,無論是什麼最只要真心悔改就一定的赦,結果還跑去弔死,感覺對耶穌的認識不怎麼深

5. 二戰時德國人為什麼要殺猶太人

1.大部分的歐洲地區都是信奉基督教的,而基督教當中的耶穌被他們當做了他們的救世主。耶穌死因是被猶太人給釘在十字架上而死,所以很多基督教信徒都對猶太人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恨意。

信奉基督教的教徒不能原諒猶太人,隨著時間的流逝下,猶太人在資深的基督教徒眼中變得更不能原諒。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就慢慢的形成了一種種族仇視,是不可能一時半會兒就消除掉的。

2.歷史原因。 在很久以前猶太人的祖先是一直生活在阿拉伯土地上的,後來羅馬佔領這片土地後,長期棲息在這的猶太人不服羅馬管制,奮力抵抗。

但是在被羅馬的暴虐鎮壓下,猶太人死傷無數,剩餘的猶太人只能往歐洲遷徙。耶路撒冷這座老城也在風雨中見證了猶太人這個民族百年的心酸和苦楚。遷徙到歐洲的猶太人只能在社會底層生活,他們被歐洲人看不起。

那個時候歐洲一樣也是重農抑商的,土地主不願意讓他們接觸自己的土地,就把他們趕去為商。猶太人經歷了民族的變遷和困境後,他們從中有很豐富的閱歷和飽滿的智慧。

他們在自己的努力下,逐漸的變得富有起來。隨之而來的不是安逸,而是災難。在歐洲進行革命後,新的富商和猶太人起了利益沖突,再加上本有的宗教仇視,猶太人開始了又一次的遷徙。

3.就是二戰自身的原因。在猶太人的精心經營下,他們變得特別的富有。在二戰前,希特勒籌備戰爭的時候需要大量的資金和物資,剛經歷了金融危機的猶太人寧願把成箱的牛奶倒掉,也不願意將他們的物資贊助給德希特勒。

希特勒就打算用武力讓他們妥協,不僅把成批的猶太人送去集中營,還瘋狂的搜刮他們的財物。

4.希特勒是個私生子,從小他就被人歧視。心理扭曲,喪失人性,再加上他從小沒有得到好的教育和指導。讓他變得自私、極端、殘暴,讓他後來做出的事情慘絕人寰。

他身為德國納粹的領導,不會體恤自己的下屬,也不會善待為他浴血奮戰的將士。只把他們當成他殺人的工具,讓無數生靈慘死在他的手中。

(5)國家地理猶太福音擴展閱讀:

在當時,猶太人控制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的經濟,也間接地控制德國的長遠發展和戰略擴張,而德國在歐洲並不具備地理優勢,沒有石油,沒有出海口並且被英法等國家的壓制德國的任何產品都打開市場德國就只能等死!

拯救德國唯一的辦法只有戰爭,無論輸贏都沒有更壞的結果!但是控制歐洲經濟,占據德國議會的猶太人對德國的前途並不在乎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錢袋會受到戰爭的影響,猶太人便成了德國自救的阻礙。

6. 迦南人的歷史簡介

迦南人,巴勒斯坦的早期居民,講閃含語系語言,屬於閃米特民族的一支。血緣上與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相近。

曾擊敗希伯來人(猶太人)對巴勒斯坦的入侵。隨後融入其他閃米特民族。《聖經》中有大量關於迦南人的記載。應該是諾亞的子孫迦南的後代。

在亞洲西部地中海與死海、約旦河之間,有塊陸地叫「巴勒斯坦」。這里處亞、非、歐三大洲的交通要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早在公元前20世紀,一些半游牧部落中的迦南人在這里定居下來,並且創造了自己的文明。

猶太教的聖經《舊約全書》中稱這里為「迦南地」或「迦南人的國家」。公元前13世紀,腓力斯人又在巴勒斯坦沿海建立城市國家。「巴勒斯坦」這個名稱,在希臘語中,意思就是「腓力斯土地」。今天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就是迦南人和腓力斯人的後裔。

(6)國家地理猶太福音擴展閱讀

中東本是按照自己的歷史進程形成自己歷史的。無論是巴勒斯坦人,還是猶太人,本是生長在同一塊土地———巴勒斯坦地區的兄弟。

然而,就是這樣的兄弟歷史成了他們以後沖突的根本原因:巴勒斯坦人宣稱自己是古迦南人的後裔,幾千年來一直在此生息繁衍,自然是這塊地的主人;而猶太人則主張他們才是巴勒斯坦的真正主人,他們的祖先曾在這里生活了2000年,並建立過強盛的王國。

無論是拉賓、沙龍還是阿拉法特或阿巴斯,他們都必須要面對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他們民眾的雙腳分別踏在現實世界和精神世界,並且都能夠從現代主權觀念和宗教中尋找到證明自己永遠正確的東西。對於中東和平來說,這才是真正的難題。

《奧斯陸協議》表明,以拉賓和阿拉法特為代表的巴以政治家在現實世界中找到了突破困境的方向。但是在精神世界的沖突中,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如果拉賓沒有死,他的光環不會磨滅,但是註定會黯淡。

7. 德軍為什麼要屠殺猶太人

德軍屠殺猶太人的原因,主要是希特勒的極端種族主義和歐洲的反猶太主義。

1、歷史原因。歐洲人對猶太人持有成見。猶太人從一出現就開始經歷種種生死磨難,這鑄就了猶太人的聰明和堅強的特質。14世紀左右,當歐洲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新興資產階級就和猶太人資本家們產生了利益沖突,於是噩運降臨到猶太人頭上。

2、現實需要。二戰期間,經濟危機激化了國內的階級矛盾,刺激了壟斷資產階級對外擴張的野心。希特勒要建立一個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國的罪惡計劃需要巨額資金保證,於是把手伸向了富有又高素質的猶太人。

3、納粹統治者病態的心理。納粹黨打著當時在德國流行的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塊招牌,宣揚德意志民族是優秀民族,把猶太民族視為劣等民族。他利用歷史宗教的因素,為其滅絕猶太人而創設了廣泛的社會基礎。

(7)國家地理猶太福音擴展閱讀:

在這四大原因中,現實的需要是最直接的要素,其它方面的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沒有歷史的原因和宗教的情結作為先導性條件,那麼,即使現實再需要,也很難想像會達到如此瘋狂和殘忍的程度。只有當這四方面的原因聚合為一體時,才產生了那可怕可憎的充滿血腥的驅動力。

在歷史上無論是伊斯蘭教還是基督教都有反猶的傳統。但也有對猶太人較為寬容的基督教國家及伊斯蘭教國家,對猶太人較寬容的基督教國家以波蘭為代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傳統反猶的基督教有較大的轉變,現今的天主教教會在對待猶太人的態度上轉好。甚至將其祈禱文中涉及猶太人的部分做出更正。

參考資料:網路_猶太人網路_反猶太主義

8. 國家地理:世上真的有吸血鬼嗎完整版

吸血鬼傳說起源於人們對血的恐懼與崇拜所以並沒有真的吸血鬼。 吸血鬼祖先-德古拉希伯來人對血的崇拜和恐懼形成了一種難耐的情結,一方面血是靈魂和生命的象徵,而另一點上他們又把血認為是災難不祥的標記。就象受蛇誘惑的夏娃,她的後裔從此有了月經,那被認為不潔凈的傷口,所以,基督教認為,血同樣代表著罪惡。 「我對以色列的孩子說,你們不可吃任何活物的血,因為那就是它們的生命,否則你們就會受到懲罰!」(摩西律法,《舊約·利未記》) 中世紀的基督教世界裡,血仍然被賦予超自然的能力,同時它得到了鬼神學的輔助和渲染,於是吸血鬼迷信正式出現登場——這迷信本身有很大的基督教煽動性,在當時甚至一些巫師和醫生認為血有贖罪功能,同時出於對聖母瑪麗亞的崇拜,他們是以處女的純潔之血為葯方來治療和延緩衰老。 最早的吸血鬼形象難以確定,但一般來說有以下論點: 1.該隱(聖經,創世紀4:1-16),因殺兄弟而受上帝詛咒。他是亞當和夏娃的大兒子 2.猶大,出賣耶穌的門徒,後來因後悔而自殺(聖經,馬太福音)。傳說上帝使他不死,永遠孤獨,作懲罰。所以,現在的吸血鬼,都須保持神秘,永遠孤獨。 事實上,在18世紀前是沒有現代意義上吸血鬼一詞的。英語中第一次出現這個詞是在1732年。有人認為,當時歐洲應該已經有吸血鬼神話了,那時爆發了大規模的狂犬病。 3、撒旦:撒旦其實是惡魔領袖的統稱,而路西法是其中很著名的一位,他之前是天界的熾天使,叫路西菲爾,他在天界的地位是十分尊貴的,因不滿聖子耶穌而不願向他下跪,帶領眾天使叛逆於上帝,引發聖戰,後失敗被打入魔道,成為墮天使。 相傳,羅馬尼亞是吸血鬼的故鄉。

9. 哪裡可以看到《猶太福音》啊

在基督徒經書分類中,猶大福音(Gospel of Judas)被列在「諾斯底主義」(也稱智慧主義)書卷中。

《猶大福音》內容有共有66頁,目前僅鑒定出26頁的內容,此外部份地方因破損嚴重,無法辨認,但2006年,國家地理學會在復活節前公開發表《猶大福音》的專題,令經文再為人討論。

有別於四福音的敘事手法,《猶大福音》以對話方式,記錄耶穌和猶大的談話,形容耶穌感到孤獨及對人世厭煩,又指天國由十大天使分管,亞當是由其中一個大天使所創造。

正統教會視猶大為背叛耶穌的門徒,而《猶大福音》最具爭議之處,是以正面的角度來看猶大,改寫耶穌與猶大的關系,記述猶大是應耶穌要求而出賣耶穌,幫助耶穌及早擺脫人性、回復神的地位。

新教,天主教及東正教普遍視此書為偽經或異端作品。不過有部份學者稱此史料是真實的,只是史料本身的內容錯誤。大部份學者認為該書的真確性存有大量疑問。 尤其是該書內與其他聖經書卷所描述的猶大完全相反。

至於哪裡可以看到《猶太福音》?

答案是:華文版的沒有,英文版的你可以去到以下找找看:
http://shop.nationalgeographic.com/proct/1120/3051/1120.html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