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地理五帶有哪些

中國地理五帶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2-24 05:36:30

『壹』 地理中的五帶是哪些

五帶是指熱帶,在南北回歸線之間
、南北溫帶,在南北回歸線與南北極圈之間
南北寒帶,在南北極圈以南、以北

『貳』 中國的緯度帶 中國的五帶位置

中國的緯度約4°N-53°N,中國的五帶位置絕大部分在北溫帶,南部有少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中國的緯度帶:

低緯度(N、S):0°-°

中緯度(N、S):30°-60°

高緯度(N、S):60°-90°

中國的緯度約4°N-53°N

所以,中國位於中緯度和低緯度。

中國大部分在中緯度,南部少部分在低緯度,沒有高緯度。

中國的五帶位置:

熱帶:23.5°N-23.5°S(北回歸線到南回歸線)

北溫帶:23.5°N-66.5°N(北回歸線到北極圈之間)

南溫帶:23.5°S-66.5°S(南回歸線到南極圈之間)

北寒帶:66.5°N-90°N(北極圈到北極點)

南寒帶:66.5°S-90°S(南極圈到南極點)

中國的緯度約4°N-53°N

所以中國位於北溫帶和熱帶。

中國絕大部分在北溫帶,南部有少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2)中國地理五帶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南北跨緯度廣,各地接受太陽輻射熱量的多少不等。根據各地≥10°C積溫大小的不同,中國自北而南有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等溫度帶,以及特殊的青藏高寒區。也可細分為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北亞熱帶、中亞熱帶、南亞熱帶、邊緣熱帶、中熱帶、赤道熱帶、高原亞寒帶、高原溫帶。

在各溫度帶中,寒溫帶只佔國土總面積的1.2%。青藏高原的大部分為高寒氣候,占國土總面積的26.7%,其餘占國土

總面積的72.1%的地區屬於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因此,中國以溫暖氣候為主。

『叄』 地理中五帶位置指的是什麼

五帶是指熱帶,在南北回歸線之間
、南北溫帶,在南北回歸線與南北極圈之間
南北寒帶,在南北極圈以南、以北

『肆』 中國五帶的劃分圖

從五帶的劃分看,我國大部分地區位於北溫帶,小部分位於熱帶,沒有寒帶.
故選:A.

『伍』 中國的地理位置有什麼優越的地方

相對位置:在冷兵器時代,中國的優越地理位置體現在國家安全上,往北是寒冷的西伯利亞,往西是乾旱的中亞地區,往南是濕熱的東南亞,還有高寒的喜馬拉雅山,往東就是大海了,這樣的位置使得我國在歷史時期沒有強大的敵人,所以中華文明得以延續。
緯度位置:中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亞熱帶和暖溫帶、中溫帶分布廣泛,還有小部分熱帶和寒溫帶,在高山地區還有高寒氣候,夏季全國高溫,冬季北冷南熱,大部分地區四季分明。
海陸位置:中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深入到亞歐大陸的內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由於所處位置海陸差異大,所以季風氣候明顯,造就了副熱帶高壓控制區域的「沙漠綠洲」。加上我國我國地形西高東低,利於徑流自西向東,也利於來自大洋的水汽向內地輸送,大氣的海陸循環頻繁。
地質位置:我國位於兩大火山地震帶交匯處,雖然地震頻繁,造成了我國復雜的地形,同時也給了充分的成礦條件,在新華夏的沉積帶和隆起帶蘊藏著豐富的煤,石油、天然氣、鐵礦等,礦種齊全,為我國今天工農業發展和高新技術發展提供了原料。
復雜的地形、多樣的溫度帶、復雜的降水組合成中國復雜的自然地理環境,發育了豐富多樣的生物物種和多樣的地域文化。

『陸』 地理五帶劃分

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為界劃分為熱帶、南北溫帶、南北寒帶

『柒』 地理五帶指哪五帶

北寒帶 北緯60度到90度,北溫帶 北緯30度到60度,熱帶 北緯30度到南緯30度,南溫帶 南緯30度到60度,南寒帶 南緯60度到90度

『捌』 地球上有五帶,分別是哪些,怎麼分布的

地球的自轉軸傾斜造成太陽照射的角度不同、日照時間的不同、太陽的直射地面的時間長短不同形成的五帶(在赤道地區太陽永遠直射地面、南北極太陽永遠直射不到地面)。

一年當中,太陽直射點總是在北緯23°26ˊ和南緯23°26ˊ之間來回

五帶

移動。只有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才能見到太陽直射頭頂的景象。這個地區獲得的太陽光熱是全球最多的,稱為熱帶。南極圈以南、北極圈以北地區,太陽高度很小,可以觀察到極晝和極夜現象,得到的太陽熱量極少,氣溫很低,稱為寒帶。南北回歸線到南北極圈之間的地區,得到的光熱介於熱帶和寒帶之間,氣溫也較適中,一年四季分明,稱為溫帶。

分類:熱帶,北溫帶,北寒帶,南溫帶,南寒帶。

熱帶——南北回歸線之間;

南溫帶——南回歸線到南極圈之間;

南寒帶——南極圈到南極點;

北溫帶——北回歸線到北極圈之間;

北寒帶——北極圈到北極點。

熱帶

熱帶:劃分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帶,地處赤道兩側,南北跨緯度46°52′,佔全球總面積39.8%。本帶太陽高度終年很大,在兩回歸線之間的廣大地區一年有兩次太陽直射的機會,太陽高度角在90°—43°8′之間變化。在赤道上終年晝夜等長,向南、北晝夜長短變化幅度漸增,但最長和最短的白晝時間僅差2小時50分。所以熱帶的特點是全年高溫,變幅很小,只有相對熱季和涼季之分或雨季、乾季之分。

溫帶: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之間的中緯地帶。南、北溫帶各跨緯度43°8′,南、北溫帶的總面積佔全球總面積的52%。本帶內太陽高度變化很大,在回歸線上的變幅為90°—43°8′之間,隨緯度增高,太陽高度逐漸減小,到極圈的變幅在46°52′—0°之間。太陽高度一年之中有一次由大到小的變化,氣溫也隨之出現一高一低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也很大,到極圈增加到24小時。可見,在溫帶太陽高度比熱帶小,獲得熱量少於熱帶,溫度低於熱帶。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變化非常顯著,所以四季分明是溫帶的特點。

寒帶:分別以南北極為中心,極圈為邊界的地帶,僅佔全球總面積的8.2%。本帶太陽高度終年很低,在極圈上最大高度為46°52′,在極地最大高度僅為23°26′,且有負值出現。極晝和極夜現象隨緯度的增高愈加顯著。極晝時期由於太陽高度很低,地面獲得熱量很少,極夜時期,地面沒有太陽輻射。所以這一地帶是地球表面氣溫最低的地帶,一年之中只有冬、夏之分,而無春、秋之別。

『玖』 中國分為哪五帶!

溫度帶分為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其實還有一個終年寒冷的專青藏屬高原區。


秦嶺是我國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


暖溫帶與中溫帶的分界線是長城一線。即400mm等降水線。


寒溫帶主要位於在黑龍江與內蒙古北部。


青藏高原區主要位於青藏高原與柴達木盆地。

『拾』 地理中的五帶是指哪幾帶

根據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隨緯度的變化,將地球表面有共同特點的地區,按緯度劃分為五個熱量帶,即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北寒帶。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