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國穿越北回歸線4
A. 北回歸線穿過我國的哪些城市
1、雲南墨江哈尼之鄉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是雲南省普洱市下轄縣之一,縣境位於雲南省南部,地通往雲南西南邊疆的交通要道。墨江縣是1979年11月28日成立的中國唯一的哈尼族自治縣。
生活在北回歸線上的哈尼族是世界上最早人工種植茶樹的民族,他們用勤勞的雙手自己的哈尼文化,詩、歌、樂、舞、神話傳說等藝術形式豐富,如著名的哈尼《扭鼓舞》《阿迷車》《竹筒舞》等舞蹈以及傳唱了數百年的哈尼族敘事史詩《洛奇洛耶與扎斯扎依》,廣泛流傳於哈尼山鄉。
墨江縣北回歸線穿城而過,被稱為「哈尼之鄉、回歸之城、雙胞之家」以及「太陽轉身的地方」。2005年開始,墨江縣便每年都舉行「中國·墨江北回歸線國際雙胞胎節暨哈尼太陽節」。
2、廣西南寧
南寧古稱邕州,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中國東盟博覽會暨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永久舉辦地。南寧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同時也是一個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現代化城市。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南寧滿城皆綠,四季常青,有「綠城」的美譽,「草經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之說也是名副其實。
3、廣東汕頭
汕頭是廣東省轄市,東南瀕臨南海,海島岸線長167.37公里,有大小島嶼82個,年平均氣溫21-22℃。汕頭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
汕頭是全國主要港口城市、中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汕頭港於1860年開埠,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海濱鄒魯、美食之鄉」美稱,享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等美譽。
汕頭華僑眾多,是全國著名僑鄉。自唐代就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也是近代中國最大的移民口岸之一,「有海水處就有華僑,有華僑處就有潮人」。
4、台灣花蓮
花蓮縣位於台灣本島東部,是台灣最後一個被漢人移居的地方之一,古稱「奇萊」, 花蓮縣還是台灣面積第一大縣。花蓮縣年平均氣溫為23.1℃,夏秋兩季多台風。它依山面海是太平洋上台風的屏障。舉世聞名的太魯閣峽谷就是位於該縣秀林鄉境內,為寶島八景之冠。
5、廣東封開
封開縣境內位於北緯23°13'~23°59',東經111°21'~112°02'之間,北回歸線經過封開縣,有北回歸線上的綠洲之稱,總面積為2723.43平方公里,地形呈東北—西南斜長形分布。
山巒起伏連綿,屬典型的丘陵地帶;地勢大體為東西兩側高,東部多高山峻嶺,最高的七星岩頂海拔高度達1274.4米,西部則多延綿起伏的丘陵,北端開口、南端閉塞、形成凹字槽狀地貌。縣內河流縱橫交錯,西江、賀江貫通全縣,水陸交通十分方便。
B. 地理:北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的省區是() A雲桂台粵B台粵桂滇C雲桂粵台D滇桂粵閩
選C 首先題上說 北回歸線 而且是自西向東穿越 所以應該是 雲南,廣西,廣東,台灣 分別的簡稱是
雲(滇) 桂 粵 台
給你個口訣,北回歸線東西穿 雲南兩廣和台灣
C. 北回歸線穿過我國的哪些城市
北回歸線穿過我國的哪些城市具體如下:
北回歸線在我國依次自西向東穿過雲南,廣西,廣東,台灣。
在我國多地建有北回歸線紀念碑、廣場、標志塔等紀念建築。
雲南西疇北回歸線公園。在西疇縣城西面的出入口處,與縣城隔一道山峽,海拔1526米,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北回歸線標志。
雲南墨江北回歸線標志園。佔地1500平方米,融天文、地理、植物及科普知識和園林藝術、旅遊文化為一體,以公元2038年北回歸線的位置(北緯23。26)為主軸線,截北回歸線上500米地段,間以「太陽之路」、「誇父追日」、「北回歸線之門」、「日晷廣場」、「春夏秋冬」等建築小品,雕塑以及主體標志,創造了一個形象生動的空間系列,以科普博物館表達對自然、生命、陽光的理解,向人們陳述從悠悠亘古到今日文化科學發展的宇宙世界,並通過技術手段精確地展示北回歸線的地理位置及變化,使人們每年夏至均可在此「捕捉」到北回歸線的身影。北回歸線從墨江縣穿城而過,被譽為「北回歸城」。
廣西南寧大明山北回歸線標志塔。在廣西南寧的大明山風景區上有一塊約兩米的北回歸線標志塔,建立在大明山舊伐木場的路旁,並設有北回歸線科普廊。
廣東廣州從化北回歸線標志。坐落在從化太平場油麻村,是世界上最高的北回歸線標志。該標志分塔台、塔身和塔頂三部分。塔台為天壇式,分三層,各九級台階,塔台地面以象徵性八卦狀排列,塔台頂層表面呈球面狀,以直徑4厘米的黃銅柱嵌入中心點。塔身形似直立的火箭,高23.5米,連塔台總高30.35米,塔身內中空,內徑從下往上由5米縮至1米,塔台頂層以上7米處置一圓蓬,圓蓬以下塔身為圓形圍牆,東、南、西、北各有拱門,圓蓬以上塔身,由花崗岩砌成,北、東北。塔頂是不銹鋼筒托一直徑120厘米的空心銅球,銅球由26塊3毫米厚的銅板焊接而成,銅球頂部中央有一直徑10厘米的圓孔,供夏至日正色實線和四條紅色虛線,紅色實線表示赤道,虛線分別代表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
廣東封開北回歸線標志。坐落在江口鎮濱江公園內,坐北朝南。該標志的底座寬12米,內圈用混凝土塑成半球狀,外圈用花崗石拼成八卦狀;有四條斜柱支承在混凝土底座上,斜柱支撐著塔身,塔身面向南方,正對「離」位,四根斜柱分置於巽(東南)、艮(東北)、乾(西北)、坤(西南)四方;塔身下部,由鋼筋混凝土澆灌而成,塔身上部,用不銹鋼焊接而成,它的四棱,各有兩塊羽翼飄出,任何位置觀看,均顯示「北」字,寓意「北回歸線」和「火箭沖天」。塔頂置一直徑62.1厘米的銅球,象徵太陽,銅球頂部中央有一直徑10厘米的圓孔,用作夏至日正午太陽直射檢驗。
台灣北回歸線紀念碑。2009年12月15日,台灣花蓮縣豐濱鄉北回歸線紀念碑。台灣共有三座北回歸線標,橫過台灣的澎湖、嘉義、南投、花蓮四縣,一座在西半部的嘉義縣水上鄉,另外兩座在東半部的花蓮瑞穗鄉和海線豐濱鄉。花蓮縣豐濱鄉北回歸線紀念碑,位於東部海岸旁、濱臨太平洋,在省道台11線27公里處,地屬花蓮縣豐濱鄉,紀念碑建在環島公路邊一片空曠的田野上,高約20米,為一塔型石碑建築。碑頂有南北和水平相交叉的圓球,圓柱形的標志,上只標示「北回歸線」,中間有狹長細縫,石碑上有「北回歸線」4個大字,標志碑石台上刻有北緯23°27′4.51〃等字樣。熱、溫兩帶以北回歸線為界,由此以南為熱帶。
北回歸線(Tropic of Cancer),是太陽在北半球能夠直射到的離赤道最遠的位置,是一條緯線,大約在北緯23.5度。我國現在已有6座北回歸線標志塔,分別是台灣嘉義、台灣花蓮、廣東封開、廣東從化、汕頭、廣西桂平,是世界上北回歸線標志塔最多的國家。
D. 央視《地理中國》有關地理知識
從世界上看——位於從東西半球來看,她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她位於北半球專;從世界大洲屬和大洋的為止關系看,她是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的國家.
從緯度位置看——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終年冰雪帶.
我國位於
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
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許多國家接壤;
東部瀕臨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我國地表高低起伏,西部以山地為主,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總特徵為西部高,東部低.中國地勢從青藏高原向北、向東,各類地形呈階梯狀逐級降低.
我國的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東部,這里土壤肥沃,開發悠久歷史.
我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東經135度2分30秒)
我國領土最南端在男孩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北緯3度52分)
我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東經73度40分)
我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北緯53度33分)
E. 北回歸線穿越哪些地方
回歸線和赤道一樣是一條重要的地理標志線。南緯23.5度緯線稱南回歸線,北緯23.5度稱北回歸線。南北回歸線是太陽直射點一年中移動的最南及最北的界線。冬至時,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夏至時,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兩線之間的地帶,陽光每年要直射兩次,稱為熱帶;兩線之外的地方為溫帶和寒帶。回歸線是熱帶與溫帶的分界線。為了展示國家的文明,普及科學知識並促進旅遊事業的發展,在地理標志線上建碑立塔的做法已經為許多國家所重視。
在我國境內,北回歸線穿越雲南、廣西、廣東、台灣四省區,長達2000多公里,其中廣東境內的回歸線約佔四省總長的三分之一。1985年8月19日在廣州從化太平場落成的北回歸線塔,是我國境內北回歸線上規模最大、最高的一座塔。這座標志塔高23.5米,與回歸線的緯度數字一致。整座塔融建築工藝、繪畫、雕塑於一身。塔身形似火箭,直指太空;塔頂是一個直徑為120厘米的空心銅球,象徵烈日,塔身中空,四面飄出羽翼,分別表示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方向;塔的基部呈圓錐形,對稱地設有四個拱門,正對東、西、南、北。遊人進入塔內參觀,站在塔底四門的中央,可以從塔心及銅球中的圓洞仰窺蒼穹,塔的正面鐫有貼金的「北回歸線標志」六個大字。標志塔既可供遊人欣賞又能使人在塔身南北兩側分別領略到溫熱兩帶的異趣。如果巧逢夏至這一天的正午12點26分,太陽正懸在塔的頂端,人立塔中,看不到自己的身影。在春、夏兩季交替的時刻,時間和空間巧妙結合,人們可以領略到地球斜著身子在黃道十二宮之間移動以及太陽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回歸的情趣。
北回歸線大約經過30個國家和地區,但大多是沙漠地帶或離城鎮較遠的峻嶺山區,都不太適合建立標志碑塔。世界上一共有5座北回歸線標志碑塔都在中國,其中3座在廣東省,除一座在廣州外,另外兩座分別在開封縣和汕頭市。還有兩座在我國台灣省的嘉義縣和花蓮縣。
F. 北回歸線穿過我國的什麼部
北回歸線穿過我國的南部,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我國雲南、廣西、廣東、台灣四省區。
北回歸線通過的國家和地區有:中國、緬甸、印度、孟加拉、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西撒哈拉、巴哈馬、墨西哥等。
每年夏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的緯度值達到最大,太陽高度可以達到 90°,此時正是北半球的盛夏,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含北極圈)內為極晝,南半球相反正值隆冬,南極圈內是極夜。
此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南移,並始終在北緯23°26′附近和南緯23°26′附近的兩個緯線圈之間周而復始地循環移動。因此,把這兩個緯線圈分別稱為北回歸線與南回歸線。
(6)地理中國穿越北回歸線4擴展閱讀
1、空間地理區位:北回歸線是每年太陽能夠直射到的位置最北的緯線(約在 23°26′N),位於熱帶與北溫帶之間,是熱帶與北溫帶的分界線。北回歸線位置並不固定,據科學家觀測,北回歸線每年南移約14米。
2、穿越的省級行政單位:中國境內自西往東依次是雲南、廣西、廣東、台灣。
3、穿越的地形區:我國境內,北回歸線自西向東依次穿越我國的雲貴高原、東南丘陵等主要地形區。
4、穿越的國家和地區:自120°W起由西往東,北回歸線穿越的國家依次有西撒哈拉、茅利塔尼亞、馬里、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非洲);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印度、孟加拉國、緬甸、中國(亞洲);美國、墨西哥、巴哈馬(北美洲)。共計16個國家和地區。
5、穿越的大洲和大洋:大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6、穿越的亞洲氣候帶: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高原山地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G. 北回歸線過中國那些省
北回歸線過中國雲南、廣西、廣東、台灣四省區。
北回歸線是一條假專想存在的緯度線,屬在中國境內自西往東依次是:雲南、廣西、廣東、台灣四省區。
北回歸線(Tropic of Cancer),是指太陽光線能夠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線。北回歸線是一條重要緯線,大約在北緯23°26′(一般可估算為23.5°)的地方,其是一條具有多學科意義的天文氣候特徵的緯度線。北回歸線自西向東穿過我國雲南、廣西、廣東、福建(海域)、台灣五省區。
北回歸線的緯度值為黃赤交角,黃赤交角決定了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范圍,即南北回歸線的緯度,也決定了地球上五帶的范圍。黃赤交角是地球上「四季」變化和「五帶」區分的根本原因,它影響著與其緊密聯系的自然地理現象。
H. 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地理事物 、所經過的國家
南回歸線穿過納米比亞,波札那,南非,莫三比克,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智利,阿根廷,巴拉圭,巴西
北回歸線穿過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突尼西亞,以色列,約旦,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國,墨西哥,美國。
北回歸線:撒哈拉沙漠;紅海;大河入海口:印度河、恆河;廣州、汕頭;台灣;夏威夷;墨西哥高原;古巴等。
南回歸線:南非高原,馬達加斯加島,維多利亞沙漠,大分水嶺,大堡礁,秘魯寒流,伊泰普水電站,聖保羅,里約熱內盧等。
北回歸線:撒哈拉沙漠中部──納賽爾水庫(阿斯旺大壩)──紅海──阿拉伯半島中部(阿拉伯沙漠)──阿拉伯海──印度半島北部(塔爾沙漠)──恆河口(達卡)──中南半島──雲貴高原──兩廣丘陵──汕頭──台灣海峽──台灣島(玉山)──琉球群島──夏威夷群島──加利福尼亞半島(加利福尼亞沙漠)──加利福尼亞灣──墨西哥高原──墨西哥灣──佛羅里達海峽(哈瓦那)──西印度群島──大西洋
南回歸線:大西洋──納米比亞(納米布沙漠)──南非高原──莫三比克海峽──馬達加斯加島──印度洋──澳大利亞中部(大沙沙漠)──太平洋──智利(阿塔卡馬沙漠)──安第斯山脈──拉普拉塔平原──巴西高原(聖保羅)──大西洋
I. 從亞洲的地理分區來看,北回歸線穿過亞洲的哪些地區
1.從地形上看,從西向東依次是:紅海、阿拉伯半島、阿拉伯海、印度半島、恆河入海口、中南內半島、容瀾滄江、兩廣丘陵、台灣海峽、澎湖列島、台灣島(玉山)太平洋.2.從政區上看,經過的國家自西向東有: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孟加拉國、緬甸、中國3.經過的中國的省份自西向東有:雲南、廣西、廣東、台灣
J. 我國被北回歸線自東向西依次穿過的省區是那幾個
北回歸線穿越我國:台灣省;廣東省;廣西省;雲南省。
1.雲南,簡稱雲(滇),省會昆明,位於中國西南的邊陲,北回歸線橫貫雲南省南部,屬低緯度內陸地區,東部與貴州,廣西為鄰,北部與四川相連,西北部緊依西藏,西部與緬甸接壤,南部和寮國、越南毗鄰,雲南有25個邊境縣分別與緬甸、寮國和越南交界,國境線長4060千米,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南亞的窗口和門戶。
2.廣西地處中國華南地區,介於北緯20°54′-26°24′,東經104°26′-112°04,南瀕北部灣、面向東南亞,西南與越南毗鄰,大陸海岸線長約1595千米,是全國三大僑鄉之一。
3.廣東省地處中國大陸最南部。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連廣西,南臨南海,珠江口東西兩側分別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島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全境位於北緯20°13′~25°31′和東經109°39′~117°19′之間。
4.台灣,北回歸線穿過台灣中南部的嘉義、花蓮等地,將台灣南北劃為兩個氣候區,中部及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屬熱帶季風氣候。整體氣候夏季長且潮濕,冬季較短且溫暖。
(10)地理中國穿越北回歸線4擴展閱讀:
1.北回歸線空間地理區位:
北回歸線是每年太陽能夠直射到的位置最北的緯線(約在 23°26′N),位於熱帶與北溫帶之間,是熱帶與北溫帶的分界線。北回歸線位置並不固定,據科學家觀測,北回歸線每年南移約 14 米。
2.穿越的省級行政單位:
中國境內自西往東依次是:雲南、廣西、廣東、台灣。
3.穿越的地形區:
我國境內,北回歸線自東向西依次穿越我國的-台灣山脈、珠江三角洲平原、雲貴高原。
自 120°W 起由西往東,北回歸線穿越的國家依次有西撒哈拉、茅利塔尼亞、馬里、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非洲);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印度、孟加拉國、緬甸、中國(亞洲);美國、墨西哥、巴哈馬(北美洲)。共計16 個國家和地區。
4.穿越的大洲和大洋:
大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洲。
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5.穿越的亞洲氣候帶:
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參考資料
網路-北回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