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巨蟒
A. 鱷魚跟蟒蛇干仗,蟒蛇剩了,它不會撐死嗎
對於你問的這個問抄題,僅僅從吃的襲角度來看,成年的大型鱷魚完全可以吃下大蟒蛇。但從自然界的真實情況來看,鱷魚和蟒蛇確實是實力相當的兇猛動物。鱷魚的實力在於它那張長慢厲牙的大嘴,具有動物界最強的咬合力。蟒蛇的實力在於其強有力的纏繞,令對手骨頭斷裂、窒息而死。有趣的是,在自然界蟒蛇和鱷魚都可視對方為食物。通常是鱷魚喜歡捕食未成年蟒蛇,而蟒蛇捕食體型小點的鱷魚。國家地理和DISCOVERY就有這種紀錄片。我的觀點是成年灣鱷可以很輕松的吃掉一條蟒蛇,只要它能夠成功咬住蟒蛇。
B. 緬甸蟒的相關新聞
2012年8月,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美國佛羅里達州發現了一條長達5.4米的緬甸蟒,而且其體專內還有屬87個待產的蛇蛋,這條蛇刷新了該地區發現的最長蟒蛇的記錄(5.12米)。這條巨型蟒蛇的出現也讓當地的環境保護人士對該地區的生態狀況喜憂參半,喜的是巨蟒的出現說明該地區的生態環境比較良好;憂的是巨蟒會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和一些物種帶來一定的威脅。
2013年5月24日,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名男子發現了一條長達5.7米的緬甸蟒,這是該州發現的最長的緬甸蟒個體,比之前的2012年8月發現的另一條緬甸蟒長了近30厘米。賈森·萊昂抱著這條創紀錄的巨蟒,在佛羅里達大學,科學家測定這條緬甸蟒長度為18.8英尺,即5.7米。
C. 蟒蛇的物種分類
蟒蛇的種類與英文名稱 棘蚺Acrantophis屬
A.merrili 杜氏蚺
A. praelongus 棘蚺
蚺Boa屬
B. constrictor 紅尾蚺
B. modagscariensis馬島蚺
地蚺Candoia屬
C. aspera 新幾內亞地蚺
C. carinata太平洋蚺
膠蚺Charina屬
C. bottae 鈍尾雙頭蚺/膠蚺
美洲樹蚺Corallua屬
C. caninus 翡翠樹蚺
C. enhydris亞馬孫樹蚺
C. cooki加勒比樹蚺
C. grenadensis委內瑞拉樹蚺
虹蚺Epicrates屬
E. angulifer古巴虹蚺
E. cenchria 虹蚺
E. striatus海地蚺
E. inornatus 波多利各虹蚺
E. subflavus 舒氏虹蚺
沙蚺Eryx屬
E. miliaris 沙蚺
E. tataricus東方沙蟒/韃靼沙蟒
E. conicus糙鱗沙蟒
E. colubrinus東非沙蟒
E. jaculus標槍沙蟒
E. johni約翰沙蟒
E. nogaiorum(未有中文種名或其它)
E. jayakri(未有中文種名或其它)
玫瑰蚺Lichanura屬
L. trivirgate 玫瑰蚺
馬島樹蚺Sanzinia屬
S. modagscariensis 馬島樹蚺 侏蟒Antaresia屬
A. childreni孩兒蟒
A. perthensis 侏蟒
A. maculosa 斑蟒
A. stimsoni 斯氏蟒
環蟒Bothrochilus屬
B. boa環蟒
盾蟒Aspidites屬
A. melancephalus 黑頭盾蟒
A. ramsayi 樹盾蟒
地蟒Calabaria屬
C. reinhardtii卡拉巴地蟒
花蟒Chondropython屬
C. viridis綠樹蟒
岩蟒Liasis屬
L. albertisii白唇蟒
L. mackloti麥氏岩水蟒
L. fuscsus澳洲岩水蟒
L. papuanus巴布亞橄欖蟒
L. ovlivaceus (未有中文種名或其它)
L. stimsoni (未有中文種名或其它)
L. mnni (未有中文種名或其它)
L. savuensis (未有中文種名或其它)
L. amethystinus (未有中文種名或其它)
樹蟒Morelia屬
M. amethistina紫晶蟒
M. spilota地毯蟒
M. bredli澳中蟒
M.carinata粗鱗蟒
M. oenpelliensis奧伯勒蟒
蟒Python屬
P. curtus血蟒
P. molurus印度/緬甸蟒
P. regius球蟒
P. timoriensis帝汶蟒
P. anchietae安哥拉蟒
P. reticulatus網斑蟒 A. unjfnnbjs 芝加哥紅尾蚺
A. nudfn 杜芬蘭森蚺
H. bnjsnkjk 裡布里大黃蚺
P. nxkjnjcxu 布衣季諾森雪蚺
P. retrnjs西黑布萊克蚺
P. tudncde 印度尾蚺
P. gnuifcn 西岩漢吐司內蚺
P. djzhujf 巴西里約蚺
R. hjidfidf 迪斯波利森蚺
R. wevumk 馬島變色樹蚺
R. wefuihsihkjsxji 幾內亞變色樹蚺
R. weuvnsuj 直布羅陀變色樹蚺
R. fjishjgsdfj 西班牙樹蚺
蟒科Boidae ,分為蟒亞科和蚺亞科。在世界大多數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都有它們的存在。其中包括許多從小型到中型的蛇類,同時還有一些著名的巨型蛇類。 為無毒蛇,有20屬,60多種。常見的有紅尾蚺、緬甸蟒、翡翠樹蚺……
亞馬遜森蚺簡稱森蚺(學名:Eunectes murinus),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蛇,棲息於南美洲,最長可達10米以上,重達二百二十五公斤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軀干;但一般森蚺長度在5米左右。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棲息在泥岸或者淺水中,捕食水鳥、龜、水豚、貘等,就連兇殘成性的美洲豹也可能成為森蚺的腹中餐,有時甚至吞吃長達2.5米的凱門鱷。森蚺會把凱門鱷緊緊纏繞,直到它窒息死亡,然後整條吞下去,以後幾個星期不用進食。
在亞馬遜沒有任何生物,能令人如此懼怕敬畏!有如大河之靈-森蚺,既便是有經驗的老手,也難得一窺其真面目,它是世界上體型最大、最強而有力的蛇類;它是生命與死亡的象徵。
森蚺自古即以無聲殺手的惡名著稱於南美洲的河流和森林地帶,數以百計穿鑿附會之說,將其超自然神力渲染無遺,其完全成長者,體型可長超過26英尺,體重超過二百五十公斤,其最強的武器,不是利牙毒液,而是無人能及的力氣。它只要蜷曲身體,就可將獵物壓個粉身碎骨,連體型巨大的貓科動物美洲豹,也不能倖免。就外形而言,在新大陸上難逢敵手。
它猶如神袛般令人崇拜,又如惡魔般讓人敬畏!森蚺獨占亞馬遜掠食頂尖階級鰲頭。 網紋蟒,號稱世界上最長、絞殺力最強的蛇。野生網紋蟒性情粗暴,曾有過吃人的記錄。最大體長為10.32公尺,是僅次於亞馬遜森蚺的第二大蛇類。上唇鱗有凹陷的唇窩。頭部有三條黑細紋,一條在頭部正中,另兩條由兩眼延伸到嘴角,身體背部為灰褐色或黃褐色,有復雜的鑽石型黑褐色及黃或淺灰色的網狀斑紋花紋,故得其名。雖然身體細長,卻是很強力的掠食者。有許多人類被殺且吞噬的紀錄。無毒,性情較溫和。
網紋蟒,纏繞力非常強大,體型細長,是世界最長的蛇,有記錄最大的網紋蟒是印尼捕獲的,體長14.85米,重447公斤。到目前為止,這條蟒蛇是世界上最大的蟒蛇。 非洲岩蟒簡稱岩蟒,成年的非洲岩蟒體長可超過6米,(其它巨蛇亦是同屬蟒屬下的蛇類)目前為止,僅次於亞洲的網紋蟒和緬甸蟒,以及南美洲的亞馬遜森蚺。有紀錄最長的非洲岩蟒是於1932年於象牙海岸所發現的,其體長達9.72米。
非洲岩蟒活躍於一般草原和熱帶草原,不過其活動區域並不會遠離水源,有時候也會闖進森林邊緣地帶,但很少深入其中。非洲岩蟒頗依賴水源,當天氣太熱或太乾燥的時候,它們會強行躲進其它動物所挖掘的洞穴里,並進入夏眠狀態。不過非洲岩蟒性情較為凶惡,脾氣不佳,若受騷擾,容易發動咬擊,這一點與普遍較為溫馴的緬甸蟒回然不同(二者外貌頗為相似)。
紫晶蟒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蛇類。這種大蛇是以捕殺袋鼠這樣的大型哺乳動物而聞名的。它看上去像一頭巨大的地毯蟒。全長約5.5公尺,最長為8.5米。棲息環境為熱帶雨林,灌木叢, 裸露岩石的陰涼處。獵物為蝙蝠、負鼠、鼠類, 澳洲小袋鼠, 袋鼠、小型淡水鱷和一些鳥類. 它的嘴上有向後延伸的曲線 ,並且長著鋒利的牙齒。在捕獵時通過纏繞和壓縮讓獵物窒息而死。分布范圍為北昆士蘭,同樣可以在 Torres Strat、New Guinea、eastern Indonesia這幾個島上找到。紫晶蟒無毒,但是巨大的體型會對小孩 造成威脅。
印度蟒,又叫黑尾蟒、亞洲岩蟒,該蟒蛇是緬甸蟒的近親,體型雖不及緬甸蟒,但仍能長到4米以上。
印度蟒在亞洲的南部曾經常見,它的身體厚實,體長可達4米,體重150公斤,最大記錄5.85米,有不確切記錄稱達到6.9米。它們是盛宴上很受歡迎的野味。由此可知,它們經常遭到人類的措殺,數量逐年遞減,已處於瀕危狀態。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最新一項研究稱,美國考古人員在哥倫比亞發現了一種新的史前鱷魚,而這種遠古爬行動物可能曾是已知地球上最大的蛇類的美餐。
據哈斯廷斯介紹,2004年至2007年間,他們在挖掘哥倫比亞東北部一座露天煤礦(此處也是一個「非同尋常」的
化石遺址)時,在相鄰的兩個地方找到了Titanoboa蟒和crocodilyform鱷的化石。這兩種爬行動物都分布於距今6000萬年前的南美洲,那時,南美洲當地環境正處於轉變為現代雨林的前夕。哈斯廷斯說,該化石遺址是「讓我們對當前生態系統的開端有了初步了解的發現之一。」
研究人員指出,除了發現Titanoboa蟒和crocodilyform鱷比鄰而居的證據外,如今的蛇與鱷後代的行為也進一步體現了這兩種爬行動物之間的交鋒。例如,亞馬遜流域的現代水蟒(包括當前世界最大蛇類頭銜保持者綠巨蟒)常常以鱷魚家族的現存成員為食,如凱門鱷。
泰坦蟒早在近5800萬年前就已滅絕,形象地說,它們就像是將現代蟒蛇放大後的產物。 成年的黃水蚺不及森蚺(Eunectes murinus)般壯大,但仍長達約305至366厘米,更有超過5米的記錄。
雌蛇一般比雄蛇巨型。它們的體色以黃色、淺金色或青黃色為基調,配合起伏有致的連串黑色圓紋及斑點。
成年的紅尾蚺體型大小差異頗大,各亞種的體型並不一致。分布於南美洲的紅尾蚺身體較長,目前在蘇利南有兩條紅尾蚺是至今為止體型最巨大的,分別是411厘米及427厘米長。然而這種體型畢竟較罕見,一般而言超過300厘米長的紅尾蚺,就此種蛇類而言已算巨蛇。紅尾蚺的尾巴相當有力,能抓緊東西。頭部並無熱能感測頰窩。體色方面,紅尾蚺身體多以紅色或棕色為基調,尾部則呈磚紅色。背部以褐黃色的斑紋為主,尾部的斑紋較為淺色。
紅尾蚺的捕獵對象甚眾,包括許多種哺乳動物及鳥類,當中尤以鼠類為主。另外,紅尾蚺亦可能會捕食大蜥蜴,甚至大如虎貓亦可能是它們的獵食對象之一。
紅尾蚺擅長爬樹,和亞洲的網紋蟒還有澳洲的紫晶蟒一樣是半樹棲的蟒蛇,性情溫和,容易與人馴熟相處,容易馴化。他們溫順美麗,成為了很多國內外朋友的私人寵物。 黃金蟒(Patteraless)Burmese Python是緬甸蟒蛇的白化突變種能有個4度溫差。
口腔饋爛是它的比較常見毛病,干凈的食物選擇是預防的唯一好辦法。一旦發生這毛病,蟒就開始拒食。可以用雙氧水稀濕後清洗。這種是最常見的問題,喜歡飼養這東西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了。
寄生蟲感染,這是個比較麻煩的問題,人工個體本來是應該沒有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出在販賣者手上,很多種混在一起運輸和飼養,感染上的機會很大。皮膚上出現小的紅點,鱗片脫離起片。這種情況基本就是感染上了。所以選擇購買的時候一定要當心,具體防治可以用熱帶魚用的敵百蟲消除,根據蟒的大小,然後用水容開除蟲,當心不可以讓蟒添食。
黃金蟒原產地在東南亞,是緬甸蟒的基因突變種,最大可到5公尺長,因為體型龐大,國內養來當寵物者不多,也很少有人工繁殖紀錄,不過在市場上,一隻小黃金蟒要1萬元,身價不凡。
黃金蟒蛇喜歡高溫環境,沒事還要泡泡水,所以台灣蠻適合它們生長。不過這種黃金蟒蛇雖然個性溫馴,但是養在家裡並不適合,因為既然叫蟒蛇,體積就不會太小,很輕易可以到達5公尺的長度,所以建議一般家庭飼養前要三思,免得後來野放造成生態浩劫。
D. 巨蟒纏繞力有多大巨蟒能不能吞一個成年人
纏繞力具體多少我不是很清楚,大致上好像相當於一輛卡車壓在你身上一樣~內
能不能吞一個成年人真的容不好說~~因為成年人的肩膀很寬~~如果是側躺著被勒死,那確實很有可能會被吞下的~
我也是從國家地理的一個科普節目上看到的~
E. 鱷魚能吃下大蟒蛇嗎
我看過一個新聞,4米蟒蛇吞掉了2米鱷魚,可最後蟒蛇的肚皮破裂,掛了!
F. 緬甸蟒蛇能打敗眼鏡王蛇嗎
如果成年的眼鏡王蛇它不怕任何的蟒蛇的,雖然吃不下,但要把你毒死不是不行的,你就是10米的蟒蛇要是給成年的眼鏡王蛇咬到喉嚨不出2分鍾就見上帝,
G. 一部有大蟒蛇的外國電影
《狂蟒之災2搜尋血蘭》
H. 世界上最大的蛇多長
南美大森蚺可以長到超過20米,但由於以前早期探險家的捕殺,以專及現在棲息地遭屬到破壞,現在超過10米的蛇都很難見到了。科學家們一直相信密林深處還有超長的蛇,現在正在努力尋找。我剛看了國家地理頻道的一部紀錄片,講委內瑞拉的森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