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的地理位置
❶ 古代中國的地理位置
還是在亞洲
❷ 中國處於什麼地理位置
中國的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國半球位置:東半球和北半球。
中國的經緯度位置: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5] 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當。
中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2′30』』E),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29'59.79"E),最南端在立地暗沙(3°31『00'N',東經112°17』09」E),為中國南海南沙群島區域的一座暗沙,是實際上的中國領土的最南端(非位於其東北約15海里的曾母暗沙)。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立地暗沙屬於海南省三沙市管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33′N,124°20′E)中國東西跨越經度60多度,最東端的烏蘇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高原相差5個時區。
(2)古代中國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陸地領土: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台灣及其附屬各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一切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島嶼(包括釣魚島群島、蘇岩礁),陸地領土約960萬平方千米。
海洋國土:渤海全域和黃海、東海、南海的大部分及其可以管轄的專屬經濟區,共約470萬平方千米,其中,南中國海九段線以內的所有海域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千米。中國領空為領土和領海以上35千米的空域。
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長18400多公里,島嶼岸線14000多公里,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公里。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個,其中台灣島最大,約為35989.76平方公里。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公里,陸地同14國接壤,與6國海上相鄰。
國土面積:陸地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15,居世界第三位。 [47] 東部地區佔10.5%,中部地區佔25.3%,西部地區佔64.2%。
❸ 中國的地理位置怎麼樣
中國的地理位置:
1.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它的陸地版圖被形象地比作雄雞。是中華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2.中國領土總面積約為1430多萬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四百七十多萬平方千米。
3.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六十多度,跨了五個時區,東五區到東九區。全國統一北京時間為東8區。東西距離約五千二百公里。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五十度,南北距離約為五千五百公里。
中國地理位置很好。
❹ 古代地理位置占優勢,只有中國有這個好處,其他國家沒有享受到
只能說古代我們先天佔到了地理位置的優勢,加上古代的軍事實力雄厚,版專圖也不斷地進行擴張變大中,將屬周圍好的地盤都慢慢納入了自己版圖中,於是形成了如今的領土。
而古代其他的文明古國,比如古印度,古埃及,要麼就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發展起來,要麼就是發展過程中,遇到戰爭就被毀滅了,所以能夠笑到最後也贏家也就是我們,而至於美國和俄羅斯,他們的領土之所以這么大,也都是通過戰爭和掠奪而來的。
❺ 歷史古代中國地理方位在什麼地方
這個可以去參考一下抄各個時代的一些地理書,中國古代對於地理方面還是比較看重,所以我覺得應該能夠從這些歷史書裡面找到一部分材料,一般的正史裡面都有關於一個時代的地理志,你去找這些材料的話,並不困難,只要去翻一下各個時代的一些歷史書,找出其中的相關的部分進行總結。
❻ 中國古代各個諸侯國的地理位置在現在哪兒
夏朝(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夏朝都城幾經變更,傳說,夏朝的第一個國王禹,始都陽城,後遷陽翟。夏王朝的第三個帝王太康(啟之子)都斟。具體位置不明確。 商朝(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1世紀),都城在毫,今河南商丘北。公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遷都到殷,今河南安陽。還有商朝早期的都城「毫」一直有爭論,影響較大的說法一種說在今天的鄭州,還有一種說是在今天的河南省偃師縣。 西周(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鎬京,今陝西西安西。 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陽。東周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 東漢(公元25年—220年),都城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 三國(公元220年—280年),魏的都城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吳的都城在建業,今江蘇南京。 西晉(公元265年—316年),都城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 東晉(公元317年—420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蘇南京。 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南朝經歷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公元 493 年,遷都洛陽,今河南洛陽東;東魏的都城在鄴,今河北臨漳西南;西魏的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北齊的都城在鄴,今河北臨漳西南;北周的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 隋朝(公元581年—618年),都城在大興,今陝西西安。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都城在長安,今陝西西安。 五代(公元907年—960年),梁、漢、周的都城在今河南開封;唐的都城在今河南洛陽。 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都城在東京,今河南開封。 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都城在臨安,今浙江杭州。 遼朝(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名義上的都城在上京臨潢府,在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 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的都城在興慶府,在今天的寧夏銀川。 金朝(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最初的都城在上京會寧府,在黑龍江的阿城。中期遷都中都,在今天的北京。晚期遷都南京,在現代的河南開封。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都城在大都,今北京。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都城在應天,今江蘇南京。 清朝(公元1644年—1911年),初期都城在盛京,今遼寧沈陽。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後,順治帝遷都京師,今北京。
求採納
❼ 中國古代分為的九州分別是現在的哪些地方,具體位置在哪
相傳大禹治水後把中國大地劃分為九州,並以九州為素材打造了九鼎,以此來象徵著中華大地。很多人就好奇了,古代所謂的九州分別指的是哪幾個州呢?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梁州包括重慶、成都、雲南和西藏等地。最後一個就是雍州,雍州是主要為位置是西北方,歷史上關於這里的記載比較少,不過這里的荒漠、沙場倒是引起了眾多文人騷客寫詩的素材,這里也是邊疆之地,有不少的將領也嚮往這里的沙場,肆意人生。
❽ 古代東周現在中國地理位置
主要是如今長江中下游的華中、華東地區以及華北地區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除戰國七雄外,還有周圍的一些小國,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在這七雄之中,後期以秦國國力最強。
七國在當下的分布分別是:齊國,首都臨淄,在山東東北、河北的一部分;楚國,首都鄢郢,在湖北荊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帶,後發展至江蘇、重慶、廣西等地;燕國,首都薊,在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遼寧的一部分;韓國,首都新鄭, 在今河南新鄭河南、山西一部分;魏國,首都大梁, 在今河南開封陝西、河南一帶,極盛時地跨陝、豫、冀、晉、魯、宛六省;趙國,首都邯鄲, 在河北邯鄲山西、內蒙古、河北的一部分;秦國,首都咸陽, 在陝西咸陽陝西、甘肅,後發展至四川、重慶一帶。
❾ 古代帝都有哪些地理位置
以下是古代所有定都的城市:
禹都鄧(今河南省南陽市)。
夏都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一說陽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後遷斟潯(即二里頭,今河南省洛陽偃師市),最後遷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南)。
商都毫(今河南省商丘市),後遷西毫(今河南省洛陽偃師市).後又遷殷(今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末遷朝歌(今河南省衛輝市,原汲縣)。
西周都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
東周都雒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戰國時期,齊都臨淄(今山東省臨淄北)。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後遷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燕都薊(今北京),以易(今河北易縣)為下都。韓都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滅鄭國後遷都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趙都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後遷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魏都安邑(今河南省洛陽市),後遷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秦都雍(今陝西鳳翔縣),後遷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
西漢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
東漢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漢末遷都許昌(今河南省許昌市)。
三國:魏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陪都許昌(今河南省許昌市),蜀都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吳都建業(南京市)。
西晉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東晉都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
南朝——宋、齊,梁,陳皆建都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
北朝——北魏都平城(山西省大同市東北),後遷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西魏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東魏都鄴(今河南省安陽市)。 北周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北齊都鄴(今河南省安陽市)。
隋都大興(今陝西省西安市),東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唐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東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武周遷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五代-----後梁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後遷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後唐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後晉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後遷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後漢都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後周都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
北宋都東京(今河南省開封市),陪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遼都上京(今遼寧省巴林左旗),後遷中都(今北京) 。
西夏都興慶(今寧夏自治區銀川市)。
金都會寧(今黑龍江省阿城縣南白城),後遷都燕京(今北京),末遷南京(今河南省開封市)。
南宋都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後遷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 。
元都大都(今北京)。
明都南京(今江蘇省南京市),後遷北京(今北京)。
清初都盛京(今遼寧省沈陽市),後遷北京(今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