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地理某某霞

中國地理某某霞

發布時間: 2021-02-24 00:33:16

Ⅰ 關於中國地理的短新聞100 條

五大淡水湖: 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位於江西省,面積3960平方公里,湖的西北是避署勝地廬山。
洞庭湖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位於湖南省,面積2740平方公里,在岳陽樓上可以俯瞰洞庭湖的景色。
太湖位於江蘇省,面積2338平方公里,在無錫市太湖邊有許多著名的旅遊景點。
洪澤湖位於江蘇省,面積1851平方公里。
巢湖位於安徽省,面積753平方公里。
淡水湖是湖水含鹽量較低的湖泊。中國的淡水湖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東南部,這一地帶的湖泊面積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中國主要的五大淡水湖都分布在這一地區。
鄱陽湖
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的南岸,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在洪水位21.69米時,湖長170.0公里,平均寬度17.3公里,面積為2933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9.19米,平均水深5.1米,蓄水量149.6×108立方米。鄱陽湖湖水主要依賴地表徑流和湖面降水補給,主要入湖河流有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等。
洞庭湖
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的長江中游以南,為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它的面積在枯水期約有3100平方公里,洪水期為3900多平方公里,湖區總面積達18000平方公里。容積達一二百億立方米。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資水、沅水、澧水。
太湖
太湖位於江蘇和浙江兩省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是中國東部近海地區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國的第三大淡水湖。湖區總面積約為3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約為2420平方公里。流入太湖的河流主要有東茹溪等。
洪澤湖
洪澤湖位於江蘇省洪澤縣西部淮河中游的沖積平原上,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是一個淺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內,最大水深5.5米。湖區總面積為2069平方公里。湖水的來源,除大氣降水外,主要靠河流來水。流入洪澤湖的河流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
巢湖
巢湖位於安徽省江淮丘陵中部,是中國第五大淡水湖。總面積為753平方公里。其源頭起自英、霍二山,主要入湖河流有豐樂河、杭埠河、兆河等。

Ⅱ 關於介紹中國地理的書

主推:來
《中國自國家人文地理
《中國地理網路》
還有:
《失落的文明》《地球之謎》《地球之最》《世界100自然奇景》
《世界100文明奇跡》《全球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全球最美的100魅力古城》《全球最美的100個地方》
《環球國家地理精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精華》
《全球最神秘的100探險地》《全球最美的100國家公園》
《全球最美的100浪漫之城》《全球最美的100人類奇觀》
《人生要去的100個地方》《全球最美的100世外桃源》
《選美地球排行榜》

《歐洲環球國家地理》《非洲·美洲·兩極環球國家地理》
《亞洲·大洋洲環球國家地理》《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狂野非洲》
《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走遍美國》

《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中國最美的100風情小鎮》
《中國國家地理精華》《華北·華東中國國家地理》
《中南·西南中國國家地理》《東北·西北·港澳台中國國家地理》
《中國最美的地方西藏特輯》《中國最美的地方雲南特輯》
《中國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游遍台灣》《中國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選美中國排行榜》《人生要去的100個地方中國篇》

Ⅲ 給我概括一下中國的地理,地圖

我國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回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答洲面積相等。我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ºE多),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ºE),東西跨經度60多度,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º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ºN)多,南北跨緯度約50度,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

Ⅳ 100個中國地理之最

世界海拔最高的洲——南極洲,平均高度海拔2 350m;海拔最低的洲——歐洲,平均海拔版300m;面權積最大的洲——亞洲,面積4 400萬km2;面積最小的洲——大洋洲,900萬km2。

世界面積最大的洋——太平洋(18000萬平方千米)

世界最高大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m,是地球之巔,「世界屋脊」;
最長的山脈——南美安第斯山,被稱為「南美洲的脊樑」,南北縱長9000km。

Ⅳ 中國地理知識界的名人有哪些

只說下近現代的吧,竺可楨、譚其驤、侯仁之、黃秉維、任美鍔、吳傳鈞、陸大道、顧朝林、傅伯傑、劉彥隨等等。

Ⅵ 中國地理名著

古代:《禹貢》、《漢書地理志》、《水經注》、《水經註疏》、《元和郡縣圖志》,《徐霞客游記》
現代:《中國地理網路》

Ⅶ 中國地理的順口溜

91、中國領土范圍
西起帕米爾高原,東止太平洋西岸;
北連蒙古大戈壁,南海之南赤道邊。
面積九百六十萬,世界列位居第三。
92、中國領土四極①
東極:黑熊島上烏蘇鎮,
北極:黑龍江心主航道,
西極:蔥嶺中峰號屋脊,
南極:曾母暗沙南群島②。
①以東極為起點,逆時針方向記憶。
②南群島,南沙群島。
93、中國疆界
海疆一萬有八千,遼冀魯蘇自北連。
浙閩粵桂成一線。陸界二萬二千里,
滇藏新隴比鄰居,內蒙黑吉緊相依。
94、中國行政區劃
東北三省緯度高,自北向南黑吉遼。
華北山西和內蒙,京津兩市河北抱。
華東七省有滬市,三江魯皖閩台島①。
中南五省又一區,海南粵桂湘鄂豫。
西南三省加一區,雲貴川藏是高地。
西北兩區和三省,陝甘青寧新疆區。
①三江,指江蘇,浙江和江西。
95、全國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①
兩湖兩廣兩河山②,五江雲貴福吉安③;
四西二寧青甘陝④,還有內台北上天⑤。
①該篇為周恩來總理所作,題目是編者加的。注意在記憶時還應補上海南省。
②本句指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河南、河北、山東、山西、。
③本句指江蘇、江西、浙江,黑龍江、新疆、(諧音)、雲南、貴州、福建、吉林、安徽。
④本句指四川、西藏、寧夏、遼寧、青海、甘肅、陝西。
⑤本句指內蒙、台灣、北京、上海、天津。
96、我國省、自治區、直轄市相鄰關系①
青甘新藏川,桂粵湘黔滇;
皖浙蘇魯豫,鄂贛接西南:
內冀遼吉黑,寧陝晉相連;
還有京津滬,福建和台灣。
①本歌訣先確定青、桂、皖、內蒙古四點,然後與其相鄰省區按從正東開始,逆時針旋轉的順序排列。另外,記住京、津、滬、閩、台的位置就行了。
97、省區的簡稱①
春秋有魯晉,分界一重山。
山東魯國地,山西晉國田。
冀州位河北,蜀郡在四川。
湖南有湘水,甘肅有隴山。
①省區的簡稱多為古國、古城、山河的名稱 98、我國人口和民族
人口世最多,十三億突破;
計劃生育是,我國基本策。
民族五十六,平等團結歌;
少數民族中,百萬十五個。
華僑港澳胞,廣東福建多;
世界各地有,心心懷祖國。
99、我國地勢
西高東部低,地勢呈階梯;
階梯分有三:青藏高原一,
大太巫雪山,東三西二級。
海風入內陸,東流河源西。
100、我國地形
地形五大種,分布交錯綜;
山地高平原,盆地和丘陵。
西部多山地,山盆兩相間。
山有世界最,盆高世界奇。
中部高原多,南北連一體。
東部平原廣,線丘分界域。
101、我國主要山脈
主要山脈攏,三大撇與橫。
東西三大橫,天陰山北聳;
昆侖山秦嶺,南邊是南嶺,
三撇西首稱,大太巫雪峰;
長白武夷中,台灣山脈東。
賀蘭橫斷縱,祁阿屬捺形;
喜橫相連接,弧形山系成。
喜馬拉雅山,基本屬西東;
珠穆朗瑪屬。世界第一峰。
①本節選自王成功主編的《最新中學歷史地理快速記憶》。
102、我國四大高原特徵
(1)青藏高原
巍巍蒼蒼,冰峰千丈,
百里懸河;山川相間,
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2)蒙古高原
坦盪盪,平沙無際;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黃羊成幫。
(3)黃土高原
禿山黃丘,川梁相間;
溝谷縱橫,地表破殘;
黃土深厚,世界罕見。
(4)雲貴高原
窪地羅列,山川相間;
溶岩地表,結構奇巧。
103、我國四大盆地
四川盆地述,周圍高山矗;
成都平原闊,一把扇斜鋪。
西北盆地三:塔准柴達木,
沙漠成大片,綠州均分布。
104、我國三大平原
我國平原三,東北首堪贊,
「沃野千里」平,稍高在中間;
華北第二川,開闊又平坦;
長江中下游,「水鄉」河湖繁。
105、我國南北溫差
領土面積廣,南北跨度大;
冬季溫差顯,北棉南穿夾;
夏季普高溫,南北差不大;
青藏東秦淮,零度等溫劃。
最寒在一月,高溫七月夏。
106、我國降水和干濕地區
夏季多雨天,春季易乾旱;
東南至兩北,降水呈遞減。
年降水量變,南小西北顯;
八百等降線,秦淮藏東南①。
干濕地區言,降水蒸發聯;
濕潤八百南,二百西乾旱;
半濕與半干,四百分界線;
長白小興安②,亦屬濕潤焉。
①秦淮藏東南,秦嶺一淮河至西藏東南邊緣一線。
②長白小興安,長白山、小興安嶺地區。
107、大陸風向與溫度、濕度的關系
東風多濕西風干,南風吹暖北風寒;
東南風吹濕多溫,西北風來干又寒。
108、我國四季氣候特點
(1)春季
風和日暖,少雨天干;
飛沙揚塵,氣象萬千。
(2)夏季
烈日當頭,風雲多變;
高溫重濕,陰雨連綿。
(3)秋季
秋風送爽,天高雲淡;
雨過天涼,霜霧多見。
(4)冬季
朔風怒號,萬里雪飄;
寒海滾滾,地凍堅牢。
109、我國氣候主要特徵
大陸季風強,影響區域廣;
年際變化大,雨熱同期旺。
第二特徵有,復雜又多樣。
地形千百態,氣候受影響。
110、災難性天氣對農業的影響
春季最害倒春寒,各種秧苗難保全。
北方春旱難播種,南方伏旱摘秧難。
夏季台風多成災,房倒屋塌糧減產。
若遇寒潮霜凍早,莊稼未熟已枯乾。
111、我國主要河流①
河流眾多豐水量,水能巨大世界響。
外流江河分三路,大多東入太平洋。
黃河含沙世界首,綜合治理日加強;
華北海河短而廣,五大水系扇形張;
淮河皖蘇流域廣,東入黃海南入江。
亞洲第一長江長,「黃金水道」多河港;
東北邊境黑龍江,支流松花江通航;
華南珠江大流量,主幹西江船來往;
橫斷山區巨能藏,最大河流瀾滄江。
西藏雅魯藏布江,水豐南入印度洋。
京杭運河南通航,世界人工河最長。
西北額爾齊斯河,唯一注入北冰洋。
此外閩江與錢塘,位於福建和浙江
112、我國河流的一般特徵
河流主特徵,眾多水量豐;
水能蘊藏大,世界第一稱;
內外流域分,大陰賀祁東。
水文變化南北同,枯水期為春與冬。
夏秋兩季是汛期,天氣多雨需防洪。
南水常流北水凍,北水渾濁南水清。
西北河流多內陸,斷流季節是春冬。
113、長江概況
滔滔入東海,涓涓青藏源;
全長六千三,流域百八萬;
亞洲第一河,世界位居三。
上中下游分,宜昌湖口斷。
十大政區過,青蜀藏與滇;
中游鄂湘贛,下游蘇滬皖,
金沙經橫斷①,虎跳峽雲南;
上游落差大,龔嘴站四川;
瞿巫西三峽②,電站正在建。
葛洲壩樞紐,長江水橫攔。
中游江面寬,「九曲回腸」彎;
洞庭鄱陽湖,沅湘漢江贛;
支流南北布,汛期易排險。
下游闊又深,江口與海連。
自古航運重,「黃金水道」贊。
①金沙,金沙江。橫斷,橫斷山區。
②瞿巫西三峽,指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114、黃河概況
源於巴顏喀拉山,東流注入渤海灣;
流經青蜀隴和寧,內蒙晉陝豫東山①。
第二長河五千五,河口孟津分段三;
上游一二階梯過,龍羊青銅峽水電;
中遊河水多泥沙,支流汾渭三門峽;
下游「懸河」遇洪險,引黃淤灌措施佳。
①東山,山東省的倒稱。
115、黃河治理辦法
自古黃河稱三「善」,善淤善決善搬遷。
如果要把黃河治,三遊方法不一般;
上修水庫調水量,中保水土是關鍵
下游固堤分洪流,淤灌也能奪高產。
116、東北三省
(1)地理概況
東北三大省,黑吉遼簡稱。
黑北漠河鎮,「極村」「不夜城」。
地形之特徵,外山平原中。
大小興安嶺,西北「人字形。
東部長白山,天池綺麗景。
東北大平原,松遼三組成①。
肥厚耕地闊,「沃野千里」平。
(2)氣候與農業
氣候之特徵,冬長又寒冷;
河冰堅且厚,航運半年通。
積雪和凍土,水豐好墒情。
夏季短且暖,七八月為盛。
農作物玉米,大豆最著名;
春小麥甜菜,蘋果產遼東。
一年一熟主,農業基地重。
(3)自然資源
木材基地重,長白興安嶺;
紅松木優質,落葉松有名。
貂皮鹿茸參,東北「三寶」稱。
東北之水庫,最大松花湖。
河流流量大,水能亦豐富;
白山水電站,豐滿須記住。
本區礦產多種,石油煤鐵為重。
遼河吉林油田,最重須記大慶;
鞍山本溪鐵礦,阜雞鶴煤著名②;
露天採煤撫順,礦產綜合利用。
(4)城市、工業、交通
東北三大省,工業類型重。
哈爾濱機電,長春「汽車城」;
沈陽屬機械,鞍鋼最著名。
鐵路稠密網,骨架「丁」字形;
哈爾濱沈陽,南北樞紐重。
大連不凍港,航線八方通。
①松遼,松遼平原。三,三江平原。
②阜,阜新。雞,雞西。鶴,鶴崗
117、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
(1)地理概況
黃河中下游,文明發祥地;
陝晉豫和魯,京津二市冀。
地形之特徵,太行分東西:
平原丘陵東,西高原山地,
高原黃土厚,廣布世第一;
秦嶺大斷崖,西嶽華山立。
華北平原闊,黃海淮沖積;
半島丘陵廣,東岳泰山屹。
(2)氣候與農業
位居暖溫帶,農業生產利。
夏季長高溫,棉花豫魯冀;
渭原和汾谷,①二地棉區亦。
糧食冬小麥,高梁谷玉米;
陝南亞熱帶,水稻種植宜。
春季和初夏,乾旱是問題;
農業需灌溉,節用要合理。
(3)礦產和工業
本區煤礦贊,山西首先談:
大同與陽泉,太原並西山;
平朔露天礦,神府正興建。
開灤位河北,河南平頂山;
棗庄兗州魯,京西亦堪贊。
油田亦重要,南陽在河南;
勝利山東省,中原豫魯兼;
華北分兩片,任丘大港焉。
靠近產棉區,棉紡工業繁:
京津和青島,石鄭洛西咸②。
(4)城市和交通
鐵路通全國,北京中心站;
京包哈滬廣,四大主幹線;
石太德膠濟,隴海同蒲連;
山西煤外走,大秦運輸繁。
首都北京位,永定沖積扇③;
文化享盛名,工業高精尖。
天津直轄市,港津塘新三;
海鹽化工重,引灤入津贊。
西安開封洛,古都添新顏。
①渭原,渭河平原。汾谷,汾河谷地。
②石鄭洛西咸,石家莊、鄭州、洛陽、西安和咸陽。
③永定,永定河。
118、長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1)地理概況
長江中下游,秦淮南嶺間。
六省一市記,湘鄂贛和皖,
江蘇浙江滬,沿江多平原;
河汊縱橫錯,湖盪星羅繁。
江口崇明島,第三大島焉。
丘陵和山地,廣布長江南;
江南丘嶺著,井廬黃衡山①。
淮河綜合治,災域產糧棉。
(2)氣候與農業等
氣候亞熱帶,溫潤地區屬;
冬溫零度上,一年二、三熟。
梅雨春夏間,伏旱七月八。
紅壤宜茶園,油茶和杉木。
平原面積闊,河網又密布;
水田種水稻,小麥亦兼顧。
棉花與油菜,太湖「絲綢府」。
淡水魚產區,湖北和江蘇。
(3)礦產
礦產有多種,有色金屬豐:
大冶與銅陵,德興盛產銅;
大余錫礦山,鎢銻各聞名;
兩淮徐州煤②,鄂磷湖南錳;
馬鞍山大冶,武馬鐵礦供③。
(4)工業、交通和城市
長江三角洲,工業區最重;
滬寧蘇無常④,南通工業城;
秦山核電站,蘇綉杭錦名。
中游分三區,鄂西武湘中⑤。
「黃金水道」贊,長江幹流稱;
支流湘贛漢,運河南北通。
鐵路交通網,干線須記清。
東西有三條;漢丹和海隴⑥;
上海至貴陽,杭株樞紐中。
京滬廣焦柳⑦,南北干線縱。
江蘇連雲港,寧波浙江省。
南京金陵寧,歷史稱名城;
革命烈士墓,紫金中山陵。
武漢鄂省府,鋼鐵享盛名;
鐵路樞紐地,「九省通衢」稱。
上海長江口,全國最大城;
陸海江航運,交通工業重。
蘇州園林美,杭州山水勝。
①井廬黃衡山,井岡山、廬山、黃山、衡山。
②兩淮,淮南和淮北。
③武馬,武漢和馬鞍山鋼鐵工業。
④蘇無常,蘇州、無錫和常州。
⑤武,武漢。
⑥海隴,隴海線的倒稱。
⑦京滬廣,京滬線和京廣線
119、南部沿海地區
(1)地理概況
南部沿海省,閩台粵和瓊;
壯族自治區,廣西府南寧。
曾母暗沙島,南疆為國境,
香港和澳門,世紀末還中。
地形丘陵山,陵低分布廣;
武雲五和台①,東北西南向。
越都萌騎庾②,南嶺分水忙。
平原台灣西,三角洲珠江。
桂林甲天下,山水好風光。
南島交通重③,資源在海洋。
(2)氣候與河流
高溫多雨地,台風常侵襲;
雨多流量大,河流長汛期。
珠閩兩水系,珠江分三友;
東江新豐江,大化水電「西」④。
3)物產
主要農作物,水稻多兩熟。
「基塘」三角洲,甘蔗最突出。
水果種類多,荔枝名最著;
香蕉和柑橘,菠蘿三大屬。
(4)台灣
大陸之東南,台灣稱寶島。
日月潭景美,雨極火燒寮。
濁水溪最長,玉山峰最高。
山地樟腦著,平原種水稻;
「水果之鄉」稱,菠蘿和香蕉。
金銅煤石油,礦產最富饒。
台北最大城,基隆高雄港。
居民兩千萬,我骨肉同胞;
兩岸盼統一,分裂不能搞。(5)海南島
第二島海南,五指山最高;
作物屬熱帶,經濟是橡膠。
石油天然氣,鐵礦品位高。
海口為省會,經濟特區搞。
旅遊避寒地,三亞遊客招

Ⅷ 中國地理的描述

第一天的儀式從傍晚時分開始,畢摩們扎制草鬼,將小豬血滴到草鬼上面以引誘鬼魂附身。畢摩念《驅鬼經》,主人與畢摩各抓住草鬼的一端,畢摩用刀子割斷草繩,象徵生者與鬼怪脫離關系。眾人則將小豬放到篝火上燒去毛發,開膛破肚,砍成小塊入鍋,很快就做成了彝族特有的坨坨肉,加上玉米粑粑、蕎面粑粑,盛出來放在地上,大家圍成一圈分享,這就是當天的晚餐。三天之間我吃到了用雞、豬、羊做成的各種坨坨肉。

整個夜晚,畢摩不停地念經,或眾人合誦或輪流獨誦,抑揚頓挫,蒼涼有韻,音樂般動聽,讓我想起著名的「山鷹」、「彝人製造」等樂隊。這些來自涼山的彝人組合,有的成員就出生於畢摩世家,他們的音樂才華一定和環境的熏陶有關。

深夜,在畢摩的誦經聲中下起了雪,大涼山的冬夜越來越冷,我對聽不懂的沒完沒了的誦經也漸覺乏味,睡覺去了。按規矩,在行畢的三天兩夜裡,主人和畢摩都需通宵達旦,不能睡覺。畢摩們雖然棲身棚中,但地上只鋪了薄薄的乾草,棚子沒有四壁,棚內不能烤火,並不比露天暖和多少,不光熬夜還得受凍,做畢摩是件辛苦的差事。

儀式中最震撼人心的「報牲」場面出現在第三天,所謂「報牲」是將豬和羊打死後敬獻給亡靈騎用、引路,一路享用。劉庫家的祭牲不多,我在典補鄉看到的另一場儀式,送走4代22位亡靈,來的子女親戚也多,展示的祭牲有15頭豬、8頭羊,排成一線指向南方雲南昭通一帶,那是河水流去的方向,在彝族人的集體記憶里,也是祖先遷徙來的方向。

布列和底惹達鐵

布列是我在劉庫家的送靈儀式上認識的小畢摩,今年14歲,他跟隨爸爸、爺爺一起前來作畢。布列是個可愛的孩子,可惜的是他會說的漢語實在有限,我們的交流並不順暢。他總問我:「你肚子痛不痛?」我很納悶:「你是在問我『你肚子餓不餓』吧?」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他擔心我吃不慣當地的飯菜。

身為畢摩世家的大兒子,當畢摩對布列來說是一出生就註定的事情——畢摩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做畢摩需要四方游畢,而像送靈這樣的畢摩儀式一做就是三天三夜,和上學有沖突,所以布列從來沒有上過學。作畢到深夜時,爺爺和爸爸還在忙碌,而布列已經倒在松針里睡著了。「學畢不是那麼嚴格,我們行畢時將他帶上,慢慢就會了。」布列的爺爺曲比吉日說。

Ⅸ 中國地理方面的古書有哪些

中國地理方面的古書有《漢書·地理志》、《水經注》、《夢溪筆談》、《太平寰宇記》、《徐霞客游記》等等。

一、《漢書·地理志》

《漢書·地理志》包括上、下兩分卷,是東漢班固新制的古代歷史地理之傑作。

該書敘述漢以前的地理沿革,著重寫了《禹貢》九州和《周官》九州;接著敘述西漢的地理,以郡國為條,用本文加註的形式,依次寫各郡國及其下屬縣、道、侯國的地理概況,諸如郡縣的民戶、人口,廢置並分更名的歷史,各項特產,都尉、鐵官、鹽官、工官等治所,山川湖澤,關塞要隘,名勝古跡,道路交通,等等。

二、《水經注》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

該書所記大小河流有1252條,所記湖泊、沼澤500餘處,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300處,伏流有30餘處,瀑布60多處,各種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風災、蝗災、地震等,記載的水災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次。

記各種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嶺、坂、岡、丘、阜、崮、障、峰、磯、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僅山嶽、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處,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記洞穴達70餘處,植物地理方面記載的植物品種多達140餘種,動物地理方面記載的動物種類超過100種。

三、《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歷史地理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成書於北宋,作者是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

全書有十七目,凡609條。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地理、化學、生物等各個門類學科,其價值非凡。

四、《太平寰宇記》

《太平寰宇記》是古代中國地理志史,記述了宋朝的疆域版圖。廣泛引用歷代史書、地誌、文集、碑刻、詩賦以至仙佛雜記等,計約二百種,且多註明出處,保留了大量珍貴的史料。

《太平寰宇記》作者為北宋地理學家、文學家樂史。《太平寰宇記》撰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976~983)。

五、《徐霞客游記》

《徐霞客游記》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部散文游記,在原稿的基礎之上,王忠紉手校、季夢良續成稿本,成書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游記》是系統考察中國地貌地質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描繪了中國大好河山的風景資源,此外優美的文字也使之成為文學佳作,在地理學和文學上都有著重要的價值。

Ⅹ 急求一篇中國某一個著名旅遊景點認識和感受的文章 1200——1500字之間,好的話 懸賞多 100分哦 親

暑期黃山行有感
早就聽到有關黃山的評價: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據說,這是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在游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後得出的結論。在他的眼裡,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雁盪之靈巧,峨眉之秀麗,黃山無不兼而有之。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黃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絕著稱於世。
有傳說,自從盤古開天地,造就了黃山,由於其險峻,只有善於攀爬的金絲猴來游。過了若干年後,才來到了人。第一個來者是黃帝,黃山才命了名,這是黃山名稱的由來。黃山群峰林立,黃山有72峰,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布局錯落有致,渾然天成。以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三大主峰為中心向四周鋪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巒峭壁。

種種傳說與評價,更加深了對黃山的嚮往。帶著幾分興奮與好奇,乘著去寧波的機會,與朋友的友人一行十八人參加旅行團,專程從浙江寧波乘巴士長途跋涉來到安徽黃山,開始了三天的黃山觀光之旅。
我們當天抵達後,我們先去漂流,晚上住在黃山腳下的雲海樓酒店。第二天清晨,吃過早餐,開始上山。先是乘旅行車沿盤山公路上行,當我們的客車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盤旋前進,真佩服司機先生那熟練的駕術,看著滿山的綠色蒼翠的樹木,感覺好極了,當我的耳朵時而感覺到了耳鳴,就知道已經在海拔幾百米的高度了。從側窗往遠處眺望,雲霧繚繞,仙境般的意境如今浮現在眼睛,幸福感頓然而生。遠處的山巒,雄偉壯觀;妖嬈的雲霧,變幻莫測;無數的奇松怪石,千姿百態,美不勝收。我俯視,我眺望,我環視,我定睛,此刻就感覺到眼睛不夠用的了。不知不覺已經到達黃山口,我們再乘坐纜車上山。上了纜車,才覺得生命的微薄,第一次體會到了自己的渺小。我們在纜車上好像飛起來一樣,耳膜漲了起來,心跳也加快了,一會飛到雲里,白茫茫的一片什麼也看不見,一會飛出來,映入眼前的一座座山峰環繞,個個相連,奇峰羅列形態各異;雲在半山腰環繞,樹立於山巒間,能俯視看到遠處的雲層。一路往上欣賞黃山的美景,只感覺身在仙景中。

上山時,天氣晴朗,但是過了遂道能見度並不很好,天空中似有一層淡淡的薄霧,遠處起伏的山巒背景襯著些灰色,景物不夠清晰真可見。當時,在電視中看到過黃山的雲海,虛無縹緲,很壯觀,很有些仙境的感覺。聽導游說運氣好的話可以看見雲海,但雲海必須在一定的溫度、濕度條件才能形成,一年中沒有幾次。我們沒有趕上,很遺憾。下了纜車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如詩如畫的人間美景。面對黃山大自然的傑作,令人稱嘆,大家以驚奇的目光注視它,欣賞它,不由得贊嘆造物主的神奇!
黃山之美,是一種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意境之美,有著讓人產生太多聯想的人文之美;黃山之景時時變換,景色千變萬化,稍縱即逝,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一樣,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此行只能大致的領略一下黃山的大美,因為它每一處都是景,我們的足跡實在太小無法全部覆蓋。我們只能一步步朝著迎客松進軍了。經過一番艱苦跋涉,終於來到了傳說中的迎客松面前,仔細端詳:它一側的樹枝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態優美,樹干蒼勁挺拔,無半絲嬌柔,樹支橫空而生如錚錚鐵骨,綠得發黑的松針如鋼絲紮成,樹齡據說越千年。是黃山的標志性景觀。登黃山不來迎客松留影是沒真正來過黃山,所以慕名而來的人真是不少,都在排著隊和它合影,真可謂人山人海。迎客松旁一塊巨石,因狀若雄獅盤坐,稱為獅石。石上鐫滿「一覽眾山小」,「觀止」等石刻。和迎客松合影後,我們又向黃山的最高處峰——蓮花峰進發了。
人越往高處走,心情越激動,我們一路向山上行,山道上與我們擦肩而過的挑夫讓我深受感動,他們挑著粗重的鋼管;有的挑著成捆飲料;有的挑著換洗的被褥或蔬菜、水果;有的背著碩大的石雕和水泥,他們大都顯得很瘦弱,那沉重的擔子讓他們步子很慢,可每一步都那樣的堅實,多年的辛勞讓他們表情木然,似乎身邊一切都置之度外了,休息的時候,手中的一根短木桿就架在挑子中間,擔起時,這木桿又從另一個肩膀伸到扁擔中間,讓雙肩都分擔重物,與我們行進的速度還不相上下,確實讓人佩服。
一路拍照一路攀登,開始還能快步或一步兩個台階,慢慢的,每走一個台階都很是吃力了,還好天公作美,山上溫度只有16至21度,山上的風極清涼,如同沐浴在清澈的溪水中。不知不覺到了蓮山峰交匯處,蓮花峰是黃山最高的山峰之一,海拔1864米。我們這一行是由五個家庭成員組團的,每個家庭成員中都有老有少,加上蓮花峰地勢險峻,我們就分成了二隊。膽子大的爬蓮花峰,婦孺和小朋友就改道而行,相約蓮花亭匯合。由於平時缺少鍛煉,看到深不見底的懸崖峭壁就發顫,所以就不跟大隊登蓮花峰了。與他們分道揚鑣後,我們一路說說笑笑地走著,在談笑間一邊欣賞著黃山的奇峰怪石;其形態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各異,形象逼真。留下深刻印象的怪石有孔雀戲蓮花、犀牛望月、仙人指路等。神奇的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令人遐思無限,想像無窮的奇峰、奇石,為黃山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我們穿過小心坡、走過幸福橋來到蓮花亭,小小的蓮花成了遊客最集中的地方。這地方有小賣部,有茶水食品出售,在蓮花亭上漸漸感覺寒冷,還好上山時備了防寒衣服,這時候可以有用處了。在此可觀佳景有「龜蛇二相守梯」兩塊天生巧石,一如靈龜,一似長蛇,分守左右,維妙維肖。在蓮花亭我們匯合後又要出發了,下一目標是到天海,這一段最難走的地方就是百步雲梯和一線天。百百步雲梯一百八十多級,立於雲霧之間,如若連接天地之梯,是最險處坡度。我把它稱為:天梯。從天梯下過去,不免會心驚肉跳。大約走了四十分鍾我們就來到一線天,這里已經站了長龍,上面的人正在艱難地往上爬。一線天有一道兩壁夾成的狹長石巷,寬處不過2米,中間盤道有80多級,窄處僅半米只能容一人通過,非常之險峻。不過兩邊石壁和護欄,可以保證遊客的安全。人行其中,仰望長空,藍天僅存一線,我們爬上一線天登上鰲魚峰峰頂,鰲魚峰頂有鄒魯手書的「大塊文章」石刻,不過文章的章字下面寫錯了。導游解說是是故意的。下了鰲魚峰到天海路上要經過當年黃帝在黃山煉葯時所用的曬葯台。到了天海,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我們在這里吃飽喝足之後一小時後再登宿光明頂。
約摸四十五分鍾的光景,我們登上了光明頂,光明頂是黃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上光明頂的山路相對平緩,無需耗太多體力,從天海到光明頂這一路上基本無風景可觀,到達光明頂基本上就玩遍了。光明頂的視野相當開闊,讓人感覺不到這里是峰頂,而是一個大天台,任何季節和時辰,這里都是黃山光線最好的地方。光明頂最醒目的標志就是氣象台的那個巨大白色圓球,幾乎在黃山任何的峰頂都可以看得到。聽導游講,這里是黃山的南北交界處,以北為北海,以南為前海,此處則為天海。這時我們真正到了黃山腹地。光明頂上人潮洶涌,我們找到一處空檔,站在光明頂上,極目四望,氤氳雲煙,鍾靈毓秀,美不勝收,蒼松翠柏,蔥蔥蘢蘢;諸峰競秀,高聳入雲,各具情態。
從光明頂下來,我們順著山道下山,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加上剛下完一場傾盆大雨,山道就更加難行了。我們穿行於山巒之間,隨風飄移,時而上升,時而迴旋,時而舒展,由而展現雲海,雲海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現身時,好像滔滔白浪,淹沒時,深谷溝壑,只露出峰尖,像一座座島在海中沉浮,轉眼間,又波濤起伏,浪花飛濺。望著遠處的群山,我不禁吟起杜甫的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回來的路上,我們都回味著黃山的勝景。黃山它雖沒有富麗堂皇的廟宇,也沒有宏壯的禪院宮苑,全憑自己毫不雕飾的天姿國色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難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罷黃山後,發出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贊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