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每個省詳細
① 中國每個省的面積各有多大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面積166萬平方千米;
2:西藏自治區面積122.8萬平方千米;
3:內蒙古自治區面積118.3萬平方千米 ;
4:青海省面積72.23萬平方千米;
5:四川省面積48.14萬平方千米 ;
6:黑龍江省面積47.3萬平方千米 ;
7:甘肅省面積45.44萬平方千米;
8:雲南省面積38.33萬平方千米;
9:廣西壯族自治區面積23.6萬平方千米 ;
10:湖南省面積21.18萬平方千米;
11:陝西省面積20.56萬平方千米 ;
12:河北省面積18.77萬平方千米 ;
13:吉林省面積18.74萬平方千米 ;
14:湖北省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 ;
15:廣東省面積18萬平方千米 ;
16:貴州省面積17.6萬平方千米 ;
17:江西省面積16.7萬平方千米 ;
18:河南省面積16.7萬平方千米;
19:山西省面積15.63萬平方千米 ;
20:山東省面積15.38萬平方千米;
21:遼寧省面積14.59萬平方千米 ;
22:安徽省面積13.97萬平方千米 ;
23:福建省面積12.13萬平方千米 ;
24:江蘇省面積10.26萬平方千米 ;
25:浙江省面積10.2萬平方千米;
26:重慶市面積8.23萬平方千米;
27:寧夏回族自治區面積6.64萬平方千米 ;
28:台灣省面積3.6萬平方千米 ;
29:海南省面積3.4萬平方千米 ;
30:北京市面積1.68萬平方千米 ;
31:天津市 面積1.13萬平方千米
32:上海市 面積0.63萬平方千米 ;
33:香港特別行政區面積1101平方千米 ;
34:澳門特別行政區面積32.8平方千米。
(1)中國地理每個省詳細擴展閱讀:
中國各省份名稱由來
山東:以太行山以東而得名。
江蘇:以江寧、蘇州各取一字得名。
上海:以上海浦而得名。
浙江:以浙江(又稱錢塘江)得名。
安徽:以安慶、徽州各取一字得名。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
江西:以江南西道而得名。
廣東:以廣南東路簡稱得名。(廣南路:唐屬嶺南道,宋改名為廣南路)。
廣西:以廣南西路簡稱得名。(廣南路:唐屬嶺南道,宋改名為廣南路)。
海南:以海南島得名。
河南:以漳河以南而得名。
湖南:以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湖北:以洞庭湖以北而得名。
北京:以北平而得名。
天津:以天子津渡而得名。
河北:以漳河以北而得名。
山西:以太行山以西而得名。
內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原分為內蒙和外蒙兩省,民國後期外蒙古獨立為蒙古國)。
寧夏:以西夏安寧得名。(西夏---李元昊創立的西夏國)。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
陝西:以陝原之西得名。
甘肅:以甘州、肅州各取一字得名。
新疆:以其為故土新歸得名。(原為漢朝西域,清統一其地後,以其為故土新歸而得名)。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又有一說為:三川匯長江而得名)。
貴州:以貴山得名。
雲南:以在雲嶺之南得名。
重慶:以「雙重喜慶」而得名。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
遼寧:以遼河流域永久安寧得名。
吉林:以吉林市得名,取吉林烏拉前二字。(吉林烏拉---滿語,意為沿江的城池)。
黑龍江:以黑龍江而得名。
香港:以東莞的香料而得名。
澳門:澳門以前是一個小漁村,原名濠鏡澳,因當時漁民將泊口稱為「澳」,泊口兩邊各有一座山,遠遠望去就像兩扇開戶的「門」,澳門因此得名。
台灣:以台灣府得名。(台灣府---現台南)
各省份簡稱
1、北京(京)
2、天津(津)
3、上海(滬)
4、重慶(渝)
5、內蒙古自治區(蒙)
6、維吾爾自治區(新)
7、西藏自治區(藏)
8、寧夏回族自治區(寧)
9、廣西壯族自治區(桂)
10、香港特別行政區(港)
11、澳門特別行政區(澳)
12、黑龍江省(黑)
13、吉林省(吉)
14、遼寧省(遼)
15、山西省(晉)
16、河北省(冀)
17、青海省(青)
18、山東省(魯)
19、河南省(豫)
20、江蘇省(蘇)
21、安徽省(皖)
22、浙江省(浙)
23、福建省(閩)
24、江西省(贛)
25、湖南省(湘)
26、湖北省(鄂)
27、廣東省(粵)
28、海南省(瓊)
29、甘肅省(甘)
30、陝西省(陝)
31、貴州省(貴)
32、雲南省(雲)
33、四川省(川)
② 中國地理的區域劃分以及所屬省份
中國一般分為七大地理地區:
1、東北(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2、華東(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台灣省);
3、華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
4、華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華南(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6、西南(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重慶市、西藏自治區);
7、西北(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中國地理每個省詳細擴展閱讀
中國地理區劃可以認為是國家地理區域劃分的簡稱。地理區域劃分首先是把全國國土作為一個整體。就是把一個國家的全部國土區域按照其特點劃分成幾個大塊,以便進行地理、氣候、經濟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
由於中國疆域的寬廣,從地形、氣候、人文、經濟和政治各個角度分析,有各種類型的地理區域,各種地理區域類型可以劃分為自然帶、亞地帶、自然大區、自然區等等亞區。
四大經濟分區: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分為四大經濟區域: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
中部地區(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東部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
西部地區(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重慶市、陝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
③ 中國地理第一二三階梯上各包含哪些省市
中國的地形,從總體上看,是山地多,平地少。粗略估計,山地約佔全國陸地面積2/3以上,平地不足1/3。海拔在米以上的地區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3/4(其中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佔1/4),在500米以下的佔1/4(見中國的山地)。
全國地勢,西高東低。高山、高原都分布在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以西,丘陵和平原主要分布在這一線以東。黃河、長江、珠江等主要河流發源於西部的高原、山區,順著地勢的傾斜,東流入海。這西高東低的地形,按海拔的差別,略呈階梯狀,可以分為以下較明顯的三級階梯。
第一級最高的階梯 為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積廣達230萬平方公里,在它的南沿高聳入雲的喜馬拉雅山脈,拔立於印度次大陸印度河-恆河平原之北,山脈主脊海拔平均7000米左右,矗立於中國、尼泊爾邊境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達8848.13米;它西與帕米爾高原相接,北以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東以橫斷山脈同第二階梯區分,地勢從海拔 4000米以上急劇下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下一級高原、盆地。
第一級階梯面的形成是印度板塊不斷插入青藏高原底部所致。每當印度板塊北移,青藏高原亦相應上升。從4000萬年前的漸新世開始,印度板塊就不斷北移,到現在,這一板塊已大部分插入到青藏高原下面,把青藏高原抬高為世界最高的高原,這里地殼厚達70公里,超過一般地殼厚度35公里的一倍。高原面上橫亘著幾條近乎東西走向的山脈,自北而南依次為昆侖山脈,唐古拉山脈,岡底斯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海拔為6000~7000米。 CHINAGEO中國地理網
第二級階梯 介於青藏高原與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間, 其中包括內蒙古高原、 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四川盆地等地區,海拔一般為1000~2000米,惟四川盆地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
這一級階梯面有些在 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代已經形成,比較年輕的部分也都有3000萬年的歷史。它經受地殼運動的次數較多,地殼斷陷和抬升也較顯著。斷陷的地方往往成為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而在這兩個盆地之間的天山山脈卻拔地而起,最高達7000多米,但在山頂部還保存著廣闊的高原地面,表示它原為一片低平的平原。在這一階梯面上,聳立著不少高山,也深陷入一小滂地。阿爾泰山脈、陰山山脈、賀蘭山、秦嶺等就是在這個高原面上升起來的,它們的頂部也還保留著平緩的山頂面。深陷的盆地可以吐魯番盆地(見吐魯番市)、四川盆地為代表。吐魯番盆地最低處的艾丁湖湖底,低於海平面155米。四川盆地以3000米的落差與第一級階梯相接。
第三級最低階梯 在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東的部分為第三階梯。自北而南,有海拔200米以下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有江南廣大地區海拔數百米的許多丘陵、盆地;還有海拔 500~1500米的遼東半島丘陵、山東半島丘陵、浙閩丘陵(見東南沿海丘陵、江南丘陵)、兩廣丘陵和海拔達3000米以上的台灣山地。 來源:中國地理網
這一級階梯的地形面受破壞較烈,原來的古陸已被斷裂、切割、剝蝕成現在的丘陵狀。廣大平原發生於沿岸沉降地帶,生成年代較新。有一些沿海地區仍在不斷淤積成陸。由海岸線向東,則是碧波萬頃的海洋,沿海島嶼(見中國的島嶼)和南海諸島星羅棋布,在水深不足200米的大陸水下延伸部分,是淺海大陸架區域,也屬於第三級階梯。
中國這種西高東低、面向大洋逐級下降的地形特點,一方面有利於來自東南方向的暖濕海洋氣流深入內地,對中國東部的氣候、植被、土壤和水文都產生深刻的影響。另一方面,這種階梯狀的地形,使河流形成較大的多級落差,從而蘊藏著有利於多級開發的豐富水力資源。
④ 求中國各省份的基本地理資料
甘肅省地理氣候
地理地貌
甘肅省位於祖國西部,地處黃河上游,地域遼闊。介於北緯32°11′~42°57′、東經92°13′~108°46′之間。東接陝西,南鄰四川,西連青海、新疆,北靠內蒙、寧夏並與蒙古國接壤。甘肅地貌復雜多樣,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錯分布。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狹長,東西長1655公里,南北寬530公里,大致可分為各具特色的六大區域:
隴南山地:這里重巒疊嶂,山高谷深,植被豐厚,到處清流不息。這一區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臨潭、迭部一線以東的山區,為秦嶺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東低,綠山對峙,溪流急盪,峰銳坡陡,恰似江南風光,又呈五嶺逶迤。南疆的「纖秀」,北國的「粗獷」,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隴中黃土高原:位於甘肅省中部和東部,東起甘陝省界,西至烏鞘嶺畔。這里曾經孕育了華夏民族的祖先,這里有蒼松翠柏,有潺潺溪流,有豐富的石油、煤炭,也有聞名遐邇的名山大川。黃河從這里穿流而過,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大水庫如一顆顆明珠鑲嵌在這塊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把無窮無盡的動力和光明,奉送給這塊土地,煥發著它新的活力。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一隅,地勢高聳,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是典型的高原區。這里草灘寬廣,水草豐美,牛肥馬壯,是甘肅省主要畜牧業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位於祁連山以北,北山以南,東起烏鞘嶺,西至甘新交界,是塊自東向西、由南而北傾斜的狹長地帶。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長約1000餘公里,寬由幾公里到百餘公里不等。這里地勢平坦,機耕條件好,光熱充足,水資源豐富,是著名的戈壁綠洲,農業發展前景廣闊,是甘肅主要的商品糧基地。
⑤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各自的所有省份
北方地區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黃海
包括東北回三省、北京、天津、黃答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寧夏、河北、河南、陝西、山西,以及甘肅省東南部和江蘇、安徽的北部
南方地區
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南部臨東海、南海
包括長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區):四川、雲南、重慶、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海南、福建、廈門、台灣、上海、安徽、浙江、江蘇
西北地區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包括內蒙古、新疆、寧夏和甘肅西北部
青藏地區
位於橫斷山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⑥ 中國各省市地理位置詳細文字介紹
有一次,湖抄南電視台有一個叫「名聲大振」的節目,它把全國的投票分成了七組,你可以參考一下(未包括港澳台地區):
華北區域: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
東北區域: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華東區域: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安徽省;
華中區域: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華南區域:廣東省、海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西南區域:雲南省、貴州省、重慶市、四川省、西藏自治區;
西北區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陝西省。
建議你把華東區域再分一下:山東、江蘇、安徽、上海還是華東區域,把浙江、福建和江西組成一個東南地區。
對了對了,一定要立一個「港澳台地區」,如果不設立的話,在國內影響不好!
⑦ 誰有詳細的中國地理方面的資料,我想知道各個市,省,區等
sohu地圖應該可以滿足你的要求,50%的行政村都會有顯示。
北 京 市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北京市 100000 010 通縣 101100 010
平谷縣 101200 010 順義縣 101300 010
懷柔縣 101400 010 密雲縣 101500 010
延慶縣 102100 010 昌平縣 102200 010
門頭溝區 102300 010 房山區 102400 010
燕山區 102500 010 大興縣 102600 010
上 海 市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上海市 200000 021 近郊區 200100 021
上海縣 201100 021 川沙縣 201200 021
南匯縣 201300 021 奉賢縣 201400 021
金山縣 201500 021 松江縣 201600 021
青浦縣 201700 021 嘉定縣 201800 021
寶山縣 201900 崇明縣 202100 021
天 津 市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天津市 300000 022 塘沽 300450 022
漢沽 300480 022 寧河縣 301500 022
靜海縣 301600 022 武清縣 301700 022
寶坻縣 301800 022 薊縣 301900 022
大港區 300270 022
重 慶 市
地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地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渝中區 400010
023 永川市 402160 023(在原六位號碼前加49)
江北區
400020
023
江津市
402260
023(在原六位號碼前加47)
沙坪壩區
400030
023
長壽縣
401220
023(在原六位號碼前加40)
九龍坡區
400050
023
大足縣
402360
023(在原六位號碼前加43)
南岸區
400060
023
璧山縣
402760
023(在原六位號碼前加41)
大渡口區
400080
023
榮昌縣
402460
023(在原六位號碼前加46)
北碚區
400700
023
潼南縣
402660
023(在原六位號碼前加44)
萬盛區
400800
023(在原六位號碼前加48) 銅梁縣
402670
023(在原六位號碼前加45)
雙橋區
400900
023(在原六位號碼前加43)
綦江縣
401420
023(在原六位號碼前加48)
渝北區 401120
023
萬縣市 404000 0819
巴南區 401320
023
涪陵市 408000 0810
合川市 401520
023(在原六位號碼前加42)
黔江地區 409700 08299
內 蒙 古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呼和浩特市 010000 0471 集寧市 012000 0474
二連浩特市 012600 04813 包頭市 014000 0472
臨河市 015000 0478 烏海市 016000 0473
東勝市 017000 0477 海拉爾市 021000 0470
滿洲里市 021400 04812 牙克石市 022100 04801
赤峰市 024000 0476 錫林浩特市 026000 0479
烏蘭浩特市 137400 04814 通遼市 028000 0475
霍林郭勒市 029200 04857 扎蘭屯市 162600 04802
山 西 省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太原市 030000 0351 榆次市 030600 0354
忻州市 034000 0350 大同市 037000 0352
臨汾市 041000 0357 侯馬市 043000 03651
運城市 044000 0359 陽泉市 045000 0353
長治市 046000 0355 晉城市 048000 0356
河 北 省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石家莊市 050000 0311 南宮市 051800 03278
辛集市 052300 03215 衡水市 053000 0318
邢台市 054000 0319 沙河市 054100 03286
邯鄲市 056000 0310 滄州市 061000 0317
泊頭市 062100 03439 任丘市 062500 03426
唐山市 063000 0315 秦皇島市 066000 0335
北戴河 066100 承德市 067000 0314
保定市 071000 0312 涿州市 072700 03234
定州市 073000 03244 張家口市 075000 0313
廊坊市 102800 0316
遼 寧 省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沈陽市 110000 024 遼陽市 111000 0419
鐵嶺市 112000 0410 鐵法市 112700
撫順市 113000 0413 鞍山市 114000 0412
海城市 114200 04221 營口市 115000 0417
大連市 116000 0411 瓦房店市 116300 0411
本溪市 117000 0414 丹東市 118000 0415
錦州市 121000 0416 錦西市 121500 04261
興城市 121600 04262 朝陽市 122000 0421
北票市 122100 0421 阜新市 123000 0418
盤錦市 124000 04271
吉 林 省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長春市 130000 0431 扶余市 131200 0438
吉林市 132000 0432 樺甸市 132400 04423
延吉市 133000 0433 圖門市 133100 04436
龍井市 133400 04438 敦化市 133700 04435
通化市 134000 0435 集安市 134200 0435
渾江市 134300 0439 梅河口市 135000 0448
四平市 136000 0434 公主嶺市 136100 04441
遼源市 136200 0437 白城市 137000 0436
洮南市 137100 04461
黑 龍 江 省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哈爾濱市 150000 0451 阿城市 150300 0450
肇東市 151100 04616 綏化市 152000 0455
伊春市 153000 0458 佳木斯市 154000 0454
鶴崗市 154100 0454 七台河市 154600 04640
雙鴨市 155100 04619 同江市 156400
牡丹江市 157000 0453 綏汾河市 157300 04638
雞西市 158100 0453 齊齊哈爾市 161000 0452
大慶市 163000 0459 北安市 164000 04661
黑河市 164300 0456 五大連池市 164500 04678
江 蘇 省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南京市 210000 025 儀征市 211400 05291
鎮江市 212000 0511 丹陽市 212300 05211
常州市 213000 0519 無錫市 214000 0510
宜興市 2142000 05218 江陰市 214400 05217
蘇州市 215000 0512 常熟市 215500 05221
徐州市 221000 0516 連雲港市 222000 0518
淮陰市 223000 0517 淮安市 223200 0517
宿遷市 223800 05274 鹽城市 224000 0515
東台市 224200 05251 揚州市 225000 0514
泰州市 225300 05241 興化市 225700 05245
南通市 226000 0513
安 徽 省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合肥市 230000 0551 淮南市 232000 0554
蚌埠市 233000 0552 宿州市 234000
淮北市 235000 05600 阜陽市 236000 0558
毫州市 236800 0558 六安市 237000 0564
巢湖市 238000 0565 滁州市 239000 0550
蕪湖市 241000 0553 宣州市 242000 0563
黃山市 242700 0559 馬鞍山市 243000 0555
銅陵市 244000 0562 黃山市 245000
安慶市 246000 0556 歙縣 245200 0559
山 東 省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地 區 郵政編碼 長途區號
濟南市 250000 0531 聊城市 252000 05411
臨清市 252600 05412 德州市 253000 0534
淄博市 255000 0533 濱州市 256600 05431
東營市 257000 05461 濰坊市 261000 0536
諸城市 262200 05465 青州市 262500 05469
煙台市 264000 0535 威海市 264200 0896
青島市 266000 0532 泰安市 271000 0538
萊蕪市 271100 05481 新泰市 271200 05482
濟寧市 272100 0537 曲阜市 273100 05437
荷澤市 274000 0530 臨沂市 276000 0539
日照市 276800 05400 棗庄市 277100 05471
藤州市 277500 05472
⑧ 中國地理各個省簡稱
北京市 京
天津市 津
上海市 滬 別稱申
重慶市 渝
河北省 冀 石家莊
山西省 晉 太原
遼寧省 遼 沈陽
吉林省 吉 長春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江蘇省 蘇 南京
浙江省 浙 杭州
安徽省 皖 合肥
福建省 閩 福州
江西省 贛 南昌
山東省 魯 濟南
河南省 豫 鄭州
湖北省 鄂 武漢
湖南省 湘 長沙
廣東省 粵 廣州
海南省 瓊 海口
四川省 川 成都
貴州省 黔或貴 貴陽
雲南省 滇或雲 昆明
陝西省 陝或秦 西安
甘肅省 甘或隴 蘭州
青海省 青 西寧
西藏自治區 藏 拉薩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 南寧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 呼和浩特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 銀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 烏魯木齊
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島、九龍、「新界」本土及離島四部分
澳門地區 簡稱澳,1999年12月20MACAO MACAU,別名濠江、濠海、濠鏡、馬交、濠澳、香山澳等
台灣省 台 台北
⑨ 中國各省份的基本地理介紹
告訴你一個通法
1.上網搜索各個省份網路
2。分析自然地理,地形氣候水文土壤
3.分析人文地理,人口工業農業和交通
結束了
⑩ 求中國各省市的詳細列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二)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三)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並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目前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即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
【華 北】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內蒙古自治區
【東 北】 遼寧省 吉林省 黑龍江省
【華 東】 上海市 江蘇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東省
【中 南】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廣東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 海南省
【西 南】 重慶市 四川省 貴州省 雲南省 西藏自治區
【西 北】 陝西省 甘肅省 青海省 寧夏回族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港澳台】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 台灣省
如果想了解每個省級行政區所轄地級市、縣級市等行政區劃具體情況,請打開下面的鏈接,分別點擊有關省級行政區的名稱——
http://www.xzqh.org/quhua/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