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國家地理中國土豆課件

中國國家地理中國土豆課件

發布時間: 2021-02-23 13:49:22

① 中國什麼地方盛產土豆。

其實在中國有很多好產土豆的地方.主要看你要來種植還是來銷售的..也看看你住的地方離下面產的地方遠海還是近 甘肅定西盛產土豆,當地人多稱「洋芋」,是當地的主食之一。2006年4月上旬甘肅定西當地政府向中國農學會特產經濟委員會提出申請,命名該縣為「中國馬鈴薯之鄉」。4月6日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委會副主任兼中國特產報社社長劉真、中國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孫翔等一行5人來定西縣實地考察論證後,報請中國農學會特產經濟專業委員會審定,同意命名定西為「中國馬鈴薯之鄉」。
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是全國重點馬鈴薯(土豆)培育基地與出口基地,中國薯菜之鄉,京津薯菜供應基地。這里的土豆品種多,薯質好,主要供應北京,另則是經天津港出口日本,韓國。
山東滕州素有「魯南糧倉」之稱,農作物有323個品種,動物有145個品種。被國家和山東省列為商品糧基地、優質蔬菜基地,是全國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和「青山羊基地。 黑龍江省則是全國最大的土豆種植基地。 普通栽培種土豆由塊莖繁殖生長 , 形態因品種而異。株高約 50~80 厘米。莖分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塊莖圓、卵圓或長圓形。薯皮的顏色為白、黃、粉紅、紅或紫色;薯肉為白、淡黃或黃色。由種子長成的植株形成細長的主根和分枝的側根;而由塊莖繁殖的植株則無主根,只形成須根系。初生葉為單葉 ,全緣 。隨植株的生長,逐漸形成羽狀復葉。聚傘花序頂生,有白、淡藍、紫和淡紅等色。漿果。 世界各地馬鈴 薯 的栽培技術因地理氣候條件不同而異。主要利用塊莖進行無性繁殖。為避免切刀傳染病毒 (紡錘塊莖、X和S花葉病毒)和環腐病,應選用直徑為 3~3.5厘米的健康種薯進行整薯播種。土豆最易感染病害,真菌病有晚疫病、瘡痂病、早疫病。細菌病有環腐病、青枯病。病毒病有花葉病、卷葉病、類病毒病以及支原體病害等。蟲害有塊莖蛾、線蟲、地老虎和蠐螬等。大部分栽培品種是通過雜交育種選育成的。鑒於普通栽培種土豆品種資源的貧乏,近年來尤其重視綜合土豆的近緣栽培種,包括普通栽培種及二倍體栽培種的染色體組,以利於選育高產、高抗和高澱粉、高蛋白質含量的新品種

② 有關土豆的資料

有關土豆的資料如抄下:土豆學名是馬鈴薯,拉丁名「土豆」是通稱,個別地區叫洋芋,英文為,在法國,土豆被稱為「地下蘋果」。

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學名馬鈴薯,另有俗稱洋芋、山葯蛋、土豆(廣東、港澳地區慣稱)、地豆子、地蛋(山東人慣稱)、地瓜(江蘇徐州自連雲港一帶尤其是中間的新沂等市縣的慣稱)。塊莖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糧食、蔬菜兼用作物。

③ 寧海胡陳土豆種子那裡出的

我們偉大的祖國有960萬平方公里,地大物博,土地肥沃,美麗富饒。南有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北有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南方以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炎熱多雨,冬季熱帶季風氣候區域氣候溫暖,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域氣候寒冷;而北方以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因此,根據土豆(馬鈴薯)的生長習性,北方最適宜種植土豆,且土豆品質最好。

一、克山土豆,黑龍江省克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克山縣被國家確定為「中國馬鈴薯種薯之鄉"。在東北也流傳一句話"克東的腐乳,克山的土豆」。

二、中國土豆之鄉——定西市安定區。那裡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土層深厚,馬鈴薯生產與當地雨熱同期,具有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國內外專家普遍認為定西是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最好的馬鈴薯種植區之一,2001年被中國農學會命名為「中國馬鈴薯之鄉」。

三、山西長治市平順縣東南山區的土豆很好,個頭適中勻實,口感沙面,蒸煮炒烤,味道俱佳,在周邊縣市享有盛名。

「南有婺源油菜花,北有嵐縣土豆花。」這句話說的就是嵐縣的土豆。嵐縣被譽為「山西土豆第一縣」。此外,現在有「婁煩土豆」、五台「台殊」土豆、蒲縣「昕源」土豆、河曲「西口源」等土豆品牌也在山西省及周邊地區小有名氣。

④ 土豆是從哪裡傳入中國的

土豆是華僑從東南亞一帶引進中國的。17世紀時,馬鈴薯已經成為歐洲的重版要糧食作物並且已權經傳播到中國,馬鈴薯傳入中國只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由於馬鈴薯非常適合在原來糧食產量極低,只能生長莜麥(裸燕麥)的高寒地區生長,很快在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北部普及,馬鈴薯和玉米、番薯等從美洲傳人的高產作物成為貧苦階層的主要食品,對維持中國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馬鈴薯產量高,營養豐富,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現已遍布世界各地,熱帶和亞熱帶國家甚至在冬季或涼爽季節也可栽培並獲得較高產量。

(4)中國國家地理中國土豆課件擴展閱讀

土豆的淵源及發展

「馬鈴薯」因酷似馬鈴鐺而得名,此稱呼最早見於康熙年間的《松溪縣志食貨》。中國東北、河北稱土豆,華北稱山葯蛋,西北和兩湖地區稱洋芋。

江浙一帶稱洋番芋或洋山芋,廣東稱之為土豆,粵東一帶稱荷蘭薯,閩東地區則稱之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帶被稱為「土豆」。

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16世紀中期,馬鈴薯被一個西班牙殖民者從南美洲帶到歐洲。那時人們總是欣賞它的花朵美麗,把它當作裝飾品。

⑤ 中國土豆產地分布有哪些省份

土豆的主產區是西南山區、西北、內蒙古和東北地區,我家在西北那邊,土豆價格也不高版。每年我最喜歡的就權是:1.粗粉條(菜用型),豬肉大白菜還有粉條一起燉,很好吃,而且價格也適中,粉條買20塊錢的能吃很久的(我們是3-4人吃飯)2.還有土豆粉(澱粉加工型),是把土豆用機器壓成粉,有點類似於牛肉粉面那種,吃起來有彈性有嚼勁,味道很好,河南人會這樣手工製做。 北方的土豆價格要低廉一點,但是南方的價格就相對來說比較高了。

⑥ 你知道哪裡產的土豆最好嗎

土豆,也稱馬鈴薯、洋芋等,各個地方的叫法都不一樣,華北人叫“山葯蛋”、嶺南人多稱“土豆”……土豆的吃法多種多樣,燉、炸、煎、炒、煮都可以,味道非常美味。我國的土豆是世界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各個地區都有種植,大家吃過的土豆哪裡的最好吃呢?

沽源馬鈴薯

沽源馬鈴薯產自河北省張家口沽源縣,被授予“中國馬鈴薯之鄉”。

特點:塊莖大,品質優,質量好,皮色光滑。

沽源縣,北靠內蒙古、東依承德、南鄰北京、西接大同,每年5-9月份是當地土豆等農作物播種生長和收獲期。據相關部門統計,沽源縣2019年土豆的種植面積31萬畝,截至目前,產量共計95萬噸,產值10.5億元。

⑦ 張家界天門山你知道怎麼玩嗎

丫丫四月剛從天門山玩回來,正好可以給大家建議。

天門山有幾個世界第一,遊玩一次剛好都能體驗到。

(。・∀・)ノ゙嗨,我是中國國家地理風景評審師,旅遊體驗師彭博丫丫,目前已走遍中國除寧夏外所有省份,行走數十國。歡迎關注我,和我一起行走並探尋這個世界。

⑧ 馬鈴薯主產區

別名:馬鈴薯、洋芋、地蛋、山葯蛋
使用提示:每次中等大小1個(約130克)
土豆(黃皮)知識介紹:土豆屬茄科,多年生草本塊莖類蔬菜。土豆呈橢圓形,有芽眼,皮有紅、黃、白或紫色,肉有白色或黃色,澱粉含量較多,口感脆質或粉質。它原產於南美洲高山地區,十八世紀傳入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全年都有供應。土豆與稻穀、小麥、玉米、高梁一起被稱為全球五大農作物。在法國,土豆被稱作「地下蘋果」。土豆營養素齊全,而且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在歐美享有「第二麵包」的稱號。黃皮土豆外皮暗黃,內色呈淡黃色,澱粉含量高,品味較好。
土豆的品質要求,以體大,形正並整齊均勻;皮面光滑而不過厚,芽眼較淺而便於削皮;肉質細密,味道純正;炒吃時脆,油炸的片條不碎斷者質佳。土豆(黃皮)營養分析:1. 和中養胃、健脾利濕:土豆含有大量澱粉以及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能促進脾胃的消化功能。
2. 寬腸通便:土豆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寬腸通便,幫助機體及時排泄代謝毒素,防止便秘,預防腸道疾病的發生;
3. 降糖降脂、美容養顏:土豆能供給人體大量有特殊保護作用的黏液蛋白。能促持消化道、呼吸道以及關節腔、漿膜腔的潤滑,預防心血管和系統的脂肪沉積,保持血管的彈性,有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土豆同時又是一種鹼性蔬菜,有利於體內酸鹼平衡,中和體內代謝後產生的酸性物質,從而有一定的美容、抗衰老作用;
4. 補充營養、利水消腫:土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鈣、鉀等微量元素,且易於消化吸收,營養豐富,在歐美國家特別是北美,土豆早就成為第二主食。土豆所含的鉀能取代體內的鈉,同時能將鈉排出體外,有利於高血壓和腎炎水腫患者的康復。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