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人文地理巴西ppt

人文地理巴西ppt

發布時間: 2021-02-23 06:02:46

1. 巴西人文地理

巴西即巴西聯邦共和國,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享有「足球王國」的美譽。國土版總面積854.74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權五。總人口2.02億。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

巴西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歷史上巴西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宣布獨立。巴西的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國名源於巴西紅木。

巴西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完整的工業基礎,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是金磚國家之一,也是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是里約集團創始國之一,南方共同市場、20國集團成員國,不結盟運動觀察員。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是重要的發展中國家之一。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為一個民族大融爐,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地區的移民。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運動,是2014年世界盃舉辦國。

2. 中國與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徵差異

自然地理差異:
氣候:
中國以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巴西則主要為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區有明顯的干濕季.
地形:
中國地形復雜多樣,地勢呈三級階梯分部
巴西主要地形為亞馬遜平原和巴西高原
河流:
中國河流大都發源於西部高原,河流上游水流急,下游航運利用多.
巴西主要河流為亞馬遜河,水流平緩,開發利用極少.
植被:
中國地處溫帶為季風區,植被種類多,多闊葉林.
巴西植被資源豐富,擁有大片原始森林.
礦產資源:
中國煤礦資源豐富.
巴西鐵礦資源豐富.

人文地理差異:
政治:
中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巴西是總統共和制的資本主義國家.
人種:
巴西以白人和混血人種為主,中國是黃種人。
民族:
中國是多民族國家.
而巴西和美國相仿只能說是種族的大熔爐.
文化:
中國是保有傳統的文明古國(春節、端午).
巴西則更為西方化(巴西狂歡節)。
農業:
中國南方以水稻種植業為主,北方以小麥為主。
巴西以熱帶經濟作物為主例如咖啡、甘蔗、香蕉、劍麻等。
工業:
中國工業體系較為齊全,覆蓋工業生產的各個行業,以及形成新的工業布局。
巴西工業發展迅速,重工業多分布在東南部臨近鐵礦和交通便利的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地區。

3. 日本、埃及、俄羅斯、法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的地理知識

日本http://ke..com/view/1554.htm
埃及http://ke..com/view/4387.htm
俄羅斯http://ke..com/view/2403.htm
法國http://ke..com/view/64741.htm
美國://ke..com/view/2398.htm
巴西http://ke..com/view/5399.htm
澳大利亞http://ke..com/view/3692.htm

4. 日本,新加坡,印度,哈薩克,埃及,俄羅斯,英國,德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的人文地理介紹

來這.
http://www.hudong.com/

5. 法國和巴西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的異同點各兩條

  • 自然地理:相同 1、地形以平原為主 2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不同1、巴西以熱帶氣候專為主;屬法國以溫帶氣候為主

    2、法國主要在北半球,巴西主要在南半球

  • 人文地理:相同1、人口大都分布在東南部

    2、以白種人為主(巴西以白種人為主,其次才是混血種人)

    不同 1、巴西為發展中國家、法國為發達國家

    2、法國人口自然增加率低,巴西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望採納

6. 做一個地理的ppt,介紹西藏的自然及人文地理

可以看看我空間相冊,裡面有設計

7. 求印,英,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

印度共和國是南亞最大的國家,領土面積萬多平方公里。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二強,山地只佔四分之一,高原佔三分之一,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 米。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印度礦產資源豐富,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60%。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資源可采儲量估計為:煤463.89億噸(不含焦煤),鐵礦石97.54億噸,鋁土22.53億噸,鉻鐵礦1.24億噸,錳礦石6550萬噸,鋅589萬噸,銅352萬噸,鉛136萬噸,石灰石684.77億噸,磷酸鹽8100萬噸,黃金86噸,石油8.96億噸,天然氣6970億立方米。此外,還有雲母、石膏、鑽石及鈦、釷、鈾等礦藏。森林覆蓋率為21.9%。 印度有世界上第四大蘊藏量的煤炭。其他主要的自然資源還有鐵礦、錳、雲母、鐵礬土、鈦礦、鉻鐵礦、天然氣、石油、鑽石、石灰石和可耕地等。印度經濟以傳統耕種、現代農業、手工業、現代工業以及其支撐產業為主。但是,印度的資源利用率很低,開發利用不高。據統計為15-30%左右。(主要是煤炭,鐵礦)
關於劃分,歷來聚訟紛紜。目前,受到學術界普遍公認的劃分方法,是由B.s.古哈於1935年提出來的。他將印度的種族劃分為六個主要類型:尼格羅人(·the Negroids)、原始澳大利亞人(the Proto—Austroloids)、中國人、蒙古人(the Mongoloids)、地中海人(the Mediterraneans)、迪納拉人(the Alpoinarics)以及北歐人(the Nordics)。 經過通婚與往來,不同的種族血統多有混合。尼格羅人走向邊緣,近乎滅絕。原始澳大利亞人散布在印度南部、西部和中部的部落之中。蒙古人與其他人種融合最少,分布在印度東北部、西孟加拉邦和喜馬拉雅山山麓。地中海人是輝煌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創造者。在這一文明衰亡之後,他們向東遷徙並分散在恆河流域。來自阿爾卑斯山的種族滲透到恆河流域之時,不同種族血統的融合開始大量出現。地中海人主要生活在恆河上游,阿爾卑斯山人主要生活在恆河下游。在印度南方,則以達羅毗荼人和前達羅毗荼人為主

http://ke..com/view/3565.htm(英國)

http://ke..com/view/5399.htm(巴西)

8. 高中區域地理復習 巴西(歸納)

巴西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同除智利和厄瓜多以外的所有南美洲國家接壤,是南美洲面積第一大的國家,也是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是世界民族大熔爐的縮影。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連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巴西在歷史上作為葡萄牙的殖民地長達300年之久。其國名巴西,葡萄牙語意為「紅木」。在16世紀,殖民者登上巴西時,發現這里有一種名貴的樹木,從中可提取歐洲難得的紅色染料,遂將此木稱為「紅木」後演變成國名。巴西全國面積8,547,403平方公里,國土面積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五大國。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內陸地區較為稀少。
巴西全國人口186,957,906(2008年6月2日)居世界第5名。東南地區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IBGE 2004年數據顯示該地區人口約有7800多萬,相當於巴西人口總數的42%。該地區擁有巴西三個人口最多的州(聖保羅,7000萬人口,MG 1900萬,里約1500萬)和兩個最大的城市(里約和聖保羅)。在聖保羅和里約的交界地帶形成了以聖保羅、里約為支柱的商業地帶,該地區聚集了約23%的巴西人口,成為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民族和移民
巴西種族和文化差異顯著。南部居民多有歐洲血統,可溯源到19世紀初來自義大利、德國、波蘭、西班牙、烏克蘭和葡萄牙等國的移民。而北部和東北部的的居民部分是土著,部分具有歐洲或非洲血統。東南地區是巴西民族分布最廣泛的地區,該地區主要有白人(主要是葡萄牙後裔和義大利後裔)混血人,非洲巴西混血以及亞洲和印第安人後代。
這樣在整個巴西,巴西人,葡萄牙人和非洲人開始頻繁混血。以前居住在這個地區的印第安人擁有這個地區明顯的文化特徵,比如黑白雜色被葡萄牙人認為是平安,並且開始向愛磨雷族人,後來引起了一場災難,他們開始襲擊並摧毀對內部的村莊。 1532年,自從SAO VICENTE建立以後,葡萄牙人開始以殖民者的身份來到這塊地方。由於18世紀采礦業的發展,葡萄牙的各州君王開始紛紛來到這里,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從非洲安哥拉和米納來的奴隸,他們都屬於非洲土著人。從第一年的殖民統治開始,黑人的比例就開始極大的增長。
19世紀,亞洲和歐洲的移民化開始受到刺激,德國人開始在1818年來到這里,1875年,義大利人,1880年西班牙人,20世紀初,日本人,敘利亞人和黎巴嫩人開始相繼來到這里。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東南地區發生了巴西最巨大的移民潮流,義大利人和葡萄牙人成為這次移民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因為那個時候開始了奴隸解放運動,當時種植園以及剛剛興奇的巴西工業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巴西歷史上曾有過幾次大的移民浪潮,僅1884至1962年間遷居巴西的移民即達497萬多人,主要來自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德國、法國、波蘭和阿拉伯國家。黃種人多來自日本、朝鮮和中國。巴有130萬日本人,25萬華人,主要集中在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

9. 巴西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

地理
自然
南美洲面積第一大的國家,也是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是世界民族大熔爐的縮影。巴西在歷史上作為葡萄牙的殖民地長達300年之久。在16世紀,殖民者登上巴西時,發現這里有一種名貴的樹木---------巴西木,從中可提取歐洲難得的紅色染料,遂將此木稱為「紅木」後演變成國名。巴西全國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五大國。
巴西所跨經緯度:西經35到西經74度,北緯5度到南緯35度。東臨南大西洋,北面和南面與其他南美國家接壤(除智利和厄瓜多外,與其他全部南美洲國家接壤)。
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所處時區UTC/GMT -3 小時 (西三區) ,比中國北京時間晚11 個小時。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亞馬遜河流域和西部。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3。有亞馬遜、巴拉那和聖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亞馬遜河全長6751公里,橫貫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積達390萬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經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豐富的水力資源;聖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長2900公里,流經乾旱的東北部,是該地區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其中,亞馬遜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聖保羅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
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氣候,南部部分地區為亞熱帶氣候。亞馬遜平原年平均氣溫25~28度,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16~19度。
巴西東臨大西洋。
資源
已探明鐵礦砂儲量333億噸,佔世界總儲量9.8%,居世界第五位;產量3.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巴西29種礦物儲量豐富,鎳儲量達世界總儲量98%,錳、鋁礬土、鉛、錫等多種金屬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0%以上。鈮礦儲量已探明455.9萬噸,按當前消費量夠全球使用800年。此外還有較豐富的鉻礦、黃金礦和石棉礦。煤礦探明儲量101億噸,但品位很低。2007年以來,巴西在東南沿海相繼發現大油氣田,預計石油儲量將超過500億桶,有望進入世界十大石油國之列。森林覆蓋率達57%。木材儲量658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擁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擁有量29000立方米,水利蘊藏量達1.43億千瓦/年。
人文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內陸地區較為稀少。(簡稱地狹人稠)

巴西南比卡瓦拉族
巴西全國人口186,957,906(2008年6月2日)居世界第5名。東南地區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IBGE 2004年數據顯示該地區人口約有7800多萬,相當於巴西人口總數的42%。該地區擁有巴西三個人口最多的州(聖保羅,7000萬人口,、米納斯吉拉斯,1900萬,里約熱內盧,1500萬)和兩個最大的城市(里約和聖保羅)。在聖保羅和里約的交界地帶形成了以聖保羅、里約為支柱的商業地帶,該地區聚集了約23%的巴西人口,成為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民族和移民
巴西種族和文化差異顯著。南部居民多有歐洲血統,可溯源到19世紀初來自義大利、德國、波蘭、西班牙、烏克蘭和葡萄牙等國的移民。而北部和東北部的的居民部分是土著,部分具有歐洲或非洲血統。東南地區是巴西民族分布最廣泛的地區,該地區主要有白人(主要是葡萄牙後裔和義大利後裔)混血人、非洲巴西混血以及亞洲和印第安人後代。
在整個巴西,巴西人、葡萄牙人和非洲人頻繁混血。19世紀,亞洲和歐洲的移民化開始受到刺激,德國人開始在1818年來到這里,1875年,義大利人,1880年西班牙人,20世紀初,日本人,敘利亞人和黎巴嫩人開始相繼來到這里。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東南地區發生了巴西最巨大的移民潮流,義大利人和葡萄牙人成為這次移民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因為那個時候開始了奴隸解放運動,當時種植園以及剛剛興起的巴西工業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巴西歷史上曾有過幾次大的移民浪潮,僅1884至1962年間遷居巴西的移民即達497萬多人,主要來自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德國、法國、波蘭和阿拉伯國家。黃種人多來自日本、朝鮮和中國。巴西約有130萬日本人,25萬華人,主要集中在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
人口種族構成
由於歷史原因,巴西人口的種族構成十分復雜。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內陸地區較為稀少。種族和文化差異顯著。按照2010年的數據,巴西人口中47.3%的為白種人,43.1%為混血種人,7.6%為黑人,2.1%為亞洲人,其餘則為少數印第安人。

望樓主採納為滿意答案,謝謝!

10. 日本、俄羅斯、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巴西、法國、埃及的人文地理知識

1.日本。首都:東京 地理位置:亞洲東部,東瀕太平洋 人口:127,767,944 面積: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積37萬多平方千米,水域面積3,091平方公里,領海面積 310000平方公里 氣候: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 水系:河流短而流速快 生物:不知道 資源:匱乏 地形:多山地丘陵 農業特點:耕地面積少,機械化程度高 工業特點:技術密集型 經濟特點:對外貿易發達2.俄羅斯 首都:莫斯科 地理位置:橫跨東歐和北亞 人口:1.41億 面積:1707.55萬平方公里 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水系:伏爾加河、勒拿河、鄂畢河、葉尼塞河 生物: 資源:豐富,多煤、石油、天然氣、森林、水力 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 農業特點:農業基礎薄弱,粗獷生產,生產率低 工業特點:重工業發達 經濟特點:手打了2個,然後發現這個 http://..com/question/169370323.html?fr=qrl&cid=207&index=1&fr2=query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