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高中地理中國的河流長江教案

高中地理中國的河流長江教案

發布時間: 2021-02-23 05:48:04

A. 高中地理 中國地理 河流差異問題

高中地理河流水系特徵與水文特徵的區別是怎樣的?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結構而言的。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不難看出,水系特徵和地形關系較為密切,正如中國一句古話所說的:「水往低處流。」正是在這個總的基本原則下,只要有水就可形成河流水系,水多,水系就發達。
高中地理河流水系特徵指河流的源地、流向、河流長度、水系歸屬和水系形態(如樹枝狀、扇形等)、流域概況(面積、水力資源等)、河道寬窄曲直、河網密度(支流的發育程度)等。即向、系、積、道、度(支流的發育程度)。
高中地理河流水文即水情,是指河水結構、變化等,如流量、流速、水位、汛期、水溫和冰期、含沙量等。影響河流水文變化的最重要因素是河流的補給,即水源。而水源補給,對大多數河流來說主要是雨水補給。因此河流的水文和河流流經地的氣候關系密切。冰期,包括凌汛當然也和氣候有關。河水含沙量,由河流流經地區地表結構決定,如黃河中游地區,地表結構簡單,由極易遭受流水侵蝕的黃土組成,且地面植被很少,從而造成黃河含沙量大的特點。
高中地理河流的水文特徵包括水量大小、汛期及水量季節變化、含沙量、流速、有無結冰期,即量、季、冰、沙。
高中地理外流河的水文特徵一般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無結冰期等方面,影響河流水文特徵的因素主要是氣候因素,對應如下:
高中地理外流河水交特徵及原因:
1、水位、流量大小及其季節變化
水位和流量大小取決於河流補給類型,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變化由降水特點決定;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位變化由氣溫特點決定。
2、汛期長短
雨季開始早結束晚,河流汛期長。雨季開始晚,結束早,河流汛期短。
3、含沙量大小
由植被覆蓋情況和土質狀況決定的。植被覆蓋差,土質疏鬆,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
4、有無結冰期
由流域內最低氣溫決定的。月均溫在0℃以下河流結冰,0℃以上無結冰期
5、河水流速大小
由地形決定,落差大流速大、地形平坦、水流緩慢。
6、水能蘊藏量
由流域內的地形、氣候特徵等決定。

B. 高中地理怎麼治理長江黃河上中下游

黃河:黃河災害抄及治理
1.上游
問題:土地荒漠化
措施:種草,合理放牧
2.中游
問題:含沙量大、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措施:植樹造林、建造水庫
3.下游
問題:「地上河」
措施:修建大壩、減輕河床淤泥

長江災害及治理
1.問題:水道不暢;川江急流險灘,荊江九曲回腸。
措施:修水庫,裁彎曲直
2.問題:洪水泛濫
措施:退田還湖、修建大壩

C. 高中地理區域地理 黃河長江以及 珠江 上游 中游和下游分別存在什麼生態問題 成因以及解決方法

自己寫的 給分吧
黃河 上游(至 河口鎮(地名)) 水土流失·草場退化 成因:自然因素:生態脆弱(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砂地地貌) 人為因素:過度放牧,毀林開荒 解決方法:植樹造林,適度開發
中游(河口鎮至孟津) 河流泥沙含量大 成因: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自然原因:地勢高 降水集中 沖刷力大 黃河流經 土質疏鬆 植被少 人為因素:不合理的農業結構 解決方法:植樹造林 小流域綜合化治理) 解決方法:黃土高原水土保持 修梯田
下游 (孟津至黃河入海口) 生態問題的話 中下游是一樣的 河流的問題就加上 地上河 成因:河流泥沙含量大 下游地形平坦 河流流速變慢 泥沙沉積 河岸抬高 形成地上河 解決方法: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引黃淤灌
長江 上游 (至宜昌) 問題:水土流失 成因:不合理的耕作方式 解決方法:植樹造林,適度開發
中游 (宜昌至湖口) 問題:水土流失 成因:不合理的耕作方式 解決方法:植樹造林,適度開發 (洪澇不屬於生態問題)
下游 (湖口至長江入海口)問題:水污染 成因:沿岸工業發達 污水排放 解決方法:治理污染 限制排放
珠江 珠江是由多個水系組成 生態問題 上中下好像都有 水污染 成因:沿岸工業發達 污水排放 解決方法:治理污染 限制排放
水土流失可能有 但位置不確定 方法 成因 同黃河長江

D.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第一大河.濟南市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開展了對長江的研究性學習,擬定了兩

(1)長抄江上游各河段從河源往下依次襲是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等.金沙江奔流於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資源十分豐富.長江是中國東西向交通的大動脈,自古以來就享有「黃金水道」的盛譽.近半個世紀以來,經過航道綜合整治,加之三峽、葛洲壩等水利樞紐的建設,長江的通航條件得到顯著改善.重慶、武漢、南京等長期作為水陸交通的重要樞紐.目前,長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過7萬千米,貨運量佔全國內河貨運量的60%左右,有「黃金水道」之稱;
(2)長江幹流流經地勢階梯交界處時,產生巨大的落差,水力資源豐富;
(3)長江終年不凍;干支流通航能力強;長江流量大,所以有「黃金水道」之稱.
故答案為:
(1)A:①④;B:②⑤⑥;
(2)①②這些水電站集中分布於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豐富;
(3)選擇②,終年不凍;選擇⑤,干支流通航能力強;選擇⑥,長江流量大.

E. 誰能幫我整理關於長江的所有的地理知識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亞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流經地區
長江流域圖(帶政區)
長江流域從西到東約3,219公里,由北至南966公里余。長江流經:青藏高原-青海(青)-西藏(藏)-四川(川)-雲南(滇)-重慶(渝)-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贛)-安徽(皖)-江蘇(蘇)-上海(滬)-東海。發源於中國西部,完全或部分流經包括西藏自治區在內的11省區。長江流域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最密集之地在華中和華東毗連長江兩岸及其支流的平原,流域西部高原地區人口最為稀少。3/4以上地流程穿越山區。有雅礱江、岷江、嘉陵江、沱江、烏江、湘江、漢江、贛江、青弋江、黃浦江等重要支流。其中漢江最長,幹流以北的是雅礱江、岷江、嘉陵江和漢江。幹流以南的是烏江、湘江、沅江贛江和黃浦江。漢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庫為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
源頭
長江的正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邊境唐古拉山脈的各拉丹冬雪山,與長江南源當曲會合後稱通天河;通天河與長江北源楚瑪爾河匯流後,向東南流到玉樹縣巴塘河口。從此以下至四川省宜賓市間的長江幹流稱金沙江;宜賓以下始稱長江,在以前的荊州河段稱作荊江,揚州以下舊稱揚子江。在上海市注入東海。有雅礱江、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烏江、湘江、沅江、漢江、贛江、青弋江、黃浦江等支流以及滇池、草海、洪湖、洞庭湖、鄱陽湖、巢湖、太湖等重要湖泊。在江蘇省鎮江市同京杭大運河相交。
長江由河源到河口橫跨中國地形上的三級巨大階梯,穿過不同的地質構造和岩層,沿途接納支流的匯入,對長江的河谷形態和水流特性產生不同的影響。按水文、地貌特點把幹流劃分為上、中、下游3段:從河源至宜昌市為上游段,宜昌市至湖口為中游段,湖口以下為下游段。 ①上游段。上遊河段橫跨兩個地形階梯。長4529千米,占長江長度72.0%。流域面積100.6萬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積的55.6%。上游的沱沱河和通天河(從囊極巴隴至巴塘河口),河流流行於第一階梯——青藏高原腹地內。因在高原頂部,河谷開闊,河槽寬淺,一般河寬300~1700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緩慢散亂,汊流很多。從巴塘河口到宜賓稱金沙江,是第一至第二階梯的過渡地段,這里地形突變,山高谷深,除局部河段為寬谷外,河流穿行於峽谷之中,比降大,河水湍急。到雲南石鼓以下,突然轉向東北流,著名的虎跳峽就在石鼓以下35千米的地方。峽長16千米,最窄處僅30米。出虎跳峽後、穿越雲貴高原北部,到四川省新市鎮以下進入第二級階梯,在宜賓附近匯集了岷江之後,才稱長江。自宜賓以下至宜昌之間長1030千米,習慣上稱川江。河道蜿蜒於四川盆地之內,河床平緩,沿途接納沱江、嘉陵江和烏江等眾多支流,水量大增,江面展寬。過奉節白帝城,長江穿行在第二階梯至第三階梯的過渡地段,切過七岳、巫山和黃陵3個背斜,兩個向斜,形成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瞿塘峽、巫峽、西陵峽),長約200千米,峽谷與寬谷相間排列。 ②中游段。長江出三峽從宜昌以下,進入第三級階梯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江面展寬,水流緩慢,河道彎曲。長927千米,占長江長度14.7%。流域面積67.9萬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積37.6%。其中,從湖北的枝城到湖南城陵磯一段,長約420千米,因古代為荊州地區,所以取名為荊江。荊江又分長為上荊江(枝城至藕池口)和下荊江(藕池口至城陵磯)兩段。下荊江河彎發育,素有「九曲回腸」之稱。中游兩岸湖泊眾多,江湖相通,構成龐大的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水系。長江接納兩大水系以及直接入江的支流來水後,水量猛增一倍以上。湖口以下進入下游段。 ③下游段。水深江寬,從湖口到入海口,長844千米,占長江長度13.3%。流域面積12.3萬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積的6.8%。江蘇省揚州、鎮江一帶的長江幹流又稱揚子江。得名於這一帶古代有揚子津和揚子縣,現在外國人常用揚子江這一名稱泛指整個長江。在大通以下受潮汐影響,進入長江口的平均潮流量達26.6萬立方米/秒,是長江多年平均入海流量的8.8倍。在一般情況下,一次進潮總量約為32.5億立方米,大潮時可達45億立方米。由於海水倒灌,使江水流速減緩,所攜帶的泥沙便在下遊河段,尤其是靠近河口段沉積下來,因此,在江心形成了數十個大小不一的沙洲,其中最大的是崇明島。
編輯本段經濟功能
航運
長江是中國主要的運輸河流,客貨運輸密集。長江是海路的延續,將內陸和沿海的港口與其他主要城市連成一個運輸網,其中南京、武漢與重慶具主要作用。長江通過大運河與可通航的黃河及渭水相通,大運河還與杭州及天津的海港聯系在一起。 由於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加之長江沿線的航道不斷得到整治,進入21世紀,長江航運迅猛發展。2005年,長江干線貨運量達7.95億噸,超過歐洲的萊茵河和美國的密西西比河,成為世界上運量最大、航運最繁忙的通航河流。2006年,長江干線貨運量增至9.9億噸,2007年一舉突破10億噸大關,達到11.23億噸,是密西西比河貨運量的2倍和萊茵河貨運量的3倍。目前,隨著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的正式完工,5000噸級船舶和萬噸級船隊可全年上行至重慶,但只有較小的船舶才可到達四川的宜賓。 即便如此,受長江部分地段航道的限制,目前長江航運能力的開發還十分有限。有的專家認為,長江干線航運若完全開發,運能應該在30億噸,至少相當於10條京廣鐵路的運輸能力,換言之,長江的運能尚有60%待開發。
漁業資源
長江及其支流和包括洞庭湖、鄱陽湖及太湖這些大湖在內的湖泊魚類豐富。漁業得到廣泛發展,為這一地區許多人口的主要生計。在中國的河流中可找到多達500種魚類,其中多數棲息在長江及其支流。約30種河流動物具有經濟意義,特別是鯉、歐鯿、鱸、馬蛤(一種大穴居蛤)和七鰓鰻;最有經濟價值的是白、黑阿穆爾魚,比目魚及斑點比目魚。鱘也很重要;峽谷是良好的產卵區。再往下游,可發現大量魚子,它們被收集並分散到全國各地供人工養殖。 還有水力發電等等用處。

F. 為什麼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初中地理

選B
因為河流的大小是用它的流程來確定的,這也是為什麼亞馬遜河是世界第一大河的原因。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