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記憶人文地理口訣
❶ 怎樣快速背地理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樣,
初中地理
沒有認真學好,只能到高中再從頭來學。其實我覺得,學
地理
是非常有用的,它與
我們的日常生活
聯系特別密切。學了地理之後,覺得自己長了不少知識。可以隨心所欲地在
地圖
上指出任何一個國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別出不同國家的地理
概況
、風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種
自然現象
的
成因
、
特徵
,可以……這些對於懂地理的人來說都只是些皮毛。而對我這個曾經的「地理盲」卻是格外新鮮有趣的。教我們地理的黃國華老師是個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課總能給我們一種特別充實的感覺。我們不敢有絲毫的分心,生怕
一不留神
便讓知識從耳邊溜走。我們總是不停地聽著、記著,一堂課下來,提綱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
筆記
。我想,幸虧有這番「狂補」,要不這些基本的地理
常識
我們不知要到
什麼時候
才能學到呢!?
學地理最重要的是細心。就拿一張地圖來說,上面的每一點信息都有可能成為考試內容,稍不留神錯過一點的話很可能那
張圖
就白讀了。復習的時候最好是能騰出一塊完整的
時間系統
地讀。先讀圖。地圖是地理的重頭戲,有時甚至會比
書本
還重要。
山川
、
河流
、城市,把它們的
地理位置
記清楚。要爭取第一遍時就記熟。因為記地圖有一個特徵,一旦記住了就不會輕易忘記,所以與其隔一段時間復習一次,還不如剛開始就認真地記好。通過平時的應用加深印象,省去復習的時間。?
再有就是看書。要理解地
記憶
。一般只要是你以前不懂的,看的時候印象就比較深。地理和
政治
、歷史不同,
常識性
的東西更多些,因此記憶也不會太難。但是要記的東西也很多,要捨得
花時間
,自己想竅門,比如「諧音記憶法」或者「形象記憶」等等。在學
自然地理
時,理解的東西會多一些,因為這部分已經有點接近
理科
的東西了,但只要肯花時間多想一些問題,學起來也不會太難。
人文地理
方面,記憶要佔比較大的成分,多背幾遍,爭取一遍比一遍用的時間少,每一遍都能發現一些以前沒有注意到的更細的東西。在高考前的那段
時間里
,主要是看提綱和
卷子
,要特別留意那些能與當前
時事
聯系起來的內容。比如某個特定的
地區
,或者是環境污染這一類的問題等等。只要你鑽進去了,就會發現地理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對它感興趣了,還怕學不好嗎??
最後
我想說
的是,對於考綜合科的同學來說,不論是學「X」科中的哪一門,都不要孤立
地學
,要特別留意這幾科
中能
互相聯系的地方。例如拿到一道
時事政治
題,就可以想想,它發生在什麼地方,與該地方的地理特徵有聯系嗎?該事件是否有什麼歷史淵源?從政治角度可以如何分析,反映了什麼哲理或政治經濟學原理。養成這種思考的習慣,不久你就可以在這幾科中來去自由了。不過這一切還是要建立在你已經掌握好單科知識的
基礎
上,單科都沒有掌握好,
哪裡
還能談什麼聯系呢?所以這也就更強調了
基礎知識
的
重要性
。平時就要注意把知識
一步一步
地吸收好,不要再幻想著到了考前再突擊,那樣的話有可能會摔得很慘。?
高考是一個長期的准備
過程
,僅
有方法
遠遠不夠,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平時一點一滴辛苦努力與積累。高中是一片沃土,只要灑下辛勤的汗水,就必定有豐收的一天。從現在就開始准備吧,把
你的腳步
邁得堅實再堅實些,祝你「笑傲考場」!?
❷ 求高中人文地理記憶口訣,要簡潔對高考有用的
這種東西容易誤導自己
建議不用!!
❸ 如何快速記憶地理資料
地理本人小有心得,100分的卷子都是95以上,高考時也差不多是這個數,所以小有發言內權。對於地理來講,考容試要求點較多,但是並不是無章可循,地理無非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無非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地理現象和成因,人文地理無非旅遊,農工商業區位因素等;而這些都有自己的解決方法,自然地理主要是考察對圖的敏感程度,多看地圖會有幫助,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又和人文地理的自然災害和問題聯繫上,原因無非幾個區位因素出了問題,哪出問題就解決那,所以成因和解決辦法都有了,這一點對於農工商的區位選擇也有聯系,答題方法也相似,而自然現象的成因就要多多設身處地的想問題了,聯系一下實際,很快就會從理論的怪圈裡跳出來了,適當做點題也有助於提高成績,鞏固知識點,所以多融會貫通幾遍就好了,根本不用背,還有請不要對地理產生排斥感,這樣會使你無法很好的融匯,到時效果會不好的。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在問我,我會盡快為你解答的,希望你能在地理上取得好的成績啊
❹ 如何快速記憶地理圖例方法
如何抄快速記憶地理知識
合肥一中襲 王傳忠
地理考試內容包括自然地理和地圖、人文地理、世界地理、中國地理等四部分。地理考試內容十分龐雜,地理知識中需要記憶的內容比較多,許多地理名稱、地理數據、地理分布、地理演變過程等地理感性知識,以及地理概念、地理規律、地理基本觀點等地理理性知識,都需要記憶,這是地理知識的特點所決定的。每個即將參加今年文科綜合考試考生如何在有限的復習迎考時間里,記而不忘,掌握一些「死」知識的記憶方法,以便從「死」知識里找到「活」門徑,以下幾種記憶方法供各位考生參考:
一、 圖示相關記憶法
運用地圖不僅是地理資料的突出特點,同時也是記憶地理知識的得力助手。像利用某些省區或國家在地圖上的輪廓圖形來幫助記憶,如山西省輪廓像平行四邊形,黑龍江省輪廓像只天鵝,山東省輪廓似卧著的駱駝,法國輪廓像六邊形,澳大利亞像不規則的凹字形,義大利輪廓像個女式高跟鞋等。在復習黃河知識時,用筆描繪黃河幹流圖,得出黃河形似「幾」字的結論。
❺ 快速背地理方法
我現在教的就是初二地理,我的學生也在准備考試了,地理學習離不開地圖,從地圖上你可以獲取到很多信息,但枯燥的記憶很容易忘記,而且不好背,你可以發揮你的想像力,比如在記憶中國各個省區形狀的時候,把它們聯想成不同的動物或者事物,比如內蒙古像雄鷹,甘肅像啞鈴,雲南像孔雀等。老師也會教你們一些順口溜什麼的,多念幾遍,總能記下來的。初一的世界地理中有很多國家,你可以從這個國家你感興趣的地方入手,像旅遊、人文、服裝什麼的。因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是相互影響的。記住一個點,再往深里推。比如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牧草被稱為「綠色金子」,是因為這里的氣候(溫帶海洋性),之所以是這樣的氣候是受了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這樣就能幫助你記下氣候和位置了。地理其實不難學,只是你現在心裡已經對它產生恐懼了,多看看書,從你感興趣的地方入手,結業考試一定不會有問題的,加油吧~有什麼不懂的可以來問我
❻ 初一地理巧記(點) 口訣
初中地理知識巧記口訣大全會學習的伢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善於規納,巧記憶,自然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所學的知識可能是終生不忘。下面初中地理巧記大全基本上對初中地理知識進行了概括,對初中學生記憶地理知識很有幫助。
1.七大洲名稱及按面積排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2.世界主要礦產資源:世界重要三礦產,煤鐵石油是重點。俄巴中澳印加美,七國鐵礦儲量大。亞歐大陸和北美,煤礦分布也不差。石油分布很集中,一半以上在中東。
3.世界人口超億十國名稱:南極大洋均無他,人口超億十國家。中美兩印俄兩巴,日尼外加孟加拉。
4.中亞五國名稱:哈吉塔連我肩,烏茲別克鹹海邊。裏海岸邊土庫曼,中亞五國記心間。
5.中亞知識概括:中亞距海位置遠,冬冷夏熱降水難。植被草原和荒漠,卡庫沙漠居西南。
東和東南地勢高,天山米爾邊境間。北、西丘陵和平原,最大哈丘與圖蘭。
河流多數為內流,錫爾阿姆水量減。裏海最大世著稱,鹹海變化危機現。
土庫棉田產量增,功在卡庫運河建。額爾齊斯外流河,流經三國向北穿。
產棉基地次中美,「白金之國」美名傳。民族多信伊斯蘭,最大城市塔什干。
6.中美地狹七國名稱:
(1)中美地狹有七國,色地馬拉貝里斯。薩、洪、尼、哥、巴拿馬,香蕉咖啡天下知。
(2)危洪刷(薩)泥(尼)哥爸(巴)離(貝里斯),中美七國永牢記。
7.北美五大湖:
(1)北美五大湖,蘇密休伊安。
(2)北美五大湖,相互連成群。冰川作用下,構成湖泊因。美加共有四,中間分界明。「伊利」、「安大略」,「蘇必」與「休倫」。另一美獨有,稱之「密歇根」。五湖總面積,世界居第一。淡水資源豐,特別利航運。
8.美國農業帶及其分布:
美國農作形成帶,中部冬麥北春麥。五大湖區及東北,典型乳肉畜牧帶。南部地區條件好,成為集中玉米帶。密河下游平原區,棉花似海處處白。西部山地高原區,牧業農業需灌溉。
9.西亞、北非地理位置:
亞歐非洲緊相連,濱臨四海一湖間。絲綢之路連東西,海陸空運很方便。緊鄰油區波斯灣,裏海海峽西北端。南北運河蘇伊士,三洲兩洋航程短。
10.拉美氣侯特徵:
「拉美」大部居低緯,熱帶氣候主地位。充足熱量降水豐,「暖濕」二字表入微。「安山」兩側顯差異,季節相反赤南北。
11.澳大利亞知識總結:
赤道以南澳利亞,地廣人稀國發達。中部平原水自流,動物古老不可怕。騎在羊背坐礦車,首都設在堪培拉。
12.中國的省級行政區:
(1)三北兩廣兩寧山,五江四南藏蒙川。陝甘青貴福吉安,港澳重天上台灣。
(2)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二寧青陝甘。雲貴藏川北上天,重蒙台海福吉安。
13.120萬人以上的15個少數民族:
蒙白布回朝,滿彝哈尼瑤。壯族過千萬,土藏侗維苗。
14.我國的山脈:
(1)東西走向有三橫,北天陰,中昆秦,湘桂粵贛夾南嶺。東北一西南有三撇,興安太行巫雪峰,台灣山脈東分布,長白武夷夾當中。弧形山脈氣勢雄,喜馬拉雅山似卧龍。
(2)東西走向六條山,天陰昆秦南喜山;南北橫賀六喜斷;東北西南三排山,興安太行巫雪峰,長白武夷東台灣;西北一東南祁連泰,我國地形是多山。
15.長江幹流流經省區:
(1)由入海口逆上:滬蘇皖贛湘鄂渝,川雲藏青至源地。
(2)青和藏,川渝雲,兩湖贛皖蘇滬城,浩浩盪盪入東海,六三零零,航運忙不停。
16.長江主要支流及注入長江時所在省:
烏、岷、雅、嘉、贛、沅、湘、唯有漢水不叫江。烏岷雅嘉川匯入,漢鄂、贛贛、湘、沅、湘。
17.黃河幹流流經省區:
(1)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陝過後入豫魯。
(2)發源青海川甘寧,途經內蒙晉與秦,再經豫魯入渤海,五四**略呈「幾」字型。
18.黃河支流及注入黃河時所在省:
湟、洮、汾、渭、洛、沁。前兩甘,渭河秦,洛、沁、豫,汾河晉。
19.長江中下游主要河港:
賓(宜賓)客重(重慶)來,宜昌會晤(武漢)。敬酒(九江)五壺(蕪湖),難難(南京、南通)老張(張家港)。
20.我國沿海開放14個城市:江海連波通三州,秦島雲煙上青天。
21.季風與非季風區界線:興安、陰山、賀蘭山、巴顏岡底季風圈。
22.我國災害性天氣:春旱、伏旱和夏澇,台風、熱風和冰雹。風雪流,倒春寒,還有霜凍和寒潮。
23.我國重點建設的煤礦:
(1)內蒙東部北到南,伊敏、霍林、元寶山。准格爾礦靠晉陝,黃河「幾」字內捌彎。東勝、神府立西南,內蒙陝西黃河邊。晉北黃河「幾」右肩,大同平朔正擴產。遼寧北部鐵法建,黑省東部雙鴨山。魯南兗州戰猶酣,安微中部有淮南。
(2)山西大同與平陽,雞西鶴崗黑龍江。魯兗蘇徐皖兩淮,河北峰峰與開灤。遼寧阜撫貴六水,河南有個平頂山。
24.我國石油工業基地:
東北慶、扶、遼河田,華北大港與中原。勝利、南陽和東濮,西北克、冷玉門關。
25.我國有色金屬礦產基地:
大余鎢,個舊錫,銅礦集中在德興。平果鋁,招遠金,水口鉛鋅銅共生。錫礦山區卻產銻,銅仁無銅偏產汞。白雲鄂博多稀土,金昌鎳都更著名。
26.我國特大城市數目巧記:
遼四多多魯三星,黑吉冀台蘇雙份。皖桂瓊與青藏寧,至今尚無特大城。其餘二十一家庭,唯有一城百萬人。草原鋼城是例外,剩下二十政中心。
27.巧記特大城市名:
沈大鞍撫濟淄青,兩個哈爾吉長春。石唐台高包鄭原,京津戶渝蓉貴昆。羊城昌寧(南京)杭福港,西安蘭州漢(武漢)沙新(烏魯木齊)。
28.我國的五嶽:
(1)東西南北中,泰華衡恆嵩。
(2)東西太滑(泰華)路難走,南北兩橫(衡、恆)又受阻。中部山高(嵩)聳入雲,「五嶽」山名詩中出。
29.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
貴重急需數量少,航空運送為最好。易腐變質鮮活貨,短程公路最可靠。遠程量少飛機運,量大專用火車跑。大宗笨重遠不急,鐵路水運均可到。
30.我國主要的鐵路干線和樞紐:
南北京廣與滬津,京哈北京──哈爾濱。焦枝、枝柳和寶成,向南延伸是貴昆。東西京包和包蘭,隴海、浙贛和蘭新。湘黔株洲至貴陽,貴陽──昆明是貴昆。主要樞紐京、哈、沈,鄭、武、廣、株和天津。上、南、蘭、西、成、重、濟,石家莊和貴、柳、昆。
31.牛郎、織女星所在星座:織女彈琴,牛郎獵鷹。
32.九大行星:水浸(金)地球,火燒木星成土,天海冥王都叫苦。
33.世界著名商品糧出口國:美加法澳阿,餓了就去拉。
34.我國九大商品糧基地:
(1)四江三湖一成松,九大糧地記心中。
(2)長三珠三和江漢,洞、鄱、淮、松四平原。
35.我國商品棉基地:
魯西北、冀中南。長下濱,沿二平原。豫北、黃淮和江漢,還有祖國南疆邊。
36.我國棉紡工業分布:
長三及附近,上海為中心。黃河中下游,京、石、鄭、西、津。江漢及附近,武漢為中心。
37.小麥的分布:
小麥分布各大洲,耐寒耐旱耐鹽鹼。我國東北和華北,美加中部大平原。西伯利亞烏克蘭,澳大利亞紐西蘭。南美草原潘帕斯,歐洲西部廣平原。種植面積最廣大,產量位居糧食先。
38.水稻的分布:水稻作物單產高,喜熱喜濕喜水生。亞洲分布佔大半,中國南方最集中。
39.世界玉米的分布:
玉米高產成本低,生長季長溫暖期。地區分布較廣泛,遍及亞歐美與非。
40.月相規律:
上上西西右見晚,下下東東清早天。自西向東四相時,上盈下虧月長圓。
41.二十四節氣: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
42.地質年代:
地質年代古不古?三十八億年前起太古。二十五億年前到元古,五億七千年進寒武(古生代)。二億五中生代,七千萬年新生來。
43.世界中低緯洋流分布規律:
南北半球,各有環流;北順南逆,東寒西暖。
44.我國儲量居世界首位的金屬:
吾(鎢)弟(銻)吸毒(稀土)心(鋅)太(鈦)煩(釩),首位金屬記心間。
45.原始農業型:
赤道雨林耕地少,北極地區生存艱。刀耕火種是手段,獸皮遮身食生餐。
46.企業化種植園:
熱帶作物種植園,集約經營產品專。集中拉非與南洋,產品外銷技術先。
47.我國的地域口味:
安徽甜,河北咸,河北浙江咸又甜。寧夏河南陝青甘,又辣又甜外加咸。山西醋,山東鹽,東北三省咸帶酸。黔贛兩湖辣子蒜,又麻又辣數四川。廣東鮮,江蘇淡,少數民族不一般。因人而異多實踐,巧調能如百人願。
南亞地理氣候
南亞次大陸,地形分三部:
北部為山地,三國居內陸;
南德干高原,土肥礦產富;
中間農業區,平原連成弧。
三條大河流,沖積平原出;
印河便灌溉,恆布下游匯①。
氣候熱季風,降水有偏護。
①恆,恆河。布,布拉馬普特拉河;本河源於中國境內,在中國稱雅魯藏布江。
印度
南亞最大國,首都馬德里;
人口世居二,耕地亞洲一;
麻茶世界首,棉蔗屬經濟;
孟加兩大港①,棉麻工業地。
①孟,孟買。加,加爾各答。
印度主要作物
水稻小麥棉花茶,還有花生甘蔗和黃麻。
❼ 怎麼快速記地理
一、濃縮記憶法
即對學習材料進行提煉、概括、抓知識主要特徵,用簡要的語言高度濃縮,然後再展開記憶。如對於洋流流向,中低緯度海區,形成以副熱帶海區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順時針流向,南半球逆時針流向(可濃縮為「反氣旋型洋流」);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逆時針流向(可濃縮為「氣旋型洋流」)。再比如,北半球,1月份大陸上氣溫低,則等溫線向低緯凸出,海洋上氣溫高,則向高緯凸出;7月份大陸上氣溫高,則等溫線向高緯凸出,海洋上氣溫低,則向低緯凸出。同理,南半球,1月份大陸上氣溫高,則等溫線向高緯凸出,海洋上氣溫低,則向低緯凸出;7月份大陸上氣溫低,則等溫線向低緯凸出,海洋上氣溫高,則向高緯凸出。等溫線的凸出方向可概括為「高高低低」即:無論南北半球,如果某地氣溫高,則向高緯凸出;某地氣溫低,則向低緯凸出。
二、字頭與諧音記憶法
字頭記憶法即把要記憶知識部分的字頭排列起來記憶,應用時再展開,引出整體內容。這種方法對於記憶需要排列時間或空間位置順序的知識很有幫助。諧音記憶法是將地名、物產、數據等枯燥乏味的內容編成有趣的語言,便於學生想像,達到「記中樂,樂中記」的藝術效果。如俄羅斯西部兩條主要河流自西向東是:伏爾加河、鄂畢河,可以採取這兩種方法,記憶為「富了」。再比如,黑色金屬主要包括鐵、鉻、錳等,可以採用「鐵哥們」諧音記憶;德國的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工業、化學工業、採煤工業、紡織工業和鋼鐵工業,可以記憶為:計(機)劃(化)采訪鋼(一位名人),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可採取諧音:爸爸四十八歲。
三、形象記憶法
即藉助人的形象思維,把需要記憶的地理知識構成某種實物、數字、或幾何圖形,然後再進行記憶。形象記憶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例如在復習中國政區輪廓時,把各個省區的輪廓歸類為人們熟悉的人和動物形象,如廣東省形似一個象鼻,象鼻延伸的方向是南海,所以稱之為「伸進南海的象鼻」;遼寧省形似一個逗號;廣西形似樹葉;湖南、江西像一對親密無間的伴侶;雲南像開屏的孔雀……。這樣,在談笑之間掌握了知識,使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四、比較記憶法
有比較才能有鑒別,才能有記憶。比較記憶法即把相反或相近的知識點進行對比,從而找出異同點進行歸納。從而獲得感性的地理知識,形成新的地理概念。它啟發了思維,在比較中了解了各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本質屬性,正確得出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的關系和聯系,並理清地理事物的發展過程和趨向,這樣提高了認識地理事物的邏輯思維能力。如在中國地理中,把秦嶺——淮河一線以南、以北的地理環境,等特點進行綜合比較:秦嶺一淮河以南地貌以盆地、丘陵為主,一月最冷月均溫大於0℃,大於等於10℃積溫4500℃以上,溫度帶是亞熱帶,干濕地區為濕潤地區,年降水量大於800毫米,植被以常綠闊葉林為主,耕地類型以水地為主等;而秦嶺一淮河以北地貌以平原、高原為主,一月最冷月均溫小於0℃,大於等於10℃積溫4500℃以下,溫度帶是溫帶,干濕地區為半濕潤地區,年降水量小於800毫米,植被以落葉闊葉林為主,耕地類型以旱田為主等。通過這種方法對比,不僅獲得了完整的、系統的地理知識,而且能融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於一體,達到理解性鞏固。
五、聯想與理解記憶法
1.關系聯想、理解
根據某些地理事物在時間、空間、性質、成因等方面有聯系,可通過聯想尋找它們之間的聯系,從而把相關的知識聯系起來。如在復習亞馬孫平原時,從同一地理空間聯系,想到亞馬孫河,由於常年受到赤道低氣壓帶的控制,全年降水均勻,季節變化小;想到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區,物種豐富,但是破壞嚴重。再如,根據因果推理式的分析,可推出對流層的三大特徵: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上冷下熱),容易導致大氣的對流運動,大氣對流運動顯著,對流層內又集中了四分之三的大氣質量和幾乎全部的水汽與雜質,造成復雜而多變的天氣現象。
2.聚散聯想、理解
聚散聯想、理解是指運用聚合思維對一定數量的知識,通過聯想按照一定的規律組合到一起的記憶方法。這樣,觸類旁通,擴大思路。如地理環境中的循環包括:對於地理環境中的循環,包括地殼物質循環、大氣環流、生物循環、水循環、土壤養分循環;由太陽直射點季節移動引發的季節變化知識點包括: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地球公轉線速度的季節變化、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季節移動、天氣特徵的季節變化、河流流量的季節變化、氣溫水平分布規律的季節變化、洋流流向的季節變化、工農業的季節變化、極端氣溫分布的季節變化、氣壓中心分布的季節變化等。
❽ 提問地理速記口訣
西起帕米爾高原,東止太平洋西岸;
北連蒙古大戈壁,南海之南赤道邊;
面積九百六十萬,世界列位居第三。
❾ 怎樣快速記住地理
死記硬背是不行的。學習地理有訣竅:理解+興趣。先會看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內右東。把所學的地理知識都容能聯想到地圖的准確位置,這樣可以加深記憶。地理是個很實在的學問,都是有道理,不懂就問,形象的去想像、理解。地理是世界的寫真,拿著一本地理書或是地圖,上面展示的就是美麗的大千世界!
❿ 關於地理的快速記憶方法
太多了,有空你自己看看吧,貼出來一部分:
地球特點
赤道略略鼓,兩極稍稍扁。
自西向東轉,時間始變遷。
南北為緯線,相對成等圈。
東西為經線,獨成平行圈;
赤道為最長,兩極化為點。
東西南北半球的劃分
西經二十度,東經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東西兩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緯度,
四季溫帶顯,南北相反出。
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
地球自轉,晝夜更換。
繞日公轉,四季出現。
自轉一日,公轉一年。
自西向東,方向不變。
地球五帶
地球有五帶,全靠四線分;
回歸間熱帶,極圈分寒溫;
寒溫各有二,五帶溫不均①。
①溫,指溫度。
地圖辨方向
地圖方向辨,擺正放眼前;
上北下為南,左西右東邊。
標圖易分辨,經緯網較難;
緯線指南北,東西經線圈。
極地投影圖,定向較特殊:
對於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緯圈東西,自轉反時走。
對於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緯圈東西,自轉順時走。
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積,總共五億一;
水陸百分比,海洋佔七一。
陸地六大塊,含島分七洲;
亞非南北美,南極大洋歐。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廣;
大西「S」樣,印度北冰洋。
板塊構造學,六塊來拼合;
塊內較穩定,交界地震多。
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為四洋首,位於亞澳兩美間。
大西洋西南北美,東岸臨界歐與非。
印度洋臨亞非澳,南部三洋水相連。
北冰洋面為最小,亞歐北美三洲環。
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陸佔三,亞歐非洋兩美南①。
亞歐兩洲本一體,烏拉高加分兩邊②;
亞非原本相結連,蘇伊運河來割斷③;
亞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峽在中間;
中美南北來牽線,巴拿運河又阻攔④;
數大洋洲面積小,似斷不斷亞下邊。
亞歐非洋東半球,南北美佔西半邊,
唯有南極搞獨立,冰層覆蓋稱高原。
①洋,大洋洲。兩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極洲。
②烏拉,烏拉爾山脈和烏拉爾河。高加,高加索山脈。
③蘇伊運河,蘇伊士運河。
④巴拿運河,巴拿馬運河。
七大洲地形
亞洲
亞洲地形雜,中高四周窪。
沖積平原廣,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資源可誇。
歐洲
半島緣海多,形體分節肢;
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
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北美洲
東部高原聯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東西相間高大陸,世稱湖海在其間。
南美洲
安第斯山雄踞西,東部平原高原區。
地形多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
西部山脈為最長,亞馬遜河流域廣。
熱帶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數潘帕斯。
非洲
平均海拔六百米,號稱大陸高原洲,
東部高原連一體,西部沙漠平原有。
大洋洲
面積小,分兩區,
一大陸,二島嶼。
大陸東西高,中部是盆地。
南極洲
四周環三洋,多年冰雪積;
超過二千米,海拔數第一。
海底地形
淺海大陸架,外緣大陸坡;
洋盆海溝嶺,洋底不可測。
地形變化
地形變化,內外力加。
滄海桑田,內部力大;
板塊運動,拉伸擠壓,
斷層褶皺,出現高窪;
火山地震,板塊緣發。
外部力量,不可輕它;
風浪水冰,侵蝕變化,
天長日久,削高填窪。
天氣和氣候
天氣:短時陰晴雨雪冷熱風
氣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
氣溫分布規律
氣溫分布有差異,低緯高來高緯低;
陸地海洋不一樣,夏陸溫高海溫低,
地勢高低也影響,每千米相差6℃。
地球變暖危害
大氣污染,地球變暖;
冰川融化,沿海被淹。
採取措施,刻不容緩。
風的形成
溫高氣上升,低壓下形成;
氣自高壓來,流動形成風。
地球氣壓帶
高氣壓帶四,低氣壓帶三:
南北五度間,高溫氣上翻,
2 〔地理口訣〕(整理成冊,復制方便!)
赤道低氣壓,降水造方便;
南北三十度,氣流下偏轉,
副熱高氣壓,少雨常乾旱;
極地氣壓低,靠近兩極點;
南北六十度,副極低壓然。
地球風帶
氣壓帶相隔,風帶共有六:
信風赤道摟,東風兩極出,
南北西風帶,四十、六十度
降水形成條件
空汽飽,氣溫降;
凝結核,相碰撞;
體重加,雨雪降。
降水分布規律
赤道熱,降水多:
兩極寒,降水難。
回歸線,分西邊;
陸西岸,副高帶,
信風吹,降水虧;
陸東岸,季風故,
氣候溫,降水富。
中緯度,居內部;
距海遠,氣候干。
影響氣候的因素
影響氣候因素,四個方面兼顧;
緯度位置第一,赤道兩極懸殊;
其次要看海陸,遠海夏季干酷;
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風雨勿;
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來水富。
陸地自然帶分布與特徵
地表氣候不一般,植被動物隨著變。
九自然帶分布談,熱溫類型各有三;
亞寒苔原冰原帶,另外高山垂直變。
熱帶雨林赤道邊,高溫多雨樹參天;
猩猩猿猴時常現,河馬大象不少見。
熱帶草原夾兩邊,非洲南美最廣泛;
干濕兩季南北反,稀樹密草動物歡;
獅犀斑馬長頸鹿,乾季向著水草遷。
熱帶沙漠回歸線,非澳兩洲最大片;
草木稀少多沙丘,鴕鳥駱駝耐餓旱。
溫帶沙漠居陸間,亞美澳非都可見;
夏季高溫冬季寒,植被較少能耐干。
溫帶草原四季顯,多位北半球中間;
雨水較少草尤短,黃羊野兔最常見。
溫帶森林闊葉繁,熊貓梅花鹿罕現。
北部亞寒針葉林,松樹雲杉能耐寒;
亞美北部歐大半,動物冬夏羽毛換。
苔原氣候冬長寒,亞歐美洲最北邊;
植物地衣和苔蘚,特有動物馴鹿焉。
南極冰原和冰山,企鵝海豹近海岸;
北極點與格陵蘭,白熊海象不畏寒。
世界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土地資源,生存條件;
耕林草建,伐墾泛濫,
流失沙化,人增地減,
採取措施,齊抓共管。
水資源
地球水多,海水大片;
只能利用,淡水資源。
河湖地下,分布有偏;
滿足需要,比較困難。
保護資源,節用當先;
植樹造林,防治污染。
海水淡化,為期較遠。
森林資源
森林用途:提供材木,
含蓄水源,增加濕度;
防風護田,保持水土;
調凈空氣,①「自然調度」。
保護資源,植伐同步。
①調,調節大氣成分。凈,凈化。
礦產資源
礦產種類實不少,煤鐵石油最重要。
俄巴中澳印加美①,七國鐵礦儲量高;
煤礦要數中美俄,亞歐北美煤質好;
石油分布很集中,中東俄美中墨英。
①巴,巴西。印,印度。
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居住,亞洲東部南部;
北美東部歐洲,人口稠密在數;
地屬沿海平原,氣候濕潤溫暖;
農業歷史悠久,工交城市發展。
人口問題
人口發展過快,環境資源受害;
人口城市遷移,帶來諸多不宜:
住房交通水電,醫教就業問題。
世界人種問題
世界人種分清,要看膚發眼睛。
白居歐洋北美①,黃人主在亞東,
黑人非洋美國,種族歧視受輕。
①洋,大洋洲,後面「洋」字亦同。
世界主要語言
世界民族二千,多有自己語言。
漢語使用最多,亞洲中國東南①;
英語使用面廣,英澳北美印度;
俄語比較集中,拉美西語侵佔②;
法語世稱美麗,主要法國內焉;
阿拉伯語亞非,國際重要語言。
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宗教三,佛基伊斯蘭。
基督徒十億,歐美洋廣泛①;
佛教源印度,回真伊斯蘭,
六億穆斯林,亞非最多見。
①歐美洋,歐洲,美洲和大洋洲。
有關世界國家問題
世界國家一百八,面積俄加中最大,
領土領水海陸空,兩邦之間國界劃。
政治制度分社資,多數國家不發達;
國際交往要平等,五項原則維護它。
世界區域劃分
世界區域分十三,依據人地和自然①。
亞洲區域數有五:東西南中和東南;
非洲區域兩部分,撒拉劃分南北線;
3 〔地理口訣〕(整理成冊,復制方便!)
美洲區也分兩段,拉丁美洲佔南邊;
歐分西東聯北亞②,南極大洋獨成片。
①人地,人文地理因素和地理位置。
②東聯北亞,歐洲東部和北亞聯合為一個區域。
東亞各國
東亞有五國:中朝韓日蒙①。
蒙古居內陸,畜牧業較盛;
朝鮮分南北②,北朝資源豐;
南韓經濟發,與日稱「小龍」;
中國更重要,後面另外評。
①朝,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②朝鮮,指朝鮮半島。
東亞地形
東亞海岸線曲折,半島島嶼似星羅;
西部高原和山地,東部平原丘陵多;
地勢西高東部低,東流入海是江河。
東亞季風氣候
東亞季風顯著,東海西部大陸。
海陸比熱不同,氣壓隨季擺動。
夏陸增溫較快,形成低氣壓帶;
海水吸熱較遲,低溫高氣壓在;
季風從海到陸,近海降水豐富。
氣候還分兩種,溫帶亞熱季風
東亞沿海與內陸差異
東亞之沿海,溫濕人稠密;
平原耕地廣,稻茶絲產地;
沿海多良港,經濟貿易益。
西部人口少,多高原山地;
草原氣候干,畜牧加工宜。
日本
日本四大島,本洲最重要;
海岸線曲折,人稠地狹小;
地震活動頻,海洋季風顯;
森林水力富,礦產資源少;
經濟發展快,科技水平高;
經濟四要區,原料進口靠;
對外貿易港,神橫本州島。
東京為樞紐,鐵路速度高;
寒暖流交匯,捕魚北海道;
地小靠機械,農業單產高;
文化東西兼,櫻花國代表。
東南亞地理狀況
「南洋」東南亞,共十個國家;
最大群島國,印度尼西亞。
歐洲向東行,必經馬六甲;
印太兩洋間,「十字路口」卡。
半島山河間,分布呈縱列。
上游「V」字谷,流急水力富;
下游寬且緩,沖積成平原;
土肥灌溉便,人稠農業興。
群島多火山,三大板塊間;
印度尼西亞,「火山國」名兼,
農民不怕險,火山口種田。
東南亞兩種氣候類型
熱帶雨林赤道邊,馬來半島群島焉;
全年對流雨為主,一載降水過二千;
雨熱充足植物茂,四季農作不休閑。
熱帶季風分雨旱,中南半島菲北邊;
六至十月為雨季,旱十一至五月天;
全年降水一千五,雨季播種收在旱。
東南亞居民和物產
東南亞人稠,物產多量大:
橡膠油棕錫,盛產馬來亞①;
椰子和蕉麻,菲律賓可誇;
稻米為主食,泰國質量佳;
印尼汶萊國,石油在開發;
人稠多信佛,建築出精華;
柬寨吳哥窟,仰光大金塔;
經濟有發展,華人貢獻大。
①馬來亞,馬來西亞。
新加坡
馬來半島新加坡,形如獅子市島國;
島小如星人稠密,四分之三華人多。
「十字路口」馬六甲,太印航行必經過。
資源貧乏靠進口,獨立新興工業國。
地理優越港口良,對外貿易航運多;
開放吸資引技術,工業發展「小龍」活。
花園城市環境美,旅遊行業創匯頗。
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群島國最大。
產量世界首,木胡藤金納①;
石油輸出口,本區亦最大;
熱帶雨林景,翡翠鏈項掛;
萬隆環境雅,療養旅遊佳;
都城雅加達,位於島爪哇。
①木,木棉,胡,胡椒。金納,金雞納。
南亞地理氣候
南亞次大陸,地形分三部:
北部為山地,三國居內陸;
南德干高原,土肥礦產富;
中間農業區,平原連成弧。
三條大河流,沖積平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