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國家地理福建

中國國家地理福建

發布時間: 2021-02-23 03:05:21

A. 中國國家地理 省份特輯

01:台彎
02:新疆、山西、雲南、澳門
03:四川、山東
04:貴州、大香格里拉
05:陝西(2冊)專、西X
06:青海
07:江南、屬塞北西域珍藏版
08:北京、河南(上下)、東北
09:福建(上下)
10:寧夏(上下)

B. 誰有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的09年第五期(福建,下)實體和電子版都行。拜託了。我找了很久都找不到!

http://ngc.ngfans.com/videos-1-0-0-1.aspx

這個網站里應該有,這是國家地理愛好者網(NGFans),提供版電子版,權和訂閱

C. 中國國家地理 福建專輯

期待中!

D. 關於福建的地理知識和介紹

1、位置境域

福建地處中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於北緯23°33′至28°20′、東經115°50′至120°40′之間,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橫貫武夷山脈與江西省交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連接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與台灣隔海相望,是中國大陸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2、地形地貌

福建境內峰嶺聳峙,丘陵連綿,河谷、盆地穿插其間,山地、丘陵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地勢總體上西北高東南低,橫斷面略呈馬鞍形。因受新華夏構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東向斜貫全省的閩西大山帶和閩中大山帶。

3、氣候

福建靠近北回歸線,受季風環流和地形的影響,形成暖熱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豐富,全省70%的區域≥10℃的積溫在5000-7600℃之間,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7-21℃,平均降雨量1400-2000毫米,是中國雨量最豐富的省份之一。

4、水系

福建水系密布,河流眾多,河網密度達0.1公里/平方公里。全省河流除交溪(賽江)發源於浙江,汀江流入廣東外,其餘都發源於境內,並在本省入海,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683條,其中流域面積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有閩江、九龍江、晉江、交溪、汀江5條。

福建,簡稱「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福州,福建省陸地總面積12.14萬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底,福建省下轄9個省轄市,12個縣級市,44個縣,29個市轄區。

(4)中國國家地理福建擴展閱讀:

福建的自然資源:

1、土地

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2010年全省土地總面積1239.34萬公頃,其中:農用地面積1095.55萬公頃,建設用地面積72.92萬公頃,未利用地面積70.87萬公頃。農用地中,耕地面積133.85萬公頃。

2、海洋

陸地海岸線長達3752千米,居全國第二;海岸線曲折率1:7.01,居全國第一位。曲折的海岸線形成大小港灣125個,其中深水港灣22處,可建5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東山灣、廈門灣、湄洲灣、興化灣、羅源灣、三沙灣、沙埕港等7個,重要的海港有福州港、廈門港、泉州港等。

3、森林

福建的森林覆蓋率為65.95%,居全國首位。擁有1.15億畝的森林面積,全國六大林區之一。有的已辟為自然保護區,如三明莘口格氏栲保護區、建甌萬木林保護區、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福建林區可分為中西部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和東部亞熱帶季風雨林區。

4、礦產

福建省屬於環太平洋成礦帶中的重要成礦區之一,礦產資源比較豐富。截至2001年底,福建省已發現礦種118種,主要礦產有鐵、錳、銅、鉛鋅、鎢、鉬、鈮鉭、金、銀、無煙煤、石灰岩、螢石、葉蠟石、石英砂、高嶺土、飾面用花崗岩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福建

E. 《中國國家地理》推出過那些省份(地區)的專輯

《中國國家地理》推出過以下省份(地區)的專輯:
01——2001年03期 台灣專輯
02——2001年06期 北京專輯
03——2002年01期 新疆
2002.4,澳門
04——2002年06期 山西
05——2002年01期 雲南
06——2003年01期 山東
07——2003年09期 四川專輯
08——2004年07期 大香格里拉
09——2004年10月 貴州
10——2005年5月 陝西
11——2005年6月 陝西
12——2005年9月 西藏
13——2006年2月 青海
14——2006年3月 青海
15——2007年3月 江南
16——2007年10月 塞北西域
17——2008年5月 河南
18——2008年7月 河南
19——2008年8月 北京
20——2008年10月 東北
21——2009年4月 福建
22——2009年5月 福建
23——2010年1月 寧夏
24——2010年2月 寧夏
25——2012年1月 浙江
26——2012年2月 浙江
27——2012年10月 內蒙古
2013.1-2海南
2013.10新疆
2014.1-2重慶
2014.10西藏
2015.1-2河北

F. 福建的地理知識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於北緯23度30分至28度22分,東經度50分至120度40分之間,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隔海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橫貫武夷山脈與江西省交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福建屬於中國華東地區。福建是中國著名僑鄉,旅居世界各地的閩籍華人華僑1088萬人。其中,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這三地的閩籍華人華僑最多。福建與台灣源遠流長,關系最為密切,台灣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居於中國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是中國距東南亞、西亞、東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唐上元元年設福建節度使,轄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因五州的前二州得名。明置福建省。唐開元21年(733年)設「福建經略使」,始稱「福建」。南宋設有1府5州2軍,故又稱「八閩」。
關於八閩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福建古為閩地,北宋時始分為八州、軍,南宋分為八府、州、軍,元分八路,因有八閩之稱;另一種是《辭源》的說法: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興化、建寧、延平、汀州 、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為八府,所以有八閩之稱。建、延、邵、汀,為上四府;福、興、漳、泉,為下四府。共八府,號稱「八閩」。
福建在歷史上是「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伊斯蘭教等重要文化發源地和商貿集散地,福州、廈門曾被辟為全國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泉州曾是古代世界第一大港口。閩江口的馬尾港是中國近代造船工業的先驅和培養科技人才的搖籃礦產資源
福建地質構造復雜,礦產資源中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118種(含亞礦種),其中能源礦產有無煙煤、地熱等2種,金屬礦產31種,非金屬礦產82種,水氣礦產1種.金、銀、鉛、鋅、錳、高嶺士、水泥石灰岩、花崗石材、明礬石、葉臘石、 硫等礦產儲量也較大。石英砂儲量、質量冠於全國。
⊙ 生物資源
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重點林區之一,全省森林面積1億多畝,樹木種類繁多,森林覆蓋率達62.96%,居全國首位。
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有內陸養殖面積和可作業海洋漁場面積分別約1000平方公里和12.5萬平方公里。有魚類750多種,佔全國海洋魚類種數的一半。尤其是水產品資源種類繁多,現有品種佔世界50%以上,水產品總量居全國第三位,人均佔有量居全國第一位。
⊙ 水資源
境內河流密布,水利資源豐富。
全省擁有29個水系,663條河流,內河長度達13569公里,河網密度之大全國少見。
水力理論蘊藏量1046萬千瓦,可裝機容量705萬千瓦,居華東之首。
⊙ 旅遊資源
全省人文薈萃,擁有十分豐富的旅遊資源,擁有一大批影響日益擴大的旅遊品牌,包括山與水完美結合、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素有海上花園、音樂島美譽的鼓浪嶼,情系海峽西岸、凝聚世界華人的湄州媽祖朝聖文化,多元文化相互融合、民俗風情獨具特色的泉州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福建永定土樓,著名的革命聖地上杭古田會址,福建古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搖籃曇石山文化遺址,天下絕景、宇宙之謎的寧的白水洋奇觀,泰寧世界地質公園,漳州火山公園等旅遊品牌和一大批風景名勝區。全國第五大島平潭縣,島上海岸蜿蜒曲折,岸線達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為優質海沙灘,沙質細白,海水湛藍,獨具特色的自然風貌。福建又是著名的老區、蘇區,閩西、閩東等是重要的革命根據地,當年中央蘇區有10個縣在福建,老區分布在62個縣。
武夷山
武夷山游覽勝地,一般是指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15公里的小武夷山,它方圓百餘里,自成一處勝地,向稱福建第一名山。武夷山風景區以丹霞地貌為特色,有「三三、六六」之勝。三三是指迂迴曲折的九曲溪兩岸的36作山峰。碧山丹水,一曲一個景,曲曲景相異。
游武夷山即可乘竹筏沿九曲溪觀光,又可徒步登山探勝,二者也可在溪流中相互結合。在登山探勝中也可去天心岩一帶探奇。放筏九曲,是游武夷山最獨特之處,它起於星村,止於崇陽溪入口處的武夷宮,全長7。5公里。
▲一曲
就在九曲溪的最下游,景色暢達豁然,附近有大王山、幔亭峰、獅子峰和觀音岩。大王峰雄據溪北,雄偉壯觀,為武夷36峰之首。山峰頂大腰小,四周懸崖如削,唯有從峰南的一條裂縫中攀援木梯才能到達。登頂四望,武夷36峰皆朝拱此峰,儼然「王者之尊」,難怪古人雲「不登大王峰,有負武夷游」。
▲二曲
是一段幽深險峭的峽谷,武夷36峰最迷人的玉女峰就在二曲西側,與大王峰隔溪相對。玉女峰南邊有武夷勝景「一線天」,他在靈岩伏義洞深處。
▲三曲
南岸的小藏峰有聞名於世的「架壑船棺」。據考證,船棺大約出自距今3400多年前的青銅時代,它是古越族人的一種葬俗。架於千仞絕壁上,至今仍未知是如何架上的。
▲四曲
勝景是隔溪對峙的兩座巍巍巨岩,東為大藏峰,西為西釣台。巨岩、幽洞、深潭是大藏峰的三絕。西釣台臨溪而立,形如一仙翁在溪邊垂釣。
▲五曲
是九曲中最開闊的地方,這里有林木郁蔥的平林洲,洲上有隱屏峰、接筍峰、玉華峰等名峰。隱屏峰下有著名的紫陽書院,是南宋朱熹講學之處。玉華峰和隱屏峰對峙而立,風姿獨秀。在隱屏峰之西有斷續三截的接筍峰,峰下有「鐵象石」,這里是進入茶洞、攀登接筍峰的門戶,在峰頂可看到日天游峰瀑布。在五曲和六曲間有「雲窩」,每當黃昏,雲霧漂泊。 ▲六曲
是九曲中最短的一段,但景色又為最勝,被稱為「武夷山第一勝地」的天游峰即在此。天游峰高出群峰,巍然聳立,峰頂常有雲霧彌漫,登峰頂,猶如天游,故名。在峰頂,縱目四望,溪、山全勢一覽無余,也是觀雲海、看日出的好地方。六曲北岸蒼屏峰下有水流迅急的「松鼠澗」。沿溪上行500米即可到桃源洞。
▲七曲
其北岸有武夷山風景區最高峰—三仰峰,海拔754米。
▲八曲
水天空闊,碧水中怪石林立,有上水獅石、下水龜石等石景。
▲九曲
盡頭是星村,放眼平望,豁然開朗。
游武夷山除去九曲溪之外,還可去山北的天心岩景區一游。天心岩在武夷山東北,山北的著名名勝古跡如流香澗、玉柱峰、鷹嘴岩等都在其周圍。天心岩景區景色絢麗,其中尤以流香澗為最佳。澗間丹崖壁立,青藤垂幔,花木幽香。水簾洞位於天心岩北邊。是武夷山最大的一處岩洞,洞內寬敞明亮,可容千人,有「山中最勝」之稱。天心岩是武夷山茶主產區,馳名中外的「大紅袍」就產於此,有武夷山無不到此一游。
鼓浪嶼
鼓浪嶼位於廈門島西南隅,與廈門市隔海相望,面積1.78平方公里,2萬多人,為廈門市轄區。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明朝雅化為今名。由於歷史原因,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小島還是音樂的沃土,人才輩出,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又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無車馬喧囂,有鳥語花香,素有「海上花園」之譽。主要觀光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毓園、環島路、鼓浪石、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和天 然海濱浴場等,融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隨著廈門經濟特區的騰飛,鼓浪嶼各種旅遊配套服務設施日臻完善,成為觀光、度假、旅遊、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海島風景文化旅遊區。
清源山
我國現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老君像,在清源山風景名勝區"閩海蓬萊"意境區內的羽仙岩下。1988年月1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子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著名的哲學、思想家。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里記載:"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車曰聃。"他的籍里是"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道教尊他為教主,奉承《道德經》為主要經典。老子的哲學思想在我國佔有重要位置,影響十分深遠。
老君造像雕於宋代,據《泉州府志》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為略施雕琢。"寥寥數語,使之更具有神秘色彩。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為55平方米。左手扶膝,右手憑幾,垂耳飄髯,指能彈物,目光炯炯,獨具超塵脫俗、仙風道骨神韻。整座石像神態浩然,和藹可親,炳煥生光,充滿魅力,堪稱宋代石雕藝術瑰寶。
老君岩原有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築群,規模宏大,蔚為半觀,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詠贊。道觀明代已廢,但老君造像經風歷雨何存至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遊客、眾多學者慕名而來參觀考察。現在老君岩已成為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旅遊熱點。法國學者黛安娜·李作為我國文化部外文局專家,隨外籍專家組來泉州考察時,在老君岩題留:"這已是我第二次參觀老君岩,但我仍和上次一樣激動,因為這位老人和大地緊緊地融為一體,他好像知道一切,又理解一切"。我國著名規劃專家任震英題贊老君岩造像為:"老子天下第一"。
冠豸山
連城冠豸山<豸,在此讀zhài>,以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寓含剛正廉明之意,舊稱「東田山」、「蓮峰山」。位於福建連城縣城東郊 1公里。山體於縣戚之東1.5公里處平地兀立,不連崗自高.不託勢自遠。景區萬圓123平方公里。以其天生麗質於1986年榮膺「福建十佳風景區」,1994年,國務院公布其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平地兀立,不連崗自高,不託勢自遠」。景區方圓123平方公里,集山、水、岩、洞、泉、寺、園諸神秀於一身,雄奇、清麗、幽深,與武夷同屬丹霞地貌,被譽為:「北夷南豸,丹霞雙絕」。
冠豸山有山奇、水秀、谷幽、岩深之神秀。有中開一谷的蒼玉峽,驚而不險的丹梯雲棧,放眼萬里的一線天,冷風襲人的雪洞,山泉琮琮的蓮花洞。身姿綽約的姐妹岩,撩人遐思的玉女池等。目前可游覽的景觀有四十餘處,摩崖石刻三十九處,另有規模壯觀的亭、閣、寺廟、書院、山房等十餘處。
冠豸山景區面積123平方公里,核心景區53平方公里。由冠豸山、石門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龍湖五個游覽區組成。
冠豸山開發始於宋元佑年間,在石門湖築亭建閣,植以松竹,成為吟詩斗酒之地。山中風景秀麗,獨樹一幟。歷代留下許多摩崖石刻和樓台亭閣及書院等人文景觀。今尚存半雲亭、松風亭、東山書院、修竹書院、靈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餘處。最為珍貴的有林則徐登臨冠豸山時手書的橫匾「江左風流」,現存於東山草堂內;還有乾隆年間的名士紀曉嵐,任福建提督學院時題寫的「追步東山」真跡。
近年來,冠豸山風景區的建設有很大發展,重修了游山道路,植樹種花十餘萬株,修建了長壽亭、凝碧山房和旅遊場所,鑿通了最佳遊程「先水後山」的後區道路,改善了旅遊服務設施,每年可接待遊客近十萬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從正面登山的話,登上百餘米緩坡後,可以看到有一株枝幹虯勁的百年老松挺立崗山,那就是冠豸山上最著名的一株迎客松。其實冠豸山在古代蒼松遍布,但受清末戰亂、「大躍進」毀林煉鋼及「文革」時期亂伐林木的摧殘,冠豸山幾乎成為禿山,僅剩這顆老松因為長在峭壁之上砍不到而得以倖存。它虯勁的枝乾和挺拔的姿態給人以愉悅的美感。在迎客松南面數米有一座六柱涼亭,遊人可在那裡靜賞迎客松的風姿。
冠豸山
[編輯本段]
冠豸山不連崗以自高,不託勢而自遠,外直中虛,方圓四十里,為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1994年,國務院公布其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冠豸山風景區屬丹霞地貌,蒼玉峽逶迤而入,一石若懸,流泉從石間穿過,潺潺不斷,逾半山處,巨石之上立一松風亭。半雲亭築在山間突出部,仰崖上古樹,鬱郁蒼蒼,如在半天。至滴珠岩,高壁峭立,獨留一面,明代名儒黃公甫題刻「冠旨」兩字,字徑數尺,蒼勁雄健。旁有乾隆翰林朱陽鐫刻的「上游第一觀」五字,是為閩江、九龍江、汀江發源地之一的佐證。過滴珠岩為芳蘭谷,谷中蘭花香馨遠襲。南面是石園,為清朝林赤章讀書處,岩洞深邃,可容數十人,岩頂石花叢植,雨天水從五老峰崢淙瀉落,又名「天上來」。過修竹徑,越桃源澗,吞紅咽綠,上十餘折,即為金字泉。金字泉邊有一水塘,名「清如許」,一線天倒映其中,成天地兩線,更添情趣。上有項南同志題寫的「萬峰朝斗」四個大字,過了一線天,便是「白雲深處」,旁有仙人所鑿的玉女池,平日仙水盈池,民間傳說冠豸山五姐妹常在此沐浴,得一冰肌玉骨之身。在白雲深處登五老峰,可眺望城區。靈芝峰下為靈芝庵,折北行至小半山,相傳唐歐陽仙曾在此煉丹。「照天燭」從旁壑中拔地而起,絕無依傍,如紅燭高照,傲然燃空。照天燭旁邊為蓮花洞、五姐妹石。蓮花洞內有石椅石桌。壽星巒上,石欄曲折,長壽亭傲然立於飛雲樹影之中。旁有我國著名書法家羅丹篆寫的「人長壽」三字。冠豸山東南有石門湖,潭深壑淺,湖清山秀,酷似一塊翡翠鑲嵌在冠豸山的奇峰險壑之中。登艇游覽,山環水繞,沿途可欣賞「渴馬飲泉」、「大象戲水」、「猴猻撞鍾」、「三姐妹石」、「瘋僧戴帽」等勝景。
冠豸山歷代留下許多摩崖石刻和樓台亭閣及書院等人文景觀。今尚存半雲亭、松風亭、東山書院、修竹書院、靈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餘處。最為珍貴的有林則徐登臨冠豸山,存於東山草堂的手書的橫匾「江左風流」,清乾隆名士《四庫全書》總纂紀曉嵐,在任福建提督學院時題寫的「追步東山」的墨寶。
冠豸山正在申請世界自然遺產 。
青雲山
國家級AAAAA重點景區
位於距福建省永泰縣城10多公里的嶺路鄉,因山峰平地拔起,矗立青雲而得名。景區面積47平方公里,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最高海拔1130米。山高林茂,雲霧飄渺,岩奇洞怪泉碧。動植物資源豐富,有珍稀植物——桫欏和羚羊、獼猴等。主要旅遊景點有雲天石廊、火煙瀑布、十八重溪石林、藤山草場、天池和狀元洞、紅軍洞等。 還有著名的溫泉之鄉等。目前開發了眾多新的旅遊項目,如蹦極、攀岩、漂流等。
雲天石廊在青雲峰近山頂處,又稱「登天廊」,因軟硬岩層受風化的差異,形成一層層長條形通道。石廊共4層,累計長度約300多米,人行其中,驚而不險。
藤山周圍幾個山頭,坡度平坦,植被以高山草甸為主,號稱「萬畝草場」,是理想的避暑游覽勝地。藤山頂部有一口古火山爆發形成的天池,呈彎橢圓形,周長約400米,面積12畝左右,豐水時平均水深1.5米。池內碧波盪漾,池旁綠草如茵,周圍還有不少火山噴出物如火山彈等。在烏後村附近的烏後天池面積約6畝,也是古火山口積水成池。
火煙瀑布即青龍瀑布,落差80多米,水流跌落的懸崖岩壁經淘蝕呈半圓凹槽,上小下大,如倒漏斗形。瀑布分三迭,上部水流順峭壁滑落;中間部分越過懸崖飛瀉而下,形成水簾,水珠四散,水霧彌漫;下部有一岩坎,瀑流打在上面,再沿崖壁分流滑落,最後匯入底部的青龍潭。此外,還有鳳尾瀑布、珠簾瀑布、石龍瀑布和新月瀑布等,其中的石龍瀑布,水流從半山坡近乎直立的崖壁上跌落,總落差達150米左右。除青龍潭外,景區內還有龍潭、鯉魚潭、長生潭和濟生潭等。
紅軍洞是一個經過人工改造的天然岩洞,是當年閩中游擊隊活動場所之一。洞呈半圓形,高約25米,寬24.5米,洞口有碎石砌成的圍牆。洞深約30米,洞內由碎石砌成4層平台。
青雲山--石廊峽谷景區:主要景觀有凌空絕壁、風化石廊,號稱「雲天石廊」。遠可觀,近可行,長廊1000多米。還有飛瀑三潭、妙筆生花、鎮山大鍾、天門洞、靈芝岩、狀元靴、金雞相鬥、音樂廣場、仙君殿等景觀,主峰雄偉壯闊,有霧都雲海之稱。
青雲山--白馬峽谷景區:總面積為16平方公里。瀑布水大霧濃。如龍龜潭瀑布、王子瀑布、下洋瀑布等。而白馬瀑布高130多米,水量是青龍瀑布的10倍,白馬湖面積達2000平方米,澄明如鏡、清澈見底;烏龍峽、無名峽、雙溪峽、王子峽、迴音峽、白馬峽、天門峽、平谷峽等八大峽谷各具特色;石林岩像逼真,如夢筆生花、大刀峰、鯉魚岩、王子峰、八戒岩、白馬峰、巨螺石、五馬峰、龜岩、龍龜山、石臂、仙桃石、王子浴等維妙維肖。猴子成群結對,刺桫欏連點成片,是其又一特色。
青雲山--九天峽谷景區:水簾九疊,落差588米,壯觀無比。景觀獨具特色,如相思岩、綿羊峰、神女峰、觀音石、金猴抱桃、長城岩、三重門、懸棺、御印、御床、御帽、獅王峰、松鼠石、猿石、兔岩、維妙維肖,彩虹瀑、水簾宮、洞中潭極具特色。
青雲山--桫欏峽谷景區:又名萬藤谷,谷口懸崖突出,古松橫生,一條溪流貫穿而出,水打怪石,千年成潭。獅王峰、虎王山、大象山、二片瓦、地王洞、情侶洞、飛龍樹、鯉魚上天、蛇松、神鷹、仙渠、觀音瀑布、天台瀑布、天壇瀑布構成景點特色。
青雲山-高蓋山-名山室風景區:位於福建省永泰縣大洋鎮的「名山室」,是第六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殿名山室,懸崖覆蓋,可容納數百人,有東西兩室,善男信女分東西入夢叩神。靈龜洞,有一長10米,高2米摩崖石窟圖,是我國僅存「白蓮菜」造像遺跡。「白蓮菜」南宋盛行江南,「連社七祖」為宗門之祖,教義大多不抵葷酒,不殺物命,近於為善。有說是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佛的經過。包括游觀農務、牧女獻糜、世尊誕生、太子納妃、六年苦行、世尊成道、禪河大悟、習煉降魔、二商粥食、希會寶地、佛現金剛等組畫。其中七佛圖更是雕得栩栩如生。一幅生動的佛教史卷。祖師洞建有宋代飛檐翹角古建築,明末賢人余潛士在傍書齋撰對聯「草草花花世界,山山水水人情」耐人尋味。西側鳳立峰下玄帝殿、觀音閣依洞而建。尤其觀音閣上供奉的石象男士觀音極為珍貴。有詩句曰「登高觀世成真夢,山靜聞聲悟妙心」以及「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等反映濕婆神崇拜的摩崖石刻等。
白水洋
白水洋景區是福建省八大旅遊品牌之一,因其奇特的地質地貌現象而被譽為「天下絕景,宇宙之謎」。白水洋經地質專家考察,確認為世界稀有的淺水廣場,由一塊巨石鋪展水底,面積達8萬平方米,且與周圍的山體相連,渾然天成,石面平滑如砥,無縫無苔;石上布水均勻,僅沒腳踝,清水在陽光照耀下,波光瀲灧,色似白銀,令人稱奇。白水洋地質公園還擁有全球唯一的鴛鴦獼 自然保護區。白水洋地質公園園區總面積達77.34平方公里。白水洋景區是福建省八大旅遊品牌之一,因其奇特的地質地貌現象而被譽為「天下絕景,宇宙之謎」。白水洋經地質專家考察,確認為世界稀有的淺水廣場,由一塊巨石鋪展水底,面積達8萬平方米,且與周圍的山體相連,渾然天成,石面平滑如砥,無縫無苔;石上布水均勻,僅沒腳踝,清水在陽光照耀下,波光瀲灧,色似白銀,令人稱奇。白水洋地質公園還擁有全球唯一的鴛鴦獼 自然保護區。白水洋地質公園園區總面積達77.34平方公里。
交通:到達福建的省會福州,到福州車站有很多從福州到屏南的長途汽車.
行程:五個半小時.自己駕車四小時.
2007年新增交通:寧德到屏南的二級公路開通,坐飛機到長樂機場也有很多直接送寧德的班車,再從寧德到屏南很快的.
關於屏南的賓館:屏南的賓館在這兩年一下子多了起來但多是民宅改造的也有不是的,比如比較有名比較好的就是八一賓館和天外天了,比較新服務設施比較正規比較全.
洞宮山風景區
洞宮山位於東經119`08「北緯27`07」,政和,周寧,屏南,建甌四縣交界處,海拔高度在770-1598米之間,最高峰香爐峰,年平均氣溫為14`C 洞宮山區物產豐富,盛產茶葉,香菇,魔芋,馬鈴薯,生薑,錐栗,天井洋的大雪梨曾進京參展,載譽而歸。洞宮山的紫荊樹不但因其嬌羞怕癢招人喜愛,更因其花色艷麗,花期長達四個月而受世人青睞,近年來隨著科技工作的進展,尤其香菇周年栽培,已引進台資開發,成為閩北食品保鮮出口基地。
洞宮山風光綺麗,風景區面積約10平方公里,且與周寧九龍際瀑布及屏南鴛鴦溪毗連,素有20山洞,26深潭,49個景點之稱,是個未經雕琢,沒有工業污染的自然風景區。主要景點有虹溪岩圈,麒麟岩,觀音望南海,九層瀑布,蒼龍飲水及近年建成的舞中橋,人工湖等。洞宮山下的大溪村近年發現了為數眾多的一億三千萬年前侏羅紀的東方緣龍及難源組魚化石,是研究福建地質的寶貴財富;坂頭村的《六音字典》。楊源村的「四平戲」又是考證福建古文化的重要證據。歷代的名人墨客如朱熹,李綱,趙迪等都曾在洞宮山留下足跡和墨寶,從而為洞宮山增添了異彩。革命戰爭時期,洞宮山一帶又是葉飛等老一輩革命家領導人民與敵人浴血奮斗的地方,流傳著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因此又是對下一代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場所。
太姥山
位於福建省東北部,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區四十五公里,約在東經120度與北緯27度的附近。挺立於東海之濱,三面臨海,一面背山,巍峨秀拔,氣勢雄偉,奇岩怪石,千姿百態,景色獨特,蔚為奇觀。主峰海拔917.3米。登臨絕頂,極目東海,水在天際流,峰從海中出,不愧以「山海大觀」著稱於世。它北望雁盪山,西眺武夷山,三者成鼎足之勢,雁盪、武夷地處通衢,聲名遠揚,而太姥僻居海隅,知之者鮮。相傳堯時老母種蘭於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後又改稱「太姥」。閩人稱太姥、武夷為雙絕,浙人視太姥、雁盪為昆仲,實在頗有見地。
整個風景區面積為92平方公里,分為太姥山嶽、九鯉溪瀑、晴川海濱、桑園翠湖、福瑤列島五大景區;還有冷城古堡、瑞雲寺兩處獨立景點。擁有山峻。石奇、洞異、溪秀、瀑急等眾多自然景觀,以及古剎、碑刻等豐富人文景觀。
根據地質部門考察,太姥岩石為粗粒花崗岩,屬燕山晚期,地質史中生代白堊紀的產物,距今約九千萬年至一億年。由於地殼的變動,海洋上升,東西南北與近水平三組互相垂直的向節理發育,形成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峭壁、山峰、山洞。又經千百萬年的風雨剝蝕,流水沖刷,就慢慢地形成今天的突兀的奇峰和怪石。
太姥山在唐宋時已十分興盛,山南山北有三十六寺院,其中以國興、瑞雲、靈峰、芭蕉、天王等寺規模最大。今國興寺的遺址上尚存石柱三百六十根,寺前有楞枷寶塔和石池,可見當時之規模。玉湖庵為宋理學家朱熹草堂,璇璣洞為朱熹隱居之所,山中還有歷代名人摩崖石刻「天下第一山」、「山海大觀」、「道仙佛地」等幾十處。太姥山下的秦嶼鎮,是福建明代沿海抗倭的英雄陣地之一。有「萬古雄鎮」之稱。
1988年,太姥山以福建太姥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G. 中國國家地理 各省專輯

2003年9月四川專輯和新疆專輯,

2004年的雲南專輯

2009年5月福建專輯:大武夷,壯麗的山河長卷

H. 請問哪裡有下載《中國國家地理》福建專輯下電子書的地址啊。

到太平洋軟體下載!

I. 中國國家地理出過幾個國內省份的專輯

01——2001年03期 台灣專輯
02——2001年06期 北京專輯
03——2002年專01期 新疆
2002.4,澳門屬
04——2002年06期 山西
05——2002年01期 雲南
06——2003年01期 山東
07——2003年09期 四川專輯
08——2004年07期 大香格里拉
09——2004年10月 貴州
10——2005年5月 陝西
11——2005年6月 陝西
12——2005年9月 西藏
13——2006年2月 青海
14——2006年3月 青海
15——2007年3月 江南
16——2007年10月 塞北西域
17——2008年5月 河南
18——2008年7月 河南
19——2008年8月 北京
20——2008年10月 東北
21——2009年4月 福建
22——2009年5月 福建
23——2010年1月 寧夏
24——2010年2月 寧夏
25——2012年1月 浙江
26——2012年2月 浙江
27——2012年10月 內蒙古
2013.1-2海南
2013.10新疆
2014.1-2重慶
2014.10西藏
2015.1-2河北

J. 中國國家地理 福建

中國國家地理都是每月7日發行的。因為總部是在北京,所以運到各個省版市,在流通環權節上可能會花費比較多的時間。
四月份的福建上輯,我爸在7日就已經從郵政局買到了。不過他是郵政局內部人員。
這個月的,我爸沒去買,我是昨天在報亭看到的。而在淘寶網上,8日就已經在賣了。在淘寶上買,用快遞兩三天就能寄到,EMS更快。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