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平泉人文地理
1. 承德的介紹
城市名稱:承德 (chéngdé)
所在省份::河北
城市區號:0314
城市郵編:067000
城市位置:承德市位於東經115°54′~119°15′,北緯40°11′~42°40′,處於華北和東北兩個地區的連接過渡地帶,地近京津,背靠蒙遼,省內與秦皇島、 唐山兩個沿海城市和張家口市相鄰。
城市區劃:承德市轄3個市轄區、5個縣、3個自治縣。
其它信息:
城市簡介:
概述
市域面積39519平方公里,境內有京承、錦承、京通、承隆四條鐵路線,正線延展里程632公里,共有國家干線公路5條,公路通車里程5358公里,總人口360多萬人。承德境內資源豐富,自然風景、名勝古跡聞名遐邇。承德經濟發展注重發揮旅遊、資源、 區位三大優勢。承德 市人民政府駐雙橋區武烈河畔,距省會石家莊435公里,距北京256公里。
承德舊稱「熱河」,位於河北省東北部,是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旅遊勝地四十佳、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國家甲類開放城市。1994年位於承德市的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從而使承德步入了世界文化名城的行列。
【地理位置】
承德市位於東經115°54′~119°15′,北緯40°11′~42°40′,處於華北和東北兩個地區的連接過渡地帶,地近京津,背靠蒙遼,省內與秦皇島、 唐山兩個沿海城市和張家口市相鄰。
承德是河北省省轄市。位於河北省東北部,灤河與武烈河交匯處。西南距首都北京230公里,距省會石家莊540公里。北靠內蒙古自治區,東與遼寧省接壤,西鄰張家口市,西南與北京市、天津市毗鄰,東南與秦皇島市、唐山市相連。東西最大橫距280公里,南北最大縱距268公里,轄區總面積39548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全市轄八縣三區,即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豐寧滿族自治縣、 隆化縣、灤平縣、平泉縣、承德縣、寬城滿族自治縣、興隆縣,雙橋區、雙灤區、 鷹手營子礦區。
2005年,承德市轄3個市轄區、5個縣、3個自治縣。
承德市 面積39519平方千米,人口361萬人(2004年)。
雙橋區 面積 311平方千米,人口29萬人。郵政編碼067000。
雙灤區 面積 250平方千米,人口10萬人。郵政編碼067100。
鷹手營子礦區 面積 148平方千米,人口 7萬人。郵政編碼067200。
承德縣 面積3990平方千米,人口47萬人。郵政編碼067400。
興隆縣 面積3116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郵政編碼067300。
平泉縣 面積3297平方千米,人口47萬人。郵政編碼067500。
灤平縣 面積3195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郵政編碼068250。
隆化縣 面積5474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郵政編碼068150。
豐寧滿族自治縣 面積8747平方千米,人口38萬人。郵政編碼068350。
寬城滿族自治縣 面積1933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郵政編碼067600。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面積9058平方千米,人口52萬人。郵政編碼068450。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人口】
總人口364萬, 少數民族人口佔40%;農業人口267萬,佔73%。
【氣候與灌溉】
承德地處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的過渡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型山地氣候,四季分明。冬天雖然寒冷,但由於四周環山,阻滯了來自蒙古高原寒流的襲擊,故溫度要高於同緯度其他地區;夏季涼爽,雨量集中,基本上無炎熱期,
歷史文化
【歷史背景】
承德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末期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即勞動、生息在這塊土地上,這里曾發現的石斧、網墜、陶鬲等豐富的歷史文物,就是他們在這里勞動生活的遺跡。殷周時期,這里是山戌、東胡少數民族活動的區域,是燕侯的勢力范圍。承德市東約150公里處的凌源縣海島營子村,出土過多件西周銅器。戰國時代,承德一帶隸屬於燕國設置的漁陽右北閏、遼西三郡。《史記。.匈奴傳》記載,燕國曾在這一帶修築長城,理在長城遺址,仍依稀可見。特別是著名的興隆農具鐵范發現,說明當時這一帶的農業生產已相當發達的。秦漢以後,歷代的中央政權都曾在此設置過行政管理機構。在漫長的歷史中,這里的漢、匈奴、烏桓、鮮卑、庫莫奚、契丹、突厥蒙古等各民族的經濟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
清朝後,熱河的地理位置日益重要,這里毗鄰京、津、西顧張家口、東接遼寧、北倚內蒙、南鄰秦皇島、唐山,是燕山腹地、渤海之濱重要的區域性城市。由於這里的氣候、物產等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既可消夏避暑,又可聯絡蒙古,鞏固邊防,於是清帝從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興建避暑山莊,直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工程才告結束。山莊建立後,清朝曾有7個皇帝在此駐蹕。清代康、乾年間,是山莊和外八廟的興盛時期。帝王們在此消夏理政,使這里成為全國的第二個政治中心。隨著清王朝的國勢衰弱,鼎盛一時的山莊和外八廟開始敗落。1976年,國務院批准了《避暑山莊和外八廟整修工程第一個十年規劃》,避暑山莊和外八廟得以大規模整修。
【文化特色】
承德歷史也稱熱河,有特定的地域文化、深厚的底蘊。承德是億年以前侏羅紀世界生物發祥地,也是承德歷史底蘊中最濃重的一筆。
紅山文化遺址「紅山文化」是熱河地域新石器時期的歷史文化,至今已經五千多年。在新石器後期氏族社會轉化時,即游牧民族從蒙古高原沿河流進入平原區過渡農耕生活。都曾經在熱河地帶經過,這里是人類進化、發展的轉折區域。這一時期應稱為燕山文化,與趙文化成為現河北的歷史主體文化。
承德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近代史上二百年的陪都,匯集過各民族王公大臣的朝王之所。現存有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的避暑山莊和外八廟。集中皇家文化、古建築文化、佛教文化和中原儒文化、是個被國人和業內人士看好的收藏寶地。近日,已著手建立了初級的地攤市場,建立了承德古玩城,市收藏家協會與民族民俗博物館聯手在熱河都統府舊址籌辦熱河古玩城,也包括藝術品超市。
民間藝術品產業 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列入全世界重點文化保護的課題。我市的古建築文化、佛教文化、中原儒文化和多民族交融的民風民俗、自然資源構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源寶庫。
在挖掘、整理保護文化遺產資源的同時,有效地利用、擴展為產業化效應是文化產業又一重要組成部分。 承德市近年來已經成名的豐寧藤氏布糊畫、崔曉立鑿銅、雕塑、李鍾奎的木雕、張冬閣民俗裝飾畫,泥人、根雕、竹編、核桃雕,以及享譽全國的攝影、繪畫、書法等門類都有大量的重量級藝術家及其作品問世。扶持文學藝術家的創作和市場化是承德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剪紙產業 剪紙是承德地域傳統家庭文化和民族藝術的遺產,其遍布承德各縣區,尤其豐寧剪紙最為著名。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剪紙之鄉」;2005年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出版了《王老太太剪紙》專集;河北省組織了部分藝術家到國外展出表演;又命名了一批工藝美術藝術家稱號。但是沒有當作產業來運營,滯後了藝術的發揚光大,比較起張家口蔚縣剪紙產業有很大差距。
城市規劃布局與規模
目標:優化配置商業資源,把承德打造成為立足河北東北部,面向京、津、唐,輻射蒙、遼和華北地區的商貿流通中心。
《承德市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編制工作始於2004年8月。規劃的規劃期限為2005~2015年,規劃的空間范圍為雙橋區、雙灤區和新區,規劃的業態范圍包括超市、便利店、大型超市、倉儲商店、專業店、專賣店、百貨店、大型購物中心等8種零售業態,規劃對象包括批發零售貿易企業、專業市場、農貿市場、物流企業、星級酒店和餐飲企業。
從整個《規劃》中看,承德市區將形成「以新區為先導,以雙橋區為依託,以雙灤區和城北旅遊文化區為支撐」的功能分區布局和市級商業中心、區級商業中心、居住區商業中心的三級商業市場體系框架,以建設購物中心、便利店等新型業態和商業特色街以及大型專業市場、物流企業為重點,將建成8條特色商業街:新華路(商貿服務街)、清風街(商業文化走廊)、陝西營街(休閑娛樂街)、裕華路(精品街)、武烈路(文化休閑街)、四條胡同(電子及通訊產品街)、普寧路(旅遊文化商業街)、灤河古街(民俗商業文化步行街)。同時規劃建設承德國際會議中心,依山莊而建,並融於山莊,成為避暑山莊景觀的外延。在區級商業中心布局中,將上二道河子以北至小廟子水庫規劃建設為旅遊文化區;將新區規劃建設機場新區的金融商務區、馮營子地區的文化服務區、上板城地區的物流園區。規劃雙灤區的商業形成「以區級商業中心為核心,以雙塔山大街和灤河大街為兩冀延伸,以物流為支撐」,「一核兩帶」的格局。通過規劃,承德將形成布局結構合理、功能齊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城市商業網點體系,使承德市成為立足河北北部,面向京、津、唐,輻射蒙、遼和華北地區的商貿流通中心。
產業與交通
【資源】
承德資源豐富。境內有灤河、潮河、遼河、大凌河四大水系,年產水量37.6億立方米,是京津唐的重要供水源地(占潘家口水庫年入庫總水量的93.4%、密雲水庫入庫總水量的56.7%)。林地面積占河北省的43.4%,草地面積佔40%,森林覆蓋率48%。承德是華北地區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中國北方地區重要的中葯材生產基地。目前已發現的礦產有98種,開發利用50種,是我國除攀枝花外唯一的大型釩鈦磁鐵礦資源基地,已探明釩鈦磁鐵礦資源儲量3.57億噸,超貧釩鈦磁鐵礦資源量75.59億噸。黃金產量居河北省第一位,鉬、銀、銅、鉛、鋅和花崗岩、大理石等資源豐富。
【產業】
承德加速打造河北北廂經濟增長極,主攻方向就是加快培育主導產業,加速形成戰略支撐。要著力做大做強釩鈦製品和清潔能源兩大戰略支撐產業,培育壯大綠色食品、旅遊、部件及儀器儀表3個後備產業,形成「2+3」五大主導產業加速發展的格局。
以釩鈦為主的稀貴金屬合金製品業是承德最具優勢的產業,要加強勘探,集約開采,做強釩鈦,做精鋼鐵,做大鋼延,集群發展;
以清潔能源為主的電力產業要主攻壩上風電,大力推進火電,梯次開發水電,發展核電,加快各類電力項目落地。培育三個後備產業。以綠色食品為主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重點和方向是以牧業為主,發展草食畜牧業及其深加工。
建有500KV輸變電站1座,220KV輸變電站6座,110 KV輸變電站35座,主網供電能力180萬KW。2006年用電量74.8億千瓦時。
【交通】
承德交通的承載和輻射能力大大增強,正在建設張雙、虎藍、遵小鐵路,謀劃旅遊支線機場,構築以「一環八射」高速公路為核心的綜合交通網路,形成面向京津、通達遼蒙、辟通港口的交通樞紐和蒙東、遼西至京津唐的煤電能源通道。101、112國道和京錦、京通鐵路貫穿全境,京承高速公路承德段建成通車,正在規劃建設承唐、承朝、承赤、承秦、承張等高速公路。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18036公里,實現縣通二級路、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60%以上行政村通硬化路。
鐵路:
承德火車站位於承德市東南,京承、錦承、承隆三條鐵路在承德站交匯,北京-丹東、北京南-烏蘭浩特的直快列車也途經此地。
去承德旅遊一般取道北京,承德市與北京臨近,僅距230公里,故可以北京作為中轉站:可乘坐N211次(早6:30發車,中午10:48到達承德),硬座票價41元、軟座61元。也可以從錦州、沈陽方面前往:乘2067次(早7:25發車,晚上20:28到達承德)。去木蘭圍場旅遊一般在北京北站乘京通線列車在四合永車站下車,再轉乘中巴前往。
公路:
承德有公路向四周輻射,境內有101、111、112國道通過,向北可通往內蒙古,向東可達遼寧,西南前往北京,東南則到天津。從北京到承德大約只需要5 個小時。承德長途汽車站現已開通至北京及石家莊的高級快客,在旅遊季節,北京和天津都有旅遊班車直達承德,平時也有固定班次的長途汽車往返。
公交車:
承德的交通非常方便,有多種代步方式。承德市內的小公共汽車,線路齊全,車次也比較多,花1元錢一般可到市內各景點(到小布達拉宮和須彌福壽之廟需步行10-15分鍾)。從避暑山莊大門外乘6、15路可到外八廟。
計程車:
承德的計程車起價為5元/2公里,以後1.4元/公里。
觀光游覽
承德市1998年底被國家旅遊局列入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紫塞明珠」之稱。我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避暑山莊,雄偉壯觀的寺廟群--——外八廟,而且還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市區四周燕山環抱,東有聳峙天際的磬錘峰,嶙峋嵯峨的雞冠山;西為連綿起伏的廣仁嶺;北依巍峨的金山余脈;南倚峻峭的僧冠峰。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猶如璀璨的珠翠,鑲嵌在神州大地北方。
是旅遊避暑勝地。
承德市各縣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灤平境內有長城之精粹--金山嶺長城;豐寧的「京北第一草原」以其優勢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自然風光而見長;「白雲古洞」則集奇、險、野、幽和僧、尼、道於一山;圍場縣著名的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位於河北省最北的圍場縣境內,與內蒙古交界,從承德北行約120公里。圍場自古就是一處水草豐沛,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在這里建立了方圓一萬平方公里,含72圍的狩獵場。是夏季旅遊避暑、冬季滑雪狩獵的天然勝地;興隆境內的霧靈山動植物種類豐富,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寬城的「水下長城」為萬里長城之奇觀;平泉遼河源頭景色迷人,自然次生林層次分明,山頂一片草原,呈現亞高山草旬景觀......目前,承德相繼推出的「北京--承德世界文化遺產之旅」、「民俗風情游」、「木蘭圍場滑雪狩獵游」、「壩上森林草原游」、「北京--承德--圍場--豐寧--北京生態旅遊環線」、「承德長城古跡游」、「霧靈山科普考察游」、「佛教之旅」等項目。
游承德四季皆宜,但考慮到其季節性的優美自然風光,以4-10月份為最佳。
特產
避暑山莊絲織掛錦 承德木雕 蕨菜 民間剪紙
滕氏布糊畫 杏仁露
特色菜
口蘑 汽鍋野味八仙 御土荷葉雞
小吃:南沙餅 蕎面河漏 碗坨 鮮花玫瑰餅
丹霞地貌
承德不僅有豐富的人文景觀,而且具有朴實天然的自然風貌。
丹霞地貌:在市區周圍,分布著多處千奇百怪的紅色岩石(岩層)景觀,地質學稱之為「丹霞地貌」,在我國北方實屬罕見。這些地貌景觀比之江南的丹霞山,不僅造型奇特,還增添了幾分雄渾奇偉。
主要自然山景:磬錘峰、蛤蟆石、羅漢山、僧冠峰、天橋山、雙塔山、雞冠峰等十多處。
皇家園林
避暑山莊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建築風格最獨特的皇家園林,也叫熱河行宮、承德離宮,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從事各種政治活動的地方。
避暑山莊:主要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
宮殿區在南部,是清代皇帝處理政務、舉行大典、會見外國使臣的地方,也是帝後居住的地方,建築古樸威嚴、雄偉壯觀。
苑景區在宮殿區北面,包括湖泊區、平原區和山巒區三部分。
湖泊區碧波粼粼,洲島橋亭錯落掩映;
平原區綠草如茵,古木參天;
山巒區奇峰迭起,幽谷深峽。
特色:避暑山莊集江南水鄉的精緻與皇家建築的雍容大氣於一身,如一塊絢爛多姿的瑰寶鑲嵌於華北大地。
皇家園林區:佔地面積約560萬平方米,相當於北京頤和園的兩倍、紫禁城的8倍。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營造,歷時87年才基本完成,有樓、台、亭、閣、殿、軒、齋、榭、廟、塔、廊、橋各種建築120多處,有康熙皇帝以四字命名的三十六景和乾隆皇帝以三字命名的三十六景。
廟宇建築
在承德避暑山莊外圍,分布著12座大大小小的寺廟,這12座寺廟分給八處管理,所以被稱為「外八廟」。分別是:須彌福壽之廟、普彌宗乘之廟、溥仁寺、殊像寺、普寧寺、安遠廟、普樂寺、普佑寺。
傳說
熱河化「兵」
承德是一座神秘的城市,也是一處令人嚮往的游覽勝地。聞名遐邇的避暑山莊曾是清朝皇帝夏季處理朝政的熱河行宮,山莊內有眾多供皇親國戚游樂的苑景區,外有普樂寺、普寧寺、普陀宗乘之廟(小布達拉宮)等「外八廟」以及「棒槌山」等天然景緻。承德的許多建築兼有漢蒙藏維等民族藝術特色和江南園林風格,1985年被評定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承德民間有「熱河化兵(冰)」的傳說,當初未建避暑山莊時,有位總兵上書康熙帝,請求撥款重修長城,以固邊防。康熙不同意,認為國家要太平,關鍵在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後來,隨著避暑山莊的修建,熱河小城也逐步形成。與其它古城不同的是,這里地勢開闊,無險可守,卻不曾建城牆城門,建城300餘年也未曾刀兵相見。前清乾隆不僅把承德當「夏都」,也視為聯合、融匯各民族的「平台」。「熱河化兵」的傳說也成為一種文化元素傳承下來。
中國航空旅遊網(www.cnair.com) 原文:http://spot.cnair.com/hebei/chengde/list_chengde.htm
2. 關於承德市的介紹
承德是一抄個小城市,規模很小很小,經濟也不發達,在河北省可能與張家口同列末位。避暑山莊的門票九十多。市民年票52(含兩元錢保險),學生票32。辦市民年票需要持本人身份證或上年年票和1.5寸照片一張,學生需攜帶當地學校的學生證。年票不限游覽次數。
計程車起步價5元。公交車1元。
沒有好的大學。最出色的是承德醫學院,最高辦學層次是二本。
氣溫較北京低約四五度。毗鄰北京,現在正在建設兩地之間的高速公路。里程大約為800里。
空氣質量較好,治安相對較好。
著名企業有承德露露公司。
3. 中國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徵 簡短概括 然後最好有表格
1、北京市位於華北平原西北部,是中國的首都,也是全國的對外交往中心,中國最重要的陸路交通樞紐和航空交通樞紐之一。戰國時為燕國都城,故也稱「燕京」。
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約有一百六十六萬平方公里,佔了整個中國面積的六分之一。它位於中國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烏魯木齊市,簡稱為「新」。
3、陝西省,春秋戰國秦國的所在地,故簡稱「秦」。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安市,絲綢之路起點,世界歷史名城,鍾馗劉海故里,華夏精神故鄉之一。古長安,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陝西臨潼是秦兵馬俑的故鄉。延安是著名的革命聖地。
4、山西省,西臨黃河,東臨太行山脈,位處黃土高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著「煤海」之稱,因位於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因在戰國時代為晉國領地,故簡稱「晉」,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是中國重要的能源重工業基地,也是中國重要的能源供應基地,山西文物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
5、河北省因位於黃河北邊而得名,在戰國時期,河北的南部屬於趙國,北邊屬於燕國,所以河北又成為燕趙之地,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屬於冀州,故簡稱「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莊市,北戴河與承德均為避暑勝地,唐山是新興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河北省是中國非常重要的農業大省、資源大省、交通樞紐、工業大省。
6、河南省大部分地區位於黃河南邊,它是中國古代「九州」中的「豫州」,故簡稱「豫」,因居於天下之中,又稱「中州」和「中原」。河南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洛陽市、開封市、安陽市和鄭州市是中國八大古都中的四個。 河南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又是一個前進中的農業大省、人口大省和新興的工業大省、經濟大省。
7、內蒙古自治區橫貫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簡稱「內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是蒙古族的發源地,煤炭儲量居全國第一、稀土偖量世界第一。
8、遼寧省因省內有一條遼河而得名,簡稱「遼」,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陽市,另有計劃單列市--大連市。有「鋼都」鞍山。
9、吉林省位於東北平原的中心,簡稱「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長春市,是中國的「汽車城」,也是中國的「光學之都」。
10、黑龍江省有著「北大倉」(糧倉)之稱,是中國最北和最東的省份,簡稱「黑」。人民政府所在地哈爾濱市,又稱「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節期間,這里舉辦冰雕藝術節。
11、甘肅省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蘭州市。簡稱「甘」或「隴」,古所轄地為甘州(現張掖市)和肅州(現酒泉市),是故甘肅。
12、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中國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銀川市。簡稱「寧」。
13、青海省因青海湖在其境內而得名,青海湖古代叫「西海」,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湖和鹹水湖,蒙古語稱「庫庫諾爾」,意思是「青色的湖」。也是中國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寧市。簡稱「青」。
14、西藏自治區位於中國的西南邊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即位於本區。從公元七世紀開始就與內地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經常往來,促進了藏族、漢族兩民族之間的交流與發展。簡稱「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薩市,在藏語中是「聖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這里一年四季晴空萬里,日照時間長,人們把它叫做「日光城」。
15、雲南省是中國西南邊疆省份,同緬甸、寮國、越南三國相鄰,簡稱「滇」或「雲」。雲南省有五十二個民族,是中國民族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雲南省人民政府所在昆明市,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聞名中外的「春城」。雲南省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氣候溫和,四季如春。
16、貴州省簡稱「黔」或「貴」,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貴陽市。中國最大的瀑布也是聞名於世界的黃果樹瀑布位於離貴陽一百五十公里處的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自治縣。仁懷市出產的茅台酒被列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也是中國的國酒。
17、四川省因物產豐富而被稱為「天府之國」,簡稱「蜀」或「川」,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都市。
18、湖北省因地處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簡稱「鄂」,人民政府所在地武漢市。水陸交通便利,被人們稱為「九省通衢」和「江城」,夏季氣溫高,是「四大火爐」之一。
19、湖南省因位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境內最大的河流湘江縱貫全省,故簡稱「湘」,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長沙市,夏季氣溫高,是「七大火爐」之一。
20、江西省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因從唐代開始設江南西道而得名,又因為贛江是省內最大的河流,故簡稱「贛」。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南昌市,南昌是「四大火爐」之一。 景德鎮是中外聞名的瓷都。上饒的三清山、圭峰則是世界自然遺產,九江有舉世聞名的廬山即世界文化遺產。
21、安徽省出產「文房四寶」中的紙、墨、硯,簡稱「皖」,古有徽州和安慶二府,各取一字,乃為安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合肥市。
22、山東省因位於太行山以東而得名,在古代是齊國和魯國的所在地,故簡稱「魯」。人民政府所在地濟南市,是中國著名的「泉城」。 另有一計劃單列市--青島市。
23、江蘇省位於中國華東地區 。江蘇建省始於清代初年,取江寧(現南京)、蘇州兩府的首字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市,是著名的「六朝古都」,也是副省級城市。 江蘇的經濟,建築和服務在全國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24、浙江省位於中國東南部沿海的中段,簡稱「浙」(Zhè),境內最長的河為錢塘江,錢塘江曲折多彎,又名「折江」, 「折」與「浙」諧音,是為「浙江」。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州市,風景優美,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另有一計劃單列市--寧波市。
25、福建省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南段,簡稱「閩」,因境內第一大河閩江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福州市,又稱「榕城」,因城中榕樹多而得名。另有一計劃單列市--廈門市,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境內有「海上花園」與「鋼琴之島」之稱的鼓浪嶼是著名的旅遊景點。而古老的泉州市是多元文化寶庫,海峽西岸名城。
26、廣東省位於中國南部沿海,簡稱「粵」。人民政府所在地廣州市,有「羊城」之稱,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最為迅速。廣東三大民系是指廣東漢族人里的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他們佔了廣東漢族人的大多數。廣東集中了深圳,珠海,汕頭三個經濟特區 ,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廣東GDP一直保持全國第一,成為改革開放的領頭羊。
27、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因桂林在歷史上長時間為省會,故廣西的簡稱由此而來。人民政府所在地南寧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會議所在地。由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四市轄區組成的北部灣經濟區是連接中國與東盟的橋頭堡。
28、海南省是僅次於台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簡稱「瓊」,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口市。是中國最南端也是最年輕的省份。
29、台灣省與福建省隔海相對,是中國的寶島,簡稱「台」,島上居民以漢族為最多,他們的祖先大部分是從福建和廣東遷居過去的,通用普通話、閩南話和客家話,風俗習慣和閩南差不多。最大城市為台北市,高雄市則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
省級行政區名稱由來及簡稱
1、北京市初稱薊,春秋戰國時為燕都,遼時為陪都,稱燕京,金、元、明、清至民國初期為都城。1928年設市,簡稱京。 2、天津市明初取天子津渡之間稱天津並設衛,清為天津府治,1928年設市,簡稱津。 3、河北省因位於黃河以北而得省名。元屬中書省,清為直隸,1928年始稱河北省,簡稱冀。 4、山西省位於太行山以西,春秋時為晉國,元屬中書省山西道,清為山西省,簡稱晉。 5、內蒙古自治區 清為內蒙古地區,1947年成立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 6、遼寧省因境內有遼河而得名,清初為盛京,後改奉天省,1929年改遼寧省,簡稱遼。 7、吉林省因境內吉林城得省名,唐為渤海地,明為女真地,清末置吉林省,簡稱吉。 8、黑龍江省因邊境大河黑龍江得省名,清初為黑龍江將軍轄區,清末置黑龍江省,簡稱黑。 9、上海市相傳吳淞江近海一段古稱滬瀆,宋設鎮,始稱上海,1920年設市,簡稱滬或申。 10、江蘇省清初屬江南省,後取江寧(南京)和蘇州各一字,置江蘇省,簡稱蘇。 11、浙江省境內有大河錢塘江(舊稱浙江)得省名,唐置浙江東西兩道,始稱浙江,清為浙江省,簡稱浙。 12、安徽省西周時皖山(今桂山)附近為皖伯封地,清初取安慶和徽州各一字置安徽省,簡稱皖。 13、福建省唐代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設「福建經略使」,南宋置1府5州2軍,故稱八閩,因境內最大水系閩江,故稱閩。 14、江西省唐屬江南西道,宋屬江南東西兩路,元置江西行省,清為江西省,因其境內有大河贛江,故簡稱贛。 15、山東省位於太行山以東而得名, 明字置山東布政使司,清為山東省,簡稱魯。 16、河南省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古屬豫州,元代置河南省,簡稱豫。 17、湖北省位居長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清置湖北省,古代部分地區屬鄂州,故簡稱鄂。 18、湖南省大部分在洞庭湖之南,清置湖南省,因境內有大河湘江,故簡稱湘。 19、廣東省春秋戰國時為百越(粵)地,宋為廣南東路,明清為廣東省,簡稱粵。 20、廣西壯族自治區秦置桂林郡,宋為廣南西路,清為廣西省,1958年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 21、海南省三國時始稱海南,明設瓊州府,清為瓊崖道,1988年由廣東省分出獨立建立海南省,簡稱瓊。 22、四川省春秋戰國時為蜀國地,北宋置川峽四路,元置四川行省,明清起為四川省,簡稱川或蜀。 23、重慶市隋唐屬渝州,1997年從四川省分出後,設中央直轄市,簡稱渝。 24、貴州省秦置黔中郡,唐置黔中道,明置貴州布政使司,清為貴州省,簡稱貴或黔。 25、雲南省舊以雲嶺以南得省名,戰國楚時為滇國地,元代置省,簡稱雲或滇。 26、西藏自治區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區,簡稱藏。 27、陝西省清為陝西省,簡稱陝或秦。 28、甘肅省秦置隴西郡,清置甘肅省,簡稱甘或隴。 29、青海省因境內有青海湖得省名,隋置西海,河源等郡,1928年建青海省,簡稱青。 30、寧夏回族自治區1928年置寧夏省,1958年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 3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55年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 32、台灣省清初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置台灣省,簡稱台。 33、香港舊以運送莞香得地名,清代屬廣東省新安縣(今深圳市)。1842年後被英國佔領,1997年7月1日歸還中國,並設香港特別行政區,簡稱港。 34、澳門舊屬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16世紀被葡萄牙佔領,於1999年12月20日歸還中國,並設澳門特別行政區,簡稱澳。
4. 平泉一中2004年的校長和教導主任是誰啊
校長是邵芳 主任有張寶祥 喬國瑞 閆久貴
5. 承德有哪些特產,拿得出手可以送人的
1、黃旗小米
承德地區盛產杏仁,個大味甜,俗稱「大扁」。避暑山莊中的御廚房很早就用山莊中的礦泉水與杏仁一同配製出杏仁露,以供皇帝、後妃以及王公大臣們享用。杏仁露具有降脂養顏的功效。專家對杏仁露已作了動物實驗,人群飲用實驗,證明對動物與正常男性均能降低血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具有防治冠心病及動脈粥樣硬化的功效。現對杏仁美容養顏的功效談談個人的看法。美容養顏是人們最重視和最喜愛的養生行為。杏仁露,是以天然野生杏仁為原料,配以礦泉水製成的植物蛋白飲料。潔白如奶,細膩如玉,香味獨特。杏仁露營養分析:杏仁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18種氨基酸、亞麻酸、多種維生素及鉀、鈣、鋅、鐵、硒、碘等礦物質,具有止渴、潤肺、調節血脂、防止動脈硬化、調節非提特異免疫功能等功效。
6. 河北省和四川省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著名景觀,交通,各色小吃等旅遊知識
自然地理:
河北省環抱首都北京,地處東經113°27′-119°50′,北緯°05′-42°40′之間。總面積187693平方公里,省會石家莊市。北距北京283公里,東與天津市毗連並緊傍渤海,東南部、南部銜山東、河南兩省,西倚太行山與山西省為鄰,西北部、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東北部與遼寧接壤。
人文地理;
(一)居民生活
全省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生活水平穩步提高。1998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085.64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405.32元。19998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13.41平方米,比上年增長5.1%;農村人均居住面積23平方米,增長2.6%。
(二)居民儲蓄
隨著居民收入不斷提高,全省儲蓄存款持續增長。1998年末,全省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415.91億元,比年初增加602.34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207.62億元,增加493億元。
(三)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迅速。全省有423.5萬職工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113.1萬離退休人員參加了離退休費社會統籌;25萬職工參加了大病醫療統籌,5.6萬離退休人員參加了醫療費用統籌。全省已有40.9%的鄉鎮建立了農村社會保障網路,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達383萬人。
(四)環境保護
隨著「碧水、藍天、綠地計劃」的實施,全省自然保護、污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人民生活環境大大改善。全省環保系統近7000人 ,各級環境監測站75個。全省已設自然保護區9個,總面積10.4萬公頃;98年全省城市共建成117個煙塵控制區,面積達492平方公里。建成64個環境雜訊達標區,面積達275平方公里。城鄉綠地不斷增加,污水、雜訊、粉塵污染進一步減輕。
地形地貌;
河北省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貌復雜多樣,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類型齊全,有壩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單元。壩上高原屬蒙古高原一部分,地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200-1500米,面積15954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8.5%;燕山和太行山山地,包括中山山地區、低山山地區、丘陵地區和山間盆地區4種地貌類型,海拔多在2000米以下,高於2000米的孤峰類有10餘座,其中小五台山高達2882米,為全省最高峰。山地面積90280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48.1%;河北平原區是華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按其成因可分為山前沖洪積平原,中部中湖積平原區和濱海平原區3種地貌類型,全區面積81459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43.4%。
氣候特徵:
河北省地處中緯度歐亞大陸東岸,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屬於溫帶濕潤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本省大部分地區四季分明,寒暑懸殊,雨量集中,干濕期明顯,具有冬季寒冷乾旱,雨雪稀少;春季冷暖多變,乾旱多風;夏季炎熱潮濕,雨量集中;秋季風和日麗,涼爽少雨的特點。省內總體氣候條件較好,溫度適宜,日照充沛,熱量豐富,雨熱同季,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和林果種植。
著名景觀:
保定旅遊景點:
野三坡 淶源 清西陵 白洋淀
北嶽廟 涿州影視城 滿城漢墓 古蓮花池
定窯遺址 直隸總督署 青虛山 白石山
抱陽山 天橋瀑布群 安國葯王廟 大茂山原始森林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 城南庄紀念館 冉庄地道戰遺址 狼牙山
龍潭峽谷 定州 靈山聚龍洞 腰山王氏庄園
唐河漂流 龍潭湖風景區
滄州旅遊景點:
吳橋雜技大世界 泊頭清真寺 清真北大寺 滄州鐵獅子
獻縣單橋石橋 白洋淀千里堤 南大港濕地 鐵佛寺
武術之鄉 千童祠
承德旅遊景點:
避暑山莊 外八廟 霧靈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木蘭圍場
豐寧壩上草原 白雲古洞 金山嶺長城 六里坪森林公園
馨錘峰國家森林公園 遼河源森林公園 北大山石海森林公園 雙塔山
朝陽洞 九龍潭自然風景區 塞外蟠龍湖 魁星樓
董存瑞烈士陵園
邯鄲旅遊景點:
京娘湖 鄴城三台 響堂山石窟 武靈叢台
黃梁夢呂仙祠 學步橋 媧皇宮 磁州窯遺址
永年古城 蘭陵王墓 大乘玉佛寺 將軍嶺
古武當山 武華山 回車巷
衡水旅遊景點:
衡水湖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 景縣舍利塔 慶林寺塔 寶雲寺
秦皇島旅遊景點:
秦皇求仙入海處 新澳海底世界 北戴河 南戴河
山海關 孟姜女廟 燕塞湖自然風景區 祖山風景區
秦皇島野生動物園 南戴河海上樂園 海洋水族館 長壽山
昌黎葡萄溝景區 角山景區 黃金海岸 老龍頭
石家莊旅遊景點:
抱犢寨 正定 五嶽寨國家森林公園 蒼岩山
駝梁自然風景區 西柏坡 嶂石岩 趙州橋
柏林禪寺 龍泉寺 中山國都城遺址 毗盧寺
石頭村 平山溫泉 仙台山 蟠龍湖
秦皇古道 伏羲台 天桂山 河北省博物館
隆興寺 臨濟寺 東方巨龜苑
唐山旅遊景點:
樂亭海濱 清東陵 潘家口水庫 菩提島
鷲峰山 上關湖 景忠山 凈覺寺
靈山 青山關 白羊峪 地震遺址
湯泉 碧海浴場 金沙島 聚仙谷
南湖公園 月坨島 燕山塔陵 李大釗故居
邢台旅遊景點:
鵲山祠 崆山白雲洞 牡丹園 邢台峽谷群
雲夢山 開元寺 張果老山 北武當山
黃巾軍寨 秦王湖 觀音寨 九龍峽
清風樓
張家口旅遊景點:
清遠樓 張北草原 沽源草原 崇禮滑雪場
空中草原 大境門 天漠 飛狐峪
永定河峽谷漂流 金河口 金閣山 雞鳴山
容辰庄園 赤城溫泉 元中都遺址 朝陽觀
察哈爾烈士陵園 中華始祖文化村 泥河灣
交通:
公路交通:加快高速公路建設。到2010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到4594公里,規劃的「五縱六橫七條線」主骨架高速公路網基本建成。實現全省97%以上的縣城30分鍾上高速,形成各設區市之間,各設區市與京津及周邊省市之間,各重要城市與港口之間布局合理、快速便捷的高速公路網路。規劃的14條、3725公里「東出西聯」高速公路通道,2010年通車里程達3135公里,佔14條通道的84.18%。新改建一般國省干線公路2700公里,實現90%以上的干線公路達到二級以上標准。農村公路完成新改建2.4萬公里,全省實現具備通油(水泥)路條件的行政村全部通油(水泥)路。
7. 平泉縣第一中學怎麼樣
簡介:平泉市第一中學,是河北省示範性高中,省、市、縣三級重點中學。版她創辦於權1948年,位於河北省承德平泉市平泉鎮西城社區(平泉一中西校區位於平泉鎮榮華社區,原四海中學校址)。校園佔地面積198畝,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具有良好的人文地理優勢,是一所環境優雅的花園式學校。在多半個世紀的辦學歷程中,特別是跨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平泉一中在校長吳景寅、書記黃立群的領導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創造了一步一重天、十年十連冠的輝煌成績。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8. 平泉一中和承德一中哪個好
平泉縣第一中學,是河北省示範性高中,省、市、縣三級重點中學。她創辦於1948年,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平泉縣平泉鎮西城社區(平泉一中西校區位於平泉鎮榮華社區)。校園佔地面積198畝,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具有良好的人文地理優勢,是一所環境優雅的花園式學校。在多半個世紀的辦學歷程中,特別是跨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平泉一中在校長邵芳、書記黃立群的領導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創造了一步一重天、十年十連冠的輝煌成績。
沿 革
平泉縣第一中學始稱「熱河省立第四中學」,建於1948年9月。校長劉占元。教職員3人,學生12人,校址在平泉縣城西第一完小(現平泉縣城西小學)。
1949年春,學校改名「熱河省立第二師范」,附設初中班。校址遷至平泉縣西上檯子原天主教堂內。1950年,改名「熱河省立平泉初級師范」。1955年8月,學校成為一所普通中學,定名為「熱河省平泉初級中學」。1956年9月,學校實行秋季招生,招收兩個高中班,成為一所完全中學,歸屬河北省承德專區管轄,改名為「河北省平泉縣中學」。
1958年春,平泉縣中學與平泉縣師范合並,高中部移至平泉師范。秋,兩所學校分開,高中回原址。9月,平泉縣機關中學並入平泉縣中學。1969年3月,平泉縣「五七」學校並入。1975年6月,學校更名為「平泉縣第一中學」,簡稱「平泉一中」。校名沿用至今。2006年初,購置了原承德民族師范專科學校平泉分校部分校園,為平泉一中西校區。
成 績
平泉一中曾有過輝煌的高考成績,1959年高考名列全專區第一。數學、語文、化學名列單科第一。數學全省列第12名。學校總成績在全省內部排列第32名。同年,河北省教育廳副廳長婁平來校視察。學校被定為省地縣三級重點中學。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注重教學管理,勇於探索教學改革,使跨入二十一世紀的平泉一中創造了建校以來高考成績的歷史輝煌,自1998年以來,取得了全承德市高考一次上線人數連續十年全市第一的優異成績。
1998年,省專一次上線235人,創恢復高考以來全市單一學校上線人數最高記錄,居承德市第一,其中有121人考入重點大學。
1999年,省專一次上線323人,率先在承德市突破300人大關,居承德市第一。朴淑瑜同學奪得承德市文科狀元,竇志成同學獲得承德市理科狀元。
2000年,本科一次上線369人,領先第二名76人,居承德市第一。劉寶山同學奪得承德市文科狀元,考入北京大學;王雪同學獲得承德市理科第二名,考入清華大學。
2001年,本科一次上線605人,超過第二名122人,超出第三名200人,再居承德市第一。楊寧寧同學奪得承德市理科狀元,考入清華大學。
2002年,本科一次上線1044人,率先在承德市突破千人大關,奪得「五連冠」。其中600分以上59人,比第二名多6人;重點上線207人,比第二名多65人;二批本科上線550人,比第二名多180人;三批本科上線1044人,比第二名多255人。
2003年,本科一次上線1317人,居承德市第一,比第二名多327人,其中重點上線257人,比第二名多84人;二批本科上線698人,比第二名多253人。
2004年,本科一次上線1604人,再居承德市第一,實現「七連冠」。其中重點上線191人,比第二名多49人;二批本科上線611人,比第二名多227人。李強同學以總分695分的高分名列河北省第八名,榮膺承德市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孫曉明同學以總分686分獲承德市理科第二名,被北京大學錄取。承德市理科前五名有平泉一中3人,文科前五名有平泉一中2人。同時理科綜合最高分,文科英語最高分也均出自平泉一中。
2005年,本科一次上線1949人,高考實現「八連冠」。其中重點上線217人,二批本科上線689人。李維同學以總分628分的高分名列承德市第三,被復旦大學錄取。同時應屆二批本科上線人數居全市各縣一中之首。
2006年高考,我校以二批本科596人的絕對優勢再次名列承德市第一,實現了「九連冠」。姜佳穎同學以總分621分的高分榮膺承德市文科狀元,被北京大學錄取;江騰祺同學以614分的高分獲承德市文科第二名,被浙江大學錄取;王振華同學以659分的高分獲承德市理科第二名,被北京大學錄取。承德市理科應屆前10名有我校6人,前20名有我校13人;文科應屆第一、第二名均出自我校。600分以上我校有55人,遙遙領先於承德市其它學校。有6名同學獲平泉縣政府「精英學子獎」。
2007年高考,我校以二批本科以上上線698人的絕對優勢再次名列承德市第一,實現了「十連冠」。其中,600分以上84人,比2006年多29人,高居承德市榜首;一批本科上線262人,二批本科以上上線698人,三批本科以上上線1757人,創下承德市單一學校高考本科上線人數歷史最高記錄。同時,應、往屆二批本科以上上線人數均居承德市第一,再次實現了雙贏。
2008年高考,高考一本上線196 人,比第二名多13人,比第三名多48人。二本以上上線557人,全市排名第一。比第二名多209人,比第三名多268人。三本以上上線1367人,全市排名第一,比第二名多340人,比第三名多430人。實現了預期的目標。
2009年高考,應屆二本上線人數192人,上線率23.16%,雙雙獲得承德市各級各類學校第一名,並以53人、6.88%的優勢遠超第二名,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同時承德市理科前十名我校占兩名,文科第二名出自我校。西校區(補習班)一本上線82人,上線率7.6%,二本上線268人,上線率25.02%,其中理科640分以上3人,文科570分以上2人。
2010年高考,我校應屆本科上線765人,其中一本上線109人,二本上線240人;西校區(平泉精英高考文化補習學校)本科上線765人,其中一本87人,二本285人,各項指標均領先於全市各級各類中學。張管宇同學以672分(含優惠682)榮獲承德市理科狀元,於陽同學665分(含優惠675)承德市理科第二名。理科有4人進入全市前10名,文科有2人進入全市前10名,600分以上(不含優惠)21人,各項指標位居承德市第一。平泉精英高考文化補習學校創辦兩年來,也取得了驕人成績,吳憲宇同學以總分675分的成績位居承德市理科第二名,本科上線人數765人,其中一本87人,上線率10.13%,二本285人,上線率34.17%,三本以上上線725人,上線率87%,領先於全市各級各類中學。有多位同學已被清華北大等前五所重點大學錄取(其中全市僅有的三名考入清華北大的學子均出自平泉一中)。
62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初高中畢業生。其中絕大多數學生都已成為國家有用的建設人才,有的已成為省、市級領導幹部,有的已經是軍隊的將軍,有許多成為教授、博士和專家,有許多成為卓有成績的企業家,有的成為外交官,不少人是各條戰線的先進模範。他們工作在祖國乃至世界各地,正在為國家的富強和人類的進步做出自己積極地貢獻。
狀 元
承德市魁星樓狀元碑上的狀元中,平泉一中就佔了8名。他們是:1997年的全市理科狀元焦軍來,1999年的全市文科狀元朴淑瑜,理科狀元竇志成,2000年的全市文科狀元劉保山,2001年的全市理科狀元楊寧寧,2004年的全市理科狀元李強,2006年的市文科狀元姜佳穎,2010年的市理科狀元張管宇。這些優秀的畢業生大都被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錄取。
師 資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截止2009年底,全校共有教師294人,其中大學本科學歷283人,中學高級教師86人,中學一級教師129人,特級教師2人。其中有80多人分別榮獲國家、省級骨幹教師,省、市級教學標兵,市學科帶頭人,市級教學評優特等獎、一等獎。
榮 譽
2003年,通過省評估驗收,被命名為「河北省示範性高中」。學校還是西部教育顧問單位、國家級英語教育實驗基地、國家級三結合教育實驗基地、國家級「雙自主」改革實驗學校、國家級網路教育示範單位、空軍飛行員生源基地、河北省創新教育實驗學校、河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河北省文明示範校、河北省園林式單位、國防生生源基地、河北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河北省安全文明校園等,學校黨委連續十年被市委、縣委命名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的先進事跡和成功經驗,連續五年被《承德日報》進行專題報道,2004年,被《中國教育報》譽為「貧困山區發展高中教育的一面旗幟」,並受到前來視察的河北省教育廳主要領導的高度評價。
鑒於平泉一中對社會經濟發展的突出貢獻和辦學成績的突出,2004年1月,縣委縣政府把平泉一中與食用菌、山莊老酒確立為富民強縣的三大著名品牌,平泉縣科教興縣的第一品牌,並總結出了號召全縣人民學習的「一中精神」,即:愛崗敬業,團結協作,拼搏進取,創優爭先。
承德一中簡介
學校始建於1903年(清·光緒29年),前身為「熱河中學堂」,以「仕進者有進學之階,從業者有謀生之智能」的辦學宗旨,首開塞北近代新學之先河。建校百多年來,校址幾經變遷,校名十數次更迭,始終為塞北大地名校。1960年被列為河北省十七所第一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1963年,郭沫若先生為學校題寫了校名。1978年學校再次被確定為河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百年名校,淵源久遠,底蘊深厚。
學校坐落於世界文化名城、中國現存最大皇家園林「避暑山莊」所在地----河北省承德市區內,佔地205畝,建築面積75000平米。主體建築有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國際部、圖書館、報告廳、體育館、師生公寓、生活服務中心等十三個單體建築。「二加一」教室、創新實驗室、當前閱覽室等多項適應新課程的教學場所,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建有標准塑膠運動場、籃球場、排球場。體育館內建有兩個標准籃球場和攀岩設施。校園景色優美,銘石翠柏、白樺綠地、湖邊垂柳、水上虹橋,體現出自然和人文的和諧統一。
學校以「打造一支理念型、專家型、導師型、藝術型、反思型、復合型、創新型的教師隊伍」為目標,建立了一支高素質、朝氣蓬勃的教師隊伍,專任教師157人中,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20人,全國模範教師2人,特級教師4人,高級教師99人。有15位教師被評為承德市高中學科帶頭人,5人獲得承德市「拔尖人才」稱號。
學校關注世界教育的發展趨勢,以開闊的視野,開放的心態,把握學校教育的發展方向。在辦學理念上,確立了「以人為本,『藉助所有科學和社會進步,幫助每一個學生增進知識和智慧,並為他們具有自由、充分、和諧、持續地學習和發展的能力提供一切需要』」的辦學宗旨,以教育激勵學生「主體意識的覺醒」;秉「勤行精進」校訓,讓求索真理的奮進精神根植於學生心靈。
在教學上,本著「需求 滿足」的教學理念和「解放興趣,激活問題,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教學原則,倡導教學的主體性、民主性、開放性,把認知過程、知識形成過程和對知識的評價過程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有特色的「雙主一體」教學模式和「1﹢3」課程模式,多年來高考成績的各項綜合指標,均穩居承德市第一名。近幾年,培養出王博、宮寶龍、周韌研、鄒慧穎、馬文宇、趙思明、張夢雨等承德市高考狀元和敖雪、陳光、王子璇、周韌研、付丞寅、雷洋、楊國帥等全國奧賽一等獎獲得者。學校被命名為「河北省實驗性示範高中」、「河北省創新教育實驗學校」、「河北省德育工作示範校」;獲得「全國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河北省創新教育先進學校」、「承德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
學校把德育工作建立在對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基礎上。通過人文教育、國際間友好往來、「實踐周」德育課程等,培養學生具有做世界公民的准備意識,教育學生關注人的發展,關注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做一個有豐富人性和獨立人格的人。學校十分重視支持和指導學生的社團活動,「星火話劇社」、「風華文學社」、「藍音廣播站」等學生社團,在學校甚至社會上有著廣泛的影響和很高的聲譽。
學校自1980年被批准對外開放以來,國際文化與合作日益加深,與日本柏市立柏高等學校、韓國高陽市外國語高中、紐西蘭奧克蘭長灣中學建立了友好校關系;與法國布列塔尼勒南高中達成了合作意向並實現了互訪;與澳大利亞皇仕德國際學院合作開設「英語強化班」,引進優秀外教資源,強化學生感悟外語能力。
9. 請大家幫忙查一點關於河北省人文地理的資料,謝謝.
簡稱冀,省會石家莊市。面積19萬多平方千米,人口6744萬
河北
河北省簡稱冀(省會石家莊),位於東經113°04'至119°53',北緯36°01'至42°37',地處華北,黃河下游以北,東臨渤海北京周邊,西為太行山地,北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其餘為河北平原,面積為18.77萬平方千米。全省最高峰小五台 (海拔2870米), 43%的平原海拔不到100米。
河北位於北京、天津兩市的外圍,是京城通往外地的門戶,自古即是京畿要地。作為清代皇室的「郊遊」場所,河北省東北部的承德是我國最早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這里有清代最大的皇家古典園林承德避暑山莊,中國最大的皇家寺廟群——「外八廟」,清代皇家游獵的場所——木蘭圍場,以及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帝王墓葬群之一——清東陵。河北是中國的文物大省,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8處,名列全國首位,著名的還有滄州鐵獅子、定州塔、趙州石橋、正定府大菩薩等。
在悠悠歷史古跡的背後,河北省也不乏風景秀麗的自然景觀:北戴河、南戴河的天然海濱風光,遼闊壯美的壩上草原,野趣天成的淶水野三坡,險峻又不失秀美的嶂石岩……山、水、草原各種景緻相映相成,為「燕趙大地」增添了不少色彩。
河北省因位於黃河下游以北而得名,部分地區古屬冀州,故簡稱冀。河北地處華北、渤海之濱,首都北京周圍,近郊天津。春秋戰國時為燕、趙之地,漢、晉時置冀、幽二州,唐屬河北道,元屬中書省,明屬京師,清為直隸,1928年始稱河北省。現轄11地級市、23縣級市、109縣、6自治縣。60多個市縣對外開放。全省面積19萬平方公里。有漢、回、滿、朝鮮等族。省會石家莊。
河北氣候
河北屬溫帶-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少雪,夏季炎熱多雨;春多風沙,秋高氣爽。全省年平均氣溫在4—13攝氏度之間,一月—14———2攝氏度,七月20——27攝氏度,大體東南高西北低,各地的氣溫年較差、日較差都較大,全年無霜期110—220天。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勻,年變率也很大。一般的年平均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間。燕山南麓和太行山東側迎風坡,形成兩個多雨區,張北高原偏處內陸,降水一般不足400毫米。夏季降水常以暴雨形式出現,1966年7月29日遵化降雨327.9毫米,為本省最大日降水量。春季降水少,春旱、夏澇對農業生產威脅較大。
10. 平泉縣第一中學的介紹
平泉縣第一中學,是河北省示範性高中,省、市、縣三級重點中學。她創辦於1948年,位於回河北省承德市答平泉縣平泉鎮西城社區(平泉一中西校區位於平泉鎮榮華社區,原四海中學校址)。校園佔地面積198畝,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具有良好的人文地理優勢,是一所環境優雅的花園式學校。在多半個世紀的辦學歷程中,特別是跨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平泉一中在校長吳景寅、書記黃立群的領導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創造了一步一重天、十年十連冠的輝煌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