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山西陽泉人文地理概況

山西陽泉人文地理概況

發布時間: 2021-02-23 01:18:37

⑴ 對山西的人文地理xxxx如數家珍怎麼說

交通吧
交通

綜述

2014年,山西省公路線路里程14.0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11.1公里。全省民用汽車保有量429.8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5.5萬輛),其中私人汽車372.3萬輛,轎車保有量255.0萬輛,其中私人轎車234.8萬輛。[5]

鐵路

山西省是華北重要交通樞紐,為同蒲、京包、大秦、石太、太焦、神黃等重要干線交會處。2012年,全省鐵路營運總里程達到3773.7公里,全省鐵路貨運量7.14億噸,比上年增長3.2%;鐵路客運量6208.1萬人次,下降0.2%。山西省主要客運火車站:太原站、太原南站、大同站、朔州站、忻州站、原平站、陽泉北站、陽泉站、陽泉東站、榆次站、介休站、呂梁站、臨汾站、侯馬站、長治站、晉城站、運城站等。[1]

公路

城市風采
(5張)

山西省公路密度87
公里/百平方公里,「三縱十一橫十一環」高速公路網基本成型,108個縣(市、區)通了高速公路;干線公路技術狀況明顯提升,96.3%的國道、
85.5%的省道達到二級以上公路標准。在全國率先實現農村交通「兩通一硬化」,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實現了通水泥(油)路、通客車和街巷硬化「全覆
蓋」;13%的鄉鎮政府所在地、6%的行政村通了公交。城市公交、計程車分別完成客運量13.2億人次和10.7億人次。太原市被列為首批國家「公交都市」試點示範城市。2012年,全省公路貨運量7.32億噸,比上年增長12.2%;客運量3.37億人次,增長2.4%。[1]
2013年,太原、大同兩市被確定為42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

航空

山西省有太原武宿國際機場、運城關公機場、長治王村機場、大同雲岡機場、呂梁大武機場等5個民用機場。

太原武宿國際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E級,航線110條,通航城市60個;運城關公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D級,航線25條;長治王村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級,航線13條;大同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級,航線9條;呂梁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級,航線3條。

2013年山西省民用機場共保障運輸起降9.64萬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973.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97萬噸,分
雁門關
別同比增長10.7%、14.2%、2.5%,旅客吞吐量增幅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其中,太原機場完成運輸起降7.5萬架次,旅
客吞吐量78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4萬噸,分別增長12.4%、14.5%、4.1%;運城機場完成運輸起降12069架次,旅客吞吐量101萬人
次,貨郵吞吐量2818噸,分別增長25.18%、9.34%、15.68%;長治機場完成運輸起降7230架次,旅客吞吐量57.4萬人次,貨郵吞吐量
919.5噸,分別增長11.94%、14.38%、-43.14%;大同機場完成運輸起降架次4736架次,旅客吞吐量35.9萬人次,貨郵吞吐量
1965.1噸,分別增長10.29%、27.07%、-7.89%。

⑵ 陽泉市第十一中學的概況簡介

按照《陽泉十一中崗位職責與標准》,學校現有教務、教研、政教、總務、辦公室、工會專、團屬委七個職能處室團結協作、務實高效、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學校佔地面積35199.04㎡,建築面積40282㎡。現執行初中10軌、高中12軌的辦學軌制,有67個教學班(其中初中29個班),學生4310人(其中初中生2100人),教職工總數為238人,專職教師208人,其中初中任課教師74人,目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71人(其中初中有7人),一級教師112人,(其中初中47人);省級學科帶頭人2人、省級教學能手及骨幹教師7人,市拔尖人才2人,陽泉市名師1人,陽泉市教育功臣2人,市級骨幹教師8人。學校每年都有百餘名教師在省級以上科研課題、競賽輔導、論文交流等活動中獲得獎勵。學校承擔有兩項國家級和一項省級科研課題研究任務。2006年度學生學科競賽共獲得國家級一等獎2個;二等獎15個;三等獎23個;省級一等獎3個;二等獎7個;三等獎13個。

⑶ 山西陽泉是個什麼地方

陽泉是山西省東部地區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的中心,是我國能源重化工基地專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市面積屬4452平方公里,市區桃河橫貫,境內山川疊翠,礦藏資源豐富,氣候宜人,素有「煤鐵之鄉」的稱譽。現轄城、礦、郊三區和平定縣、盂縣,總人口116萬。

⑷ 山西省陽泉市盂縣的概況

盂縣是山西最古老的縣份之一,盂縣地處山西東部盆地,乃春秋晉大夫盂丙之邑,故城在今陽曲縣東北大盂鎮,因縣境山巒回合,中低如盂得名。盂縣位於山西省東部,地處太行山西側,東經112.55度至113.49度,北緯37.57度至38.31度。東西長75千米,南北寬63千米。東與河北省平山縣、井陘縣和本省平定縣接壤,西臨本省陽曲縣,南連壽陽縣與陽泉市郊區,北靠五台縣與定襄縣。
縣境四周群山環繞,境內山脈縱橫,白馬山東西橫亘,管頭梁南北縱貫,把全縣分成東西兩個盆地:盂城盆地和西煙盆地。境內最高峰為大梁山,海拔1874米。滹沱河畔最低,海拔 500米左右。境內河流以滹倫河最大,由定襄入境後折向東流。龍華河、烏河等支流,自南而北注入該河。縣境南部還有溫河及其支流秀水河、招山河等。
總面積2439平方千米。總人口29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秀水鎮。盂縣轄8個鎮、6個鄉:秀水鎮、孫家莊鎮、路家村鎮、南婁鎮、牛村鎮、萇池鎮、上社鎮、西煙鎮、仙人鄉、北下庄鄉、下社鄉、梁家寨鄉、西潘鄉、東梁鄉。共有453個行政村。盂縣地理位置偏北,處太行山之巔,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高溫炎熱,秋季涼爽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8.7度,一月-- 6.7度,七月22.3度,年均降雨量500——618毫米,霜凍期為9月下旬至次年4月,無霜期約150天。
既有緯度地帶性氣候,又有明顯的垂直變化。中緯度地區,距海不遠,但因山脈屏障,夏季風影響不大,屬於暖溫帶、溫帶大陸性氣候。

⑸ 陽泉有多少人口

陽泉市 總人口抄 統計表

發表年份 統計對象 數字 全文快照 來源文獻
2005 陽泉市 50萬 其中城市建成區43平方公里,人口50萬人。 查看
來源:城市概況, 欄目:陽泉市,《中國城市年鑒》(2005年)

2005 陽泉市 為126.32萬 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2004年年末全市總人口為126.32萬人,自然增長率為4.41

⑹ 陽泉市屬於哪個市

陽泉市不屬於哪個市,陽泉市屬於山西省,是山西省的地級市。

陽泉市位於山西省東部,是一座新興工業城市,是晉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轄平定、盂縣兩縣及城、礦、郊三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市面積4559平方公里,人口141.44萬人。是中國共產黨親手締造的第一座城市,被譽為「中共第一城」。

陽泉是三晉門戶,晉冀要衡,地處太原、石家莊兩個省會城市的中間位置,相距均為100公里,一重一輕兩大城市對陽泉經濟互輔性極強。陽泉又處於東部發達地區與中西部的結合地帶,具有承東接西、雙向支撐的戰略地位。

陽泉還位於環渤海與長江三角洲兩大經濟區的合理運輸扇區內,在半徑 500公里內,分布著首都北京、直轄市天津及省會太原、鄭州、濟南等城市,經天津、青島、黃驊港可東出渤海,是京津塘及沿海發達地區向內地幅射的重要通道。

(6)山西陽泉人文地理概況擴展閱讀:

陽泉市地處沁水煤田東北部,煤炭資源得天獨厚,具有埋藏淺、儲量大、易開采、質量高等優點。陽泉礦區含煤面積1835平方公里,地質儲量173億噸,其中陽泉市行政區域范圍內含煤面積1051平方公里,地質儲量102億噸。

陽泉礦區煤種70%以上為低硫低灰優質無煙煤,灰分10-20%,含硫0.5-0.7%,發熱量8000大卡/千克以上。

全市有煤礦53座,原煤產量5373.3萬噸。主要產品有:洗中塊、洗小塊、洗精煤、末煤、高爐噴吹煤等品種。

主要銷往冀、魯、蘇、滬等全國16個省市,並出口巴西、日本、韓國、比利時等國。近年來,為了實現可持續性發展,陽泉煤炭工業大力進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整合煤炭資源,積極推動煤電鋁一體化和煤化工,藉助煤炭資源加快實現轉型跨越發展。

陽泉境內鋁礬土資源儲量十分豐富,保有資源儲量7.1億噸。依託豐富的資源,陽泉市鋁產業蓬勃發展。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已形成了以氧化鋁、電解鋁、鋁型材等為主導產品的鋁產業鏈。

全市依託煤炭和電力優勢,將以發展氧化鋁、電解鋁、鋁型材、鋁箔、板帶、盤條、合金棒等系列化產品為主導,走加工增值之路,實施資產整合、資本重組和產權改革。

未來幾年,氧化鋁將形成年產120萬噸的生產規模,電解鋁將形成年產50萬噸的生產規模,使鋁工業成為全市重要的優勢產業。

陽泉市具有良好的火電開發條件,是國家西電東送戰略中距東部最近的一個城市,是輸電成本最低的地區之一。目前全市共有發電企業6家,總裝機容量280.3萬千瓦。

主要有山西陽光發電有限公司(4×32萬千瓦)、山西河坡發電有限公司(2×35萬千瓦)和陽煤集團兆豐煤矸石電廠(3×13.5萬千瓦)、南煤龍川煤矸石電廠(2×13.5萬千瓦)等發電企業,未來將形成750萬千瓦的總裝機容量。

光伏發電方面,全市現已建成並網地面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119.68萬千瓦,包括盂縣牛村鎮晉陽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10萬千瓦項目、盂縣西煙鎮中廣核1.5萬千瓦項目、陽泉昌盛日電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2萬千瓦項目、平定東方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5萬千瓦項目;

各縣區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1.18萬千瓦;總規模達220萬千瓦光伏基地項目的規劃已通過國家能源局批復,目前已實現並網100萬千瓦。

風力發電方面全市已建成並網總裝機容量達11.78萬千瓦,包括中廣核盂縣風電一期工程4.95萬千瓦、二期4.83萬千瓦、三期2萬千瓦項目。

陽泉鋁礬土以其儲量大、品位高、雜質少、埋藏淺、易開采而著稱,境內已探明的鋁礬土保有儲量7.1億噸,氧化鋁含量在65%以上,僅次於世界鋁礬土王國蓋亞那,是國內主要的鋁礬土基地之一。

規模較大的企業有盂縣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陽泉下千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山西聖火爐料有限公司等企業。產品除滿足國內各大鋼鐵企業需求外,還遠銷世界各地,在國內外市場上久負盛名。

陽泉的旅遊資源頗為豐富。星羅棋布的名勝古跡和豐富多姿的自然景觀交織,構成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

境內有馳名中外的萬里長城第九關娘子關,比八達嶺長城早150年建成的中山國古長城固關,有千古絕唱春秋時期趙氏孤兒藏身之處所在的藏山,有歷代文人學者隱居治學的冠山書院,有近代著名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石評梅的故居,有我國古建築的瑰寶林里關王廟,

有水溫達80度、「高溫氡泉甲天下」的梁家寨溫泉,有「太行第一溶洞」玉皇洞,還有以舉世聞名的百團大戰紀念碑(館)為主的獅腦山森林公園。

另外還有正在不斷完善和開發的大汖古村、葯林寺森林公園、北方罕見的大溶洞--萬花洞、玉花洞等。目前,我市成型且對外開放的旅遊景區有16家,其中AAAA級景區4家,AAA級景區3家,AA級景區3家。

陽泉是山西煤炭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多年來也是國家投資的重點地區。改革開放政策給陽泉經濟注入活力,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經過70年的建設,逐步形成煤炭、電力工業為支柱,電解鋁、耐火材料、磁性材料、陶瓷、水泥、閥門、粉末冶金、聚氯乙烯等為主導產業的經濟體系, 產品多達2400餘種,具有較強的工業基礎和比較雄厚的技術力量。

陽泉鐵路公路密度居全省前列。石太鐵路、朔黃鐵路(山西朔州神池至河北黃驊港)橫貫東西,陽涉(陽泉至河北涉縣)、陽盂鐵路縱銜南北,石太高速客運專線的順利運行,

大大縮短了陽泉與周邊中心城市的時空距離,西至太原、東至石家莊僅需30分鍾,至首都北京僅需2小時,陽泉現已成為連接京、津、唐、豫、冀、晉的重要鐵路樞紐;

公路網路四通八達,307、207國道及太舊、陽五、京昆、新中高速公路在市區交叉,西至太原、東至石家莊各只需1小時,與首都北京也僅4小時車程,並以此為骨架,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輻射所轄縣區、鄉鎮及鄰近省、市的縱橫交錯的交通格局。

陽泉空中交通也十分便利,距太原和石家莊機場均為100公里,市內設有若干民航售票處,購票、發貨都很方便。

陽泉市水資源儲量豐富,總量為14.8億立方米。東部娘子關泉域是我市工業和居民用水主要水源。當前,陽泉市日供水能力為20萬立方米/日,實際需求量約為10萬立方米/日,尚有10萬立方米/日富餘量。另外,陽泉市已建有14萬噸/日的污水處理廠。

境內北部有滹沱河、龍華河流經我市,做為第二水源正在開發中。平定、盂縣、娘子關鎮等縣級、鎮級污水處理廠也已建成。水資源供應可以滿足我市不斷增長的城市建設和工業項目建設需求。

⑺ 高一地理

(1)季風水田農業 熱帶企業化種植園農業
(2)水稻 水熱 沖積平原 勞動力 人口 種植水稻
(3)秦嶺-淮河 洪澇 乾旱

⑻ 陽泉市的概況

行政區劃

陽泉是山西省東部地區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的中心,是我國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市面積4452平方公里,市區桃河橫貫,境內山川疊翠,礦藏資源豐富,氣候宜人,素有「煤鐵之鄉」的稱譽。現轄城、礦、郊三區和平定縣、盂縣,總人口116萬。

歷史淵源

昔日陽泉市區有泉五處,終年涌漾,澤潤一方,故稱漾泉,後演繹為陽泉。陽泉市歷史悠久,地處「三晉要沖」,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早在春秋末期,趙簡子為適應軍事爭雄的需要,在今市區修築「平坦城」,屯集糧草,駐兵把守,為重要的軍事要塞。公元623年,唐高祖李淵曾在此設州,管轄壽陽、盂縣、石艾、樂平等縣,是古陽泉歷史上第一次升為州級建制。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在此設置平定軍,發兵太原。1905年,正太鐵路在陽泉設站。隨著交通運輸的發展,一批採掘、冶煉企業相繼成立,使陽泉站為山西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隨後,以陽泉站為中心,聚集行商坐賈,逐步成為山西東部地區和連結晉冀兩省的商品集散地。1947年5月2日,陽泉解放,正式建制為陽泉市。

地理資源

陽泉物產資源豐富,黑(煤)、白(鋁礬土)、黃(硫鐵礦)被譽為陽泉「三寶」。豐富的自然資源,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現已查明的礦產資源有煤、鐵、鋁礬土、耐火粘土、硫鐵礦、石灰石、大理石、白雲石等共52種,其中開采價值較大的有32種,尤其是陽泉的煤、鋁礬土、硫鐵礦以其儲藏量大,品位高,埋藏淺,易開采而馳名國內外。陽泉煤田面積約1800平方公里,儲量127億噸。煤炭質地優良,灰粉小,炭化程度高,每公斤發熱量達7000大卡左右。鋁礬土和耐火粘土儲量達數十億噸,礦石品位高,雜質少,結構嚴密,耐火度高達1750度,在國內外市場久負盛名。硫鐵礦分布面積49平方公里,儲量25億噸,具有含硫品位高,加工省燃料(含炭質),易碎不粘爐等特點。建材資源更是遍及全市,業已同「黑、白、黃」一起,成為陽泉的四大優勢資源。陽泉盛產玉米、穀子、小麥、高梁等農作物和200餘種中葯材。農副土特產品主要有核桃、花椒、蜂蜜、凍兔肉等,平定的黃瓜乾和砂貨、鐵貨飲譽中外,古有「黃瓜幹上貢品,龍字砂鍋悅帝心」的美稱。

風景名勝

陽泉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自然風光秀麗宜人,古跡名勝聞名遐邇。至今尚存有春秋末期趙簡子修建古城遺址,漢淮陰侯韓信駐軍遺址,唐代平陽公主率軍駐守娘子關的遺址等。在平定境內南部的東浮山,相傳女媧在此築灶煉石補天,使整個東浮山的石頭呈褐紅色,投入水中後浮而不沉,至今遺灶尚存,還有明代陸深《浮山遺灶記》的碑文。市北60公里的藏山,相傳春秋時代晉國趙氏孤兒曾藏匿於此,有藏孤洞的傳說,藏山之名即演繹於此。除此,陽泉還保存有北魏石窟,南北朝摩崖石刻,宋代重建的有唐代遺風的林里關帝廟正殿,金元以來的古建築群體等不少古文化遺址。還有1931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平定武裝起義的遺址,以及1940年舉世聞名的「百團大戰」主戰場——獅腦山遺址。此外還有許多古剎廟宇、石刻碑碣、古塔古墓等文物足跡。具有醫療價值的梁家寨溫泉、葯林寺以及娘子關瀑布,北方罕見的大型鍾乳岩溶洞奇觀——蓮花洞、五華洞等,令人流連忘返。陽泉還是晉冀兩省旅遊區的連接點,從陽泉到太原晉祠、佛教聖地五台山、革命聖地西柏坡、左權八路軍總部舊址和黃崖洞、井陘蒼岩山、正定大佛寺和大觀園,均很便利。

陽泉文化悠久,古有「三晉文化數二定」(平定、定襄)之說,歷史上曾有「文獻名邦」之美稱。陽泉歷代重教興學崇尚文化。據文獻記載,早在北宋末年即建冠山精舍,元代惟呂公冠山書院在山西及華北名聲顯赫。明清兩代相繼建立名賢書院、高岑書院、懷音書院、崇尚書院。明代的喬宇,清代的竇瑸、張穆,近代史上的石評梅都是陽泉文化的傑出代表。

城市建設

「飆輪迎月入陽泉,燈電照明半壁天。爭贊渾如到香島,飛來彷彿遇桃源」。這是我國當代偉大詩人郭沫若1965年夜宿陽泉時,留下的光輝詩篇。如今30年已經過去了,陽泉變得更加風采多姿,氣象萬千。桃河從市中心穿過,寬闊的桃河大橋連接著市區南北,南山公園,依山而建;桃河公園,湖光瀲灧。經過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陽泉城市道路整潔、寬闊。「東水西調」使陽泉市日供水能力達23萬噸,昔日郭沫若游覽娘子關時留下的「回顧陡驚溶碧玉,倒流將見吸長虹」的想像變成了現實。城市居民煤氣化普及率達60%以上,城市集中供熱面積達居民住宅面積的46%。經過舊城改造,陽泉市興建了興隆、賽魚、四季春三大集貿市場,新建了陽泉百貨大樓,興隆百貨大樓以及陽泉賓館、物資大廈、工商大廈、展覽館、青少年宮、體育館、陽泉火車站等一大批基礎設施。新建了彩色音樂噴泉、水上世界等一大批游樂場所。今天的山城,高樓林立,綠樹成蔭,街道寬闊,交通便利,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夜幕降臨,路燈、彩燈、霓虹燈交相輝映,大街小巷燈火輝煌,成為名副其實的不夜城。

交通通訊

陽泉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是晉東的交通樞紐。全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復線——石太線橫穿市區,東接京廣線,西連同蒲線,南連陽涉線,境內設有10個車站,分射出32條支線或專用線。公路交通形成了橫貫東西,縱穿南北,干支交錯,布局合理,以城市為中心向兩縣三區輻射的公路網。東去河北,西到太原,南到長治,北上五台,四通八達。山西省第一條高等級出省公路——太舊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與京深高速公路、京津唐高速公路相互貫通,大大改善了陽泉的投資環境,東出西進十分便利。目前的陽泉市,縣縣通柏油路,鄉鄉通公路,村村通機動車輛。公路交通正向著寬路基、大噸位、高速度的方向發展。郵電通訊發展迅速,陽泉在山西省第一家實現了程式控制聯網,到1994年程式控制電話裝機總量已達40000門,實現了國內國際直撥。無線尋呼、磁卡電話、行動電話、傳真等通訊設施迅速普及,為外商投資提供了非常便利的通訊條件。

工業體系

經過4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陽泉已初步形成以能源為基礎,冶金、化工、機械、建材為支柱,輕工、紡織、食品、電子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陽泉是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所產無煙煤質量優、規格全,其年產量的70%銷往全國各地及歐洲和日本、美國。年產原煤400萬噸,並與洗選、熱電聯供「三同步」的貴石溝礦井是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礦井。建設中的陽泉礦務局三礦新井,設施能力為年產原煤900萬噸,建成後將名列亞洲礦井之首。隨著能源基地的建設,陽泉電力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已建和再建的電力裝機容量可達200多萬千瓦。冶金工業在鞏固傳統產品的同時,已形成鋼鐵、制管、電解鋁、耐火材料四大主導產品。陽泉鋼鐵公司是冶金部的重點鐵合金企業,陽泉鋁業股份有限公司是華北地區較大規模的電解鋁生產企業,耐火產品品種全、質量優、檔次高,是全國四大耐火材料基地之一,產品暢銷歐美及東南亞各國。化學工業從礦山採掘到深加工,正在形成硫鐵礦、煤化工、鈣化工、橡膠、火葯等多種化工產品鏈,陽泉硫酸是華北及中原地區的主要供應地。

商業流通

陽泉是晉東地區的商品集散中心。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國營商業為主體,集體和個體商業為補充的流通體制逐步形成,市場體系日臻完善。山西省十大商場之一的陽泉百貨大樓及陽泉礦區百貨大樓、人民商場、興隆百貨大樓是陽泉市較大的購物中心。糧油果品、小商品、蔬菜批發市場遍布全市,有力促進了陽泉商業的蓬勃發展和晉東各縣的經濟繁榮。陽泉有裝飾典雅的陽泉賓館、迎賓飯店、沙江酒家、物資賓館、建設賓館、望月樓酒家等較大飲食服務單位百餘家,具有較高的接待服務能力。近年來,本地及全國各地傳統風味食品、西餐又得到了恢復、引進和發展。陽泉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已先後與英國的切斯菲爾德市,美國紐約州華倫市,以及國內的鎮江、淄博、濰坊、德陽等15個城市結成友好城市。省級技術開發區——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立為外商投資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1984年以來,陽泉市已興辦三資企業53家,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日趨活躍。對外貿易在擴大傳統產品出口的同時,積極開發新產品。目前,出口商品已達十大類50餘個品種。

科教文衛體

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教育事業蒸蒸日上,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已連續四年高考達線率居全省第一。擁有4所高等院校和5所中等專業學校。科技戰線成績喜人。1986年以來全市共有85項科研及星火技術項目獲省級以上獎勵。文化事業日益繁榮,現有專業劇團6個,各種文化活動場所遍及城鄉。廣播、電視混合覆蓋率均達到80%以上。醫療水平有了較大提高,陽泉現有醫療機構370多個,擁有床位5916張,已連續6年被山西省命名為愛國衛生紅旗城市。體育事業有了長足發展,陽泉體育場所達500多個,新建的多功能陽泉體育館還多次接待了國內外大型比賽。

煤城面貌新,發展無止境。陽泉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將以奮發向上、爭創一流的精神,創造新的業績,把陽泉建設成更加繁榮、更加美麗的現代化城市。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