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人像獲獎
『壹』 國際性的攝影大賽有哪些級別高些的
1、 荷賽攝影獎 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ORLD PRESS PHOTO,簡稱WPP)是由總部設在荷蘭的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主辦的,故通稱「荷賽」。該基金會成立於1955年,1957年舉辦了第一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 大賽分為突發新聞、一般新聞、新聞人物、日常生活、人像、體育、藝術、科學與技術、自然與環境等15個獎項。「荷賽」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有威望的新聞攝影比賽之一,它的宗旨是「促進信息的自由、不受限制的交流,鼓勵高水平的專業新聞攝影標准」。攝影界的奧斯卡,攝影師的奧運會。2、哈蘇國際攝影獎 哈蘇基金會是由厄納和維克多·哈蘇捐贈的遺產於1979年建立的。基金會的宗旨是促進自然科學和攝影領域的科學教育和研究。該基金會每年都撥款資助眾多項目,其中之一就是每年一度的哈蘇國際攝影獎。該獎項由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攝影家和資深專家推薦3名候選人,最終得主則由哈蘇基金會董事會從3名候選人中選定。 3、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國際授權,是一個跨越國界、跨越民族、高水準的國際盛事。繼2006年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之後,今年,我們又迎來了這個賽事的第二屆。因《美國國家》地理的普及性和在圖片方面的權威性,也奠定了這個賽事在全球攝影界的影響力和權威性。今年大賽范圍已經擴展到23個國家,大賽周期也有所拉長,給攝影愛好者創造了更充裕的創作時間。中國賽區(含港澳地區)由美國《國家地理》中國大陸唯一合作夥伴——《華夏地理》雜志主辦。秉承促進中國攝影與國際攝影更加深入的交流與合作,發展國內攝影事業之精神,《華夏地理》雜志自2007年年初,經過深入鋪墊准備,將大賽的序幕在中國大陸再度拉開。
『貳』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 有獎金嗎
2016年5月1日,一年一度的攝影視覺盛宴再次拉開帷幕。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國際授權《華夏地理》主辦的2016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正式啟動。自2006年起,這已是《華夏地理》連續第十一年舉辦如此高水準的頂級攝影賽事,其在影像和圖片方面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奠定了大賽在行業內的巨大影響力,並再次成為各界矚目的焦點!
過去的2015年迎來了攝影大賽中國賽區里程碑式的第十周年,參與投稿作品數量多達218000多幅。這其中同時也包括參與的強大明星陣容:知名演員黃渤、江一燕、任重、李光潔、塗松岩,還有知名商界攝影愛好者黎萬強、劉江、蘇芒,除了這些大咖的完美跨界參與,當然還有專業攝影師導演曾念平、藝術家向京等藝術界明星鼎力加盟。15位明星的參與,132幅明星作品的產出,吸引了無數粉絲參與互動。
《華夏地理》作為美國《國家地理》中國大陸唯一授權官方雜志,一直秉承鼓舞人類關注地球、用攝影改變世界的理念,用最傑出的影像,觸動更多人的心靈,詮釋攝影的真諦。我們致力於用鏡頭捕捉世間美妙瞬間,用影像表達人們心中對生命的理解信仰,用影像呼籲對自然環境的保護,用影像展示人文世界的無窮魅力——這些都是《國家地理》「做過的」,「正在做的」,和「將要做的」!
本次中國賽區的比賽將歷時5個月,作品徵集時間從5月1日至8月31日。本次大賽在以往賽事規則所設置的3大類別(Nature/自然類、Place/地方類、People/人物類)基礎上,新增攝影類別:Photo Essay/圖片故事類。此外,「手機類」攝影作品專區也將繼續開設。
「Photo Essay /圖片故事」作為2016年攝影大賽主推的新增類別,旨在使攝影愛好者們能以一名國家地理攝影師的角度去完整地記錄和展現屬於自己鏡頭下獨有的故事。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每一段故事都會被時間埋藏,攝影師們需要做的就是去記錄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而「圖片故事」類別將給予攝影師一個平台將這些故事放大剖析並還原故事的真相和真諦。
作為中國攝影界的盛會,大賽將歡迎每一位攝影愛好者的踴躍報名,用專業的技法、獨特的視角和充滿靈感的創意,呈現更多關於自然生態、地方風貌和人文情懷的優秀畫面,並用圖片講述生活的多彩迥異和生命軌跡的交錯變化。各類別獎項評選結果將於9月底公布,獲獎者將被授予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官方獲獎證書以及豐厚禮品。
從即日起,參賽者可登陸國家地理中文網大賽專題頁面(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cn/photography/photocontest/2016/),上傳自己的攝影作品。
『叄』 中國國家地理的榮譽
《地理知識》於1999年11月榮獲「第二屆全國優秀地理期刊」獎;
雜志於2001年榮獲紙老虎銷售網2001年度最受歡迎十佳暢銷期刊稱號;
雜志於2001年8月被評為「推廣精品書刊,展示國門風采」活動中讀者喜愛的精品期刊獎;
雜志於2003年榮獲紙老虎2003年度旅遊人文類冠軍雜志獎;
雜志於2003年榮獲2003年度紙老虎十大暢銷雜志獎;
雜志於2003年1月榮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稱號;
雜志於2003年10月獲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30周年紀念1973-2003;
雜志於2004年榮獲紙老虎2004年度十大暢銷雜志稱號;
雜志於2004年榮獲紙老虎2004年度旅遊人文類冠軍雜志獎;
中國國家地理網於2005年獲得優秀科普網站獎;
雜志於2005年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獲獎提名;
雜志於2005年榮獲科技科普類校園先鋒媒體稱號;
雜志於2005年入圍中國驕子年度新銳榜 創新中國TOP10排行榜;
雜志於2005年榮獲紙老虎2005年度旅遊人文類冠軍雜志獎;
雜志於2005年榮獲紙老虎2005年度最受讀者歡迎雜志獎;
雜志於2005年1月榮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
雜志於2006年榮獲中國驕子年度新銳榜 年度傳媒稱號;
雜志社於2006年榮獲中國科學院先進集體稱號;
雜志於2006年入選CCTV封面2006;
雜志於2006年榮獲年度科普雜志類先鋒媒體;
雜志於2006年榮獲2006年度旅遊人文類冠軍雜志獎;
雜志於2006年榮獲2006年度最受讀者歡迎雜志獎;
雜志於2007年榮獲中國十大時尚休閑媒體品牌;
雜志於2007年入選中國報刊經營管理模式十大期刊案例;
雜志於2007年2月7日獲第36屆世界期刊大會高級贊助商;
雜志於2007年11月被評為2007年度中文期刊網路傳播海內外分類閱讀(人文藝術類)TOP10期刊;
雜志於2008年7月入圍郭永杯科學傳播最佳影響榜;
雜志榮獲最受讀者歡迎的科普傳媒第一刊稱號
雜志榮登最具品牌價值雜志十強
雜志於2009年6月榮獲「影響中國十大期刊品牌貢獻獎」
2009年,《中國國家地理》內容被香港高級程度會考試卷所收錄。
2011年12月榮獲「全國新聞出版『走出去』先進單位」稱號
2012年6月30日,中國國家地理新媒體榮獲「中國新媒體30強」中的創新榜十強。
2012年12月,獲「跨媒體學院獎·2012年度最佳內容和形式製作獎」
2013年6月進入2013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百強報刊」推薦名單
2013年中國科協科普部組織了「公眾喜愛的優秀科普作品」活動,雜志獲最喜愛的15本科普期刊
2013年12月,雜志社被評為首批數字出版轉型示範單位
『肆』 美國國家地理人像大師用什麼鏡頭
高手摘葉成兵,他們用的鏡頭會讓你失望的。給你推薦一篇中關村在線攝影論壇上的文章:《看看國際攝影大師使用的器材,我們該如何發燒》,你就清楚了。可以在搜索引擎上搜這個標題就能找到。
『伍』 求中國國家地理攝影獲獎作品的原圖資源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我也一直想得到,哪怕一幅、兩幅都可!
那些獲獎作品的作者專往往經歷了多年的屬經驗積累,才達到這個水平。其作品往往具有高附加的知識產權價值,就算有個熟人是這類作者、讓你拷貝到了作品的電子文件,你也不能拿來做什麼,因為要為此付出版權甚至處罰代價的。
之前某郵政局曾盜用我的一幅《東魯遺風——大萬世居》製作明信片,為此他們付出了2萬余元的商榷後的經濟賠償……
『陸』 《國家地理》雜志兒童攝影獲獎作品都有哪些呢
簡介:
近日,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公布了2016年度兒童攝影比賽的評選結果。
詳細情況:
冠軍內得主是來自容荷蘭11歲的戴維(Dewi Baggerman),他從較低的視角拍攝了鬱金香花田。獲得了5天4夜的華盛頓之旅並受邀參觀《國家地理雜志》總部。特等獎&勇於探索組一等獎攝影師:Dewi Baggerman,11歲,荷蘭。
『柒』 攝影圈的最高獎項是什麼
普利策獎
普利策獎也稱為普利策新聞獎。
1917年根據美國報業巨頭約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遺願設立,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已經發展成為美國新聞界的一項最高榮譽獎。
現在,不斷完善的評選制度已使普利策獎成為全球性的一個獎項,被稱為「新聞界的諾貝爾獎」。
普利策獎分為兩類,新聞界和創作界。普利策獎也是一個鼓勵美國的獎。
新聞界的獲獎者可以是任何國籍,但是獲獎條目必需在美國周報(或日報)中發表的。
創作界獲得者必須是美國公民,唯一例外的是歷史獎。只要是關於美國歷史的書都可獲獎,作者不必是美國人。
(7)國家地理人像獲獎擴展閱讀:
普利策獎管理模式
每年有兩千多件入選作品參加普利策獎的競爭,但通常只頒發21個獎項,其中14項是新聞獎。這些獎項是長達1年過程的終結。它始於每年年初,受委派的102名傑出的評審員,分成20個評審團。
評審團的成員們要緊張工作3天,提名前認真篩選每件作品。自從設立這些獎項後,委員會擴大並多次重新核定了新聞類的項目,使其能夠和美國新聞業的演變同步。
漫畫獎是1922年設立的。攝影獎設立於1942年。1968年又被分為現場報道新聞或突發新聞和特寫。隨著計算機修改照片技術的發展,委員會於1995年規「任何內容經過處理或改動的作品,除了慣常的報紙裁剪和編輯之外,將不予接受」。
網路-普利策獎
『捌』 請說出「地理大發現」中做出貢獻的一位人物事跡。
地理大發現,又名探索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指從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歐洲涌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有哥倫布、達伽馬、卡布拉爾、迪亞士、德萊昂、麥哲倫等。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也開始出現。歐洲這個時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
哥倫布
哥倫布自幼便熱愛航海。他認為之所以帆船向大海啟航後,船身由下而上漸漸消失的原因正是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向東能到的地方,向西也到得了。為了驗證他的想法,他先後向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等國的國王尋求協助,以實現出海西行至中國和印度的計劃,但均得不到幫助。在此同時,歐洲國家極需要東南亞的香料和黃金。可通往亞洲的陸路卻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所阻,海路則要經由南非南端的風暴角——好望角,因此歐洲的君主開始改變以往的想法。哥倫布在到處游說了十幾年後,於1492年,終於得到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的資助。
從1492年到1503年間,哥倫布完成了4次從西班牙到美洲的來回航行。所以這些航行都是由卡斯提亞王國資助的。這些航行標志著歐洲人對美洲大陸的探險和殖民的開始,因此對西方歷史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性。盡管面對日漸增多的反對他的觀點的證據,哥倫布仍然堅持認為,他在歷次航行中所到過的地方就是馬可·波羅以及其他歐洲旅行家說描述過的亞洲大陸的一部分。哥倫布的拒絕承認他到過的地方不是亞洲的一部分可能部分的解釋了,為什麼美洲大陸不是以他的名字命名,而是以在他之後的到達美洲的佛羅倫薩的探險家亞美利哥·韋斯普奇的名字命名。
『玖』 有哪些世界著名的人像攝影大賽
沒有單獨設人像攝影的 一般都是分為人像組的
1、荷賽攝影獎
2、哈蘇國際攝影獎
3、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
4、普利策新聞攝影獎
『拾』 求一個獲獎攝影圖,好像是獲得2010年的國際攝影獎的,內容是兩頭牛瘋狂的在水田裡拉犁,一個人在後面扶著
哥們,是這張么?國家地理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全覽
攝影Photography一詞是源於希臘語φωςphos(光線)和γραφιςgraphis(繪畫、繪圖)或γραφηgraphê,兩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線繪圖」。是指使用某種專門設備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一般我們使用機械照相機或者數碼照相機進行攝影。有時攝影也會被稱為照相,也就是通過物體所反射的光線使感光介質曝光的過程。有人說過的一句精闢的語言:攝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縱即逝的平凡事物轉化為不朽的視覺圖像。
一般簡稱的攝影,即是用照相機,映像在底片,沖印底片成為單一相片,一張張作永久保存。但相片的影像是不動、無聲,僅供人觀賞其人物、意境,進而體會其涵義。今天世界上仍存留最早的一張照片可以追溯至1827年,出自法國人約瑟夫‧尼埃普斯之手。
攝影之所以誕生,就是為了記錄的目的。它誕生之後所顯示出來的強大的生命力,也恰恰在於它的記錄功能。這是其他技術或藝術所無法比擬或取代的。因此,從廣義上說,攝影就是記錄。
1848年5月5日,德國漢堡發生了一次大火,大火連燒了四天,比鷗烏和史特爾茨納二人奔赴火場,拍下了有關廢墟的許多照片,後來大多失散,僅存一幅。這次拍攝和這張照片是今天人們公認的世界上第一次新聞攝影活動和第一張新聞照片。
攝影術的誕生是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應運而生的,150多年來,它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速向高速、由手工向自動化方向發展的過程,但萬變不離其宗,總也脫不開照相機和膠卷的傳統模式,代代相傳,直至今日。
在這張攝影大賽人物類獲獎作品中,一個印度尼西亞農民駕著兩頭水牛在爛泥中狂飆,用大賽評委喬爾·薩爾托雷(JoelSartore)的話說,這是一個「史詩般的場面」。據作者、香港攝影師陳國雄(ChanKwokHung)介紹,要想贏得這些一年一度的比賽,農民們通常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他們相信贏得比賽會在即將到來的播種季節帶來好運。
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特約攝影師薩爾托雷說,「充滿力量的動作,有趣的主題,軟和的背景,這些因素的結合令這張照片脫穎而出。」2010年美國《國家地理》國際攝影大賽從2010年9月16日一直持續到11月30日,組委會從世界各地的攝影師手中收到了1.6萬件攝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