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文地理專業
1. 新加坡有哪些風情
新加坡的人文地理和風土人情
人文
盡管地理位置是新加坡成功的因素之一,但人民卻是其成功的支柱。這個國家缺乏自然資源,但她勤勞、樂觀、開朗的人民造就了她今天的繁榮。
新加坡有400萬人口,其中77%是華人,14%是馬來人,8%是印度人,1%是歐亞混血人種和其他民族。馬來漁民是當地的土著居民,但自從史丹福萊佛士(Stamford Raffles)爵士來到並建立英國貿易中轉站後,新加坡逐漸成為一塊吸鐵石,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移民和商人。為了給他們自己和家人尋覓更好的生活,許多人從中國南方省份、印度尼西亞、印度、巴基斯坦、錫蘭和中東來到這里。盡管異族通婚早就開始了,但各個種族在融入新加坡這個整體的同時保持了自己的文化。
語言
新加坡有四種官方語言:馬來語、華語、淡米爾語和英語。英語是商務和官方語言,使用最為廣泛。大多數新加坡人都會講母語和英語兩種語言。
民族風情
華 族
中華文化最能表現在倫理道德觀念上,這種觀念在新加坡的華人社會中繼續保存。家祖宗舍的創立,可以維持鄉黨友愛的互助精神。 華人結婚要選黃道吉日,時髦的華裔新娘在婚禮中端出一隻小小的瓷製茶杯給她的父母,當公婆從新娘手中接下茶杯的時候,就表示新娘已被接納到這個家庭。
馬來族
馬來文化表現在宗教思想上,他們的風俗習慣與宗教息息相關。回教法律和蘇丹制度則維系著他們生活的安分與團結。 馬來人的婚禮幾乎邀請全村人前來參加,來賓們酒足飯飽離去時,手上都握著一個煮熟的蛋,表示多子多孫的意思。
印度族
印度的文化與他們的宗教思想關系密切,無論文學、藝術、舞蹈,都含有極濃厚的宗教色彩。印度人的生活很儉朴,但對於廟宇的建築則非常講究,各種的雕塑都精緻無比。
印度人的婚禮在廟里伴著宗教的聖歌和禱告舉行,顯得十分肅穆。新娘身上包裹著一件掛滿珠寶的絲綢,丈夫則跪在她面前悄悄地在她的腳趾上套一枚戒指。婚禮的高潮是新娘戴上用茉莉花和蘭花編成的沉重的花環時,賓客們向新人身上拋灑花瓣,在芬芳的花香中,完成了隆重的結婚儀式。宗教概況新加坡的多民族決定了其宗教也多元化。新加坡的宗教建築各式各樣,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回教堂圓頂、哥特式教堂尖頂、帶有神秘神像的興都教寺廟以及中國寺廟。新加坡的主要宗教有回教、佛教、基督教、興都教、錫克教、猶太教以及拜火教。
佛教與道教
早期的華人移民,如同其他種族的移民一樣,帶來了他們的宗教信仰與習俗。不同籍貫的華人,各自興建廟宇,讓善男信女參拜。其中有一些廟宇,已成為國家古跡,如天福官、雙林寺和鳳山寺等。
佛教有「三寶」——一佛、法(佛所說的教義)、僧(指繼承或宣揚教義的人),以引導信徒奉行他們的禮儀。
在新加坡,絕大多數的佛教徒,是屬於大乘(Mahayana)學派,其次是小乘(Theravada)、金剛乘(Vajrayana)和其他學派。不同的學派,經由新加坡佛教總會、新加坡僧伽聯合會,和世界佛教聯誼會新加坡分會聯合主辦的宗教、文化、教育與社會福利計劃等活動,有更密切的接觸與合作。
興都教
前來新加坡的印度人,也把他們的宗教、文化和藝術帶來新加坡。他們早期的宗教事跡,是在新加坡不同地區興建興都廟,其中大部分是以南印度的風格為主。
興都廟成為許多印度節日與慶典的焦點。印度人的生活,深受宗教的影響;而他們的生活中的不同階段,也要進行各種宗教儀式,大部分的印度家庭都設有祭壇或禱告室。
今天,在新加坡約有24間主要的興都廟,其中在橋南路的馬里安曼興都廟(Sri Mariamman Temple)和在實龍崗路的實里尼維沙伯魯瑪興都廟(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已被列為國家古跡。
在印度基金法令下,於1967年成立的印度基金會,專門負責馬里安曼、實里尼維沙伯魯瑪、西凡和維拉米瑪達拉曼等興都廟的行政與管理工作。這些興都廟都屬於基金會的。基金會也主辦一些大節日慶祝活動,如大寶森節、蹈火節和九夜祈禱節。
印度族也設有印度人咨詢委員會,對有關印度宗教和習俗,以及影響印度族社區的一般福利問題,向政府提供意見。
天主教會
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會歷史,可以追溯到1819年萊佛士發現新加坡的日子。在1821年,一名過境的傳教士通過宣教吸收了12名天主教徒。到了1829年,天主教徒的人數增至200名。天主教社群穩健成長並開辦了數間學校。早在1832年,天主教會就開辦了第一間男校,這間學校後來成為著名的聖約瑟書院。聖約瑟書院建於1852年,由拉薩爾修士主理。兩年後,修女會在維多利亞街開辦了一所女子小學——聖嬰女校。
1972年12月22日,已故教宗保祿六世頒令新加坡成為另一個主教區,不再隸屬以前的馬六甲一柔佛主教區。在1977年7月26日簽署的協議下,澳門主教把他在新加坡的教會管轄權移交給新加坡主教。這項協議於1981年5月27日獲得羅馬教廷的批准。當這道教令於1981年6月26日頒布後,就在7月1日生效,此後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會,就直接由羅馬教廷管轄。
新加坡共有30間天主教教堂。天主教教會管理20所小學、17所中學、一所大學先修班和一所初級學院。
新加坡的天主教教會也開辦安微尼亞山醫院、雅西西慈懷病院、5間老人院和一間兒童收容所。
基督教教會
在萊佛士登陸新加坡後4個月,他把一塊土地贈送給倫敦宣教會。5個月後,第一位傳教士抵達新加坡。在最初的數十年裡,一些不同的團體,對新加坡的基督教教會的發展作出獨特貢獻;它們包括西方商人族群、馬六甲的海峽華人族群、海外傳教士,以及印度與中國的基督徒移民。神學院與聖經學院也隨著成立。
明飾禮儀
新加坡不同民族的人在穿著上有自己的特點。馬來人男子頭戴一頂叫"宋谷"的無邊帽,上身穿一種無領,袖子寬大的衣服,下身穿長及足踝的紗籠;女子上衣寬大如袍,下穿紗籠。華人婦女多愛穿旗袍。政府部門對其職員的穿著要求較嚴格,在工作時間不準穿奇裝異服。
儀態禮儀
新加坡人舉止文明,處處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他們坐著時,端正規矩,不將雙腳分開,如果交叉雙腳,只是把一隻腿的膝蓋直接疊在另一隻腿的膝蓋上。他們站立時,體態端正,而不把雙手放在臀部,因為那是發怒的表現。
相見禮儀
在社交場合,新加坡人與客人相見時,一般都施握手禮。男女之間可以握手,但對男子來說,比較恰當的方式是等婦女先伸出手來,再行握手。馬來人則是先用雙手互相接觸,再把手收回放到自己胸部。
餐飲禮儀
新加坡人的主食多是米飯,有時也吃包子等,但不喜食饅頭。 馬來人用餐一般用手抓取食物,他們在用餐前有洗手的習慣,進餐時必須使用右手。飲茶是當地人的普遍愛好,客人來時,他們常以茶水招待,華人喜歡飲元寶茶,意為財運亨通。
喜喪禮儀
在新加坡人眼中,男婚女嫁是件大事,不論華人還是馬來人都很重視。馬來人的婚事要經過求親,送訂婚禮物,訂立婚約等程序。新加坡的華人講求孝道,如有老人行將去世,其子孫必須回家中守在床前。喪禮一般都很隆重。
旅遊禮儀
新加坡公共交通事業較為發達,在旅遊期間坐公車十分方便,每個車站都標有明顯記號。新加坡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商店的分布也有民族特點。如東部地區有個"馬來市場",主要出售馬來服裝食品。 新加坡政府極力阻止付小費,即便是對服務員的額外服務付小費,對方也有可能拒收。
商務禮儀
到新加坡從事商務活動的最佳月份是3月到10月,以避開聖誕節及華人的新年。當地工商界人士多講英語,見面時要交換名片,名片可以用英文印刷。在會談中盡可能不要吸煙。 新加坡人不喜歡揮霍浪費,宴請對方不要過於講排場,尤其是在商務活動中,答謝宴會不宜超過主人宴請的水平,以免對方產生其它想法。
主要禁忌
新加坡各族人民的信仰分別為:華人大都信仰佛教或道教;馬來人基本信仰伊斯蘭教;印度人信印度教;巴基斯坦人也大都信伊斯蘭教;西方人一般信基督教。 新加坡人忌7字,不喜歡烏龜。嚴禁放煙花鞭炮。
2. 新加坡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有什麼特點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新加坡是著名的自由貿易港,集中著世界一流的商品。
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般+木)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
國土: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入、東南亞地區的中心,堪稱"亞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國國面積為626.4平方公里,城市面積占絕大部分,因而被稱為"城市國家"。
氣候:新加坡全部國土都位於北緯1度線內,距赤道不過137公里,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以最暖熱濕潤為特徵,全年溫度大約在24℃到32℃之間,晝夜溫溫差不大,降水量在2400毫米左右。10月至次年3月雨較多,4月至9月雨 量相對較少。
國家簡史:傳說在遠古時代,亞歷山大大帝的後裔烏塔馬王子在海上航行時,船被暴風雨刮到現在的新加坡島上,在島上,王子看到一頭怪獸,渾身赤紅色,頭部的毛黑亮,胸前還有一撮白毛。隨行人員告訴王子這是獅子,王子便把這個不知名的小島稱為"新加普拉",也就是獅子的意思,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3. 新加坡的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詳細。(高中)
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於東南亞,是馬來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熱帶島國,也是一個城市國家。它位於馬來半島南端,由一個本島和63個小島組成。新加坡所處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它位於赤道以北136.8公里,東經 103°38至東經104°6,北緯1°09至1°29。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有長達1056米的長堤通馬來西亞的新山,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口。
面積 新加坡本島由東到西約42公里,由南到北約23公里,包括所有大小島嶼在內,總面積為682.7平方公里(新加坡年鑒2002),其中很多地區都是填海產生,1950年到現在大約有20%的國土面積由填海產生。本島以外的其餘島嶼,較大的有德光島(24.4平方公里),烏敏島(10.2平方公里)和聖陶沙島(3.5平方公里)。新加坡島面積約585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的91.6%,是新加坡領土構成的主要部分。島上地勢比較平坦,武吉智馬山是新加坡的最高點,海拔僅177米。實里達河是全島最長的河流,長14公里。
人口 新加坡人口為331.91萬,其中華人佔76.7%;馬來人佔13.9%;印度人佔7.9%,其他種族1.5%。主要宗教為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語言 英語、華語、馬來語、印度淡米爾語是四大官方語言。英語是新加坡主要的官方語言,普遍通用,不過新加坡的國語是馬來語,國歌也是用馬來語唱的。
氣候 新加坡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溫多雨,相對濕度大,年平均氣溫24~27℃。年平均降水量2400毫米左右,是世界上年降雨量在1805毫米以上的城市之一。 它的氣溫變化不大,降雨量充足,動植物繁衍,體現了熱帶島嶼的特徵。
自然資源 新加坡面積狹小,資源匱乏。除在本島有些花崗岩外,至今尚未發現有其他礦藏。雖然環海,但漁業資源並不豐足,年產僅1萬余噸。然而植物資源比較豐富,經濟作物有橡膠、椰子、油棕。還種植有著名的熱帶觀賞花卉胡姬花(蘭花),品種近千種,四季常開。胡姬花每年大量銷往歐、美、日、澳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是新加坡重要的出口創匯商品之一。新加坡早期的移民多聚集在中南部新加坡河出海口一帶,其他地區則大多是熱帶雨林或農業用地,但是今天基本上都已城市化,除了少數的自然保護區。新加坡綠地面積非常大,除了美化城市外還有降暑的功用。由於沒有淡水河,新加坡的主要水源就是降雨,因此修建了多個蓄水池。但盡管降雨量大,這些雨水還是無法滿足新加坡的用水需要,目前50%的水源依靠進口,大部分的水是從馬來西亞進口。新加坡也積極開發其他水源,包括海水淡化以及再生水。
交通 通過一條長堤及一座大橋與馬來西亞相連,和印度尼西亞的廖內(Riau)群島的主島也僅有一水之隔。從泰國或菲律賓只須經過短途飛行即可抵達新加坡。新加坡的樟宜機場為69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務,是進出東南亞的門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新加坡成為東南亞最大的海港、重要商業城市和轉口貿易中心,同時也是國際金融和國際航空中心。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也使之發展成為一個主要的商業、通訊和旅遊中心。
[鐵路]:以地鐵為主,設有49個站,全長91公里。1999年11月建成輕軌鐵路,與地鐵相連。
[公路]:總長約310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1.6公里。截至2001年底,車輛總數70.84萬輛,其中客運40.76萬輛,貨運13.72萬輛。
[水運]: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亞洲主要轉口樞紐之一。有300多條航線連接世界740個港口。共有商船總數3353艘,總噸位2316.73萬噸,在世界大商船隊中排名第7位。到港船舶噸位9.6億噸,總吞吐量1690萬箱。
[空運]:主要有新加坡航空公司及其子公司勝安航空公司,經營91架飛機。各國的60家航空公司每周提供超過3258班次的定期飛行服務,航線聯繫世界50個國家的139個城市。2001年客運量2810萬人次,空運貨物150萬公噸。樟宜機場連續多年被評為世界最佳機場。
行政區劃分新加坡五個社區發展理事會的名稱是:中區、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 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於東南亞,是馬來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熱帶島國,也是一個城市國家。它位於馬來半島南端,由一個本島和63個小島組成。新加坡所處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它位於赤道以北136.8公里,東經 103°38至東經104°6,北緯1°09至1°29。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有長達1056米的長堤通馬來西亞的新山,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口。
面積 新加坡本島由東到西約42公里,由南到北約23公里,包括所有大小島嶼在內,總面積為682.7平方公里(新加坡年鑒2002),其中很多地區都是填海產生,1950年到現在大約有20%的國土面積由填海產生。本島以外的其餘島嶼,較大的有德光島(24.4平方公里),烏敏島(10.2平方公里)和聖陶沙島(3.5平方公里)。新加坡島面積約585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的91.6%,是新加坡領土構成的主要部分。島上地勢比較平坦,武吉智馬山是新加坡的最高點,海拔僅177米。實里達河是全島最長的河流,長14公里。
人口 新加坡人口為331.91萬,其中華人佔76.7%;馬來人佔13.9%;印度人佔7.9%,其他種族1.5%。主要宗教為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語言 英語、華語、馬來語、印度淡米爾語是四大官方語言。英語是新加坡主要的官方語言,普遍通用,不過新加坡的國語是馬來語,國歌也是用馬來語唱的。
氣候 新加坡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溫多雨,相對濕度大,年平均氣溫24~27℃。年平均降水量2400毫米左右,是世界上年降雨量在1805毫米以上的城市之一。 它的氣溫變化不大,降雨量充足,動植物繁衍,體現了熱帶島嶼的特徵。
自然資源 新加坡面積狹小,資源匱乏。除在本島有些花崗岩外,至今尚未發現有其他礦藏。雖然環海,但漁業資源並不豐足,年產僅1萬余噸。然而植物資源比較豐富,經濟作物有橡膠、椰子、油棕。還種植有著名的熱帶觀賞花卉胡姬花(蘭花),品種近千種,四季常開。胡姬花每年大量銷往歐、美、日、澳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是新加坡重要的出口創匯商品之一。新加坡早期的移民多聚集在中南部新加坡河出海口一帶,其他地區則大多是熱帶雨林或農業用地,但是今天基本上都已城市化,除了少數的自然保護區。新加坡綠地面積非常大,除了美化城市外還有降暑的功用。由於沒有淡水河,新加坡的主要水源就是降雨,因此修建了多個蓄水池。但盡管降雨量大,這些雨水還是無法滿足新加坡的用水需要,目前50%的水源依靠進口,大部分的水是從馬來西亞進口。新加坡也積極開發其他水源,包括海水淡化以及再生水。
交通 通過一條長堤及一座大橋與馬來西亞相連,和印度尼西亞的廖內(Riau)群島的主島也僅有一水之隔。從泰國或菲律賓只須經過短途飛行即可抵達新加坡。新加坡的樟宜機場為69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務,是進出東南亞的門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新加坡成為東南亞最大的海港、重要商業城市和轉口貿易中心,同時也是國際金融和國際航空中心。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也使之發展成為一個主要的商業、通訊和旅遊中心。
[鐵路]:以地鐵為主,設有49個站,全長91公里。1999年11月建成輕軌鐵路,與地鐵相連。
[公路]:總長約310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1.6公里。截至2001年底,車輛總數70.84萬輛,其中客運40.76萬輛,貨運13.72萬輛。
[水運]: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亞洲主要轉口樞紐之一。有300多條航線連接世界740個港口。共有商船總數3353艘,總噸位2316.73萬噸,在世界大商船隊中排名第7位。到港船舶噸位9.6億噸,總吞吐量1690萬箱。
[空運]:主要有新加坡航空公司及其子公司勝安航空公司,經營91架飛機。各國的60家航空公司每周提供超過3258班次的定期飛行服務,航線聯繫世界50個國家的139個城市。2001年客運量2810萬人次,空運貨物150萬公噸。樟宜機場連續多年被評為世界最佳機場。
行政區劃分新加坡五個社區發展理事會的名稱是:中區、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
4. 新加坡的人文地理
截至2009年6月,新加坡人口總共有4,987,600人,比一年前升3.1%;其中373萬是公民及永久居民,而125萬是非居民。新加坡公民以主要種族區分:華族為272萬,佔74.7%;馬來族為49萬,佔13.6%;印度族為32萬,佔8.9%;余者為其他種族。每平方公里達400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新加坡的華人基本源自中國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地,其中大部分是福建人,其次為莆田人、潮汕人、廣府人、客家人和海南人等。位於東南亞,是馬來西亞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熱帶城市島國。面積為693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有長堤與馬來西亞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由50多個海島組成,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91.6%。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海岸線長193公里。水域率:1.444% 。屬熱帶雨林氣候,常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4~27℃。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濕度84.3%。新加坡的經濟傳統上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是東南亞最大的海港、重要商業城市和轉口貿易中心,也是國際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獨立後的新加坡經濟發展引人矚目,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旅遊業是新加坡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三大經濟支柱產業:國際貿易,加工業,旅遊業)。
獨立後,政府堅持自由經濟政策,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多樣化經濟。八十年代初開始,加速發展資本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力求以最優越的商業環境吸引外來投資。以製造業和服務業作為經濟增長的雙引擎,不斷提高產業結構,90年代尤為重視信息產業,已投資在全島興建「新加坡綜合網」。為進一步推進經濟增長,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加速向海外投資,積極開展在國外的經濟活動。經濟以五大部門為主:商業、製造業、建築業、金融業、交通和通訊業。工業主要包括製造業和建築業。製造業產品主要包括電子產品、化學與化學產品、機械設備、交通設備、石油產品、煉油等部門。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飼養和水產業。糧食全部靠進口,蔬菜自產僅佔5%,絕大部分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進口。服務業為經濟增長的龍頭產業。包括零售與批發貿易、飯店旅遊、交通與電訊、金融服務、商業服務等。旅遊業是主要外匯收入來源之一。
5. 求新加坡資料(要英文的)(人文地理、貨幣==)(急)如題 謝謝了
Singapore consists of 63 islands, including mainland Singapore. There are two man-made connections to Johor, Malaysia — Johor-Singapore Causeway in the north, and Tuas Second Link in the west. Jurong Island, Pulau Tekong, Pulau Ubin and Sentosa are the largest of Singapore's many smaller islands. The highest natural point of Singapore is Bukit Timah Hill at 166 m (545 ft). The south of Singapore, around the mouth of the Singapore River and what is now the Downtown Core, used to be the only concentrated urban area, while the rest of the land was either undeveloped tropical rainforest or used for agriculture. Since the 1960s, the government has constructed new residential towns in outlying areas, resulting in an entirely built-up urban landscape. The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was established on 1 April 1974, responsible for urban planning. Currency Main article: Singapore Dollar The currency of Singapore is the Singapore dollar, represented by the symbol S$ or the abbreviation SGD. The central bank of Singapore is the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responsible for issuing currency. Singapore established the Board of Commissioners of Currency, Singapore, on 7 April 1967[59] and issued its first coins and notes.[60] The Singapore dollar was exchangeable at par with the Malaysian ringgit until 1973.[60] Interchangeability with the Brunei dollar is still maintained.[60][61] On 27 June 2007, to commemorate 40 years of currency agreement with Brunei, a commemorative S$20 note was launched; the back is identical to the Bruneian $20 note launched concurrently
6. 新加坡的人文地理
你可以參考網路嘛專~屬
http://ke..com/view/3593.htm
7. 日本,新加坡,印度,哈薩克,埃及,俄羅斯,英國,德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的人文地理介紹
來這.
http://www.hudong.com/
8. 新加坡的地理特徵(人文與自然)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1]
14世紀,新加坡屬於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9世紀初被英國占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軍佔領。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1]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1]
新加坡是亞洲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根據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2]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3]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員經濟體之一。
來自網路
9. 請問俄羅斯和新加坡留學哪國比較容易申請呢
應該去俄羅斯比較好申請,畢竟目前跟俄羅斯的關系很好,每年都有互送留學生的活動。
10. 新加坡南洋理工留學讀專一年學費加生活費大概多少 我是地理學的
1.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生申請專業
商學院:EMBA(中文班)、MBA、金融、金融工程、酒店管理
通訊信息學院:大眾通訊、信息學、信息系統、知識管理
電腦工程學院:生物信息、數碼媒體科技、嵌入系統
國防戰略研究院:國際政治與經濟、國際關系,戰略研究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行政管理、當代中國、管理經濟學
南洋科技創業中心:科技創業創新學
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工程、國際建築管理、物流學、海事學、離岸工程、機場工程、建築管理
電機與電子工程學院:通信軟體與網路、通訊工程、電腦控制自動化、集成電路設計、微電子、光電子、電力工程、信息處理
航空與機械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電腦集成製造、人力因素工程、物流學、機械工程、材料機械處理、微電子機械繫統工程、精密工程、精小產品設計
2.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生申請基本條件
1). 本科畢業,學士學位證書,優秀的本科成績
2). 相應托福成績,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不需要托福成績。
3). 個別專業需GRE成績/工作經驗
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生申請時間
截止2月(當年8月份入學);10月(第二年1月份入學)
4).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生開學時間
每年8月和1月
5).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生學制
1--3年(因專業不同)
6).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生學費情況
約14700新幣/年。(個別專業有所不同,在9000新幣 至32000新幣不等。對於學費為14700新幣的專業,
根據學校需求,學生可選擇畢業後在新加坡工作三年,這樣學費為:8800新幣/年)
(注:以上所列專業中,部分只有8月份開學)
以上學校均為成績優秀者提供獎學金。
去新加坡留學生活費用具體如下:(1新元=5.2元人民幣)
住宿費:新加坡幣400---600新元/月(兩人一間)
伙食費:新加坡幣300---350新元/月
交通費:新加坡幣100新元/月
其他費用:新加坡幣50新元/月
詳細可以問一下【中青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