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國家地理書簽

國家地理書簽

發布時間: 2021-02-22 21:09:44

A. 如何寫出有創意的游記

如何寫出有創意的游記
在創新方面,非虛構作家往往不能夠像小說家那樣自由發揮。非虛構作家必須呈現出被察覺到的事實真相。如果文章缺乏真實性,他們的聲譽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但是避免憑空捏造並不是意味著我們不能藉助想像力和使用有創意的寫作技巧來提高文章的質量。

虛構和非虛構類文學作品的創作形式是共通的。在關於創意游記寫作的第一部分,將會教給大家一些從小說寫作上借鑒而來的有助於提高創新性的技巧,這些技巧同樣適用於博客等寫作。

線索
開篇可以用一個能夠激發興趣的當地人的故事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在我最近的一篇游記《蘇格蘭高地上隱匿的寶石》中,我提到過一位為了逗孫子開心而來回騎自行車的耄耋老人,他很喜歡上高爾夫課,這也是我選擇他作為主要的刻畫對象的原因。一個人物類線索要比一個沒有生命的物體更具有吸引力,除非這個景點或者建築物是真正地與眾不同。

角色
游記中還可以寫與該地密切相關的知名度較高的人,尤其是當你的旅行恰巧遇上他們的生日或祭日,或者你目睹了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有趣的一刻。你要像一個小說家那樣,去了解他們的背景故事,描述他們的性格、外貌和經歷的奇聞趣事。當我在加泰羅尼亞旅行的時候,我得知當天恰巧是高迪的生日,我就去拜訪了他的出生地瑞烏斯並寫了一篇游記。當你描繪你遇到的那些當地人時,不要僅僅提到他們大致的外貌,還可以交待一下他們怎樣穿戴服飾,怎樣走路,身體語言,以及他們生活環境中的日用品等。如果你與當地人交流過,可以在文中引用一些他們說過的話,這樣讀者也能「聽」到他們。(當需要詳細地引用對話或者要拍攝當地人時,要記得首先徵得他們的同意。)
如何寫出有創意的游記

視角
還可以藉助其他的視角,比如他人對當地文化或建築的想法來增加游記的深度。《歌之版圖》的作者布魯斯·查特文曾請一位研究土著文明的俄裔澳大利亞人阿卡迪做為他旅行的向導和顧問。研究西藏的中國學者孫書雲曾與甘孜的仁增一家在一起生活了一年的時間,透過他們的視角,她觀察並用影像紀錄了西藏傳統的農耕文化。她的深邃的洞察力為她的游記《西藏一年》增色不少。即使你只是在一個地方做短暫停留,你也可以與當地人和其他旅行者交流,包括你的旅行同伴,至少你可以從他們那裡獲得不同的觀察視角。

背景故事
與別人分享你的背景故事,比如你為什麼要去某個地方。這樣不僅是吸引讀者,也有助於提高文章的可信度。我們都不可避免地帶有個人的主觀想法,甚至是偏見,即使這樣,我們也要盡量客觀地分析和評價。十幾年前,在整理一位嬸嬸留給我的幾箱布滿灰塵的書和雜志時,我發現了一本1914年的國家地理雜志,這本書的書簽是一張皺得發黃的杏仁蛋白軟糖的發票(我的嬸嬸曾經開過一間茶室)。這本雜志讓我看到了最讓人驚異的照片:被薄霧籠罩的群山,富有異國情調的建築,還有穿著海藍色長大衣的高貴的男士們…我的嬸嬸是否也曾期待著獨自去這些地方?這個書簽是否暗含著某種信息?我的下一步就是確定到達那裡的路線。事實上我去那裡某種程度上是很自然地受我的旅遊沖動的驅使。

倒敘
運用簡單的倒敘的手法將你的旅遊見聞與其它地方及文化做對比,尤其是與那些你自己親身感受到的。無論是騎著驢子在塞文山脈中探險,還是在寫到南太平洋的時候,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經常傾聽內心深處來自蘇格蘭的聲音。非評判性的比較異同點能夠使你更加清晰地塑造出你所希望的東西。

在這一部分中,我將分享有關創意游記寫作的最後五種密切相關的技巧——主題、結構、開端、結尾和細節。這些技巧就好比製作美味佳餚的食材,你需要把它們有創意地搭配起來,這樣你的游記才會更加地有趣,會給讀者留下深遠的印象。

主題
主題就是那些將你的游記內容組織起來並形成一個整體的想法或視角。主題除了能使你的游記寫作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也為你展現旅行的經歷提供了背景烘托。在一篇文章中,主題會提供觀點傾向性和增減文章內容的依據。

你的旅行的目的地和所見所聞將會決定游記主題的選擇。比如,當地的歷史文化、食物,或者你的一次長途跋涉。

結構
結構就是文章的形式或者說框架,它包括你怎樣講述你的故事、事件的順序、以及用來劃分游記段落的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鏈條等。結構為你的讀者提供了一個閱讀游記的路徑。如果認為游記的主要特點就是講述旅行經歷本身,那你寫出的游記也許就僅是一個按照時間順序列出的簡單的行動清單,這種流水帳式的游記很難抓住讀者的注意力。

結構與主題密切相關,比如,在對一次長途跋涉的介紹中,跟隨徒步的路線很明顯是游記的一部分。其它的主題則提供了更多潛在的創意想法:如果主題是與歷史有關,你就可以以現代為開端,然後採用倒敘的手法回顧歷史,反之亦然。如果你的旅遊地有河流的主幹線,那就從介紹河口開始追根溯源;從山峰到峽谷,從城市到鄉村。一定要有創意,同時確保不偏離你的主題和素材,游記要有邏輯性,讓讀者便於理解。

開端與結尾
正如我在第一篇中所建議的,以線索為開端。但是一些旅行前的細節對於你的讀者來說毫無吸引力,比如訂票、匆忙中把襪子塞進行李箱等。所以不妨嘗試以一個戲劇性的到達目的地的經歷為開端,或者旅行中體會到的第一個驚喜,以及你為什麼去那裡和怎樣到達那裡的曲折的經歷,要把表達的重心放在最精彩的部分上。同樣,最讓讀者滿意的結局也要從與此相似的角度來考慮。我們可不想一路跟隨著你直到回到家裡。

細節
一些小的事實和細節能夠讓讀者產生共鳴,也確保了游記內容的真實性。比如,在當地的一個市場閑逛,如果只是簡單地描述當地的手工藝品、藝術品或美食,這些東西雖然五彩斑斕頗能引人注意,但卻很難給讀者帶來新鮮感,觸動他們的內心,因為他們的生活中遇到過太多類似的紡織品或美食。不妨帶著讀者走進當地人的廚房去看看美食的製作過程,當然,如果能分享一下你自己動手製作美食的經歷就更好了。

最後,真心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帶來一些創意游記寫作方面的啟示和靈感。

B. 怎麼在同學面前裝逼

如果你真的這么想,那我教你一招吧。花十塊錢買個電子表去見你同學,把手臂舉過頭頂。然後說一句英文……哈哈

C. 個人藏書如何管理

本人的觀點是:支持發展正版電子書,以取代大部分紙本書,尤其是暢銷書、雜志、教材(教材電子化一定是未來趨勢),這對節約資源、降低價格、便於學術研究(尤其是檢索),都是有益的,這是全世界圖書業的發展方向。例如《大英網路全書》和《泰晤士報》,都已經徹底電子化了。
紙本書固然有其獨特魅力,比如經典版本、藝術類畫冊、收藏鑒賞類、書法碑帖、影印本線裝書、優質少兒書等等,還是值得保留的。
我國圖書業的問題,與本題無關,不多言。

本人既喜愛紙本書,也善用電子書,在此獻丑淺談一下選書、 藏書、整理書的經驗,以及教訓。

先談談教訓,或者說藏書帶來的麻煩吧

坐擁一屋子書,確實很有滿足感,但是,紙本書確實給我們帶來了無數麻煩。
首先,整理和存放非常麻煩,這是本題目的核心,隨後詳談。

其次,搬家問題。
書店搬遷的麻煩就不談了,就說家庭,我們家十年前搬入現在的房子時,總共打了80個自然包。自然包,就是採用圖書業普遍用牛皮紙打包圖書的方法,一包大概相當於40本32開的書。算上線裝書、16開畫冊、辭典等等大書,保守估計2500本書吧。我父母作為業內人都快累吐了。
後來,藏書逐年慢慢增加,家裡能放書的地方都是書。去年這個時候,書店倒閉,大部分書退給出版社或轉讓給一些小書店、咖啡館,我們家捨不得一些好書,精挑細選,留下了大約40包書。這40包書,讓我們十分困擾……
現在,我們家有整三面牆是落地書架,遠遠不夠;家裡的其它空間,博古架、不常坐的椅子、陽台、床頭,哪兒哪兒都是書;我現在的店鋪里,也有幾個書架放書。就這樣,還是有一些書放不下,只能封在包里,摞在角落裡。這種感覺,絕對是名符其實的頭大,誰藏書誰知道……
於是,痛定思痛,我們家現在除了古籍和舊書之外,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添新書。
雜志、暢銷書,有正版電子版就買,沒有正版就…你懂的…
沒有電子版,朋友有的話,就借朋友的稍微看看。
總之,就一個准則,只買值得反復閱讀的。

然後是使用和閱讀問題。
本人敢說,藏書之人,大部分書都不可能拿來精讀,有些書只是偶爾翻翻看,有些書買來根本不看,純是收藏。這屬於藏書癖,很多人可能對此感到不解,但確實許多人有這種癖好,我們家都有這毛病……這些書,既然已經買來了,又捨不得處理掉,那麼只能想辦法保存好、整理好。

實際真正拿來好好閱讀的,必然只是藏書中的一小部分。這其中,每本書的閱讀次數和頻率,肯定也是不同的。
不廢話了,直接切入下一部分。

紙本書的整理

書店和圖書館的圖書種類太多太多,必須使用電腦管理。就拿我們書店來說,至少2萬種書,必須嚴格按照圖書分類進行管理。書店和圖書館要做的,就是讓讀者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所需的書。
而作為一個普通的藏書家庭,書都是一本本淘來的,是按自己喜好挑選的,可能很雜,什麼門類都有,有的門類可能就幾本書,根本沒必要細化分類。
即便是同一類別的兩本書,可能使用頻率的差距也很大。比如,劉力紅的《思考中醫》,我需要經常翻翻看看,但是《針灸甲乙經》,基本就當資料存著,輕易用不到。
所以說,圖書管理系統,只是為了更好的管理大型書庫,並不符合一般家庭的日常讀書習慣。

本人以自己為例,談談書籍的整理和選擇,都是個人習慣和觀點,勿噴,見仁見智吧……
本人算是大學肄業,曾經專業是經濟學,愛好是語言學、周易、中醫,現在從事古董、藝術品行業,偶爾看看地理、歷史、社科等等,基本不讀現當代文學,不讀勵志,不讀所謂的心理學,其它的什麼類都有。

現有的書,會根據學科門類以及使用頻率,先對書進行初步分類:
第一類,學習、研究類。自己的專業書,或者最喜愛的書,也就是經常要看的或查資料用的,值得反復研讀的。對我來說,就是藝術史、收藏鑒賞、周易、天文、中醫。
第二類,興趣愛好類。偶爾翻翻看的閑書,比如地理、歷史、旅遊、美食。
第三類,期刊雜志類。雜志,長期訂閱的,或偶爾買來看看的。比如三聯生活周刊、國家地理、拍賣圖錄。
第四類,純收藏類。幾乎不是用來看的書,比如古籍善本、線裝書、連環畫、網路全書、各種全集(金庸、愛因斯坦、魯迅、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啥啥的)等等。

整理時,不妨按照上述四種分類,倒序整理。
首先要整理的是最後一類,純收藏類。凡是幾乎不需要看的書,比如一年才動一次,就將它們妥善安放在最不礙事、最難取放的地方吧。比如:
1、書架的最上層。有的書架下面是帶門的櫃子,放櫃子里也可。
2、當然,未見得一定要放在書架上,其它房間有合適的地方也可,比如衣櫥上面。
3、不太貴重的話,裝箱放在床底下或者儲物間也可。

如果,有些書您雖然不看,但是想經常拿出來給客人顯擺顯擺,比如什麼90年版的《綉像金X梅》,文物出版社的《中國金石集萃》,或者古籍善本,等等等等……
那麼,您可以考慮來一個金絲楠木的(防蟲)、帶玻璃門的(防塵)、帶抽屜(放古籍)甚至帶鎖、帶保險櫃(防盜)的書架……這種書架可以放在辦公室、客廳、茶室最顯眼的位置上……
這個不是開玩笑,不少藏書大(tu)家(hao)真是這么做,效果蠻震撼的。

接著是期刊雜志類。
如果你訂閱期刊雜志,且有攢刊物的習慣,並且,每期看完幾乎不會再看第二遍。那麼,這些期刊可以和收藏類書籍一樣放在上述地方。
建議按期刊的發行順序,一期期由左至右或由下至上放好。
我們有時會發現,某一期雜志的內容很有用,需要作為資料經常看,那麼,就可以專門開辟一小塊地方,比如書架的一格或某個櫃子上,專門存放這種有價值的單期雜志。
但是,這樣很容易將這一期雜志弄壞、弄臟,或者有朋友看到借走,弄舊,甚至弄丟,然後你的雜志刊號就不全了!不全了!不全了!不全了!藏書人顯然不能容忍這種情況發生!
一般來說,某期雜志值得保留的只會是某個專題。所以,本人建議,可以將有用的部分掃描下來,存到電腦(網盤)里,雜志還是跟它的兄弟姐妹們放在一起吧。
推薦一個掃描APP,WorldScan掃描王。

然後是興趣愛好類。
如果不是專門搞研究、做學問,那麼,你所擁有的大部分書,應該都是根據興趣愛好所選擇的。
整理的原則:閱讀頻率優先,書籍開本其次,圖書分類再次,書脊顏色最次。
有人按照書脊顏色整理書架……那純粹是強迫症,或者是行為藝術或者是搞裝飾……除非,您能保證記得每一本書的書脊顏色和擺放位置……

閱讀頻率優先
簡而言之,越常用的書,就放到離你越近的地方。比如,你辦公桌旁的書架,你沙發旁的書架,你電腦桌旁的書架,因人而異。
至於書的擺放,當你面朝書架站立時:
1、對應你面部的,應該是你天天讀的、最常讀的書。
2、對應你腰部到頸部之間的,應該是你偶爾要讀的書。
3、對應你頭部以上的,腰部以下的,應該是你較少讀的書。
可以參考下面的圖片。

然後需要考慮的就是書籍的開本。
真正好看、好用的擺放方法,是根據開本來擺放,即同樣高矮的書擺在同一格子里。
再講一個小經驗,由於書的寬度是不同的,所以,不要把書推到書架最裡面。在書架內壁留點空間,書脊到書架外沿也留點空間。取某本書的時候,可以將兩旁的書推進去一點(記得回頭放書的時候在整理回來……)。書的高度當然也要合適,比格子略矮5-10cm即可。
如果你將書推到緊貼書架內壁的地方,你只能摳書脊把書摳出來,很容易弄壞書或者弄壞指甲…

所以說,你的常讀書,應該在書架上佔用2-3個不同大小的格子,分別對應32開,16開,以及特殊開本。
特殊開本,不要參差不齊的擺放,建議從左至右、低到高排列。在較低的書上,可以擺個泰迪熊啊、普洱茶磚、煙盒啥的,調整一下視覺效果。
或者,可以一部分站著,一部分躺著。

以本人為例,常讀書在整個書架上,大概也就佔一個平方米左右吧。
既然是常讀書,我認為它們就像朋友一樣,熟悉它們的書名、書脊顏色、擺放位置,是理所應當的。
所以,各位認為,常讀書有必要按照類別來擺放么???
如果常讀書里有同系列的書,當然要將它們放在一起。
如果有什麼特殊癖好,可以考慮按顏色漸變擺放……

一般來說,一個人不可能永遠只在一個地點讀書,人在不同的地點,閱讀狀態肯定也是不同的。
所以,凡是你經常讀書的地方,有條件的話,就設立一個這樣的書架,不需要太大,小型桌面書架也可。這些零零碎碎的小書架上,就放你的常讀書。
以本人自己為例,大概平均每天花幾個時讀書吧,分別在兩個地點:家裡以及店裡。

在家裡,尤其是夜深人靜的時候,讀的都是偏學術的書,搞點研究,因此,這類書我都放在家裡。
在店裡,雖然古董店沒啥生意,也經常來朋友客人,讀書會受打擾,因此,店裡放的都是些興趣愛好類的書,或者是一些可以隨時拿起、放下的學習類書籍。
這個概念是本人胡亂總結的……大概就是一些內涵豐富的,一時無法參透的,長篇閱讀很累的,隨時看看都有心得的,隨時可以扔下不看的,比如《思考中醫》、《燃燈者》、《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中醫運氣學解秘》、《周易》、《靈樞》、《馬未都說》、《榮寶齋》雜志等等等等……

大部分藏書,應該統一放在一個大書架上。
我在後面有提到書架的尺寸等問題,這種大型書架,就可以按照圖書專業分類來擺放了。
具體每一格放什麼,是個人興趣愛好的問題。
看藏書量多少吧,比如科學類特別多,可以分好幾個格子放。但是宗教、哲學、醫學特別少,合並到一起就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每一格書架放滿才去用另一格,請給你的新書預留足夠的位置。

常讀的書總有讀完、讀透、讀煩的時候,那時候,就可以將它放回你的藏書架了。
不要把已經徹底讀完的書遺留在常用書架上!很多人就是因為這樣,書架才會越來越亂。

再就是,誰都會偶爾外出或旅行。
短暫外出,比如聚餐、會客、乘車等等,可能有少許富裕時間,可以用手機一類的設備放點電子書看,不建議帶紙本書。
長途旅行,坐飛機、火車,閑得蛋疼,強烈建議:只帶一本你平時讀不進去的,但是又很有用的書,寂寞會逼你把它讀下去的…… 當然,你可以選擇玩手機游戲、和旁邊乘客聊天、打牌……

學習、研究類書籍。
用的時候幾乎天天要用,不用的時候幾乎打入冷宮,整理方法同上。
本人也不是正規學院派,純是自己瞎研究…只能分享幾點經驗:
1、嚴格做好分類,參考書、相關書籍、引用資料,分開放置。
2、做好書簽,書簽,以及書簽。
3、需要的引文,以及重要參考文獻,建議掃描之後存在專門的文件夾里。一定要整頁掃描,標注好書名、頁碼。
4、資料不怕多,越多越好。臟、舊都無所謂,反正也不是用來收藏的,能買二手書就買二手書,帶筆記的也很好,能用電子版就用電子版。

整理書的經驗大致就是這些吧……

實用、方便優先

盡量整齊、美觀

善於利用各種空間

選書經驗——到底什麼樣的書才值得收藏。
好大的題目……慢慢補充……
先推薦一些出版社吧,排名基本不太分先後……
由於從小接觸上一代(50後?60後?)出版人,備受出版界的叔叔阿姨照顧,以下評價,摻入了許多個人感情。
另外,由於人和人的口味、愛好、關注點均有不同,因此,對於出版社的看法也是大相徑庭,見仁見智吧~~

出版社
1、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人文、社科類學術書為主,也搞過金庸、蔡志忠一類暢銷經典,緊跟文化潮流,時不時地出好書。我是三聯書店的後裔,必須將它排第一。
2、商務印書館:學術類,最著名的就是漢譯名著。
3、中華書局:古籍類。
4、人民文學:雖然我不看,但是總要排上它,文學類。
5、世紀出版集團:原上海N家大社合並的,各類書都有吧,整體水平OK。
6、廣西師大貝貝特:後起之秀,近年來,N家貝貝特一起發力,尤其北京貝貝特搞的理想國,社科類,文藝類,都有好書。
7、山東畫報:圖冊類。以前不少好書,後來也……
8、北大、清華、復旦、人大等高校出版社:不少經典專業教材什麼的。
9、西泠印社:金石、書法、古籍等等。
10、外研社、外教社:語言、外語類。
還有百花文藝、鳳凰,世界圖書,新星,海豚,中信,嶽麓等等等等…
總之,多關注一些大出版社,總能發現好書。
淘舊書更是如此,過去沒那麼多書商,就大出版社才靠譜。

版本
相信這里有很多藏書人比在下更懂書籍的版本,不過,肯定還有很多朋友不太了解,因此本人還是獻丑談談吧……古籍善本就不談了。

自古以來,所謂「藏書」,實際上藏的重點不在於「書」,而在於「版本」。
例如,同樣是《黃帝內經》,有唐本、宋本、天一閣本、文淵閣本、武英殿本等等等等,各個版本各有特色。
評判一個藏書家的功績,不在於其藏書數量多少,而在於其藏書的質量,即藏書的版本好。
現代書籍亦然,盡管都是印刷廠批量印刷的,但版本之間還是差距很大的。

版本,即Edition,是指一種書籍經過多次修訂、印刷、翻譯等等,形成的各種不同的本子。
版本概念涉及面很廣,包括:作者,選題(或者說內容),校對,出版社,開本,版次,譯者(假如有),編輯,美工,排版,印刷,裝幀等等等等……
分條目慢慢整理吧……隨後慢慢補充:
1、最基本的:錯字少,排版舒服,字體大小合適。正版書不一定沒錯字哦。
2、出版社是很重要的。一般來說,大出版社的圖書品質是基本穩定的。小出版社有時候會把書號弄出去亂搞,或者一些人為了評職稱、搞宣傳什麼的亂出書,一定要注意分辨……
3、一版一印,即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對閱讀來說並不是特別重要,但對一些極端藏書家來說,一定要追求一版一印。
4、譯者。選擇外文譯著一定要關注譯者!比如《源氏物語》,可能豐子愷的譯本就比較好。
5、開本。開本大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書看著舒服不舒服。設想一下,假如National Geographic國家地理雜志是小32開的,吐血不吐血?!假如西遊記連環畫做成大16開的,囧不囧?!這是我編造的極端例子,但是確實有很多書的開本設計很腦殘,具體就不指名道姓了……
6、插圖。不要以為隨便塞幾個相關圖片進去就是插圖了……插圖的數量、位置、大小、清晰度、內容切合度以及是否偏色等等,都將影響書籍的閱讀感受和實用性。
7、插畫亦然,可以為書籍增色不少。
8、評注本。古籍常有評注本和白話文本,固然有精品,但是,若沒有一定的基礎,恐怕會被一些錯誤註解所誤導,不建議選擇現代評注本和白話文本。當然,古代的名家集注本,也並非都靠譜。
9、換湯不換葯版本。什麼全新版、重編版、精編版、彩色版等等等等,大多是換湯不換葯,建議收藏一個經典版本足矣。
10、修訂版。大部分書籍存一個經典版本即可,但是,有些書籍,尤其是科學類專業書籍和教材、網路全書、辭典等等,一定要選擇最新的修訂版。固守經典與緊跟前沿並不沖突。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建議真正想要藏書的人,可以考慮貼著牆打一套專門的書架。
提幾點打書架注意事項吧:
1、建議書架高2米以上,寬1米以下。如果是定在牆上的,可以到頂。不要太寬,每一層放書的隔板越寬,需要的承重能力就越高,一旦壓斷了……你懂的……
2、書架每一層的高度一定不要統一。最大的格子在最底下,放一些大開本的書,這樣可以壓住重心以防書架傾倒。最頂上的格子也可以是大的,但絕不能是最小的,否則,書架2米以上的話,你抬著頭根本看不清小書的書名。每一層的一般高度在30cm左右,能放下絕大部分32開的書,大格子45cm左右。
3、每一層的深度可以在50cm左右,既保證了書架穩定不會倒,又可以前後擺放兩排32開的書,書店一般會這樣放點庫存書(各位,逛書店的時候想要外觀新一點的書,就去後面掏一下吧……)。放一排大書的話,前面還能放點雜物(當然這不是個好習慣……顯得比較亂……但是真的很節約空間)。
4、一般書架都是木頭的,一定要厚,結實!厚、結實!鐵書架很好用,但是不好看。

當然,一般的家庭不可能弄那麼多書架,那麼,就一定要學會合理利用空間,任何地方都可以用來存書,包括衛生間。幾個tips:
1、都知道書立吧,多買點,可以把書卡在窗檯上啊,寫字台邊啊,電腦屏幕後面啊,任何平坦的檯子都可以。
2、把書躺著摞起來是最節省空間的,但是,不好取用也不美觀,不建議這樣放。雖然我經常這樣放… 舊雜志可以這樣摞。
3、箱子。紙箱子、木頭箱子,厚、結實!最好別用塑料箱子。常年不需要用的書,統統丟進箱子里。用紙記下書名,放在書的最上面,或者貼在箱子外面。
4、現在的傢具多種多樣,可以自己開發一下拿來放書。牆上的懸空書架啊,帶小書架的茶幾,等等等等……
5、書架比較占空間,傢具擋在書架前其實也無妨,像我一樣,把不重要、幾乎不看的書擋起來就可以了。反正,你看,或不看,它就在那裡。

防潮、防蟲、防水,這些不用說了吧,還需要注意,防火!!防火!!防火!!
1、書架旁邊千萬不要走電線,建議不要用帶燈的書架。凡事總有個萬一。
2、書架不要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不要放在陽光能曬到的地方。海風潮,容易發霉。陽光曬,如果極乾燥,有著火危險,不幹燥,長期曬也會掉色,卷邊。
3、不要在書房抽煙。一是為了防火,再一個,書會吸味的,除非你想讓你的書沾滿煙味……這里扯句題外話,普洱茶存在書房就很好。
4、乾粉滅火器。誰能保證永遠不失火?失火了用水澆?我家常備三個滅火器。建議一個書房一個。

電子書的選擇和整理

慢慢補充吧……

借 @墨寒 的提醒,先談一談電子書和紙本書的取捨。
個人認為,純粹為了通讀、研究、參考書的話,電子書是不二選擇。
原因很簡單:高效。
隨身攜帶查閱,關鍵段落可以加書簽或截圖保存,便於檢索有效內容,節省桌面空間等等等等……
本人剛剛完成一本書籍的創作,偏研究向,電腦接雙屏幕,左邊屏幕開一個word寫作,再開一個電子書窗口,右邊屏幕開兩個PDF窗口,桌上還有兩本紙本書,紙本書里的書簽亂七八糟,電腦里還有一堆截圖和參考文檔。如果全都使用紙本書和列印文件……恐怕會亂作一團,簡直不敢想像……我由衷地佩服老一代泡圖書館做研究的學者!

隨著電子閱讀器的發展,人們閱讀電子書的體驗一定會越來越好。但是,電子書至今仍然無法替代紙本書的一種功能,就是「翻翻看」。
比如我手邊有一本紙本的《馬未都說》,都是一篇篇的小文章,我拿起來,隨便翻開一節,就可以看。電子書就不行了,我只能一頁一頁翻,或者跳頁,感覺就不那麼閑適隨意了。但是,如果我想在這本書中搜尋和銅鏡有關的內容,電子書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
更典型的例子就是辭典。我手機里有電子版牛津《ODE》辭典和日語《大辭林》,檢索非常方便,還有關聯Link。但是,我相信很多人會跟我有一樣的習慣,就是喜歡翻字典。電子辭典沒法解決。

在此強烈建議,如果有IT界人士能看到的話,電子書是不是可以考慮加入「搖一搖"功能,搖一下,然後嘩啦啦翻頁,隨機翻到某個章節的開頭,或者辭典隨機跳到某個詞條。

現在,電子書還有一大問題,就是D版居多,粗製濫造,鮮有好版本。
個人認為電子書的好版本應該具有以下條件:
1、正版。最好是像AMAZON一樣,能夠做到每一本書跟作者三七分賬,而不是國內現在普遍的買斷電子版權,作者獲得不了太多利益。只有支持、保護創作者,才會有好作品出現。
2、編目完整、清晰。目錄精確到小章節最好。
3、版式舒服。頁眉頁腳什麼的有則更好,沒有也無妨,主要是排版合理。
4、引用、註解齊全。引文清晰,最好有link,註解最好有單獨的彈出框。這是未來的技術發展問題了……
5、圖片完整、清晰。多數電子書都輸在圖片上。所以,圖片類電子書,一時半會兒很難取代紙本書的地位。
6、錯別字少,特殊符號齊全,沒有內容缺失等等。

我相信,總有一天,各種書籍(包括古籍)都會向上述趨勢發展出正版或者公版電子書。
正版電子書的製作和推廣,不單單是出版社和電商的問題,應當將其視為一種社會公共服務,期待政府、院校、研究所能夠參與其中。至少,希望政府能完善法律法規來監管吧。

很多人在使用D版電子書,我也是。我相信這其中很多是無奈之舉,有些書既買不到紙本,又沒有正版的電子版,我國的圖書館又不那麼開放,情何以堪!
這里提倡一下,如果您要讀的書有正版電子書,如果您買得起,希望您購買正版,正版電子書的發展,需要我們每一個公民的支持。

D. 我要做期末作品 網站 想找幾個主題鮮明的網站模仿 求幾個主題鮮明的網站 !!

一、相關鏈接
1. 網路課程技術規范匯編

2.「化學多媒體軟體設計」期末網站作品規范(2007級)</FONT>

3.「化學多媒體軟體設計」網站典型問題(2004級)

4. 環境治理專題學習網站欄目結構規劃

5. 小小美工(2005級)

6. UI設計要點

7. 網站細節中整體平衡感的調整問題

8. 切片輸出網頁詳解

9. 2007級Fireworks版分段式切片總結

10. 雙劍合璧FW切片如何避免在DW中出現頁面撐破圖解

11. 厚朴網頁切片教程曁新春獻禮

12. 小切片,快速度——再談切片全過程

13. Basic CSS

14. Getting Things Done

15. 2008級化學多媒體軟體設計FAQ

二、軟體工具
1. Macromedia三劍客:Fireworks、Dreamweaver、Flash

2. Office:Word、寫字板、Visio

3. 圖像處理:Fireworks、Photoshop、AcdSee、光影魔術手......

4. PDF:Acrobat

三、設計原則
1. 網站結構:以站點為核心,對應目錄分層次。

2. 規范命名:文件夾名、文件名、Title(標題)。

3. 整體效果:內容完整、導航清晰、創意美工、自成格調。

四、基本要求
1. 主題
限化學、化工、醫學、葯學專題,可結合基礎研究、前沿熱點、應用實踐、科普環保、可持續發展,主題健康、具體而微。

2. 類型:基於Macromedia三劍客設計,完全靜態頁面htm或html;
使用Fireworks或者Photoshop設計網頁模板源圖,切片輸出網頁後,Dreamweaver建立站點設計頁面。
(拒收非切片作品,拒收非Dreamweaver設計作品) 3. 個人原創作品,站點結構(站內鏈接相對於文檔),分類目錄,首頁index.htm位於根目錄,散頁數量≥20。4. 各級模板png或psd源圖包含切片,圖層分組、圖層命名、無冗餘圖層。

5. 布局平衡、頁面簡約、無多餘空白行,頁面尺寸:
1024×800解析度下:頁面寬度963px,推薦高度621~1024 px。
參考: 2008年首頁設計參考標准6. 頁面屬性正確:標題、背景、鏈接顏色、邊界為0。7. 排版規范:頁面左右居中,每段首行空兩格、段落之間空一行、行間距150%左右,CSS鎖定文字大小、超鏈接無下劃線、懸停變色、定製IE滾動條,圖文間距、文字和表格間距合理。

8. 美工效果:主體圖片清晰、羽化、過渡色、文字特效(描邊、投影等)、圖片邊框等、表格(細線或虛線等)、圖片文件大小適度。

9. 切片輸出時設置jpg品質80,控制圖片大小。

10. 切片輸出的圖片,在DW站點中根據實際需求del或轉換為背景。

11. 切片輸出的網頁title默認常為「 index.jpg」、「index.gif」 ,DW中均重新命名title(中文)。

12. 標配站點地圖sitesmap.htm,顯示網站各級欄目名稱(帶站內鏈接)。

五、 網站設計專業路線概要
一畫二切三調:細心規范
1. 一畫: 首頁、欄目頁、內容頁效果源圖 。
2. 二切:切片化整為零,切出頁面各部分結構單元。
3. 三調:DW站點中,調整切片圖片、形成表格,進而輸入內容、美化界面、關聯CSS。

六、推薦效果
1. 排版:頁面完全居中,錨點、上標、下標、超鏈接表格背景變色......2. 美工:超級鏈接提示、單色圖片、圖片熱點、TV掃描線、印章、滾蓋圖、彩虹字......3. 特效:
彈出菜單,浮動層、層行為動畫、透明flash動畫,字幕,頁面切換,從左至右消隱幻燈圖片.....
七、設計禁忌
1. 頁面尺寸失調,1024×768解析度下左右超寬,頁面撐破。2. 網頁、圖片等站內文件用中文名稱,網頁未命名、無標題(untitled、indes.jpg、index.gif等、或全部雷同)。3. 圖片無法顯示、超級鏈接錯誤。4. 錯別字、多餘空格、中英文標點混雜,

5. 配色混亂,主體圖片和文字模糊。6. 濫用特效,運行出錯。

7. 切片圖片未經處理,網頁直接使用切片輸出的文字圖片。

八、網站設計規劃書
1. 文檔內容: 封面、主題、風格(色調、布局等)、軟體工具、設計流程、網站結構(欄目和內容,一級欄目不少於8個)、站點特色、課程感悟等。
(圖文並茂、推薦使用表格和框圖表達)2. 文檔格式:doc+pdf3. 文檔結構:封面(標題、圖片、文字、日期,參考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三思科學等),doc文檔結構圖並生成目錄頁,頁眉頁腳,頁碼;pdf帶書簽。4. 網站圖、網站總體設計圖格式:Vsd

九、提交指南
1. 提交站點文件夾:
·Web(網站):分類目錄、網站文件 (頁面數量不少於20)
·Source(源圖):首頁、欄目、內容頁面psd或png源圖(包含分組圖層,圖層規范命名)
·Doc(網站設計規劃書):網站設計規劃書doc、pdf文件
·Visio:網站圖、網站總體設計圖Viso源圖、jpg效果圖

2. 將文件目錄壓縮打包成RAR格式文件,上傳至 ftp://202.116.83.77(sites目錄)
(ftp許可權:可寫、不可讀、不可追加、不可刪除、不可建目錄)
用戶名:2008
密 碼:ideal
文件目錄名=專業+學號+姓名
壓縮包不大於21M

3. 消除僥幸心理,提交作品前,請備份數據,遵循設計規范嚴格測試,守正出奇。切忌投機取巧,欲速則不達。

4. 截止時間:2009年12月31日中午12時

E. 以宣傳環保為主題的活動的報道怎麼寫

以下是我當老師的時候,做過個一個策劃,希望你用的上

「構建環境友好型校園」環保宣傳活動策劃

一、活動目的:

增強大學生的環保意識、美化家園環境、創建節約型平安校園。並通過這次活動回應今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生態安全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二、活動主題:

環保家園,生態中國

三、活動主辦單位:

濱州市環境保護局濱州學院城市與環境系

協辦單位:

濱州電視台濱州日報

濱州廣播電視台濱州學院團委

四、.活動內容:

活動一:《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環境與生活」校園徵文活動

活動二:成立青年環保志願者服務隊

活動三:向中小學生講解環保知識及其重要性

活動四:環保自行車隊圍城宣傳

活動五:①以「保護母親河、新立河」為主題,以義賣黃河水的形式舉行募捐活動及簽名活動

②響應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民政部、教育部的號召,協助濱州市環境保護局在居民小區內號召居民捐獻閑置物品,開展舊物交易的愛心小屋活動。

活動六:環保志願者千人行活動

五、.活動聯系媒體:

濱州電視台、濱州日報、濱州廣播電視台

六、.活動具體實施方案

活動一:《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環境與生活」校園徵文活動

一、徵文要求:

1、 文體不限,字數在2000字以內,標題自擬

2、 原創,首次公開發表的文章

3、 體現環境變化對我們生活的改變和影響

二、活動時間:2006年5月22日—5月28日

三、參賽對象:濱州學院全體同學

四、參賽形式:本次活動可以系(院)為單位統一組織,也可個人自由參加,並鼓勵電子稿件。

五、評獎辦法:

◆獎項設置:個人獎分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5名。

◆評獎辦法:參賽作品由組委會評定,確定獲獎人員名單

◆結果公布:2005年6月中旬公布獲獎名單,獲獎者頒發證書和獎品。

◆在5月25日之前評選出的優秀作品,我系將其推薦到《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參加該社舉辦的「環保家園生態中國」主題徵文活動,獲獎個人將獲得2006年《中國國家地理》典藏版一套,獲獎作品將刊登在搜狐網站並附專題報道。

活動二:號召青年環保志願者

為使校園環保工作長期不懈地展開,定期宣傳環保知識,體現當代大學生求真務實的精神風貌,城市與環境系決定成立「青年環保志願者服務隊」。服務隊將統一著裝,定期開展環保活動。

(一)加入環保志願者條件:

1.熱愛環保、關心環保,有正義感和責任感;

2.組織紀律性強,身體健康;

(二)報名時間及辦法:

時間:2006年5月22日——6月4日下午3點至6點及晚上7點半至9點半

申請者到濱州學院文科北樓(B15)401室城市與環境系會議室報名

活動三:向中小學生講解環保知識及其重要性

時間:2006年6月1日

分別在兩所幼兒園及一所小學內做環保宣傳,幫助他們樹立環保意識,讓環保從小做起。如:交小朋友用樹葉作成書簽,告訴他們樹是人類的好朋友,人離不開樹。

活動四:環保自行車隊圍城宣傳

時間:2006年6月4日

50名環保青年志願者上午9點以騎車的方式從濱州學院出發圍繞濱城區,以沿途演講、交流等形式宣傳環境保護,屆時濱州市環境保護局局長會在出發前開動員講話。

形式:每名志願者所騎車子後面插上帶有環保標語的旗幟

活動五:①以「保護母親河、新立河」為主題,以義賣黃河水的形式舉行募捐活動並附以大型環保教育圖片展覽。

②響應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民政部、教育部的號召,協助濱州市環境保護局在居民小區內號召居民捐獻閑置物品,開展舊物交易的愛心小屋活動。

(一)活動時間:6月3、4、5日

(二)具體內容:

時間:6月3日9:00——16:00

地點:濱州市政廣場

「環保家園,生態濱州——保護母親河、新立河」市區人民大型橫幅簽名活動,以義賣黃河水的形式舉行募捐活動並展示環保教育圖片

時間:6月4日10:00

地點:居民小區內

響應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民政部、教育部的號召,協助濱州市環境保護局在居民小區內號

召居民捐獻閑置物品,開展舊物交易的愛心小屋活動。

時間:6月5日11:00——16:00

地點:濱州學院東餐廳

「愛護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全校師生大型橫幅簽名活動,以義賣黃河水的形式舉行募捐活動並在東餐廳展示環保教育圖片。

義賣黃河水形式一:濱州市是黃河的流經地,環保志願者將黃河水注入到從醫院收購的廢用小瓶中(已消毒),瓶內底部為淺淺的黃沙,上層為澄清的黃河水。讓人們了解黃河為什麼「黃」

形式二:義賣用裝滿黃河水沉澱後殘留泥沙的廢用小瓶製作成的風鈴,讓人們看到資源再利用的例子。

活動六:環保志願者千人行活動

時間:6月3日上午8點

參與人員主要為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及在校大學生

以市政廣場為起點、銀茂大酒店為終點,按指定的「口」字型路線(避免過十字路口時對交通帶來的不便),千人長跑,以此來宣傳環保。

九、.經費預算

獎品花費500元

服裝:T恤15元×80件=1200元

帽子5元×80頂=400元

旗子10元×50=500元

橫幅100元×5面=500元

海報300元

玻璃瓶0.5元×1000個=500元

攝影展展版300元

膠卷及沖洗費:

膠卷20元×10卷=200元

沖洗25元×10卷=250元

後備資金:1000

共計:5650元

注:如此活動方案有幸能被貴刊採納,在走訪各個學校及居民區時我們還會義賣貴刊提供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所籌得的資金將會用到校園環保活動當中!

F. 誰能告訴我一條去以色列旅遊最劃算的路線和攻略去7天時間,最好有親自去過的人來...

不是北京出發啊。。要是北京出發的可以走我們社,超值的以色列旅遊
以色列印象之—老城物語(The tale of Jerusalem)
第1天:北京/特拉維夫
請您於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經過以航特別安全檢查後,工作人員協助您辦理相關登機手續,搭乘以色列航空國際航班飛赴以色列Ben Gurion國際機場。
參考航班:LY096 PEK-TLV 2200/0400+1
第2天:耶路撒冷
以色列當地時間凌晨抵達(以色列時間比北京時間晚),機場助理及司機接機後,乘車前往集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三教聖地匯聚的世界著名城市「聖城」耶路撒冷(車程大約30-45分鍾)。抵達酒店後,將行李寄存前台並拿取酒店的聯絡卡片,前往耶路撒冷老城外的咖啡館享用一份簡單早餐,並在朝陽中欣賞慢慢蘇醒的「聖城」。步行至老城著名的雅法門前可分散自行活動,用雙手和心靈去觸摸歷史印痕。膜拜深邃和燦爛的宗教及文化遺產。十幾個足球場面積的范圍內,塞滿沉甸甸的歷史和宗教文化聖跡。在老城中穿行,猶如流連在中東繽紛的社會風情畫卷之中。晚間各自根據自己的安排返回下榻的酒店。除接機之外,旅客全天自由活動。
第3天:耶路撒冷
深度體驗「人神共享的永恆之城」,撣落3000年的歲月塵封。經歷過55次陷落,18次重生的血色庄嚴中,耶路撒冷依然懷揣著包容,善良和敏感的心……無論橄欖山,西牆,還是大屠殺紀念館都在見證著人們對自由的嚮往。
此日建議您將手持一本旅行指南,按照攻略繼續走進耶路撒冷,深度感受這座充滿智慧的「和平」城市。全天自由活動。
第4天: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既是傳統的,也是世俗的。這一點毋庸置疑。玩轉耶路撒冷,在「七人聚集地」街區的barood酒吧喝上一杯,也許還有機會邂逅以色列的「瑞奇 馬丁」流行音樂人ivri lider
此日繼續您的自由活動。可參閱《孤獨星球LP》,《國家地理NGO》,《探索發現DISCOVERY》或其他的經驗分享,去DIY您的耶路撒冷腳印。全天自由活動。
第5天:耶路撒冷-死海-特拉維夫/北京
猶太人諺語:除了太陽,死海和頭腦,我們一無所有,但是我們憑借這些,擁有了一切。這一天,我們將見證以色列不屈不撓走向進步與繁榮的偉大創造力。
清晨收拾好行囊乘車前往世界著名的度假勝地,地球上最低的地方,位於海平面之下416米的死海,死海水富含豐富礦物質,鹽濃度更高達30%,具有非同尋常的浮力。在死海邊的公共浴場盡情的享受死海黑泥的特別美容功效,及時不會游泳也能充分體驗毫不費力的海上漂浮樂趣。前往死海邊上的遊客中心,在這里既可以為自己和親戚朋友購買由死海礦物和黑泥提煉的以色列獨有品牌「AHAVA」愛神牌美容護膚化妝品,又可以在自助餐廳享用具有以色列特色的豐盛午餐。
之後乘車返回以色列的商業中心、地中海海濱的現代化城市特拉維夫。參觀以色列著名的鑽石中心。在以色列藝術家最為集中的雅法老城漫步,隨意的在街邊小店中挑選獨具匠心的手工藝藝術品和紀念品,在地中海的夕陽下或海灘散步欣賞地中海風光、或在咖啡館要上一杯香濃咖啡品上一塊猶太茶點休息。
晚間18點在指定地點匯合,乘車前往Ben Gurion國際機場,搭乘以航航班返回。全天隨團活動。
參考航班:LY095 TLV-PEK 2255/1330+1
第6天:北京
北京時間當日下午抵達首都國際機場,您的充滿以色列印象的旅程是一本未曾讀完的書,請把書簽夾在這一頁,老城物語。

G. 誰能將「裝逼」這個詞詳細的解釋一下

一、裝B之讀書
世界上總是有那麼群愛裝B的人,所以才有這篇不完全裝B手冊,為什麼不完全呢?因為裝的藝術是要表現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而我在此僅探討幾個關於讀書的裝B問題。
唐代非著名詩人章碣曾很感慨地說「劉項原來不讀書」,如果能做到劉邦、項羽這么牛B的人,是不需要靠讀書來裝的,但一個社會同時只能容納一個這種牛人,不可能實現大家共同裝B的願望,不利於和諧社會的建立,所以這里不推薦。
大人們總是教育小孩子,通過讀書來裝B,悶頭讀個20年的書,然後再出來裝
可這樣有意思嗎?
我覺得沒意思,20年讀出來,你就已經牛B了,還有啥裝的樂趣?
廢話不說,入正題--------------------
第一,古典文學是必須的,它可以裝出一個人的深度,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卜伽丘的《十日談》或是某某的《某某某》隨便弄幾本來撐書架。甭管喜不喜歡內容,也甭考慮是否同意作者觀點,這年頭真正讀懂這些書的人,你可能一輩子也遇不到幾個,所以根本就不用擔心有人會真的和你討論作品本身的。不過有一點切記,千萬別買一大套《莎士比亞全集》精裝本,這是暴發戶級的裝B,還不如不裝。莎士比亞的書一定不能買精裝的,只有膚淺的人才會關心書皮,而且也別買全套,那隻能說明你還是入門級的讀者。裝B的最高境界,只需要買幾冊簡裝本,而且還不能買什麼《威尼斯商人》、《羅密歐與朱麗葉》這種連掃地大媽都知道的,專揀那些別人連聽都沒聽過的買,這就是品味。
試想,某天,一個小B跑你家來,看到書架上有幾本莎士比亞,正想裝一把牛B 的文學青年,可拿下來一看,《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傻了眼,然後假裝翻了幾頁,看到你不經意間夾在裡面的書簽,一張上世紀某天的歌劇門票,還不把他震撼得一敗塗地?就這么幾下,啥也不用說,你就已經和普通的小B拉開了好幾個層次。
另外,這種書上一定要積一點小灰,這是歷史的厚度,至少說明這本書不是剛買來沖樣子的,但也不宜太厚。關於書的新舊也一定要把握一個度,全新的肯定不行,那是暴發戶的書架,但也不能太舊,這畢竟是文學類書籍,不是工具書,所以弄的破稀破爛的只能說明你讀書的時候不愛惜,最佳的裝B方法是保持書的新度,然後再不經意間(注意,一定要「不經意間」地去做)在某頁折個角,在某行劃幾道線,如果你的字太爛,筆記就別寫了。
OK,現在你古典文學的造詣,已經達到了名牌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的水平,對於文學青年這種膚淺的稱號,你可以永遠的說拜拜了。
第二,專業書籍。一個牛B的人除了有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外,掌握幾門專業技能也是必須的(文學不能當飯吃),所以弄幾本看起來很 professional的書當道具也是不可少的。首先,和那些xx入門、xxDIY、xx初級指南一類的書一定要劃清界限。要時刻提醒自己,你現在是一個很牛B的專業人士人了,你要看的是那種非專業人士一看書名就暈,普通專業人士一翻內容就吐的書。
選書的時候要注意幾點,那些剛畢業的人在看的書別買(拉不開差距);那些人人都買的書就揀英文版的買;同樣內容的書,切不要選書名叫xx寶典的,書只是一個工具而已,把它看得太高只能顯得你的低級;在一堆的工具書里,至少要保證有一本原版的、經典的(哪怕是1985年出品的也沒關系)、只講理論毫無實用的專業書,這本書將代表你所能裝的最大高度,所以一定要認真挑選。
最後在強調一次,一定要professional
第三,流行書籍。一個牛B的人並不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人(脫離了人民群眾你TM裝給誰看啊),所以一定要和社會流行文學保持一定的距離,孔子說「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和這個道理一樣,距離要保持一個度。比如現在論語很火,你可以在床頭放一本原版論語,體現你也是一個很潮流的牛人,但切不能放個白話文或是於丹的雜文;易中天很火,你也不能買他的新書,太俗,要買也得買他出名前的,比如《讀城記》,這就是保持的一個度。
第四,說一說書籍的放置問題。嚴肅的古典文學一定要規規矩矩地放在書架或書桌上,切不可隨手扔在沙發上,除非你想裝成一個叛逆派牛人。而沙發上可以隨便扔一些雜志,體現出你日常的品味。
記得有一個記者采訪芙蓉姐姐,芙蓉姐姐說她現在也在看書,那記者就問「什麼書?讀者?知音?」
芙蓉姐姐說「才不是,是有深度的。」
所以,就算是雜志也要注意品味和深度,如果實在不知選什麼雜志好,建議寧可選膚淺的美男美女靚車雜志,也別拿《知音》類的弱智刊物,前者最多被別人鄙視你的欣賞眼光,但後者會被別人鄙視智商的。
床頭也是一個放置書籍的重要地方,它可以體現你在床上的不凡品味,如果你在床頭放本《playboy》的話.....
所以建議大家還是忍一忍,放一本老莊的書,假裝思考下宇宙萬物輪回的大問題,或者放一本《資本論》,在每天的臨睡前,藉助馬克思的智慧去思考下是不是該補倉了。
還有一個地方,也是裝B人士不能遺忘的舞台。曾經見過一個朋友家的廁所,馬桶上放了本《十月》,看,裝得多像!
此段結束,OVER---------------------
二、裝B之寫作
「如今我習慣於將自己的文字麻木在風花雪月的冰徹骨架上,那使我不但可以逃避拷問自己的靈魂,而且堅強不可逆轉的對所有的現實表達諂媚的尊重與敬意。」
「2006年的除夕,我陪伴快速老去的父母跌坐在1926年的鋼筋水泥里,享受著電視里春晚的歡聲笑語」
「中國文化的樂感因素氣韻深長,智慧追求的魅惑空靈的飄盪在我們的天空。」
對於熱愛裝逼的人來說,單是看看下面的張亞哲老師的文章標題就應該「義無反顧肅然起敬於」一顆勇於裝逼,勤於裝逼,樂於裝逼的心靈了。
■ 關於那些陰暗的記憶-當波蘭斯基遭遇狄更斯 2006-03-0619:07:07
■ 殘酷的話語霸權與陳凱歌的恐懼記憶 2006-02-2018:19:48
■ 一個批判憤怒者的自我憤怒 2006-02-0911:58:14
■ 面對激烈流氓之辯的勝利宣言 2006-01-1820:48:14
■ 中國青年的心靈史不能就此完結 2006-01-1418:52:15
■ 萬福瑪麗亞博客命運符 2006-01-1112:39:11
■ 這難道就是我們的輝煌上海 2006-01-0509:54:30
■ 中國民辦教育的哈利路亞 2005-12-2116:11:00
■ 什麼是一地雞毛的激情與背叛 2005-12-0113:51:57
只要悟性不是太差的,看完張亞哲老師的這些裝文(即裝逼文字),基本上裝逼創作就應該入門了。那些文字悟性差又好這一口兒的朋友們如果會電腦編程,可以把張亞哲老師博客上的文字全部導入電腦分析一下,相信可以輕松弄出一個裝逼寫作速成軟體。為了裝逼,千萬不要給軟體起中文名,不妨叫做ZBF MadeEasy 1.0 beta3 Professional Edition。如果你故作神秘,對軟體名稱的含義不加解釋,還可以讓那些不知道內情的人苦苦思索ZBF到底是豬變瘋,真不忿還是准備飯。這時候如果你面帶詭譎的笑容繼續不做任何說明,他們一定會憤怒地指責你說,「他媽的,真是個裝逼犯!」
悟性差,又弄不到這種軟體,還執意想成為裝逼犯的可以和我一起分析一下這類裝逼文章的特點。雖然成為一個好的裝逼作家需要一些天分,但如果你的目標只不過是象張亞哲老師一樣想在裝壇混得一席之地還是比較容易的,並且完全可以速成。
首先,要想裝得中文底子好,就盡可能多用書面語,至少是舊式口語,尤其是能表現你特別有思想因而無比苦惱的「徘徊」、「踟躕」、「逡巡」、「彷徨」、「疏離」、「躊躇」、「憤懣」等等。
象聲詞要用現在的人絕對不用的,如「畢畢剝剝蕭蕭許許作作索索窸窸窣窣」,裝逼裝到得意處,如果忍不住笑出聲來,可不能「哈哈」,要「啞啞」。你要裝一隻國學底子深厚的狗,那就絕對不能「汪汪」,要「狺狺」。
你要是想「很魯迅」或者「很五四」,那就把「去吧」寫成「去罷」,「她」叫「伊」,「或者」用「抑或」,「如果」換作「倘若」,「比如」要說 「譬如」, 「因為」則是「因了」,還有,魯迅那時候「那時候」叫「其時」,「鬆懈」用「弛懈」,「原諒」用「宥恕」,「點頭」用「頷首」,既然頷了首,「饅頭」自然也不能吃了,改吃「饅首」。這樣說話可不是為了「講究」,而是為了「考究」,都已經裝到這個份兒上了,「已經」就改成「已然」罷,「常常」也不得不「每每」了。
要是抄五四風格抄煩了,也可以生造愣詞或愣造生詞,比如遏止逆轉叫「遏逆」,果敢勇猛叫「果猛」等等,嗯?已經有人這么干過了?那就翻轉頹糜為糜頹,再把屠戮擰成戮屠。為了顯示個性,用詞上要做到為了不一樣而不一樣,比如既然大家都說夜色漆黑,你不妨象張亞哲老師那樣說醬黑,即使夜色醬黑聽起來很蹩腳。重要的不是效果好,而是和別人不一樣。
三、裝B之華語音樂
你還在聽蔡依林、孫燕姿、張韶涵、王心凌、梁靜茹么?出去怎麼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啊~~~所以我特地寫這一篇來網普一下,造福廣大裝逼無門裝精無路的小青年們。首先,本文是針對華語的,也就是兩岸三地之內人聲用中文演繹的歌曲,這里作為切入點比較合適。一上來就直接搞國外的Calla, Radical Face,Blonde Redhead,Windmill,The Shins之類恐怕段數太高,內功不夠會走火入魔。而且我們搞這個是裝逼用的,甩幾個名字出來結果周圍的人全沒聽說過就很尷尬了,恩,裝逼未遂,你比對方更尷尬。其次,本文是初級的,提到的歌手和專輯全都很好找,有的甚至比主流還紅,歌曲都上網路那個流行mp3下載榜的,等你把這些都搞定之後,並且發現你自己已經可以跟姑娘們炫耀可以跟二逼追隨者們炫耀可以跟爸爸媽媽們炫耀可以跟老師校長炫耀可以跟全世界炫耀的時候,不要安於現狀,不要知足,再去找更高階的素材繼續裝吧。
聽流行的不叫裝逼,那應該聽什麼呢?聽獨立的啊,術語叫indie(你看看,不要說獨立,中文土嘛!說 independent又嫌太長了,四個音節,舌頭都會打卷,重音一不小心還會發錯。所以直接讀前面一半,indie,多慵懶的感覺啊,愛死這個詞了)。獨立的歌手一定要自己寫詞自己寫曲自己編曲自己配樂自己組團自己錄制自己拍MV自己發行,上哪都要把樂隊帶著,演出到一半要一一介紹,「這是鼓手誰誰誰, guitar手叉叉叉,bass手圈圈圈,keyboard啥啥啥」。寫的歌不能老是情啊愛的,不然充其量也就一創作型流行歌手了。要寫生活,寫小事,寫理想,寫小性子,寫小脾氣,寫海邊,寫寂寞,實在是要寫愛那一定只能寫愛自己,恩,也就是自戀啦。這樣才叫小布爾喬維亞情調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你會要用豆瓣,那裡可以找到很多裝逼者,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我剛才列的那一排英文名字全部是在豆瓣隨手拈來的,有沒有把你們震住?其實我一個都沒聽過,所以說,豆瓣是個好東西,裝逼必備啊。那裡的最熱討論組,關於演員的不是金城武不是阿湯哥是Johnny Depp;(這里如果我說約翰尼·德普那就土了,剛才已經示範過嘛,悟性高的同學大概已經總結出裝逼第一招了:碰到外國人名一定不要用中文譯名,是英文就老老實實的敲,是日文就平假名片假名的拼,有人問了,要是是義大利法國的,哪還不得去裝字型檔啊?你傻呀,復制粘貼你不會啊?又有人要問了,那我現在是在學華語音樂裝逼,沒外國人怎麼辦吖?不著急,咱還是又辦法的,後面會講,裝逼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關於導演的不是張藝謀不是Steven Spielberg,是いわい しゅんじ(這個就是岩井俊二了,我也不知道寫的對不對,不認得日文);關於中文歌手的不是周傑倫不是李宇春,是陳綺貞。
好了,終於出現陳綺貞三個字了,鋪墊到此結束,我開始進行地毯式的介紹(一句話點評),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以下每張專輯我都一首首的聽過的,絕對不會忽悠大家:
旅行的意義 / 旅行的意義
CD / 好小氣音樂工作室 / 2006春季尋羊限定版 / 陳綺貞
陳綺貞,獨立的內涵,流行的風格,文藝的調調,小資的氣質。我靠,不列進來真是說不過去。這一首《旅行的意義》又好聽又好唱,去KTV都能點,太難得了,站在錢櫃包房裡一唱,唄有面子啊!「我看過了許多風景,我看過了許多美女……」
陳綺貞 精選(1998-2005) / 陳綺貞精選(1998-2005) / 陳綺貞精選(1998-2005)
CD / 中國康藝音像出版社 / 陳綺貞
她專輯還真多啊,就不一一列了,再加個精選集進來,自己去聽吧,你要是連她的歌都聽不習慣,抱歉,沒有裝逼的天份了,老老實實回去聽街歌吧~
La Dolce Vita / 甜蜜生活
cd / 前衛花園唱片公司 / 2007-11-08 / 台灣版 / 魏如萱 / 娃娃 / waa
《女人痛經時》這都可以當歌唱,太有才了,哎呀我的天,哎呀我的天,哎呀我的天。
資源回收
Audio CD / 風和日麗唱片行 / ALBUM / 自然卷
碰到蘿莉型的女生,不要急著推倒,給她聽這張專集里的《低著頭》吧,保證她的回答是:「太卡哇伊了!」
C』est La Vie
CD / 風和日麗唱片行 / 自然卷
自然卷是由奇哥和娃娃(就是第3張里的魏如萱)組成的,奇哥同時也是陳綺貞和楊乃文的樂手,不能只聽歌啊,這些背後資料都要當作常識來記,然後在合適的時候很漫不經心的甩出來,裝逼不是那麼容易的。
我們在炎熱與抑鬱的夏天,無法停止抽煙 / 我們在炎熱與抑鬱的夏天,無法停止抽煙 / We Can』t Stop Smoking in the Vicious an
Audio CD / 維港音樂 / 2007-10-10 / My Little Airport
這個不加進來都對不起專輯的名字啊,悶騷到極致了。
消失的光年
CD / 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 2007-07-12 / 首發現場紀念版 / 大喬小喬
內地的,一個大叔帶著個小盆友,這種組合本身就很文藝了。看看專輯介紹吧:「她的叔叔會在安靜的早晨聽鍾立風,小喬還抱著她的玩具熊在睡覺。她夢見了白雲和風箏,而我們正在忙碌。」
只因當時太緊張 / 只因當時太緊張
維港唱片 / My Little Airport
聽這張專集之前我還不知道太宰治是誰,所以說,裝逼是相通的,趕快搞本《人間失格》看看吧
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事
cd / 口袋唱片 / 2004-08-07 / 引進版 / My Little Airport
「XXXX才是正經事」這個句型很火了一陣吧,出處就在這張專輯了。粵語聽起來很有feel啊~
A Wishful Way / A Wishful Way
CD / 上海聲像出版社 / Import / 跳房子
田原是我初中校友啊,就在隔壁班上……不過我不認識她她也不認識我。
突破
吃草的魚 / 2007-08-15 / EP / 范曉萱&100%樂團
萱最近反彈得厲害啊,上內地通告上得那叫一個密集。fans也越來越多了,還動不動就嚷嚷著「我喜歡她十幾年了」,其實自己一共也就活了二十歲吧,真行~
My Life Will...
Audio CD / 新力博德曼音樂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 Import / 張懸
對Malaimo這首我要多說一句就表示我不夠裝逼
遇見我
cd / 創盟音樂鈦友文化、星絲雨 / 2005年12月 / [引] / 曹方
這張一點都不悶啊,歌曲都朗朗上口,大家有福了,趕快拜謝曹芳小姐讓裝逼者不用太抑鬱
2007小草地二年級同學音樂會 / 草地音樂同學會
CD / 默契音樂 / 2007-05-25 / Various Artists
大串燒,裝逼cult神教開會了。。。趕快記名字吧,然後找每個歌手自己的專輯去聽!
蜂蜜與白色櫻草 / 露水十一合輯
CD / 露水十一 / 2007年10月 / 獨立發行 / Various Artist
同上,第二次開會了~至少給我們開到***吧,多傳達點精神啊,裝逼社會。。。
Close To 蔡健雅 / Original x Tanya Demo
CD / 亞神音樂 / 2007-10-03 / 蔡健雅
demo一定不要錯過,indie才有啊,主流是不會出現的,一發行就是精裝版豪華版限量版了。
OK / 思念是一種病
Audio CD / 滾石唱片 / 2007-07-06 / Album / 張震岳
張震岳也從主流走到非主流了,這張專輯太牛逼了,放在這里我都開始後悔這個列表整體的調侃和鄙視裝逼的基調了。
只能談情 不能說愛
廠牌:Wasabi工作室 / 《只能談情不能說愛》是一本小說,也是一張小說配樂概念唱片,音樂 + 主題曲 / Various Artist
還有比把獨白,配樂朗誦,幾首歌放在一起更文藝的么?
思 生活 / The Private Life of Chetlam
CD / LYFE / Warner / 林一峰
什麼叫「創作的歌曲要寫生活」?看看這張專輯里每首歌的名字就會理解了。
無與倫比的美麗 / 無與倫比的美麗
CD / 林暐哲音樂社 / 2007-10 / 專輯 / 蘇打綠
勞資都聽到這廝的第三張專輯了,愣是沒搞清楚到底是個男的還是個女的。回顧這個列表,80%以上都是女聲啊。。。誰能告訴我,裝逼的人裡面到底是女的多還是男的多呢?
去聽吧去聽吧,聽了不能白聽,一定要寫評論啊,
碰到陳綺貞就要說「她的聲音總是清澈得讓我顫抖。」
碰到范曉萱就要說「我喜歡這樣敏感、堅韌、叛逆的女子。」
不知道怎麼評論專輯和歌手的話,你就寫你自己,至於歌隨便扯上去就行了,例子:「我的07年過得如流水般平靜,是這張專輯陪我度過了每一個失眠的夜晚,是這個歌手給了我生活的勇氣和力量,謝謝。」
這你都不會,那再教你個萬能的,至少你可以說說「買這張專輯,完全是因為它的封面,在CD店裡看第一眼就愛上了。」(哪怕你都是bt迅雷電驢上下mp3,連附近哪有音像店都不知道也沒關系……)
千叮嚀萬囑咐,寫評論的時候一定不要寫歌手的原名啊!顯得層次太低了,要拿出一副跟歌手很熟很親切的樣子,獨立歌手都用英文名的,什麼 cheer啦,mavis啦,Tanya啦。不知道英文名的話至少你要把姓給省掉,比如曉萱(乾脆直接叫萱,更好),綺貞,阿岳什麼的。要是知道昵稱就更好了,叫一聲陳老師,外行都不知道你在說誰,然後你再慢慢解釋吧,多有成就感~
四、星巴克裝B指南
行為藝術少不了道具,以下是我為大家開具的道具清單
首先你必須帶一本雜志,啥?《讀者》?呸,你丫只配去漢口火車站買杯豆漿蹲著喝去。中文的雜志一律PASS!必須得英文原版的!什麼?《Reader』s digest》? 我說你丫有完沒完啊?!按照小資聖經--保羅.福塞爾寫的那本《格調》(Class)裡面所說,連《國家地理》《TIME》之類的雜志都只會暴露出你庸俗的小中產階級格調,可笑我們還老拿某某上了《TIME》封面說事兒,起碼得拿本《Economist》吧,或者,後兩個雜志的中文版是可以免費申請贈閱的,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手機的話怎麼也得帶個Iphone,甭管多不好用,版本一律破解成阿拉伯語或者希伯萊語,倍兒有面子,電話響了先說:Bonjour! 再說Guten tag!你要說HELLO你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
筆記本也得帶一個,LV的,接完電話就掏出萬寶龍的鋼筆在本子上寫啊寫的,眉頭緊皺做日理萬機狀.
筆記本電腦也得帶上,女的一律用Imac或者Ibook,男的都用IBM,反正星巴客裡面有無線的WIFI,把什麼BT,電驢全都給開上,把網路帶寬占的死死的,這樣一來就你一人能上網,叫別人眼紅去吧!去之前記得在電腦里把金山詞霸給裝上,不然英文雜志讀不下來啊~~~~
咖啡杯決不能用店裡的,不就一大瓷杯子么,上愛瑪仕Hermes的,一千塊一個,到了店裡收銀完了把杯子遞過去,跟小姐特客氣的說:麻煩您用這個杯子裝咖啡,別的杯子我喝不慣……
咖啡得喝現煮的,最好就和吃火鍋一樣,放在面前咕嘟咕嘟的冒泡,那才叫一品位.
坐下來先把車鑰匙往桌上一扔,不是BENZ就是BMW,最次也得AUDI,扔的時候得用勁扔,把所有人都嚇一跳那種,然後大聲的自言自語:這德國貨質量就是好,這么用力都摔不壞啊(友情提示,買不起車你還買不起鑰匙嗎,上TAOBAO啊)
著裝你可千萬別穿西裝領帶,叫人笑話,要的就是休閑氣質,先穿件長袖POLO衫,外面再套件長袖燈芯絨襯衫,然後再套件蘇格蘭格子的呢襯衫,啥叫格調,領子越多越有格調,腳上穿上拖鞋,一看就是永遠待在空調房的貴族啊.
再去銀行換幾十張一美元的零鈔,走的時候丟桌上,穿過大廳的時候就聽後面服務員喊:先生您的錢忘記拿了!要的就是這效果. 你就緩緩回頭,沖她回眸一笑,說:哎呀,我在美國喝咖啡給小費給習慣了,你就收著吧!
於是你就可以在萬眾仰慕的目光中走出STARBUCKS,天那麼藍,空氣那麼清新, 這是一次多麼完美的裝B行為啊!
五、綜合性裝B
我是一工薪族,以下是本人多年裝B的一些膚淺經驗,我把它們寫出來與工薪階層的其他裝B愛好者們分享,希望通過此文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以便與大家互通有無彼此借鑒取長補短,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求真務實勤學苦練,創造性地裝B。白領、富豪之流的生活離我很遠,我不知道人家的B怎麼裝,即便知道我也裝不象,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超越常人的智慧不要試圖跨越式裝B,以免裝B不成反被X。

H.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園內有哪些地標性建築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園內的地標性建築有:

1. 哈工大主樓,是哈爾濱從解放初期至今城市建設翻天覆地變化過程的見證者,建築風格上屬俄羅斯「社會主義民族建築風格」,是哈爾濱歐式建築風格的典範之一。

2. 電機樓,建於1954年,位於主樓東側。

3. 機械樓,建於1953年,位於主樓西側。

4. 哈工大土木樓空間群,與哈工大博物館融為一體,形成山字形平面,距離校本部不遠。相對於之後陸續建成的電機樓、機械樓,由專業分工之故,它又被稱作「土木樓」。

5. 哈工大博物館,館舍建於1906年,原為俄國駐哈爾濱總領事館,後為哈工大最初的校舍。

(8)國家地理書簽擴展閱讀:

哈工大建築群入選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曾將此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樓空間群評為最美的大學校園TOP5之一。其教學質量和科研實力非常厲害,而且學校的建築都是世界建築遺產呢。

哈工大整體來說學校面積不是很大,幾棟建築很快就能搞清楚,將近包年的歷史,校區內的不少建築都是充滿了年代感的,而且北方的建築和南方的建築卻是區別很大,厚體牆,小窗戶。

11月24日,「第三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入選名錄公布了100個建築,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群入選名錄。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群包括了哈工大博物館和哈工大原學生宿舍。

I. 以前在優酷還是別的看到的一些視頻 講一些行星 太陽系銀河系之類的

這一類的視頻有很多,Discovery的宇宙探索系列,國家地理頻道的《旅行到宇宙邊緣》等紀錄片,還有一些如《霍金的宇宙世界》等系列。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