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千島湖水下古城中國國家地理

千島湖水下古城中國國家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2-22 14:25:34

『壹』 千島湖水下古城的歷史

1959年,為了建造當時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新安江水電站,浙江省原淳安縣、遂安縣兩縣合並為淳安縣,29萬人從此離鄉移居,獅城、賀城兩座延續千年的古城,連同27個鄉鎮、1000多座村莊、30萬畝良田和數千間民房,悄然沉入了碧波萬頃的千島湖底。
淳安古城又稱賀城,始建於公元208年。古錢幣狀精工細琢的「商」字形門廊下成片的徽式大宅,昭示著這個新安江畔徽商商路樞紐的繁華富庶。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碩儒都曾到過這里,名篇佳作群集,人文古跡遍地。
遂安的歷史比淳安晚一些。據載,遂安縣城為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遷至今遂安地界,因背依五獅山,故又稱獅城。
獅城水陸交通便利,乃浙西重鎮,洪秀全之弟洪仁玕曾率太平軍駐軍北門。獅城城內多名勝古跡,有明清時期古塔、牌坊及岳廟、城隍廟、忠烈橋、五獅書院等古建築,還有歷代古墓葬。
在不少文物保護專家看來,當年的這場「水淹淳安城」顯得頗為倉促。按理,建造水庫前都要「清庫」,推平建築,清除垃圾,文物搬遷保護。史料記載,新安江水庫蓄水前,當地曾要求對兩座縣城的民房進行推平銷毀和消毒處理,賀城基本被毀。當時曾有這樣的口號:「多帶新思想,少帶舊傢具。」
而當年從古城搬出的老人回憶,「獅城距離大壩很遠,城裡人沒想到水這么快就到了,根本來不及搬。」因此,古老獅城被普遍認為基本保存完整。

『貳』 千島湖水下古城的介紹

千島湖早已經聞名中外,而湖底那兩座千年古城卻鮮為外界提及。1959年,因興建新安江水電站,始於漢唐年間的「獅城」、「賀城」一夜間被淹沒在這片碧波之下。

『叄』 千島湖水下古城有記錄片么 片名叫什麼

有紀錄片,央視的「千島湖水下古城探秘」,浙江衛視應該也有

『肆』 千島湖湖底為什麼有古城

在千島湖下,沉睡著兩座千年古城:賀城和獅城。據《淳安縣志》等歷史資料的專記載,1955年10月,當時屬的電力工業部建設新安江水電站,選址淳安和建德交界的銅官。1959年9月21日,新安江截流,庫區開始蓄水。浙江省原淳安縣、遂安縣兩縣合並為現在的淳安縣,29萬人離鄉移居,獅城、賀城兩座延續千年的古城,連同27個鄉鎮、1000多座村莊、30萬畝良田和數千間民房,悄然沉入了碧波萬頃的千島湖底。

『伍』 千島湖水下古城的歷史

千島湖水下的兩復座縣城制,一座叫古淳安城,一座叫古遂安城。1955年10月,當時的電力工業部選址淳安和建德交界的銅官,建設新安江水電站。1959年4月30日,兩縣29萬人移民他鄉。9月21日,新安江截流,庫區開始蓄水。這兩座浙西古城,連同27個鄉鎮、1000多個村莊、30萬畝良田和數千間民房,悄然沉入湖底。迄今,古城在水底度過了43載。

古城的歷史可追溯到1800年前。史書記載: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東吳大將賀齊討伐山越,平定黟、歙兩地。在歙縣東面的葉鄉設始新縣,在歙縣南面的武強鄉設新定縣。

公元209年,賀齊帶人馬築起了始新縣城。所以,淳安古城又稱賀城。元朝末年,賀城毀於兵燹。明洪武年間重新修築。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9年),淳安知縣海瑞為古城修建6座城門,並建起城樓,以加強

『陸』 千島湖水下古城是怎麼淹沒的

去年去千島湖旅遊的,導游說了一遍,現在忘了,網路了一下給你看看。版
1959年,為了建造當時最大的權水利樞紐工程新安江水電站,浙江省原淳安縣、遂安縣兩縣合並為現在的淳安縣,29萬人從此離鄉移居,獅城、賀城兩座延續千年的古城,連同27個鄉鎮、1000 多座村莊、30萬畝良田和數千間民房,悄然沉入了碧波萬頃的千島湖底。2011年1月7日,該古城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區。2011年2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刊發了一組水下古城的精美照片,再度引爆了各界對水底千年古城的關注熱情。

『柒』 千島湖的水下為什麼會有一座千年古城

千島湖下游古城是因為世紀50年代西安江水電站選址在了銅官,新安江水截流水庫開始蓄水,水位不斷上升,導致賀城和獅城這兩座兩千多年的古城沉到了水下。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歷史學家、科學家等各界非常重視不該歷史文明的人研究和發掘,這樣我們可以從古人那學習到優秀的思想,同時也可以借鑒以往不適當的做法。

正因為千年千島湖下有這座古城的存在,吸引了更多的遊客前來遊玩,雖然遊客看不到湖底下的古城,但是卻可以在千島湖感受一下2000多年前的歷史文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有更多的辦法去讓更多的人探究湖底下的這座古城,讓大家親身感受這座古城的魅力。

『捌』 千島湖水下古城有人看到過嗎,保存還完好嗎

千島湖聞名中外,許多遊客在陶醉於這片湖光山色時或許並不知曉,千島湖的碧波之下還隱藏著兩座千年古城。消失了半個多世紀的古城能否重見天日,依然是個未解之謎……
2010年12月,著名水下攝影師吳立新第四次來到浙江西部的一個偏僻小鎮,開始進行一項特殊的水下探險拍攝。探險地點位於浙江西部的新安江水庫,也就是著名的千島湖,探尋沉入湖底五十多年的神秘古城。
□吳立新水下古城的探險拍攝活動始於2009年11月,受《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的委託,吳立新驅車千里趕往杭州千島湖附近的偏遠小鎮,開始了第一次的水下古城探險拍攝活動。
千島湖位於浙江省西部淳安縣境內,是新安江水庫攔壩蓄水後形成的人工湖。1959年9月21日,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大型水力發電站新安江水庫開始截流蓄水。不到半年的時間,庫區內海拔108米以下的山嶺土地,包括浙江、安徽等在內的2個古城、3個古鎮、1377個古村落先後沉入煙波浩瀚的新安江水庫之中。108米以上的山峰丘陵星星點點散布在碧綠的湖面上,數一數竟有1078個之多,千島湖由此而得名。
在被淹沒的古城鎮中,最著名的是淳安、遂安老城以及茶園、港口、威坪三個古鎮。其中淳安和遂安兩個古縣城,當地人習慣稱其為賀城和獅城,兩座古城的歷史均在1800年以上,城裡的文物古跡、商鋪民居無計其數。
淳安老城賀城遺址位於千島湖底50至70米左右的地方,水體過深,探險難度和危險較大;遂安老城獅城的淹沒水位平均在30米左右,又處在相對僻靜的湖區,水下探險拍攝的條件較為成熟。經過認真思考,吳立新把探險的目標首先確定在了遂安老城獅城。
新安江水庫築壩蓄水之前,為了保證新安江水庫航道上過往船隻的安全,曾對航道經過的主要城鎮鄉村的高大古老建築,包括寺廟、牌樓、書院、橋梁進行過大規模的拆遷。許多古代建築因此毀於一旦。但據當地居民回憶,新安江水庫建成蓄水時,由於水勢上漲的速度超過了人們的預想,遂安古城許多古代建築來不及拆遷便被大水淹沒。因此,水下的遂安古城很可能保存著許多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的古代建築。
□水下獅城遺址現在位於距淳安縣千島湖西南湖區水域的五獅島旁,因背靠五獅山而得名。
根據歷史資料和當地老人們的回憶,獅城一共有五座城門。按照地理位置,北門應該是距離水面最近的,因此吳立新決定首先找到北門。
在微弱的光線中,吳立新一步一步摸索著前進。憑借多年的探險潛水經驗,吳立新隱隱約約感覺到離古城的北門越來越近了。
吳立新首先找到了北門附近的城牆。從畫面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城牆四周大部分保持完好。城牆用條石和城磚砌成,表面平整、光滑。城牆外壁下半截多用長方形條石砌成,上半截則用燒制方磚。我們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磚上有澆印而成的陽文,「中華民國二十三年秋」等字樣也可以一一辨認清楚。
沿著城牆,吳立新找到北門的城門,門是半掩半開的。盡管經過了50餘年的歲月洗禮,城門還保持著當年的姿態,似乎還在默默地等待著車馬行人的穿行來往。
古代獅城是江西和安徽過往浙江的交通要隘,加之這一帶百里平丘,土地肥沃,自古就有「浙西小天府」之稱,也是兵家必爭之地。獅城城牆建於明朝,之後歷代均沒有對遂安城牆做大的修整。根據史料記載,獅城由北向南一共有五座城門,每座城門之上都建有城樓。一城五門的格局,在中國的古代城鎮中並不多見。這種結構,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城鎮布局講究風水環境、注重城防功能的鮮明特徵。
吳立新再次潛入湖底,潛水燈光能照亮僅僅是眼前微小的部分。吳立新在幽暗中緩緩前行,忽然,一支精美的龍頭闖入了畫面。這是一隻鏤空雕刻、豪華至極的盤龍!燈再往下照,「聖旨」兩個碩大的字展現在眼前。隨著鏡頭方向轉變,又看到了「節」、「孝」等字樣。旁邊的雕刻,鳳凰和麒麟相互對視、栩栩如生。相鄰的詩書畫卷、亭台樓榭等雕刻逐一展現開來。

『玖』 千島湖水下城市什麼時候發現的怎麼發現的如何形成的

1959年,因興建新安江水電站,始於漢唐年間的"獅城"、"賀城"一夜間被淹沒在這片碧波之下。

2011年1月7日,該古城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區。

2011年2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刊發了一組水下古城的精美照片,再度引爆了各界對水底千年古城的關注熱情。

『拾』 千島湖水下古城的資源保護

淳安縣千島湖旅遊局副局長何亦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千島湖水下古城———獅城和賀城在常年20℃水體中保存完好,4里城牆、5座城樓和11座牌坊在湖底基本完好,「乾隆四十二年」等字樣清晰可見,古城有可能是至今保存較為完整和規模最大的水下建築群。
淳安縣千島湖旅遊局策劃部主任余濤稱,開發水下古城是千島湖旅遊一大亮點,但在開發的同時如何保護卻要謹慎再謹慎。古城離水面約20至30米,水下能見度非常低,如果潛艇偏離航道撞上古城,或者離得太近,水流對古城牆造成沖擊,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天清號」和「阿基米德橋」有待批准和試驗,只有在能夠最好地保護古城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進行水下觀光。
千島湖旅遊部門曾於2002年進行水下勘測,結果潛水員在水下25米處發現了獅城的城牆,而且綿延幾里完好無損,不少城樓上雕花和大型牌坊清晰可見。據介紹,獅城為當時遂安縣縣城,共有1347戶人家,5371人,明朝時期,城寬1公里,歷史已有1339年。1955年10月,國家電力工業部建設新安江水電站,選址淳安和建德交界的銅官。按照水庫蓄水需要,海拔108米以下全部淹沒,1959年9月21日,新安江截流,庫區開始蓄水。這兩座歷史悠久古城連同1000多村莊「沉入」了千島湖底。
「天清號」觀光潛艇靜待水中總造價3000萬元,能容納48名遊客、最大下潛深度75米、最高航速每小時2公里的國內首艘深水觀光潛艇「天清號」已在千島湖天清島建成,並進行小范圍試航,但由於水下古城觀光方案還未最後出台,「天清號」潛艇被暫時擱淺。
「天清號」潛艇正安靜地停在天清島遊船碼頭,觀光艙全部在水面以下,只露出上層艙板。據負責該潛艇開發項目的天清島度假村有關負責人介紹,該水下觀光潛艇為國內第一,總長24.1米,艇深3.8米,有24個平面觀光窗設在潛艇兩側,同時,潛艇頂部設有直流聚光照明燈和3個攝像頭,遊客還可通過28台顯示屏看到水下奇觀。
據該負責人介紹,「天清號」已通過船檢,何時運營、怎樣運營還有待批准。無法觀光水下古城主要原因是水下40多米能見度太差,即使潛艇下潛之後,採用直流聚光仍很難看清古城;其次是關於潛艇航道和古城范圍,生怕潛艇對古城保護造成損害。淳安縣千島湖旅遊局策劃部主任余濤介紹,「天清號」只有被批准運營之後,再可考慮進行水下古城觀光。 從浙江省文物局查詢到,2011年1月7日,浙江省政府下發「浙政發【2011】2號」文件,公布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獅城水下古城」正式被收入其中,「年代」一欄註明為「明、清」。
這座古城的歷史、文化價值到底有多高?技術條件下,該開發還是該保護?
淳安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曾任縣文物保護所所長的方明華。介紹說,文物保護部門對古代建築價值高低的判斷,一般會看幾個方面標准:古建築數量多少,是否能成規模;古建築選址布局是否能體現傳統思想;當地居民的生存生活方式是否延續傳統等。
對保護和開發利用之間的矛盾,方明華認為,文物保護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利用其價值,「不管是教育作用、經濟作用還是歷史文化研究作用,最終都是為了利用。當然,利用的前提是保護。
對於獅城水下古城,方明華稱其個人的態度是技術條件下,不動就是最好的保護,想要開發利用為時尚早。
他舉了個例子:當時水下探摸時打撈上來2根木質的「牛腿」(梁架屋檐上的配件),「剛出水的時候都好好的,大家還擺弄過一番,但過了一段時間,水分蒸發完以後馬上就縮進去幹掉了。」方明華認為,目前國內還沒有成熟的技術,把長期浸泡於水中的文物在離水環境下妥善保存好。
而根據以往的經驗,木質的建築浸泡於水中,隔絕了空氣,往往能保存較長時間。
倒是古城內的牆體頗令方明華擔心:「以前的牆體,磚頭和磚頭之間都是用稀泥拌上石灰等材料粘連的,這些材料在水中浸泡久了會化掉,牆體根本就不牢固,如果有大的水流沖擊,很容易垮塌。」
方明華稱,管理部門應該把水下古城區域圈起來,標注界限,「區域內嚴禁行船、捕魚、挖沙,以免對水下的古城造成影響。
2012年古城保護升級。年初,當地各部門統一意見後,淳安縣委當即委託漁政部門對水域進行控制管理,古城潛水旅遊被禁。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