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與西歐地區人文地理特徵
Ⅰ 東歐和西歐是怎麼區分的呢
東西歐的劃來分並不是一個自自然地理概念,而是一個政治地理概念。「西歐」包括自然地理上的西歐、中歐和南歐部分國家;「東歐」包括自然地理上的東歐、中歐和南歐部分國家。「東歐」和「西歐」劃分的標準的主要依據是政治力量,這種界線與國家之間邊界不同,它是無形的。
按世界地圖冊上嚴格的地理概念區分:中歐指波羅的海以南,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歐洲中部地區,國家包括: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東歐僅指原蘇聯的歐洲部分。
(1)東歐與西歐地區人文地理特徵擴展閱讀
歐洲東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東南以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隔大西洋、格陵蘭海、丹麥海峽與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
歐洲最北端是挪威的諾爾辰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馬羅基角,最西端是葡萄牙的羅卡角。因為文化、經濟、政治等原因,歐洲的邊界總是不一樣的,所以就有了多個『歐洲』的概念。
Ⅱ 中世紀西歐與東歐的特點與區分
東歐的諸民族與國家,開始時很多都是所謂蠻族,當然是對於西歐人來說。版
比如匈牙利馬扎爾權人,保加利亞的保加爾人,普魯士人,立陶宛人,在接受天主教或者東正教之前都被當做蠻族,很多還保留著一些游牧的傳統。
從社會制度與發展上來看,西歐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領先於東歐(中世紀早期比起東邊拜占庭的光輝來說西歐諸國更像是黑暗蠻族)。很長的時間歷經蒙古西征,奧斯曼崛起,東歐的諸國收到了極大地打擊,有的被直接征服,所以在發展上進一步落後於西歐,西歐封建制度完善,城市開始初步發展的時候,波蘭匈牙利等東歐大國在經受著蒙古與韃靼的打擊,在大航海時代開啟,文藝復興,西歐文化與科學快速發展的時候,匈牙利與斯拉夫諸民族都在與如日中天的奧斯曼打得你死我活。
Ⅲ 東歐與西歐在宗教信仰、主體文化、語言文字等方面的差異怎麼會這么大同是歐洲這塊大陸的地區
差異源自羅馬來帝國分裂自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基督教在歐洲確立主導地位是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時期,同期君士坦丁遷都拜占庭(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並將羅馬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治,此時的基督教為希臘正教(即東正教),不久後,日耳曼入侵西羅馬,西羅馬滅亡,日耳曼人建立法蘭克帝國,並在羅馬建立基督教教庭(天主教)與東羅馬對抗。
天主教相對於東正教因為有專門的教庭,所以更加專制一些,所以日後天主教地區宗教革命不斷,又發展出獨立於天主教的基督教派,即新教。
原東羅馬地區信奉東正教,原神聖羅馬帝國地區信奉天主教(神羅為法蘭克繼承者,神羅沒有首都,皇帝受羅馬教庭加冕,神羅不是羅馬帝國,神羅是日耳曼人的羅馬帝國)
英國在16世紀宗教改革後信奉新教(脫胎於天主教,基本教義相同,但是不承認教皇的代理人地位)
Ⅳ 東歐與西歐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徵與人文地理特徵
歐洲西部
自然地理特徵:
一、基本概況
1.地理位置:
1)海陸位置: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
2)經緯位置
2.范圍:包括南歐,中歐,西歐,北歐
3.地形:南北高中間低,平原山地為主
1)中部平原:萊茵河以西西歐平原
以東波德平原
北海、波羅的海沿岸平原
2)南北山地:北:斯堪的納維亞山脈
南:阿爾卑斯山脈
二、地形特徵:
1.地形以平原、 山地為主,平均海拔最低
2.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地表起伏大
3.海岸線曲折,多半島、島嶼、峽灣
4.深受冰川作用
三、氣候特徵:
海洋性特徵顯著,南北緯40° - -60°大
陸西岸,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夏季涼
爽、冬季溫和,降水量大且季節分配均勻
(全年溫和多雨)
1.地中海氣候,南北緯30° 一40°大陸西岸,
2.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3.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日較差大,
4.降水少.且季節變化大
5.苔原氣候
(東西差異:溫帶海洋性氣候:西部、中部
溫帶大陸性氣候:東部,溫差較大)
自西向東:降水逐漸減少,年溫差逐漸增大
(南北差異:苔原氣候:北冰洋沿岸
地中海氣候)
四、 河湖及特徵
1.河網密布,水量充沛,河流短小,無結冰期
2.河流水位平穩,季節變化小,含沙量小
3.多運河,內河航運價值高
4.湖泊眾多
5.河流的航運價值:流量;流程;流速;水位季節變化;
6.河道寬窄、深淺;有無冰期;流域經濟狀況等
五、傳統的畜牧業
1.以乳畜業為主,主要是奶牛、牛奶、乳酪等
產品面向城市市場
2.機械化水平高,集約化程度高
還沒整理完,如果需要追問再整理
Ⅳ 歐洲東部和俄羅斯地理環境特徵和人文環境特徵
俄羅斯地跨歐亞兩洲,地域遼闊。俄羅斯屬溫帶和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涼爽,春秋季節甚短。[5]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大陸的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東面與日本和美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37653公里。
面積
1707.54萬平方公里(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名;占原蘇聯領土面積的76.3%,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1.4%),水域面積佔13%,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西最長為9000公里,橫跨11個時區;南北最寬為4000公里,跨越4個氣候帶。
地形
俄羅斯是以平原和高原為主的地形。
西部幾乎全屬東歐平原,向東為烏拉爾山脈、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北西伯利亞低地和東西伯利亞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聳立著大高加索山脈,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海拔5642米。
①主要山脈:烏拉爾山脈、大高加索山脈。
②兩大平原: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
③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氣候
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但北極圈以北屬於寒帶氣候。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到-35℃,7月平均溫度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冬季漫長,但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和濕度適宜,利於針葉林生長。
從西到東大陸性氣候逐漸加強,冬季嚴寒漫長;北冰洋沿岸屬苔原氣候(寒帶氣候),太平洋沿岸屬溫帶季風氣候。從北到南依次為極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帶和半荒漠帶。
水文
俄羅斯臨北冰洋和太平洋,瀕臨海域順時針依次為黑海、芬蘭灣、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地靠的大河有伏爾加河、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等。
河流和湖泊
①歐洲第一長河——伏爾加河,全長3685千米。(俄羅斯的母親河,五海通航)
②西伯利亞地區的鄂畢河、葉尼塞河(水流最湍急)、勒拿河(全國最長)。
③貝加爾湖(世界上淡水容量最多和最深的淡水湖)和裏海。
資源
俄資源總儲量的80%分布在亞洲部分。
①森林和水力資源。
②礦產資源:煤(庫茲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庫油田)、天然氣、鐵(庫爾斯克)、錳、銅、鉛、鋅等。石油探明儲量82億噸(2009年數據),佔世界探明儲量的4—5%,居世界第八位。森林覆蓋面積8. 67億公頃,占國土面積50. 7%,居世界第一位。林材蓄積量807億立方米。天然氣已探明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強,居世界第一位。水力資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
③鑽石資源:俄羅斯日前公布了一個20世紀70年代發現的鑽石礦。該礦位於西伯利亞東部地區的一個直徑超過100公里的隕石坑內,儲量估計超過萬億克拉,能滿足全球寶石市場3000年的需求。科學家們表示,這個被稱為「珀匹蓋」(Popigai)的隕石坑的歷史超過3500萬年,它下面的鑽石儲存量估計是全球其他地區鑽石儲量之和的十倍。[6]
Ⅵ 東歐和西歐
1、東歐包括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等數個國家。另外南斯拉夫六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黑山、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有時也被視為東歐國家。
(6)東歐與西歐地區人文地理特徵擴展閱讀
1、歐洲東部指由波羅的海東岸至黑海東岸一線向東達烏拉爾山脈的歐洲東部。
東歐99%以上人口屬於歐羅巴人種,民族多屬於斯拉夫人體系,宗教以東正教為主,阿爾巴尼亞等國家和地區則以伊斯蘭教為主,經濟大幅落後歐洲其他地區。過去東歐國家大多由共產黨執政,現在均成為資本主義國家。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部分國家加入歐盟、北約。
2、西歐,是指歐洲西部的發達國家,是一個政治概念,多為北約組織成員國,而歐洲西部是一個純地理概念,位於亞歐大陸西部、大西洋東岸,大部分位於北緯35°~60°,屬北溫帶。
西歐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99%人口屬歐羅巴人種,是人種比較單一的地區。民族主要有屬日耳曼語族的英格蘭人、德意志人、奧地利人、瑞士人、荷蘭人、挪威人、瑞典人、丹麥人、冰島人等;
屬凱爾特語族的愛爾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等;屬羅曼語族的法蘭西人、義大利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羅馬尼亞人等,還有屬烏拉爾語系的芬蘭人以及歐洲文明的搖籃希臘人。
Ⅶ 東歐,西歐,歐洲東部,歐洲西部 請分別用政治與地理方面解釋,謝謝!
http://ke..com/view/3267839.htm
http://ke..com/view/958019.htm
這里說得十分詳細。首先你得搞清楚什麼是「地緣政治」。地緣政治地緣政治 (geopolitics),政治地理學中的一種理論。它根據各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預測世界或地區范圍的戰略形勢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它把地理因素視為影響甚至決定國家政治行為的一個基本因素。地緣政治學又稱「地理政治學」。
許多地理上的區分都是人為的,它們許多時候都為政治服務。因此不要將這種帶有政治因素的地理區分的太清楚。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東歐或歐洲東部都是指冷戰是的歐洲的社會主義國家,如果當時法國和德國全境都成為社會主義國家,那有可能「歐洲東部」就是指「英吉利海峽以東的社會主義國家」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Ⅷ 歐洲西部、東部以及俄羅斯部分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徵
歐洲來西部、東部、源俄羅斯部分自然地理特徵:
地形:一般南高北低,南部以高山為主,北部為沿海平原,山脈多沿東西方向延伸,平原廣大,自西向東伸展,有西歐平原,波德平原,東歐平原等相連,為典型的大陸冰川影響形成的。
氣候:該區位處中高緯度的西風帶上,因此氣候的海洋性特徵自西向東減弱,主要有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等類型。溫帶海洋性氣候常年溫暖濕潤,降水豐富。
植被自然帶:受海洋性特徵影響明顯,主要分布有溫帶草原,溫帶落葉闊葉林,溫帶針闊混交林等類型。
人文地理特徵多樣,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來進行分析,比如宗教,政治,軍事,風俗,人口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