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泰縣同安鎮人文地理
❶ 福州市永泰縣同安鎮盧玉勝國代是嗎
是的。福州市永泰縣同安鎮西安村村民、企業家盧玉勝,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❷ 同安鎮的特色物產
同安鎮主要有「金皇後」、「巨峰」、「紅富士」、「藤稔」等葡萄種植品種;從當初的露地栽培發展到現在避雨、大棚設施栽培;從裸果管理演進到套袋培育,現在的新浦葡萄已由原傳統的數字型轉變到現在的質量型,同安鎮種植面積為8000餘畝,涌現出了以「黎陽」為代表的綠色品牌。「黎陽」牌葡萄已經國家有關部門檢測,各項指標全部達標,已申領了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合格證書,新浦「黎陽」牌葡萄參加優質葡萄評比會中「巨峰」、「紅富士」二隻品種榮獲金獎。葡萄種植講究科學,注重質量,慈溪同安鎮黎陽牌葡萄知名度越來越高,被評為名牌農副產品。
同安葡萄,種植面積穩定在2000畝以上。同安鎮黎陽村樓家是開發葡萄種植的發源地。品種以巨豐為主,此外尚有金皇後、藤稔等。黎陽村靠葡萄起家,平均畝產3000斤。同安鎮黎陽村陰涼舒適,綠葉、紫果,環境十分幽美。葡萄收摘季節,黃岩、舟山等地客商,紛紛上門采購,同安葡萄逐漸名聲遠揚。葡萄,明嘉靖年間,永泰縣已有種植。人們生活大大改善,葡萄發展趨勢甚快,成為永泰縣主要水果特產之一。長河國營農場闢地99畝建立園藝場進行葡萄栽培技術研究。由於同安鎮黎陽村土地肥沃松軟,土質與新浦近似,生長狀況極為良好,葡萄質量上乘,口感甜美,皆可與媲美。
❸ 福建省永泰縣有多少個鎮
2015年,永泰縣轄9個鎮、12個鄉:樟城鎮、嵩口鎮、梧桐鎮、葛嶺鎮、城峰鎮、清涼鎮、長慶鎮、同安鎮、大洋鎮、塘前鄉、富泉鄉、嶺路鄉、赤錫鄉、洑口鄉、蓋洋鄉、東洋鄉、霞拔鄉、盤谷鄉、紅星鄉、白雲鄉、丹雲鄉。
永泰縣(古屬福州府永福縣)為福建省福州市轄縣,位於福建省東部,東經118度23分至119度12分,北緯25度39分至26度05分之間,東鄰福州閩侯、福清,西接泉州德化、尤溪,南連莆田涵江、仙游,北接福州閩清縣。
(3)福建省永泰縣同安鎮人文地理擴展閱讀:
永泰縣的地理環境:
地形
永泰縣由於中生代侏羅紀和白堊紀早先大規模火山噴發,加之造山運動至今的新構造運動,使全縣地貌作大幅度的上升和間歇上升,構成現代的高峻地勢,且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全縣以中低山地為主,大部分地區海拔在500~1000米,高差一般在300~500米,個別達千米左右,山勢高亢。
氣候
永泰縣常年平均氣溫在14.6~20.1攝氏度之間,自大樟溪河谷地向南北兩側山區,氣溫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一般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溫度降低0.5~0.6攝氏度,相當於向北推移60公里,其中年平均氣溫降低0.56攝氏度/100米;6~9月為0.59~0.6攝氏度/100米;1~2月為0.51攝氏度/100米;其他各月為0.53攝底度/100米~0.57攝氏度/100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永泰縣
❹ 福建省永泰縣安利席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來福建省永泰源縣安利席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草製品、竹製品、藤製品、床上用品製造,銷售的公司。草製品、竹製品、藤製品、床上用品製造,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法定代表人:伊發釵
成立時間:2003-03-07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5012510000231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永泰縣同安鎮洋尾村23號
❺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同安鎮西安村姓盧的有多少人口
尊敬的網路用戶你好!目前沒有這樣的網站能查到同名同姓人數。就算有也是不準專確的。精確屬的數據應該去戶籍系統查。
從技術來說,從辦理了二代身份證的人的信息中是可以查出某個名字人數,如全國人民都辦理了二代身份證,那你的問題或許可以解決,所以目前有兩個關鍵問題:一是需要全部都辦理二代身份證,二是政府相關部門會把這些的信息公開化。
❻ 永泰縣同安鎮哪個村平均海拔最高
永泰縣,簡稱樟,雅稱永陽,位於福建省東部,福州市西南部,東鄰福清、閩侯、西界德化、尤溪,南連莆田、仙游,北接閩清。介於北緯25°39』—26°05』,東經118°23』—119°12』之間。東西長84公里,南北寬46公里。
永泰縣由於中生代侏羅紀和白堊紀早先大規模火山噴發,加之造山運動至今的新構造運動,使全縣地貌作大幅度的上升和間歇上升,構成現代的高峻地勢,且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全縣以中低山地為主,大部分地區海拔在500~1000米,高差一般在300~500米,個別達千米左右,山勢高亢。不同火山岩岩性抗風化程度的差異,使地形多呈尖峰峭嶺,切割強烈,具山陡坡急的特點,僅大樟溪沿岸的侵入岩區和部分火山岩區呈低緩丘陵與山間侵蝕盆地展布。大致上以大樟溪為界,地勢上可分為不同的西南和東北兩部分:
西南部山勢高大雄偉,千米山峰連綿不絕,斷裂面、深切谷、瀑布壯觀。其中嵩口赤水至葛嶺、塘前的近東西向主體山脈橫亘永泰縣南部,長約100公里,寬約15公里,海拔高度自西向東起伏下降。東湖尖海拔1681.9米,為全縣最高山峰。其鄰近區域在縣內山勢最為高大雄偉,群山海拔常在1100~1400米,向北延伸的蓋洋、長慶方向山勢減緩,海拔由千米以上降至800米左右,向東的赤錫一帶山勢略緩,海拔常在600米左右。再延東至嶺路一帶的地勢起伏上升,千米山峰連綿再現。沿溪流兩側高差變化大,地形陡峻,奇峰林立,懸崖、突岩、峭壁皆是,局部形似喀斯特小貌。葛嶺、塘前一帶地勢再緩,而後沒入福州平原。
東北部山勢較緩,海拔常在600~800米,點狀分布千米孤峰。大洋、同安、丹雲、霞拔、白雲、東洋、盤谷等地形成階級侵蝕階面上的丘陵及山間小盆地,其中以同安——大洋盆地較為平坦開闊,面積在100平方公里左右,其它山間小盆地面積亦在10~30平方公里。
縣內山脈水系展布方向受地質構造控制明顯。長慶、蓋洋、嵩口一帶受浦城富嶺至永泰嵩口大南北向構造制約,山脊、水系多呈南北展布。洑口——嵩口——赤錫——縣城——葛嶺受大樟溪深大斷裂控制,沿岸山脈多呈北東向、北西向,水系呈網格狀,尤其以赤錫為中心,網格狀特徵最為顯著,間距在10~20公里不等。城關、清涼、紅星一帶受東西向構造影響,常見山脊呈東西向,石柱山、雲山地區以破火山口為中心,山脈呈環狀階梯展布(每一階梯常形成200米左右的環帶狀壁崖),水系呈放射狀等。
大樟溪自西向東,深切縣中部,形成長廊式谷地,谷地由兩岩狹窄丘陵、山間侵蝕小盆地、山前侵蝕階地組成,其中以城關丘陵侵蝕盆地、嵩口山間小盆地、梧桐丘陵盆地、葛嶺山前沖洪積盆地較具規模。面積均在20~30平方公里不等。大樟溪支流計有數十條,多形成狹谷和部分斗狀、串珠狀小迴廊谷地
❼ 同安鎮樂界村的歷史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同安鎮
簡介
同安鎮位於福州市永泰縣西部,距縣城28公里,總面積1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1458畝,林地面積
同安鎮
168111畝。轄23個行政村,總人口3.27萬。該鎮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主要有席草、新藺草、茶葉、水果、反季節蔬菜等。2004年,完成工業總產值5788萬元,農業總產值12254萬元,財政總收入48.92萬元,鄉鎮企業總收入5281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97元。引資開發龍潭一級、月洲溪大坪電站,引進福州市商會等客商到西安片發展生態農業。加快村鎮配套設施建設,完成同安、文際、上庄、雲台、占柄、西安、芹草、紅陽、聯坪等9條公路建設,總長26.07公里;配套完善同安科技服務中心大樓功能;中心小學綜合樓和西安小學教學樓正在建設中;蘭口、雲台、三捷等村舊村改造、新村建設正在進行中;完成洋頭、丹洋、西安、紅陽、尾林等村的通水工程;完成閉路電視的擴容和升級。名勝古跡主要有百際溝景區、鳳凰寺和青石寨。
沿革
1956年置同安鄉,1958年改大洋公社同安管理區,1961年置同安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2年改鎮。1997年,面積127平方千米,人口3萬,轄嵐口、新村、荷洋、連山、上坊、官路、樟坂、丹洋、文際、同安、上庄、雲台、三捷、洋尾、坂頭、洋中、洋頭、聯坪、占柄、西安、紅陽、芹草、尾林23個村委會。
鄉鎮建設
同安鎮在推進新農村建設堅持以人為本,把增加農民收入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突出新農村建設中的產
同安鎮
業支撐、基礎設施配套,著力培育新型農民,新農村建設強勢推進。同安鎮重點突出了新農村建設的產業支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最首要的任務是增加農民收入。同安鎮立足長遠,制訂出茶飲一業率先突破,畜、葯跟進發展的總體思路。堅持強村大戶帶動的戰略,走一村一業、一村一品的道路,在同安鎮20個村分別建立了茶業、畜牧、葯材專業村,培植了一批大戶能人,並在能人大戶中組建了專業協會,為產業走規模、集約化道路打基礎。 同安鎮搶抓基礎設施建設機遇,公路通村率達到90%以上;把握農業綜合開發機遇,配套房、水、電、渠、沼建設,不斷改善農業基礎條件,完善灌溉設施配套。新修渠道14公里,機耕路8公里,梯田埂11公里,新建蓄水池2口,攔水壩3座,飲水工程1處,新建徽派房屋140戶,新建沼氣池近百餘口,實施土壤改良6000餘畝。同安鎮還從抓農民提素,培育新型農民著手,把農民提素工程做為促推新農村建設
同安鎮
重要舉措常抓不懈。在深入開展文明新風進農家活動、爭做新型農民等活動的基礎上,同安鎮政府積極與慈溪市人勞局、畜牧中心、茶業局等單位聯系,先後多次舉辦了養農村適用技術培訓班,累培訓計萬餘人次,使大部分農民都掌握了能夠致富的適用養殖加工技術。2004年,完成工業總產值5788萬元,農業總產值12254萬元,財政總收入48.92萬元,鄉鎮企業總收入5281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97元。引資開發龍潭一級、月洲溪大坪電站,引進福州市商會等客商到西安片發展生態農業。加快村鎮配套設施建設,完成文際、上庄、雲台、占柄、西安、芹草、紅陽、聯坪等9條公路建設,總長26.07公里;配套完善同安科技服務中心大樓功能;中心小學綜合樓和西安小學教學樓正在建設中;蘭口、雲台、三捷等村舊村改造、新村建設正在進行中;完成洋頭、丹洋、西安、紅陽、尾林等村的通水工程;完成閉路電視的擴容和升級。
經濟建設
同安鎮處於滬、杭、閩「金三角」的交通支點區域,毗鄰中國最大的經濟發展中心城市上海,距浙滬經濟動脈—滬杭甬高速公路18公里,離東方深水大港—北侖港65公里,離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大橋僅11公里,同安鎮融入以上海為核心的2小時經濟圈,獨特的區位優勢為同安鎮構建了良好的發展平台。同安,工業迅速發展壯大。同安鎮本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發展理念,迅速發展壯大個私企業。同安鎮有大小企業1880家,已形成水暖件、家電、嬰兒推車等三大工業特色支柱產業,生產水暖件、取暖器、電風扇、飲水機、洗衣機、嬰兒推車等產品,形成三條配置半徑短、物流成本低、就地配套、就地取材、從零配件生產到整機製造的龐大產業鏈。為了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同安鎮已建立三大工業區塊,區塊總
同安鎮
面積達3700畝。同安,發展前景一片輝煌。同安的特點在於「新」,一粒熱土都跳動著財富。富有「勤勞、開拓、創新」精神的同安人民,正以極大的勇氣和執著的熱情,迎接大橋經濟的到來。 一是強化創新。藉助行業公共服務平台,聯合大專院校及科研機構,鼓勵、引導企業加大人才、項目引進力度,加快研發中心建設步伐,推進企業科技創新。同安鎮已有高新技術企業23家,研發高新技術產品15隻;高新技術產業銷售達18億元,同比增長30%,高新技術產值占同安鎮工業總產值的18.6%。二是強化創匯。做大做強規模企業出口文章,引導企業打造自主出口品牌,同安鎮的神馬、浪木等4家企業已申報商務部重點出口名牌;大力開展進料加工貿易,加工貿易進出口總計達7000餘萬美元,同安鎮外貿出口交貨值32億元,實現自營出口近3億美元;同時,延伸外向型發展戰線提升外貿效益,同安鎮的心連心已在韓國投資51萬美元創辦帶料加工企業,寧波博德艾普電氣有限公司已在美國投資建廠。三是強化創牌。以「實施名牌戰略,打造品牌強鎮」為主攻方向,積極落實激勵政策及配套服務措施,致力推進品牌創建工作。同安鎮黎陽村新增中國名牌1隻、中國馳名商標2隻、國家免檢產品7隻、國家重點新產品1隻、福建省名牌產品1隻、名牌產品1隻,同安鎮實現工業產值99.5億元。
特產
同安鎮是福建省最大的連篇大棚葡萄種植基地。同安鎮南山北海,氣候獨特,勤勞的新浦人辛勞出一片生機盎然的葡萄綠洲。同安鎮境內已形成由六塘南、馬潭路、勝北、杭州灣等村為葡萄重點種植分布格局,萬畝葡萄連片種植,每當盛夏季節,碧葉雲天,景色宜人,成熟季節的葡萄散發出醉人的清香,品嘗著甜美而像似珍珠的葡萄,消暑休閑,觀賞著田野風光,確實別有一番風味。 同安鎮主要有「金皇後」、「巨峰」、「紅富士」、「藤稔」等葡萄種植品種;從當初的露地栽培發展到現在避雨、大棚設施栽培;從裸果管理演進到套袋培育,現在的新浦葡萄已由原傳統的數字型轉變到現在的質量型,同安鎮種植面積為8000餘畝,涌現出了以「黎陽」為代表的綠色品牌。「黎陽」牌葡萄已經國家有關部門檢測,各項指標全部達標,已申領了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合格證書,新浦「黎陽」牌葡萄參加優質葡萄評比會中「巨峰」、「紅富士」二隻品種榮獲金獎。葡萄種植講究科學,注重質量,慈溪同安鎮黎陽牌葡萄知名度越來越高,被評為名牌農副產品。同安葡萄,種植面積穩定在2000畝以上。同安鎮黎陽村樓家是開發葡萄種植的發源地。品種以巨豐為主,此外尚有金皇後、藤稔等。黎陽村靠葡萄起家,平均畝產3000斤。同安鎮黎陽村陰涼舒適,綠葉、紫果,環境十分幽美。葡萄收摘季節,黃岩、舟山等地客商,紛紛上門采購,同安葡萄逐漸名聲遠揚。葡萄,明嘉靖年間,永泰縣已有種植。人們生活大大改善,葡萄發展趨勢甚快,成為永泰縣主要水果特產之一。長河國營農場闢地99畝建立園藝場進行葡萄栽培技術研究。由於同安鎮黎陽村土地肥沃松軟,土質與新浦近似,生長狀況極為良好,葡萄質量上乘,口感甜美,皆可與媲美。
[]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平樂縣同安鎮
同安鎮位於平樂縣城東部,總面積137.15平方公里,距縣城33公里。東與鍾山縣花山鄉毗連;南於源頭鎮接壤;西南與陽安鄉相鄰;西北與張家鎮相連;北與恭城縣蓮花鄉相依。同安鎮轄13個行政村(街),總人口47828人。剛開通的桂(林)-梧(州)高速公路在同安設置了上下道口,國道323線從鎮中心貫穿而過,自古便是商貿重鎮,特別是近年來,冷庫的建設投入使用,綜合批發市場的建設,逐漸使同安成為桂北地區重要的農副產品集散地。該鎮屬嶺南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溫暖濕潤,適宜的自然條件,使得該鎮物產豐富、種類繁多、農產品(包括經濟作物)主要有水稻、花生、柑桔、柿子、桃子、大水李、西紅柿、馬鈴薯等,歷史是全縣生產糧食蔬菜基地。同安鎮內為花崗岩低山區及丘陵地區,礦產資源豐富,礦藏儲量列廣西之首,在花崗岩、磁鐵礦、河沙、鈦鐵礦等多種礦產資源,其中尤以花崗岩較為豐富,主要品種有:桂林大紅、中紅、淺紅系列,有開采價值的礦點達8000萬立方米以上。鄉鎮企業發展潛力大,目前,共有鄉鎮企業近600家,上規模、上檔次的鄉鎮企業有32家,其中有石材加工廠26家及冷庫、電站等企業,石材開采和加工仍具有較大潛力。同安鎮山川秀美,人傑地靈。明代慕名的地理學家、旅遊地、探險家徐霞客曾游歷至此,並留下「五馬歸槽」的美譽。著名的景點有8處,分別為:五馬歸槽、大塘春曉、雪蓮盛開、大窩冷泉、大沖玉帶、古榕幽洞、九板月夜、李家奇岩。尤其是座落在海拔1200米的楊梅嶺半山腰上的大窩冷泉游泳池即使在氣溫高達37℃的情況下,泉水仍然保持在20℃以下,每年吸引了眾多的遊客。位於樂界的古榕直徑達5米多,高達45粘,樹冠的覆蓋面達5畝多地,堪稱廣西之最,吸引了眾多遊客。位於古榕旁的一個岩洞,洞中有洞,洞洞相連,洞內寬可容納上處、千人聚會。
[]
四川省成都市同安鎮
抓住機遇迎挑戰
抓住了機遇,就能贏得歷史性的發展。同安人一次又一次地抓住了機遇,鞏固和發展了大好形勢,而在這次大好機遇面前,鎮黨委、鎮政府又經歷了一次從未有過的挑戰。同安鎮的發展和建設深受省、市、區各級領導的關心與支持,鎮黨委、鎮政府堅持發展就是硬道理的理念,抓住了成都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機遇,千方百計尋求發展。自2003年省體育局與龍泉驛區政府及大行宏業簽定了《四川省專用足球場建設協議》後,同安鎮黨委政府就高度重視,按照省、市、區的要求把此項工作列為了黨委、政府的頭等大事,分工負責,一抓到底。雖然在工作中任務繁重、壓力大,但鎮政府想盡了千方百計,克服了時間緊、資金緊等困難,最終全力確保了四川省專用足球場投資9321萬元的周邊基礎設施和環境整治工作的按時完成。同安人民經歷了1992年開發建設以來經濟結構的大調整,一、二產業逐步向第三產業轉變,10年前的農民都逐步變成了城鎮居民。現在,整個同安鎮在城市化進程中農民的比例已縮小到不足30%,糧經比例達1:99,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城區面積接近5平方公里,較之1992年只有一個四合院的鄉政府增長了近100倍。同安鎮怎會出現如此驚人的速度?是什麼改變著同安?
同安精神聚熱土
同安人在發展中凝聚了「敢於創新、負重拼搏、團結奮進、富民興鎮」的同安精神,同安精神改變了同安面貌,促進了同安經濟的發展。2004年1-5月全鎮實現財政收入同比增長400%。更為重要的是,同安經濟的發展積極因素還在不斷地增多,新的增長的動能還在積聚和釋放,發展的後勁足,潛力大。一是三個轉變開辟了加快發展的新空間,經營城市的力度在加大,城市建設成為投資增長和擴大內需的重要的拉動力量。城鎮化水平快速提高,這有利於帶動城鄉經濟發展。民營經濟迅速擴張,成為經濟增長的生力軍。人才資源資本化進程加快,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得到有效的調控和發展。二是經濟自主增長能力增強。陽光城一些項目,在政府投資引導下,民間投資增長強勁。三是支撐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增多。旅遊方面,陽光城是成都市風景名勝旅遊開發區之一,又是成都市龍泉花果山風景片區,以博瑞花園酒店為龍頭的星級酒店多達6個,許多國家、省、市、區以及大型企業的會議在這些賓館酒店召開,成為會務、休閑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商貿方面:走多元化建市場的路子,狠抓了市場配套建設和現有市場啟動運轉工作,繁榮的商業貿易區,陽光商業世界、明星花苑市場、陽光水果市場等已經在陽光城逐步形成;以新志實業、陽光服裝、陽光鋁業、皇冠建材、現代彩鋼、錦宏彩瓦、公路口岸、紅星鋼模、利佰處、黎明食品、大光熱噴塗料等為龍頭的一批工業企業逐年壯大。房地產方面:房產業迅猛發展,全力打造「21世紀最佳生態區域品牌」。陽光大道沿山一帶的高檔生態別墅區和陽光城特色的住宅小區的開發,掀起了陽光城房地產開發的熱潮。天泉聚龍生態別墅區、陽光假日別墅、優詩美地、國一澳鄉等房地產開發銷售火爆,特別是明星花苑樓盤全部實現生態洋房別墅化,並於近兩年先後榮獲龍泉區「園林式單位」、成都市房地產業協會、成都市精品住宅發展促進中心「群眾信得過品牌」等稱號,不僅客戶反映好,評價高,而且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和表揚。教育方面:四川省職業教育園區已成功引進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龍泉校區)、四川聯合經濟學院、四川自修大學等大中專院校。體育開發:陽光體育城是集運動、度假、投資、居家為一體的「四合一生活方式」基地。這些既在近期拉動了經濟增長,也形成了長遠發展的持續支撐力量。同安鎮它所佔的面積只是整個龍泉驛區的1/10,但它的經濟總量卻位居龍泉驛區第三位,從成都市向東發展這個趨勢看,同安鎮無論是在現在還是在將來都是一塊令投資者刮目相看的熱土。
統籌城鄉一體化
近年來,鎮黨委、鎮政府不斷總結、認識自身優勢,提出了符合同安實際的科學的發展戰略,編制科學的發展規劃,求真務實、與時俱進,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統籌城鄉一體化,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觀,同安鎮黨委、鎮政府據此對城鎮建設規劃進行再次修編,科學的規劃,合理的布局,加大力度地投入,美好的發展前景,為同安鎮城鄉一體化增光添彩。毫不誇張地說,同安鎮城鄉一體化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實現城鄉規劃一體化,著眼於城鄉經濟、社會、自然和人的協調發展,結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修編,高起點、高標准、高質量地編制同安鎮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各項規劃。城鄉布局一體化,給農民50年以上的穩定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鎮壩區片(陽光城)以旅遊、商貿、教育、體育、房地產等第三產業為主,山區片區在抓住第三產業的同時,優化種、養業布局,發展特色農業。城鄉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一體化,鼓勵農民進城就業、務工和安居,提高土地徵用補償標准,將土地被徵佔的農民全部納入社會保險體系,實行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加快城鄉路網建設,力爭在2005年前完成組組通公路的目標,同時加強城鄉水利和生態建設。山區農民房屋修建一律別墅化,而且相對集中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城鄉社會發展一體化。調整農村教育布局和結構,加快農村中、小學校標准化和農村衛生事業建設。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鎮農民每人每年籌資10元(特困戶、五保戶由政府代交),政府財政為每個農民補助20元,解決農民因患大病而致貧、返貧的問題,農民住院醫療費可以按規定報銷,每一位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每年最高可報銷額度為1.2萬元。城鄉戶籍管理一體化。對本鎮戶籍人口取消農業和非農業性質劃分,按實際居民住地登記為「居民戶口」。同時建立和完善農村新型產權制度,實現農村社區向城鎮社區轉變。同安鎮是從農業鄉成長起來的一座新興城鎮。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加快城鎮硬體建設,強化城市功能配套,城鎮建設突飛猛進,現在,城區道路總長達15公里,雨污水管網鋪設總長30公里,自來水使用率達95%,天然氣使用率達80%,人均住房30平方米,人均綠地面積6.35平方米,城鎮綠化率25.7%。在紅星村、望場坡村、四堰村、萬家村得知,同安每個村都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十分注重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加快推進一體化進程。就整個同安鎮,分別形成特色農業優勢、科技園區技術優勢、養殖業優勢及六大產業優勢。2003年統籌水果面積14989畝,主要品種有水蜜桃、葡萄、豐水梨、枇杷,其中桃子4500畝,葡萄2600畝、枇杷200畝,其它2300畝,水果總產量達2609萬公斤;國家級農業高科技示範園區主要發展優質花卉、優勢果苗,技術力量雄厚,其中苗木繁育場35畝,園區的花卉、果苗種植面積達60畝;發揮山區生態優勢,在山區6個村大力發展生態養殖業,2003年出欄山羊1.98萬只,出欄生豬2.35萬頭,成魚起水量48萬公斤;陽光城區主要發揮旅遊、商貿、高科技工業、教育、體育、房地產等6大優勢。
魅力四射「陽光城」
同安鎮小城鎮建設飛速發展,被市委、市政府規劃為成都向東發展的城市新區。先後被確定為「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四川省綜合改革試點小城鎮」、「成都市重點小城鎮」。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極大地促進了全鎮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黨建工作成效顯著,人民安定團結,安居樂業。鄉鎮企業、旅遊服務業發展迅速,個體私營經濟、立體農業不斷攀升,文化教育、衛生體育成績斐然。全鎮經濟、社會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同安鎮雖然進入全省2002年鄉鎮經濟綜合實力30強,城區高樓林立,經濟發展,欣欣向榮,但至今鎮黨委政府還是租用辦公樓辦公。在這種情況下全體鎮幹部全心全意地敬業拼搏精神有增無減。鎮黨委、鎮政府一班人齊心協力,精誠團結,分工合作,處處為5萬多同安百姓著想,為建設繁榮富強的新同安默默無聞作奉獻。
❽ 永泰縣同安鎮丹洋村卲姓有多少人口
相關戶籍信息是保密的事情
一般普通人無法隨意公開查詢到的
相關戶籍信息只有特定部門可以查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