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平小黃姜國家地理
Ⅰ 羅平小黃姜為什麼產量這么少
本雲南人說一抄下,外面的人可能不襲知道羅平小黃姜,但是雲南人都知道。羅平小黃姜為什麼產量少,那麼貴!主要是因為羅平小黃姜是輪作種植,一塊地今年種植小黃姜,後面就要種植油菜花,輪作種植,這點和雲南三七一樣,所以產量有限。一方水土一方物,種植方式和生長環境也賦予了小黃姜無法比擬的葯用價值,口感也更好。而且新鮮的小黃姜可以用來釀酒,別的姜不行的。雲姜酒就是以羅平小黃姜,雲南彌勒甘蔗汁,雲南菠蘿汁為原料,純汁發酵而成的養生酒,具有去寒祛濕的功效,
Ⅱ 請問一下國內哪裡有種植正宗的小黃姜
雲南羅平縣的小黃姜全國聞名
Ⅲ 雲南省羅平在中國的地理位置
羅平在雲南省東部,位於滇、桂、黔三省區結合部,以「雞鳴三省」聞名。境內旅遊資源豐富, 九龍瀑布群為省命名的11個優秀風景區之一, 魯布革小三峽碧波盪漾,多依河省級名勝風景區風光綺麗,民族風情濃郁。物產富饒,為省烤煙、蜜蜂春繁和蜂產品加工基地縣。油菜產量居全省各縣之首,幾十萬畝連片油菜花海每年吸引萬千遊客,「羅平油菜花旅遊節」盛況空前。羅平縣以「雞鳴三省」聞名。境內旅遊資源豐富, 九龍瀑布群為省命名的11個優秀風景區之一, 魯布革小三峽碧波盪漾,多依河省級名勝風景區風光綺麗,民族風情濃郁。物產富饒,為省烤煙、蜜蜂春繁和蜂產品加工基地縣。油菜產量居全省各縣之首,幾十萬畝連片油菜花海每年吸引萬千遊客,「羅平油菜花旅遊節」盛況空前。羅平小黃姜已經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雲南省僅有12個)。羅平有三黃(小黃姜、菜油、蜂蜜)三白(白果、白薯、白合)三昔(花米飯,餌塊《羅平人稱耙耙》,雞樅)羅平縣城所在的羅平壩子是曲靖市第五大壩子,阿崗鎮的崗德壩子是曲靖第七大壩子。羅平位於雲南省東部,滇、桂、黔三省(區)結合部,地處東經103°57′~ 104°43′、北緯24°31′~25°25′之間。東沿黃泥河與貴州省興義市接壤,南與廣西西林縣隔南盤江相望,西南鄰師宗縣,西至北界分別與陸良、麒麟、富源3縣(區)接界,有「雞鳴三省」之稱。縣境東西寬75公里,南北長99公里,總面積3018平方千米,山區面積佔78%,壩區面積佔22%,千畝以上的壩子40個。最高點為羅雄鎮與九龍鎮交界的白臘山縣,城羅雄鎮,海拔1480米,距省會昆明240公里,距曲靖市區131公里。 羅平縣地處滇東高原向黔西高原過渡的斜坡上,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地質結構復雜,西部和北部是較為完整的滇東高原面,中部屬岩溶斷陷湖形盆地,東部和南部受河流侵蝕、切割,形成中低山和峽谷相間的地貌,最高海拔為白臘山主峰2468米,最低海拔為魯布革鄉三江口722米,相對高差1746米。境內河流為珠江水系,主要河流有九龍河、塊澤河、黃泥河、及八大河(南盤江)等25條,分別流經縣境中、東北、東南和西南部,匯集於三江口,經廣西注入珠江歸南海。縣內除南部八大河一帶屬南亞熱帶氣候外,其餘皆為高原季風氣候。夏季受暖濕氣流影響,多大雨和暴雨;冬季受昆明靜止鋒控制,常陰雨連綿。年平均降雨量1743.9毫米,是全省的多雨區之一,年平均相對濕度85%,年平均日照時數1685小時,年平均氣溫15.1℃,年均無霜期為280天左右。羅平境內氣候溫和,平均溫度15.2℃,無霜期長達280天,活動積溫高、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700毫米,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被列為全國31個油菜籽生產基地縣之一,全縣油菜種植面積達30萬畝,油菜籽年產量5000萬公斤,占雲南省的1/4,菜油產量約1600噸。種植的油菜品種有H090、H045、H030、A35等品種,該品種含油率40%,10月播種,生長周期180天,花期長達40天,每年的1月底至3月初,盛開的油菜花把羅平的山川大地裝點得金黃一片,其中羅平壩子里20萬畝連片油菜花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園,遼闊無邊,一望無際。怒放的菜花變化萬千,花姿、花影、花霧、花流、花潮使人陶醉,成為了雲南精品旅遊的一個亮點。全縣土地資源總量442.87萬畝,其中林地佔28.5%,荒草地佔36.5%,水域面積佔0.7%,難利用土地佔6.8%,園地佔0.2%,其它用地佔77%。耕地主要分布在羅平壩子、山間小盆地及坡度在25度左右的山區,有30-3000畝的山間小盆地80餘個,千畝以上的壩子40個。 境內水能蘊藏量極為豐富,且易於開發利用。已探明的水能蘊藏量為105萬千瓦,已開發利用72.5萬千瓦,被譽為「電力之鄉」。60年代後,在全縣廣大農村廣泛修建小型水電站;70年代始,相繼建成裝機容量為4800千瓦的九龍河電站和裝機容量為6萬千瓦的大寨電站;80年代興建了中國第一座引進外資興建的大型水電站-魯布革電站(裝機容量60萬千瓦),以及全國最大的縣級電站臘庄電站(裝機容量6萬千瓦)。 境內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勘測資料表明,縣境內有煤、鉛鋅、大理石、硫鐵、石膏、銅、鐵、金等9種主要礦藏。鉛鋅是羅平縣主要礦產之一,已探明工業儲量為358.2萬噸,礦石平均品位達4.69%,主要分布在富樂鎮老君台、拖牛、驥子塘、尾蘆塘,現建有鉛鋅冶煉廠。 境內生物資源種類繁多,盛產油菜、生薑、蜂蜜、白薯。近些年來又種植大面積的銀杏、南竹、杉林、杜仲、柑桔等林果竹類。近幾年來,羅平和有關部門經多方努力、籌積資金進行旅遊資源的開發建設。修通了125公里旅遊環線,串起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奇觀——金雞孤峰群、世界最大的自然花園——油菜花海、世界最蜜集的瀑布群落——九龍瀑布群,幽深險峻的魯布革峽谷、神秘的地下電站、多彩多情的多依河和氣勢磅礴的十萬大山等一系列精品景區、景點,構成了一條多姿多彩的旅遊黃金線,吸引了眾多的旅遊者前往羅平觀光游覽。2001年被雲南省政府優選為全省23個重點景區(點)和7個具有發展潛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景區之一。2006年,羅平分別以位居第3和第5的成績躋身全國18家「中國優秀旅遊名縣」、全國66家「中國文化旅遊大縣」之列;2007年,在「中國縣域旅遊品牌評選活動」中,被評定為「中國縣域旅遊品牌百強縣(區)」之一。
Ⅳ 羅平小黃姜為什麼可以釀酒
新鮮的小黃姜確實可以釀酒,中國暖酒—雲姜酒就是純汁發酵姜酒。
糧食內可以釀酒,容是因為糧食中含有大量的澱粉,澱粉分解,發酵形成白酒,黃酒米酒。
葡萄可以釀酒是因為含有大量的糖份。小黃姜可以釀酒是因為它除了含有姜黃素,姜辣素等養生保健成分以外,還含有大量的澱粉,纖維等。加入天然活性酶之後,纖維,澱粉分解成糖,發酵菌將糖分發酵成酒精。而且哦,有且只有羅平小黃姜可以釀酒。
小黃姜是葯食同源的養生佳品,具有去寒去濕,溫暖脾胃的功效。
《中葯大辭典》載:姜,性辛溫,有散寒、止嘔、開痰、治療感冒風寒、喘咳、腹瀉、解半夏、
Ⅳ 雲姜的介紹
雲姜又叫小黃姜,是雲南羅平特色產品及重要出口產品,在羅平有多年的選育歷史,羅平小黃姜的種植歷史可追溯到明朝,是羅平歷史悠久又極具有特色的農產品,素有」姜之鄉「的美譽,到清朝時,已成為宮廷貢品變為御姜。
雲南羅平,地處北緯27度,滇東高原東南部,珠江水繫上游,地形結構復雜,海拔差異大,具有高原立體氣候和高原季風氣候的共性特徵,氣候溫潤,雨量充沛,土壤沙質,非常適宜種植小黃姜。年平均氣溫15。1℃,無霜期250天,確保不耐低溫的小黃姜溫暖生長;年平均日照時數1685小時,利於小黃姜姜品質提高;年降雨量17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85%,為小黃姜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土壤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力強,為小黃姜提供了充足的養分。
羅平小黃姜多種植在海拔1200-1600米區間的山地和平地,土壤種類豐富多樣,生態環境保護良好,生長環境污染極少,成為全球少有的原生態「高山姜」,獲得中國有機食品、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認證。
除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羅平小黃姜獨特的種植方式也是其稀有的主要因素:小黃姜和雲南三七一樣,採取輪作種植。每一片土地在種植過小黃姜後至少要休息三年,讓土地恢復。三年一輪作,產量有限制因此小黃姜也被稱為:可食用的有限資源
根據現代醫學研究,羅平小黃姜核心物質(成分)姜辣素、姜黃素含量全國第一,是普通生薑的3倍,具有極高的養生保健價值,是真正的葯食同源的養生佳品。
Ⅵ 在哪可以買到雲南羅平小黃姜
羅平
Ⅶ 有吃過羅平小黃姜的嗎怎麼樣
羅平小黃姜生長高海拔山間地區,生態環境良好,環境無污染,小黃姜肉質緊實,辣味回更足,出口海內外。被答稱為「姜中之王」!根據現代醫學研究,羅平小黃姜含有的姜辣素,姜黃素等葯用成分含量全國第一,是真正的葯食同源的養生佳品。
羅平小黃姜,養生十四寶
【頭發】生發、固發、健發
【口腔】治牙周炎、除口臭
【肺部】止咳化痰、防治風寒感冒、提高免疫力
【胃腸】開胃健脾、溫胃祛寒、止吐止瀉、防治腸胃炎胃潰瘍
【肝膽】保肝利膽、緩解膽結石、解魚蟹毒
【心腦血管】降血糖、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安神助眠
【經絡】溫經通絡,
Ⅷ 黃姜和小黃姜有什麼不一樣
1、分布不同
小黃姜分布廣東的海南及雷州半島、廣西、雲南、台灣等地。廣東、雲南並回有栽培。產廣東、廣答西、台灣等地。
姜黃產自中國台灣、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西藏等省區;東亞及東南亞廣泛栽培。
黃姜:
2、屬性不同
小黃姜味辛、性熱;歸脾;胃經。具有溫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
姜黃性辛、苦,溫。歸脾、肝經。具有破血行氣,痛經止痛。
3、屬科不同
小黃姜是姜科、姜屬的。
而黃姜是薯蕷科薯蕷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薯蕷皂苷元含量最高的種。
Ⅸ 中國哪裡產的姜比較好
山東萊蕪.萊蕪生薑在我國的栽培和利用具有悠久歷史.早在春秋時代的《版論語鄉黨權》中就記載了孔子生平"不撒姜食",可見在2500年前,人們就知道吃薑對身體有益.到漢代,就有人大量種姜.鋸《萊蕪縣志》記載,清光緒甲午年間(1894年),萊蕪生薑已作為主要農作物征稅,足見當時產量已相當可觀.解放後,生薑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穩步提高,特別是萊蕪建立地級市以後,大力進行農業結構調整,生薑生產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萊蕪生薑具有個大皮薄,絲少肉細,色澤鮮艷,辣濃味美,營養豐富,耐貯藏等優良特性,富含姜油酮,姜油酚礦物質和維生素,胡蘿卜素硫胺素等多種成分.與外地姜比較,其營養成分在同類產品中居全國首位.它既是調味佳品,又是除濕,祛寒,消痰,健胃,發汗的良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說:"姜可蔬,可和,可果,可葯其利博也." 1965年6月15日山東省財委宣布萊蕪為省屬生薑、大蒜、大蒜商品基地縣。
Ⅹ 雲南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目前有幾個
雲南省農產品地理標志目前有74個。包括種植業及初加工產品52個,畜禽產品21個,水產品1個。
據悉,全國目前共2000餘個農產品品種獲得地理標志稱號。目前雲南已有120種產品已核准注冊和初步審定獲得國家工商總局頒發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位居全國第8位、西部12省區第3位。形成了一批具有雲南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點的商標組合。其中,「宣威火腿」、「文山三七」、「普洱茶」、「富源魔芋」4件地理標志商標還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1、宣威火腿
雲南有三大著名火腿,就是宣威火腿、鶴慶的圓腿和白族的諾鄧火腿。
宣威火腿,雲南省著名漢族特產之一,因產於宣威縣而得名。其品質優良,足以代表雲南火腿,故常稱「雲腿」。20世紀初,孫中山先生為其題詞「飲和食德」,從此名聲大著,遠銷香港、新加坡等地。
2、普洱茶
普洱茶屬於黑茶,因產地舊屬雲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發酵,熟茶人工催熟。 外形色澤褐紅,內質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獨特陳香,滋味醇厚回甘,葉底褐紅。
「越陳越香」被公認為是普洱茶區別其他茶類的最大特點,「香陳九畹芳蘭氣,品盡千年普洱情。」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於別的茶貴在新,普洱茶貴在「陳」往往會隨著時間逐漸升值。
3、 文山三七
雲南文山是三七的主產地,這是文山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光、熱、水、土、氣等條件所決定的。
三七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與人參同科同屬,起源於2 500萬年前第三紀古熱帶山區,有「金不換「、「南國神草」、「參中之王「等美稱。三七為雲南特有的名貴中葯材,也是我國中醫葯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4、富源魔芋
魔芋又稱蒟蒻,是天南星科魔芋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雲南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及氣候條件,具有「植物王國」的美稱,共有魔芋品種17個,佔全國魔芋屬種質資源的63%。而富源以花魔芋品種為主,品質好、色澤佳,被魔芋牌視為精品,曾創下畝產高達11噸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