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埃及的人文地理特徵

埃及的人文地理特徵

發布時間: 2021-02-21 20:03:23

㈠ 埃及的人文地理美稱被稱為沙漠之國

自然地理特徵地形:埃及主要為低高原,紅海沿岸和西奈半島有丘陵山地。氣候:埃及大部屬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乾旱,晝夜溫差較大。尼羅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氣候相對溫和,夏季高溫乾燥,冬季溫暖濕潤,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植被:沙漠與半沙漠廣布。河湖:尼羅河縱貫南北,兩岸谷地和三角洲面積達4萬多平方公里,構成肥沃綠洲帶。白尼羅河發源於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區,青尼羅河發源於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區,兩河汛期不同。資源:石油、天然氣、磷灰石、鐵、錳等礦產資源豐富。埃及地處歐亞非之洲的交通要沖,北部經地中海與歐洲相通,東部經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大西洋、地中海與印度洋,戰略位置和經濟意義都十分重要。人文特徵人口、宗教:埃及是阿拉伯世界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區,主要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其信徒主要是遜尼派。同時也有小部分人信奉基督教,還有少數猶太教徒。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農業:埃及是個傳統的農業國。農業主要集中於尼羅河流域,盛產長絨棉。農田面積雖少,但土壤肥沃, 灌溉條件優良,光熱等氣候條件十分有利於棉花生長,勞動生產率也比較高。棉花是埃及最重要的經濟作物,埃及也是長絨棉生產、出口大國。工業:埃及是非洲工業較發達國家之一,擁有初具規模的工業體系。傳統工業部門仍為埃及工業主要支柱,占工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其他新興行業也具備一定實力。

㈡ 埃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識300字

埃及,全稱為阿拉來伯埃及共和源國(*جمهورية مصر العربية)。埃及位於北非東部,領土還包括蘇伊士運河以東、亞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島。埃及既是亞、非之間的陸地交通要沖,也是大西洋於印度洋之間海上航線的捷徑,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埃及是中東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國,在經濟、科技領域方面長期處於非洲領先態勢。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國。但是如今的埃及阿拉伯人並不是古埃及人。文化也完全不同。
埃及跨亞、非兩洲,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埃及北部。埃及地處歐亞非之洲的交通要沖,北部經地中海與歐洲相通,東部經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西連利比亞,南接蘇丹,東臨紅海並與巴勒斯坦接壤,北瀕地中海,東南與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相望海岸線長2700多千米。蘇伊士運河是連接歐、亞、非三洲的交通要道。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大西洋、地中海與印度洋,戰略位置和經濟意義都十分重要。

㈢ 埃及、哈薩克的自然地理特徵與人文地理特徵,分條答,不要復制一堆

1.埃及,全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地跨亞、非兩洲,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回只有蘇伊答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於亞洲西南角。北瀕地中海,東臨紅海,地當亞、非、歐三洲交通要沖,海岸線長約2700 千米,主要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首都開羅。埃及人口和農業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區,是人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號稱古埃及文明,有人說埃及文明是尼羅河文明,這是對尼羅河的最高評價。

㈣ 13個地區及8個國家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徵

1)位置和范圍:
①亞洲主要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四周分別被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包圍。
②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東北以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為界;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
(2)世界第一大洲
世界上面積最廣、跨緯度最多、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按照地理方位,亞洲可分為東亞、南亞、西亞、北亞和中亞6個地區。
2、地形與河流
(1)地形: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地勢起伏大,四周高,中間低。
(2)河流: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圍的海洋,形成眾多的長河。
3、復雜的氣候
亞洲地跨寒帶、溫帶和熱帶,東、北、南三面臨海。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同時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4、眾多的人口
地廣人多,人口約佔世界總量的61%,東亞、東南亞和南亞是人口稠密區。其中中國、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日本6個國家人口過億。
5、多樣的文化
亞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多個,約佔世界民族總數的1/2。不同地區的不同民族,分別各自創造了各自的文化。其中:亞洲的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印度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三個重要的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6、經濟發展差異
日本是唯一的發達國家;東亞、東南亞的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先後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推動了本國的經濟發展;西亞波斯灣沿岸國家因石油出口而成為富裕國家。

㈤ 試比較美國和埃及在人文地理特徵方面的不同之處

人口:美國人口總數多,分布比埃及均衡;埃及人口總數少於美國,且集中在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
經濟:美國經濟發達,發達國家;埃及發展中國家。

㈥ 埃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300字)

跨亞、非兩洲,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埃及北部。埃及地處歐亞非之洲的交通要沖,北部經地中海與歐洲相通,東部經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西連利比亞,南接蘇丹,東臨紅海並與巴勒斯坦接壤,北瀕地中海,東南與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相望海岸線長2700多千米。蘇伊士運河是連接歐、亞、非三洲的交通要道。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大西洋、地中海與印度洋,戰略位置和經濟意義都十分重要。
埃及的疆土略呈不規則的四方形。東西寬1240千米,南北長1024千米,地形平緩,沒有大山,最高峰凱瑟琳山海拔2637米。
埃及面積為100.145萬平方公里 ,疆域橫跨亞、非兩洲,當中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於亞洲西南部。埃及有著獨特的地緣位置:在陸路上,它連接亞、非兩洲;在海路上,透過蘇伊士運河及紅海亦連接了地中海及印度洋。所以有歷史紀錄以來,埃及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折疊地形
埃及全境大部屬海拔100-700米的埃及行政區低高原,紅海沿岸和西奈半島有丘陵山地。沙漠與半沙漠廣布。西部利比亞沙漠,佔全國面積三分之二,大部為流沙,間有哈里傑、錫瓦等綠洲;東部阿拉伯沙漠,多礫漠和裸露岩丘。尼羅河縱貫南北,兩岸谷地和三角洲面積達4萬多平方公里,構成肥沃綠洲帶。全境有95%為沙漠。最高峰凱瑟琳山海拔2,629米。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從南到北流貫全境,境內長1350公里,兩岸形成寬約3—16公里的狹長河谷,並在首都開羅以北形成2.4萬平方公里的三角洲。主要湖泊有大苦湖和提姆薩赫湖,以及阿斯旺高壩形成的非洲最大的人工湖——納賽爾水庫(5000平方公里)。
折疊氣候條件
全國乾燥少雨,氣候乾熱。埃及南部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氣溫較高,晝夜溫差較大。尼羅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氣候相對溫和,其餘大部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白尼羅河發源於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區,青尼羅河發源於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區,兩河汛期不同。1月平均氣溫12℃,7月26℃;全境乾燥少雨,年均降水量50~200毫米。余大部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乾燥,氣溫可達40℃ 。每年4~5月間常有「五旬風」,夾帶沙石,損壞農作物。
折疊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主要資源是石油、天然氣、磷酸鹽、鐵等。已探明的儲量為:石油44.5億桶(2013年1月),天然氣2.186萬億立方米(2012年1月),磷酸鹽約70億噸,鐵礦6000萬噸。此外還有錳、煤、金、鋅、鉻、銀、鉬、銅和滑石等。平均原油日產量達71.15萬桶,天然氣日產量達1.68億立方米,國內消耗的天然氣數量占天然氣總產量的70%,其餘30%供出口。
折疊編輯本段人口民族
94,550,000(截至2013年)。伊斯蘭教為國教,信徒主要是遜尼派,占總人口的84%。科普特基督徒和其他信徒約佔16%。
據埃及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2年8月底,埃及人口已經達到9100萬人。除移居在國外的數百萬人,生活在埃及這塊古老土地的人口高達8300多萬,在西亞北非地區高居首位,據埃及政府估計,在2025年前,這一數字將突破一億。
近幾年,埃及人口呈爆炸性增長。2006年埃及總人口還只有7650萬,在此後不到6年時間里猛增18%以上,凈增約1450萬人。此外,埃及人口居住高度集中。埃及國土只有100多萬平方公里,在中東和非洲地區來說本來就不算大,而且大約95%的國土面積為無法居住的荒漠,能夠居住的國土面積只有5萬多平方公里。因此,埃及人口近一半集中在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也是埃及最富庶的尼羅河三角洲地區。此外,首都大開羅地區一地的人口就高達近2000萬,約佔全國人口的近四分之一。
埃及人口劇增帶來嚴重的貧困問題。據埃及政府的數據顯示,2010/2011財政年度里,埃及的貧困率為25.2%,比2008/2009財年的21.6%上升了3.6個百分點。農村的貧困率更高達51.4%。而按照聯合國每天生活費低於2美元的標准計算,埃及的貧困人口比例則高達40%。大約有1500萬人棲身於貧民窟或棚戶區內。
為了滿足龐大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長期以來埃及政府實施食品和能源補貼政策,即政府以正常價格采購食品和能源,以極低價格向居民提供。2012年度,埃及政府用於能源和食品兩項補貼的開支至少佔財政總開支的28%,成為政府財政赤字連年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如何控制人口增長過快增長、找出適合埃及的經濟發展道路、減少貧困,是埃及政府面臨的重大課題。

㈦ 埃及人文地理知識

1、首都: 開羅2、地理位置:絕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蘇伊士運河東面的內西奈半島屬容於亞洲3、人口:2000年總人口6398萬,87%是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4、領土面積:約100萬平方千米5、氣候:北部地中海沿岸屬地中海氣候,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6、水系:尼羅河,在埃及境內長1530千米。是埃及的主要灌溉水源7、生物:熱帶荒漠,動植物稀少8、資源:石油、鐵、錳、磷酸鹽9、地形:大部分地區海拔在500米以下10、農業:農業集中於尼羅河谷底和三角洲,長絨棉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11、工業:主要是礦產,石油及輕工業12、經濟特點:長絨棉是傳統的出口商品;石油業,運河、旅遊業

㈧ 古埃及藝術特徵及形成原因

1、古來埃及藝術特徵:
風格非常自穩定而且有明顯的等級區分,以實風格為主理想化風格為輔,風格壯麗、宏偉、明
確。而且有十分嚴格的規范。

就建築方面而言,古埃及的藝術特點是:有驚人的體量感和對稱、穩定的外形,建築看起來宏偉壯觀,具有非常深的崇高感。

就會繪畫方面而言,古埃及的藝術特點是:繪畫線條流暢優美,而且色彩豐富,人物畫像為正面和側面混合的畫法,有非常濃郁的名著氣息和神秘色彩。
就雕塑方面而言,古埃及的藝術特點是:姿勢必須是直立的,雙臂緊靠軀干,正面直對著所有人,根據人物尊卑決定比例大小;同時非常注意頭部的刻畫。

2、古埃及藝術形成原因:因為古埃及人相信人有靈魂,有來生。埃及的藝術是來世的藝術,以帝王貴族死後能繼續享受為出發點,在古埃及的藝術里,「裝飾」這個詞可能很難使用,因為除了死者的靈魂以外,這種藝術無意給別人觀看,事實上,那些作品也不想讓人欣賞,他們只意在「使人生存」

㈨ 埃及人文地理特徵

埃及,全抄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地跨亞、非兩洲,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於亞洲西南角。北瀕地中海,東臨紅海,地當亞、非、歐三洲交通要沖,海岸線長約2700 千米,主要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首都開羅。埃及人口和農業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區,是人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號稱古埃及文明,有人說埃及文明是尼羅河文明,這是對尼羅河的最高評價。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