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最多的地理災害

中國最多的地理災害

發布時間: 2021-02-21 14:18:25

『壹』 中國自然災害最多的地方在哪裡

台灣. 四川. 安徽. 內蒙古.

2008年:
1月10日,雪災殃及中國19個省份
2月17日, 中四川特大沙塵暴
3月20日,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黃河杭錦旗奎素段發生決堤
3月21日, 新疆自治區和田地區於田縣發生7.3級地震
5月12日,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
5月30日, 青島市暴發滸苔水污染事件
6月11日,南方洪災(貴州、湖南、江西、廣西、廣東、浙江、福建、上海等12個省/區/市不同程度發生洪澇災害)
7月18日, 今年最嚴重的台風「海鷗」重創台中市
7月23日,新疆遭遇自1974年以來最為嚴重的旱災
7月28日, 台風「鳳凰」襲擊台北
8月30日,四川攀枝花6.1級地震
10月6日,西藏當雄縣6.6級地震
11月2日,雲南省楚雄縣受到泥石流和洪水侵襲
3月份,新疆、四川、河南、河北、湖北、甘肅等省(自治區)先後發生6次地震,四級以上地震4次,震級偏強. 貴州、雲南、廣西、新疆等地先後遭受風雹災害,甘肅省酒泉市遭遇沙塵暴襲擊. 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甘肅、青海等地局部地區先後發生9起崩塌、滑坡災害.

還有很多損失輕微的自然災害,但是能找到些資料的就只有以上這些了!
------------------
2009年的
民政部發布2009年全國自然災害損失情況
來源: 民政部門戶網站 時間:2010-01-12 14:18

近日,民政部會同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統計局、地震局、氣象局和海洋局等部門對2009年全國自然災害損失情況進行了全面會商和核定。核定結果表明,2009年我國部分地區自然災害十分嚴重,災害種類多、范圍廣、程度深、危害大,乾旱、洪澇、地震、風雹、台風、高溫熱浪、低溫冷凍和雪災、山體滑坡和泥石流、森林和草原火災、病蟲害等各類災害均有不同程度發生,部分地區重復受災,特別是區域性極端暴雨、階段性嚴重乾旱、局地性強風颮線、高頻次登陸台風和大范圍雪災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影響。

一、總體損失情況

經核定,2009年以來全國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約4.8億人(次)受災,死亡和失蹤1528人,緊急轉移安置709.9萬人(次);農作物受災面積4721.4萬公頃,絕收面積491.8萬公頃;倒塌房屋83.8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2523.7億元。其中,四川、湖南、雲南、內蒙古、黑龍江、吉林、江西、遼寧、甘肅、河北等省(自治區)災情較重。

二、災害主要特點

總體而言,2009年的自然災害表現為三個「突出」:一是糧食主產區乾旱和低溫雪災突出;二是汶川大地震災區暴雨洪澇及其引發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突出;三是黃淮等人口稠密地區強對流天氣引發的風雹災害突出。2009年我國大江大河總體平穩,但全國降水時空分布不均,氣溫地區差異大,部分地區降雨(雪)之多、氣溫之高、旱情之重、風力之強、台風登陸之頻多年罕見。特別是相當一部分災害發生在糧食主產區、人口稠密區、經濟發達區和汶川大地震災區,給災區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概括而言,2009年自然災害有以下特點:

(一)部分地區受旱程度歷史罕見。

今年我國總體偏旱,而且旱情主要發生在糧食主產區,時間集中在作物生長關鍵期。冬小麥主產區年初出現30年一遇的嚴重冬春連旱,局部地區旱情達50年一遇,河北、山西、安徽、江蘇、河南等省旱情嚴重;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西等國家商品糧主產區發生嚴重春旱和伏旱;8月末受高溫少雨天氣影響,江南、華南部分地區旱情迅速發展,許多江河和水利工程蓄水偏少2至4成,其中湖南、廣西、貴州等省(自治區)旱情較為嚴重。旱災造成人畜飲水困難,對農業生產影響較大,損失重於常年。

(二)局部地區降雨強度歷史罕見。

入汛後,全國先後發生30多次大范圍、高強度的降雨過程。廣東桃園3小時,甘肅瑪曲80分鍾,湖南深渡、四川米易6小時,廣西泗維24小時降雨量均超過當地同期歷史暴雨極值,重慶市50多個鄉鎮累計降雨量超過200毫米,第8號台風「莫拉克」導致浙江、福建等地出現強降雨,浙江九峰過程降雨量高達1242.2毫米,超過歷史記錄。大范圍持續強降雨造成嚴重洪澇災害,湖南、四川、重慶多次受災;江西、廣西個別縣城和鄉鎮街道進水;甘肅、寧夏等西部地區因短時強降雨造成嚴重人員傷亡;特別是四川、甘肅、陝西、重慶、雲南等汶川大地震災區山洪災害頻發,導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嚴重地質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三)部分中小河流洪水歷史罕見。

今年洪水呈現「次數多、量級大、漲勢猛」的特點。入汛後,全國160多條中小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210條河流漲幅3米以上,最大日漲幅15米以上;200餘條多年斷流或小流量的河流出現罕見的洪水;長江上游幹流發生2004年以來最大洪水,太湖出現1999年以來最高水位。

(四)台風登陸比例歷史罕見。

全年有9個台風(熱帶風暴)登陸我國大陸地區,較常年偏多2個,而且時間集中在6月下旬到10月上旬的90天時間內,台風活動呈現「登陸集中、路徑詭異、強度持久、雨量充沛」的特點。其中,第7號熱帶風暴「天鵝」和第8號台風「莫拉克」在不到半天的時間內相繼生成,接踵登陸,影響十分集中。第7號熱帶風暴「天鵝」登陸後強度再次加強並長時間在海南近海徘徊,第5號台風「蘇迪羅」和第8號台風「莫拉克」均兩次登陸我國,其中「莫拉克」給福建、浙江兩省和台灣造成嚴重損失。

(五)華北地區暴雪歷史罕見。

11月上中旬,北方地區先後出現暴雪過程,其中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降雪量和積雪深度突破歷史同期極值,達到60年一遇,局部地區達百年一遇。強降雪造成華北地區多條高速公路阻塞,民航班機延誤,高峰期有2萬多車輛受困,疏散滯留旅客和轉移安置受災群眾達16萬多人,大量蔬菜大棚和圈舍倒塌,災區生產生活秩序受到嚴重影響。

三、分災種損失情況

從分災種自然災害情況看,旱災、洪澇(含山體滑坡和泥石流)和風雹災害造成的損失最為嚴重。旱災是造成受災人口眾多的主要原因,將近全部受災人口的一半;洪澇(含山體滑坡和泥石流)和風雹所造成的死亡(含失蹤)人口,佔全部災種的九成以上,同時洪澇(含山體滑坡泥石流)也是導致房屋倒塌的主要原因,佔全部災種的六成以上;台風和洪澇(含山體滑坡和泥石流)造成緊急轉移安置人口最多,佔全部災種的九成以上。

四、分地域損失情況

從主要災情指標的分省分布來看,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湖南、山東、陝西、甘肅等8省(自治區)遭受旱災最為嚴重,農作物受災面積佔全國半數以上,直接經濟損失接近全國一半;浙江、福建、湖南、廣東、廣西等5省(自治區)因洪澇(含山體滑坡和泥石流)和台風導致緊急轉移安置人口較多,佔全國半數以上;雲南、四川、湖南3省倒塌房屋均超過10萬間,3省倒塌房屋合計約佔全國倒房總數的四成。

應該四川,四川不是平原地區,山丘比較多,洪災,滑坡,地震多發地區!

『貳』 49年以來,國內最大的自然災害有幾次受災面積和人口是多少有人知道嗎

城市多分抄布在沿海低地,平襲原上,人口從沿海向中部遞減,東多西少,南多北少。
日本自然災害多為地震,海嘯等,由於日本的地形及城市人口的分布,造成受災較嚴重,影響較大,但日本對災害防禦已有較深的認識,因此受災影響並不大

『叄』 (2011北京)圖為某年中國發生地質地貌災害次數最多的6個省級行政區.該年發生地質地貌災害次數最多的山

雲、抄貴、陝、青、冀、川襲6省地質災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多發生在山區.
A.橫斷山位於藏雲貴地區,秦嶺位於甘、陝、晉、冀地區,故正確;
B.太行山位於晉、冀邊界,雪峰山主體位於湖南境內,故不符合題意;
C.大巴山位於川、陝地區,巫山位於渝、鄂邊界,故不符合題意;.
D.祁連山位於青、甘邊界,唐古拉山在西藏自治區,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肆』 中國哪些自然災害發生次數世界排名第一 有沒有依據

中國幅員遼闊,地理氣候條件復雜,自然災害種類多且發生頻繁,除現代火山活動導致的災害內外,幾乎容所有的自然災害,如洪災、旱災、地震、台風、風雹、雪災、山體滑坡、泥石流、病蟲害、森林火災等,每年都有發生。自然災害表現出種類多、區域性特徵明顯、季節性和階段性特徵突出、災害共生性和伴生性顯著等特點。
洪災:長江中下游基本上每隔十年就有一次重大水災。
以前黃淮也是水災重點區域,依靠黃河而存的中原地區在遇到黃河改道時,簡直……不過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政府的大力治理,黃淮已經基本妥了。
地震:中國位於歐亞、太平洋及印度洋三大板塊交匯地帶,新構造運動活躍,地震活動十分頻繁,大陸地震佔全球陸地破壞性地震的1/3,是世界上大陸地震最多的國家。
南亞次大陸和歐亞大陸擠壓出來的青藏高原就是一條天然的地震帶,汶川和玉樹的慘痛災難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台風:這是沿海地區每年都要面對的自然災害,差不多已經習慣了。

『伍』 中國哪段鐵路線地質災害最多

1引言據統計,我國1/4以上的鐵路建設在Ⅶ度以上的高地震烈度區;鐵路沿線分布有大型泥石流溝13486條,大中型滑坡1000多個,崩塌1000多處,嚴重塌陷3785處。素有我國「鐵路盲腸」之稱的隴海鐵路線寶雞至天水段,以及寶成鐵路、成昆鐵路、襄渝鐵路、鷹廈鐵路等山區鐵路線,都是鐵路工程地質災害多發的線段。據鐵路部門統計的有關數據表示,2000年至2006年,全國鐵路受災害影響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上百億元,而且每年受災的影響呈遞增趨勢[1,2]。2枝柳線張家界工務段地質災害調查枝柳線張家界工務段地處湘西山區,地質條件復雜,地勢險惡,高山陡坡隨處可見,每年汛期均出現險情。通過對枝柳線張家界工務段的調查,得到1999年、2003年和2006年既有線鐵路枝柳線張家界工務段地質災害分布[3],各種地質災害的數量及其分布情況(表1)。2·1地質災害災種分布規律在各種災害中,崩塌、滑坡、泥石流、溜坍等突發性地質災害佔全部災害數量的61%;次生災害佔39%。根據鐵路災害統計分布表:地質災害(原生災害)以突發性、群發性的崩坍落石、風化剝落、邊坡溜坍和滑坡為主。

『陸』 中國地理位置最好 而且災害最少的省是哪個

第一個,山東省。
山東地址災害很少。
再一個,山東半邊靠海,離韓國和日本也近,港口多,交通發達。
氣候方面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水果和蔬菜都很適宜生長,蔬菜供應很多省市,水果種類齊全,除了熱帶的水果,在山東基本都有種植,也格外好吃。
因為水土問題和飲食習慣、基因,不僅山東人身材高大,山東大漢歷史留名,連蟈蟈都是兇猛個大,在蟈蟈界獨占頭魁。
歷史上更是孔孟之鄉,人傑地靈,出過很多在歷史中成為標桿的大家。
山東的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質量優,堪稱是中國資源種類最多的省份,目前已發現各類礦產128種,佔全國己發現礦產種類的78%。在已探明儲量的74種礦產中,有30多種儲量居全國前10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黃金(岩金)、自然硫(佔全國儲量90%以上)、石膏(佔全國儲量70%);居第二位的有石油、金剛石(儲量佔全國40%,產量佔80%)、菱鎂礦、鈷、鉿、花崗石;居第三位的有鉀鹽、石墨、滑石、膨潤土、石灰岩等。另外,煤、天然氣、鐵、重晶石、硅藻土、鋯石英、鋁土礦、輕稀土、耐火粘土、珍珠岩、沸石、油頁岩、石英砂、雲母、長石、磷、硫鐵礦、石棉、稼等儲量都非常豐富。
山東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勝利油田是中國第二大石油生產基地,中原油田的重要采區也在山東,全省原油產量佔全國1/3。山東境內含煤地層面積5萬平方公里,兗滕礦區是全國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山東電力資源充足,山東電網是全國六大電網中唯一的省獨立電網。
另外山東海洋資源得天獨厚,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黃海總面積的37%,灘塗面積佔全國的15%。近海棲息和回遊的魚蝦類達260多種,主要經濟魚類有40多種,淺海貝類百種以上。其中,對蝦、扇貝、鮑魚、刺參、海膽等海珍品的產量均居全國首位。此外,山東已建成多處大中型鹽場,是全國四大海鹽產地之一。山東還有可供養殖的內陸水域面積400多萬畝,淡水植物40多種,淡水魚類70多種。

『柒』 中國受到自然災害最多的國家嗎

這里說來的是自然災害源。中國地廣人多,多自然災害以及損失較大還可以理解,也是不怕的。至於火車出軌、劇場著火、煤礦坍塌、擠死踩傷、煤氣爆炸、橋梁傾覆、非典流行、飛機掉海、汽車撞人……等等,我一概不認為是自然災害,那是我們某些人或者造孽、或者疏忽造成的,那是人為事故。出現這些事故固然可怕可悲,但理當不能成為我們祖國多災的理由。再至於那些惟恐天下不亂,西獨東獨、外嚷內叫之類的人禍,更是蚍蜉之勇。說句不謙虛的老話:「煌煌五千年,我們什麼沒見過?中國人連死都不怕,還怕……」

『捌』 中國地質災害多發區主要分布在哪裡

地質災害主要包來括地震自、滑坡、泥石流.這些災害主要發生在地質條件不穩定的地區,包括西南地區(板塊交界、降雨豐富,加上地形起伏大,所以地震、滑坡、泥石流都多發),西北一些地區(板塊交界),南方的山區(降雨豐富、地形起伏大,多滑坡、泥石流),黃土高原(夏季降雨集中、地形起伏大,多滑坡、泥石流),東北的山區(夏季降雨集中、地形起伏大,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

『玖』 中國危害最大的三種自然災害是

最大的自然災害是台風、暴雨造成的水災~地震。洪澇,乾旱,當然了,還有地震和台風自專然災害的分類是個很復雜的問屬題,根據不同的因素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分類方法。在中國發生的重要的自然災害,考慮其特點和災害管理及減災系統的不同可歸結為七大類,每類又包括若干災種。
(1)氣象災害:包括熱帶風暴、龍卷風、雷暴大風、乾熱風、干風、黑風、暴風雪、暴雨、寒潮、冷害、霜凍、雹災及旱災等。

(2)海洋災害:包括風暴潮、海嘯、潮災、海浪、赤潮、海冰、海水侵入、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3)洪水災害:包括洪澇災害、江河泛濫等。

(4)地質災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塌陷、火山、礦井突水突瓦斯、凍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鹽鹼化等。

(5)地震災害: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各種災害以及由地震誘發的各種次生災害,如沙土液化、噴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與水庫決堤等。

(6)農作物災害:包括農作物病蟲害、鼠害、農業氣象災害、農業環境災害等。

(7)森林災害:包括森林病蟲害、鼠害、森林火災等。

『拾』 中國地理的自然災害

中國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有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其中氣象災害包括旱澇、專台風、寒潮,而地質屬災害包括海嘯、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
中國是多地震的國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區:①東南部的台灣和福建沿海;②華北太行沿線和京津唐地區;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雲南兩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肅、寧夏。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