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國家地理走遍中國

中國國家地理走遍中國

發布時間: 2021-02-21 13:06:54

1. 推薦幾本地理旅遊大全

一、《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固鉑天下行》
推薦指數:★★★★★
這本書被《中國國家地理》和《時尚旅遊》權威人士的專業推薦。首先這本書是一家生產輪胎的廠商「全球替換輪胎專家固鉑輪胎」(CooperTires)與《天下行》合作編輯而成。固鉑輪胎廠商一直致力與越野與旅遊類輪胎生產,並長期組織車隊進行自駕游,所以具有實用性、專業性,另外加上與《天下行》合作,更是如虎添翼,是一本難得的可行性旅遊書籍,故推薦為五星。
這本書按照「夢幻、仙境、桃花源」、「凈化、靈修、朝聖地」、「自然、原始、神秘探探」、「閑情『逸致、生活地帶」、「歷史、文明、時間城郭」、「激情速度、動感都市」五個專題,系統地介紹中國50個最值得一去的地方的自駕游攻略。書中不僅提供了完整、快捷的旅行線路圖,還向你推薦了當地特色的小吃等相關旅遊中要謹記的一些事宜。這本書還依據最新節日調整方案,並結合了中國最新旅遊趨勢。作為一本全面的旅遊攻略,書中不僅特別提供最值得體驗的50條「在路上」自駕配套線路,固鉑更是為每條路線悉心推薦旗下最適合的輪胎,為大家的旅途提供最可靠的保障。
二:《中國自助游》
推薦指數:★★★★★
這本書以資深玩家標准,明確指點必游之處,打破旅遊手冊通通說好的慣例。1766處經典景點,149個旅遊城市和景區,500條獨具特色的個性線路,120條絕對經典線路。作為中國能一直暢銷數年的旅遊類書籍,絕對有它的獨到之處,故也被評為五星。
作為連續6年中國最暢銷的自助游手冊,這本書以豐富的經驗和遍布全國的報料網路,深切洞悉游者的好惡,在成千上萬的去處中,以資深旅行家的體驗,幫你明確判斷每個景點是否值得前往,推薦那些被忽略的真正令人心動之處。我們更以本土美食家的標准,選擇終身難忘的當地美食。我們更專注於令你的旅程每一天都有聲有色。 一次有充足准備的美好旅行,足以提升你的口味、趣味和品位。一本好的旅行指南,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三:《夢幻旅遊——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中國卷
推薦指數:★★★★☆
世界是一本大書,那些從來沒有旅行過的人僅僅讀了這本書的一頁。 在暗夜星空下如小精靈一般的螢火蟲——這是關於鄉村最美麗的幻想,而在婺源,還有著比幻想更美的景物。馬頭牆,雪白的牆身,青黑色的瓦,屋頂是刻著各式圖案的飛檐翹角,直指蒼穹,在藍天綠樹映襯下分外矚目。這是無數旅遊書籍稱為「中國最美麗的鄉村」的地方。
這本書按照:百年城郭→野外探險→人間天堂→陽光地帶→文明奇跡五大主題,對中國各地的旅遊景點進行闡述,但唯一的缺憾就是這本書較之上兩本缺乏實踐性,沒有上兩本具有更專業的實地考察性。但也不虧是旅遊類的絕佳書籍,畢竟它在將中國旅遊聖地歸類做出了一定貢獻。評為四星半。
四:《夢幻旅遊——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世界卷
推薦指數:★★★
這本書與上本書的區別就是,《固鉑天下行》講的50個城市是中國的,對於我們普通驢友來說更現實,更具有可行意義。而這本《夢幻旅遊》講述的是世界50個旅遊景點城市,所以對於我們來講,有點可觀看而不能親自體驗,但是也有部分驢友可以實現願望。故推薦為三星。
這本書以:城市風情:百年老城→野外探險:最後的伊甸園→人間天堂:美麗、平靜、天堂般愉悅→陽光地帶:現代文明與自然的完美結合→世界奇觀:人類不巧的創造為線索,向我們展示了世界50個旅遊絕佳城市。
五:《中國國家地理》
推薦指數:★★★★☆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的主辦者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及中國地理學會。作為一本官方刊物,這本雜志無疑是地理書籍中最權威,最值得信賴的一本書。但是有句說也說的不錯,完美的東西避免不了瑕疵,雜志畢竟是雜志,所以沒有書籍做的比較清晰,所以評為四星半,但是它的合訂本、特輯等,那是相當的不錯。
地理雜志對每個景點都進行了深入研究與調查,寫出了各個景點的美、魂、文化,這是其他幾本書不可以比擬的。所以我建議買一本中國地理,再買一本上述其中幾本中的一本,這樣你結合起來,是絕對的完美搭配。這樣一來,將會使你的旅途更加充滿樂趣,不但領略了風景,還領略到了風景之外的魂。

2. 有沒有詳細介紹中國和世界各地人文地理風光的視頻或書籍

有,《走遍中國》欄目就是中國地理的視頻,書籍可以看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或者是美國出的,國家地理雜志,這個各大學圖書館都有。或者你自己訂閱。

3. 關於介紹中國地理的書

主推:來
《中國自國家人文地理》
《中國地理網路》
還有:
《失落的文明》《地球之謎》《地球之最》《世界100自然奇景》
《世界100文明奇跡》《全球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全球最美的100魅力古城》《全球最美的100個地方》
《環球國家地理精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精華》
《全球最神秘的100探險地》《全球最美的100國家公園》
《全球最美的100浪漫之城》《全球最美的100人類奇觀》
《人生要去的100個地方》《全球最美的100世外桃源》
《選美地球排行榜》

《歐洲環球國家地理》《非洲·美洲·兩極環球國家地理》
《亞洲·大洋洲環球國家地理》《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狂野非洲》
《全球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走遍美國》

《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中國最美的100風情小鎮》
《中國國家地理精華》《華北·華東中國國家地理》
《中南·西南中國國家地理》《東北·西北·港澳台中國國家地理》
《中國最美的地方西藏特輯》《中國最美的地方雲南特輯》
《中國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游遍台灣》《中國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選美中國排行榜》《人生要去的100個地方中國篇》

4. 去東北旅遊,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地方推薦理由是什麼

哈爾濱中央大街:哈爾濱中央大街步行街是目前亞洲最大最長的步行街,始建於1898年,初稱版"中國大街"。1925年改稱為權沿襲至今的"中央大街",現在發展成為哈爾濱市最繁華的商業街。中央大街雖非哈爾濱市最長的一條街,但卻是涵括了西方建築史上最有影響的四大建築流派,有常見的起源於十五、六世紀的文藝復興式,十七世紀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義,以及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新藝術運動建築。全街建有歐式及仿歐式建築71棟,匯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等歐式風格市級保護建築13棟。這些建築體現了西方建築藝術的精華,使中央大街成為一條建築的藝術長廊。

5. 誰能給我推薦幾部跟攝影或者旅遊有關的電影或者短片,我是學旅遊的,想在畢業前先看看世界各地的景色

你可以看看張藝謀的印象系列的節目,還有就《中國國家地理》都是不錯的選擇

6. 有沒有像《美麗中國》一樣的中國自然和人文風光的紀錄片

你可以看看央視四套的《走遍中國》,還有雲南衛視的《經典旅遊地理》

7. 求本業余讀物 中國地理,講述中國各地的風土人情、地方特色、位置、旅遊風景、交通、美食等

書店裡就有 很全的!

8. 科研科普

山東古生物化石科學研究歷史悠久。

(1)新中國成立前,調查研究成果零星

李希霍芬(1872)和維里士(1907)在淄博地區調查發現了石炭紀海相貝類化石並進行了採集和鑒定。

勃格魯(1899)、莫克(1903)、布萊克威爾德和維里士(1903)等對濟南張夏—崮山相繼進行了寒武系調查研究,發表了有關三葉蟲的文章。

1915年,早坂一郎研究了淄博地區石炭—二疊紀化石,發表了《山東淄博東方石炭紀腕足類之研究》。

1924年,孫雲鑄完成了《中國北部寒武紀動物化石》著作,是國內學者撰寫的最早一部古生物論著。

1902年,洛倫茲在濟南南部石灰岩中發現了奧陶紀化石。其後,弗里奇(1911)、孫雲鑄(1922)等先後對采自濟南、章丘、博山、青州、新泰和萊蕪等地的頭足類、層孔蟲化石進行了描述和鑒定。

1926年,我國地質學家趙亞增、李四光對章丘、博山地區進行了石炭—二疊紀地層調查、研究,採集了大量古生物化石並進行了描述和鑒定。

1923年,譚錫疇對山東中生代地層古生物進行了系統調查、研究,發現恐龍、魚類、哺乳類、昆蟲等大量化石。

(2)新中國成立後至20世紀80年代,調查研究工作系統,成果豐碩

1951年,盧衍豪、董南庭重新研究了長清、泰安一帶寒武紀地層及化石,1953年,發表了《山東寒武紀標准剖面新觀察》;1957年,張文堂詳細研究了博山寒武紀生物地層剖面後,發表了文章。

1975年,陳均遠、鄒西平對山東奧陶系進行了詳細生物地層研究。

1984年陳均遠在新泰汶南測制了奧陶系剖面,豐富了頭足類等奧陶紀化石的內容。

1957年,中國科學院丁培榛等在楊遵儀教授指導下,在淄博測制剖面、採集化石,釐定了晚古生代煤系地層。

1975年,省煤田地質勘探公司在淄博煤田選測了六條剖面,採集了動植物化石,由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張遴信進行了鑒定。

1981~1984年,游文澄、劉書才等開展了「山東寒武紀地層及沉積相特徵」研究,系統採集研究了三葉蟲化石。

1980、1983年,張文堂與劉懷書兩次深入研究了萊蕪九龍山生物地層剖面。

1986年,朱兆玲等發表了論文「魯東南地區上寒武統樹型筆石與三葉蟲帶的關系」。

1951~1958年,楊鍾鍵等對萊陽一帶的爬行類做過發掘與研究。

1961、1962年,地質部第一普查大隊、石油綜合研究隊對山東中、新生代盆地進行來了詳細的地層古生物研究。

1981、1982年,沈炎彬和陳丕基分別發表了論文「膠東白堊紀葉肢介」和「山東蒙陰侏羅紀葉肢介」。

1982年王開發等發表了論文「山東諸城晚白堊世孢粉組合的發現及其地質意義」。

1983年,潘華璋發表了論文「山東侏羅—白堊紀非海相腹足類」。

1990年,潘昭仁發表了論文「山東中生代地層及孢粉組合」,同年,省區調隊還編著了《山東萊陽盆地地層古生物》。

山東境內開展了石油地質科研工作,50多年來,勝利油田等單位古生物工作者完成的介形、孢粉、輪藻、小型腹足等鑒定成果,對渤海灣周邊的巨厚新生代地層對比起了支柱作用;20世紀90年代初,山東省地質科學研究所,在匯總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完成了《山東省古生物手冊》編制,對600餘個屬種進行了描述,製作化石圖版132個(未正式出版)。

1976年至20世紀90年代,山東全面開展了第二輪1∶20萬和1∶5萬區域地質調查,對山東地層進行了劃分並對古生物化石進行了系統調研,獲得了一批重要資料和成果。

(3)20世紀90年代至今,在古生物化石專業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20世紀90年代,張俊峰全面總結了山東山旺昆蟲動物群和蜘蛛動物群,出版了《山東山旺昆蟲化石》、《山東省山旺昆蟲與蜘蛛》等專著。在專著中,通過400餘個化石屬種的描述和生態分析,展示了堪稱動植物化石寶庫的山旺中新世生物群總貌;由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袁金良編寫的《山東及鄰區張夏組(寒武系第三統)三葉蟲動物群》專著也已出版。

2005年,武桂春、劉書才等在山東青州和萊蕪地區做了上寒武統—下奧陶統剖面研究,獲得了豐富的牙形石,發現了Cordylos lindstromi(林氏腫牙形石),這一成果為我省寒武系與奧陶系分界和國際層型接軌提供了依據,推進了我省牙形石研究。

2000~2011年,山東省及各地市、縣分別開展了「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工作,將古生物化石保護納入了規劃中,建立了部分古生物保護區。

山旺、長清、諸城、萊陽等地區,歷來是中外地質學家、古生物化石專家重要的野外考察和研究基地,科研、科普工作較為深入,成果也較為豐碩。

山旺的研究工作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中國古生物學家楊鍾健教授首開研究山旺化石的先河,建立了「山旺系」,從此開始了對山旺發掘研究,做了大量工作。現在由過去對地質古生物的研究,逐步擴大到對盆地沉積學、古埋藏學、古氣候、古地理、古環境等多方面的綜合研究,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多次在山旺召開,研究成果不斷增多,已發表論文、專著、科教電影、電視片130餘篇部,其中《化石寶庫》(1984年)科教片在國際獲金獎,2003年CCTV-10《走進科學》欄目組拍攝了專題片《塵封的書卷》、2006年CCTV-4《走遍中國》欄目組拍攝了專題片《解密天書》,分別在中央電視台和地方電視台播放。

圖5.10 美國地學委員會哈克博士參觀山旺主剖面

圖5.11 在山旺組織的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

圖5.12 中央10套拍攝山旺地質公園專題片

圖5.13 中國科學院專家考查山旺國家公園地質構造

長清張夏-崮山地區每年都有許多中外地質學家進行科學考察,大中專院校學生來這里進行教學實習和科普活動。

萊陽、諸城一直是我國中生代陸相地層和恐龍學、古生物學研究的經典地區。其中,萊陽恐龍蛋化石的研究建立了目前國際公認和通用的恐龍蛋分類和命名系統。

諸城市聘請中國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等10名國內外知名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設立科研基地,加強對保護工作的技術指導。2009年,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層與古生物中心簽訂協議,確定了鴨嘴龍類研究,角龍類、肉食龍類和甲龍類研究,翼龍類、蜥腳龍類研究,地層及古環境研究,綜合研究的五大科研課題研究工作。在專家們的指導下,先後出版了8期《恐龍研究》、1本科普書籍《巨大諸城龍》,在《中國科學》、《白堊紀研究》、《地學前緣》、《地質論評》、《地質通報》、《中國國家地理》、《化石》等學術刊物上發表了《中國發現的第一個角龍科化石和它的生物地理學指示意義》、《山東諸城白堊紀一組不尋常的獸腳類足跡》、《巨型山東龍的系統分類、生活習性與生態環境研究》、《晚中生代地球表面重大地質事件的陸地環境巨變與生物群演替響應》、《魯東諸城晚白堊世Campanian階鴨嘴龍集群埋藏地層、沉積相與埋葬學研究》、《山東諸城盆地萊陽群下白堊統的非鳥恐龍與鳥足跡組合》、《山東「恐龍澗」創造三個「世界之最」》、《山東諸城恐龍化石發掘新成果》、《探訪山東諸城「恐龍墓地」》、《諸城角龍——我國首次發現的角龍科成員》等10多篇學術論文,拍攝製作《山東諸城恐龍探秘》科普片,聯合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在庫溝、臧家莊兩處化石點進行「中國恐龍大調查」現場直播活動,直播結束後據央視統計全球約有2億人收看節目。建設「中國龍城·諸城恐龍網」,編寫科普書籍《山東諸城恐龍之謎》、《諸城恐龍9999個為什麼》。2013年12月2日-5日召開了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中國地質科學院組織、諸城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白堊世陸相生態系統及生物群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0年8月29日,諸城市聯合中央電視台在諸城庫溝、臧家莊兩處化石點進行了「中國恐龍大調查」現場直播活動,該市還主辦了白堊紀陸相生態系統及生物群國際學術研討會,對化石資源的保護、發掘和科研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2011年,被國土資源部批准為「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和「國土資源科普基地」。諸城重要化石產地制訂了《諸城恐龍科學普及三年規劃(2013—2015)》和《2013年恐龍地學科普行動方案》,每年組織開展青少年春秋遊、夏令營、冬令營活動。組織開展了「恐龍探秘游」、「恐龍知識競答」、「2013年暑期『歡樂龍城游』活動」等一系列針對中小學生和遊客的恐龍科普教育活動。

濟南張夏-崮山華北寒武系標准剖面和萊蕪市九龍山寒武系剖面是中國北方寒武系經典剖面。2005年8月18日—24日,第四屆國際寒武紀地質大會在南京召開,其中有6個國家共14位中外學者對這兩個剖面剖面進行了的地質考察和學術交流。

圖5.14 中外地質學家在山東長清饅頭山考察華北寒武系標准剖面

圖5.15 參加考察的地質學家在九龍山剖面採集化石

9. 想了解中國地理風光哪本書比較好

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系列 旅行·中國篇
1.《(新)圖說天下國家地理-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
2.《(新)圖說內天下國家地理-走遍中國容》
3.《(新)圖說天下國家地理-中國國家地理精華》
4.《(新)圖說天下國家地理-中國最美的100風情小鎮》
5.《(新)圖說天下國家地理-人一生要去的100個地方.中國篇》
6.《(新)圖說天下國家地理-中國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7.《(新)圖說天下國家地理2-今生的100個完美假期中國篇》
8.《(新)圖說天下國家地理2-夢想家的100張旅行地圖.中國篇》
9.《(新)圖說天下國家地理-中國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游遍西藏》
10.《(新)圖說天下國家地理2-中國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游遍雲南》
11.《(新)圖說天下國家地理2-中國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游遍四川》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