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音樂地理胡同

中國音樂地理胡同

發布時間: 2021-02-21 11:18:56

㈠ 請問這首二胡與笛子的合奏音樂叫什麼名字

《京韻悠悠》,此曲在純音樂專輯《胡同》中!類似專輯還有《家園》與《家園2》。
(《胡同》中國原創地理音樂,用音樂講述老北京胡同的故事。)

㈡ 中國音樂(純音樂不要人唱的)

O(∩_∩)O~ you are a luck baby!
中國的純音樂很多 由於聽的少只能從音樂人入手
1、和平之月 http://ke..com/view/20517.html?wtp=tt 看看就內知道了不想多說 如賈鵬容芳的《睡蓮》《童年回憶》
2、林海的《琵琶語》
3、梁祝、梅花三弄 高山流水
(ˇˍˇ) 想~LZ也略知一二
嘿嘿

㈢ 老北京布鞋音樂

真巧 我告訴你吧 最適合不過了
專輯中文名: 胡同
藝術家: 純音樂
資源格式: MP3
版本: 中國原創地理音樂 用音樂講述老北京胡同的故事
發行時間: 2006年08月
地區: 大陸
簡介:

製作:集韻堂民俗文化傳播
出品:中國科學文化音像 ISRC CN-A23-06-441-00/A.J6
琵琶:張強
笛簫:戴亞
古琴:陳霞
二胡:姜克美
三弦:郭瑞珍
碼率:192K CBR
專輯介紹:
小的時候,我就住在北京胡同的四合院里。那裡有我童年的歡笑、兒時的夢想,還有陪著我一起長大的丁香樹。如今北京的胡同,和兒時往事一樣,正在成為記憶。
住進了高樓,記憶中的一幕幕恍然重現:胡同口透著滄桑的大槐樹、夏夜裡愜意的納涼、搖蒲扇的大爺大媽、小夥伴們肆意的玩鬧、那讓人巴巴盼著的吆喝聲......我們反而開始懷念那些簡單質朴的胡同了。倒下的胡同越來越多,它們的名字慢慢從交通圖上轉移到歷史圖中。
一段音樂,時光不可逆轉,我們卻可以靜下心來聽聽從前的歷史,去聆聽歷史記憶中胡同兒的前世今生......彷彿眼前又浮現兒時捉迷藏、丟沙包、跳皮筋的歡樂情景,「小皮球、香蕉梨、馬蘭開花廿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
專輯曲目:
01.冬日 The Winter
02.漫步柳蔭街 Strolling in Liuyin Street
03.京韻悠悠 Long Rhyme of Beijing Opera
04.雨巷 Rain Alley
05.四合大院 Courtyard house
06.胡同口的大槐樹 A Big Locust Tree at the Hutong Entrance
07.夥伴嬉戲 Companion Frolic
08.藍天鴿哨 Pigeon Whistling In Blue Sky
09.胡同溜鳥 Putting birds out in Hutong
10.夏夜納涼 Enjoying Coolness in a Summer Night
11.靜夜吆喝 The Calls In Silent Night
12.百花深處 At the Depths of Various flowers
13.灰色記憶(總結篇) Gray Memory

㈣ 中國傳統音樂的相關圖書

書 名: 中國傳統音樂
ISBN: 9787806924099
開本: 16開
定價: 45.00元 音樂對於人類有絕大的功用,這是無論什麼人不能不承認的。我國近來最沒長進的學問要算音樂了;雖然現在也有人在那裡學著西人彈琴唱歌,大都還只是貴族式的,要說把音樂普及到一般民眾,這真是一件萬分渺遠的事。而且一國的文化,也斷然不是抄襲些別人的皮毛就可以算數的,反過來說,也不是死守老法,固執己見,就可以算數的,必須一方面採取本國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納外來的潮流,從東西的調和與合作之中,打出一條新路來,然後才能說得到進步兩個字。
「中國傳統音樂」是指中國人運用本民族固有方法、採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創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態特徵的音樂,不僅包括在歷史上產生、流傳至今的古代作品,還包括當代作品。 傳統音樂是我國民族音樂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音樂與新音樂的區別並不在於創作時音的先後,而是在於其表現形式及風格特徵。 喬建中:序
劉天華:國樂改進社緣起
劉天華:我對於本社的計劃
喬建中:導讀
楊蔭瀏:國樂前途及其研究
喬建中:導讀
呂驥:中國民間音樂研究提綱
喬建中:導讀
常任俠:漢唐時期西域琵琶的輸入和發展
喬建中:導讀
王震亞:京劇《貴妃醉酒》的音樂分析
喬建中:導讀
武俊達:山歌、小調到戲曲唱腔的發展——以揚劇曲牌《梳妝台》為例
喬建中:導讀
程雲:試論戲曲音樂的牌子音樂及板子音樂——戲曲音樂散論之一章
喬建中:導讀
郭乃安:試論民間曲調的可塑性
喬建中:導讀
楊蔭瀏:孔廟丁祭音樂的初步研究
喬建中:導讀
錢仁康:《月子彎彎》源流考——兼談「吳歌」
喬建中:導讀
高厚永:民族曲式中的變奏原則
喬建中:導讀
王耀華:福建南音唱腔旋法中的多重大三度並置
喬建中:導讀
董維松:民族音樂結構形態中的程式性與非程式性
喬建中:導讀
楊匡民:民歌旋律地方色彩的形成及色彩區的劃分
喬建中:導讀
黃翔鵬:論中國古代音樂的傳承關系——音樂史論之一
喬建中:導讀
江明惇:關於民歌特徵的美學思考
喬建中:導讀
喬建中:音地關系探微——從民間音樂的分布作音樂地理學的一般探討
喬建中:導讀
欒桂娟:說書調與唱書調——論曲藝音樂的兩種唱腔類型
喬建中:導讀
趙宋光:旋律學學科建設芻議(注)
喬建中:導讀
袁靜芳:樂種學導言
喬建中:導讀
黃允箴:變宮的軌跡——民歌傳承的「旋律基因」探幽
喬建中:導讀
作者: 程天建主編
出 版 社: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8-1 字數: 329000 版次: 1 頁數: 303 印刷時間: 2009-8-1 開本: 16開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806924518
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音樂」一詞出現於近現代時期,是和中國「新音樂」相對而言的一個概念。是指具有一定流傳時間的、不屬於當代音樂家創作的音樂。在我國學界,通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樂或以後所發生的具有傳統音樂形態的音樂,劃歸於傳統音樂的范疇。其中不僅包括在歷史上產生、流傳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當代中國人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創作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態特徵的音樂作品。可以說,中國傳統音樂在它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無論從律制、音階、宮調、音樂形態特徵、文化傳統到民族思維方式,均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規律和特點。 引言
第一章 民間歌曲
第一節 概述
一、民間歌曲歷史發展簡況
二、民間歌曲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民間歌曲的藝術特徵
一、民間歌曲是民族音樂的基礎
二、民間歌曲的音樂特徵
第三節 漢族民歌色彩區劃分概述
第四節 漢族民歌的體裁分類及藝術特徵
一、號子
二、山歌
三、小調
第五節 少數民族民歌的種類及藝術特徵
一、蒙古族民歌
二、哈薩克族民歌
三、維吾爾族民歌
四、朝鮮族民歌
五、藏族民歌
六、少數民族多聲部民歌
復習內容
第二章 民間歌舞音樂
第一節 概述
一、歌舞音樂歷史發展簡況
二、民間歌舞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民間歌舞的體裁分類形式
一、歌舞
二、樂舞
三、歌舞小戲
第三節 民間歌舞音樂的體裁分類形式
一、舞歌
二、舞樂
第四節 漢族民間歌舞音樂
一、秧歌
二、二人台
三、二人轉
四、採茶
五、花燈
第五節 少數民族歌舞音樂
一、維吾爾族歌舞
二、藏族歌舞
三、蒙古族歌舞
四、朝鮮族歌舞
五、苗族歌舞
六、傣族歌舞
七、其他少數民族歌舞
復習內容
第三章 說唱音樂
第一節 概述
一、說唱音樂歷史發展簡況
二、說唱藝術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說唱音樂的曲種分類
一、鼓詞類
二、彈詞類
三、牌子曲類
四、琴書類
五、走唱類
六、漁鼓道情類
七、時調小曲類
第三節 說唱音樂的藝術形式
一、表演形式
二、伴奏音樂
三、結構形式
四、藝術特徵

㈤ 馮雪梅<<北京的胡同 >>賞析

北京的胡同最早起源於元代,最多時有6000多條,歷史最早的是朝陽門內大街專和東四之間的一片胡同,規屬劃相當整齊,胡同與胡同之間的距離大致相同。南北走向的一般為街,相對較寬,如從北京火車站到朝陽門內大街的南小街和北小街,因過去以走馬車為主,所以也叫馬路。東西走向的一般為胡同,相對較窄,以走人為主,胡同兩邊一般都是四合院。

地理位置上劃分,前門以北的胡同一般較寬,規劃比較整齊,前門以南的胡同一般較窄,規劃也不整齊。因為在清代時,清政府為了安全,不允許外地來京人員住在京城內,所以外地人集中住在前門和崇文門外,也因此形成了前門商業區;在外來人員中許多是來京趕考的舉人,因此形成了琉璃廠文化街,天橋地區有許多娛樂場所,北京的劇院也都集中在南城。

北京城內老百姓集中活動的場所在什剎海一帶。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