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雅安人文地理

雅安人文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2-21 07:21:07

1. 中國地圖全圖大圖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來對中國地源圖的圖面范圍、國界線、重要島嶼的繪制等有著嚴格的規定。

不僅是正式出版的地圖作品,普通網民製作和傳播的(尤其是在互聯網上傳播的)中國地圖也應該嚴格遵循這些規定,以保持中國疆域領土的完整性。

中國地圖指著重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以及疆域內各類地理要素的分布的地圖。

按照地圖的一般分類方法,中國地圖分為政區地圖、地形圖、自然地理地圖、人文地理地圖、衛星影像地圖等類型。

(1)雅安人文地理擴展閱讀:

中國地圖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准確反映中國領土范圍。

(1)圖幅范圍:東邊繪出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匯處,西邊繪出噴赤河南北流向的河段,北邊繪出黑龍江最北江段,南邊繪出曾母暗沙(漢朝以前的歷史地圖除外);

(2)中國全圖必須表示南海諸島、釣魚島、赤尾嶼等重要島嶼,並用相應的符號繪出南海諸島歸屬范圍線。比例尺等於或小於1:1億的,南海諸島歸屬范圍線可由9段線改為7段線,即從左起刪去第2段和第7段線,可不表示釣魚島、赤尾嶼島點。

2、正確表示中國國界線與地貌、地物、經緯線、色帶等要素之間的關系,正確標注國界線附近的地理名稱。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地圖

2. 成都的人文地理

成都市,簡稱「蓉」,別稱「錦城」、「錦官城」,自古被譽為「天府之國」,位於四川省中部,是中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市還是西南地區科技中心、商貿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全國率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試點城市、金融對外開放城市、行政副省級城市。2003年《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成都綜合實力位列第九位。 先後榮獲「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並被《財富》(中文版)雜志評為「中國最佳商務城市」。[編輯本段]城市概述 經緯度
市中心位於北緯30.67度,東經104.06度。 新天府廣場 凌空轄區
成都市共轄9個區、6個縣、4個市,一個國家高新技[1]術產業開發區。
主要領導
現任市委書記李春城,現任市長葛紅林。
城市面積
</B>12390平方公里(中國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第8名)。中心城區建成面積598平方公里。市轄區面積1418平 安順廊橋 方公里。
海拔
平均海拔500米。全市海拔最高處為大雪塘峰,海拔5364米。
人口
2008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125.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7萬人。常住人口1270.6萬人,增加12.7萬人。市區人口497.15萬,自然增長率為2.1%。
民族
成都市擁有中國56個民族中的54個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為漢族。少數民族總人口60538人。2/3的人居住在市區。
時間
</B>北京時間(中國標准時間,UTC+8)。成都市所在的時區為UTC+7。
市花
芙蓉 成都市花芙蓉花
市標
太陽神鳥,從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箔圖樣代表成都 成都市標太陽神鳥
市樹
銀杏
成都市樹銀杏樹</B> [編輯本段]氣候特點 一、氣候概況
成都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日照較少。多年年平均氣溫為16.2℃,年最高氣溫為37.3℃,年極端最低氣溫為-5.9℃,最熱月出現在7~8月,月平均氣溫為25.4和25.0℃,最冷月出現在1月,,月平均氣溫為5.6℃;年總降水量為918.2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月降雨量分別為225和229毫米,降雨最少月份為12和1月,月降雨量分別為6毫米左右,暴雨期普遍出現在5~9月,常年暴雨出現的始終期分別在6月底7月初和8月下旬。 二、各季的主要氣候特點
春季:氣溫回升較早,對林木和小春作物生長有利,但忽升忽降不穩定,易出現持續低溫或「倒春寒」,影響大春作物適時播種或造成爛種爛秧。
初夏:溫度適中,日溫差較大。
盛夏:夏熱多雨、光照強。
秋季:秋短陰涼多綿雨的天氣和秋長秋高氣爽的天氣都有出現。
冬季:冬無嚴寒,對小春和畜牧生長有利,連續的多霧天氣對交通航運影響較大,冬干、寡照比較明顯。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市名來歷
解放前的成都 成都歷史悠久,有「天府之國」、「蜀中江南」、「蜀中蘇杭」的美稱。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今雙流縣)遷往成都,構築城池。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五代十國時,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牆上種植芙蓉樹,花開時節,成都「四十里為錦綉」,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蓉城」。2001年出土的金沙遺址,已經將成都建城歷史從公元前311年提前到了公元前611年,超過了蘇州,成為中國未變遺址最長久的城市。 歷史沿革
成都是我國西南開發最早的地區,是全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從有確切記載算起。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但在21世紀出土的金沙遺址把成都的建制歷史提前到(約前1200~前650)。已經超過蘇州的建城時間。早在公元前四世紀,蜀國開明王朝遷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遷岐「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秦漢時期,成都經濟文化發達。公元前316年,秦國吞並巴蜀。公元前311年,當時鎮守成都的張儀、司馬錯著手修築成都城牆。傳說張儀築城時屢築屢垮,後來「有大龜浮於江」,張儀根據巫師的指點,沿著龜爬行的路線築城,果然成功,所以成都又叫龜城。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州剌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廣漢、犍為四部。秦末、漢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稱「天府」。西漢末年,公孫述稱帝,定成都為「成家」。東漢末年,劉焉做「益州牧」,移治於成都,用成都作為州、郡、縣治地。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業已十分發達,設有「錦官」,故有「錦官城」即「錦城」之稱;其他手工業如巢絲、織綢、煮鹽、冶鐵、兵器、金銀器、漆器等手工業也很發達。秦漢成都的商業發達,秦時成都即已成為全國大都市,西漢時成都人口達到7.6萬戶,近40萬人,成為全國六大都市(長安、洛陽、邯鄲、臨洮、宛、成都)之一。「少城」為成都商業最發達的城區,那裡商品堆積如山,商店、貨攤櫛比。此外,漢代成都的文學藝術也達到很高的水平,司馬相如、揚雄、王褒是為時全國最有名的文學家,成都出土的漢代畫象磚和畫象石,繪畫精美,內容廣泛。
隋唐時期,成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佛教盛行。成都成為全國四大名城(長安、揚州、成都、敦煌)之第三位,農業、絲綢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紙、印刷術發展很快,經濟地位有所謂「揚一益二」(即揚州第一,成都第二)。「蜀綉」為全國三大名綉之一,「蜀錦」被視為上貢珍品,產量全國第一。成都是中國雕板印刷術的發源地之一,唐代後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成都除了有全國重要的菜市、蠶市外,還有「草市」,即分布在鄰近地區的鄉鎮集市。唐代成都文學家雲集,大詩人李白、杜甫、王勃、盧照鄰、高適、岑參、薛濤、李商隱、雍陶、康術等短期旅居成都。唐代成都開發了開摩河池、百花潭等旅遊勝地,貞觀年間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唐朝大中年間改名為昭覺寺,稱「川西第一叢林」。
宋朝時期,成都鼎興,經濟文化更加發達。絲綢業規模擴大,品種增多,蜀錦花樣由唐時的10多種發展到宋朝時期的40多種,能織出天馬、流水飛魚、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樣,每年成都上交絲綢商品,佔全國各地上交總數的70%以上。成都造紙水平很高,唐朝廷曾規定,國家圖書館的書必須用成都造的麻紙來抄寫。唐宋之時,成都城東西南北都設有專門的蠶市、葯市、花市燈會。由於商業發達,成都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北宋仁宗時,在益州(即成都)設官辦交子業務,由官府公開印刷,發行「交子」。
宋元以後,成都為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明在四川設立布政使司,設所在成都。公元1654年,清順治將四川布政使司改為四川省,四川省名在歷史上正式出現。辛亥革命後的1914年,北京政府通令廢除成都府設治所,改稱西川道,領成都、華陽等31縣,1921年,成都、華陽兩縣合並為市,成立市政籌備處,處以下設總處、文牘、法治、會計、調查、庶務六科。1922年,市政籌備處改名為市政公所。1928年,設市政公所為市政府,國民政府置成都市為省轄市和四川省省會。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始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撤銷行署,恢復四川省建制,成都市一直為四川省省會。1989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都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享有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成為全國14個計劃單列城市之一。 載入史冊
世界第一:始建於公元前250年左右,歷時2000多年一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公元前61年在臨邛開采深井天然氣,用於制鹽、煮飯和照明;成都的蜀錦,又稱「錦綉緞」,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的錦緞絲織品,東漢(公元25-220年)年間的足踏織錦機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織機;到漢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成都成為了世界漆器工藝的中心和茶文化的誕生地;到唐代,成都在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雕版印刷術,成都的卞家《陀羅尼經咒》、西川過姓金剛經殘頁、成都樊賞家歷殘頁為世界現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北宋(公元960-1126年)年間這里的商人聯合發行了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官府在這里設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儲蓄銀行「交子務」。
中國第一:公元前250年左右李冰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這是中國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這里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地方官辦學堂「文翁石室」;西漢(公元前202-公元8年)時的司馬相如、枚乘、賈誼、楊雄、王褒奠定了漢賦的基礎;後蜀主孟昶(公元943-965年)親筆書寫了中國第一幅春聯「豐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公元355年之前,常璩編纂了中國現存最早的地方誌書《華陽國志》;後蜀人趙崇祚編輯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詞集《花間集》;公元1082年前後北宋名醫唐慎微撰寫了中國現存最早的葯典《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公元10世紀,成都畫家黃筌開創了中國工筆花鳥畫派先河,雅好丹青的後蜀主孟昶特創「翰林圖畫院」,成為中國最早的皇家畫院;需要著重指出的是,早在漢代,成都的俳優百戲就很突出,在成都出土的漢代說唱俑,造型活潑,在中國同類文物中無出其右者。這是成都獻給世界的珍貴禮物,也是成都文化的精華所在。 [編輯本段]地理環境 方位
成都市區圖 成都位於成都平原中部。介於東經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北緯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間。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西南與雅安市相接,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與眉山市相連。東西最大橫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6公里,轄區總面積12390平方公里,市區面積598平方公里。現轄成華區、武侯區、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縣、郫縣、大邑縣、金堂縣、蒲江縣、新津縣等9區6縣,代管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崍市4市,另有一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地理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境內海拔387-5364米,東界龍泉山脈,西靠邛崍山。西部為縱貫南北的龍門山脈。平原面積佔36.4%,丘陵面積佔30.4%,山區面積佔33.2%。平原地區西北高、東南低,平均坡降0.3%。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6.7℃。年平均日照時數1071小時,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成都市區位於成都平原東部,平均海拔約500米。成都平原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位於岷江幹流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灌溉渠網呈扇形展開在廣闊的成都平原上,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飢饉」的「天府之國」。

3. 中國的基本地理知識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圖被形象地比作一隻頭朝東尾朝西的金雞。

中國最南端位於北緯4度左右,南海的曾母暗沙。最北端位於北緯53度左右,黑龍江的漠河,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南北距離約為5500公里。最西邊位於東經75度左右,帕米爾高原。最東邊位於東經135度左右,烏蘇里江和黑龍江的交匯處。東西跨經度有60多度,跨了5個時區,東西距離約5200公里。

從地理上看,秦嶺――淮河一線是中國南方與北方的界線。但人們常常將長江一線作為中國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

中國分34個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333個地級行政單位、2860個縣級行政單位

23個省為:福建(閩/福州),江西(贛/南昌),浙江(浙/杭州),湖南(湘/長沙),湖北(鄂/武漢),江蘇(蘇/南京),山東(魯/濟南),河南(豫/鄭州),安徽(皖/合肥),四川(蜀/成都),貴州(黔/貴陽)、廣東(粵/廣州)、雲南(滇/昆明)、海南(瓊/海口),山西(晉/太原),陝西(陝/西安),河北(冀/石家莊),遼寧(遼/沈陽)吉林(吉/長春),黑龍江(黑/哈爾濱)、甘肅(甘/蘭州),青海(青/西寧),台灣(台/台北)

5個自治區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南寧),西藏自治區(藏,拉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烏魯木齊)寧夏回族自治區(寧/銀川),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

4個直轄市為:北京、天津、上海、重慶

2個特別行政區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國各省份介紹

1、有古代歷史的博物館之稱的是陝西省

2、陝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安市(古稱長安),是我國著名的「千年古都」。

3、有「煤海」之稱的山西省,因位於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簡稱「晉」,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

4、吉林省位於東北平原的中心,簡稱「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長春市是中國的「汽車城」。

5、有「北大倉」(糧倉)之稱的黑龍江省是中國最北的省份,也是最東的省份,簡稱「黑」。

6、甘肅省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蘭州市。

7、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語稱「庫庫諾爾」,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這是我國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寧市。

8、西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薩市,在藏語中是「聖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這里一年四季晴空萬里,日照時間長,人們把它叫做「日光城」。

9、雲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聞名中外的「春城」。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熱,氣候溫和,四季如春。

10、「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指的是貴州省。

11、貴州省出產的茅台酒被列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也是中國的國酒。

12、因為物產豐富而被稱為「天府之國」的四川省。

13、湖北省因地處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簡稱「鄂」,人民政府所在地武漢市,水陸交通便利,夏季氣溫高,有「火爐」之稱。

14、湖南省因位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境內最大的河流湘江流經全省,所以簡稱「湘」。

15、江西省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贛江是省內最大的河流,所以簡稱「贛」。

16、安徽省出產「文房四寶」中的紙、墨、硯,它簡稱「皖」。

17、因位於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的山東省,在古代是齊國和魯國的所在地,所以簡稱「魯」。

18、山東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濟南市,是中國著名的「泉城」。

19、江蘇省位於中國華東地區,簡稱「蘇」,人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市是著名的「六朝古都」。

20、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州市,風景優美,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

21、福建省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南段,簡稱「閩」,因境內第一大河閩江而得名。

22、福建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福州市,又稱「榕城」,因城中榕樹多而得名。

23、廈門市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是中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境內有「海上花園」與「鋼琴之島」之稱的鼓浪嶼是著名的旅遊景點。

24、福建省對面是中國的寶島台灣,簡稱「台」,台北和高雄是兩個最大的城市。

25、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人民政府所在地南寧市。區內的桂林、陽朔一帶是世界聞名的景旅遊區,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稱。

26、上海的東方明珠電視塔的高度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27、有「東方夏威夷」美稱的海南省,簡稱「瓊」,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口市。

28、廣東省位於中國南部,毗鄰港澳,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大洋州、中近東和非洲等地區的最近出海口,簡稱「粵」。

29、廣東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廣州市(又名「羊城」和「花城」)有2000多年歷史,也是中國南方最大商貿中心。

30、深圳毗鄰香港,是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這里的「「綿綉中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實景微縮景區。

31、已經回歸祖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

32、雲南物產豐富,有許多聞名中外的物產,如專治聽候打創傷的雲南白葯。

33、中國是瓷器的故鄉,被世界稱為「東方瓷園」。江西省景德鎮是中國的「瓷都」。

34、江蘇省的宜興有「陶都」之稱,其紫砂工藝品最為獨特。

35、杭州出產的絲綢不但花色繁多,而且質量精美。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著名的「絲綢之府」。

36、海南省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

37、西藏有三大特產:藏羊、氂牛和酥油草,統稱「藏北三寶」。

38、西域三絕為吐魯番的熱、巴里坤的涼、安西的風

我國一些城市的別稱

泉州:鯉城

福州:榕城

拉薩:日光城

重慶:山城

漳州:果城

鞍山:鋼都

景德鎮:瓷都

宜興:陶都

南京:石頭城

昆明:春城

廣州:花城

上海:不夜城

惠州:鵝城

聊城:鳳凰城

四川:天府之國

南昌:英雄城

中國的山

中國著名的大山脈有:喜瑪拉雅山、昆侖山、天山、唐古拉山脈、秦嶺、大興安嶺、太行山、祁連山、橫斷山等。

喜馬拉雅山脈:呈弧形分布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等國的邊境上,綿延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昆侖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中國四川省西北部,長達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0-7000米,最高峰公格爾山海拔7719米。

天山山脈:橫亘在中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中部,平均海拔3000-5000米,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7455.3米。

唐古拉山脈:位於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6000米,最高峰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米,是中國最長的河流?D?D長江的源頭。

秦嶺:西起甘肅省東部,東到河南省西部,平均海拔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中國南北之間一條重要的地理界線。

大興安嶺:北起中國東北部的黑龍江省漠河附近,南至老哈河上游,南北縱長1000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主峰黃崗梁海拔2029米。

太行山脈:自北向南橫亘於黃土高原東部邊緣,南北長400多公里,平均海拔1500-2000米,主峰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

祁連山脈:綿亘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祁連山主峰海拔5547米。

橫斷山脈: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部,西藏、四川和雲南三省區交界處,平均海拔2000-6000米,最高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

台灣山脈:縱貫台灣島東側,平均海拔3000-3500米,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

歷史相傳的五嶽:東岳泰山(山東)、西嶽華山(陝西)、北嶽恆山(山西)、南嶽衡山(湖南)、中嶽嵩山(河南)。

泰山古稱東岳,是一座歷史名山,聯合國將泰山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保護名錄。

泰山腳下的岱廟是歷代皇帝舉行大典、祭祀泰山神和居住的地方,它與北京故宮、曲阜孔廟一起譽為中國三大宮殿建築群。

華山雄奇險峻,自古有「華山天下雄」之稱。

恆山最奇特景點是懸空寺。它建造在30米高的懸崖峭壁上。

衡山是古代傳說中的火神祝融埋葬的地方。

衡山腳下的南嶽廟,佔地面積9800平方米,是五嶽寺廟中規模最大、總體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

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境內,嵩山的名勝古跡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少林寺。

相傳印度高僧達摩來到嵩山林寺,創立名聞天下的少林拳。

中國的四大佛教名山是: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

普陀山是中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按佛教的傳說,它是觀音菩薩說道的地方。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境內,是地藏菩薩的道場。

峨眉山位於四川省境內,相傳是普賢傳道的場所,所以山上的寺廟大多供奉普賢菩薩。山下和山頂氣溫相差15攝氏度,垂直變化明顯,動、植物品種很多。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境內,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4. 10月底去川西自駕游合適嗎

不建議這個時候去,10月底川西氣候已經開始惡劣了,高原的天氣也開始變專的無常。有些地方已經開屬始下雪,比較冷,容易感冒,高原地區感冒是大忌,容易引起肺氣腫。如果不是有多高原生活經驗的話,不建議這個季節去,希望對你有幫助

5. 暑假去川西好嗎,合適嗎,暑假去川西怎麼樣,好玩嗎

歷史上的「川西」指的是四川盆地西部邊緣地帶,不包括川西高原,廣專義上來說包括成都屬、德陽、眉山、雅安、樂山。

而地理上的川西多指四川阿壩州甘孜州等地區。這個地區自然風景優美迷人,九寨溝、黃龍、卧龍自然保護區、四姑娘山、米亞羅風景區、九曲黃河十八彎等風景名勝都位於川西地區,是四川省風景最迷人的一個地區,也是旅遊和戶外的理想去處。

川西壩子,有「小江南」的美稱,因其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孕育了獨特的人文景觀和風俗習慣,這點在現代作家李劼人的《死水微瀾》中有詳盡具體的描述。
由於四川境內多山地、高原,盆地倒是面積小得多。盆地內丘陵縱橫;高原上矗立著巍峨壯觀的冰川、雪山。地勢跌宕起伏,氣候復雜多變。

它又地處中國西南腹地,長江上游。是聯接中國西南、西北和華中三大地區的天然紐帶。東西南北文化在這里交流,長江黃河文明在這里融合。獨特的巴蜀文化,神秘古樸的藏、羌、彝風情。數億年的地質運動,造就了瑰麗險峻的巴蜀風光。獨特的人文地理環境,孕育出了豐厚的文化積淀。

6. 四川農業大學分幾個校區每個校區分別有哪些專業

四川農業大學擁有三個校區,分別是雅安校區、成都校區、都江堰區。

1、雅安校區

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建設路288號

四川農業大學都江堰校區位於世界旅遊文化城市都江堰,佔地面積166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12餘萬平方米。其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四川省林業學校, 2001年4月整體並入四川農業大學設立都江堰分校,2009年11月更名為四川農業大學都江堰校區(2012年2月原小麥研究所地塊整體置入都江堰校區)。

校區現有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旅遊學院、商學院4個學院。

(6)雅安人文地理擴展閱讀:

川農業大學(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簡稱「川農大」,實行省部共建,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111計劃、千人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援疆學科建設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四川2011計劃 、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

是全國首批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試點單位、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聯盟發起單位;四川省首批人才優先發展試驗區2所試點高校之一、省首批新型職業農民試點3所高校之一;是以生物科技為特色、農業科技為優勢,農、理、工、經、管、醫、文、教、法、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具備自主招生資格。

參考資料:網路-四川農業大學

7. 雅安人文地理歷史30條!!!!!!!

區號:0835
郵政編碼:625000
位置:位於四川盆地西緣、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帶
面積:1.53萬平方公里
人口:147萬
行政區劃:轄雨城區和名山、天全、蘆山、寶興、滎經、漢源、石棉七縣
別名:雨城

位於四川盆地西緣、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帶,古稱雅州,現轄雅安市和名山、天全、蘆山、寶興、榮經、漢源、石棉七縣,面積1.53萬平方公里,人口147萬。
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南北差異大,年均氣溫在14.1℃~17.9℃間,降雨多,多數縣年降雨1000毫米以上,有"雨城"、"天漏"之稱。濕度大,日照少。
雅安自古就是內地溝通西藏、雲南和攀西地區的交通咽喉和商品集散地,物資貿易中心,是南絲綢之路的主要通道,有「民族走廊」之稱。川藏、川滇國道和雅(安)樂(山)公路貫穿境內,形成了三千多公里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現代化通訊手段使雅安和全國、世界的聯系更加敏捷。
雅安資源十分豐富,主要礦藏達幾十種,森林復蓋率達35%,水能蘊藏量達1180萬千瓦,名特優新土特產久負盛名,在國內外市場都有相當影響。 雅安是國家規劃的十大水電基地之一。境內水力資源集中分布於青衣江、大渡河兩大水系,有大小河流130多條,水能蘊藏量達1108萬千瓦,可開發量901萬千瓦,佔全省的十分之一,發展水電的條件得天獨厚。 2000年7月通過達標驗收,成為全國第四個、四川第一個實現初級電氣化的地市。

雅安地處四川西部資源富集地帶,境內礦產、林業、農副產品和野生動植物十分豐富。特別是「熊貓故鄉」、「石材王國」、「水電基地」聞名遐邇。世界上第一隻大熊貓標本於1868年由法國生物學家戴維采自寶興縣鄧池溝,其標本現藏巴黎自然博物館,戴維因此連續兩屆選為科學院院士。建國以來,僅寶興縣就為國家提供大熊貓110多隻,其中10多隻作為我國和平友好使者贈予友好國家。境內寶興、天全、蘆山、滎經、石棉等縣均有大熊貓棲息,目前雅安境內的大熊貓佔全國大熊貓活體總數一半以上。此外,境內還有小熊貓、金絲猴、白唇鹿、羚羊、黑頸鶴等珍稀野生動物32種。

概況
雅安是古南方絲綢之路的門戶和必經之路,曾為西康省省會,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門戶」、「民族走廊」之稱,不過名氣最響的稱謂還是「雨城」。
雅安是四川降雨量最多的區域,「雅雨」這一特點,與「雅魚」、「雅女」並譽為「雅安三絕」。雅安山川秀美,生態良好,是天然氧吧,也是世界茶文化、茶栽培的發源地。
自然風光之外,雅安的兩漢文化歷史底蘊豐厚,近代更留下了「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的壯麗詩篇。夾金山公園內,一座紅軍長征翻越夾金山紀念碑高聳入雲,熠熠生輝。雅安,已經成為人們緬懷革命先輩豐功偉績和領略大自然雄奇壯美的旅遊勝地。

8. 蘆山縣在四大地理區域中的哪一個

位於四川省,中國西南地區,四川省西南部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