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國懸空村視頻

地理中國懸空村視頻

發布時間: 2021-02-21 06:05:05

㈠ 被稱為「懸崖村」的阿土勒爾村,進村比登天還難,為什麼還有這么多人去

阿土勒爾村是四川大涼山系南段獅子山下,自兩百年前,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內,阿土勒爾村與世隔容絕,因為沒有盜匪,沒有戰亂,所以這里的土地肥沃,村民的生活自給自足。阿土勒爾村會有那麼多人去的原因之三是因為阿土勒爾村的經濟水平和教育水平較低,面對這樣的狀況,國家也下撥了六點三個億對村莊的道路進行修建,但是阿土勒爾村的交通問題依舊嚴峻,面對這樣的狀況,會有人們前去的一部分原因是想盡自己微薄的一份力給阿土勒爾村的教育送去一點幫助。

㈡ 《地理中國》觀後感

《地理中國》 20121231 系列節目《五嶽》—西嶽華山

華山古稱「西嶽」,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境內,距西安 120 公里。它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

華山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岩體構成的,它的歷史衍化可追溯到 1.2 億年前,據《山海經》記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

現在的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裡」,人稱「天外三峰」。還有雲台、玉女二峰相輔於側, 36 小峰羅列於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謂的西京王氣之所系。

華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中華」、「華夏」 皆因華山而得名。《尚書》里就有有關華山的記載;《史記》中也有黃帝、堯、舜華山巡遊的事跡;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十數位帝王也曾到華山進行過大規模祭祀活動。

華山還是道教勝地,為「第四洞天」,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最為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 20 余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華山是一座無法攀登的山峰,這是自然雕塑師創造的絕品。然而險絕之地自古就有人類的足跡,這些人在絕壁上行走,留下了永不磨滅的歷史記憶。
望採納

㈢ 中國最深懸崖在哪裡

天門山 http://www.9588.com2008-1-17 16:35:59 9588旅行網目的地頻道 張家界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概述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於張家界市澧水河南岸,總面積6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518.6米,控制城市南面的天際線,為張家界最高峰,被尊稱為張家界之魂。 區內山峰相對高差僅170米,使得面積達103平方公里的天門山頂為起伏和緩的台地丘陵地貌,故有「山上無山山獨尊」之稱;又因海拔高,天門山具有高緯度地區特徵,日出比城區早30分鍾,日落比城區遲45分鍾,故又有「天外有天天不夜」之稱。 天門山四季只有冬春之分,晝夜溫差在15℃—25℃之間,平均氣溫低於市區10℃左右。天門山多霧,平均每年230天是霧天,一般多在春夏之交和雨後,平均每天持續3—5個小時,且多在清晨。 天門山一直被當地人民奉為神山、聖山,被譽為「湘西第一神山」。目前已修建開通世界最長的高山客運觀光索道和被稱為天下第一公路奇觀的九十九彎通天大道,這兩項工程被諸多國外媒體稱為「只有中國人才能完成的壯舉」。山頂的天門山寺佔地萬余米,建於唐而興於明,是湘西古往今來的佛教中心,如今原址重建,將於2008年全面對外開放,再現仙界佛國風采。 天門山三景觀震撼面世 NO.1:鬼谷棧道——在一個小鳥也飛不到的地方,挑戰視覺和心理承受極限 鬼谷棧道,位於覓仙奇境景區,因懸於鬼谷洞上側的峭壁沿線而得名。 棧道全長800米,平均海拔為1400米,起點是倚虹關,終點到小天門。與其他棧道不同的是,鬼谷棧道全線既不在懸崖之巔,也不在懸崖之側,而是全線都立於萬丈懸崖的中間,給人以與懸崖共起伏同屈伸的感覺。 站在棧道上俯瞰群山,古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油然而生。由於天門山是國家森林公園,植被特別豐富,加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所以,在這條棧道上更能找到一種在乘坐直升飛機飛越熱帶雨林大峽谷的感覺,這平時只能在電影里看到的場景,在這里能讓你身臨其境。 由於海拔和氣流的影響,很多小鳥都不能到達與棧道平行位置。所以,站在這里,腳下是沒有邊際的綠野,成群的小鳥在峽谷中嬉戲,偶爾有老鷹從眼前掠過,閉上眼,挺著發麻的雙腿,帶著急促的心跳,伸開雙臂,你就能得到一次最完美、最刺激、最貼近自然的SPA。因為,要知道這種在懸崖上賞風景一般都是非人類所能享受的。 如果是雨前雨後,在棧道上則是身邊霧氣盤繞,腳下雲海翻騰,令人抬腿似生霧,邁步如踏雲,人間天界,世外洞天也就是如此了。 據施工人員介紹,此條棧道也是他們所修棧道中施工最難,最險峻的一條。如果您還覺得不夠刺激的話,在棧道的完結處的兩個懸崖之間有一條長160米的懸索吊橋,同時,在海拔最高點還有一個挑戰心裡極限的玻璃站台,在這里,如果你能挺直腰板伸開雙臂,那麼,您就是真正的勇士了。 玉壺峰 NO.2:雲夢仙頂VS玉壺峰,各得其所 天門山的最高點在哪裡?張家界的最高地理坐標在哪裡?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天門山的雲夢仙頂。 天門山原名雲夢山,自古以來就傳說是界於仙凡兩界的神山,天門山的最高點自然就成為了離仙界最近的地方,所以稱之為雲夢仙頂。 以前,由於視覺誤差,天門山東線上的玉壺峰被認為是天門山的最高峰而一度易名雲夢仙頂,最近,在國家測量局的官方測量下,正式認定天門山最高點為位於索道上站附近的1518.6的主峰,「雲夢仙頂」跟「玉壺峰」也終於各得其所。 雲夢仙頂是一座天然的暸望台,整個亭閣採用的是明清式建築風格,與天門山寺交相輝映,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此觀望,奇峰秀嶺層層疊巒。環看四周,天門山十六峰造型各異,天門山寺雄偉壯觀;放眼望去,北面是福德山,東、西方則分別是青龍山和白虎山,遇到天氣晴好之時,還能將武陵源風光盡收眼底,甚至是黃石寨上的六奇閣都看得清清楚楚;眺望城市,澧水河如一條玉帶蜿蜒過城市的南端,張家界市的日新月異一覽無遺。

㈣ 中國最高的懸崖在哪裡

湖南和湖北是來搞笑的么,中國最高的懸崖怎麼可能輪的到大巴山等內這類的小山的地方。容
擺明了在雲南四川西藏的大橫斷山裡才有可能出現中國最高的懸崖。
就天門山那點破高度也想當中國最深的懸崖?
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深的懸崖是雲南普渡河大峽谷的拱王山雪山鄉公路段上的那段垂直深度2200米以上的懸崖,同時公路距離懸崖底部河面也有1830米的垂直距離
祿勸則黑鄉卡租村旁的大峽谷基魯陡崖,高差2200米,請記住這個中國乃至世界上最高懸崖的名字
另外懸崖頂部就是海拔4200多米轎子雪山,旁邊是4350多米的拱王山主峰雪嶺火峰,而河面海拔高度只有970米,峽谷垂直落差多大自己算吧

㈤ 懸崖村全國不止一個,懸崖村是如何形成的

懸崖村名叫阿土列爾村。是位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海拔~1600米的山坳當中。村民們出行,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懸崖。才能夠看到外面的世界。而且大涼遠遠不止一個懸崖村。

那麼懸崖村是怎麼形成的呢?他們口口相傳的歷史是這樣,200多年前,他們的先民就在這里居住。因為獨特的地理條件,沒有匪患,也沒有戰爭,山區土地肥沃,他們過著封閉的自給自足的生活。

懸崖村可能要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作為我們剛才看了一個數據,在大涼山裡有1600個這樣的村落!而且全國也有這樣的懸崖村!

㈥ 這是一張民國的老照片,此照片最早見於2002年的國家地理雜志,當時照片的提供者說這是山西大戶王家的

1、此照片最早見於2002年的國家地理雜志,當時照片的提供者說的這時山西大戶王家的一張老的普通結婚照,提供者和雜志上都沒有說是冥婚,而不是網上所盛傳的照片出自浙江。這應該是最有力的證據了

2、根據中國的民俗,其實冥婚是封建時間對於男尊女卑的一個表現,就是當男孩子死了,那麼家裡到了一定的年齡會找一個死去的女子與其成婚,或者直接找個活的女子抱著死者的照片或者靈位成婚,不可能會出現為死去的女的找或者的新郎的事情,因為當時女子的地位很低下,不會為死去的女子找活著的人舉行冥婚的。而且即使是冥婚也不會和屍體舉行婚禮,而是和死者的畫像或者靈位拜堂,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死者為大,和屍體舉行婚禮這一點完全不符合常理

3、關於照片中女子臉色蒼白,眼角有血跡的問題,當時中國農村照相時非常大的事情,往往只有在婚禮上才會照上一次,一般照相的時候大家都要化很濃的妝,所以照片中女子臉色蒼白並沒有什麼奇怪的,而所謂眼角的血痕,其實很多地方結婚的女子都回在臉上的某些地方化上紅的妝,這更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4、關於女子腳懸空問題,確實怎麼看女子都是腳部懸空不著地的,但是這和新娘是裹腳的小腳有關,大家可以到網上找一些裹腳女子照得老照片看看,那些女子裹腳站立的照片看起來都和這張照片一樣,看起來都是懸空的。

5、沒有右手的其實這完全是惡搞得人的疏忽,如果把照片下載下來放大之後仔細看女子的右手部位,你就會發現其實她的右手是在的,不過是放得比較靠後,由於光線暗,所以看不清楚,放大之後可以看到她的右手攥起來拇指朝前,很清楚。

㈦ 四川懸崖村曾經花6個億修的路,現在怎麼樣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不僅人口數量較多,佔地面積也是比較廣的,一些城市正是由於自己所處地形特殊,而成了遊客們都很喜歡的知名旅遊景點。正是這些美景的陪伴,使得中國很有看點。不僅是國人感覺能在中國生活而自豪與驕傲,就連外國人對於中國也感覺很是好奇。曾經知名度很高的大涼山村,由於出行問題,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

現在通過鐵梯的修建,使得懸崖村的出行跟之前對比,顯得方便許多。遊客們也會滿懷期待地前往懸崖村一游,充分體會一下,這個與眾不同的村莊,到底是怎樣在這樣困難的生活條件下頑強生存的。你們是否來過懸崖村呢?

當年的懸崖村,獲6億資助後變啥樣了?只修了個鐵樓梯嗎?

㈧ 【一張恐怖的民國老照片,心臟病者慎入】此照片最早見於2002年的國家地理雜志,當時照片的提供者說這

有些人不知道它為何而恐怖,只是看上去有些怪異,其實這張結婚照真的很令人恐怖的,它裡面人的表情和照片中的顏色以及背景都是很怪異很陰深的。
大家要這樣看這張照片,點擊滑鼠右鍵,把照片另存為你的任意文件夾內,然後用照片瀏覽器看,在那裡你把這張照片放大幾倍,然後你仔細的注意那個女人的雙腳!你看她是不是沒有腿?!是不是懸空的?!還有你慢慢往上拉,你再看看放大了的那個女人的臉,她那向上翻的眼睛!你會發現什麼呢?!對!這是上弔死時的樣子!!還有,你往後看那個鏡子,裡面朦朧的東西其實是他們的遺像。你再把照片縮小來整體看那個女人的服飾和那個帽子,像不像給死人燒的紙人?!還有就是右下角有個水印似的人頭,你可以把他放大來看。最後我要讓大家注意的是那個女人的右手,沒有右手!不要害怕,因為他們都是死人,因為他們的腳下都沒有影子..........

對這個照片還有另一個說法:
1、此照片最早見於2002年的國家地理雜志,當時照片的提供者說的這時山西大戶王家的一張老的普通結婚照,提供者和雜志上都沒有說是冥婚,而不是網上所盛傳的照片出自浙江。這應該是最有力的證據了

2、根據中國的民俗,其實冥婚是封建時間對於男尊女卑的一個表現,就是當男孩子死了,那麼家裡到了一定的年齡會找一個死去的女子與其成婚,或者直接找個活的女子抱著死者的照片或者靈位成婚,不可能會出現為死去的女的找或者的新郎的事情,因為當時女子的地位很低下,不會為死去的女子找活著的人舉行冥婚的。而且即使是冥婚也不會和屍體舉行婚禮,而是和死者的畫像或者靈位拜堂,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死者為大,和屍體舉行婚禮這一點完全不符合常理

3、關於照片中女子臉色蒼白,眼角有血跡的問題,當時中國農村照相時非常大的事情,往往只有在婚禮上才會照上一次,一般照相的時候大家都要化很濃的妝,所以照片中女子臉色蒼白並沒有什麼奇怪的,而所謂眼角的血痕,其實很多地方結婚的女子都回在臉上的某些地方化上紅的妝,這更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4、關於女子腳懸空問題,確實怎麼看女子都是腳部懸空不著地的,但是這和新娘是裹腳的小腳有關,大家可以到網上找一些裹腳女子照得老照片看看,那些女子裹腳站立的照片看起來都和這張照片一樣,看起來都是懸空的。

5、沒有右手的其實這完全是惡搞得人的疏忽,如果把照片下載下來放大之後仔細看女子的右手部位,你就會發現其實她的右手是在的,不過是放得比較靠後,由於光線暗,所以看不清楚,放大之後可以看到她的右手攥起來拇指朝前,很清楚。

㈨ 哪裡有探索與發現的欄目《千年懸空寺之謎》視頻

不能帖圖片就解說下了

千年懸空寺之謎:歷經山崩、地震 始終屹立不倒

旅遊旺季臨近,山西省大同市文物局的專家們因擔心恆山懸空寺遊人過多而大傷腦筋:這座歷經千年、懸於半空的古寺是否能經得起每日3000餘人的登踏?古建築專家柴澤俊等人為此展開調查,結果大出意料!本片以懸空寺的「結構、位置」為線索,一步步破解懸空寺的懸掛、不朽、承重之迷,最終揭開了這座古寺「千古懸空」的迷團。
它既不宏大,也不華麗,卻超越了地球的引力,懸在空中。它的高度令人恐懼!1500年來經歷了無數次的山崩、地震、雨水侵蝕,它始終屹立不倒。

主持人:站在這個60米高的懸崖上往下看,就好像是站在一個20層樓的樓頂往下看一樣,真的是感覺很玄呀!我想任何人到了那恐怕腳底下都會發軟的。喜歡旅遊的朋友可能已經看出來了,這個地方是一個我們國家非常出名的旅遊景點,它就是山西大同渾源縣的懸空寺。那麼這座寺廟年代非常久遠,據說喜愛它的人是越來越多。遊人越來越多的話,恐怕這座千年古寺的保護工作就會越來越難。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懸空寺、懸空寺,顧名思義,它不僅僅是建造在距離地面60多米高的懸崖上,而且它整個的建築都是懸在半空的!
懸空寺有大小殿堂41間。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所有樓閣的底層似乎從懸崖的立面中凸了出來,看上去,樓閣就好像掛在懸崖上一樣!那麼,這樣一個頗具規模的寺院是靠什麼支撐在懸崖上呢?
恆山地區流傳著這樣的民謠: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馬尾"就是指這些上接樓閣棧道、下至岩石的紅色立木。這些立木總共有30根,被分成三組,每根長度大約十幾米。分別被設置在兩個樓閣和一條棧道下面,給人的第一感覺,懸空寺似乎就是靠這三組立木支撐在懸崖上。難道懸空寺就是靠這些立木支撐起來的呢?

常學文在懸空寺管理處工作了10多年,開始的時候,他也認為懸空寺是靠這些立木來支撐的,但是,一次偶然的發現,讓他感到十分疑惑。
常學文大同渾源縣文物局文物科長:這個地方,懸空寺的兩個三層樓閣連起的一個古棧道,這個棧道的下面,我們大家從下面看這個柱子好像是一個支撐的作用,實際上它能晃。

這些能夠晃動的立木十分細小,直徑不超過十厘米。而上方的樓閣重達數十噸,這樣纖細的立木,能起到支撐作用嗎?更令人奇怪的是,查閱懸空寺的歷史資料,人們都沒有發現立木的蹤跡。

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趙思:90年代初我去的時候,在懸空寺的棧道上沒有立柱,在兩邊的殿上也沒有多少立柱,這樣就看來說什麼呢,沒有立柱它照樣懸空。

趙思敬曾多次對恆山懸空寺進行考察,在早期拍攝的照片中,他並沒有發現有立木,因此他懷疑懸空寺下面的立木,根本就沒有支撐作用。如果沒有這些立柱,樓閣和棧道究竟靠什麼支撐?

考古學家們發現,在所有懸空寺的樓閣和棧道下都埋有橫梁:這些直徑50厘米左右的木材,好像是從岩石中長出來的一樣。這些橫梁露在外面的部分大約有一米左右,它的上面正好是用木板鋪成的走廊。不僅走廊,整個樓閣的底座也直接壓在這些橫樑上。

專家統計,懸空寺共有這樣的橫梁27根,這些橫梁很可能才是挑起整座樓閣的關鍵,但令人困惑的是,懸空寺周圍都是高達百米的懸崖峭壁,這些橫梁的架設,古人究竟是如何完成的呢?

上個世紀80年代,考古學家在峽谷南部陡峭的石壁上,無意中發現有兩排方形石孔。有趣的是,這些石孔沿著山崖在河道上方一字排開,像是要把人引出山谷。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棧道?

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羅哲文先生長期從事中國古建築的研究工作,他從這些石孔的排列方式推斷,這是木材的插孔,這很可能是一條古棧道的遺跡。

為了能通過絕壁運輸物資,古人在懸崖上開鑿石孔,然後將橫梁插入其中,再用木板鋪平,就建成了一條在山崖上通行的棧道。羅哲文認為,懸空寺的橫梁也是插入了類似這樣的石孔,起到支撐作用。

羅哲文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就是跟一樣,完全一樣,就是跟這個懸空寺,就是在山崖上打洞,把這個梁插進去。

從懸空寺現存的橫梁來看,橫梁的直徑和這些石孔十分吻合。據測量,這些石孔的深度都在一米左右,因此有人推算,石孔的深度再加上橫梁露出來的一米,懸空寺橫梁的長度可能只有兩米。

但懸空寺樓閣的重量遠遠超過棧道上木板的重量,兩米長的橫梁能支撐起巨大的樓閣嗎?

羅哲文認為,懸空寺下方的橫梁長度肯定不止兩米,目前橫梁露在外面的一米只是它本身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橫梁隱藏在山崖里。如果這些橫梁只有兩米,那麼整個樓閣早就已經跌下深淵!

羅哲文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一根這個杠桿似的,一根梁它挑出來了,它挑出來,很長的後尾在山崖里頭,很深的,能比挑出來這一部分,有三分之二。它就是保證了挑出來這一部分的安全。

主持人:我們就可以把這兒看成是恆山的山體,這個我們把它給看成這個橫梁,單獨的一根,這個小建築就是把它當成懸空寺。我們用它來說明什麼呢?我們假設這個橫梁它是4米長,現在我們在山上開鑿出來的這個岩洞,我指的是這一部分。這一部分的長度是一米。現在我把橫梁給它打入這個石洞之中。這樣一來呢?它就是橫梁有一米長的距離被打入了石洞。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在橫梁的下面,它還有一部分是3米長的這個岩石的基座,這樣一來就變成了什麼呢?變成了橫梁它有3米都是緊緊地依靠在岩石之上的。只有一米是真正懸空的,這構成了一個杠桿,橫梁本身是個杠桿。那麼這個基座的盡頭處就變成了這個支點。那麼懸空寺的這些建築呢,恰恰就是在這之上。但是,在這個外側,還是有一米的距離,它是真正懸空的。而這個地方對於懸空寺來說,它恰恰又是一個走廊。那麼遊人們都會在上面穿行。所以有人就考慮,說如果這部分的遊客要是站的人特別多的話,這個橫梁還能承受得住嗎?會不會喀嚓一下,出現危險呢!

專家們在對橫梁進一步調查時發現,棧道下方的立木可以晃動,沒有支撐的作用,但在樓閣下方的立木卻完全不同,這些立柱正好頂住橫梁,幾乎無法移動,難道這些立木也起到了支撐的作用嗎?

羅哲文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因為這個木料相對重了,所以它必須得下面有這個柱子頂著,這樣它就安全了.過去我們俗話有一種說法叫牆倒屋不塌,牆到了,這個房子塌不下來。它為什麼?它就靠這個柱子梁頂著。

懸空寺最高的建築三官殿下,共架有22根立木。這些立柱上端支撐著橫梁,下端牢牢地壓在岩石上。正是這些立柱和橫梁共同構成了一個有力的支撐體系,保證了樓閣的懸空和行人在走廊上的安全通行。羅哲文在多年的研究中發現,這種橫梁加立柱的支撐方式,在古代建築中應用十分廣泛。

羅哲文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古時候有個叫有巢氏、有巢,巢就是鳥的那個巢呀。可能比神農氏還早,他就是在樹上就像鳥兒搭窩似的,用枝子、樹干把它搭成一個房子,這就是從這個來源。這個來源後來發展成為中國木結構體系。

中國古代的工匠很早就已掌握了這一技術,在皇宮、都城、橋梁、民居中大量應用,但要在恆山這樣一個懸崖絕壁之上,建築寺廟幾乎超越任何人的想像。所以懸空寺一建成,就被視為一個奇跡。

趙思敬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嘉慶重修一統制》上記載說,這個懸空寺是初創於北魏,到元代的時候是非常興盛的。

懸空寺上現存最早的三尊石佛大約是公元500年的北魏時期雕刻的,因此懸空寺至少已經有1500年的歷史。對於今人而言,1500年前的工匠既沒有炸葯,又沒有今天復雜的施工機械,他們是如何在石壁上開鑿石孔的呢?張守直是渾源縣有名的石匠。至今還保留著祖輩傳下來的鑿石工具。

張守直:這個東西這是老輩傳下來的,這叫喇叭,這個叫鏨,古老的時候這個鋼材缺,它這個把這個按上,這面磨,這面不磨。

專家們推斷,當年的工匠僅憑這些簡單的鐵制工具,就足以開鑿出用於放置橫梁的27個石孔。

如今當年古棧道的橫梁已不復存在,但這些石孔打鑿的痕跡卻還清晰可見。那麼,古人是怎樣將橫梁牢牢地插在石洞中呢?上個世紀90年代,文物保護部門試圖更換部分懸空寺的橫梁,卻發現無法將橫梁從石孔中拔出,費盡周折之後,專家們發現,所有的橫梁被作過獨特的處理,插入石孔的一端打上了楔子,打入洞內,楔子會撐開橫梁,牢牢卡在石壁上.它的作用類似今天的膨脹螺栓,打的越深,固定的就越緊密。

主持人:現在,我再給大家做一遍這個演示。現在我把楔子輕輕的先楔入到這里,楔入到橫梁里,現在把橫梁開始往石洞里插,外面不停地敲擊。這個楔子已經完完全全的給它嵌入到了這個橫梁當中,因此,它整個前面的這個頭,就變的非常大,實際上就是膨脹的意思。這樣果真這個橫梁就拔不出來了,實際上大家想一想,換到懸空寺上,就是同樣的。這個橫梁,就可以非常穩固的被死死的卡在山崖之上了。這也就是懸空寺千年不壞的一個理由。因為那個時代的建築材料,我們沒有什麼其他的選擇,只能是選擇木頭。但是,木頭大家都知道,它是有一定壽命期限的,它是會腐蝕的,懸空寺它畢竟是1500多年前建造的,這些木質是否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呢?

據史書記載,懸空寺從建成至今的1500年間,曾經歷過多次大的維修。今天的懸空寺雖然結構和位置並沒發生任何變化,但專家們從建築的風格判斷,現存的懸空寺建築大部分在明朝時重建過。

羅哲文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從它建築的法式,就是它這個結構,是明朝的。斗拱它是隨著每一個時代的發展,它是變化的。

據寺內一塊清同治年間的石碑記載,懸空寺木結構的維修最近一次據今已有140多年。雖然這些橫梁已經開裂,卻沒有腐朽。橫梁經得起百年風雨的侵蝕的關鍵,在於經過了一道特殊的處理。

趙思敬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由於用桐油泡過,或者說一遍一遍的刷漆過,又沒有蟲蟻的腐蝕,這樣使它能夠一千多年以來,仍然堅實的在這個岩石上。因為它用的木頭是當地產的這種鐵杉木,鐵杉木在中國算是比較多的,這種木頭,適合於建築,造船,車輛都非常適合。

主持人:根據寺里石碑的記載說,在當時工人們首先是要先把這個橫梁來給它布置完成,然後,再在山腳下,利用這些木材,製造出來每一個建築上使用的木質構件。當把所有的構件都造完之後,把它們搬運到山頂上,到達山頂之後,再用繩索把工人和這些部件都放到山腰,然後,工人再把這些部件拼成每一個每一個單獨的一些建築。當所有個體的建築都完成之後,這個工作還沒有結束,還要再鋪上棧道,把單個的建築連接成整體,這樣就便成了懸空寺。當然,這個用時是非常長的。那麼古人當時有一句詩來形容懸空寺,叫做"飛閣丹崖上,白雲幾度封,蜃樓疑海上,鳥道沒雲中。"但是現在這座空中樓閣卻面臨著一種來自於地下的威脅!

上個世紀90年代,一場危機降臨懸空寺所在地金龍口山谷.

王霞懸空寺管理理處工作人員:中午1點48分,當時我們剛吃完中午飯,我們在接待室休息,正在休息時,突然外頭轟隆聲巨響,好多石頭飛落下來,懸空寺是灰茫茫的什麼都看不到,我當時特別害怕,以為懸空寺不在了,那麼大的石頭全部砸到里頭了,很值得慶幸的是什麼呢,懸空寺安然無恙,毫發無損。更高興的是什麼呢?當時我們接待一批42人的德國團,全部在寺院里頭,也毫發無損。

剛才的一幕是由地震引發的懸崖滾石。渾源縣的歷史上曾經有多次地震的記載,最近40年發生了兩次六級以上地震,其中一次使渾源縣城三分之一的房屋倒塌,造成很大損失。懸空寺安然無恙! 是什麼原因使這個空中樓閣沒有垮掉呢?懸空寺是一個典型的古代木結構建築,不但懸空的樓閣靠木材支撐在懸崖上,樓閣本身的框架結構也是由木質的樑柱組成,形成一個榫卯結構。

羅哲文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橫梁立柱它結合的叫榫卯,這個榫鉚結構,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能防震,它能夠吸收震能,我說它叫彈性結構。

榫卯結構就是一根木頭凸出的部分插入另一根木頭相同尺寸的凹洞裡,這種結構的建築在受到巨大外力作用時,部件彼此錯動,當外力消失時又能恢復原狀,所以不會遭到徹底破壞。這一結構的特性正是懸空寺在歷次地震中能夠倖免於難的主要原因。

懸空寺的頭頂是翠屏峰200多米高的懸崖,200米高空墜下的巨石為什麼卻奈何不得一個小小的寺院呢?

從側面看,翠屏峰的立面是一個凹進去的弧形,懸空寺所在的位置恰好是翠屏峰的最凹處,所以從山上滾落的岩石只會從懸空寺的前面直接落在地下,根本砸不到懸空寺。

趙思敬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懸空寺之所以能夠1400多年以來,沒有什麼變化,也沒有什麼塌落,這個和它所選擇的環境是有關系的,我們看懸空寺,它所在的那個位置是一個鍋底,在山上說是一個鍋底,這個鍋底上面,它可以在雨季時候擋住雨。

趙思敬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在這個日照的時候呢,它只有上午能夠照幾個小時。

懸空寺所在的翠屏峰俯瞰是一個內收的弧形,對面的橫山主峰也是一個內收的弧形。兩座山的山峰就象兩只手一樣包攏著懸空寺,使懸空寺的日照時間很短,避免了暴曬引起木材風化,恰恰是極短的日照時間,為欣賞懸空寺獨特的夜景創造了條件。

考古專家還發現這個峽谷有些異常:渾源河從懸空寺腳下流過,而峽谷一側的懸空寺卻是乾燥異常;這個峽谷的谷底風很大,但懸崖上的懸空寺的風卻非常小。

原來,兩山之間的金龍口峽谷的出口十分狹小,不管多大的風吹進谷底,到了懸崖的凹處就會變小,大風吹走了渾源河的水氣,反而保證了懸空寺通風乾燥。

羅哲文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山有突出來的地方,或者是有變化的地方,就把它用梁子或者橋結合起來,這樣就變成了一個仙山樓閣式的組合的一組藝術,價值很高的,的確有音樂式的,有起伏昂揚的這種,我覺得從這方面來說,懸空寺體現的非常非常的好。

今天再次行走在懸空寺的樓閣和棧道上,時間彷彿已經停止,只有奔流不息的渾源河和山谷的風聲提示我們,這座建築早已和山谷渾然一體。時光流轉,正是1500前的工匠的智慧,在懸崖峭壁之上,創造出了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偉大建築。

主持人:據說當年唐代的大詩人李白游歷到此,見到懸空寺,此情此景,讓他詩性大發,不過當時他沒寫詩,反而是揮筆留下了兩個字叫」壯觀」。這很難得,李白的詩不少,但是留下來的字並不常見。後來到了晚明時代的時候,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也到了這個地方,欣然揮筆寫下了「天下巨觀」,以此來形容古代建築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懸空寺它建造的那個年代,我們的那些古代的祖先們,他們沒有我們現代化的生產工具,沒有我們現在這么好的建築材料,他們只是簡單地利用一些木材,幾根繩索,還有就是幾把鑿子,巧妙的利用了恆山的地形地勢,居然就建造出了這樣一座宏偉的建築,的確是很讓人佩服。不過說到底,懸空寺它畢竟是一個木質結構的建築,現在我們後人要做的就是應該想方設法地延長它的壽命,讓它能夠永遠的屹立在恆山。好,感謝大家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學》,下期節目我們再見。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