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人文地理學2013考研復試線
A.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所環境工程專業一般初試要考什麼專業課,每年的分數線多少啊
考中科院環境工程研究生需要考的科目:
政治、英語、專回業課一和專業課二答。政治和英語是全國統考,各個院校必考。
專業課一,環境工程專業大多數院校都考數學二,個別院校考數學一,也有考一門環境工程專業課的,若考前二者則為全國統考,若考後者則為各院校自主命題。
專業課二必考環境工程專業課,為各個院校自主命題。具體到章節的內容,請關注7、8月份教育部公布的考試大綱和要報考學校公布的招生簡章。當然,除政治外也可以先參考往年的先復習,因為新大綱和簡章較往年只是政治內容調整幅度較大。
B. 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生在哪裡上學
中科院能招生態學專業的研究所很多,分別在地學部和生命學部。根據各專個所地理位置、學科優勢不屬同而錄取比例有所不同,一般京區研究所錄取比例稍微低點,總的來說考上不難。
如果想報考在北京的中科院研究所,可以選擇: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科院生態環境中心
京外的主要有:
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所、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所、中科院蘭州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科院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中科院華南植物所、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所、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中科院南京湖泊與地理所等等。
C. 想請教一下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的待遇
樓主准備那一年考?中科院的研究生都是公費,除此之外還有每月的生活補助費,研究崗位津貼,我是今年考的,你也是今年的考生?
D. 為何中科院一堆研究所考研分數線相差如此懸殊
因為中科院下屬有很多研究所,每個研究所的位置和科研不一樣,所以分數不一樣,你說的這種情況也有喲,所以建議還是努力考爭取考一個比較高的分數
中國科學院(英文名稱: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中科院)成立於1949年11月,為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咨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
中國科學院提出了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構想,先後實施知識創新工程、「創新2020」、《「率先行動」計劃暨全面深化改革綱要》
提出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創新促進發展,科技引領未來》、《創新2050:科學技術與中國的未來》、《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等戰略研究報告。
據2018年11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全院共擁有12個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3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上海市共建上海科技大學)
130多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210多個野外觀測台站,承擔20餘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與運行,正式職工7.1萬餘人,在學研究生6.4萬餘人
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學學科體系,物理、化學、材料科學、數學、環境與生態學、地球科學等學科整體水平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一些領域方向也具備了進入世界第一方陣的良好態勢。
在解決關系國家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上,已成為不可替代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一批科學家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發揮了關鍵和中堅作用,並作為我國科技界的代表活躍在國際科技前沿。
2019年9月,經黨中央批准,十九屆中央第四輪巡視將對中國科學院黨組織開展常規巡視。
E.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的歷史沿革
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 1958年6月,中國科學院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隊在原中國科學院青甘綜合科學考察隊之冰川小分隊的基礎上成立(是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的前身),大本營設在蘭州。
1962年中國科學院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隊調整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冰川凍土研究室。
1965年與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沙漠研究室(原治沙隊)合並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沙漠研究所。
1978年以冰川凍土研究領域為主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 1958年10月在蘭州建立了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地球物理研究室,領導進行人工降水、人工消雹和融冰化雪等試驗研究,並負責管理蘭州觀象台業務。
1959年5月正式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分所(是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的前身),主要開展青藏高原氣象學、高原和乾旱氣候、輻射氣候、邊界層物理、雲和降水物理、大氣電學以及大氣環境監測評價等領域的研究。
1974年4月1日正式組建了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 1958年10月,國家有關部門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召開了內蒙古、新疆、甘肅、青海、陝西、寧夏六省(區)治沙規劃會議。
1959年3月在蘭州成立了中國科學院治理沙漠科學考察隊(簡稱「治沙隊」,是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的前身),並分別成立了10個考察隊,當年就開始了北方地區的沙漠、戈壁和沙地的綜合考察。
1962年中國科學院治理沙漠科學考察隊調整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沙漠研究室。
1965年整體從北京遷至蘭州,與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冰川凍土研究室合並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沙漠研究所。
1978年以沙漠研究領域為主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 截至2013年,寒旱所共有在職職工645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科研人員347人,科技支撐人員160人,正高級技術人員93人,副高級技術人員146人,進創新崗位人員473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7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3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4人,國家「西部之光人才計劃」入選者81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程國棟、秦大河、姚檀棟、賴遠明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安黎哲陳國雄董治寶馮起高艷紅何元慶何志斌侯書貴黃春林金會軍賴遠明李鋒瑞李寧馬小飛.齊吉琳拓萬全王寧練王若愚王新平溫智文軍吳通華效存德謝昌衛徐建中薛嫻楊保楊梅學宜樹華余曄張明義趙暉周立華左小安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董治寶馮起侯書貴康世昌賴遠明李新李新榮王寧練王訓明吳青柏效存德楊保姚檀棟趙文智 2014年3月,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已形成七大研究室、三大研究系統的龐大科研及支撐體系,突出了冰川、沙漠、高寒區資源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特色。七大研究室分別是:冰凍圈與全球變化研究室,沙漠與沙漠化研究室,高原大氣物理研究室,凍土與寒區工程研究室,寒旱區水土資源研究室,生態與農業研究室,遙感與地理信息研究室。三大研究系統分別是以實驗分析研究為主的實驗分析系統,以野外觀測試驗研究為主的試驗觀測系統,以信息共享和網路應用、圖書編輯服務為主的信息平台系統。為使科研與支撐體系融合成為有機整體,實驗室和野外台站均歸入到相應研究室。對外,實驗室和野外台站是相對獨立機構;對內,以學科領域為核心,研究室、實驗室、野外台站三位一體,形成整體;既可加強實驗室的外圍梯隊力量,又可使研究領域形成研究、實驗、試驗相結合的有效組合,促進學科發展。
國家重點實驗室:凍土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寒旱區陸面過程與氣候變化重點實驗室、內陸河流域生態水文實驗室、沙漠與沙漠化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寒旱所遙感與地理信息科學研究室、內陸河流域生態水文實驗室
甘肅省省級重點實驗室:甘肅省極端環境微生物資源與工程重點實驗室、內陸河流域生態水文實驗室、寒旱所遙感與地理信息科學研究室、甘肅省黑河生態水文與流域科學重點實驗室 設施設備 根據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的儀器設備分被應用於研究所環境演變監測平台、環境演變分析平台、工程方法研發平台、逆境生態研究平台、計算模擬平台五大平台。有以下在用大型儀器設備。此外設有便攜設備調度中心。
環境演變監測平台:三維地貌激光掃描系統、多相流力學實驗測量系統
環境演變分析平台:離子色譜儀系統、離子色譜儀ICS-3000型、氣體同位素比質譜儀MAT-253、氣體同位素比質譜儀MAT-252、離子阱氣質聯用儀、X射線熒光光譜儀、釋光全自動測量儀、室內風沙環境風洞、氣體穩定同位素質譜儀
工程方法研發平台:多通道探地雷達、地質雷達、AGI多道分布式密度電法儀器、振動三軸材料試驗機、振動三軸試驗機
逆境生態研究平台:實時熒光定量PCR儀
計算模擬平台:超級計算 館藏資源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圖書館於2000年由原中科院冰川所、沙漠所、大氣所圖書館合並組建而成,本館是一個小型、專業化圖書館,以地學為主,邊緣學科為輔,突出書刊的學術性、理論性,力求書刊的系統性與完整性,寒旱所圖書館館藏書刊具有鮮明的冰川、凍土、沙漠和大氣、水文專業特色。截至2006年11月,有中西文現刊182種、中英文報紙16種:館藏中西文過刊3萬余冊,最早可回溯至1929年, 中文圖書23000餘冊,英、俄、日文圖書22000餘冊;各類地圖十萬余幅,航空照片近十萬張,水文氣象資料近萬冊。
F. 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怎樣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簡稱寒旱所)是按照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內點」工作的戰略容部局要求,由中國科學院原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蘭州沙漠研究所和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通過學科定位、機構調整、研究領域交叉融合,在保留原有的特色學科基礎上,凝練出優勢研究方向,於一九九九年六月整合而成。
G. 中科院資源與環境學院考研 它的人文地理怎麼樣啊 近兩年分數線多少英語分數高嗎
很不錯的 中科院的待遇很高,分數大致國家線高個十分吧 英語就是國家線
H. 各位大大好,我現在大四,為了將來有好的工作,我想考中科院寒區與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的研究生。
任何高科技人才都會有用武之地的,再說,你選這個專業將來就一定要干這類工作嗎?還是為了有個學歷。
I. 請問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人文地理方向考研分數是多少,錄取人數大約有多少
碩士人文地理來方向自招生,一般一個老師招一個,每年的情況不一樣,你可以通過查招生簡章知道,不過近來有減少的趨勢,推免的較多。錄取分數,英語一般是55左右,錄取分數也是根據每個老師報考的分數來確定的,這也就是說每個老師的分數線是不同的,一般只有考的越高越有可能去面試,這是我知道的以前的情況,僅供參考
J.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考研復試分數線
至少得過國家線,數學90分以上,總分320以上就可以復試了,成績低的話得好好准備復試,復試會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