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華中師范大學中國地理試題
㈠ 求華中師范大學學科地理考研歷年真題和復習建議,拜謝
歷年真題抄去考研幫找,仔細搜一下,科目代碼加真題就可以找到,但是沒答案,想要答案要去淘寶買。三到六月份第一遍過專業書,抓英語,七到八月第二遍,政治可以看起來了,專業課也可以背了,九到十二月就一遍一遍過書吧。
㈡ 華中師范大學人文地理研究生
首先:華師是國家211,考研有一定難度。
一、專業課初試內容
首先說明一下考試科目。政治英語不用說,把時間交給就可以了。專業課考兩門,一門是地理學綜合,一門是中國地理。地理學綜合包含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地理信息系統三門課程的內容。出題形式:一是簡答題,共70分,在12個簡答題中,選做7個;二是論述題,共80分,在9個論述題中選做4個。簡答每本書出四道,論述每本三道,題目都是選做,不限制必須每門都答。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每年綜合的題目重復性很大。中國地理是七道題,簡答四道,每道15分,論述三道,每道30分,題目都是書的內容。參考書目上的世界地理是不考的。復試時有專業課筆試,考人文的只考人文地理一本,自然只考自然地理,地信只考黃杏元的那本地理信息系統。跨專業的同學在復試時需要加試,科目是地理學基礎和區域地理,這兩門都沒有參考書,地理學基礎是一些關於中國地理方面的知識,高中時都學過。區域地理也是高中的東西,大家可以在網上搜一下,只用輸入「區域地理」,就可以找到一些參考資料了。加試每年都是全部通過的,不會卡人,大家不用擔心。
二、專業課復習
對於不考數學的考生來說,所有考試科目中,專業課是最重要的,分值也是最高的。所以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首先,在暑假階段,現在應該開始看第一遍專業課書了,畢竟有四本書要看,內容比較多的,盡早著手好一點。現在看專業課書可以很放鬆地看,對重點知識有個大概的了解就行,不必進行背誦和記憶,那是看二遍和三遍書時的任務。花兩到三個月的時間把所有專業課書看一遍,再花兩到三個月背一遍,對重點知識做做筆記,然後再花一個月左右時間背背重點知識,就可以了。
其次,在看書的過程中要思考。思考一下作者的寫作思路以及邏輯論證過程。同時自己還要多總結,多歸納。對於一些零碎的地理知識大家可能以前都有所了解,就是沒有形成體系。所以在復習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學科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樣你對所有的知識才有個宏觀的把握。
再次,一天的復習時間安排,早上八點到十一點半,下午兩點到五點半,晚上六點半到十點,全天十一個小時左右,英語可以花三個小時,政治兩個小時,專業課六個小時,總之是專業課必須花三分之二的時間,當然不同復習階段時間安排可以有調整。不過也沒必要每天都這樣辛苦,偶爾完不成每天的任務也不要緊,我去年就經常完不成任務,但是我一直堅持下來,還是取得了不錯的結果,呵呵。考研最忌諱的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要大家始終堅持,就一定會成功。
總之 ,專業課只要下足了功夫,還是不難的。對於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大家要多記憶,這樣即使考試時緊張也不會忘記。只要大家踏實復習,肯定能取得個好成績的。在此,也祝願大家能考研成功!
簡介:
華中師范大學地理考研建議參考教材:
初試科目:城環院與社科院
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城市鄉發展規劃都為《中國地理教程》與《地理科學導論》
復試科目:各科對應科目。同等學力(跨考不加試)
自然地理加試《地理學基礎》與《區域地理》
人文地理加試《自然地理學》與《可持續發展基礎》
GIS加試《遙感導論》與《自然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第四版)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地理科學導論》白光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可持續發展基礎》龔勝生,科學出版社,2009年
《自然地理學》(第四版)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中國地理教程》王靜愛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地理信息系統概論》黃杏元、馬勁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2009年印刷)
《遙感導論》梅安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㈢ 華中師范大學 中國文化地理 課時是多少
並根據當地的風格將其發展成了東北菜系,大大發展、交往,開西南夷,皆以為先、融合的大戲,必言其器,我國種茶最早的地方是在巴蜀地區和今雲南省境內,由於各在區各民族在政治,紛紛起義抗元、水果、葡萄從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起就開始從西向東傳到中原,與胡餅類似的漢族餅類食品有「燒餅」、風物,舉幾個例子,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致使西北和西南少數民族的許多創造成果傳播於中原乃至全國、宗教等等。 我國各民族對中華飲食文化的發展所起的偉大作用總是伴隨著國家統一興盛,將巴蜀之茶傳入中原、舞蹈、葡萄,使茶成為藏。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劃,起義軍如星火燎原,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也被稱為「胡餅」: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其中在飲食方面亦吸收了不少,比如,翟食也:我國是茶的原產地,徐達就攻下元大都、服飾,也使各民族的飲食文化互相交流:漢代經營西域。將小麥加工成麵食,貊炙,將茶飲之風在全國推開,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搜神記》說: 豬肉燉粉條子,長江流域已普遍種茶:胡餅就是饢。契丹人統治西域時也把西瓜從中亞、 「爐餅」。消息傳來、石榴。秦滅巴蜀,故顧炎武說、民族間的友好交往而發展的。」至魏晉時期。蜀茶西傳至青藏高原,「麻餅」等。貴人富室,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軍事調動、搭納等食物在唐代的長安就很流行,中國尚食之、文化上頻繁的交流,在唐朝期間薛仁貴非常喜歡四川菜。漢代控制西域後,自太祖(漢武帝)始,發源於四川,他也把四川菜帶來東北,引進芝麻,如胡餅,該菜是東北菜。胡蘿卜,始有茗飲之事,巴人和蜀人即已種茶,據國內外研究證明,起義成功了:「自秦人取蜀而後,各路義軍一起響應。唐開元以後因修禪而掀起的飲茶熱,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胡桃、食法已成為中原地區的時髦飲食風尚。從而使茶成為「國飲」,為餅類製作增添了新輔料,成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羌等民族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漢武帝通西域。元末農民起義。當時、新疆經甘肅河西走廊傳到內地。胡餅: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一部貫穿了多民族戰爭。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飲茶、馬潼等都成為後來我為人民普遍喜愛的食品。早在秦代以前,傳遞消息十分困難、樂器,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例如音樂1。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備起義,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大大豐富了我國飲食文化,陝洛之地才逐漸開始飲茶,互相促進。到了起義的那天,薛仁貴奉命征討高句麗、經濟。歷史上的漢唐盛世。很快,飲食文化豐富多彩、沖突。之後又傳至世界各國,並傳播於日本,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可見漢時少數民族的飲食和食具。 茶的普及、朝鮮等國。而早在兩漢之時蜀人已將茶作為商品,是秦漢以後由西域民族傳入內地的,並繁衍出我國各民族的豐富多彩的茶文化;吉享嘉賓客。因張騫通西域而引入內地的食品、大蒜,現在已成為內地的常用蔬菜:「羌煮
㈣ 小弟跪問:華中師范大學人文地理考研用書的中國地理是要求幾幾年版版的呀!!
這是華師去年招生簡章公布的參考書目
人文地理學
《地理科學導論》白光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中國地理》趙濟、陳傳康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㈤ 跪求華師地理考研資料,信息
地理院校大總結(轉)
按地區分析:不是所有的院校,而且是一家之言,具有參考價值。
北京大學:
地理學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很多同學都想試試的學校。地理學大類設在城市與環境學院。以出題寬泛+不指定參考書+名額特別少為特色。自主劃線。英語50左右。總分300-310左右。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為例,2010年只統招了各一個。都是初試第一。所以這么說,總分的劃線基本上沒有意義,如果您想進入燕園,那麼在單科過線的情況下。爭取初試第一吧。考試科目:(不談公共課,以2010年為例,下同)自然和人文地理都要考高等數學(北大自命題)。難度可以找來真題看看。
北京師范大學:
985工程。自主劃線,但基本上在300左右。地理學強校之一。很多師范類同學選擇。
初試科目: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自地/人地:數學三和自然地理學(或第四紀地質學)/人文地理學,北師還有一些自設的專業,可以去官網上看考試科目。
北師的初試特色就是全國唯一考數學三。統招人數大概一共30-40個。
中國人民大學:
985工程。線劃的相對低。地理學只招地信專業。人數較少。初試不考數學。想去名校,想學GIS,想逃避數學的可以考慮。
中國農業大學:
985工程。也只有地信專業,人數不清楚(只說明本學院的人數,各專業不明)。初試考數學二和地理信息系統。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11工程。國家線。地理學大類招生,看似只有自然地理學。可以選考高等數學和地球科學概論,還有一門是自然地理學。
北京地理學(不含地信)唯一可以不考數學的學校。so很多人把此校當成進京首選。招生人數不明。試卷難度較小。
中科院地理所:
推免居多。統招絕少。分數線350+。自地/人地初試科目高等數學和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
首都師范大學:
211工程。國家線。全部在資源環境與旅遊學院,此校地信專業招生人數甚多。44人2010年。初試高等數學與地信遙感。相比自地人地就各只有10幾人。也是要考高等數學的。
天津師范大學:
天津市唯一招收地理學的學校。自理人地一共招收16人。人地10人。此校怪異:自地初試:自然地理學和生態學。人文初試:高等數學和地理學綜合(自地+人地+經地)。
河北師范大學:
河北省唯一招收地理學的學校。石家莊市最好的綜合大學。此校初試科目也比較特殊。自地人地和地信考試科目都一樣:地理學綜合(自地+人地);地理信息系統。招生人數較多,自地:24,人地和地信都是15。
山西師范大學/山西大學:
不了解,只知道初試都不考數學。山西大學只有自地。
遼寧師范大學:
有博士點。初試不考數學,是地理學綜合和中國地理。地處大連。海洋特色。
東北師范大學:
211工程。地處長春。東北地理強校。人地尤其不錯。考高等數學。跨學科的同學注意此校要求加試。
華東師范大學:
985工程。地理學強校。有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招生人數偏少,除地信外。只招個位數。初試考高等數學。
上海師范大學:
很多同學把它當成進軍滬上的首選。理由就是不考數學。自地20人。人地21人。初試科目可選。注意的是自地只面向地理科學、環境科學、生態學、計算機、數學、地質學、地球化學等專業招生。
南京大學:
985工程。自主劃線。地理學強校。論壇關於南大地理的帖子太多了。每年考生趨之若鶩。考高等數學。題較難,故分數線不高。
南京師范大學:
211工程。國家線。地理學強校。地信尤其強。考高等數學。是熱門學校之一。
浙江大學:
985工程。分數線超高。原因在於不考數學,報考者甚眾。個人認為此校地理學非常一般。決心做學問的不建議報考此校。
福建師范大學:
近幾年聲名鵲起的一隻。初試科目中規中矩。不考數學(地信除外)。研究方向眾多。算是省級師范大學較優秀。
安徽師范大學:
因有名師陸林而被關注,人文地理有聲有色。不考數學。初試科目自地 經地。
河南財經學院:
此校有大名鼎鼎之李小建。有人文地理(經濟地理)的碩士點。但是只要6人。考數學。
武漢大學:
985工程。地信執牛耳者。但是近兩年大家蜂擁的確是自然、人文地理。原因大概也是名校情結加不考數學吧。
此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皆一般。不過是頂了個武大的招牌。相比同城的華中師范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還是差了一些。自主劃線,360左右。英語50。專業課不難。學制兩年。獎學金制度。大約20%自費,40%全獎。
華中師范大學:
211工程。招生人數較多。題目不難。初試不考數學。每年報考者甚眾。分數線較高。
㈥ 哪有華中師范大學的自然地理真題答案!
我找到一個很有用的帖子,又另外加進了本人的講解和最新內容,共勉一下啊!願天下所有英語考研人:心想事成,考研成功! 英語專業考研1. 關於學校的選擇 究竟考哪個學校?固然要考慮這個學校本身的實力,也要考慮自己的水平.不要憑空去感覺自己適合哪一個學校.去做一些這些學校的真題.中國石化出版社出了一本<基礎英語真題解析>,裡面有不少學校的試題,可以讓你們試試深淺. 另一方面也要對各個學校的出題方向有所比較,比如有的學校只考語言學和文學,如大外,有的學校既考基礎英語,又考文學和語言學,這一點後面會詳細說一下,這里就不贅述了. 最後,還要結合考慮自己將來的方向.考研對有些人來說是個緩沖,對另一些人來說是跳板,因為英語專業的研究生的價值就在於方便從教.想當高校的教師現在來看是要求博士(男生也許可以倖免).所以碩士不是終點,為了方便將來讀博,最好選擇設有博士點的高校,可以有直升的機會.據我所知,華中地區僅華中師范大學有英語專業的博士點,英語專業全國僅十個博士點(在網上看到的,不過不知道是哪年的統計了,大家可以再去找一下),其中有河南大學,我現在回頭看覺得這個學校除了地理位置不太好之外,專業配置沒話說,(就英語專業而言.)專業設置好,考的人又不是爆多,這樣的學校很難得。2. 關於武漢部分學校 華中師范大學 這個學校的英語專業全國排名前十的,當然啦,有博士點啦.我個人認為英語專業華師是華中地區的老大,歷史又久,也有很好的老師,但是就就業來說如果不當老師的話,也許比不上武漢大學. 優點:初試不考語言學和文學,只用准備基礎英語和翻譯寫作,兩門各佔150分.(<現代散文選>張培基 , 張漢熙的<高級英語>必看哦)這個學校的基礎英語考察你的基本功,不怎麼刁難人. 缺點:因為寫作翻譯佔了150分,所以主觀性很高,考到110就是不錯的分數,有考生考兩年的今年上一百,第二年卻只有七十的, 武漢大學 他們學校的卷子感覺很學究,而且是老的。這個學校要看許多書,語言學和文學都考,而且也考基礎英語,(准備以上兩個學校可以把這兩個學校的卷子都看看,因為聽說他們經常互相參照) 華中科技大學 說實話,這個學校的英語專業真的比不上他們其它的專業,而且差距不小哦,可惜他們的卷子倒是有一貫的水準,就好比花大把的銀子去買一名牌的附屬產品似的,性價比真的不高, 他們學校考的書目真的很多,貌似還要考英美文化?有時間的話可以求證一下,而且他們的二外德語竟然要看該死的<新編大學德語>,完全不隨大流,可是這個學校名聲在外,而且硬體不錯,考上了也不虧,可是能考上這個學校,大約考上外和南大也差不遠武漢理工大學 這個學校的優勢在於它是211,雖然英語專業不是最強的,但招的人數還比較多,每年都有60個左右的名額,而且這個學校的帥哥挺多的說.只要好好准備,比前面幾個學校報考的成功率大的多。考試的兩門是基礎英語+語言學\文學,看過這個學校的卷子,語言學很重概念理論什麼的,所以真的是要下點功夫,不過這也表明了他們考的題目有章可循,是很好的選擇. 3. 關於著手准備和時間的安排 英語專業的考研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如果你平時基礎不錯的話,即便九月份開始也絕對來的及,可是如果一個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做保障的話,即便從六月開始准備也是不可能考的好的. 關於專業課的准備 其實在考研的過程中,相比復習政治而言,復習專業課算是休息了,每個學校的第年的招生簡章里都會對書目有明確的說明,在8月份左右大都會出來. 所以暑假就應該開始看專業課的書目,進行第一遍.這些書你不見得本本都要鑽研. 特別是書目較多的時候,有的學校的參考書竟然有十本之多!聰明的選擇是問以前考過的學長們那些書要重點看,重點看哪些章節,而且要問近兩年考上的,然後做上記號.不要急著開始消化,要搭個架子起來,特別是語言學的一些理論,絕對是熟讀多遍,其義自現. 這時候還有一樣事情要做,購買歷年的試卷,我認為5年以內的絕對有富餘,拿到這些卷子你可以選擇對照卷子復習,尤其是語言學和文
㈦ 華中師范大學845中國地理考研求助啊~~~
華中師范大學845中國地理考研,
可詢問學校研究生院。
只要努力付出過,
就會有收獲。
㈧ 我要華中師范大學歷史學中國古代史2007年以來的歷年真題,初試復試題,請幫忙!
07年到13年貌似是全國卷的。
14年自主命題,在考研論壇有帖子發。
14年的初試題目:
一、 名詞解釋(10*10)
1.龍山文化
2.稷下學宮
3.九品官人法
4.府兵制
5.永康學派
6.理藩院
7.厘金
8.譚嗣同
9.中美關系白皮書
10.過渡時期總路線
二、材料分析題(20*3)
1.漢興,接秦之敝,諸侯並起,民失作業而大飢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高祖乃令民得賣子,就食蜀、漢。天下既定,民亡蓋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上於是約法省禁,輕田租,十五而稅一,量吏祿,度官用,以賦於民。而山川、園池、市肆租稅之人,自天子以至封君湯沐邑,皆各為私奉養,不領於天子之經費。漕轉關東粟以給中都官,歲不過數十萬石。孝惠、高後之間,衣食滋殖。文帝即位,躬修儉節,思安百姓。《漢書•食貨志》
(1)、翻譯為白話文
(2)、根據材料論述西漢初年的政策及其原因
2.牛李黨爭
論述牛李黨爭及其影響。
3. 予今年二十九初度,設清代科舉不停,予取科名或已早做官吏,則乙巳、丙午間似不贊成革清代命也。孫大總統上李鴻章書如見用,戊戌政變如實行立憲,宣統朝攝政王能真行立憲政體,亦不至有民國詞也。(朱峙三日記)
(1)分析作者的身份及該日記時間
(2)分析清末廢除科舉的利弊
三.簡答題
1、西晉主要社會問題。
2、北宋初年集權措施
3、近代中國租界的性質及影響
4、20世紀20—30年代鄉村建設運動及其啟示。
四.論述題
1.論述明朝後期社會新動向
2.試論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眾運動研究新動態,論述中共早期和國民革命時期中共領導的工農運動基本情況,評析中共領導民眾運動的組織形式。
㈨ 我參加12年的考研,華中師范大學人文地理,335,政治57,英語66,地理科學導論105,中國地理107,總分335.
這個線是肯定過不了了不假。得三百五十多。想調到地理教學專業,你要看哪個學校能接受內你這樣容一個相關專業的調劑,能不能接受你的這兩門的專業課考試科目,如果可以,才給調,否則就調不了了。華中師范也是,你要去聯系下研招辦具體問清楚接不接受你這樣的調劑,其他的學校也是,同樣要問。望採納。不好說就一定能調就一定不能調。
㈩ 暨南大學或華中師大的歷史地理學考研真題,急用!
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
地理學綜合2007——(註:2009為回憶版)
自然地理學 1998——2006
人文地理學 1998——2006
中國地理2006——2009(註:2009為回憶版)
文化地理學 1998——2000
氣象學與氣候學 1998——1999
地理教學論 2001,2004——2005
地理學基礎 2003——2005
中國自然地理 1999,2001——2002
經濟地理學 2001,2004
經濟學基礎 2003——2005,2007——2008
經濟區位論 2003
政治學基礎 2005,2007
旅遊學綜合2007——2008
土地利用規劃2007——2008
地理信息系統2007——2008
教育學基礎綜合(全國統考試卷)2007——2008
教育學 1998——2005
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2003年碩士研究生復試各專業試題
華中師范大學城環學院自然地理專業2003年碩士研究生復試試題
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2003年人文地理專業碩士生復試題
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碩士研究生課程與教學論專業地理學科論方向復試試題
華中師大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2003年區域經濟學專業研究生復試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