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國家地理未解之謎

國家地理未解之謎

發布時間: 2021-02-21 00:41:59

⑴ 人面獅身像有哪些未解之謎

在埃及沙漠中,與金字塔毗鄰的人面獅身像,同樣有無數難解之謎。

人面獅身像大約有一條街的厚度,和6層樓的高度,面向正東,每年在春分與秋分這兩天,可從正面看著太陽升起。石像蹲踞的姿態,就好像它在沉睡好幾千年以後,終於決定要提起腳步向前的樣子。在地點的選擇上,想必當時人曾做過非常仔細的考查測量,才決定了在這個俯視尼羅河谷的位置,就地取材,以比附近的山丘要高上30英尺(約9.14米)的石灰岩山頭之石,雕成了人面獅身像的頭和頸部分。山丘下側的長方形石灰岩則被雕成身體,並為和周圍的環境做成區隔,以凸顯雕刻物,當時的建造者還特別在雕像的周遭挖了一條5.5米寬、7.6米的深溝,使得人面獅身像能夠傲然獨立,自成一格。

古埃及人都相信人面獅身像遠比有幾千年歷史的第四王朝法老古老,他們相信人面獅身像會守護「肇始世界開始的吉祥地」,並認定它有「能夠遍及全域的神力」,而對它加以崇拜。

公元前1400年左右的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圖特摩斯四世時,人面獅身像除了頭以外,全部被埋沒在沙土中,圖特摩斯四世將沙土清除以後,便建立起「庫存表石碑」。

根據氣象資料,在過去5000年來,吉薩高地上的風沙氣候並沒有重大改變,也就是說,人面獅身像和它的周圍受到的風沙侵蝕,應該不比圖特摩斯四世的時代更大。從近代史料中不難看出,可能人面獅身像經常被沙土埋沒。1818年,有人曾清除過一次人面獅身像上的沙土。到了1886年,為了挖掘遺跡不得不再度清除。但只過了39年後的1925年時,沙土再度將人面獅身像從頸部以下全部封住,迫使埃及考古廳出面,清除沙土,使它恢復原貌。

然而,我們是否可以推論,建造人面獅身像的年代,與今天的埃及氣候大不相同?如果建造成這么大的雕像,但過不多久就會被完全埋沒於撒哈拉沙漠的沙土中的話,何必還要建造呢?撒哈拉沙漠在地理年代上是個非常年輕的沙漠,在1.1萬年到1.5萬年前,吉薩地區土壤還相當肥沃。可能在建造人面獅身像時,吉薩是綠洲而不是今天我們所看見的沙漠?就好像今天的肯亞、坦尚尼亞一帶一樣?人面獅身像到底建造於什麼年代呢?這仍然是一個謎,有待於進一步探索、研究。

有人認為,人面獅身像是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卡夫拉(其在位時間是公元前2520~前2494年;卡夫拉這個名字在後來的希臘文中讀音也不同)建造的。這是傳統歷史學觀點,它出現在所有埃及學官方教科書、大網路全書、考古雜志和常見的科學文獻中。這些文本都表達一個意思,人面獅身像的面部是照卡夫拉本人的模樣來雕刻的,人面獅身像的面孔就是卡夫拉國王的臉;這一點已被當成是歷史事實了。

美國出版的《國家地理雜志》1991年4月刊和英國出版的《劍橋考古雜志》1992年4月刊分別發表了芝加哥大學東方學院的馬克·萊納教授的文章,馬克·萊納利用「攝影光學數據和電腦圖像」「證明」了偉大的人面獅身像就是對卡夫拉麵孔的臨摹。

不過,很多人對用閃長岩雕成的卡夫拉國王雕像的照片在電腦上再造人面獅身像持有不同看法。他們認為,人面獅身像今天的面貌特徵不大像卡夫拉的面貌,而更像其他許多法老,例如圖特摩斯四世,或者安曼賀泰普四世、拉美西斯二世(正如萊納承認的那樣,這位拉美西斯約在公元前1279年「全面重建」了偉大的人面獅身像,他也是我們所知的最後一位重建人面獅身像的國王)。包括馬克·萊納在內的科學家都認為,人面獅身像的頭顱與其軀體相比「太小了」,很可能曾被人大規模重塑過。原來甚至可能像真正的獅子的頭,不過後來因為重雕而變小了,這種可能性不僅是有根據的,而且還很有吸引力。

1993年,一批獨立的學者為了解開人面獅身像這個死結而出了一個絕招,他們帶了一位偵探到埃及。這位偵探就是紐約警察局法醫高手弗蘭克·多明哥。此人20多年來,一直在研製一種犯人肖像「鑒別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分析和研究各式各樣的人臉。於是,人們要他詳細研究人面獅身像和卡夫拉兩者之間的異同之處。數月之後,他從埃及回到紐約自己的工作室,仔細比較了這兩種雕像的上千張照片。他最後匯報自己的分析結果說:「透過反復分析研究我繪出的圖形和測得的數據,我得出的結論與我最初的直覺不謀而合,也就是,這兩種雕像各有所表。人面獅身像,從正面看的五官比例尺寸,特別是從不同的側面看,其五官的角度和面部突出的尺寸,都使我堅信,人面獅身像不是卡夫拉……」

到此為止,我們一邊有法醫高手弗蘭克·多明哥,他告訴我們,人面獅身像的面孔不是卡夫拉的面孔;另一邊則有埃及學電腦專家馬克·萊納,他認為用卡夫拉的面孔就可以讓人面獅身像「獲得新生」。

⑵ 關於中國地理的趣聞書籍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
《博物》雜志
古籍:《水經注》、《徐霞客游記》
青少年讀物:《中國青少年趣味網路全書》、《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
《中國地理未解之謎》
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這個出版社比較權威

⑶ 中國未解之謎的作者是誰

《中國未解抄之謎》有多個版本,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個呢?圖說天下些列的《中國未解之謎》不是一個人完成的圖書信息上也沒有列出主編人,是《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系列》編委會共同的成果。雲南教育出版社2010-3-1 出版的《中國未解之謎》是龔勛主編的,但是也不不能說是他的作品,因為這種書是跨領域的所以就不可能是一兩個人能夠完成的。這兩本書是大家比較公認的,關於這類的書還有很多

⑷ 科學家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未解之謎

嘿嘿,我也是喜歡研究那些未解之謎,我給你看看這六個未解之謎,主要是說海洋,的希望你會喜歡。
1、百慕大魔鬼三角

「百慕大魔鬼三角」名稱的由來,是1945年12月5日美國19飛行隊在訓練時突然失蹤,當時預定的飛行計劃是一個三角形,於是人們後來把美國東南沿海的西大西洋上,北起百慕大,延伸到佛羅里達州南部的邁阿密,然後通過巴哈馬群島,穿過波多黎各,到西經40線附近的聖胡安,再折回百慕大,形成的一個三角地區,稱為百慕大三角區或「魔鬼三角」,它也就有了一個名稱--「死神的居住地」。在這個地區,已有數以百計的船隻和飛機失事,數以千計的人在此喪生。從1880到1976年間,約有158次失蹤事件,其中大多是發生在1949年以來的30年間,曾發生失蹤97次,至少有2000人在此喪生或失蹤。這些奇怪神秘的失蹤事件,主要是在西大西洋的一片叫「馬尾藻海」地區,為北緯20°-40°、西經35°-75°之間的寬廣水域。這兒是世界著名的墨西哥暖流以每晝夜120-190千米,且多漩渦、台風和龍卷風。不僅如此,這兒海深達4000-5000米,有波多黎各海溝,深7000米以上,最深達9218米。

在本世紀海上發生的神秘事件中,最著名而以最令人費解的,當屬發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一連串飛機、輪船失蹤案。據說自從1945年以來,在這片海域已有數以百計的飛機和船隻神秘的無故失蹤。失蹤事件之多,使世人無法相信其盡屬偶然。所謂百慕大三角是指北起百慕大群島,南到波多黎各,西至美國佛羅里達州這樣一片三角形海域,面積約一百萬平方公里。由於這一片海面失蹤事件疊起,世人便稱它為「地球的黑洞」、「魔鬼三角」。
到目前為止,對「百慕大魔鬼三角」的解釋可歸納為如下幾類:一類認為,這些失蹤是由於超自然的原因造成的,聯想到是否是外星人的飛碟在作怪。第二類則認為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如地磁異常、洋底空洞、甚至還有人提出泡沫說、晴空湍流說、水橋說、黑洞說等等,用一些奇異自然現象來解釋「百慕在魔鬼三角」。最近,英國地質學家,利茲大學的克雷奈爾教授提出了新觀點,他認為:造成百慕大海域經常出現沉船或墜機事件的元兇是海底產生的巨大沼氣泡。在百慕大海底地層下面發現了一種由冰凍的水和沼氣混合而成的結晶體。當海底發生猛烈的地震活動時被埋在地下的塊狀晶體被翻了出來,因外界壓力減輕,便會迅速氣化。大量的氣泡上升到水面,使海水密度降低,失去原來所具有浮力。恰逢此時經過這里的船隻,就會像石頭一樣沉入海底。如果此時正好有飛機經過,當沼氣遇到灼熱的飛機發動機,無疑會立即燃燒爆炸,盪然無存。與此相反,有些人認為這些奇特的失蹤現象彼此間並無聯系,因而也就否定百慕在魔鬼三角的存在。百慕大這層神秘的面紗是否已經揭開,沿待後人的研究驗證。
2、海洋死區

海洋死區,在夏季有成千上萬平方英里。這些死區的分布符合人類在北半球的足跡分布情況。海洋死區與人類密切相關。在南半球,這個問題只有最近才被關注到,所以較少報道。
現在地球上的海洋死區有超過400個。其中多數是由於逐漸增加的富養徑流而造成的海洋死區。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測量的結果是每隔10年死區的面積就翻倍。

包括墨西哥灣在內的大多數死區,都是由於隨河流一起排放的污染物所致。它們是這樣形成的:
每年,春季徑流都在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農田裡沖刷著富含氮氧的肥料,之後再將它們帶入河流和小溪。最後,氮從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傾斜入墨西哥灣,這些氮使墨西哥灣微小的浮游生物大量生長。這些浮游生物死掉,就沉入海底,它們的腐敗物會奪走海水裡的氧氣。海水變成低氧的狀態,使依靠氧氣存活的魚蝦死亡。這部分死區在每年夏天,都會擴大到相當於美國新澤西州大小的面積——約20000平方公里(約7700平方英里)。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還認為,有另一種危害存在。從2002年的夏天開始,美國最重要的漁場——太平洋西北岸的水域,已經被發現存在大范圍的死區,並可能會造成截然不同的奇怪現象:海洋和大氣環流的變化,會反過來使氣候發生變化。
3、日本龍三角

日本龍三角,一個位於日本以南的神秘地方。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無數巨輪在這片清冷的海面上神秘失蹤,它們中的大多數在失蹤前沒有能發出求救訊號,也沒有任何線索可以解答它們失蹤後的相關命運。如在地圖上標出這片海域的范圍,它恰恰是一個與百慕大極為相似的三角區域。被稱為「最接近死亡的魔鬼海域」和 「幽深的藍色墓穴」。經過科學論證,巨輪在此消失的原因為遇見了海嘯。
由於日本龍三角海域頻發眾多神奇海難事故,使它贏得了一個「太平洋中的百慕大三角」 的惡名。對此,日本海防機構每年平均要發布發生在日本周圍海域約2500件海事事故報告。鑒於在這里搜尋一艘失蹤的船要比從乾草堆中找出一根針還要困難得多的實際情況,使得大部分的官方報告只能將事故原因歸於「自然的力量」,而就此終止調查。然而,眾多遇難船員的家人決不希望他們的親人就這樣無聲無息地走進黑暗,他們需要更加詳盡、更加合理的解釋。

1952年9月23日,多名科學家搭乘一艘日本海防研究艦前往龍三角區域研究那裡的暗礁,目的是監控海底的異常活動以從這一角度來解開上述沉船之謎。船在離港後一直保持著很高的航行速度,按理說用這種速度只需一天時間就能到達研究海域。然而在接下來的3天中該船信號全無,於是水上安全廳對外宣布了這艘海防研究艦失蹤的消息。當搜救船隻趕到這片海域時,只找到了一些殘骸和碎片,但是沒有一塊碎片上刻著船隻的名稱,也沒有一個生還者能夠講述他們的遭遇…………
4、太平洋垃圾島

「太平洋垃圾島」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與夏威夷間海域,這個巨型「塑料漩渦」面積相當於兩個美國德克薩斯州,形成了東太平洋上的垃圾場。這些漩渦中的廢棄物被魚、海龜等海洋動物吞食之後會產生大量的毒素,最終經由海洋生物、鳥類的身體進入到人類食物鏈中。
2009年9月10日,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最近,SEAPLEX(斯克里普斯環境塑料積聚遠征的英文縮寫)成為第一次專門研究加利福尼亞州與夏威夷間海域「塑料漩渦」的科考之旅。這個巨型 「塑料漩渦」面積相當於兩個美國德克薩斯州,他們在1700英里(約合2700公里)的航行中發現大量塑料垃圾,形成了東太平洋上的垃圾場。
海洋學家查爾斯·摩爾(Charles Moore)曾在1997年駕船穿過北太平洋環流系統( North Pacific Gyre )時,發現了這個垃圾島。航海家一般都會避免從海洋環流系統經過,因為這種持續不變的高壓系統,即已知的赤道無風帶,沒有可以給水手帶來好處的風和氣流。

摩爾發現,有大量塑料瓶蓋、塑料袋、高頻絕緣材料和微小的塑料晶元漂浮在海面上。陽光和海浪慢慢分解它們,使它們變成小碎片。這些碎片懸浮在海面下,試圖給這個塑料大陸繪圖的船隻和衛星根本看不到它們。但是在後來用拖網捕魚的過程中,摩爾發現這些碎片的數量是浮游生物的6倍。
科學家們現在已確定出了導致這座超級垃圾堆的形成原因。那些被廢棄的空塑料袋通過下水道進入了海洋,而不斷運動的洋流又使它們聚集在了一起,並最終形成了現在看到的「垃圾島」。由於洋流呈循環式運動,原本分散的小塊垃圾會被逐漸地匯聚在一起。而海洋專家說,這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巨大垃圾島飄盪在加利福尼亞州與夏威夷之間的廣闊水域,主要由生活垃圾構成,其中80%都是廢棄的塑料製品,主要來自陸地,重達350萬噸。
生態學家們警告稱,這些漂浮從海洋上的垃圾將對水生生物構成嚴重威脅。他們解釋說,鳥類會錯誤地將塑料當成食物,導致消耗系統受到阻塞。這樣以來,誤食塑料的鳥類最終將因飢餓而死。同時,塑料的自然降解過程長達數十年。有一些地方政府已嘗試著禁止生產和在商店中使用塑料袋,並建議消費者們使用可重復使用的網兜。
5、地中海三角區

地中海三角區被陸地環繞的地中海,一直被人們視做風平浪靜的內海。誰知在這里居然也有個魔鬼三角區,這個三角區位於義大利本土的南端與西西里島和科西嘉島3座島嶼之間,這里叫泰倫尼亞海。在這個三角區域里,有幾十艘船隻和飛機被不明不白地吞沒。
地中海位於亞、歐、非三大洲之間,是世界上最大的陸間海。地中海沿海還是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可是20世紀40年代以來在地中海及其周圍發生的奇怪事件卻一直令人費解。
這個三角區域里,有幾十艘船隻和飛機被不明不白吞沒。1980年6月某日上午8時,一架義大利班機准時從布朗起飛,目的地是西西里島的巴拉莫城,預計航和所需時間為1小時45分鍾。當該機飛行了37分鍾時,機長飛搭台報告了自己的位置在龐沙島上空之後,就再也沒有消息了,誰也不知道這架飛機是怎麼失蹤的。機上81名乘客和機組人員蹤跡全無,飛機自然也無影無蹤。更奇怪的是在風平浪靜的海上,一些船廠只會突然失蹤,甚至大船也不例外。最近一次失蹤事件頗為蹊蹺,兩艘魚船在相互看得見的海上捕魚,地點在龐沙島西南偏西大約46海里處,一艘名「沙娜」號的漁船上有8名船員在緊張作業,而另外一艘名叫「加薩奧比亞」號的漁船不僅通話、聯系,而且燈光也看得見。但是指曉時分,「加薩奧比亞」號發現「沙娜」號不見了。

起初他們以為它開走了。但魚情如此之好,沒有作業完畢的「沙娜」號為什麼要開走?為此,「加薩奧比亞」船長向基地做了報告。3小時後一架義大利海岸巡邏直升飛機到了這海域。令人驚奇的是,這時不僅看不見「沙娜」號,就連不久前剛剛匯報「沙娜」號失蹤的「加薩奧比亞」號也不見蹤影,深感奇怪直升機仔細搜索了每一片海域,直到飛機油料只夠返回基地地時該直升機才通知了附近海域的一艘19,000噸的大型捕魚船協助搜索,留意情況之後離開。這船名叫「伊安尼亞」號的捕魚船的船長說,他們的船廠3小時以內抵達該海域,將全注意那裡失蹤船隻的來救信號。並在那裡過夜。第2天清晨,3架直升機再次來到這一區域搜索,奇怪的是,不要說前兩艘失蹤的船隻找不到,就連「伊安尼亞」號也不見了。從此,這3船船隻連同船上的51名乘員,就這么不明不白地在風平浪靜的海上失蹤了,而且事後也是一點痕跡沒有留下。
6、海洋無底洞

在地中海東部的愛奧尼亞海域,有一個許多世紀以來一直在吞吸著大量海水的「無底洞」。據估計,每天失蹤於這個「無底洞」里的海水竟有3萬噸之多。為了揭開其秘密,科學家們把一種經久不變的深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觀察染料是如何隨海水一起沉下去的。接著又察看了附近的海面以及島上的各條河、湖,滿懷希望能發現這種染料的蹤跡和同染料在一起的那股神秘水流,然而這些實驗毫無結果。
地中海「無底洞」引起了科學家們極大的研究興趣,第二年又進行了新的實驗:他們用玫瑰色的塑料小粒替海水做了「記號」。他們把130千克重的這種肩負特殊使命的物質統統擲入打著旋轉的海水裡。一會兒所有小粒塑料就被旋轉的海水聚成一個整體,然後全部被無底深淵所吞沒。科學家們對這次試驗寄予了極大的希望。然而,他們的計劃仍然是落空了。至今誰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里的海水竟然會沒完沒了地「漏」下去?芽這個「無底洞」的出口又在哪裡呢?芽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流淌到哪裡去了呢?芽地中海「無底洞」成了千古之謎。

千百年來,在古希臘的寓言、神話和史詩中都先後多次提到地中海邊曾經有過一個極其強盛的城市──埃及「法老城」。西文「歷史之父」希羅多德所著《歷史》中,詳細地描述了訪問埃及「法老城」時的見聞,例如港口伊拉克利翁和城中壯觀的「大力神」廟宇殿堂,該地是當時許多宗教的朝聖之地。但這個文明城市卻在2400多年前神秘消失了。更令人奇怪的是在古埃及的正史里卻沒有該城市的任何文字記錄。自從1870年德國考古學家海因里希·施里曼根據《荷馬史詩》中的描述發掘出特洛伊古城後,人們才相信《荷馬史詩》並不是神話。但失落的「法老城」又在那裡呢? 1988年,由世界著名考古學家組成的專家小組借用電磁波在內的高科技,才在埃及北部的亞歷山大港海岸30米深的海底下發現了「法老城」可能所在地。考古學家在海中打撈出黑色的獅身人面像和伊希斯神像,據推測可能是女王克利奧佩特拉的父親──托勒密十二世法老。
有一種觀點認為,「海底人」確實存在,它們既能在「空氣的海洋」里生存,又能在「海洋的空氣」里生存,是史前人類的另一分支,其理由是:人類起源於海洋,現代人類的許多習慣及器官明顯地保留著這方面的痕跡,例如喜食鹽,身無毛,會游泳,海生胎記,愛吃魚腥等等,而這些特徵則是陸上其它哺乳動物所不具備的。在人類進化過程中,很可能成了水中陸上兩個分支,上岸的被稱為「人類」,下水的則被稱為「海怪」。有人說,也許「海怪」還把人類稱為「陸怪」呢!第二種觀點則認為,『海底人。不是人類的水下分支,很可能是棲身於水下的特異外星人,理由是這些生物的智慧和科技水平遠遠超過了人類。
目前,大多數科學家都不同意這兩種觀點,他們認為,神秘的「海底人」的許多特徵均符合地球的生存條件,他們只能是地球的產物,而不可能是來自外星的生物。於是,海底不可能有另一支人類分支的說法逐漸佔了上風。
神秘的地中海及其周邊古代文明,盡管神秘莫測,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人們總會有一天能夠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把其真面目查出個水落石出。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未解之謎,請來符靈壇,這里是專注未解之謎的研究之地)

⑸ 地球的存在是否是個奇跡

前言
國家地理頻道科學新發現單元播出『地球的誕生』!

看完時真是感慨萬千,簡直是奇跡啊。

電腦的推算能力越來越厲害,20世紀末的科學家開始探索前人只能想像的事情。

將以前的人搜集的資訊透過有系統的整理輸入超級電腦,透過復雜的演算最近有了許多驚人的發現。

在這里要特別指出,這些推算出來的結果是合理的,並非無依據的推論!

地球的出現並不稀奇,只是產生太陽的星塵殘余物的「副產物」,是萬有引力作用必然的結果。

但是,地球上有生物的事實卻是好幾項巧合湊起來的驚人成就。

就好像是上帝(或許是外星人?)刻意製造出來的,

沒有這些因素,地球就是如同火星一般的荒涼的大石塊。

[edit]好位置
首先,目前地球距離太陽的位置正好是位於適合生物生長的位置,

地球目前的溫度是剛好在生物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等到太陽再過十數億年開始變成紅巨星,向外膨脹的結果,地球就會被烤焦啦!

[edit]地球磁場
光是有適合的溫度還是不夠。

地球的第二項奇跡!

原始地球在熔融狀態時,組成物中的鐵等重金屬大部分沉入地心中,形成所謂的地核。

地核和地殼中間有半液態物質存在,地核在飄浮狀態下緩緩的轉動著,竟然就產生磁場(原理就是電磁鐵效應)。

這個磁場可是救地球性命的護身符,它保護了地球的大氣圈!

影片中指出,火星原本也有大氣圈,可是被多年的太陽風暴無情的摧毀了。

地球的大氣圈卻因為有天然的磁場保護而逃過此劫難。

而且,它也可以對抗陽光中致命的輻射和紫外線喔。

大家或許會說金星離太陽更近為何的金星大氣圈也沒被摧毀!

嗯!金星可是飽受溫室效應之苦咧,處境好不到哪裡去啦。

[edit]氧氣
有濃密的大氣圈就有生物出現的條件嗎?別忘了金星的情況喔!

地球的第三項奇跡!

地球有藍綠菌。

藍綠菌可以產生光合作用製造氧氣,應該是一種原始藻類吧?

可以在惡劣狀況下生存的植物一向就是環境的開路先鋒!

在原始地球冷卻後大氣圈也出現了,但是依然不適合生物生存。

因為,原始地球的大氣所含的是原始氣體(火山作用下噴發的氣體),想也知道根本不能呼吸嘛。

是藍綠菌吸收二氧化碳吐出人類賴以活命的氧氣。

這過程歷經十數億年才完成。

想一想,現代人污染空氣!

有可能幾百年內就把藍綠菌十數億年才完成的壯舉摧毀殆盡咧?!

[edit]來自宇宙的水
有合適的溫度,有可以呼吸的大氣,卻還是少了一項要素。

地球的第四項奇跡!

生命的第三元素「水」

電腦推算的結果認為,地球在形成的過程中曾經歷經熔融的階段,原始地球的水分早就逃逸無蹤了。

後來地球冷卻後也不會有這麼多水才對呀 ?!

演算各種因素後認為地球上的水是從太空中來的。

別太驚訝!這是合理的判斷咧。

我不了解彗星和隕石含的水有何差異,影片中認為地球的水分來自於隕石。

隕石是小行星掉落到地球後的殘余物,所以地球的水分是來自於小行星。

至於小行星是如何把水分帶到地球的?當然就是和地球相撞啦。

小的隕石倒是無所謂痛癢,然而大型的小行星=超級氫彈=世界末日?

地球曾經受過數以千計的小行星撞擊,

如果當時就有人類,恐怕已全體埋骨於塵土中;無一倖免!

但是,就是這樣才有「水之行星」地球的存在。

[edit]四季的由來
附帶一提│

電腦推算的結果認為地球拜巨型小型星撞擊所賜,才有了月球和四季之分。

月球不只是個衛星!她對於地球的潮汐有重要的影響。

潮汐有何重要性?去海邊的濕地看一看就知道啦。

為何地球有四季之分?因為地軸傾斜了23度半。

陽光照射到地球產生偏斜,因而產生季節的變化。

季節的變化對於植物的生長是有利的,也產生了各種季節性的果實,有利於食物的多元性。

你以為很糟糕嗎?

被巨型小行星撞擊,多半難逃粉身碎骨的命運。

天王星雖然也逃過了粉身碎骨的命運,地軸卻傾斜了98度,等於是橫躺了。

我真的懷疑地球是否是上帝刻意製造的咧?

[edit]不解之謎
至於地球的生物(包括藍綠菌)是如何出現的?

連超級電腦都解答不出來,只能說地球上在條件齊備後就出現生命啦!

這是該影片中唯一的未解之謎,也是自認萬能的人類還無法解答的。

生命,真的是可以自無生命(水、礦物、灰塵。。。)無中生有的誕生?

沒有人敢回答這個亘古謎團吧?

[edit]結語
水災、風災和土石流證明地球是多變的。

人類因為住在天災發生的地方所以就必須承受這些痛苦。

這些天災雖然可惱,可是也就是有這些大氣變化才有生命的元素「水」的降臨。

請大家要珍惜,假使當年上帝沒有賜給地球生命元素,也不會有今日的我們了。

好好想一想唄?

⑹ 講講百慕大發生的神秘失蹤事件

飛機、船隻和人員為何神秘消失———

百慕大三角洲,它位於大西洋上,面積45萬平方英里。這里的惡劣天氣能夠摧毀飛機和船隻。即便在風平浪靜時,這片以邁阿密、北部的百慕大、南部的波多黎各為頂點的三角形水域,也奪走了很多人的性命。

有的人憑空消失了,沒有發出任何求救信號,也沒有生還者能告訴我們到底發生了什麼。還有的人葬身巨浪之下,長眠在飛機、船隻構成的墳墓中。我們無從得知確切的統計數據。但有的飛機、船隻和人員確實是神秘消失了。

最近,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對百慕大進行了詳實的調查。他們的調查將幫助人們了解這些離奇失蹤背後存在的真實原因。

事件回放(一)

神秘的第19飛行小隊失蹤事件

一起失蹤事件,最能增加百慕大三角洲的神秘色彩。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某一天,風和日麗。5架載有14名年輕空軍士兵的海軍飛機憑空消失了。美國海軍第19飛行小隊的神秘失蹤,激起了人們的無限想像,成為百慕大三角洲的第一大謎題。關於第19飛行小隊的神秘失蹤,有許多離奇的說法。但真相到底是什麼?

兩個羅盤都失靈了,飛行員失去了方位

關於百慕大三角洲的這一悲劇,沒有人比熱衷研究百慕大的專家、《百慕大三角洲》一書的作者吉安·庫薩知道得更多。庫薩研究過所有有關第19飛行小隊的歷史資料,也聽過目擊證人的講述。

在經驗豐富的老飛行員查爾斯·泰勒的領導下,第19飛行小隊從羅德岱堡國際機場起飛。其中4架飛機上各有3個人,另一架飛機上只有兩名飛行員,預計飛行四段,從羅德岱堡起飛,飛往比麥尼群島、大港礁、大巴哈馬島,然後返回基地。

60年前的第19飛行小隊遇到的第一個麻煩,是查爾斯·泰勒上尉通過無線電報告,說他確定不了方位。無線電報務員吉姆·瓦德當時就在附近一艘海軍艦艇上,他聽到了第19飛行小隊之間的無線電通訊。吉姆·瓦德說:「我們聽到飛行小隊長呼叫塔台,問對方能不能用無線電確定機隊的方位,因為他確定不了自己的位置。」

無線電通訊的准確記錄顯示泰勒遇到了麻煩。泰勒說:「兩個羅盤都失靈了。我正在找佛羅里達州的羅德岱堡。我下方是零散的陸地,我確信這兒就是佛羅里達群島,但不知道多遠,也不知道怎樣才能飛往羅德岱堡。」

⑺ 推薦幾本講未解之謎的雜志

<<國家地理雜志>>里有。內容。。
http://bbs.flyine.net/viewthread.php?tid=19153

⑻ 世界有幾大未解之謎

有很多
比如
1.喜馬拉雅山附近的居民總是抱怨他們煮的牛肉到最後都化成了湯
2.據說美國的宇航員在月球的背面能看到地上有辛勤的小螞蟻在不停的搬家
3.嘿!伯納塢球場據說自建成的那一天就被賦予了魔力,在這片球場上踢過足球的男人們,畢生性慾旺盛.
4.你一定有看過電視吧,據說電視的發明者-范.迪迪亞夫斯基在發明電視的前一年做夢夢見過他躺在非常摩登的房間里盯著一個方盒子上的小屏幕在看,哈哈,你相信嗎?但這就是事實.
5.金字塔其實並不是古代埃及法老們的陵墓,那是他們的大冰箱,而其中可以貯存食物千年不腐的功效就是這一推斷的重大佐證,至於獅身人面像,嘿,你別開玩笑了,他就是個看冰箱的!
6.在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有一種生物,非常的可怕,他有三隻腳!
7.UFO!哦,老天,又是UFO,不是和你們說過了嗎,他們確實是存在的,他是外太空的星際旅行車,載著外形像烏賊一樣的外星人遠赴地球來旅行的.他們把地球當成了什麼?-動物園!
8.地理雜志的攝影師們總是抱怨,他們越走越累,也許不斷進步的科學,有一天會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9.黑莓電話代表了人類文明的結晶,這句話是真的嗎?不可思議!
10.你知道為什麼蛇類從來不犯胃病嗎?答案是,他們總用肚皮來走路

⑼ 知道真相的進來,關於一個建築的未解之謎

是巨石陣吧?下面一些資料你都有提到過
1997年,英國科學家在一次實驗中發現,巨石陣具有令人驚異的聲學特性。科學家們在一些巨石中放入先進的錄音器材進行實驗,發現組成巨石陣的巨大扁平石塊能非常精確地放射巨石陣內部的回聲,並將其集中於巨石陣的中心,形成共鳴效應。
從上方看去的巨石陣 科學家們推測,巨石陣很可能是古代祭祀的場所。早在17世紀,英國古董學家奧波雷就認為,巨石陣是羅馬統治時期德魯伊教的祭祀場所。相傳德魯伊教在英國索爾茲伯里平原上建造了巨石陣,目的是用來獻祭太陽神,從此在巨石陣的故事裡出現了德魯伊教。德魯伊教是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散居在不列顛、愛爾蘭等地的凱爾特人信仰的一種宗教。據說德魯伊教的形式和教義非常神秘,凱撒遠征高魯時說,德魯伊教士精通物理、化學,他們在樹林中居住,甚至用活人獻祭。在英國除了索爾茲伯里巨石陣外,還有900多座圓形巨石陣,這些巨石陣分布在英國不同的地區。
關於神秘的巨石陣,人們仍舊繼續做著各種各樣的推測和解釋。2003年,考古學家在巨石陣不遠的地方發現了一座古墓,墓中出土的陪葬品有100多件,包括金、銀、銅等裝飾品,陪葬品的數量要比同年代墓葬多達10倍,經專家考證,墓中的主人地位非常顯赫,他就是阿徹。阿徹大約生活在公元前2300年,而這個階段恰好是巨石陣形成的時期,考古人員發現,阿徹墓中的陪葬品大部分來自阿爾卑斯山,從阿徹遺留下的牙齒形狀和損壞的程度檢測來看,他的童年是在阿爾卑斯山區度過的,他很有可能是來自瑞士或者是奧地利一帶。如果是阿徹建造了巨石陣,那麼被視為英國古老象徵的史前巨石陣將會是一名外來人的作品。考古學家們推測,幾千年前的維賽克斯人和阿徹都有可能參加了巨石陣的建造,但從他們分別生活的時代可以看出,巨石陣的建造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時期。
2008年,英國考古學家傑弗里·溫萊特和蒂莫西·達維爾認為,巨石陣無異於「新石器時代的盧爾德」。盧爾德是法國聖地,因被認為具有神奇的治療功能而名噪一時。
墓葬用品散落在巨石陣及其岩石碎屑周圍,代表一種避邪之物,表明巨石陣在古代的作用首先是一處朝聖地。同時,巨石陣一帶發現了數量非比尋常的骨骼,上面均留有重病或重傷的跡象。對遺骸牙齒分析的結果表明,其中一半人來於巨石陣以外地區。
考古學家根據這次發掘結果推測,人們來到此地的原因或許是認為這里的石頭具有治病「神力」。達維爾猜測,人們當時懷著一種悲傷、絕望的心情來到巨石陣。生病或受傷的古人來到那裡,冀望「神石」能幫助他們康復。新的考古發現表明了巨石陣曾經是史前朝聖者的康復中心,驗證了它在史前社會的重要性。
[編輯本段]巨石陣建造方法
具有千年歷史的巨石陣在古代英語的意思是高懸在天上的石頭,幾千年前的人們究竟用什麼方法建造了巨石陣呢?
20世紀50年代,考古人員研究發現,史前巨石陣的建造期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可追溯至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不過當時並沒有巨石,只是建造了一個能容納數百人的圓形土堤,在土堤內挖出了56個圓形坑,據考證,坑內當時很可能埋入了木樁,而木樁的作用是用來測量季節變化的。
公元前2000年,銅器時代初期,人們對巨石陣的進口進行了改造,當時鋪設了壕溝和兩道500米長的人行道,被稱作「斯泰申石碑」的四座石柱,豎立在了巨石陣內側,在這個階段,似乎曾決定在中央豎起兩圈藍砂岩石柱,大約豎起四分之三圈石柱之後,可能由於計劃改變,這項工程突然停止,於是石柱被搬走坑被填平。
《國家地理》提供的「巨石陣」的照片 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巨石陣進入了建築的第三個階段,人們運來了100多塊巨大的砂粒岩,並且建成了有30多個石柱的外圈,在外圈裡側布置了馬蹄形。在第三階段中期,在這5座石碑坊的里側布置了許多藍砂岩石柱,其中藍砂岩的石柱殘存到了今天。
巨石陣的主要材料是藍砂岩,小的有5噸,大的重達50噸。但在索爾茲伯里地區的山脈中並沒有藍砂岩。最後,考古學家在南威爾士普利賽力山脈中發現了藍砂岩。考證結論說明,數千年前的人們,不僅能將堅硬的藍砂岩從山體中開鑿下來,還能輕松地將原本粗糙銳利的表面打磨光滑。考古人員在普利賽力山脈的採石場發現了一些廢棄的石斧和金屬工具,這些工具至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考古人員推測,當時的建造者已經掌握了鑿刻巨石的技術,巨石就是被這些工具從山體中開鑿下來的。在找到需要的石塊後,還要將這些較大的石塊分割成預定尺寸的小石塊,專家們從石塊的開鑿痕跡中判定,當時的人們用的是一種木楔斷口的方法,接下來用非常硬的沙礫連續打磨石塊,來完成巨石最後的修整工作。
這些巨石是怎樣從南威爾士採石場運到索爾茲伯里巨石陣的呢?專家們經過初步考證認為,這些藍砂岩確實是通過人力從南威爾士被搬運到現在的位置的。運輸藍砂岩最合理的路線是:巨石首先從普利塞里山經陸路到達靠近海岸的米爾福得港,然後將石料裝上船,最後到達巨石陣。這條線路,水路長達300多公里,專家推測當時的人們已經能夠製造出載運巨石的船隻。
從普利塞里山脈到達巨石陣,陸地行程將近40多公里,當時的人們又是如何在陸地上運輸這些巨石的呢?研究人員認為,運輸巨石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困難,運輸的工具很可能是利用撬杠、滾木和繩子。古時候巨石陣周圍的山谷里有茂密的樹林,人們利用堅硬的樹木充當滾木和撬杠,而一種叫做斷樹的樹皮可以製造出繩子,考古學者首先將樹皮放在濕泥里浸泡6個星期,樹皮就變成了富有韌性的纖維,把它們絞在一起,就成了簡單結實的繩索。
在沒有起重設備的條件下,古人又是如何准確地將橫梁放到石柱頂部的呢?專家們認為,架置石塊橫梁很可能用的是「土屯法」。專家介紹說,土屯法就是利用斜面原理,用很多的土把兩個柱子埋起來,形成一座山形,高度就是這個石頭要到的高度,做成一個斜坡,然後從斜坡上把石頭拉上去,下面用撬杠,很可能要鋪原木,就位之後把土挖掉。
在漫長的年代裡,巨石陣猶如強勁的磁鐵,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許多人更願意相信,這是遠古祖先有意留給後人的一個巨大謎題。
[編輯本段]巨石陣之謎難倒科學家
根據法制日報報道 宇航員現在可以乘太空梭自由往返於太空和地面之間;無人宇宙飛船可以前往火星探測那裡是否有水;科研人員剛剛完成了「生命之書」,破譯了人體基因編碼的序列,這一切都說明現科學是何等的發達。但人類對自己的祖先在科技不那麼發達的時期留下來的一些遺跡,也仍然有解不開的謎團。坐落在英國的圓形石林就是其中之一。
圓形石林也叫做巨石陣,位於英國離倫敦大約一百三十公里一個叫做索爾茲伯里的地方。那裡的幾十塊巨石圍成一個大圓圈,其中一些石塊足有六米之高。據估計,圓形石林已經在這個一馬平川的平原上矗立了幾千年。但是迄今為止,沒有人確切知道當初建造它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一些科學家認為圓形石林是早期英國部落或宗教組織舉行儀式的中心。還有一些專家認為那裡是觀察天文的地方,人們很可能在季節變化之際在那裡舉辦活動。
圓形石林是人類早期留下來的神秘遺跡之一。科學家經過多次詳細的考察之後,已經大概估計出它的建造年代和過程。科學家認為,圓形石林可能最早於四、五千年前開始動工,整個工程前後進行了數百年,才成為同現在狀況類似的格局。
科學家知道建造圓形石林的石頭來自威爾士。但是沒有人知道古代的威爾士人如何把這些幾十噸重的巨石運到三百多公里之外的索爾茲伯里平原。
很多專家認為,圓形石林建造的時間在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三千六百年之間,但是到了大約公元前一千五百年,也就是離現在三千五百年以前,英格蘭的早期居民就不在這個地方舉行任何活動了。然而英國科學家最近發現,圓形石林可能到更晚一些的時期仍然在發揮某種功能。根據科學驗證,在圓形石林內發現的一名男子的骨架是兩千多年前留在那裡的。
英國公眾6月份在圓形石林舉行了1984年以來的第一次紀念夏至的活動,圓形石林內的巨石正好同夏至那天太陽升起的位置排成一線。在圓形石林紀念夏至的人大都相信英國古代克爾特人的巫師宗教,他們認為他們舉行的活動同當年在圓形石林舉行的宗教儀式相似。甚至有人認為,信奉多神靈的古代克爾特人是圓形石林的建築師。最早的克爾特巫師是法官、立法人員和神職人員。他們在那裡舉行宗教儀式,解決法律糾紛,並向老百姓發布指令和提供幫助。但是據認為,這種宗教在一千五百年前就銷聲匿跡了。
王室墓地?
英國研究人員29日說,英格蘭西南部的史前「巨石陣」可能是一個古代王室墓地。
研究人員將從「巨石陣」挖掘出的人類遺體作放射性同位素檢測,以確定這些遺體的埋葬年份。他們認為,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500年間,「巨石陣」是一處墓地。
設菲爾德大學考古學家帕克領導了發掘工作。他說:「我們的猜想是,『巨石陣』原是一處安葬死者的地方。進一步的猜想是,這里葬的可能是當時的社會精英,可能是英國古代一個王室成員。」
考古學家估計,600年間「巨石陣」共有150人到240人下葬。埋葬人數如此之少,可能意味著這些人屬於同一顯赫家族。
設菲爾德大學古代人口統計學專家錢伯萊恩說,「巨石陣」埋葬的是同一家族成員的線索是,早期在那裡下葬的人很少,但此後幾個世紀,隨著家族後代人數增加,下葬人數也相應增加。
英國政府從大約八十年前開始修復圓形石林。從那時起,圓形石林已經成為英國最熱的旅遊點之一,每年都有一百萬人到那裡游覽。最近到那裡參觀的人當中有一名美國教師。參觀過後,這名教師頗有感慨地說,建造圓形石林的古代人當中一定有很偉大的發明家和工程師。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