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展講解詞
Ⅰ 求國家地理百年紀念典藏 解說詞(中英文版)!!😭😭😭
你真能開玩笑,哪有雙語字幕,我在國內所有紀錄片論壇都有賬號,但是能有中文字幕已經很不錯了,還要雙語。但是我有視頻種子,需要的話留下郵箱。
Ⅱ 稻城亞丁導游詞10分鍾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驅車就前往的是一個編織神話,激發詩情畫意的雪域聖地。
它沉睡在歲月的冰河,方圓7323平方公里的土地留存著大地最古老的記憶和大自然最真實最純粹的心靈。它被時光遺忘,千萬年來,日升日落,默默守著自己。她就是我們最後的香巴拉——稻城亞丁。
稻城縣距離成都約800公里,位於四川省西南邊緣,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部,橫斷山脈東側。東南與涼山州木里縣接壤,西界鄉城縣並與雲南省中甸縣毗鄰,北連甘/孜/州理塘縣。
稻城最高海拔6032米,最低海拔2000米,縣城海拔3750米,為藏族聚居地,此外有漢族、納西族、回族等民族。稻城高原是由橫斷山系的貢/嘎雪山和海子山組成。
稻城屬高原季風氣候,絕大多數時間天氣晴朗,陽光明媚,自然風光優美,尤以古冰體遺跡「稻城古冰帽」著稱於世。在稻城亞丁極目遠跳,天地浩瀚無垠,亂石鋪天蓋地,憾人心魄,1145個高山湖泊散落於嶙峋亂石間,碧藍如玉,景色極為壯觀。
有人也許會好奇,稻城,這樣一個只聽名字就讓我們產生無限遐想的地方,她的名字是如何得來的呢?
原來呀,稻城,古名叫「稻壩」。藏語意為山谷溝口開闊之地。《西康圖經》記載:「光緒三十三年,因在此地試行種稻,故改名稻成縣,成是成功的成,預祝其成功之意」。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西康省成立,改名「稻城縣」。
這樣一個簡單的理由,古人或許想不到,今時今日,稻城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世人神往口口相傳卻又不能輕易觸碰到的傳奇。
Ⅲ 參觀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作品展作文
[參觀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作品展作文]
今天,媽媽帶我去省博物館參觀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版攝影作品權展,雖然北風颳得「呼呼」的響,我還是迫不及待地拉著媽媽跑進了省博物館,參觀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作品展作文。我們買了票,租了一個解說機就進去了,我們先去看簡介,可看了半天,我還是不懂,媽媽就告訴我: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創立於1888年,主要是介紹世界各地的地理知識以及風土人情。看完簡介,我們來到圖片前,我帶上耳機,輸入密碼就可以聽故事了,這些故事有的很有趣,有的很悲傷,還有的很恐怖。其中有兩幅照片給我的印象最深刻,一幅是關於莫斯科核污染的,照片上並排站著8個10歲左右的孩子,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他們的左手都沒有手掌,這就是工業污染的可怕代價,小學四年級作文《參觀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作品展作文》。還有一幅是關於索馬里難民的,一個女人薄紗下的身軀骨瘦如柴,她正步履蹣跚地去營地領取食品,我真的不相信世界上還有這樣的事,我多希望世界永遠和平,沒有戰爭。參觀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作品展作文350字小學生作文(/)
Ⅳ 國家地理頻道是什麼,主要講什麼的
國家地理頻道(國際)(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s International ,NGCI) 透過不斷創新的節目,邀請全球觀眾一起重新思考對於原來認知的電視及世界的看法。國家地理頻道(國際)是國家地理電視、福斯娛樂集團合組而成的企業,秉承國家地理學會的核心價值,國家地理頻道(國際)旗下五個頻道:國家地理頻道、國家地理HD頻道、國家地理野生頻道、國家地理歷險頻道、國家地理音樂頻道共同致力於探索歷險、保護環境及教育方面的推廣工作。國家地理頻道包括國家地理頻道(國際)及國家地理頻道(美國),是由國家地理電視及福斯有線網路所合組成,目前以34種語言轉播至全球166個國家逾2億7千萬收視戶 (包括非全天收視戶)。
國家地理頻道的教育使命
國家地理頻道秉承了國家地理學會的核心價值
致力於探索歷險、保護環境及教育方面的推廣工作
並將國家地理豐富的資訊及精煉的內容,包括歷險探索、自然歷史、科學、野生世界、人文考古及風土民情等等,製作成高品質的節目。
國家地理頻道獨特性 正確性:每部節目播出前,都必須經由設於美國華盛頓DC之審查小組進行25小時的事實驗證,確認節目內容正確無誤。
信任度:國家地理頻道的節目建立在國家地理40年紀錄片經驗,同時承襲國家地理學會傳遞知識之傳統精神與任務,一直以來深獲全球觀眾之信賴。
獨特管道:國家地理頻道為國家地理學會的一分子,傳承國家地理學會百年歷史,透過獨特管道,獨家深入世界各地,拍攝不為人知的精采故事。例如: 「白宮」 、 「空軍一號」 、 「打開梵蒂岡之門」 、 「古夫金字塔的密室」 、 「重返鐵達尼」 、 「麥加朝覲」 、 「再訪圖坦卡門」 、 「猶大福音」等等。
國家地理頻道深耕台灣 1998年7月1日,國家地理頻道正式開播,提供台灣觀眾24小時,全天不間斷的優質節目。
目前,國家地理頻道市場佔有率高達100%,定頻於第18台。
開播以來,國家地理頻道屢次獲得行政院新聞局評選最受歡迎頻道之一。
同時,國家地理頻道獲得當地知名人士與專家學者的肯定,更以實際行動表示支持,其中包括:前台北市長馬英九、前行政院長謝長廷 、 前法務部部長陳定南、 台中市長胡志強、中華民國婦產科學會理事長楊友仕、中研院人類學蒲慕州博士、中研院民族所胡台麗博士、氣象專家任立渝、知名作家小野、 王文華、蔡康永、陳文茜等等,以及知名演藝界人士,包括張菲、 周傑倫、孫燕姿 、 伍佰、王力宏、陶?等等。
為滿足觀眾的需求,國家地理頻道更提供全球性重大節目,例如「猶大福音」 、「古夫金字塔的密室」 、「火星大探險」 、「再訪? 圖坦卡門」 、「千尋百找阿富汗少女」 等等,讓台灣觀眾與世界接軌。同時,並配合本地觀眾收視習慣與需求,安排特定節目播出。
國家地理頻道節目以英語發音為主,並配上中文字幕播映。同時針對台灣觀眾特別企劃「周末全家學習樂」 ,包括每周六、日上午9 – 11點開辟中文配音時段。以及每周六、日上午11– 12推出「國家地理ABC」,首創以英文發音,搭配英文字幕播出,深獲家長及老師、學生的好評。
科技、最驚奇的自然畫面展示給中國的電視觀眾。《彩繪非洲》、《珍珠港戰爭的烙印》、《大地脈動》等精彩節目感染並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內地觀眾。
國家地理頻道還為中國觀眾帶來以國家地理攝影師的視角拍攝的中國主題故事,在《寰宇地理》中播出。如《魅力中國》主題系列、揭示神秘大熊貓生活的《國寶大熊貓》以及講述秦始皇如何一統江山成為中國第一個皇帝的《秦始皇的秘密》。
2002年6月,國家地理頻道地兩部紀錄片《長牙巨獸》和《空中獵手》在第九屆上海電影節上分別榮獲白玉蘭獎最佳自然類紀錄片攝影獎和評委會特別獎。這是國家地理紀錄片1998年以來再獲中國業界殊榮。
2002年9月,國家地理頻道與中央電視台聯袂合作,首次跨國直播《埃及古墓揭秘》現場考古特別節目,使千百萬中國內地觀眾通過央視一套和十套與全球數億觀眾同步共享這一考古盛事。2006年,國家地理頻道再次聯手央視,推出《故宮》國際版,通過國家地理頻道全球播出網路為世界觀眾展現古老悠久的中國文化。讓中國了解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國家地理頻道無疑是連接兩者的最佳渠道之一。
Ⅳ 國家地理常識
1.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面積是4400萬km2,該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2. 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3.日本的國土面積是37.8萬km2,人口有1.27億(2000),首都是東京,經濟:由於該國缺乏礦產資源,因此需要大量進口工業原料、燃料,大量出口工業製成品,發展成了加工貿易型的經濟。
4.日本最大的平原是關東平原。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語。
5.歐洲西部的三大地形區是:北部是以斯堪的納維亞山為主的山地,中部是西歐平原和波德平原為主的平原區,南部是阿爾卑斯山系為主的山地延伸到三大半島。
6. 巴西的傳統節日是狂歡節,節日期間人們載歌載舞,通宵達旦。
7.東南亞的氣候主要有兩種: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馬來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大部分;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
8.美國共有50個州和一個首都所在的哥倫比亞特區,其中的兩個海外州是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州。人口有2.82億(2000),面積是937萬km2 。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
9.世界上著名的工業密集地帶是自英國向東到波蘭境內,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向南到義大利。
10. 巴西有世界現已建成最大的水電站是伊泰普水電站,是由巴西和巴拉圭兩國合建的。
11. 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僅300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分為三大地形區,東部:大分水嶺為主的山地;中部:澳大利亞大盆地為主的平原;西部:寬廣平坦的高原。
12.俄羅斯的交通以鐵路運輸為主。北美國家通用的語言是英語。拉丁美洲的人種以混血人種為主。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貝加爾湖。屬於(淡、咸)淡水湖。
13.南極特有的鳥類是企鵝。個體數量最多的生物是磷蝦。北極的主要動物有北極熊。俄羅斯的氣候主要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涼爽。北冰洋沿岸是終年嚴寒的極地氣候,太平洋沿岸是溫帶季風氣候。其中歐洲部分鐵路網非常稠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主要承擔內河航運的河流是伏爾加河。
14. 美國農業的特點是實現了農業地區專門化和農業生產專門化。
15. 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剛果盆地。該盆地所在的大洲號稱「高原大陸」「熱帶大陸」。該盆地內部的氣候類型屬於熱帶雨林氣候。俄羅斯管道運輸的主要對象是石油和天然氣。
16.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其中東南沿海最為稠密。人口有 1.70億(2000年)。巴西的城市化水平是70%以上。
17.東南亞的主要物產:稻米:緬(甸)、越(南)、泰(國)。橡(膠)油(棕):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椰子: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18.南亞有兩條河流,位於印度境內的是恆河,另一條是印度河,位於巴基斯坦國境內。南亞的氣候屬於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三季:3~5月為熱季,西南季風尚未來臨,高溫少雨;6~10月為雨季,西南季風帶來大量降水,佔全年降水總量的80%~90%,濕熱多雨;從11月~次年2月為涼季,盛行乾燥的東北季風,氣候涼爽宜人。
19.世界上的第二人口大國是印度,2000年人口已達到10億。南亞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印度80%的人信仰印度教,巴基斯坦把伊斯蘭教定為國教,97%以上的人口為穆斯林。
20. 世界最大的內陸國是哈薩克。被譽為「白金之國」的國家是烏茲別克。
21. 馬來西亞的錫礦產量居世界首位。被稱為「花園城市」的國家是新加坡。
22. 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是中東地區。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沿岸地區。中東地區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宗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的發源地,三大宗教的「聖城」是耶路撒冷。
23. 東南亞最大的平原是湄公河三角洲。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是: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東南亞的范圍由兩部分組成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24.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是多瑙河,歐洲最長的河流是伏爾加河。南極地區的氣候特點是乾燥、嚴寒、烈風。
拉美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巴西。該國的首都是巴西利亞。世界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澳大利亞的特有動物有鴯鶓、袋鼠、鴨嘴獸、樹袋熊、針鼴。
26.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騎在羊背上」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是澳大利亞。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裏海。
27.南極的主人是企鵝。南極地區素有「冰雪高原」之稱,大部分地區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冰層的厚度多1720米。南極洲面積140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個大洲。
28.南極科學考察的最好時間是南極的暖季,即每年11月~次年3月。這時正是南極的極晝(極晝、極夜)。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面積是1708萬km2 。
29.被譽為「美洲大陸的地中海」的是「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蘇必利爾湖。北美五大湖的成因是冰川作用。北美的氣候主要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30.印度尼西亞的首都是雅加達。世界最大的半島是 阿拉伯半島。 世界最大的群島是馬來群島。
31. 巴西是世界上著名的熱帶面積最廣大的國家。巴西有三種熱帶經濟作物的產 量居世界首位,是咖啡、劍麻、香蕉、蔗糖。
32. 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 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中東地區的石油主要輸往西歐、美國、日本。
33 .世界上佔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巴西。美國有世界第四長河是密西西比河。 日本的海岸線曲折。
34.印度紡織工業中心中,麻紡工業中心 是加爾各答; 棉紡工業中心孟買。俄羅斯的首都是莫斯科。
35. 歐洲西部的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的70%以上,兩個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國」是荷蘭和丹麥。
36.世界最高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生活在美洲地區的土著居民是印地安人。屬於黃色人種。他們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瑪雅文化。
37. 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東南沿海地區。首都是 堪培拉。最大的城市是悉尼。最大的河流是墨累河。
38.亞洲的南面隔海與大洋州相望。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印度。目前人口已達到10億。
39. 日本的首都是東京。日本的地形多山,山地、丘陵眾多,火山、地震頻繁。氣候以溫帶海洋性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森林、水能資源豐富,礦產資源貧乏。
40.日本的領土由四個島嶼組成,是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日本最大的平原是關東平原,位於本州島上。
41. 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國家是俄羅斯。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伏爾加河注入裏海。
42.印度從氣象災害看,旱澇災害頻繁,原因是該國的氣候主要以為熱帶季風氣候為主。亞洲地勢特點是中間高、四周低。亞洲的氣候復雜多樣,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
43.歐洲共有四個大的半島,地中海沿岸有著名的三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巴爾干半島;北部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義大利所在的半島是亞平寧半島。
44.非洲最大的島嶼是馬達加斯加島。日本最高的山是富士山,屬於活火山。
45.我國已在南極建立的兩個科學考察站是長城站和中山站。
46.俄羅斯有俄羅斯位於北極圈以內但終年不凍的港口是摩爾曼斯克。終年不凍的原因是受惠於北大西洋暖流。該國有豐富的資源:淡水資源(貝加爾湖)、森林資源(亞寒帶針葉林世界最廣)、礦產資源(石油、黃金、有色金屬)。
47.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分布在亞馬孫河流域。世界上熱帶雨林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巴西。
48.俄羅斯最大的海港是聖彼得堡,位於波羅的海沿岸。太平洋沿岸的海港是符拉迪沃斯托克。
49.世界上東西跨度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達1萬多千米。俄羅斯的兩個農業區是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俄羅斯地形對河流分布的影響:西部平原廣大,河網密布;東部山高谷深,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50.衡量一個國家人口增長的重要指標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人口增長速度快(快、慢),居世界第一。
撒哈拉以南的經濟屬於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人口、環境、糧食三者成為當地發展經濟重點考慮的問題。美國的耕地佔世界耕地面積的10%,平原佔全國的一半以上。
52.歐洲西部的面積是500萬km2 。從經濟發展水平看,絕大部分屬於發達國家。
53. 中東地區的地形以高原為主,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埃及的首都是開羅。長絨棉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農業集中於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
54. 歐洲有世界上最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沿岸的氣候屬於地中海氣候。
55. 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其中印第安人屬於黃色人種。通常所說的波羅的海沿岸三國,是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56..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的氣候類型是地中海氣候。 日本的四大島中,位於最南邊的是九州。
57.世界最高的山脈是喜馬拉雅山。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黑種人的故鄉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58.拉丁美洲的糧食作物主要是玉米。是三種熱帶經濟作物咖啡、甘蔗、香蕉的「王國」。拉丁美洲是一個有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如巴西佔到全國人口的40%。縱貫南美洲西部的山脈是安第斯山。
59.德國首都是柏林。巴西首都是巴西利亞。英國首都倫敦。法國首都巴黎。美國首都華盛頓。
60.歐洲西部的工業屬於以製造業為主的工業,在發達國家中佔主導地位。
61.俄羅斯位於兩個平原之間的地形是烏拉爾山。位於高原和山地之間的河流是勒拿河。
62.與我國相鄰,而且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 如果在地球上選一個地點,要求四面朝北,應應選在南極極點。
63.按照板塊構造學說,澳大利亞位於印度洋板塊。中東地區最匱乏的自然資源是 水資源。最豐富的資源是石油資源。
64.青藏高原氣候以高原山地氣候為主。日本的氣候具有什麼特點季風性、海洋性。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亞、北非(或中東地區)。
65.日本的四大島中,最大的島嶼是本州。日本以哪種經濟為主加工貿易型經濟。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溝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洋。
66.中亞大部分地區的氣候是以溫帶草原氣候為主。中東地區的主要人種是白種 人。
67.世界上出產黃金最多的國家是 南非。被稱為美國「黃金水道」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68. 世界上針葉林分布最廣的國家是俄羅斯。美國人口稠密的地區是東北部的五大湖地區。造成北美溫帶大陸性氣候范圍廣的主要因素是西部高山的阻擋。
69.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兩側有許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峽灣,形成原因是冰川作用。五大湖的成因是冰川作用。
70.世界上目前無人定居的大洲是南極洲。日本是一個火山、地震等地質災害多發的國家。是因為日本處在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俄羅斯是地跨歐、亞兩大洲的國家。
71.地形以平原為主的大洲是歐洲。 有「冰雪高原」之稱的大洲是南極洲。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極洲。
72. 南亞的地形分為三大地形區,北部:喜馬拉雅山為主的山地;中部:印度河平原和恆河平原為主的平原區;南部:德干高原為主的高原。
73. 東南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馬來群島的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多雨。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沙漠分布於:非洲北部。
74. 1995年~2000年世界人口平均自然增長率是1.3%,亞洲是1.4%,2000年世界總人口是60.55億,亞洲的總人口是36.8億。如果2001年世界增加100人,則亞洲增加的人口數量是66人。
75.在撒哈拉以南地區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尼羅河是世界上第一長河,其長度是6600km。當北京時間(東8區)是14:00時,莫斯科(東3 區)應該是:9:00 。
76. 將澳大利亞三大地形區逆時針旋轉900 ,與印度國家地形最為相似。印度最大的工業區分布在 東北部。
77. 美國最大的城市是紐約,「汽車城」是指底特律,鋼都是匹茲堡。飛機製造中心是西雅圖。
78.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州、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位於馬來半島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亞、東南亞各港口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最短海上通道。
79. 被譽為俄羅斯人「母親伏爾加」的河流是伏爾加河,全長3600千米,是歐洲第一長河。航運價值很高。通過運河,該河與波羅的海、白海、黑海、亞速海、裏海相通,稱為「五海通航」。
80. 為了進一步加強聯系在歐洲西部形成了一個區域性的國際組織,叫做歐洲聯盟(簡稱歐盟)。總部設在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是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
81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從紅海經地中海再到黑海依次經過的運河和海峽是:蘇伊士運河和土耳其海峽。
82. 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農業發展的條件是:耕地佔世界耕地面積的10%;平原佔全國一半以上;河流較多,湖泊集中,平原地區有豐富的水資源;東部降水多,光熱條件好。
83. 在美國,被稱為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的是位於舊金山東南部的「矽谷」。世界唯一獨自佔有一個大陸的國家是:澳大利亞。
84. 北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地安人。淡水儲量最多的水體南極冰川。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法國發電量中核電的比重高達70%以上。
85.法國的工業很發達,重要工業資源煤、鐵等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以汽車、飛機製造為主體的工業在世界上佔有突出地位,服裝、食品、醫葯等工業部門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86.美國的三大地形為,東部:阿巴拉契亞山為主的山地,中部:中央大平原,西部:落基山等為主體的山地。
87. 北美外來移民中80%以上的是歐洲人及後裔。歐洲西部面積最大的國家是法國。俄羅斯森林資源豐富,有世界面積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
88.世界上被稱為「火山國」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由於該國地處三大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和地震,這三大板塊是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
89.從大洲與地區看,玉米的原產地是北美洲。南北美洲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 。埃及是一個地跨哪兩大洲的國家:亞洲和非洲 。
90.法國巴黎的象徵: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羅浮宮。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區: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區。
91美國城市的籃球隊芝加哥公牛隊,休斯頓火箭隊,西雅圖超音速隊,底特律活塞隊。世界陸地最低窪的地方是:死海沿岸。
92.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各大洲地形特點各異,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歐洲。造成北美溫帶大陸性氣候范圍廣的主要原因是:緯度和地形。
93.南極地區是科學考察的寶地,我國在那裡建立的第一個科學考察站是:長城站。同被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教徒奉為聖城的是:耶路撒冷。
94.習慣上,被我國稱為「南洋群島」的是指東南亞地區的:馬來群島。各大洲中經濟最發達的大洲是:歐洲。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
95.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兩側有許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峽灣,形成原因是 :冰川作用而成。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是:印度尼西亞。
96.通常所說的波羅的海沿岸三國:拉脫維亞、立陶宛 、愛沙尼亞 。
97.美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是 :東北部地區。北極地區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紐特.
Ⅵ 中國國家地理的雜志特色
要求文章用第一人稱「我」來講述,把讀者帶入現場,設立編輯規范,做好每篇文章的大標題、小標題、引言、抽言等;要求把知識融於話題中,提出了「由頭+知識」、「事件+知識」、「人物+知識」的模式和「記者+學者+詩人+哲學家」的文體。
突出圖片和地圖獨立語言的作用,圖片與文字並重,版面達到1︰1。要求精心選取圖片並大量選取大尺度的航拍片,寫好每張圖片說明,充分表達圖片信息,保證有足夠的文字量和空間。地圖是雜志的地理特色,除常用的平面圖和暈渲圖外,大量採用三維地形圖、衛星影像圖和高解析度的衛星遙感圖以及手繪圖等。2000年第8期首次在專輯中贈送大幅單張地圖 區域綜合性原則:以自然為核心的選題必須揭示其對人類的影響,而人文類選題的命脈則是梳理其興衰傳承的自然背景;
差異演替性原則:所有自然的更替、人文的盛衰都是在特定的時空范圍內進行的,無論是「以今證古」還是「以古喻今」的地理思維,都需要展示大尺度的時空變化;
原創首發原則:研究性的選題制度以及專家型的製作隊伍,確保雜志內容的原創性;而互聯網檢查制度,又保證了發表內容的獨家性。 一是要求雜志整體視覺設計風格的完整一致,保證雜志視覺形象的協調統一。
二是強調信息傳達的直接、有效。要求版面設計要有信息的切入點,要第一時間調動讀者的閱讀興趣。自改版以來,逐步引入國際上行之有效的網格設計理念,遵循視覺規律,通過理性的設計將大量信息進行有效的規劃和梳理,從而使編輯意圖表現更加充分,讀者閱讀過程更加流暢。
三是版面設計追求簡約、靈性,有意味的設計形式,強調設計形式對內容的依附性,注重信息傳達與閱讀趣味之間的平衡,通過設計閱讀的延展,拓展想像的空間,豐富閱讀的體驗。 2005年10月號選美中國特輯:「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厚達550頁,專輯累積發行突破300萬冊,國家外文局將該期翻譯成英、法、德、俄、日、韓、意、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字,由外文出版社出版,面向全世界發售。
2006年10月號「中國人的景觀大道」專輯410頁,中文簡體字發行突破100萬冊;英文版版權由境外公司取得,並以上下卷的形式在全球發行超過20萬冊;2007年10月號「塞北西域珍藏版」專輯366頁;2008年10月號「東北專輯」386頁;2009年10月「中國地理百年大發現」400頁。 「中國最美的地方」專刊2008年7月成為北京奧組委特選禮品 能否被公眾認可和接受是決定傳媒存亡興衰的關鍵,而這又要以獲得關注為前提。
《中國國家地理》2006年以來期平均發行量穩定在100萬冊以上。根據該刊總編李栓科先生提供的官方解釋,這是因為他們始終踐行了「內容為王」的原則,是內容自身的價值決定了銷售。
所謂重構常識也就是用新的觀念來替代既有觀念的常識地位。由於常識在公眾知識的體系架構中具有這樣的獨特地位,使得對它的重構嘗試必然會同時遇到雙重境遇:在引來關注的同時也會遭來質疑。重構必然意味著要有所顛覆,而公開地試圖對既有常識加以顛覆,本身就足以引來公眾的關注。
對於《中國國家地理》而言,以顛覆常識來吸引公眾目光是它的常規戰術。例如在它隆重舉薦的「中國十大最美名山」中,不僅五嶽有四座落選,而且高居榜首的是此前名頭並不是特別響亮的南迦巴瓦峰。再如,2003年出刊的四川專號明確表示峨嵋青城並非是典型的蜀山,它們帶來的最直接結果就是當期銷量明顯上升。 「編輯部和經營部門是完全獨立的,還是那句老話,內容為王。我們很少就一個內容去進行營銷,而是內容自身的價值決定了我們的銷售。」社長李栓科說。
「景觀大道」專輯帶來的成功,印證了李栓科的話。而用編輯們的話來說,為了這個計劃中的發行量,整個9月,他們就跟上了發條一樣。
說及「景觀大道」的策劃,李栓科介紹:「我們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國遼闊國土、壯麗山河的象徵物,而尋找的結果是,發現大致沿著北緯30度線延伸的長達5000多公里的318國道是最佳選擇。」而為了這個發現,雜志社不但派出了專門的考察隊,還邀請了眾多著名的作家、學者,分頭探訪。
「對於一本雜志來講,最重要的是編輯部,包括背後的專家支持。如果沒有打不爛、揉不碎的編輯部,市場運營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
伴隨著內容的提升,是發行量和廣告價格的增長。
這一路走來,不能不提及雜志創刊55周年之際,持續一年之久的「中國最美的地方」的評選與報道。「其影響力遠超我們的預想。」回顧那段經歷,李栓科仍然很感慨。
據介紹,雜志社首先組織了一個專家協會組、一個媒體組。專家協會組負責制定詳盡的評選標准,跟媒體的合作則是希望在每一個省市都進行評選,「比如廣東的一些媒體,組織當地的專家合作,並調動讀者參與評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會員俱樂部組織了首次「青藏線龍脊行」會員戶外科學考察活動,從此,參與會員戶外科考的人數每年成倍遞增。
10月,《地理知識》正式更名為《中國國家地理》,她以更大的氣魄和膽識來展示中華的博大。 6月,《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繁體版在台灣及大陸以外的其他地區發行,成為大陸地區惟一原創並由出版人購買版權發行他種文本的雜志。
10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組建新的發行團隊。 1月,《中國國家地理》日文版以《中國地理紀行》為刊名在日本上市發行,這是中國第一家在發達國家完整落地的媒體。
1月,第一屆發行年會召開,發行渠道由原來的40多家增長到70多家,發行市場數量比01年翻了兩番。
6月,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網正式開通,網站功能為每期雜志的內容介紹;地理論壇同時開放,簡單的留言板功能。
年底,《中國國家地理》首次廣告客戶答謝會在北京京城大廈舉辦。 6月,推出「典藏三峽」專輯,9月推出「四川專輯」,10月推出「青藏高原科考50年」不僅是CNG「認識中國」的高潮,也為以後10月特輯的推出奠定了基礎。
8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與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聯合舉辦「回望阿爾金山20年」綜合科學考察活動,開啟CNG聯合國內著名主流媒體共同關注原生態保護區的媒體聯盟報道。
雜志每月擁有固定會員人數達到1萬。 1月,《中國國家地理》青少版《博物》創刊,她的宗旨是:博學成就夢想,知識改變人生。
2月,《中國國家地理》發行量經bpa國際媒體公司認證
7月,推出「大香格里拉」專輯,開始了CNG圈點中國的里程。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川藏線培訓。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創刊55周年。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青藏線培訓。
2-9月,聯合全國31個省份的主流媒體開始「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
3月,讀者見面會南京站。4月,讀者見面會西安站。5月,讀者見面會廣州站。6月,讀者見面會上海站。7月,讀者見面會北京站。
10月,出版的紀念特刊「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選美中國」特輯創造了傳媒界的奇跡,現已被翻譯十種外文版本全球發行。
10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創刊55周年慶典在北京嘉里中心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先生及500多位嘉賓共饗盛典。 每月固定會員人數激增到2萬6。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南疆培訓。
3月,《中國國家地理》手機雜志廣東移動全線推出。
10月,《中國國家地理》推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專輯,打造了一條屬於國人的景觀之路。此專輯也創造了高檔雜志單期發行100萬冊的傳媒界奇跡。
10月10日,《中國國家地理》單期發行100萬冊慶典在北京華聯印刷廠舉行。
啟動「《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校園基金」項目,支持高校環保社團的公益活動。
11月,對公眾免費開放的「中國國家地理大講堂」開講。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北疆培訓。
1月,《中國國家地理》手機報作為中國移動惟一人文類手機報全國重點推出。
10月,《中國國家地理》推出「圈點大西北」專輯,用乾旱半乾旱區的地理概念帶領國人重新認識西北。
10月,圈點大西北圖片展在北京東方新天地及上海正大廣場巡迴展出。 3月,與中華書局合作發行《中華遺產》雜志。
5月,《中國國家地理》手機電視在中國移動平台上線。
6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內蒙徒步培訓。
6月,開啟「觸摸中國」之旅,對中國的八大極限進行全方位考察。
推出《地震專輯》
7月,港澳繁體字版創刊號上市。
7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長李栓科先生作為北京奧運會火炬手參與奧運火炬傳遞活動。《選美中國》作為北京奧組委特選禮品。
8月,中國國家地理網全新改版,域名正式變更。
9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英文版創刊號上市。
10月,《中國國家地理》推出「東北專輯」特刊。
12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盛大的慶典活動。
12月,《中國國家地理》與《遼沈晚報》、《生活報》發起了徵集最佳旅遊線路的活動 1月 非著名山峰頒獎典禮在貴州舉行,並得到了貴州日報社的大力支持,中共貴州省委副書記王富玉出席了頒獎典禮。
3月,中國國家地理與致遠協創達成合作 共同推行「綠色工作」4個月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與LAMER海藍之謎共同主辦了「珍愛海洋」攝影展。
4月 舉辦第二屆「飛羽瞬間」攝影大賽。
6月 雜志社與Jeep共同完成「極致之旅」之「2010重返冰河時代」,對中國的冰川現狀做了一次大規模的系統考察。
7月 《中國國家地理》創刊60周年慶系列活動啟動:
收藏創刊號 尋找傳讀世家
重溫最有影響力的觀點
徵集改變最大的地方
首屆「校園行知客」挑戰賽
10月 推出雜志社耗時1年製作的「海洋中國」專輯聚焦海洋。該期也是雜志總第600期。
12月,中國國家地理IPAD全新客戶端上線,用戶可看到中國國家地理、中華遺產、博物雜志、行天下、中國國家地理手機報(地理周報)等產品,《行天下》還增加了中國國家地理影視公司提供的視頻延展內容。 1月9日 舉辦《中國國家地理》創刊60周年慶典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在北京國貿大酒店隆重舉行「中國國家地理六十周年慶典典禮」。與來自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中國科學院及京城各大媒體的領導、院士專家、攝影師作者以及常年支持這本刊物的讀者、廣告商、發行商等近400位嘉賓共度60華誕。馬艷麗和胡海泉出現在盛典現場。他們不僅是《中國國家地理》的忠實粉絲,也是熱愛自然,關注生態環保、提倡綠色出行的積極倡導者。此次他們接受邀請成為「中國國家地理榮譽會員」,將以更多的實際行動影響公眾,共同珍愛我們的家園。
2月,該刊刊發的關於千島湖水下古城的報道引起各方關注。
3月,社長李栓科獲第一屆優秀出版人物;雜志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
3-4月,該刊推出上下兩輯《鹽專輯》,用精美的大圖片展示了「鹽是一種景觀」和「鹽與健康」的主題,其間恰逢日本地震海嘯引發搶購鹽的風潮,該專輯選題被網友贊譽為「未卜先知,想不火都不行。」
6月,聯手Jeep,完成「非凡故事路」的年度品牌活動。
9月16日,舉辦最美山河水60年經典攝影作品展。
12月榮獲「全國新聞出版『走出去』先進單位」稱號。 4月,中國國家地理「百年追尋」圖片展在倫敦舉行
5月,在香港舉辦「四川最美的地方」大型圖片展
11月,「中國國家地理號」首航南極 1月8日 舉辦「我們的2012」嘉年華
6月6日「中國國家地理號」首航北極
Ⅶ 國家地理百年紀念典藏解說詞
樓主去射手網下載對應的字幕就可以了,中英文的都有啊。
Ⅷ 蜀南竹海導游講解詞
蜀南竹海導游講解詞從這幾個方面講解:首先要從各方面的了解他,再主要組織語言,這樣就會講解好
蜀南竹海,位於四川南部的宜賓市境內,幅員面積120平方公里,核心景區44平方公里。有八大主景區兩大序景區134處景點。景區內竹子58種,7萬余畝,集山水、溶洞、湖泊、瀑布於一體,兼有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的最大原始「綠竹公園」;植被覆蓋率達87%,國家4A級旅遊區,「中國國家風景名勝區」,「中國旅遊目的地四十佳」,「中國生物圈保護區」,《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的中國最美的十大森林之一。
1歷史
北宋時期,蜀南竹海名萬嶺箐。著名詩人黃庭堅到此遊玩,
蜀南竹海
見此翠竹海洋,連連贊嘆:「壯哉,竹波萬里,峨眉姐妹耳!」即持掃帚為筆,在黃傘石上書「萬嶺箐」三字,因而得名。
明嘉靖年間,在仙寓洞內摩崖造像和西遊記故事浮雕群。
1988年,被批准為「中國國家風景名勝區」。
1991年,被評為「中國旅遊目的地四十佳」。
1996年,李鵬同志題詞「蜀南竹海天下翠」。
1999年,被評為「中國生物圈保護區」。
2001年,被評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區。
2003年12月,蜀南竹海通過世界「綠色環球21」認證。
2005年10月23日,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十大森林」。
2007年底,榮獲「最受群眾歡迎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和「最具特色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2]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舉行,開幕式呈現了蜀南竹海夢幻般的美麗畫面。
2009年,蜀南竹海榮膺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的竹林景區。
2009年,11月18日,蜀南竹海成功列入第二批「中國雙遺產」預備名錄。
2 位置
蜀南竹海位於宜賓市境內長寧、江安兩縣交界之處,東經103°36′~105°20′,北緯27°50′~29°16′。北距成都約430公里。
3生物資源
蜀南竹海可謂是「竹的海洋」,7萬余畝翠竹覆蓋了27條峻嶺、500多座峰巒。這里生長著15屬58種竹子,除盛產常見的楠竹、水竹、慈竹外,還有紫竹、羅漢竹、人面竹、鴛鴦竹等珍稀竹種。夏日一片蔥蘢,冬日一片銀白,是國內外少有的大面積竹景,與恐龍、石林、懸棺並稱川南四絕。[3]
在茫茫蜀南竹海的竹海中,還零星地生長著桫欏、蘭花、楠木、蕨樹等珍稀植物;據統計,竹海所產的中草葯不下200種,堪稱一個天然的大葯園。竹海中棲息著竹鼠、竹蛙、箐雞、琴蛙、竹葉青等竹海特有的動物。林中除了產竹筍,還有許多名貴的菌類:竹蓀、猴頭菇、靈芝、山塔菌等。
3最主要景點介紹蜀南竹海整個景區東西長約13公里,南北寬約6公里,
蜀南竹海
竹海有景點124個,其中一級景點15個,二級景點19個,蜀南竹海素以雄、險、幽、峻、秀著名,其中天皇寺、天寶寨、仙寓洞、青龍湖、七彩飛瀑、萬江景區、古戰場、觀雲亭、翡翠長廊、茶花山、花溪十三橋等景觀被稱為「竹海十佳」。蜀南竹海空氣清新,純凈,離子含量較高,是我國一級環保旅遊區。
整個竹海成「之」字形,東西寬、南北狹。山地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海拔600-1000米。林中溪流縱橫,飛瀑高懸,湖泊如鏡,泉水清澈甘洌,空氣清新,郁香沁人,曲徑通幽。竹景與富集配套的山水、湖泊、瀑布、崖洞、寺廟、氣象、地質、民居交融,自然生態與歷史人文並重,清風搖曳、竹影婆娑、四季宜游,是人們回歸大自然的游覽勝地。一望無際的竹子連川連嶺,整整覆蓋了500多座山丘。現建有國內唯一收集和展陳竹類資料標本和有關竹文化資料的竹海博物館 。
仙寓洞仙寓洞
仙寓洞位於蜀南竹海南部仙寓洞景區擦耳岩陡崖之中,因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極佳被譽為「竹海明珠」。仙寓洞原是一個天然岩腔,長300餘米,寬和高2至15米,洞上莽莽的竹林,洞下是竹海大峽谷。此外,仙寓洞還有寺廟,和尚殿是歷代主持圓寂後貯存骨灰的地方,內有石塔一座,骨灰龕15個。南山門入口處有隱安道人題寫的「仙寓洞天」四字。左側門柱上有半幅對聯:「修真安樂是蓬萊」,傳聞系隱安道人出。
仙寓洞,在1990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確定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觀雲亭觀雲亭,又名轎子石。亭中可觀川南淺丘。河水如帶,
觀雲亭
阡陌縱橫,處處竹樹人家。再遠處,是四川盆地向雲貴高原過渡的盆周山區。東西延伸的兩列山脈逶迤起伏,其中一列是黃色的山嶺,另一列長滿了綠色植被,它們猶若「黃龍」和「青龍」,並排游弋,護衛著蜀南竹海這塊風水寶地。
龍吟寺龍吟寺,又名龍尾寺,坐落在海拔
龍吟寺
980米的九龍山上,寺廟佔450平方米,這里四面翠浪起伏,浩渺連天,天風吹盪,竹濤聲聲,恍若龍吟,故名龍吟寺。建於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年),曾有正殿、下殿、側殿。清朝嘉慶年間漲惠和尚修。1959年被拆毀,還剩基石,台階和石門框,框上有對聯:「雙樹插青雲龍吟虎嘯,四邊連空碧乾端坤倪」。
龍吟寺石刻199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青龍湖青龍湖景區,面積3.06平方公里,以大型水面和歷史遺跡為主。
青龍湖
青龍湖,位於高聳險峻的插旗山下,水面3平方公里,是蔥蘢竹海之中的最大湖泊。湖上可盪舟劃筏,湖邊亭閣,也可品茗小酌。夏秋之夜,山巒沉鬱而秀朗,清風徐來,漣漪翩翩,湖邊納涼閑話,別有情趣。[7]
天寶寨天寶寨
天寶寨相傳建於1862年清代咸豐年間,地方官府為防禦石達開太平軍入川而建。地形險要,易於防守,古寨長1500米,高20米,寬10米左右,洞的頂部均系岩石構成,多為半邊洞,依洞而建,曲折奇特,內有13道堅固的石寨門,易守難攻。洞的四周翠竹周合,途中有罕見的巨大蘑菇石,高有10多米,上面的石塊如傘蓋,危而不墜。傳說此石原是仙寓洞道長使用的傘,放在此地後化作黃色的石頭,故取名「黃傘石」。洞中鑿了《三十六計》,按照每計的內容,精選群眾比較熟悉的戰例,雕刻成巨幅圖畫,巍然矗立於懸崖絕壁之上。
翡翠長廊翡翠長廊
翡翠長廊,位於竹海深處的翡翠長廊,是蜀南竹海的又一勝景。翡翠長廊路面是由「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天然紅砂石鋪成。兩旁密集的老竹新篁拱列,遮天蔽日。紅色地毯式的公路與綠色屏風般的楠竹交相輝映,形成秀麗壯美的翡翠長廊。[8]
七彩飛瀑七彩飛瀑又名落魂台。
七彩飛瀑
《江安縣志》載:「萬嶺箐南北飛瀑,殆似廬山」。不擇地而出的泉水,使得深邃幽深的竹海充滿靈氣,山岩跌宕處,每每作了懸泉飛瀑。山間數十條姿態各異的瀑布中,最為壯觀的,當數七彩飛瀑。[9]七彩飛瀑處在石鼓山和石鑼山之間的葫蘆谷中,從深林里流出的水潦河,在回龍橋下分為四級瀉下懸崖,落差近200米,蔚為壯觀。瀑布上頭,還有石龍過江、孟獲墳、古較場等景點。一湖碧水映藍天翠竹;湖水的寧靜,與瀑布的飛動相互映照。
萬江蜀南竹海萬江
萬江景區,地處蜀南竹海東景區腹地,原名「瓢兒溝」。是蜀南竹海管理局致力打造的核心景區,是保留最完整、最原始的少數民族居住地,也是蜀南竹海長壽傲人居住地。風景秀麗,湖面微波拂面,是度假、水上娛樂、山地賽車的旅遊勝地。
仙女湖仙女湖,位於仙寓洞的山頂上,
蜀南竹海仙女湖
與天寶寨、仙寓洞形成仙寓洞景區旅遊環線。 仙女湖面積三十多畝,湖水清澈碧綠。看晨曦初升,夕陽西下,壯麗輝煌。晨霧煙雨中,綠的山.翠的竹,又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海中海海中海,位於翡翠長廊至仙寓洞景區公路的左側,
海中海
是仙寓洞景區的第一個景點。海中海原是竹海山上一個比較低的槽谷,後築壩形成一個湖泊,於一九九八年三月對外開放。湖泊面積約60畝,湖面空曠開闊,儼然茫茫竹海中的一個「海子」,故名海中海。
竹海博物館蜀南竹海博物館,集竹文物收藏保護、展覽、
竹海博物館
學術研究和社會教育於一體,以「追溯千古民族文化,展示萬載竹類精華」為宗旨。館內設六大展示廳、一個「竹園」和一個竹工藝作坊,分別陳列展示了旖旎的竹海風光、豐富的竹類資源、燦爛的竹文化的照片。[12]博物館區佔地10畝,主館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主體建築在墨溪河的水面上,川南民居風格,園林式布局,樓、台、亭、廊相應相通。
5景區文化也是重點介紹瑤箐造竹相傳,蜀南竹海所在的「萬嶺山」原是女媧娘娘補天時遺落的赤石。
天宮之中有個金鸞仙子,見天南的萬嶺山還是一片荒涼,於是便私自下凡想給此山編翠織綠,不料因觸犯天條被抓回天宮治罪。看守金鸞的是南極天官的女兒瑤箐仙子,瑤箐本來就心地善良,當她得知金鸞觸犯天規的詳情之後,便更加同情和敬佩金鸞,於是就偷走父親南極天官的放行牌,送金鸞逃出南天門。不料被天門神將發現,雙雙重新被捉,金鸞打入天牢,瑤箐本該遭受嚴懲,但由於南極天官平日辦事勤懇,加之人緣又好,因此眾神求情,玉帝也樂得做個人情,因此就將瑤箐貶到凡間,要她在「萬嶺山」編織綠波,將綠波接上九天,才可以返回天庭與父親團聚。
瑤箐喜出望外,樂意受此懲罰。可憐南極天官不舍愛女,卻又天命難違,無奈之中,只來得及將自己的七星蚊帚送給愛女。眾仙姑也紛紛趕來含淚相送,大家不約而同地摘下智周萬物上佩戴的各種翡翠玉器送給瑤箐做織翠編綠的種子,織女還送了一條可以化雲變雨的白絲絹。
瑤箐自天南而下,落腳於「萬嶺山」的荒山野嶺之中,日出日落、播撒翡翠、揮蚊掃帚、舞白絲絹,終於一顆顆的嫩筍破土而出,一排排青翠的新竹長成了一片片碧綠的波浪向著九天延伸。貧瘠的萬嶺山,終於變成了一塊美麗的碧玉,這塊碧玉就是今天的蜀南竹海,竹海里的淯江河,則是瑤箐仙子遺落的那條白絲絹。
墨溪傳說傳說當年瑤箐仙子為民造竹獲得成功後,土地神便稟告玉帝,請求赦免瑤箐的罪名。於是玉帝就派文曲星下凡查訪事情的真假。文曲星下凡後變化成一個遊方道士來到竹海,但見得此處嬌翠欲滴,蔥綠峻秀,修篁古木靜幽清遠。老仙竟然耍心大發,樂不思歸,尋得深幽的溪谷處結茅為屋,點化幾方巨石為椅為桌。白天探尋佳境,吟詩作畫;夜晚邀約村夫野老,煮酒品茶,對弈論武。也不知過了多久,天上一日,人間三年,大概文同星下凡久久未歸,終於惹怒了玉帝,就派風神和雷神前來敦促文曲星返回天庭。
二位神仙一路風雷來到竹海,風吼雷鳴,地動山搖,文曲星慌忙收起棋子跟著風、雷二神上天界。慌亂中,不慎將作畫寫詩的墨水打翻在溪水之中,等到第二天山民們又雲找老道士談古論今時,卻發現茅屋石桌已盪然無存,只有那墨色的溪水和溪邊散落的幾顆已化成石頭的棋子,還依稀留有仙家的氣息。後來,北宋有個大詩人叫黃庭堅游覽竹海,為這個傳說所吸引,還親筆書目寫了「墨溪」二字在溪邊的石頭上呢。至今,墨溪邊仍有「棋盤石」、「曬經石」,而忘憂谷里的「石破天驚」處的那一破為二巨石,據說也是當年雷神劈開的。
Ⅸ 2019年《國家地理經典影像盛宴》展覽還是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辦嗎時間呢
在主辦方聚橙網查到的展覽信息:
展覽地址:北京·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展廳西廳
展覽時間:2019年3月23日——2019年6月23日(9:00——17:00)
(逢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