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人文地理學教學目的

人文地理學教學目的

發布時間: 2021-02-20 21:43:21

1. 人文地理學的概念

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版域結構的形成權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
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2. 人文地理學的教育價值有哪些

光知天下,行走世界。

3. 人文地理學是關於什麼的

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回動的地域結構的答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又稱人生地理學。它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僅指社會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4. 人文地理專業都學什麼啊有意思嗎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科學體系中與自然地理學並立的兩大分支學科之一。自然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各種自然要素的空間組合規律;而人文地理學則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種人文事象的空間組合規律。
關於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目前眾說紛紜,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研究多種人文特徵的分布、變化和空間結構的科學叫人文地理學(大英網路全書,1980年版)。
2.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分布、變化和擴散,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空間屆購得一門近代科學被稱為人文地理學。(李旭旦)
3.研究地表人文現象空間分布及其發展變化與周圍環境關系的科學。(金其銘)
4.研究人地關系地與系統的形成、特點、結構和發展趨向的科學。(吳傳鈞)
5.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區域分布、空間差別,並預測其發展變化規律的科學。(張文奎)
人文地理學的科學體系
農業地理 工業地理學 經濟地理學 交通運輸地理學 商業地理學 消費地理學 人口地理學 城市地理學 聚落地理 鄉村聚落地理學 文化景觀學 文化地理學 文化生態學 語言及民族地理學 宗教地理學 政治地理學 軍事地理學 行為地理學 旅遊地理學 歷史地理學

5. 高中地理教學目標內容

高中地理教學目標

惠來一中地理科組

一、學生基本情況

今年我校高一級有22個班級,高二有7個文科班11個理科班,高三有9個文科班。學生人數較多,但是學生的基礎較差,不同年級存在不同的學習問題。特別是區域地理方面,很多學生對於各大洲的輪廓和我國的行政區劃都不了解。高三學生對備考的理念和要求也較低。

二、教學思路

認真貫徹落實學校「創新機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質量」的工作思路,以「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為宗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為重點,深入了解學生情況,著手教學模式的探討,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三、教學目標計劃

根據本校學生實際情況和高考要求,以讓學生獲得比較完備的地理基礎知識,學習對學生終生發展有益的地理;以倡導學生主動參加參與,樂於探究,勤勞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為目標。

1、 學生能主動學習地理,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養成學習地理的習慣

2、 學生能對各地理區域有比較全面的認識。能詳細認識重點區域的地理條件,能對世界個區域有比較清晰的認識

3、 學會通過所學原理分析地理現象,具備分析區域條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樂於探究培養學生自製設備驗證地理原理的能力

5、 培養學生對地理終身學習的興趣,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從生活中感受地理知識

四、教學目標實施

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在教學中,第一,應充分培養地圖的觀點,包括看圖能力、記圖能力和再認再現能力的培養。牢固樹立地圖是地理學科第二語言的思想。第二,根據教材特點選用 一些帶有鄉土性質的案例,做好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盡可能在課堂上實現。

高一地理教學要以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為主線,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思想。高一地理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從人類和地理環境的關系著眼,通過教學使學生獲得對終身發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關的人文地理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維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能夠與人合作,運用地理科學觀念、知識和技能對人類與環境之間的問題作出獨立的判斷和適當的評價。學習高中地理課程有助於學生觀察和理解與人類發展有關的地理環境變化,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為適應未來的生存和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

學生在經過高一的地理學習,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基本內容,對高中地理知識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礎知識,初步掌握了一些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備了一定的識圖、讀圖能力和分析地理現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簡單的地理思維能力這為現階段的地理學習與復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由於高考改革特殊性,高二地理的學習主要由於高考的改革和高中地理學習與復習的自身特殊性,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包括初中區域地理知識在內的高中地理必修三和選修六的學習與復習,學習任務重。

高三地理教學內容應以系統性的知識為基礎,著重於知識結構及聯系的理解和掌握,讀圖解圖能力的提升,聯系生活生產實際等相關問題的分析和解答,同時掌握好審題答題的技巧與方法,形成良好的地理學習理念。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加強個別指導,使學生整體得到成長。

總之,我們要努力創設適於學生的學習情境,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圍繞地理教學三個領域的目標,使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學習時段內,在心理、行為等方面的地理素養都有所發展。

6. 人文地理學在地理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理課是中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必修課程。我國將初中地回理課答程的總目標定位為:通過初中地理課程的學習,了解有關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的基本知識,了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所以,地理課對於提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好地理很有必要。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決定了它具有兩個!

7. 什麼叫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間分布及其空間差別,並預測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它是以人地關系為基礎,著重研究地表人類活動或人與環境所形成的各種文化現象的分布與變化。

8. 初中地理教學目標及要求

那你的目標就是考上好大學。

9. 人文地理學教學

你說的是題目嗎,如果是,把題目告訴我,我教你哦~~~

10. 人文地理專業學些什麼

人文是個大專業,其中也分很多小專業。這些專業名稱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人文內涵」呢?或者說,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性格,更適合哪一個專業呢?
秘書學專業:最適合那些可以安下心來、處理瑣碎事務的人群,這一專業看上去似乎比較簡單,但辦事不細心、沒有條理性的人還是不適合的。另外,這一專業的就業起點比較低,要可以從基層做起、耐得住寂寞的人。
漢語言文學專業:這是我們一般意義上對「中文系」的狹義理解,沒錯,它學的就是文學,一般要涵蓋現當代文學、古代文學、古代漢語、外國文學、文藝理論等等基礎課程,它適合對文學有天然愛好的人們,以及思想比較深邃、可以一下子抓住事物本質的人。
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這是很多人都覺得很枯燥的一個專業,整天與「故紙堆」打交道。說實在話,每天翻閱那些沒有句讀、豎排版、繁體字的古代文獻,不僅要有相當的耐心和敬業精神,還絕對需要古文天賦和深厚的專業知識。山東大學的古文獻學全國首屈一指。
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在本科學習階段,古代文學和現當代、外國文學、文藝理論等等是一起上的,都是作為中文系文學類的本科生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到了本科快要畢業、寫學位論文的時候,就要涉及這一方向比較專門的知識了。它要求我們要熟練、精確掌握古代文學知識,這是必然,另外還有古代文論--從很大程度上說可以算作我國古代與文學有關的「哲學」理論,還有相當的古文字功底。比較適合準備繼續深造的考生。這一專業比較「強」的是一「南」一「北」--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
戲劇戲曲學專業:有些高校的此專業名稱為「影視戲曲」等,是文學與藝術學相結合的學科,適合想像力豐富的同學們來大展身手。但此專業在高校中並不算普及,最棒的當然是中國傳媒大學(即前北京廣播學院)。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不喜歡中國傳統文學?我可以理解,就像我有一個學哲學的朋友,就是喜歡西方哲學,打死也對中國哲學不感興趣,一個道理。我們在高中時後接觸的「閑書」,大多是「世界名著」,外國文學對我們的文藝感覺有「啟蒙」之功啊。要想向這一方向努力,首先,多看著作;其次,學好外語;再次,有在比較中發現問題的能力和天賦(因為對外國文學的研究都是伴隨著與中國文學的對比進行的);最後,學好文藝理論。適合比較活潑、接受能力強的同胞選擇。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這個專業與「古代文學」專業同理,是本科的基礎學習之後的向一個固定方向的精深發展。就看你對當代文學感興趣,還是對古代文學感興趣了。還有,「現當代文學」的意思,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的文學,一般認為改革開放以前叫做「現代」,開放以後叫做「當代」。武漢大學的現當代專業實力在國內無二。
漢語言文字學專業:雖然也有「語言」,但這個專業的主要研究重點還是在「文字」,以研究文字為主、研究語言為輔助,這一方面的人才將來一般從事對外漢教的工作或者專門的研究、教學工作。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這才是真正專門研究語言學的專業了。可以說,語言學與文學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如果說文學的感性因素多一些的話,語言學簡直就是文科中的「理科」,需要科學的實據(語料調查)和嚴密的推理。近幾年語言學在我國的發展非常火爆,因為下設的應用語言學可以用於對外漢教、計算機語言處理等等領域。北京大學的本專業無人可比,很多名師、大家。
文藝學專業:「文藝學」是什麼?它即不是文學,又不同於藝術,通俗的說,就是進行文學、藝術創作或欣賞的指導性理論,我們學習這個專業,要做的就是結合作品闡述理論,或者結合理論分析、評價作品,是人類文藝欣賞和創作經驗的總結。適合善於哲思、邏輯性強的同胞們選擇。
地理是個大專業,其中也分很多小專業。在葉寶明主編的《人文地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中,主要分支學科劃分為:1.人口地理學 2.資源地理學 3.經濟地理學 4.政治地理學 5.文化地理學 6.旅遊地理學 7.歷史地理學 8.聚落地理學 9.社會地理學 10.社區地理等、
我佷贊同復旦大學副校長陸昉的觀點:
他認為:首先,開展通識教育!
這也是實際上世界各個高校努力建設一流大學的目標所輻射帶來的結果。
牛津、劍橋、哈佛這樣的世界一流大學,都採用了通識教育的培養模式,在這些學校,通識教育是大學教育的一個主體部分,各個學科課程逐漸向科學與人文、專業與通識緊密融合的方向發展。其次,上世紀90年代後,科技飛速發展,技術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 大學里所學的知識實際上已經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需求。 事實上,現在不少國內外名企在招聘畢業生過程時,已經不看重學生在大學里所學的專業,他們更看重能力與綜合素質。 如果你有能力,經過培訓以後馬上就可以滿足職業化的需求。 比如他所指導的研究生,學的是半導體物理,以前去微電子行業發展的比較多;金融危機後,該領域對這類畢業生的需求減少,他的學生就轉到其他領域工作,到銀行、保險公司總部、證券公司,甚至房地產公司。在許多非主流領域都表現較為出色。
所以說學為所學,學為實用,學用泛用的最終目的是要:杷我們的大學教育去引導學生不僅僅單以傳授知識為目的的教育體系。而是向學生傳遞一種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品格、能力和智慧。
現在教育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導致單純的專業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發展需要,教育改革也就呼之欲出。 通識教育逐步走進中國的大學校園,目標就是要尋求人文精神的回歸,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使學生在知識的融會貫通中,集聚智慧,獲得心智的提升,使他們不僅要具備創新精神,批判性的思維以及熟練掌握跨學科知識,同時,也應該要具有愛心、責任心、崇高的道德水準,人與人和諧共處、共贏的健全的人格。通識教育逐步走進中國的大學校園,目標就是要尋求人文精神的回歸,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使學生在知識的融會貫通中,集聚智慧,獲得心智的提升,使他們不僅要具備創新精神,批判性的思維以及熟練掌握跨學科知識,同時,也應該要具有愛心、責任心、崇高的道德水準,人與人和諧共處、共贏的健全的人格。
這就是專業學些什麼?該學些什麼!
說了些文不對題的話,我想也引人深思!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