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與工業設計的關系
⑴ 人機工程學於工業設計的關系及在工業設計中的應用
人機工程學和工業設計
人機工程學和工業設計在基本思想與工作內容上有很多一致性:人機工程學的基本理論"產品設計要適合人的生理,心理因素"與工業設計的基本觀念"創造的產品應同時滿足人們的物質與文化需求",意義基本相同,側重稍有不同;工業設計與人機工程學同樣都是研究人與物之間的關系,研究人與物交接界面上的問題,不同於工程設計(以研究與處理"物與物"之間的關系為主)。由於工業設計在歷史發展中溶入了更多的美的探求等文化因素,工作領域還包括視覺傳達設計等方面,而人機工程學則在勞動與管理科學中有廣泛應用,這是二者的區別。
工業設計是一項綜合性的規劃活動,是一門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學科,同時受環境/社會形態、文化觀念以及經濟等多方面的制約和影響,即工業設計是功能與形式、技術與藝術的統一,工業設計的出發點是人,設計的目的是為人而不是產品,工業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這三項明確地體現了現代工業設計強調"用"與"美"的高度統一,"物"與"人"的完美結合,把先進的技術科學和廣泛的社會需求作為設計風格的基礎,概而言之,工業設計的主導思想以人為中心,著重研究"物"與"人"之間的協調關系。
人機工程學,在美國有人稱之為人類工程學"HUMAN ENGINEERING",人因工程學"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在歐洲有人稱之為"ERGONOMICS",生物工藝學,工程心理學,應用實驗心理學以及人體狀態學等待。日本稱之為"人間工學",我國目前除使喚用上述名稱外,還有譯成工效學、宜人學、人體工程學、人機學、運行工程學、機構設備利用學、人機控制學等。人體工程不的命名已經充分體現了該學科是"人體科學"與"工程技術"的結合,實際上,這一學科就是人體科學,環境科學不斷向工程科學滲透和交叉的產物,它是以體科學中的人類學、生物學、心理學、衛生學、解剖學、生物力學、人體測量學等為"一肢";以環境科學中的環境保護學、環境醫學 、環境衛生學、環境心理學、環境監測技術等學科為"另一肢",而以技術科學中的工業設計、工業經濟、系統工程、交通工程、企業管理等學科為"軀干",形象地構成了本學科的體系,從人機工程學的構成體系來看就是一門綜合性的邊緣學科,其研究的領域是多方面,可以說與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都有密切的關系。由於社會分工不同,分為職業性和非職業性兩類。職業類指從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創造活動中對工具、設備、環境進行設計、加工的專業活動,在這個范疇中運用人機工程學以便創造符合人的生理及需求的、高效、優化和完美的"人-機-環境"系統;非職業范疇指自我服務性范疇,如家務活動,休息及娛樂活動等,在這個范疇中,運用人體工程學以便創造出高效率,減少疲勞,有利於身心健康的高質量生活。總而言之,人體工程學不僅有利於專業化分工的專門性創造活動,也有利於人類大的生活領域;不僅適合對生產工具、設備及環境的創造,而且適合人們整個生活、娛樂、休息、工作、學習等各領域。顯然研究和應用人體工程學原理和方法成為工為設計人員所面臨的新課題。
人機工程學研究內容及其對於設計學科的作用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為工業設計中考慮"人的因素"提供人體尺度參數:應用人體測量學、人體力學、生理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對人體結構特徵和肌能特徵進行研究,提供人體各部分的尺寸、體重、體表面積、比重、重心以及人體各部分在活動時相互關系和可及范圍等人體結構特徵參數提供人體各部分的發力范圍、活動范圍、動作速度、頻率、重心變化以及動作時慣性等動態參數分析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以及肢體感覺器官的肌能特徵,分析人在勞動時的生理變化、能量消耗、疲勞程度以及對各種勞動負荷的適應能力,探討人在工作中影響心理狀態的因素,及心理因素對工作效率的影響等。人體工程學的研究,為工業設計全面考慮"人的因素"提供了人體結構尺度,人體生理尺度和人的心理尺度等數據,這些數據可有效地運用到工業設計中去。
為工業設計中"產品"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學依據:現代工業設計中,如搞純物質功能的創作活動,不考慮人機工程學的需求,那將是創作活動的失敗。因此,如何解決"產品"與人相關的各種功能的最優化,創造出與人的生理和心理肌能相協調的"產品",這將是當今工業設計中,在功能問題上的新課題。人體工程學的原理和規律將設計師在設計前考慮的問題。
為工業設計中考慮"環境因素"提供設計准則:通過研究人體對環境中各種物理因素的反應和適應能力,分析聲、光、熱、振動、塵埃和有毒氣體等環境因素對人體的生理、心理以及工作效率的影響程序,確定了人在生產和生活活動中所處的各種環境的舒適范圍和安全限度,從保證人體的健康、安全、合適和高效出發,為工業設計方法中考慮"環境因素"提供了設計方法和設計准則。 以上幾點充分體現了人機工程學為工業設計開拓了新設計思路,並提供了獨特的設計方法和理論依據。 社會發展,技術進步,產品更新,生活節奏緊張,這一切必然導致"產品"質量觀的變化。人們將會更加重視"方便"、"舒適"、"可靠"、"價值"、"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評價,人機工程學等邊緣學科的發展和應用,也必須會將工業設計的水準提到人們所追求的那個嶄新高度。
⑵ 傳統手工藝與 工業設計之間 關系是什麼
工業設計是對傳統抄手工藝的改革和發展,促進傳統手工藝產品大規模批量化生產。
工業設計(Instrial Design),簡稱ID設計。指以工學、美學、經濟學為基礎對工業產品進行設計。
工業設計分為產品設計、環境設計、傳播設計、設計管理4類;包括造型設計、機械設計、電路設計、服裝設計、環境規劃、室內設計、建築設計、UI設計、平面設計、包裝設計、廣告設計、動畫設計、展示設計、網站設計等。工業設計又稱工業產品設計學,工業設計涉及到心理學,社會學,美學,人機工程學,機械構造,攝影,色彩學等。工業發展和勞動分工所帶來的工業設計,與其它藝術、生產活動、工藝製作等都有明顯不同,它是各種學科、技術和審美觀念的交叉產物。
⑶ 人機工程學與工業設計的關系
人機抄工程是一個歷史不長的邊緣學科。
但是隨著工業產品的日益人性化,針對適用人群量體裁衣設計產品就變成了眾多企業的利刃。
參照人機工程學科中的各種參數對產品進行相應的設計,讓使用者更加方便與適用。
這在今天的工業設計行業既是一項基本功,也是一種職業道德。
⑷ 各學科與工業設計之間的關系。
你好:
簡單說下吧,工作了用通俗的語言說下。因為我畢業就轉行做結構設計了。工業內設計的各學科:
相關軟體容和藝術類的課程如設計素描、三大構成是工業設計的基礎,相當於就是你創意的基礎。你的創意需要手繪和色彩來表達,如果形態表現都有失比例,那。。
相關基礎課程,如英語是工業設計拓展的一個工具吧,就是你想學習更先進的設計思想,要看外文資料,要看外文網站,甚至要和外國工業設計公司溝通。數學就算了,個人認為不掛科就行。歷史就是工業設計的鏡子,可以學習。
相關材料和機械方面的,這個是工業設計的另一個引擎,怎麼說,如果你設計出來的產品無法具備可量產性,通俗點,就是做不出來,那就是一個想法,不能轉化成市場任何的產品就是失敗的工業設計。
純手打,供參考。如可以請及時採納,呵呵....
⑸ 論述工業設計與文化的關系
工業設計:指以工學、美學、經濟學為基礎對工業產品進行設計。工業設計分為產品設計、環境設計、傳播設計、設計管理4類;包括造型設計、機械設計、電路設計、服裝設計、環境規劃、室內設計、建築設計、UI設計、平面設計、包裝設計、廣告設計、動畫設計、展示設計、網站設計等。文化使自己有更好的靈感,想法,創業等。僅供參考
⑹ 自動化與人文地理的關系800字
由於技術抄發展和地理學內部計量
革命襲的興起,自動化地理學在20世紀80年代的歐美國家應運而生,20世紀90年代逐漸被地理計算學取代。自動化地理學是指通過對一系列自動化工具和技術
的綜合選擇和使用,研究空間現象,解決地理問題。自動化地理學一經提出,引起諸多學者的關注和反響。對其審視和批判的角度豐富多樣,包括技術、學術、應
用、社會政治等多個視角。這些評論和觀點促使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在數字環境下的地理表達及其產生的社會結果,也從概念和技術上為自動化地理學的發展提供
了推動力。同時,對於我國GIS學科和地理學的發展也有深刻的借鑒意義。
⑺ 外觀設計與工業設計的關系
外觀設計是工業設計裡面的一個范疇,也就是說工業設計包括外觀設計和結構設計。
所以工業設計公司都會有外觀設計師和結構設計師。
⑻ 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技術與工業設計的關系 工業設計與傳統手工業的關系
你是廈工藝的吧,要考工業設計史了吧,其實我也想知道!!!
⑼ 工業設計三個關系
人文關懷就是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懷、對人的尊嚴與符合人性的生活條版件的肯定,對人類的解放與自由權的追求.一句話,人文關懷就是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就是關心 人、愛護人、尊重人.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人類自覺意識提高的反映.
⑽ 工業設計與工業製造的關系
工業設計與產品製造的關系:
工業設計是一門最終形成於現代化工業時期,涉及技術和藝術兩大領域的新興交叉學科。作為一種現代設計的理論與方法,其研究內容不僅包括對產品功能、結構、材料、製造工藝以及產品的形態、色彩、表面處理、裝飾工藝等,同時還包括與產品有關的社會的、經濟的以及人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因素。它綜合運用現代設計的基本理論與手段,使現代工業產品盡可能地給使用者帶來高效、舒適、美觀的感受,最充分地滿足人們的物質和精神需要。
工業設計不同於傳統的工程設計,因為它在充分考慮提高產品結構性能指標的同時,還須充分考慮產品與社會、產品與市場以及產品與人的生理、心理相關的種種要素;它又不同於一般的藝術設計,因為它在強調現代工業產品形態藝術性的同時,還必須強調產品的形態與功能、產品形態與生產相統一的經濟價值。所以,工業造型設計是科學技術、美學藝術、市場經濟有機統一的創造性活動 。
製造是把原料和信息轉化為各種物品以滿足人類需求的過程。在這個定義上可以看到,製造業不僅僅要轉化原料,還要把很多信息轉化為大家需要的物品,特別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網路高速發展以來,信息在製造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由於製造系統的來源是從用戶的需求開始,從用戶的需求到功能再到整個產品的物理領域,比如要生產一台電腦就需要對一些硬體和外形進行設計,因此產品的製造流程基本上分為四個領域:
第一個是用戶領域,就是從了解用戶的需求開始;第二個是功能領域,就是從用戶的需求到產品需要提供什麼樣的功能;第三個是物理領域,就是產品的功能怎麼通過一些軟體和硬體來實現;最後是流程,就是怎樣通過生產製造把軟體硬體裝配到一起後提供一個比較完美的產品。
工業設計與工業製造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的,首先,工業設計是製造業發展的先導行業。工業設計是為製造工業產品所進行的設計,它包含產品外部和內部設計的整個過程,對產品的外觀和性能,生產技術的發揮,以及品牌建設產生最直接的影響。發達國家發展的實踐表明,工業設計已成為製造業競爭的源泉和核心動力之一。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日趨深入、國際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將首先取決於產品的設計開發能力。
工業設計創新水平直接影響技術創新水平,好的設計創意能極大地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的發展;工業設計是製造業發展的龍頭。由於工業設計在製造業中的核心地位和關鍵性作用,世界各國在發展製造業的過程中往往把它作為龍頭,通過加速工業設計的發展帶動整個製造業的發展。
好的設計創意雖然能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的發展,但是沒有發達的製造業,也就沒有優秀的工業設計。因為工業技術是設計的功能基礎,好的工業設計要依託功能技術來實現。以汽車為例,進口的汽車就比國產汽車漂亮很多,為什麼?就是因為國內的生產工藝達不到,設計師可以做出漂亮的設計方案,但沒技術,一切都是空談,比如A面的光順要求,一體成模,一些漂亮的漸消面等。
工業設計對產品製造有指導作用,可以引導製造技術更貼合人機關懷,向能生產出更美好的產品的方向發展。
現在製造工廠除了設計產品以外,還要對生產流程進行設計,以前的情況往往是設計產品的人跟設計流程的人並不在一起工作,這通常會導致生產製造出現嚴重問題,現在比較流行的趨勢是把產品的設計和工藝流程的設計整合起來,在產品設計的時候,不僅僅要想到顧客,而且要想到製造的難易程度,如果一個非常優秀的產品在製造過
程中非常困難,就會使得製造成本大大增加,產品推出後不一定能滿足市場的
需求。產品的設計和工藝的設計相結合,其結果就使得產品製造比較容易,也比較經濟。
因此,產品設計與工藝設計的結合 (DFM),應把產品設計作為製造工藝設計的第一步,產品設計必須從「易於製造」、「經濟地製造」的角度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