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舌尖上的中國麻婆豆腐地理知識

舌尖上的中國麻婆豆腐地理知識

發布時間: 2021-02-20 17:05:45

『壹』 舌尖上的中國 結合地理知識的觀後感200字以上

中國地勢復雜多樣,境內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版造就不同的生權活習俗,也形成不同的飲食習慣。舌尖上的中國帶我們走遍大江南北,品味到不同地區不同的美食。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由於南北方降水量、太陽輻射等自然條件不同,讓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們,享受到截然不同的豐富主食。像陝北地區氣候乾燥,糜子,成為當地人最愛的主食。南方地區適合種水稻,水稻成為我們餐桌上不可少的事物。
一番水土養一番人,東辣西酸,南甜北咸。舌尖上的中國為我們帶來視覺的美味享受,讓我們感受到不同地域的生活氣息,更展現人們利用不同自然條件,創造出各種美食所展現的智慧。
本人文采不是很好,不過這是我自己寫的,希望能幫到你。。

『貳』 舌尖上的中國中每集的地理知識

中國地勢復雜多樣,境內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回地,湖泊)造就不同的生活習答俗,也形成不同的飲食習慣。舌尖上的中國帶我們走遍大江南北,品味到不同地區不同的美食。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由於南北方降水量、太陽輻射等自然條件不同,讓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們,享受到截然不同的豐富主食。像陝北地區氣候乾燥,糜子,成為當地人最愛的主食。南方地區適合種水稻,水稻成為我們餐桌上不可少的事物。
一番水土養一番人,東辣西酸,南甜北咸。舌尖上的中國為我們帶來視覺的美味享受,讓我們感受到不同地域的生活氣息,更展現人們利用不同自然條件,創造出各種美食所展現的智慧。

『叄』 麻婆豆腐(結合初一上學期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形成這種食品的原因效果會更好)

川菜之一,廣受歡迎。之所以麻辣,在於四川氣候濕度大,為適應環境,人們食用辣食,可抵抗關節炎症。

『肆』 從地理角度分析麻婆豆腐為什麼那麼有名

麻婆豆腐是復四川省的名菜制之一,四川地處我國的大西南,常年濕氣較重,人們偏愛用花椒等調制出麻辣鮮香的川菜來增強體質,抵抗寒冷。加上當地盛產豆製品,幾乎每天都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因此又麻又辣的麻婆豆腐廣受歡迎。

『伍』 麻婆豆腐中蘊藏著什麼地理知識

麻婆豆腐,川系名菜之一,此菜成名於成都,主要原料由豆腐構成,材料主要有豆腐、牛肉碎(也可以用豬肉)、辣椒和花椒等。

  1. 這個麻來源於花椒,其花椒在當時主要出產自漢源,漢源縣,屬於四川省雅安地區,位於省境西部偏南,有彝、藏、回等少數民族,縣府駐富林鎮,漢源縣位於大渡河中游兩岸,距劉伯承、小葉丹彝海結盟地80公里,離西昌衛星發射中心180公里,距紅軍搶渡大渡河的天險瀘定橋150公里,至世界低海拔冰川海螺溝旅遊勝地120公里。

全縣屬於北溫帶與季風帶之間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冬暖夏熱,四季分明。四周環山,谷深嶺高,加之大相嶺東北亘阻,高地寒冷,河谷炎熱,雨量偏少且不均,氣候垂直變化十分顯著,瀑布溝人工湖形成後漢源氣候將變得更加獨特。縣城年平均氣溫17.9度,無霜期300天,年均降雨量741.8毫米。

2.辣椒主要出自龍潭,其地成渝、成昆、達成鐵路及亞洲最大的北編組線穿境而過,以龍潭寺火車站為核心的一站七線與全國各地相連,成綿、成渝、成南三條高速公路,匯聚成成綿經濟發展帶、成渝經濟發展帶,是成華區「七區三帶」戰略部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成都市向東向南發展的新空間。

3.再有四川是我國冬油菜的最大種植地與產地,冬油菜主要集中在長江一帶。剩下再關注一下四川和大豆的一些知識就可以了。

『陸』 求《舌尖上的中國》關於豆腐的解說詞

在蛋白質的提供上,大豆食品是唯一能夠抗衡肉類的植物性食材。版對於素食者來說,這相權當完美。中國古人稱贊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於清貧,而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順其自然」。
安徽南部,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溫潤的氣候促成了人們恬淡保守的氣質,也孕育出了特有的食物——毛豆腐。方興玉是不會在濕熱的夏天做毛豆腐的,桑拿天里,人們很難控豆腐發酵的走向。但是在其它的季節里,徽州溫潤的環境卻能引導微生物們走上發酵的正軌。她希望與這有關的一切,自己的女兒都能夠學習和領悟到。
聰明的中國人對這些微小生物的運用得心應手。事實上,這種轉化的智慧在更為久遠的年代裡,就已經熠熠生輝了。

『柒』 麻婆豆腐與其地理環境有什麼關系

四川省位於我國的南方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川省的簡稱是川或蜀,川菜味濃油重,以酸、麻、辣膾炙人口,調味離不開三椒(辣椒、花椒、胡椒).

『捌』 寫六篇"舌尖上的中國"學到的地理知識,每一篇100字

食物一>地理??!!

『玖』 舌尖上的中國有沒有什麼地理知識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線。這種地理跨版度有助於物種的形成和保權存,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樣多潛在的食物原材料。為了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人們採集,撿拾,挖掘,捕撈。穿越四季,當然有地理知識。

『拾』 舌尖上的中國之麻婆豆腐觀後感

其實,想起舌尖上的中國,倒不是真的想寫她的影評,作為一個紀錄片,她的確拍得不錯,有想法,有創新,有水平,期間選擇的很多食物與場景,都很唯美,釀造醬油的江南小鎮,手工製作火腿的滇西古鎮,用黴菌演繹神奇的徽派鄉村,自知風味獨特蝦醬的香港漁村。。。。。。

這里寫寫舌尖上的體會,也關於這一個多月自己的一些感悟,因為感覺身體越來越累贅,想給自己減輕負擔的想法越來越強烈,而一邊運動,一邊控制飲食,從一些雜志與網站上,看到一些地熱量與脂肪含量的吃法,比如加入橄欖油的地中海沙拉和義大利面條,比如粗糧的燕麥麵包和穀物,還有一些素食,比如豆腐。。。。。。

最近很喜歡吃豆腐,在舌尖上的中國,也花了不少篇幅來展現豆腐,這的確也可能是中國人的獨創,也很好的體現了一些中國人的哲學,當普通的黃豆磨成豆漿,加入清水,過濾,煮沸,再加入點鹵或者石膏,神奇的變化就開始了,最後就能變成晶瑩剔透的豆腐,這個過程,似乎很簡單,也很自然,用最自然的黃豆,最天然的清水,製成最朴實最清澈的豆腐,而豆腐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可以涼拌成為小蔥豆腐,可以加熱制麻婆豆腐,可以速凍成為火鍋佳品凍豆腐,也可以發酵製成神奇的毛豆腐,還有熏制的香乾,各色的豆花等等。

也許這種自然的食物,也給食客產生了靈通天地的感覺,讓身體也很容易吸收了天地的精華,而沒有多餘的負擔,吃著豆腐,如果耳朵聽著琵琶,喉嚨喝著泉水,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品味,讓人的各種感官都清洗去污穢與糟粕,浸染在純粹的水、土、風、物之間,似乎讓整個人的身體都清了,都純了,而那份心靈的喜悅還更吸引人。

也許,如果要推舉什麼食物最能代表中國,我會選擇豆腐,這個最最簡單的食物,不如松露松茸那麼稀缺高貴,不如肉類食物那麼香濃美味,但這個簡單的豆腐,卻即自然健康,又有精神的風骨。也許,為什麼和尚禪師願意以豆腐為他們的主食,也是因為,這是打通天地神明的靈氣的自然之物吧

愛上吃豆腐,也是為了健康,也是愛上自然的生活方式,也是對一種清靜生活的追求,也是希望自己如豆腐一樣,潔白,純凈,自然。。。。。。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