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西班牙人文地理分析

西班牙人文地理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2-20 15:59:38

❶ 求介紹關於英國、土耳其、西班牙國家的人文地理或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書籍

http://ke..com/view/11288659.htm?fr=aladdin
世界人文地理網路全書:<div class=bbcontent>世界上有近二百個獨立的國家。在你的一生中你打算如何去了解它們呢?幸運的是,擺在你面前的正是這么一架旅遊「機器」。只需在幾秒鍾內輕輕翻動書頁,《彩圖世界人文地理網路全書》就會帶你到你想要去的任何地方,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從太平洋的環形珊瑚島到歐洲的高山牧場,從南美洲霧氣繚繞的雨林到北極圈的冰凍苔原。<br> 在本書中,你將穿越高山、沙漠、森林和平原,看到在各種環境中生存的動植物,認識在這些土地上生活的人民,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服飾風格以及食物和語言。你還將發現在漫長的歷史中他們如何發展,彼此之間發生的戰爭,以及他們為爭取獨立而進行的抗爭和他們所取得的經濟成就。自始至終,藉助定位地球儀,一幅幅美麗的地圖將向你展示城鎮、河流、道路、山脈等景觀。<br> 《彩圖世界人文地理網路全書》逐字引用了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大量有關史實。為收集這些圖片和資料,一個由一群熱情的作家、編輯、策劃、圖片考證、製作監理和其他人員組成的小組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你「環游世界」時,你將會看到他們為你所做的一切。坐下來,打開書,好好地享受你的旅行吧!</div>

❷ 地理講解人文地理案例如何分析

一、運用地租曲線探究農業圈層現象形成機理的方法

作為農產品消費市場的城市與鄉村相互作用,農業部門通過競爭決定其區位。因其競爭是圍繞地租進行的,故地租曲線是探究農業圈層現象形成機理的重要工具。准確把握地租曲線的運用方法是探討農業圈層現象形成機理的基礎和前提。

(一)運用地租曲線分析市場所具有的農業圈層分化功能

根據《孤立國》中的六個前提,假定地租曲線R=(P-C-Kt)Q中的農產品單價P、單位農產品成本C、農產品運費率t、農產品總產量Q等為常量,討論市場距離K的變動對地租R的影響。

(二)運用地租曲線分析市場作用下的農業圈層分化機理

在笛卡爾坐標系中,地租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直線。首先,討論農產品運費率t與直線斜率、單位面積利潤P-C與直線在縱軸上的截距之間的關系。其次,根據不同農產品的運費率t、單位面積利潤P-C畫地租曲線,探究運費率t、單位面積利潤P-C在「杜能圈」形成中的作用。再次,分析不同農產品空間競爭優勢的形成機理及農業圈層分化機理。

(三)運用地租曲線探究農業圈層現象形成機理的分析步驟

學生經探究得知,整個分析過程有以下步驟:第一步,搜集相關數據和資料。第二步,分析農業生產的地域格局。第三步,分析農業生產地域格局同市場的關系。第四步,分析不同農業部門的單位面積利潤的空間特徵及其與農產品運費的關系。第五步,比較區域農業地域格局與「杜能圈」的異同,並分析原因。探究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取捨。

二、運用地租曲線分析現實中「杜能圈」的形成機理

1980年代上海郊區農業生產表現出圈層結構,但與經典的「杜能圈」存在差別。引導學生對其形成機理進行探究,能強化他們對農業區位論的認識。

(一)1980年代上海郊區的農業圈層現象

1980年代上海郊區農業生產由近郊到遠郊可分為四大圈層:第一圈層以發展蔬菜、奶牛、花卉為主;第二圈層以生產棉花、蔬菜、奶牛和自給性糧食為主;第三圈層以商品糧、棉花、季節性蔬菜為主;第四圈層則以商品糧、棉花、漁業和奶牛為主。該農業圈比「杜能圈」要復雜得多,需透過現象揭示其本質。

(二)1980年代上海郊區農業圈層的特徵

學生經過探究,發現1980年代上海郊區農業圈層現象具有四個特徵:第一,各農業圈層皆以市場為圓心。第二,越接近市場的圈層,單位面積農產品的利潤越高、其運費率也越大;反之,農產品的單位面積利潤越低、運費率也越小。如單

❸ 很早的一期天下足球,介紹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從人文地理方面開的頭,很長的一段話,各位大俠幫忙!

歷史等於演戲,地理則是歷史的舞台。今天和各位朋友探討一下,西班牙的人文地理和它的足球地理。何謂人文地理,在下分析不過是在滄海桑田,物轉星移間人和他所處地理環境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相互融合的現象。地理決定人的身心性格,政治演變。有的人或許疑問這又和足球有什麼相干?前一段,義大利足球名宿薩基曾言:「為什麼義大利善於防守,因為他們從歷史看,自羅馬帝國滅亡後一直遭受各種豪強,蠻族的入侵」。阿爾卑斯山亦阻擋不了強梁的征服慾望。可見地理環境對足球風格的影響。這正如古人所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今天的主題是西班牙,就其地理位置是位於伊比利亞半島,歐洲的西南部,面積約50萬平方公里,還有若乾的海外島嶼。氣候受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影響。北部為海洋性溫帶氣候。由於其南方和北非只隔一個直布羅陀海峽,溫度氣候可想而知,應屬於亞熱帶氣候。東海岸的巴塞羅那,巴倫西亞,比利亞雷亞爾為典型的地中海氣候,還有大陸對面的馬略卡島嶼。
接下來再粗略的談一下它的歷史。西班牙應該說是一個統一之前是一個飽受戰亂,兵燹之苦的國家。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1世紀,伊比利亞半島一直處於交戰時期。羅馬人,日耳曼人,還有來自北非的摩爾人,(可見堂吉訶德營救摩爾美女的章節,摩爾人在安達盧西亞區格拉納達建立的豪華的宮殿還有塞維利亞的行宮)紛紛入侵。而西班牙人民一直和那些入侵者做著殊死的抵抗,這一點培植了他們勇敢,追求刺激的民族基因。例如西班牙的「國粹」鬥牛,鬥牛士儼然就是一個勇敢的戰士,彬彬有禮的向觀賞者行禮致意後,命運的抉擇開始了。兩頭雄性動物的生死表演,聽過鬥牛進行曲的人應該會被快速緊張的節奏所感染吧.最後的勝利者用利刃結束公牛生命後成為英雄!成為女孩的夢中情人並獲得城市裡至高的榮耀。還有,每年一度的奔牛節,媽媽呀,這些人真是瘋狂,狹小的街道,憤怒的公牛。用我天朝大爺大媽的話來說,這不是作死嗎??年輕人也就算了,40多歲的中年人,還有老年人,居然也玩這個,真是成何體統!!!!
參加過二戰的美國小說家海明威領略過這個情景,他寫過一篇《午後之死》。摘一小段大家品位品味啊:「鬥牛是唯一使藝術家身處死亡危險的藝術,表演精彩到什麼程度,全在於鬥牛士的榮譽感」「牛有一種西班牙人稱之為高貴的品質」「你無法相信,一位男士,一頭畜生,加上一塊用棍子頂起的紅布,可以在情緒上和精神上產生這種深度,可以產生純真的,古典的美」
可見其民族性格。紅色,亦是西班牙國旗和各級別體育代表隊的主色調。
西班牙統一之後的歷史。時間大約是1492年。近古史當然離不開伊比利亞半島的兩個國家。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船隊!!航海家哥倫布,麥哲倫,達伽馬。還有力挺他們的西班牙女皇伊莎貝爾和葡萄牙王子恩里克!由於他們早於歐洲大陸其他國家得到了統一,有利的地緣,民族還具有冒險精神和對東方財富的渴望,所以開始了探索地球的旅行。之後這兩個國家成為了世界霸主。時間就是15世紀了-16世紀下半葉了,白銀之國---阿根廷就成了西班牙的囊中之物。而另一世界豪門,巴西則成了葡萄牙的殖民地。再之後,這哥倆吵架吵到了教廷,最後教會的主持下,這哥倆把世界一分為二,真是豈有此理。。。咱們天朝也沒點頭啊。。。真金白銀都流入他們的國庫和貴族的腰包。再之後隨著荷蘭的興起和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毀滅,一切又歸於平靜。當然,到了拿破崙時代,西班牙的統治者被他征服了,但英勇的西班牙人民的頑強抵抗,拿破崙在東西兩線作戰陷入泥潭,最後功虧一簣!
上面的簡略的歷史背景和地理因素,可稱人文部分,下面開始對其西甲球隊的探訪,可稱地理部分!
上面已經提到了西班牙處於歐洲的西南方向,北面和西面瀕臨大西洋,南面是地中海,北面是比斯開灣還有和法國接壤的比利牛斯山脈,這做山脈算是一到天塹吧,從西面一直延伸到地中海,真是關山難越啊!氣候溫暖乾燥,生活舒適,比較適合度假。因而西班牙人拉丁的足球風格,柔韌性和協調性比北歐人,中歐人,還有西北歐要優越。西甲的節奏相對於英超或者德甲的節奏遲緩,為何?打個比方,西甲球員可以一邊悠閑的踢著球,一邊被地中海的暖風吹拂著,可謂「暖風熏得遊人醉」愜意無比!!而處於更高緯度的聯賽可並非如此,夏天到好說,要是到了淫雨霏霏,雪花飄零的季節,誰還哪有功夫欣賞風景,趕緊快速進攻,活動開身體,要不身體都凍僵了,或者趕緊踢完回家可要收衣服了。因此看來,各位看官不要苛責一個聯賽整體的風格,地理環境也起相當決定性作用的!
畢爾巴鄂

桑坦德

比利牛斯山西邊,生活著的就是巴斯克人,巴斯克族是個史前民族,民族的起源有很多神秘的傳說。他們遠離世俗,勤勞勇敢,從事著漁民,牧民,鐵匠等職業。大家一定很熟悉畢爾巴鄂和桑坦德。對了,還有降級的皇家社會。尤其是畢爾巴鄂啊,桑坦德知名度好像差點,只知道那有個銀行還有日吉奇很出名。在西甲巴斯克人可是很彪悍忠誠的啊!畢爾巴鄂前兩年差點降級,西班牙足協最後力挽其保級。。。遙想當年,畢爾巴鄂曾經兩度和馬拉多納結仇,最後他導致遠走巴塞羅那,投奔那不勒斯!畢爾巴鄂的球迷很多人都是蓄著大鬍子,叼著煙斗,戴著小黑帽子,很有趣!當然「窮山惡水多刁民」,電影《卡門》裡面和政府軍對著乾的就是這里的強梁!另外,偉大的騎士曼查的堂吉訶德就是從這里出發了,他夜宿堡,挑戰風車,大戰比斯開人,尋找美麗的心中貴夫人杜爾西內亞,帶著一心要當總督的桑喬和那匹瘦馬駑西南多周遊西班牙。「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這句好像形容這位睥睨一切危險面部干癟的老騎士毫不為過了。人和環境斗爭千年以來一直上演著!
額外介紹一下山脈的東北面就是袖珍小國安道爾了,這個國家的足球一提就是魚腩球隊,因為比利牛斯的難以逾越,這個國家倖存了下來,如今成為了一個現代國家!

前面兩站是畢爾巴鄂和桑坦德競技,現在由西北向南繼續進發!
希洪

第三站,希洪競技!西班牙北面,北鄰比斯開灣,這個球隊為升班馬,了解甚少!
拉科魯尼亞

第四站,拉科魯尼亞!位於西班牙西北部,北面是比斯開灣,西面是大西洋!美麗的袖珍的球場,還有當初的馬凱,特內斯坦,貝萊隆!昔日的三劍客!如今,在沉浮之後希望其重新擊水而前!
潘普洛納的奧薩蘇納

第五站,奧薩蘇納!位於比利牛斯山下面!它位於潘普洛納市,這座城市坐落於比利牛斯山麓腳下!這里曾經是阻擊外來侵略者進入西班牙的要道,敵人從比利牛斯山脈下來,第一門戶就是這里,相當於「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的防禦功能了,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如今這里有一支保衛疆土,抵抗外來的"侵略者"的奧薩蘇納!
瓦拉多利德

第六站,瓦拉多利德!位於西班牙的北部。這個球會我亦不甚了解!
薩拉戈薩

第七站,薩拉戈薩!西班牙北部,馬德里的東北,堂吉訶德曾游歷過這個地方。 另外還有以前小丑暫居於此,他可不是桑喬,而是艾馬爾!!!今年薩拉戈薩重新來到頂級聯賽,好運!!
馬德里

第八站, 就是首都,馬德里了。他是建在荒涼高原上的一座首都。西班牙的河流大多從中部高原發源。馬德里名字的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如今這座城市已經成了西班牙的政治,文化中心,對了,還有世界足球中心之一。現在最引以為傲當然就是皇家馬德里,它每周的聯賽牽動著無數球迷的神經,也是歐洲冠軍杯有力的爭奪者!另外還有它的死對頭馬德里競技!和衛星城赫塔菲!他們的使命就是阻擊皇家馬德里,爭奪馬德里市的大哥席位!
塞維利亞

第九站,塞維利亞!位於西班牙的南部,他應該算西班牙南部最大的城市了,這里曾是摩爾人最後在西班牙美好的記憶,城市中的宮殿和教堂是一大風景,是東西方文化交匯的產物!馬拉多納的足球生涯末期效力於此,不過現在的塞維利亞是一隻值得尊敬的球隊!

接下來, 向西班牙的東海岸進軍!
巴塞羅那

第一站,我們就來到了加泰羅尼亞!巴塞羅那。他位於西班牙的東海岸,隸屬加泰羅尼亞省。這里是孕育藝術大師的風水寶地!!羅素言:「藝術家與官僚永遠是天敵。」如雷貫耳的是偉大的建築大師高迪塑造了這座城市,巴塞羅那也叫「高迪之都」!電影《午夜巴塞羅那》裡面的女主角不遠千里慕名而來,去巴塞羅那學習建築風格,可見其在建築界中影響力。片里的男主角也是自由奔放,思想前衛。高迪密碼是一個永遠解不開的謎團!位於良港的巴塞羅那和其他海港一樣吸取了不少外來的優秀文化,采眾家之長,是一座藝術文化之城!藍色和紅色,象徵著自由和鮮血抑或奔放的情懷吧!自由的土壤一定會孕育出偉大的藝術家!如:超現實主義大師「一隻眼達利」,算是搞怪鼻祖吧!可以成為那個時代的非主流!和巴塞羅那這座城市有不解之緣。現在巴塞羅那最偉大的藝術家當然就是哈維和伊涅斯塔了,咱頒獎也來個雙黃蛋!當然加泰羅尼亞區還有一隻球隊,西班牙人。
記憶的永恆

達利的蒙娜麗莎

比利亞雷亞爾

第二站.順流直下,比利亞雷亞爾!位於西班牙東海岸,在巴塞羅那和瓦倫西亞中間!!黃色潛水艇,里克爾梅傷心地!!!佩萊格里尼崛起之地!!!歐洲不可小覷的一支攻擊性核潛艇!
巴倫西亞

第三站,繼續順流直下, 巴倫西亞!西班牙的東部,巴塞羅那,比利亞雷亞爾的下面,怪不得成績總在巴薩的下面!(玩笑)究其以往戰績,成績斐然,兩次和冠軍杯失之交臂,值得稱道!蝙蝠軍團,「葫蘆娃」,席爾瓦要加油了!
阿爾梅里亞

第四站,阿爾梅里亞!位於西班牙南面,南面緊貼地中海,不熟悉,好像皇馬4比2拿下過它吧?
馬拉加

第五站,馬拉加!他位於西班牙的南部,瀕臨地中海!也算一支西甲老資格隊伍了。偉大西班牙畫家,畢加索就出生在這里。他是什麼派的?我真不不清楚,只記得讀書的時候,美術課本有一張他即興用自行車車座弄成的公牛藝術品,嘖嘖稱奇一下!我怎麼想不出來呢???
赫雷斯

第六站,赫雷斯 !位於西班牙西南角,僅靠地中海咽喉要道直布羅陀海峽。直布羅陀海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當年歐洲與非洲的大山是連在一起的,之後被大力神扳開後形成了直布羅陀海峽。好一個縹緲的傳說。赫雷斯你能創造神話嗎?
海外島嶼!!!
馬洛卡

第一站,馬洛卡!位於西班牙大陸的右面,地中海的馬洛卡島,埃托奧被皇馬放逐之地!!還好並非一個不毛之地,是個風景宜人的小島,怪不得黑豹重返豪門又精神煥發了,連殺皇馬,實在的杯具!皇馬太仁慈了,應該那會把他放逐到喀山紅寶石!那樣才無後顧無憂!(玩笑之)
特內里費

第二站,特內里費。大西洋中的島嶼,位於非洲的西海岸!這座島嶼應該是西班牙船隊探索東方的產物!孤懸海外,順流之下可以到達英屬殖民地聖赫勒拿。這比囚禁拿破崙的聖赫勒拿估計要好的多!白衣少年雷東多夢幻旅程的第一站!皇馬的剋星,冠軍的裁定者!
總結一下,地處沿海的球隊居多,大半數以上,而冠軍的爭奪者主要發生在中部地區和東部沿海。上述就是鄙人標題所講的淺述西班牙文化與它的足球地理,其中不乏主觀想法,若有得罪,望請見諒!

❹ 歐洲西部法國自然,人文地理概括

歐洲西部
1 基本概況
自然地理特徵:
位置和范圍: 東半球西北部,亞歐大陸西部,包括歐洲的西半部,面積約為歐洲的一半。
北臨北冰洋,南臨地中海,大西洋深入內陸
主要的半島有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和巴爾干半島
主要島嶼有大不列顛島和冰島等
主要內海有波羅的海
地形:中部的平原分布在北海和波羅的海沿岸,萊茵河以東叫做波德平原,以西為西歐平原
北部和南部山地分布較廣
冰川對地形的作用明顯
氣候:地中海氣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 冬季溫和濕潤 冬季收西風帶影響,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帶影響
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大陸西部 冬季溫和 夏季涼爽 全年濕潤
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內部 冬冷夏熱 全年降水較少
湖泊與河流:河網密布,水量豐沛,無長河,便利的河道航運網,多湖泊
人文地理特徵:
以白種人為主;人口稠密區沿煤礦和工業地帶分布,略呈十字形;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地區;城市人口比重大。歐洲西部是世界經濟發達的地區之一,對外貿易發達,德國居第一位。旅遊業發達。

❺ 想了解西班牙的地理、人文、氣候、風俗

西班牙全國面積505925平方公里,包括本土、巴利阿里群島和加那裡群島。西班牙本土位於歐洲西南角的伊比利亞半島上,幾乎是由高山和高原組成,整個中同高原為西班牙的內陸,包括馬德里、拉里奧哈、阿拉貢、卡斯蒂利亞·德拉·曼恰、埃斯特雷馬杜拉、卡斯蒂利亞-萊昂六個自治區。中央高原的西北和北部大西洋沿岸,由西向東分為4個各具特色的地區:西端的加利西來地區是有名的漁港和豬、牛肉的重要產地;北部的阿斯圖里亞斯地區,是西班牙最大的煤炭生產基地;北臨比斯開海灣的坎塔布連地區,是全國經濟效益最好的農牧業生產基地之一;東北部的巴斯克地區與法國接壤,擁有美麗的海灘,是西班牙貴族貴去避暑勝地。

西班牙的海岸線是歐洲國家中最長的,僅本土部分就達3904公里,地中海上的巴利阿里(aleares)群島和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島海岸線分別是852公里和1064公里。

西班牙各地氣候差別很大。在全國的中心梅塞塔(MESETA)高原,屬大陸性氣候,多數地區 氣候十分惡劣,冬季又長又冷,冰冷的寒風從山裡吹來,時而驟雨,時而大雪,夏季乾燥炎熱,氣候直線上升,經常攝氏35度。北部和西北部是海洋性氣候。大西洋吹來的風,為冬、夏兩季帶來充沛的雨水,調節氣溫,使這里草木繁盛,四季宜人。南部以及地中海沿岸地區,約佔全國面積3/4屬乾燥的亞熱帶氣候,或地中海氣候。

伊比利亞半島的氣候特點是:四季不分明,分為旱季和雨季兩大季節。每年的5月-10月為旱季,終日晴空萬里,烈日驕陽,到晚間卻和風習習,清爽涼快。10月下旬至來年4月為雨季。西班牙的大西洋沿海水溫較低,即使夏季,平均只有攝氏18度,而地中海沿岸,年平均日照時間長達2700小時,年平均水溫在攝氏16-18度之間,夏季可達攝氏23度。因此,被譽為西班牙旅遊三「S」的地中海沿岸的太陽(sun)、沙灘(shore)、海水(sea)成了旅遊業久盛不衰的三寶。

❻ 介紹一下西班牙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方面情況

自然地理環境:

1、位置境域:西班牙全國總面積達50592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49954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5240平方公里),居歐洲第五位,本土最北端到最南端大約830公里,東西方向最長1000公里。

絕大部份領土位於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隔比利牛斯山脈與法國和安道爾相連,西鄰葡萄牙。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北面比斯開灣,東臨地中海與義大利隔海相望,西北、西南臨大西洋。

拓展資料:

西班牙王國(西班牙語:Reino de España;英語:The Kingdom of Spain),簡稱西班牙,位於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 地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處,西鄰葡萄牙,北瀕比斯開灣,東北部與法國及安道爾接壤,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領土還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島,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及非洲的休達和梅利利亞。該國是一個多山國家,總面積505925平方公里,其海岸線長約7800公里。 以西班牙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數量世界第二,僅次於英語。

❼ 歐洲關於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的知識點是什麼

歐洲,也稱作「歐羅巴洲」(Europe),名字源於希臘神話的人物「歐羅巴」(希臘語:Ευρώπης),歐洲位於東半球的西北部,北臨北冰洋,西瀕大西洋,南濱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陸東至極地烏拉爾山脈(66°10′E,67°46′N),南至馬羅基角(西經5度36分,北緯36度) ,西至羅卡角(9°31′W,38°47′N),北至諾爾辰角(27°42′E,71°08′N)。

歐洲的面積是世界第六,人口密度70人km²,是世界人口第三的洲,僅次於亞洲和非洲,99%以上人口屬歐羅巴人種,是人種比較單一的大洲。歐洲是人類生活水平較高、環境以及人類發展指數較高及適宜居住的大洲之一。

歐洲東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東南以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隔大西洋、格陵蘭海、丹麥海峽與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分界線為:直布羅陀海峽)。

歐洲最北端是挪威的諾爾辰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馬羅基角,最西端是葡萄牙的羅卡角。歐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陸,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亞歐大陸,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亞歐非大陸。

1、地形總特點:以平原為主,冰川地貌分布較廣,高山峻嶺匯集在南部。

2、地形區域構成: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約佔全洲面積的40%,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佔60%。

3、山脈分布特點:阿爾卑斯山脈橫亘南部,斯堪的納維亞山脈比較平緩,沿岸多深入內陸的陡峭峽灣。

4、河流分布特點:河網比較稠密,多短小而水量充沛的河流,不少河流間有運河相連接。

❽ 歐洲西部、東部以及俄羅斯部分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徵

歐洲來西部、東部、源俄羅斯部分自然地理特徵:
地形:一般南高北低,南部以高山為主,北部為沿海平原,山脈多沿東西方向延伸,平原廣大,自西向東伸展,有西歐平原,波德平原,東歐平原等相連,為典型的大陸冰川影響形成的。
氣候:該區位處中高緯度的西風帶上,因此氣候的海洋性特徵自西向東減弱,主要有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等類型。溫帶海洋性氣候常年溫暖濕潤,降水豐富。
植被自然帶:受海洋性特徵影響明顯,主要分布有溫帶草原,溫帶落葉闊葉林,溫帶針闊混交林等類型。

人文地理特徵多樣,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來進行分析,比如宗教,政治,軍事,風俗,人口等多種!

❾ 西方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主要趨勢有哪些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西方人文地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0世紀50年代出現計量地理學,60年代引發理論地理學,70年代傾向於人本主義。
由於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空間科學的發展以及自動化制圖的進步,現代人文地理學進一步加強了地理學學的理論創新及其實踐應用能力。研究趨向傾向於以下幾點:
(1)科學理論與方法論的建立,如可持續發展觀的提出等等。
(2)新的研究方法,如計量方法的應用、心理學分析法的引入、信息資料收集手段的變革。
(3)新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向,如注重生態觀點且傾向於社會化、人文化、實用化。而邊緣學科的分支也顯示出勃勃的生機
參考 http://hi..com/%BB%DB%C1%E9%BD%E7/blog/item/1d0a7ded0c1fad2d62d09f8a.html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