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人口和民族思維導圖
『壹』 中國各民族的人口及分布
中國各省區少數民族人口與分布情況
根據《中國民族地理》(李志華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整理
首先,抄錄三個表格的主要數據如下:
表2-2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少數民族人口及主要少數民族(1990年)
省級行政區 總人口(萬人) 少數民族(萬人) 占總人口(%) 主要少數民族
內蒙古 2145.68 415.81 19.38 蒙古、回、滿、達斡爾、
鄂溫克、朝鮮、鄂倫春
寧夏 465.54 154.81 33.35 回、滿、蒙古
新疆 1515.58 946.02 62.42 維吾爾、哈薩克、回、蒙古、柯爾克孜、
錫伯、塔吉克、烏茲別克、滿、塔塔爾
西藏 219.60 211.48 96.30 藏、門巴、珞巴、回
廣西 4224.58 1650.89 39.08 壯、瑤、苗、侗、仫佬、毛南、
回、京、彝、水、仡佬
雲南 3697.26 1234.36 33.39 彝、白、哈尼、壯、傣、苗、僳僳、
回、拉祜、佤、納西、瑤、藏、景頗等
貴州 3239.11 1123.65 34.69 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
四川 10721.18 488.80 4.56 彝、藏、土家、苗、羌
青海 445.69 187.65 42.10 藏、回、土、撒拉、蒙古、滿、哈薩克
甘肅 2237.11 185.62 8.30 回、藏、東鄉、土、裕固、
滿、保安、蒙古、撒拉
黑龍江 3521.49 199.08 5.65 滿、朝鮮、回、蒙古、達斡爾、
錫伯、鄂倫春、赫哲等
吉林 2465.88 251.76 10.21 朝鮮、滿、回、蒙古
遼寧 3945.97 616.47 15.62 滿、蒙古、回、朝鮮、錫伯
河北 6108.24 240.10 3.93 回、滿、蒙古、壯、朝鮮
河南 8550.95 100.78 1.18 回、蒙古、滿、壯
湖北 5396.92 213.61 3.96 土家、苗、回、侗
湖南 6965.98 481.33 7.93 苗、土家、侗、瑤、回、
壯、維吾爾、黎、滿
海南 655.75 111.51 17.00 黎、苗、壯、回、瑤
〔限於篇幅,以上僅列出少數民族總人口在100萬以上的省級行政區(共18個)的情況,敬請諒解〕
表2-3 全國少數民族人口及主要聚居省級行政區(1990年)
民 族 人口(萬人) 聚居區面積(萬km2) 主要分布地區(占民族人口的比例 % )
壯族 1548.96 15.47 廣西91.4,雲南6.5
滿族 982.12 1.22 遼寧50.4,河北17.6,黑龍江12.1,吉林10.7,內蒙古4.6
回族 860.29 10.22 寧夏17.7,甘肅12.7,河南10.1,新疆7.9,青海7.4
苗族 739.80 7.00 貴州50,湖南21,雲南12.1,四川7.2,廣西5.7
維吾爾族 721.44 121.80 新疆99.7
彝族 657.22 14.75 雲南61.7,四川27.1,貴州10.8
土家族 570.42 1.42 湖南31.5,湖北31,四川18.9,貴州18
蒙古族 480.68 147.00 內蒙古70.2,遼寧12.2,新疆3.4,吉林3.2,黑龍江2.9
藏族 459.33 200.00 西藏45.6,四川23.7,青海19.8,甘肅8,雲南2.4
布依族 254.51 4.00 貴州94.4,雲南1.3
侗族 251.40 2.14 貴州56,湖南30,廣西11.4
瑤族 213.40 7.50 廣西62.1,湖南21.5,雲南8.1,廣東6.3
朝鮮族 192.06 6.27 吉林61.5,黑龍江23.6,遼寧12
白族 159.48 1.96 雲南84,貴州7.6,湖南7.2
哈尼族 125.39 3.00 雲南99.5
哈薩克族 111.17 47.00 新疆99.6
黎族 111.09 1.50 海南91.8,貴州7.2
傣族 102.51 2.36 雲南99
〔限於篇幅,以上僅列出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少數民族(共18個)的情況,敬請諒解〕
表7-1 少數民族人口數量及排序(1990年)
序號 民族 人口數量(萬人) 所佔比例(%) 累計數量(萬人) 累計比例(%)
0 少數民族總人口 9131.96 100 9131.96 100
1 壯族 1555.58 17.03 1555.58 17.03
2 滿族 984.68 10.78 2540.26 27.81
3 回族 861.20 9.43 3401.46 37.24
4 苗族 738.37 8.08 4139.83 45.32
5 維吾爾族 720.70 7.89 4860.53 53.21
6 彝族 657.85 7.20 5518.38 60.41
7 土家族 572.50 6.27 6090.88 66.68
8 蒙古族 480.24 5.26 6571.12 71.94
9 藏族 459.31 5.03 7030.43 76.97
10 布依族 254.83 2.79 7285.26 79.76
11 侗族 250.86 2.75 7536.12 82.51
12 瑤族 213.70 2.34 7749.82 84.85
13 朝鮮族 192.34 2.11 7942.16 86.96
14 白族 159.81 1.75 8101.97 88.71
15 哈尼族 125.48 1.37 8227.45 90.08
16 黎族 111.25 1.22 8338.70 91.30
17 哈薩克族 111.08 1.22 8449.78 92.52
18 傣族 102.54 1.12 8552.32 93.64
56 其他未識別民族 75.23 0.82<指56個已識別民族以外的其他公民>
[限於篇幅,以上僅列出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少數民族(共18個)的情況,敬請諒解]
從表7-1可以看出,在少數民族人口中,18個100萬以上人口的民族人口之和達8552.32萬人,佔少數民族人口數量的94%左右[抄者註:93.64%],佔少數民族人口的絕大多數。10萬人口以上的少數民族33個,佔少數民族人口數量的98%以上[抄者註:98.60%]。其餘22個人口不足10萬的少數民族和其他未識別民族人口數量之和僅有98.60萬人,不足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1.5%,可見懸殊之大。
『貳』 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
由東北至西南,從黑龍江黑河到雲南騰沖作一直線,就是我國的人口地回理分界線,由地理學答家胡煥庸於20世紀三十年代提出,故又稱胡煥庸線。以此線為界,東南半壁占國土面積的42.9%,人口佔94.4%,西北半壁佔57.1%,而人口僅佔5.6%。
黑河──騰沖線基本上和我國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重合,兩邊地理、氣候迥異,所以它不僅是我國人口民族地理分界線,也是我國自然地理分界線。
『叄』 中國人口的思維導圖
抄書咯,抄標題和主幹語言。
『肆』 人口的數量變化思維導圖怎麼畫
你好,其抄實很好話的,下襲面將方法和你說下;
首先,你需要畫的是人口數量變化,那麼,中心主題當然是「人口數量變化」;
希望上述的方法可以幫助到大家!
『伍』 高中地理有什麼好的思維導圖
地理高中全冊思維導圖,參考華東師范大學思維可視化研究團隊,劉濯源教授主編的《高中思維導圖高效學習模板》文科版,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政治,六大學科三學年的全部內容都有,我在劉教授新浪博客中也下載過高中地理學科思維導圖:
1.區域的認定
區域地理試題一般多運用有注記的【經緯網地圖】、【部分政區圖】、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記(如湖泊、河流等)地圖、地理圖表、資料、文字說明等為「背景」,在此基礎上進行設問,提出選擇和問答的相應要求。
這類區域地理試題的解答,首先要通過閱讀「背景」材料(地圖的、圖表的、圖像的、文字的等),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對試題涉及的區域進行准確的認定。所以「區域的認定」是正確解題的前提。
2.區域的比較與分析
試題以地圖、示意圖、圖表、資料、文字等方式提供信息,這些信息有【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氣象、資源、能源】等自然方面的內容,也有【政區、人口、城市、農業、農產品、工業、工業品、環境與環境問題、區域開發與發展】等人文方面的內容。題目要求考生對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進行分析、比較回答相關問題。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我們可以看出:區域比較、分析,是運用題目提供的信息或「條件」,針對題目的設問,進行信息組合、明確正確選項進行認定的過程;是針對設問,進行知識整合、組織答案的復雜思維活動。比較、分析的內容多為區域要素的比較、分析;區域特徵的比較、分析;特徵成因的比較、分析;區域差異的認定、比較與分析。在區域比較、分析過程中,往往要運用高中地理學到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相關的理論。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要求 區域地理的復習,具有基礎性和常識性的特點,又有綜合性的特點。高三復習應從區域地理出發,最後再回到區域。從區域出發是指,在高中地理復習之前先安排復習區域地理,也就是初中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有關內容,這時的復習突出基礎性和常識性,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界線及重要的區域特徵,為系統地理復習打下基礎。如高考說明中所要求的我國和世界八個國家的位置、范圍和輪廓以及重要的經線和緯線及其穿越的地區和國家等。回到區域主要是因為區域具有綜合性的特徵,任何一個區域都是由多個自然和社會、經濟要素構成的綜合體,尤其是地理選修下冊,就是以中國區域為背景進行國土整治。因此區域地理自然成為高考命題的出發點,而高考涉及的社會熱點本身就具有地域性。因此,高三復習以區域作為綜合和運用知識的基礎,幫助學生逐漸形成綜合分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構建師生「腦中的地圖」
在剛剛開始復習地理時,學生常常會忽視使用地理圖表,只對教材上的文字感興趣。而在地理高考中各類地理圖、表佔有重要地位(1999年高考中各類地理圖表共34幅)。教師要不時對學生強調,學好地理的關鍵在學好地理圖表,尤其是地圖。要讓學生經常性地填繪地理圖表,使他們養成以圖表輔助思維和記憶的習慣。尤其是復習有關經緯線、時區計算、太陽高度角和中國、世界區域地理的分布、氣候等內容時,圖表更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過大量地填繪地圖,盡快幫助學生形成「腦中的地圖」,這將會使學生今後的學習事半功倍。
2.運用地圖,「認識」區域
復習區域地理,要緊的是建構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各區域的空間觀念。把區域地理涉及到的自然方面的、人文方面的內容落實到相應的地圖上。要運用地圖,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空間結構、空間聯系和空間差異。還要明確地理事物空間發展的變化過程和規律。
運用地圖,「認識」區域的復習宜細不宜粗,中國地理總論和分區的復習,世界地理總論和分區及重點國家的復習都力求做到逐一在有經緯網的空白圖上進行填圖訓練。要求學生能做到區域不論大小,內容不論詳略的區域圖都能正確認定。
3.突出區域特徵及差異的復習
區域地理復習也要依據內容和知識體系的特點,編制相應的知識結構,運用知識結構,全面地、系統地進行復習並突出「主幹」內容的掌握。
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和地域性是其突出的特點。區域內各地理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區域地理特徵以及各個區域之間明顯存在的差異是區域地理復習中必須突出的重點。
4.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
高考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學生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考對「熱點」問題較為關注,高考重視理論聯系實際。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國家出台的許多重要方針、政策、區域開發中許多重大工程都沒有編人教材,但這些重大的「地理時事」均可能成為命題的「素材」出現。比如西部開發、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等內容,在近兩年的高考試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在國外,一些重要的「國際時政」內容,一些「熱點地區」也應是區域復習時密切關注的內容。
建議考生每天堅持收看「新聞聯播」電視節目,及時關心國內外大事。
5、專題復習,講練結合,以練為主
根據具體情況,專題有大有小,不拘一格,只要有利於學生掌握,就可以設立專題。可以是知識歸納性的專題,如「湖泊」、「島嶼」、「最」等,也可以是方法技能性的專題,如「選擇題的答題方法」、「圖象分析」專題等。
我們可以把專題分為陳述性的專題和練習性專題兩類。部分因學生能力所限歸納起來有困難或太費時間的專題,教師可以將知識以陳述性的句子寫下來,印發給學生。而大部分的專題,應以練習的形式給學生自己動手做。教師精心編制題目或提示,學生歸納,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有效地調動起來,學習效果也更顯著。在這些專題中,應體現地理技能的訓練,促進學生動手,熟練掌握運用必要的地理技能,並在動手的同時加深以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6.練習題要精選
區域地理復習過程中,要適當做些與內容相關的練習題。考生要對所做的練習題目進行精選(建議任課教師幫助選擇)。
所選題目應該是立意明確,考察目標清晰。試題的情境設置和設問角度巧妙、科學、合理、恰當。題目使用的材料、數據准確;題目涉及的地圖、圖表規范,注記清晰;題目的答案准確,表述規范。
在綜合復習階段,教師需有針對地編制一系列的綜合練習,綜合練習不易過深,過難。及時講評練習,查缺補漏。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調整心理素質,提高應考能力。
考生做練習要強調實效,要通過做練習題檢查自己對所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以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具體的內容分析 (一)中國的疆域、行政區劃和民族
命題趨勢走向
⑴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
⑵國土構成:領土面積和疆域的四至點;領海、內海和國家管轄的海域;主要的半島、島嶼、海峽及分布
⑶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
⑷行政區劃:三級行政區劃的設置,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和位置
⑸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及主要少數民族的地區分布
命題時,往往將這部分知識與地形、氣候、交通線、工農業生產、商業和旅遊業等結合起來考查;同時還常作為時政熱點的切入點,考查與政治、時事歷史與今後規劃發展的有關問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二)中國的地形和氣候
命題趨勢走向
⑴中國地形的總體特徵,各類地形的特徵和分布。地勢階梯劃分及各級階梯的主要地形區
⑵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如地勢階梯界線、河流流域界線、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區界線、溫度帶界線、一月0℃等溫線和800mm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山脈等等
⑶地形對我國自然環境的影響。各類地形對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
⑷中國地震帶和火山的分布
⑸冬夏氣溫分布特點及其成因、溫度帶
⑹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季風活動對降水的影響、降水的季節變化。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干濕地區
⑺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⑻主要災害天氣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⑼天氣預報知識
『陸』 八年級上冊地理 中國人口和中國民族的主要知識點
第三節.中國的人口。
(一)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1)人口數量: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約佔世界人口的23%。
(2)人口增長的突出特點: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
(3)人口的政策: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4)具體要求: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二) 中國的人口分布:(1)人口密度(定義):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積上的人口數,人口密度=人口數量(人)/地區面積(平方千米)。
(2)分布特點:東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東密西疏)。
界線:黑河——騰沖一線,人口線以東地區 佔全國面積43% 但人口佔全國人口94%
(三) (1)1949年以前增長緩慢的原因?經濟落後、戰爭、災荒、疾病。
(2)1949年以後增長迅速的原因?經濟發展、醫療衛生條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控制人口工作不夠。
(四)中國人口增長過快會給中國帶來哪些影響?社會財富積累緩慢、人民生活水平低、資源短缺、生態懷鏡遭到破壞、進入老齡化社會、文化素質低,住房擁擠,交通擁擠,就業困難等。
(六)中國人口的地理分布特點是:東部地區人口多,西部地區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區人口多,乾旱荒漠地區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經濟和交通運輸發達的地區人口多,經濟落後、交通閉塞的地區人口少;城鎮密集、工業發達的地區人口多『偏僻的農業、牧業地區人口少;漢族地區人口多,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少。
(中國人口的地理界線:黑河到騰沖。)
第四節.中國的民族。
(一)我國是一個團結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漢、壯、蒙古、回、藏、維吾爾、苗族等56個民族成員。各民族中,漢族人數最多,接近全國總人口的90、6%;其他民族人口僅佔8%,稱為少數民族。
(二) 我國各少數民族的人口數量相差懸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廣西)。雲南是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
(三)我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漢族主要分布: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西南、西北和東北部地區。
(三)主要少數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區
民族名稱 主要分布地區 民族名稱 主要分布地區
壯族 廣西 彝族 雲南、四川、貴州
滿族 東北、北京 傣族 雲南
回族 寧夏、甘肅、新疆 蒙古族 內蒙古
維吾爾族 新疆 藏族 西藏、青海、四川
(三獨特的風俗民情
蒙古族:那達慕大會 傣族: 潑水節 孔雀舞
賽龍舟紀念屈原
『柒』 讀「中國人口密度」圖和「中國民族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一)讀「中國人口密度」圖,完成(1
(1)黑河;騰沖 (2)大 (3)華北;四川 (4)西南;東北 (5)大雜居、小聚居 (6)雲南省 (7)彝 |
『捌』 求中國各區域地理思維導圖 本人急需一份 關於 東北 華北 華南 華東 等關於中國區域地理的思維導圖
中國各區域地理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