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加拿大人文地理英文

加拿大人文地理英文

發布時間: 2021-02-20 00:34:07

⑴ 描述加拿大四季的英文文章

您的位置:原版英語學習網 > 英語閱讀 > 人文地理 > 加拿大國家概況

加拿大的四季

wwlcj1982 於-04-09發布 l 已有

1248人瀏覽

教你零基礎學英語
外教任意選,每天陪你練口語 公交車上也能聽英語 英語口語8000句

加拿大基本上算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國家。每一個季節,都有豐富多採的活動和娛樂。春天來臨,殘雪未融,正是製做楓糖

0

加拿大基本上算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國家。每一個季節,都有豐富多採的活動和娛樂。

春天來臨,殘雪未融,正是製做楓糖的好時機。紅了一秋的楓樹,並不僅僅限於觀賞。許多楓樹可以用來採集樹汁,熬制楓糖漿(MAPLE
SYRUP)。楓糖漿營養豐富,甜香可口,據說是北美印地安人的傳統食品。印地安人的祖先將楓汁稱為「甜水」,他們將楓汁和鹿肉一起煮食,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驅車到郊外的農庄,可以乘馬拉雪橇穿行在楓林之間。坐在雪橇高高的草垛上,看一隻只掛在樹幹上接楓糖漿的桶,很象漆樹在「割漆」。事實上,楓樹的糖份在秋天便開始在樹干內聚集,冬天濃縮,初春則流到樹皮下面。這時割開樹皮,自然就會流出楓汁。楓汁的採集期大約要持續一個半月。跑到桶前看一看,楓汁原來就象清水。起初的楓汁含糖量較高,約為百分之二點五,到後來就降低到百分之一。過了採集期則乾脆沒有糖份了。每一百升楓汁大約最多可以熬制二點六升純楓糖。一般的農庄自然不會達到這么高的提煉指標。但現在崇尚綠色食品,手工熬制的楓糖更受歡迎。現場熬出的楓糖,有一種吃法象我們熟悉的棒棒糖,叫「白雪太妃」。冷卻的方式很奇特,是在潔凈的白雪堆里滾幾下。不由讓人聯想到《紅樓夢》里妙玉煮茶用的采自梅花上的白雪。盛產楓糖的安大略、魁北克、新斯科夏和新布倫瑞克四個省,每年春天都會舉行楓林盛會(Sugarbush
Party)。國內外觀光的旅客和本地居民紛紛湧向郊外的農庄,既飽眼福,也飽口福。與國內不同的是,加拿大的春天氣候反復較大。往往是春雨連綿,路上的行人已經裙裾翩翩,卻又忽然下起大雪重新銀裝素裹。於是,收起的冬裝又得翻出來穿在身上。

夏天是加拿大人盼望已久的日子。幾個長周末(Long
Weekend)可以一次連續休息四天。再加上每年的有薪假期,這時候的加拿大人多半不會呆在家裡,去歐洲、夏威夷、地中海,再不濟也要到溫哥華的海灘上躺一躺。有錢人存在船塢的船也開動起來,沿著事先規劃的航線,在北美的五大湖上游弋。街道上行駛著音樂震天響的汽車,有時還會有狗的腦袋伸出後窗。高速公路上,頂著小船的汽車、拉著野營車的汽車穿梭不停。加拿大湖泊河流眾多,自然資源保護的也好。夏天來臨的時候,湖區旅遊景點的旅館就會在各種媒體做廣告。在那裡,你可以游泳、劃船、捉魚、漂流、蹦極。你也可以開去自己的野營車,或者乾脆帶著帳篷和睡袋。野營一般都有固定的地點。這些固定的野營地提供電源、水源和衛生設備。如果你願意,你當然也可以深入到渺無人煙的原始森林。最近一位加拿大華裔女作家夏悲寫了一部長篇小說《原始森林裡的情人》,就描述了原始森林的一些景象。寧靜的湖、夜色里游向岸邊的麋鹿群、人與風的對話、大火和颶風。夏天的另一項活動是打高爾夫。高爾夫在國內至今仍然是貴族運動。但是在加拿大,高爾夫該算是一項消費得起的運動。在加拿大,釣魚執照很容易領取。加拿大人普遍認為鄰近湖裡河裡的魚是有污染的,所以他們釣魚多是純粹為了娛樂。釣上魚以後,會立刻放回水裡。中國人則不很在乎那些污染,釣到好魚便拎回家去,省了再去買菜。

另外,國會山(議會大廈)在夏秋季節會免費向公眾開放。皇家騎警的換崗儀式也在這段時間舉行。每年的七月一日是加拿大的國慶日,換崗儀式最為隆重。加拿大的總理通常會在這一天在國會山前向全國人民發表講話。

秋天是加拿大最漂亮的季節。天高雲淡之時,真是滿目紅葉收不盡。其實放眼望去,樹葉並不都是一樣的紅。紫紅的、深紅的、火紅的、桔黃的、明黃的、深綠淺綠的,交織在一起,蔚為壯觀。楓葉是加拿大的象徵。楓葉旗是加拿大的國旗。說起楓葉旗,還有一段很長的歷史故事。加拿大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那時加拿大的國旗不是楓葉旗,而是叫作CANADIAN
RED
ENSIGN.旗上有英國的米字旗,非常象現在的安大略省和馬尼托巴省的省旗。1925年首次有人提出加拿大應該設計自己的國旗,但當時加拿大國內的親英情緒極其強烈,這個提議立即就被否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加拿大人民的民族獨立意識日益高漲。於是又有人提出設計新國旗的建議。加拿大議會終於在1946年通過設計新國旗的決議。於是,各式各樣的設計蜂擁而出,前前後後竟有一千五百多種設計圖案!結果搞得大家眼花繚亂,不知道該選擇哪一個為好。議會十八年內做不出決定。1964年,皮爾遜政府選出其中得票最多的圖案。圖案為白底,中間有三片紅色的楓葉,左右各為一道藍邊,代表加拿大國徽上的箴言「從海洋到海洋」。加拿大是一個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國家,並引以為榮。許多大公司提起他們全國性的服務網點,也總是說COAST
TO
COAST.這個方案依然通不過議會。仍然有人嫌圖案復雜,並把這一款國旗設計方案戲稱為「皮爾遜彩旗」。後來經過各方激烈辯論,最終確定了現在的紅白色楓葉旗。新國旗白底,左右各有一條寬寬的紅邊,中間是一片大大的紅色楓葉。圖案簡潔,色彩明亮,美觀大方,人見人愛。1965年2月15日,新國旗第一次在渥太華國會山前升起,舉國歡呼。這一天就成了加拿大的國旗日,楓葉也從此成為加拿大的國家象徵。從1946年到1965年,近二十年的民主討論,終於有了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在國會山上空飄揚的加拿大國旗,每天都要換一面嶄新的旗幟。這個事實是在1998年的一天升上去一面縫制錯誤的國旗以後,被報界披露的。夏秋季節,國際焰火節會在一些大城市延續數月之久。在渥太華的國會山後面,在蒙特利爾老城港口附近,每逢周末的夜晚,人們就聚集起來,欣賞某一個國家獨具風採的焰火表演。秋天的活動主要是看紅葉和燒烤。在首都渥太華,總督府是一個看紅葉、拍照片的好地方。假如想看層林盡染、萬山紅遍的景象,可以從渥太華驅車北行一小時,到魁北克的GATINEAU
PARK登高遠望。燒烤和野餐依然是秋遊的主要項目。湖水漸涼,不能再去游泳和釣魚。不過室內的游泳館健身房很多。許多都是屬於社區服務性質,收費很低。

冬天是加拿大人驕傲的季節。加拿大的冰球始終處於世界一流水平。溜冰、滑雪,這里幾乎人人都會。對於冰雪的熱愛使加拿大人將旱冰鞋自然而然地當成了一種交通工具。春季到冬季這一段時間,穿旱冰鞋上班上學的人比比皆是,從十幾歲的孩子到人到中年的男女,滑行熟練而輕松。加拿大的冬天是漫長的,往往從11月就開始下雪,到次年4月甚至5月才冰雪消融。在長達半年的寒冷日子裡常常是冰雪交加,一夜之間可降雪兩三英尺厚。不過,加拿大的住房、辦公樓、汽車(包括公共汽車)、商店等公共場所都有暖氣設備,不做戶外活動,根本不需要穿很厚的衣服。加拿大人的習慣是穿羽絨服和一條單褲。加拿大冬天會在道路上撒鹽或砂子,再加上鏟雪車及時出動,所以落到道路上的雪基本集不起來。但被雪車推到路邊的「雪岸」有時可達一米多高,行人就象走在戰壕里一樣。加拿大的雪黏度很小,不容易攥成雪球,更不容易堆起雪人,小孩子們也就少了一樣樂趣。不過,每逢大雪,公園的小山包上就擠滿了孩子,他們坐著各式各樣的雪車、雪板從山坡上一路飛滑下去。有考究的竹板雪撬,也有大鍋蓋一樣的塑料板。加拿大每年冬天都舉辦冬令節(WINTERLOOD),世界各地的冰雕雪雕高手將他們得意的作品匯集一堂。加拿大的冰雕一般沒有哈爾濱的大,也沒有哈爾濱的多。但製作十分精緻,尤其是通體晶瑩剔透,讓人看了賞心悅目。反觀國內的冰雕藝術節,由於污染嚴重,作品通常擺不了幾天就變得灰濛蒙了。渥太華有一條貫穿市中心的麗都運河,運河上的冰場是世界上最長的冰場。從國會山前的藝術中心直到卡爾頓大學,全長7.8公里。冰場每隔一公里左右就有一個溫暖的亭子,供滑冰的人更衣、換鞋、磨刀和休息。去滑雪場可以進行越野滑雪和速降滑雪。假如你沒有滑過雪也不要緊,越野滑雪基本上不需要學習就可以滑。不過速降滑雪則需要教練指導。大的滑雪場都有滑雪設備出租,自己不一定買新的。除了冰球之外,冰壺也是一項加拿大人常玩的集體項目。一般需要加入一個俱樂部,編入一個隊。這項運動需要運動員不停地大聲呼喊,對中國人練口語幫助不小。

⑵ 加拿大的主要城市(加上英文),與人文地理狀況

加拿大主要城市介紹
多倫多

多倫多Toronto是印第安的Huron族語,"會面之地"之意。Huron族人是最早住在安大略湖邊的原居民。果然名副其實,多倫多現在是加拿大第一大城市,享有世界上最多元化城市的美譽,市內居民約由八十多個族裔組成,所講方言超過一百種,華裔跟英裔、法裔、意裔與葡裔,是人數最多的幾個民族。四百三十萬的大多倫多居民中,華裔約有三十五萬。

多倫多由市中心區向外伸延,幅員極大,著名的衛星城市有約克York、北約克North York、東約克East York、士嘉堡Scarborough及伊陶碧谷Etobicoke等。半小時車程之內,已可到達萬錦Markham和密西沙加Mississauga。多倫多即是安大略省的省會,又是安省的文化、工業中心,也是交通要樞,兼全國製造業的心臟。

多倫多同時亦為加拿大的重要財經中心,是全國性大機構的總部所有地。"多倫多證券交易所"Toronto Stock Exchange是北美洲活躍的股票市場之一。多倫多並且是報業中心,全國性的日報The Globe and Mail及全國市報中最大的Toronto Star,均在多倫多出版。在影視節目製作方面,多倫多僅在荷里活、紐約之後,排名第三。

地區號碼:多倫多416多倫多以外地區905

有M字頭之郵區號碼者,在多市之內;其它之郵區號碼,在多市之外。

多倫多四季分明。雖然安大略湖對本區的氣候起著溫和效應的作用,但冬季可以一直遷至四月中。降雪量則年年不同。

春天通常是個短季,隨之而來的是濕、熱的夏季,間中有雷暴。秋天陽光普照,氣溫怡人,午間溫度會到夏天的水平。

如果你在冬天來多倫多,你需要一件厚外套或大衣,最好連帽)、防水靴子、手套和羊毛帽子。如果你夏天來到,寬闊的薄衣服就最為舒服。一早一晚較為清涼,應該帶備一件毛衣。

溫哥華Vancouver

溫哥華有"太平洋明珠"的美譽。市區座落在一個天然風景區中,有山峰,有海灘,也有全國最溫和的氣候。遷至溫哥華的人中,亞洲人佔多數,大溫哥華的總人口約一百八十萬。溫哥華是加拿大第三大城市。

溫哥華行政區由十八個城鎮組成,面積約二千九百三十平方公里,位處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卑詩British Columbia)低陸平原沿岸一帶。單溫哥華市人口不超過五十萬,其他組成城鎮如本拿比Burnaby,列治文Richmond,新西敏New Westminster,高貴林Coquitlam,素里Surrey和三角洲 Delta,是其中較大者。溫哥華是華人聚居的地方,除英語外,最多人說的是中文和旁遮普語。每七個溫哥華人中就有一個是華裔。

溫哥華是加拿大最大的港口及加拿大第三大機場。由於城市的有利地點,使它成為北美洲與亞洲之間的經貿重地,因而贏得"太平洋之門"的美譽。除了貿易,旅遊業是溫哥華另一個蓬勃的行業。溫哥華是加拿大許多大公司的總部所在地。另外,卑詩省幾個最大的資源拓展基地也都設在溫哥華。

溫哥華以氣候溫和、潮濕著稱。夏天通常溫暖舒適,而冬天則較為和暖而只有少量的雪。周邊的山脈保證該市不受寒風吹襲,同時也產生雨雲。北溫哥華告魯斯山的雨量比市區高兩倍以上,更是鄰近里士滿的三倍。

蒙特利爾Montreal

蒙特利爾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第三大法語城市,有"小巴黎"之稱. 市區總面積2700平方公里,人口有三百三十萬,其中約有二百萬是早期法語移民的後裔,另一百萬則為英裔人、義大利人、猶太人及東歐人等。華裔人口約有五萬五千人。早於一八八零年代,華人到此定居,在所居的范圍內經營至今蓬勃的商店和餐館。

蒙特利爾建在一個島上,周圍有二十九個衛星城鎮,整體座落在渥太華河與聖勞倫斯河St Lawrence River交界處。這里是英武的英法雙語城市。蒙特利爾的城市景觀別具網路,市內有北美地區規模最大的教堂--聖母宮,因為全市的哥特式教堂繁多,所以蒙特利爾又有"尖塔之需"的美譽。

在文化方面,蒙特利爾可以稱為"藝術之都",她完美的事例了北美、歐洲和古老的東方文化。其濃厚的藝術氣息,彌漫在城市的每個角落。蒙特利爾每年都主辦盛大藝術活動,國際爵士音樂節、嘻笑節、國際煙火節、以及世界電影節都是國際馳名的文化交流活動。蒙特利爾的夢湖園,是中國境外、北美最大的中國式花園。

蒙特利爾的氣候,冬和夏之間各走極端。春天通常在五月來臨,為時短暫。夏天熱,間有雷雨。秋天則清涼怡人。第一次下雪多是在十月底,直至來年三月中。

渥太華Ottawa
渥太華是加拿大的首都,是聯邦政府的所在地,國會大廈的綠銅屋頂、市內的和平塔和著名的鬱金香花園,被國人視為自己國家的象徵。

座落在渥太華河岸(安大略省與魁北克省分界處)的渥太華市,是全國雙語制最普及的城市。首都在安省的一邊,與魁省的赫爾市Hull相連。赫爾市居民多為法語加拿大人,全市則具多元色彩。很多遊客在白天暢游過渥太華的公園、花園及各個歷史名勝後,晚上就會到赫爾市的夜總會、餐廳享受精彩的一晚。首都鄰近為渥太華--卡爾登區Ottawa-Carleton,及渥太華--赫爾區Ottawa-Hull,居民合共約超過百萬,渥太華市的居民約為三十一萬一千五百左右。

渥太華的氣候,冬夏之間各走極端。春天通常於四月來臨,為期短暫。夏天通常陽光普照,熱而潮濕,間中有雷暴。秋天則多半清涼舒適。每年十一月底會下第一次雪,雪下至次年四月中為止。渥太華的冬天極為寒冷。

⑶ 加拿大人文地理

加拿大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面積為9984670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位於北美洲北部(除阿拉斯加半島和格棱蘭島外,整個北半部均為加拿大領土)。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南界美國本土,北靠北冰洋。西北與美國的阿拉斯加州接壤,東北隔巴芬灣與格陵蘭島相望。海岸線約長24萬多公里。東部為丘陵地帶,南部與美國接壤的大湖和聖勞倫斯地區,地勢平坦,多盆地。西部為科迪勒拉山區,是加拿大最高的地區,許多山峰在海拔4000米以上。北部為北極群島,多系丘陵低山。中部為平原區。最高山洛根峰,位於西部的洛基山脈,海拔為5951米。加拿大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國家之一。因受西風影響,加大部分地區屬大陸性溫帶針葉林氣候。東部氣溫稍低,南部氣候適中,西部氣候溫和濕潤,北部為寒帶苔原氣候。北極群島,終年嚴寒。

加拿大境內多楓樹,每到秋天,滿山遍野的楓葉或呈橘黃,或顯嫣紅,宛如一堆堆燃燒的篝火,因此加拿大有「楓葉之國」的美譽。加拿大國旗上的楓葉代表了加拿大人對楓葉的鍾愛。

人口:3149.95萬(2002年)。其中,英裔居民佔42%,法裔居民約佔26.7%,其他歐洲人後裔佔13%,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米提人和因紐特人)約佔3%,其餘為亞洲、拉美、非洲裔等。其中華裔人口已佔加拿大總人口的3.5%,成為加拿大最大的少數族裔,即白種人和原住民以外的最大族裔。華裔人口中25%的人是在加拿大本土出生的,其餘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英語和法語同為官方語言。居民中信奉天主教的佔47.3%,信基督教新教的佔41.2%。

首都:渥太華(Ottawa),地處安大略省。首都地區(包括安大略省的渥太華市、魁北克省的赫爾市和其周圍城鎮)人口112.89萬(2002年),面積4662平方公里。主要城市:多倫多、溫哥華。

行政區劃:全國分10個省和三個地區。10個省是:艾伯塔省、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馬尼托巴省、新不倫瑞克省、紐芬蘭-拉布拉多省、新斯科舍省、安大略省、愛德華王子島省、魁北克省、薩斯喀徹溫省。三個地區是:西北地區、育空地區和努納武特地區。各省設有省政府和選舉產生的省議會。努納武特地區是1999年4月1日正式設立的,由因紐特人自己管理。

⑷ 加拿大的主要城市(加上英文),與人文地理狀況

1 多倫多(Toronto)
作為加拿大的經濟中心,多倫多是一個全球城市,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多倫多擁有傲人的城市風景線,包括全世界第二高的建築、現代奇觀之一的加拿大國家電視塔(CN Tower),美麗迷人的安大略湖,延綿數里的湖濱走廊和眾多世界著名的建築設計師在多倫多留下的大手筆。
多倫多是全球最多元化的都市之一。其豐富多彩的族裔特色,令這座城市繽紛絢麗,綻放無窮魅力。在這里,49%的居民是來自全球各國共100多個民族的移民,140多種語言匯集在這個北美大都市,共同譜寫優美和諧的華麗樂章。由於這里的犯罪率極低、怡人的環境和高質量的生活,多倫多被認為是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但同時多倫多也是加拿大消費價格最為昂貴的城市。

2 蒙特利爾(Montréal)
蒙特利爾地處加拿大魁北克省西南方的聖勞倫斯谷地,位於省會魁北克城西南約275公里,首都渥太華東邊190公里,最大城市多倫多東北方550公里,紐約市北方625公里。
蒙特利爾是世界上最內陸的海港(也是河港),整個城市坐落於聖勞倫斯河與渥太華河匯流處的蒙特利爾島上。蒙特利爾因其市中心注目的皇家山(古法語:Mont Réal 英語:Mont Royal)而得名。
蒙特利爾是大蒙特利爾都會區(Montreal Metropolitan Community)的中心,與北方的拉瓦爾(Laval)、南方的朗奎爾(Longueuil)、東方的雷朋堤尼(Repentigny)和西方的西島自治市(West Island相鄰。

3 溫哥華(Vancouver)
溫哥華 (Vancouver)位於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南端,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她三面環山,一面傍海,雖處於和中國黑龍江省相近的高緯度,但南面受太平洋季風和暖流影響,東北部有縱貫北美大陸的落基山脈作屏障,終年氣候溫和、濕潤,環境宜人,多次被評選為全球最宜居城市,是加拿大著名的旅遊勝地。
溫哥華是BC省和加拿大西部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僅次於多倫多、蒙特利爾的加拿大第三大城市,也是加拿大西海岸最大的工商、金融、科技和文化中心。溫哥華公立圖書館藏書豐富,並設有20個分館,是加拿大最大圖書館之一。溫哥華港現時是加拿大最大和最繁忙的港口,以貨物總噸數計是北美的第四大港口。此外,溫哥華的自然環境深受遊客歡迎,令旅遊業成為市內繼林木業後第二大經濟支柱。溫哥華也是北美繼洛杉磯和紐約後第三大製片中心,更有「北方好萊塢」(Hollywood North)之稱。

4 渥太華(Ottawa 首都)
渥太華(Ottawa)是加拿大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安大略省第二大城市,加拿大第四大城市。渥太華坐落在安大略省東南部的渥太華河(Ottawa River)南岸,與渥太華河北岸的赫爾(Hull)一起構成了加拿大的首都地區。根據Mercer Consulting的排名,渥太華是美洲生活質量第一的城市。也是加拿大第二清潔的城市和全球第三清潔的城市。加拿大著名財經雜志《MoneySense》公布最新的本國最佳居住城市排名榜,首都渥太華在本國190個城市的排名中,連續第三年排在第一位。其獨特的文化個性、優美的城市風光、閑適的生活情,使渥太華不僅受到加拿大人民的鍾情,而且成為世界人民旅遊觀光嚮往的城市之一。

5 卡爾加里(Calgary,或譯卡加里)
卡爾加里(Calgary)又稱卡城,是一座位於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南部落基山脈的城市,面積789.9平方公里,海拔約1048米。根據2007年市人口普查,市內人口有1,019,942人,2006年全國人口普查大卡爾加里更有人口1,079,310人。卡爾加里是艾伯塔省經濟、金融和文化中心。這個城市的工程師密度是全加第一,多次被評為世界上最干凈的城市。

6 愛民頓(Edmonton,或譯埃德蒙頓)
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省會。居該省中部,跨北薩斯喀徹溫河兩岸,距美加邊界560公里,為通向北方的門戶。人口782,439人 (2009年數據),是阿爾貝塔省人口第二多的城市(排在卡爾加里之後),是加拿大第五大的城市。 埃德蒙頓是阿爾伯塔省的文化、政府和教育中心,城市擁有輕軌運輸,一年有許多節日,並有北美最大的室內購物中心——西部埃德蒙頓購物中心和加拿大最大的歷史公園——埃德蒙頓堡壘公園。

7 魁北克市(法語:Ville Québec,英語:Quebek city)
魁北克城是加拿大的第九大城市,在魁北克省則僅次於蒙特利爾居第二。全市總人口約68萬,其中絕大多數為法裔加拿大人,有兩種官方語言:英語和法語,但95%的居民只講法語。全城分新區和老區兩部分。新市區高樓林立,商業繁榮,一派現代化城市風貌。舊市區仍保有18世紀時法國城市的風貌。這里掛有18世紀牌匾的店鋪商行比比皆是,店員身著古裝、梳古老發型,使整個市區充滿了古色古香的情調。魁北克城名勝古跡甚多,是北美洲一座歷史名城。魁北克城(Quebec City)是魁北克省省會,加拿大東部重要城市和港口,位於聖勞倫斯河與聖查爾斯河匯合處。在這里,河面收縮到不足1000米寬,形勢險要。魁北克城猶如一頭雄獅,扼守著這條水路的咽喉要道,因此,它素有「北美直布羅陀」之稱。「魁北克」源於印第安語,意思就是「河流變窄處」或「峽灣」。原住民用此詞來指現魁北克市處聖勞倫斯河口處。聖勞倫斯河從西流至此地豁然開闊。

8 溫尼伯(Winnipeg)
溫尼伯(Winnipeg)是加拿大馬尼托巴省省會和最大城市,馬尼托巴省6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於該市。溫尼伯現有人口68萬(2001年)。溫尼伯位於加拿大中心位置,是加拿大中部地區的重鎮,距美國國境僅 96 公里。溫尼伯(Winnipeg)和馬尼托巴同時被譯作溫尼泊和曼尼托巴,原因就是溫尼伯當地有一個湖,湖名Winnipeg Lake(溫尼伯湖),因此後來人則形象地翻譯成溫尼泊。溫尼泊的城市中心有大量土著居民(因紐特人)的接待站,是加拿大土著人聚集地之一。

9 咸美頓(Hamilton,或譯漢密爾頓)
加拿大漢密爾頓市全市有公園45座,總面積超過1600英畝,市屬徹都克高爾夫俱樂部設有兩個18孔的球場。頓德恩大城堡是一座重修的19世紀的私人宅第,現在是對外開放,供遊人參觀的場所。市內小溪潺潺,瀑布壯觀,視野開闊,風景獨特。
漢密爾頓美術館,館中收藏了大量的油畫,其珍品有"法裔加拿大農民之家"、"馬與火車"、"鑽石帽"等。加拿大著名畫家威廉·布魯斯(1859-1906)傑作30件,他去世後,由其家人捐獻給漢密爾頓市,現已成為該的基本收藏品。布魯斯公署鑲有銅匾一塊,以紀念這位名畫家。布魯斯的作品也在渥太華市的國家美術中展出。
中心市場位於市場廣場的中心市場之一。

⑸ 很想了解關於加拿大的人文地理風俗情況。

加拿大(英文、法文:Canada,IPA讀音:/'k

⑹ 加拿大人文地理介紹

自然地理:面積為9984670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位於北美洲北部(除阿拉斯加半島和格棱蘭島外,整個北半部均為加拿大領土)。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南界美國本土,北靠北冰洋。西北與美國的阿拉斯加州接壤,東北隔巴芬灣與格陵蘭島相望。海岸線約長24萬多公里。東部為丘陵地帶,南部與美國接壤的大湖和聖勞倫斯地區,地勢平坦,多盆地。西部為科迪勒拉山區,是加拿大最高的地區,許多山峰在海拔4000米以上。北部為北極群島,多系丘陵低山。中部為平原區。最高山洛根峰,位於西部的洛基山脈,海拔為5951米。加拿大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國家之一。因受西風影響,加大部分地區屬大陸性溫帶針葉林氣候。東部氣溫稍低,南部氣候適中,西部氣候溫和濕潤,北部為寒帶苔原氣候。北極群島,終年嚴寒。

加拿大境內多楓樹,每到秋天,滿山遍野的楓葉或呈橘黃,或顯嫣紅,宛如一堆堆燃燒的篝火,因此加拿大有「楓葉之國」的美譽。加拿大國旗上的楓葉代表了加拿大人對楓葉的鍾愛。

人口:3149.95萬(2002年)。其中,英裔居民佔42%,法裔居民約佔26.7%,其他歐洲人後裔佔13%,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米提人和因紐特人)約佔3%,其餘為亞洲、拉美、非洲裔等。其中華裔人口已佔加拿大總人口的3.5%,成為加拿大最大的少數族裔,即白種人和原住民以外的最大族裔。華裔人口中25%的人是在加拿大本土出生的,其餘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英語和法語同為官方語言。居民中信奉天主教的佔47.3%,信基督教新教的佔41.2%。

首都:渥太華(Ottawa),地處安大略省。首都地區(包括安大略省的渥太華市、魁北克省的赫爾市和其周圍城鎮)人口112.89萬(2002年),面積4662平方公里。主要城市:多倫多、溫哥華。

行政區劃:全國分10個省和三個地區。10個省是:艾伯塔省、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馬尼托巴省、新不倫瑞克省、紐芬蘭-拉布拉多省、新斯科舍省、安大略省、愛德華王子島省、魁北克省、薩斯喀徹溫省。三個地區是:西北地區、育空地區和努納武特地區。各省設有省政府和選舉產生的省議會。努納武特地區是1999年4月1日正式設立的,由因紐特人自己管理。

⑺ 北美人文地理

地形
大陸海岸線長約6萬公里。西部的北段、北部和東部海岸比較曲折,多島嶼和峽灣;南半部海岸較平直。半島總面積約為210萬平方千米。島嶼總面積約400萬平方千米,居各洲之首,其中格陵蘭島為世界最大島。

全洲平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4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約佔58%,平均海拔約為700米。大陸地形的基本特徵是南北走向的山脈分布於東西兩側與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於中部。地形明顯地分為三個區:

== ※東部山地和高原 ==

聖勞倫斯河以北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為阿巴拉契亞山脈,地勢南高北低,海拔一般為300~500米。阿巴拉契亞山脈東側沿大西洋有一條狹窄的海岸平原,西側逐漸下降與中部平原相接。

== ※中部平原 ==

位於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與落基山脈之間,北起哈德遜灣,南至墨西哥灣,縱貫大陸中部。平原北部多湖泊和急流,南部為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為世界著名的大平原。

== ※西部山地和高原 ==

屬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從阿拉斯加伸展至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條平行山脈,由東至西為:落基山脈、阿拉斯加山脈-加拿大海岸山脈-喀斯喀特嶺-內華達山脈、加拿大西部沿海島嶼-美國海岸山脈,其中阿拉斯加山脈中的麥金利峰海拔6194米,為北美洲最高峰。東部山脈和中部山脈之間為高原和盆地,大盆地南部的死谷低於海平面86米,為西半球陸地的最低點。

氣候
北美洲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氣候復雜多樣。由於所有的山脈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從太平洋來的濕潤空氣僅達西部沿海地區;從北冰洋來的冷空氣可以經過中部平原南下;從熱帶大西洋吹來的濕潤空氣也可以經過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氣候很不穩定,冬季有時寒冷,有時溫暖,墨西哥灣沿岸的亞熱帶地區,冬季也會發生嚴寒和下雪的現象。

水文
北美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88%,其中大西洋流域面積約佔全洲的48%,太平洋流域約佔20%。除聖勞倫斯河外,所有大河都發源於落基山脈。落基山脈以東的河流分別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內流區域(包括無流區)約佔全洲面積的12%,主要分布在美國西部大盆地及格陵蘭島。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長度為世界第四大河。重要的河流還有:馬更些河、育空河、聖勞倫斯河和格蘭德河等。北美洲的河流上多瀑布,落差最大的瀑布是約塞米蒂瀑布,落差達700米;尼亞加拉瀑布,落差51米,寬1240米。

北美洲多湖泊,淡水湖總面積約40萬平方千米,居各洲首位。湖泊主要分布在大陸的北半部。中部高原區的五大湖: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總面積為245 273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有「北美地中海」之稱。其中蘇必利爾湖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人口
全洲人口分布很不平衡,絕大部分人口分布在東南部和西南部沿岸地區。面積廣大的北部地區和美國西部內陸地區人口稀少,有的地方甚至無人居住。居民主要為來自歐洲移民的後裔,其中以盎格魯薩克遜人最多,其次是黑人、印第安人、混血種人,還有少數的猶太人、日本人和華人等。主要信基督新教和天主教。通用英語和西班牙語。

經濟
美國和加拿大是工業基礎雄厚的發達國家,科學技術先進,農業也極為發達,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很高。北美洲其他國家除墨西哥外,多為單一經濟國家。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之一,農作物以玉米、小麥、棉花、大豆、煙草為主。中美洲和加勒比海諸國主要產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熱帶農作物。

可以參考維基網路

⑻ 各個國家的英語名稱

1、中國 China 北京 Beijing

2、阿富汗 Afghanistan 喀布爾 Kabul

3、孟加拉國 Bangladesh 達卡 Dhaka

4、不丹 Bhutan 廷布 Thimphu

5、緬甸 Burma 仰光 Rangoon

6、柬埔寨 Cambodia 金邊 Phnom Penh

7、印度 India 新德里 New Delhi

8、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雅加達 Jakarta

9、日本 Japan 東京 Tokyo

10、寮國 Laos 萬象 Vientiane

11、馬來西亞 Malaysia 吉隆坡 Kuala Lumpur

12、馬爾地夫 Maldives 馬累 Male (Maale)

13、蒙古 Mongolia 烏蘭巴托 Ulaanbaatar

14、尼泊爾 Nepal 加德滿都 Kathman

15、朝鮮 North Korea 平壤 P'yongyang

16、巴基斯坦 Pakistan 伊斯蘭堡 Islamabad

17、菲律賓共和國 Philippines 馬尼拉 Manila

18、新加坡 Singapore 新加坡 Singapore

19、韓國 South Korea 首爾 Seoul

20、斯里蘭卡 Sri Lanka 科倫坡 Colombo

國家(guo jia)是由領土、人民(民族,居民)、政府三個要素組成的,國家也是政治地理學名詞。

從廣義的角度,國家是指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血統、領土、政府或者歷史的社會群體。從狹義的角度,國家是一定范圍內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體形式。

在社會科學和人文地理范疇,國家是指被人民、文化、語言、地理區別出來的領土;被政治自治權區別出來的一塊領地;一個領地或者邦國的人民;跟特定的人有關聯的地區。

(8)加拿大人文地理英文擴展閱讀:

國家體制

「合眾國」、「共和國」、「公國」 、「 聯合王國 」還有「 聯合酋長國 」、「 聯邦 」、「邦聯」這些名稱,有的是側重表達國家的政體(共和國、王國和公國),有的是側重表達國家的組成形式(合眾國、聯邦、邦聯),有的是兼而有之(聯合王國、聯合酋長國)。

1、共和國——Republic,民主政體的國家,國家元首為全民選舉出來的總統或者主席。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使用這個名稱來體現其政體特點,個別的也稱作「民國」。

2、合眾國——United States,特指美國,現有的合眾國除美國外還有墨西哥。字面上並無「共和國」之意也沒有體現出其民主政體的特點,而是側重表達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可以理解為是由若干「州」聯合組成。這里的主題詞States是復數,指的是國家的組成單元。

3、王國——Kingdom,以世襲君主國王為元首的國家。

4、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特指英國,可以理解為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歷史上還包括有愛爾蘭、印度等等)數個地區組成的一個王國。這里的主題詞Kingdom是單數,指的是整個國家,與合眾國的主題詞的用法不同。另外歷史上也有過其他的聯合王國,例如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

5、公國——Principality或Dukedom,世襲的君主稱作公爵而不是國王,按照封建時代的體系,公國的級別比王國要低。

6、大公國——Grand Duchy,以大公作為國家元首的國家,和公國同為封建歷史的產物。大公是地位介於國王和公爵間的稱號。盧森堡為現存的唯一大公國。

⑼ 其他國家的風俗習慣人文地理的英文文章有翻譯

印度的飲食
Foods vary widely in India, depending on the culture and region. For example, rice is a staple in the south, while roti (wheat bread) is the staple in the north. Indian meals are usually very spicy. Different types of curry, made with eggs, fish, meat, or vegetables, are popular. Vegetarianism is widely practiced, often for religious reasons. All castes and religions have their own rules and customs governing food. Hins consider cows to be sacred and they, like Sikhs, will not eat beef. Muslims do not eat pork or drink alcohol.
在印度,根據文化和地區,飲食也各具不同。例如,稻米是是印度南部的主要產物,而羅提(一種面團)是印度北部的主要產物。印度人有著喜愛香辣的飲食習慣。由蛋、魚、肉、或者蔬菜做的各種咖喱很受人們歡迎。由於宗教原因,人們都習慣於素食主義。印度的世襲制度和宗教有著它們食物特有的風俗習慣。印度人認為牛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印度的錫克教徒就不吃牛肉。穆斯林不吃豬肉或飲酒。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