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國劍川
⑴ 央視節目《地理中國》去哪裡取景
11月23日,CCTV-10《地理中國》欄目組一行4人走進呀諾達景區取景拍攝,尋找這片雨林中的獨特景象和珍稀植被。欄目組此次以呀諾達雨林谷為主要拍攝地點,拍攝了大量原始雨林、珍稀植被、山海奇觀等素材。
⑵ 地理中國 有一期叫什麼門探秘
《地理中國》 20170811 夔門探秘(上)。
夔門(kuímén),又名瞿塘峽、瞿塘關,瞿塘峽之版西門。三峽西端入口權處,兩岸斷崖壁立,高數百丈,寬不及百米,形同門戶,故名。長江上游之水納於此門而入峽;是長江三峽的西大門,峽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處不及50米,波濤洶涌,呼嘯奔騰,令人心悸,素有「夔門天下雄」之稱。夔門雄踞長江三峽之首,西起重慶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公里。在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中,它是最窄、距離最短的一個峽,瞿塘峽谷窄如走廊,兩岸崖陡似城垣,郭沫若過此發出「若言風景異,三峽此為魁」的贊嘆。夔門由兩岸高山凌江夾峙,在巍峨壯麗的白帝城下,是長江從四川盆地進入三峽的大門。夔門兩側的高山,南名「白鹽山」。
⑶ 地理中國全集視頻百度雲資源
要不要
⑷ 《地理中國》節目中出現過哪些地名
太行山 豐寧 嵩山 九寨溝 延慶 桂林 黃山
⑸ 沙溪古鎮的地理位置
沙溪位於中國雲南劍川西南部, 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流自然保護區內域東南部,位於大理風景名勝容區與麗江古城之間,遠近聞名的石寶山就在這里。沙溪是一個青山環抱的小壩子。這里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物產豐饒,人傑地靈,瀾滄江水系黑惠江由北至南縱貫全壩,總面積287平方千米,壩區面積26平方千米,是一個以白族為主,漢、彝、僳僳族共居的少數民族居住地,是一個被人們譽為「山美、水美、壩子美、姑娘更美的魚米之鄉和歌舞之鄉」。盛產花魚、地參子、松茸,傳統霸王鞭舞、集體舞蹈肖拉者、姑娘優美的歌聲、古韻悠長的洞經古樂使每一位來沙溪的人沉浸在歌舞的海洋中,久久流連不歸。
⑹ 劍川沙溪古鎮的介紹
沙溪位於雲南省大理劍川縣西南部,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流自然保護區的東南部,位於大理風景名勝區與麗江古城之間,遠近聞名的石寶山就在這里。沙溪是一個青山環抱的小壩子,這里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瀾滄江水系黑潓江由北至南縱貫全壩。 沙溪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小鎮,上可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唐宋時期,南詔、大理國在西南地區興起,並成為當時唐朝和吐蕃的緩沖地段,也是連接強者之間的紐帶,也是溝通兩者經濟、文化交往的茶馬古道的主要途經地之一。沙溪作為當時古道上的一個古鎮,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也許是上蒼對沙溪情有獨鍾,唐代以後,與沙溪壩一山之隔,位於沙溪西部的彌沙發掘了鹽井,古稱傍彌潛井,沙溪是離鹽井最近的茶馬古道集市,古鎮的貿易也隨之加入新的內容——鹽。鹽井的開采,猶如錦上添花,為沙溪的發展推波助瀾,古鎮作為離鹽井最近的茶馬古道集市,一躍成為茶馬古道的鹽都,成為西藏、滇西北地區的食鹽供給的集散地。鹽作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在沙溪逐漸成為繼茶、馬貿易後,又一重要商品。 寺登四方街是沙溪的靈魂與核心,是沙溪商貿交易的地方。它位於沙溪壩子中央螯峰山熬頭位置,依山傍水,是一個地理位置極佳的風水寶地,是一個集寺廟、古戲台、商鋪、馬店,開闊的紅砂石板街面,百年古樹、古巷道、寨門於一身、功能齊備的千年古集市。 沙溪古鎮寺登古街共有三個門——東寨門、南寨門、北寨門,西邊緊靠熬峰山的無寨門。東寨門通往大理地區,南寨門聯結古鎮南面與西面的滇西鹽井,北寨門通往西藏地區。經過寨門,一條狹窄、深長的古巷道悠然而來,兩邊殘舊的古鋪面悄然聳立在巷道兩邊。狹長巷道的盡頭,是寺登的貿易中心——四方街。四方街似曲尺型,正街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100米,其中北部街東西長約100米,南北寬約50米,整個街面用紅砂石板鋪築,街中心有兩棵數百年的古槐樹。四方街東面有坐東朝西的古戲台,西面有坐西朝東的興教寺,兩這遙相呼應,將四方街平分為南北兩半,整個街場四周商鋪馬店林立,三條古巷道延伸到古鎮的四面八方。 寺登街在以前每隔三天有一個街市,熱鬧非凡,各地來的馬幫在街前一天下午就陸陸續續通過巷道來到古街投宿,戲台上洞經古樂、白族霸王鞭舞、民歌表演在街前天下午就開始。古戲台是寺登四方街上最有特色的建築,它位於四方街東面建築群中央臨街的位置,與西面興教寺殿宇、寺門建築成一中軸線,將古四方街平分為南北兩半,從而為劃定各類生意經營范圍提供了實 沙溪古鎮物標志。四方街西面的興教寺有一個破損的石獅,它的身上有一個圓形小孔。據古鎮上的老人講,以前那個小孔里塑有大型紅色木杠,上面有一盞巨大的防風雨的油燈,由寺登村民輪流值守,每天一戶。到太陽落山的時候,值守戶往燈里加油、點燈,第二天早上再由該戶熄燈,並交給下一戶值守。這就是說,在以前茶馬古道相當熱鬧的時候,無論刮風下雨,寺登四方街夜夜通明,寺登古鎮不僅白天熱鬧,而且晚上也熱鬧。 漫步古街紅砂石板,登上古戲台,看一看四方街鋪面和馬店,走一走黑潓江上玉津橋,到興教寺感受各種流派佛教合而為一的寺廟,聽一聽沙溪洞經古樂,體會古老民族的古音樂的韻味,看一次白族傳統的霸王鞭,跳一曲白族傳統的肖拉者舞,聽沙溪姑娘唱一曲白族調,嘗一嘗沙溪土特產地參子、松茸、羊乳餅,我們為茶馬古道上能保存下一個完整的古集市而慶幸。 被譽為中國第二周庄的歷史文化名鎮沙溪,重放昔日異彩,具有江南風情的一河、二街、三橋、八景、一島的人文景觀受到越來越多遊客的青睞。 走進沙溪,迎面看到的是雄偉壯觀的牌樓,在三里古街,也新建了兩座古樸高雅的牌坊,牌樓、牌坊上分別刻著醒目的對聯:開發古鎮展千年情韻、建設新埠繪萬代宏圖;沙里陶金金耀千年名鎮,溪中流彩彩溢三里古街;古街古巷古橋古樹處處古跡,名宅名居名園名人赫赫名聲。 在中國一代舞蹈宗師胡曉邦故居,精美的小白樓粉刷一新,故居里新辟了胡曉邦事跡陳列室。堪稱極品的龔氏雕花廳已恢復原貌,滿廳雕梁畫棟,人物花卉,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由一代國畫巨匠朱屺瞻題寫園名的樂蔭園,假山、亭子、廊坊、小湖、噴泉一應俱全,置身園內「荷葉踏步」,就象置身圖畫里。 漫步垂直如線的三里古街,「天下第一古巷」的標牌赫然醒目,明清一絕的橋門洞,讓外國遊人一飽眼福。古色古香的老子號鋪,油漆一新,張燈結綵,一面面小黃旗迎風招展,新開的商店有燈籠店、蟋蟀店、古玩店、湯包店、蟹殼黃店、工藝品店等數十個,經營的都是沙溪歷史上的特色產品 沙溪古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氣候宜人,無寒冬酷暑,四季景色各領風騷。因此,到沙溪古鎮不必介意時節,但最好不要周末去,因為在滾滾人潮之中,很難領略古鎮水鄉的寧靜秀美。 美食信息 沙溪的豬油米花糖、桃珍糕、盤香餅、塗松山芋等風味小吃、特產也遠近出名 住宿信息 劍川最高檔的賓館是-劍川賓館(縣政府招待所),在縣政府招待所中屬於規模較大檔次較高的,環境很好,分南北兩棟樓,標准間在南樓,普通間在北樓,普通雙人間50元,四人間10元/床位,條件不錯,人很少,房間很多,配有公共浴室。劍川賓館距離汽車較遠,可以花2元錢坐小三輪去。汽車站周圍也有不少旅館,條件一般,比較吵鬧。 沙溪古鎮目前只有一家客棧-古道客棧,寺登街83號,為白族民居,現重新裝修過,環境非常好,真正的庭院式客棧,十分幽靜,設施完備,主人趙時鍾及其家人熱情好客,十分健談,價格20元/人
⑺ 今晚央視十套地理中國欄目
中央電視台共設有十九套開路節目,通過有線網路和衛星網路覆蓋。
CCTV-1綜合頻道
CCTV-2經濟頻道
CCTV-3綜藝頻道
CCTV-4中文國際頻道,包括亞洲版、歐洲版和美洲版
CCTV-5體育頻道
CCTV-6電影頻道(由廣電總局電影衛星頻道製作中心運營、中國電影集團管理,採用中央電視台的品牌播出)
CCTV-7軍事·農業頻道(中國衛星電視節目平台:農業節目由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運營,軍事節目由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
CCTV-8電視劇頻道
CCTV-9英文國際頻道
CCTV-10科學·教育頻道
CCTV-11戲曲頻道
CCTV-12社會與法頻道
CCTV-13(CCTV-新聞頻道)
CCTV-14(CCTV-少兒頻道)
CCTV-15(CCTV-音樂頻道)
CCTV-16(CCTV-E西班牙文國際頻道)
CCTV-17(CCTV-F法文國際頻道)
CCTV-18(CCTV-高清綜合頻道)
CCTV-19(CCTV-中學生頻道)
由中央電視台中視購物有限公司推出的頻道,通過衛星和有線電視免費向數字電視用戶提供:
CCTV-中視購物頻道
由中央電視台央視風雲傳媒有限公司推出的頻道,通過衛星和有線電視向數字電視用戶提供(付費):
CCTV-風雲劇場頻道
CCTV-風雲音樂頻道
CCTV-風雲足球頻道
CCTV-第一劇場頻道
CCTV-懷舊劇場頻道
CCTV-國防軍事頻道
CCTV-世界地理頻道
CCTV-女性時尚頻道
CCTV-電視指南頻道
CCTV-央視精品頻道
CCTV-發現之旅頻道
CCTV-老故事頻道
CCTV-高爾夫·網球頻道
CCTV-高清影視頻道
由中央電視台央視風雲傳媒有限公司推出的在美國長城頻道播出的海外頻道有:
CCTV-娛樂頻道(海外)
CCTV-戲曲頻道(海外)
由中央電視台央視新影傳媒有限公司推出的頻道,通過衛星和有線電視向數字電視用戶提供(付費):
CCTV-證券資訊頻道
⑻ 劍川古城的地理位置
縣內山原起伏,河川縱橫,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國土總面積2250平方公里,其中壩區佔579.42平方公內里,山原面積容1670.58平方公里,水資源總量9.1億立方米,現存耕地20.06萬畝,年均降水量為760mm,多年平均氣溫為12.7℃。全縣轄金華鎮等六鎮三鄉,縣政府設於金華鎮。總人口 16.7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5.1萬人,勞動力7.88萬人,民族分白族、漢族、彝族、回族、栗粟族、納西族、藏族、傣族、苗族、壯族、普米族、滿族、獨龍族、怒放、哈尼族等,其中以白族為主,佔91.6%以上。全縣2001年國內生產總值達41017萬元,財政收入達3085萬元。縣城金華鎮距政府所在地大理市126公里,距省政府所在地昆明467公里。
劍川的文物古跡和旅遊景點
劍川有眾多的文物古跡和旅遊景點,其中石鍾山石窟歷史價值甚高,於是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集市沙溪寺登街已入選世界紀念性建設基金會2002年101個世界瀕危保護遺產目錄,千獅山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AA旅遊景區。
⑼ 劍川縣的地理環境
劍川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東鄰鶴慶,南接洱源,西與蘭坪、雲版龍接壤,北與麗江權毗連。縣境東西橫距58公里,南北縱長55公里,面積約2250平方公里。劍川地處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省級旅遊度假區大理、麗江之間,滇藏公路214國道縱貫縣內。 主要河流有金龍河、海尾河、白石江、彌沙河、象圖河等。縣內著名的壩子有金華壩、沙溪壩、馬登上蘭壩。
⑽ 地理中國解說是誰
他解說很又神秘特色,應該是老了,到了退休的年齡了,但是沒有代替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