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郫縣豆瓣
⑴ 相傳郫縣豆瓣產生於什麼時期
明末清初
郫縣豆瓣,四川省郫縣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是四川三大名瓣之一。它在選材與工藝上獨樹一幟,與眾不同。香味醇厚卻未加一點香料,色澤油潤卻未加任何油脂,全靠精細的加工技術和原料的優良而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標准,具有辣味重、鮮紅油潤、辣椒塊大、回味香甜的特點,是川味食譜中常用的調味佳品,有「川菜之魂」之稱。其製作技藝列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沿革
相傳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福建汀州府孝感鄉翠享村人,陳逸仙遷入郫縣,子孫繁衍,久居其地,人稱陳家笆子門。1688年(清康熙年間),陳氏族人無意之中用曬干後的葫豆拌入辣椒和少量食鹽,用來調味佐餐,不料竟香甜可口,胃口大開,這就是郫縣豆瓣的雛形。
19世紀中期(清咸豐年間),陳氏後人陳守信,號益謙(又號心謙),發現鹽漬辣椒易出水,不宜保存,遂在祖輩的基礎上,潛心數年,先以豌豆加入鹽漬辣椒吸水,效果不佳,再換胡豆瓣,依然不佳,又借鑒豆腐乳發酵之法,加入灰面、豆瓣一起發酵,其味鮮辣無比,郫縣豆瓣就此誕生。遂開宗立戶,取號首「益」字,其年正值咸豐年,取 「豐」為時記,又取天、地、人之「和」,因而定名為「益豐和」號醬園。陳守信和他的「益豐和」號醬園也被人奉為「郫縣豆瓣」正宗鼻祖。此後其後人紮根郫縣城南外,經長久傳承,日益改良,郫縣豆瓣聲名遠播。郫縣豆瓣歷經數百年的磨礪,形成了極為成熟的製作工藝。因為辣椒與蠶豆都富含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並飽含著人體所需的維生素C,還具有開胃、驅濕防寒之效,同時豆瓣又是烹飪川菜的經典調料,所以郫縣豆瓣在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都廣為流傳、深受歡迎。[2]
郫縣豆瓣的規模化生產,當起於公元1803年(清嘉慶八年),陳益兼的後裔陳逸仙在郫縣開設「順天號醬園」,開始大批研製、生產和銷售「辣子豆瓣」。公元1853年(清咸豐三年),陳氏後人陳守信又在郫縣創立「益豐和醬園」,後來並入「順天號醬園」,使產品更加精良,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這時,陳守信開始嘗試使用蠶豆和麵粉混合發酵,並與鹽漬辣椒混合的生產技藝,生產出了正宗的郫縣豆瓣。
郫縣豆瓣生產工藝的成熟期,在咸豐三年至20世紀80年代,這一時期彭縣人弓靖明來到郫縣開設「元豐源醬園」,從而打破了「益豐和」獨家經營郫縣豆瓣的局面,由於出現了有力的競爭對手,兩家醬園在郫縣豆瓣的生產中絞盡腦汁,尋求技術創新和配料搭配,使郫縣豆瓣的生產技藝和口感日臻完美。民國二十年,陳守信次子陳正齊之長子陳文揆,又在郫縣開設「紹豐和醬園」,使郫縣一地形成豆瓣生產三足鼎立的局面,為豆瓣生產技藝的進一步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0世紀10-40年代的民國時期,「元豐源」和「益豐和」兩家醬園各自擁有曬場近10畝、缸25000口、工匠近40人、年產豆瓣40萬斤左右,規模已十分壯觀。
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川菜的迅猛發展,餐飲行業和平常人家對郫縣豆瓣的需求日益擴大,這就促使郫縣豆瓣生產廠家不得不採取工業化生產,以提高郫縣豆瓣的產量。但是傳統工藝所生產的郫縣豆瓣依然具有優勢,那就是色澤紅潤、味辣香醇、瓣子酥脆、粘稠絨實,口感更勝一籌。
⑵ 泡紅辣椒和郫縣豆瓣的區別
郫縣豆瓣,四川省郫縣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是四川三大名瓣之一。它在選材與工藝上獨樹一幟,與眾不同。香味醇厚卻未加一點香料,色澤油潤卻未加任何油脂,全靠精細的加工技術和原料的優良而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標准,具有辣味重、鮮紅油潤、辣椒塊大、回味香甜的特點,是川味食譜中常用的調味佳品,有「川菜靈魂」之稱。
(1)精選二荊條海椒,去把後用扁鍬切成一寸二分長,與鹽混合放入槽桶中於太陽下暴曬,每天翻攪兩次;
(2)經冷水浸泡後的二流板干蠶豆放入開水鍋中稍煮一下撈起冷卻後用石磨碾壓去皮;
(3)黃豆磨成面後與糯米混合製成曲餅,與精麵粉混合,和去皮的蠶豆瓣攪拌,放入扁筐中,送入曲房,使之自然發酵;
(4)發酵後的豆瓣入缸與海椒混合;
(5)每天早晨翻、曬、露,一年左右後紅豆瓣成熟,黑豆瓣一年半以上成熟。
泡紅辣椒的做法要先把紅辣椒和生薑,大蒜剁細,然後放進干凈的容器里,加鹽,鹽加得很多,之後,攪拌均勻,密封起來,1~2個星期就可以拉味道很酸,很咸,用來炒菜阿什麼的,而且腌過的紅辣椒軟啪啪的,不時很美
材料
紅辣椒5000克,新鹽水550克,鮮活鯽魚100克。
調料
白酒、白糖、料酒、紅糖、鹽水各適量,香料包1個。
做法過程
1、紅辣椒去蒂、子,洗凈瀝干,切塊曬干。
2、壇中放入曬乾的紅辣椒塊,倒入鹽水,使鹽水淹沒紅辣椒塊,再倒入適量白酒,密封好壇口,腌1個月。
⑶ 四川特產有哪些啊
1、郫縣豆瓣
郫縣豆瓣,成都市郫都區(舊稱郫縣)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是中國頂尖調味料之一。它在選材與工藝上獨樹一幟,與眾不同。香味醇厚卻未加一點香料,色澤油潤卻未加任何油脂。
全靠精細的加工技術和原料的優良而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標准,具有辣味重、鮮紅油潤、辣椒塊大、回味香甜的特點,是川味食譜中常用的調味佳品,有「川菜之魂」之稱。其製作技藝列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⑷ 哪個牌子的郫縣豆瓣醬是正宗的
先解釋一下「正宗」這個詞語,「正宗」一般是泛指學業技術技藝類的嫡傳承繼,也指傳統的、主要的,個人覺得以「原創」一詞更為恰當。
說起現在最有名的豆瓣醬,應該就屬郫縣豆瓣醬了,這是川菜中重要的調味品,它在香辣中融合了咸、鮮、酸等基本味,組成了川菜中獨有的復合味,以它製作的菜餚咸鮮香辣、微帶甜酸、醇厚不燥,受到了很多美食老饕的喜愛。
4.購買郫縣豆瓣醬時一定要買大品牌產品,不然也有一些假冒的豆瓣醬。
比如有些商家會增加大量的辣椒面增加辣味,如果在郫縣豆瓣表面會有粉狀的物質,說明是假的,正品一般是塊狀。
為了增加郫縣豆瓣醬的重量,也有商販會在豆瓣中加入大量的鹽,如果口味會非常的咸,一般也是假的。
還有在豆瓣醬中加入麵粉的,如果按正常的操作方法炒制還是出現粘鍋現象,說明豆瓣也是假冒產品。
⑸ 郫縣豆瓣的產地環境
郫縣屬盆地中亞熱帶濕潤氣候,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郫縣豆瓣通過長期翻、曬、露等傳統工藝天然精釀發酵而成,具有瓣子酥脆化渣,醬脂香濃郁、紅褐油潤有光澤、辣而不燥、黏稠適度、回味醇厚悠長的特點,是川味食譜中不可缺少的調味佳品。郫縣豆瓣的品質特色與郫縣的環境、氣候、土壤、水質、人文等因素密切相關。
郫川西平原腹心地帶,介於東經103°42'~104°2',北緯30°43'~30°52'之間,轄區面積437.5平方千米。東臨成都市金牛區,西連都江堰市,南臨溫江區,北與新都區、彭州市接壤。境內除西北角有一塊淺丘台地外,均屬一望無際的平原。縣內屬都江堰上游灌溉區,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利資源豐富,柏條河、徐堰河、走馬河、清水河等河道自西向東貫穿全縣,獨特的地理環境為生產出獨特的郫縣豆瓣提供了優越的天然條件。
郫縣年均氣溫15.7℃,年極端最高溫度35.7℃,年極端最低溫度-5.2℃,相對濕度70%,年降雨量960毫米,多集中在5-9月,全年無霜期282天,平均日照1286.9小時。其特點是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無霜期長,空氣質量好,無污染。距郫縣直線距離20千米左右的都江堰是川西平原在四川盆地西部的起點,沿都江堰趙公山山脈一帶海拔3000米以上常年為低溫濕空氣,而郫縣地處平原,日照相對較多,空氣濕度比趙公山山脈高,在風力的作用下,形成濕空氣的流動循環,為郫縣豆瓣微生物菌群的生存提供了最佳環境,使其微生物菌種群落在這種極佳的環境中充分裂變生長、純化。獨特的微生物群的共同作用造就了郫縣豆瓣獨特的外觀品質和內在風味。
郫縣98%的土壤屬灰色沖積潮土,中偏微酸性,pH6.5~7.0,有機質含量2.3%~3.0%。僅在西北角就有一個4平方千米的淺丘台地,屬老沖積土壤。灰色沖積潮土中,油沙類、泥田類、漕田類三大類水稻土面積佔90%以上,其中尤以土質肥沃疏鬆的油沙田及泥田為主,佔80%以上,適合農作物及經濟作物生長,特別有利於郫縣豆瓣主要原材料紅辣椒、胡豆的生長。
郫縣豆瓣風味獨特,與當地的水質狀況也有密切的關系。郫縣屬於岷江上游的都江堰自流灌溉區,水源無污染,符合國家水域標准,水質條件好,納入成都市水源保護區范圍。境內河流較多,水系分布均勻,眾多的水系河流形成了郫縣境內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優良的水質狀況給郫縣豆瓣釀造發酵過程中的微生物生存提供了豐富的礦物質養料及水分,使其充分生長並分泌大量的酶類,促使豆瓣中各原料的分解,從而形成郫縣豆瓣獨特的「色、香、味、形」
⑹ 郫縣豆瓣,為什麼被譽為「川菜之魂」
有句話叫做「吃在四川,味在郫縣」,完美印證了郫縣豆瓣醬的巨大魅力。郫縣豆瓣醬的精妙運用,讓川菜更加細致多變,咸鮮、家常、麻辣、糊辣、魚香、椒麻、酸辣等各種口味都離不開郫縣豆瓣醬的提味增香。
郫都區屬盆地中亞熱帶濕潤氣候,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郫縣豆瓣通過長期翻、曬、露等傳統工藝天然精釀發酵而成,具有瓣子酥脆化渣,醬脂香濃郁、紅褐油潤有光澤、辣而不燥、黏稠適度、回味醇厚悠長的特點,是川味食譜中不可缺少的調味佳品。郫縣豆瓣的品質特色與郫都區的環境、氣候、土壤、水質、人文等因素密切相關。
⑺ 郫縣豆瓣的地理標志
郫縣豆瓣,四來川省郫縣特產自,以香辣為顯著特點,具有悠久歷史和很高的知名度,是郫縣最富盛名的特產之一。中國地理標志產品。是四川三大名瓣之一。它在選材與工藝上獨樹一幟,與眾不同。香味醇厚卻未加一點香料,色澤油潤卻未加任何油脂,全靠精細的加工技術和原料的優良而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標准,具有辣味重、鮮紅油潤、辣椒塊大、回味香甜的特點,是川味食譜中常用的調味佳品,有「川菜靈魂」之稱。其製作技藝列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⑻ 郫縣豆瓣醬什麼牌子的最正宗
「益豐和」號醬園與郫縣第二大醬園「元豐源」爭先響應政府號召實行公私合版營,成立國營郫縣豆瓣廠,生權產的郫縣豆瓣也更名為「益豐和號」、「鵑城」牌郫縣豆瓣。
郫縣豆瓣是成都市郫都區(舊稱郫縣)的特產,也是中國地理標志產品。郫縣豆瓣是中國頂尖調味料之一,其在選材與工藝上獨樹一幟,與眾不同,香味醇厚卻未加一點香料,色澤油潤,全靠精細的加工技術和原料的優良而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標准。
郫縣豆瓣具有辣味重、鮮紅油潤、辣椒塊大、回味香甜的特點,是川味食譜中常用的調味佳品,有「川菜之魂」之稱。其製作技藝列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郫縣豆瓣風味獨特,與當地的水質狀況也有密切的關系。郫都區屬於岷江上游的都江堰自流灌溉區,水源無污染,符合國家水域標准,水質條件好,納入成都市水源保護區范圍。
境內河流較多,水系分布均勻,眾多的水系河流形成了郫都區境內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優良的水質狀況給郫都區豆瓣釀造發酵過程中的微生物生存提供了豐富的礦物質養料及水分,使其充分生長並分泌大量的酶類,促使豆瓣中各原料的分解,從而形成郫縣豆瓣獨特的「色、香、味、形」
⑼ 裨縣豆瓣醬那個牌子最好
郫縣豆瓣醬推薦:鵑城牌、好人家、國釀食品、旺豐、丹丹。
1、鵑城牌
郫縣豆瓣是製作川菜不可或缺的調味佳品,以優質紅辣椒、蠶豆、小麥粉和食鹽為主要原料,通過制曲、發酵、翻曬釀制等傳統工藝加工而成,產品具有紅褐油潤、醬酯香味濃郁的特點。
2、好人家
公司已先後自主開發出「大紅袍」、「好人家」、「天車」、「羊羊羊」四大系列100餘種暢銷全國並遠銷海外的產品,產品全部獲得QS生產許可並獲中國綠色食品A級產品證書。
5、丹丹
四川省丹丹調味品有限公司創建於1984年,位於成都市郫縣安德鎮中國川菜產業化園區,總佔地面積120畝,注冊資金2600萬元,是一家以生產郫縣豆瓣、火鍋底料、雞精、四川泡菜等多種調味品為主的集團化企業。
⑽ 四川有什麼土特產
1、郫縣豆瓣
郫縣豆瓣,成都市郫都(舊稱郫縣)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是中國頂尖調味料之一。它在選材與工藝上獨樹一幟,與眾不同。香味醇厚卻未加一點香料,色澤油潤卻未加任何油脂。
全靠精細的加工技術和原料的優良而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標准,具有辣味重、鮮紅油潤、辣椒塊大、回味香甜的特點,是川味食譜中常用的調味佳品,有「川菜之魂」之稱。其製作技藝列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鹽皮蛋
鹽皮蛋是小平故里四川廣安獨具特色的美食。既有鹽蛋又有皮蛋的美味,此蛋不僅是佐酒的美味食品,更是早餐的最佳菜餚之一。鹽皮蛋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為機體吸收,利用率高達98%以上。鹽皮蛋還是較好的健腦食品。
3、龍安柚
龍安柚,四川省廣安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龍安柚親本源於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龍安鄉群策村村民唐延文家屋後的兩株53年生柚樹,由廣安市廣安區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選育而成。
龍安柚果實中大,果皮黃橙色,肉質脆嫩,汁多,少核或無核,11月上中旬成熟。具有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消食醒酒、降火等作用,對脊柱炎、便秘患者有較好療效。
4、蘇稽米花糖
蘇稽米花糖產於四川樂山市蘇稽鎮,故名。米花糖在清末就有名,是樂山地區傳統名產。原料配方主要是白芝麻、花生仁、泡米,特點是香甜可口,酥脆化渣,具有米花清香味。蘇稽米花糖,連續四屆由樂山消費者投票評為「嘉州人民喜愛商品」等榮譽。
5、龔扇
龔扇又稱自貢龔扇,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珍品,蜀中名扇之一。四川自貢竹編扇,晶瑩光亮,宛如紈絹,馳名中外。由民間藝術家龔玉璋創制至今已逾百多年歷史,是自貢著名的小三絕之一,目前龔扇的製作已經傳至龔氏家族第五代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