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運城人文地理和氣候

運城人文地理和氣候

發布時間: 2021-02-19 17:29:51

① 北方和南方哪裡好點氣候和人文地理

北方來說就是我們青島不錯了,冬季不是很冷(煙台、威海下暴雪,我們一點事沒有),夏季涼爽。
南方的話就是昆明和三亞了,昆明可謂是冬暖夏涼,就是太陽光毒了點,三亞風景宜人。冬天暖和夏季適合潛水。

② 衣索比亞的人文地理與氣候是

氣候高原山地氣候。人文以黑種人為主,宗教復雜,多少數民族,

③ 中國南方人文地理環境

南方地區以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其中熱帶季風氣候為全年高溫。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山地迎風坡降水較多。台灣火燒寮為全國「雨極」,年平均降水量6558毫米。東部沿海地區夏秋季節受台風影響大。冬季氣溫在0度以上。雷州半島,雲南和台灣南部以及海南在15度以上。雲南,廣東,海南,台灣受寒潮影響小。
南方地區地勢東西差異大,主要位於第二、三級階梯,東部平原、丘陵面積廣大,長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國地勢最低的平原,河汊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國最大的丘陵,大多有東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間分布;南嶺地區岩漿岩分布廣泛;西部以高原、盆地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又被稱為聚寶盆)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雲貴高原地表崎嶇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區,山間「壩子」是當地主要的耕作區;橫斷山脈和秦嶺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④ 棗庄和上饒哪個發達生活習慣和人文地理氣候環境有什麼區別

棗庄,山東的地級市,394萬人口,4563平方公里,5區1市,2015年GDP2031億元內,財政收入137.88億元。
上饒,江容西的地級市,672萬人口,22791平方公里,2區10縣,2015年GDP1651億元,財政收入290.2億元。
上饒景點相對較多,屬於江南氣候,相對較北的棗庄更怡人一些,但習慣了北方生活的人會更傾向於棗庄。

⑤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研究的是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結構、功能、動態及其空間分異規律
人文地理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

⑥ 南北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不同簡潔一些

自然地理有:

1.南方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北方是溫帶季風氣候.

2.南方冬季一月氣溫高於0度,北方低於0度.

3.南方植被類型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方是溫帶落葉闊葉林.

4.南方耕地類型為水田,北方為旱地.

人文地理有:

1.南方屋頂多為尖頂,北方平頂.

2.南方方言眾多,北方多為普通話.

3.南方水陸交通運輸便利,北方陸上交通便利.

4.南方人喜食大米,北方主要以小麥為食.

⑦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每個地區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有什麼不同

1、服飾與地理
首先,服飾材料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桑蠶生產適宜亞熱帶,浙江的杭嘉湖地區、廣東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國重要的蠶絲產地。而太陽光照好的新疆地區是我國長絨棉的最重要產區。人們喜愛的羊毛衫與皮衣,原料主要源於我國西部牧區盛產的羊毛和各種皮革。其次,服飾樣式與地域特徵有關。在炎熱乾旱的阿拉伯地區,人們喜歡身著白色寬松的長袍。在氣溫日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我國藏族牧民往往穿一個胳臂可以露出來的「不對稱」的大袍。第三,服飾變化與氣候變化有關。在四季分明的地區,人們一般都要准備幾套與季節相對應的衣服,夏季男士的短袖襯衫、T恤與女士的連衣裙,春秋季的休閑裝和羊毛衫,冬季的滑雪衫和皮夾克等。相反,在「四季無寒暑,遇雨便成冬」的我國雲南昆明一帶,形成了「四季服裝同穿戴」的獨特景觀。
2、飲食與地理
從主食結構上看,由於水熱條件的不同,我國北方以種植小麥為主,南方以種植水稻為主,故形成了「北面南米」的格局。另外中國「八大菜系」的烹調技藝各具特色,素有「南甜北咸,東辣西酸」之說,它的形成也與地理環境有關。就拿「南甜北咸」的形成來講,就與我國南北方的氣候差異有關。我國北方地處暖溫帶,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氣溫年較差大,在過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難以過冬,同時又不捨得一時「揮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來慢慢「享用」,這樣一來,北方大多數人也就養成了吃鹹的習慣。南方多雨,光熱條件好,盛產甘蔗,比起北方來,蔬菜更是一年幾薦。南方人被糖類「包圍」,自然也就養成了吃甜的習慣。北方人不是不愛吃甜,只是過去糖難得,只好以「咸」代「甜」來調劑口味了。雖說北方現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
3、住房與地理
傳統民居的樣式、材料大多受當地自然地理條件的影響。例如北美因紐特人用冰塊作外牆;草原上的牧民為適應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黃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黃土直立性好的特點開鑿窯洞來居住;西南炎熱的少數民族地區以竹樓為主。當今商品房的開發也要考慮很多地理因素,如居住的交通位置、周邊配套設施的空間組合、周圍環境質量綜合狀況、居住區內部環境設計以及房子的朝向、採光、通風、層高、間距等因素。
4、出行與地理
人們的出行與地理環境密切有關。在高山峽谷中,人們利用峽谷之中的急流乘皮筏子漂流;在莽莽沙海里,駱駝成為「沙漠之舟」;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人們騎著駿馬弛騁如飛;在江南水鄉,人們利用船舶在江河上穿梭往來。人們出行,無論是旅遊還是出差,都要根據天氣與環境情況,決定出發時間與選擇交通方式。

⑧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和氣候條件復雜,地理環境差異很大.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和人文地理差異,把

(1)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並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A北方地區、B南方地區、C西北地區和D青藏地區;
(2)四大地理單元之間有較為明顯的分界線,C西北地區與D青藏地區的地理分界線是昆侖山脈和祁連山脈,A北方地區和B南方地區之間大致以秦嶺--淮河為界;
(3)A北方地區指我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面積約佔全國的20%,人口約佔全國的40%.區內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渭河平原為我國重要的農業地區.B南方地區指我國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地區,包括長江中下游地區、南部沿海地區和西南地區三大部分,面積約佔全國的1/4,人口約佔全國的55%.是我國人口最多、經濟活動最活躍、製造業最發達、對外聯系最廣泛的地理單元;
(4)西北地區地處內陸,氣溫冷熱變化劇烈,年降水量表現出由東向西逐漸減少的態勢.其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分布在我國第二級階梯上,本區是我國主要的牧區,所出產的肉、奶、皮、毛等畜產品在國內占據突出地位.種植業僅分布在有水源灌溉的平原和綠洲上,坎兒井是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地下引水渠,水源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
(5)我國各地區土地資源的質量差別很大.東部季風區,雨熱同期,土壤肥沃,生產力高,集中了全國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降水量大於400毫米.其中,A北方平原廣闊,耕地多,但熱量較低,降水較少,以旱地為主.B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熱量高,降水豐沛,以水田為主;
(6)青藏地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氣候獨特,氣溫低,空氣稀薄,氣壓低,雲量少,降水少,太陽輻射 強,農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的雅魯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農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麥的一種)、豌豆、小麥、油菜等.
故答案為:(1)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2)昆侖山;祁連山;秦;淮;(3)A;B;(4)增多;高原;盆地;二;平原;綠洲;坎兒;高山冰雪融水;(5)A;B;400;(6)低;少;強;雅魯藏布江;湟水.

⑨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哪個發展前景好

回答如下:
1、先從興趣愛好考慮:
地理學碩士研究生專業方向分為三支:
1)自然地理學(研究方向有水文、地貌、氣候、生物、泥炭等)、
2)人文地理學(研究方向有城市規劃、區域經濟、人口資源與環境等)、
3)地理信息系統(研究方向有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攝影測量與遙感,遙感技術與應用等)。

2、再從從就業方面考慮:
1)、中學教師(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學士學位及以上,初中、高中地理教師,所有專業)
2)、大學教師(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碩士學位及以上,專業主要為城鄉規劃、旅遊方向)
3)、城鄉規劃研究院(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碩士學位及以上,專業主要為城市規劃、地理信息系統等)
4)、測繪系統(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碩士學位及以上,專業主要為城市規劃、地理信息系統等)
5)、減災系統(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碩士學位及以上,專業主要為自然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等)
6)、國土資源廳(局)(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碩士學位及以上,專業主要為自然地理學、城市規劃等)
7)、水文水利廳(局)(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學士學位及以上,專業主要為自然地理學等)
8)、氣象局(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碩士學位及以上,專業主要為自然地理學之氣候變化研究方向等)
9)、環境保護局(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學士學位及以上,專業主要為自然地理學,研究方向為綜合地然地理等)
10)、相關公司(例如北京超圖信息公司等,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碩士學位及以上,研究方向主要為城市規劃、地理信息系統等)
11)、相關研究所(例如地理研究所等,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碩士學位及以上,所有專業)
12)、相關出版社(例如星球出版社等,大部分要求地理專業學士學位及以上,所有專業)
13)、其他就業方向(本人尚未了解到的)

3、興趣愛好決定一切,我想沒有人願意干一輩子自己本不願意乾的事情。

⑩ 天津的人文地理 氣候特徵

天津人文:

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的天津市,地處太平洋西岸環渤海彎邊的華北平原東北部,位於海河流域下游,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總面積1.19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商業都市和港口城市。天津平原的早期開發,大約開始於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此前天津的絕大部分地區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其發展經歷了一個由北向南逐步推進的歷程。金元時期北京的定都,為天津城市的勃興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明清時期,天津的政治、經濟、文化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逐步成為中國北方最為繁榮的商業大都會。
天津建城600年來,形成了獨特的城市文化。對天津城市文化的形成以及多元化、兼容性的特點,進行簡要的剖析和闡釋,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天津地域文化是由海河文化、城廂文化、寺廟文化、移民文化、軍旅文化、漕運文化、商埠文化、碼頭文化、租界文化、慈善文化等10個方面融合而成的。
天津氣候特徵:
天津位於中緯度歐亞大陸東岸,主要受季風環流的支配,是東亞季風盛行的地區,屬大陸性氣候。主要氣候特徵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風,乾旱少雨;夏季炎熱,雨水集中;秋季氣爽,冷暖適中;冬季寒冷,乾燥少雪。
天津年平均氣溫在11.4~12.9°C,市區平均氣溫最高為12.9°C。1月最冷,平均氣溫在-5~-3°C;7月最熱,平均氣溫在26~27°C。天津季風盛行,冬、春季風速最大,夏、秋季風速最小。年平均風速為2~4米/秒,多為西南風。天津平均無霜期為196~246天,最長無霜期為267天,最短無霜期為171天。在四季中,冬季最長,有156~167天;夏季次之,有87~103天;春季56~61天;秋季最短,僅為50~56天。天津年平均降水量為520~660毫米,降水日數為63~70天。在地區分布上,山地多於平原,沿海多於內地。在季節分布上,6、7、8三個月降水量佔全年的75%左右。天津日照時間較長,年日照時數為2500~2900小時。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