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安哥拉與中國地理關系

安哥拉與中國地理關系

發布時間: 2021-02-19 17:19:40

㈠ 奈及利亞和安哥拉和中國關系怎樣

二國對中復國的關系基本是好的。
在世制界上真正對中國好感的是以色列,巴基斯坦。
二國有大量的MADING CHINA 貨在那裡佔領市場,所以對中國的印象很大,對中國貨的質量反感,他們認為華人是有錢人,會敲詐華人。

㈡ 安哥拉的地理

安哥拉國民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主要職能:修改憲法,批准、修改或取消法律;審批國民議會常務委員會的立法工作;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監督國家和政府機關的工作;批准國民經濟計劃和國家預算並監督執行;批准大赦;宣布戒嚴和緊急狀態法,以及授權總統宣布戰爭或和平狀態。每屆任期5年,每年舉行兩次例會。
本屆議會於2012年9月組成。在220個議席中,安人運佔175席,安盟32席,廣泛救助同盟8席、社會革新黨3席、安解陣2席。現任議長為費爾南多·達皮耶達德·迪亞斯·多斯桑托斯(Fernando da Piedade Dias dos Santos)。 本屆政府於2012年9月成立。現任副總統曼努埃爾·多明戈斯·維森特(Manuel Domingos Vicente),政府設2名國務部長和33個部,主要有:國務部長兼總統府民事辦公室主任埃德爾德魯德斯·達科斯塔(Edeltrudes da Costa),國務部長兼總統府安全辦公室主任曼努埃爾·迪亞斯·儒尼奧爾(Manuel Dias Júnior),國防部長坎迪多·范杜嫩(Cândido Van-Dúnem),內政部長安熱洛·塔瓦雷斯(Ângelo Tavares),外交部長喬治斯·希科蒂(Georges Chikoti),經濟部長阿布萊昂·戈爾熱(Abraão Gourgel),財政部長卡洛斯·洛佩斯(Carlos Lopes),計劃和國土發展部長若布·格拉薩(Job Graça),國土管理部長博爾尼托·迪奧戈(Bornito Diogo),公共管理、就業和社會保障部長安東尼奧·內圖(António Neto),司法和人權部長魯伊·曼蓋拉(Rui Mangueira),農業部長阿豐索·坎加(Afonso Canga),漁業部長維多利亞·內圖(Victória Neto),工業部長貝爾納達·達席爾瓦(Bernarda da Silva),石油部長若澤·德瓦斯康塞洛斯(José de Vasconcelos),地質和礦產部長弗朗西斯科·德凱羅斯(Francisco de Queiroz),貿易部長羅莎·德馬托斯(Rosa de Matos),建設部長費爾南多·達豐塞卡(Fernando da Fonseca),城市規劃和住房部長若澤·伊席爾瓦(José e Silva),能源和水利部長若昂·博爾熱斯(João Borges),交通部長奧古斯托·托馬斯(Augusto Tomás),電信和信息技術部長若澤·達羅沙(José da Rosa),科技部長瑪麗亞·特謝拉(Maria Teixeira),新聞部長若澤·德馬托斯(José de Matos),教育部長平達·西芒(Mpinda Simão),高等教育部長亞當·多納斯西門托(Adão do Nascimento),文化部長羅莎·伊席爾瓦(Rosa e Silva),青年和體育部長曼努埃爾·穆安敦巴(Manuel Muanmba),議會事務部長羅莎·米科洛(Rosa Micolo)等。
1991年2月13日,根據憲法成立了共和國國務委員會。該委員會為總統的政治咨詢機構,旨在聽取並集中全國各階層人士意見,供政府制定政策時參考。共和國國務委員會由總統主持,成員包括副總統、議長、憲法法院院長、總檢察長、前任總統、擁有議會席位的各政黨或政黨聯盟領袖以及由總統指定的10位社會知名人士、宗教界人士和大酋長組成。本屆委員會於2013年1月組建。 自1991年起實行多黨制。根據安憲法法院最新數字,全國現有77個合法政黨和8個政黨聯盟。主要政黨有:
(1)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Movimento Popular de Libertação de Angola),簡稱安人運(MPLA),1956年12月成立,安獨立後一直為執政黨。1990年,安人運「三大」決定放棄馬克思列寧主義,將黨改為群眾黨,確定其戰略目標是「民主社會主義」,並決定在安實行多黨制。2009年12月召開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的中央委員會,多斯桑托斯總統再次當選為黨主席,羅伯托·德阿爾梅達(Roberto de Almeida)和儒利昂·馬特烏斯(Julião Mateus)分別當選為黨的副主席和總書記。現有500餘萬正式黨員。建有青年、婦女等組織及老戰士協會。
(2)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União Nacional Para a Independência Total de Angola),簡稱安盟(UNITA),主要反對黨。成立於1966年3月,若納斯·薩文比(Jonas Savimbi)為創始人。1967年開始反對葡萄牙殖民統治的武裝斗爭。1975年初同安人運、安解陣和葡當局組成過渡政府。安內戰爆發後,轉移到農村和叢林山區,開展反對安人運政府的游擊活動。1991年與安政府簽署《比塞斯和平協議》。1992年注冊成為合法政黨並參加當年的大選,後因拒絕接受選舉結果而與政府軍重開內戰。1994年與政府簽署《盧薩卡和平協議》。1998年9月,內部分裂,部分高級成員成立安盟革新委員會,公開反對黨主席薩文比。2002年2月22日,薩文比被政府軍擊斃。此後,安盟與政府正式簽署停火協議、完成非軍事化並宣布放棄武裝奪權目標。2003年6月,安盟召開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的領導人:政治委員會主席伊薩亞斯·薩馬庫瓦(Isaias Samakuwa),總書記阿比利奧·努馬(Abilio Numa)。2007年7月,安盟第十屆全國代表大會召開,薩馬庫瓦連任黨主席。2011年12月,安盟召開第十一屆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層,現任黨主席薩馬庫瓦以85.6%的得票率再次連任,埃內斯托·穆拉托(Ernesto Mulato)和維托里諾·納尼(Vitorino Nhany)分別任副主席和總書記。
(3)安哥拉自由民主黨(Partido Liberal Democrático),1983年建立,是自由黨國際的成員,黨的領導人是阿納利婭·德·維多利婭·佩雷拉(Anália de Victória Pereira)。
(4)安哥拉國民解放陣線(Frente Nacional de Libertacao de Angola),是安哥拉擺脫葡萄牙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中的重要力量,曾經獲得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的支持,1992年安哥拉多黨大選後,改組為政黨,黨的領導人為奧爾登·羅貝托(Holden Roberto)。
(5)安哥拉共和黨(Partido Republicano de Angola),1994年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建立,是安哥拉最強力的反對黨,強烈反對多斯桑托斯總統領導安哥拉,認為他的上台是不合法的,主張嚴厲懲治腐敗,黨的領導人是卡洛斯·阿爾貝托·孔特雷拉斯·古維亞(Carlos Alberto Contreiras Gouveia)。
較有影響的政黨還有:安哥拉廣泛救助同盟(CASA-CE)、社會革新黨(PRS)、安哥拉人民解放陣線(安解陣,FNLA)、新民主競選聯盟(ND)、發展人民黨(PAPOD)等。 總統若澤·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José Eardo dos Santos),武裝部隊總司令、執政黨安人運主席。1942年8月28日生於羅安達市一個工人家庭。從中學時代起積極參加反對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1961年加入安人運,1962年任安人運青年副主席、安人運駐剛果代表。1963~1970年在蘇聯學習石化和通信專業,獲碩士學位。1975年任安人運中央對外聯絡部長、衛生部長並當選安人運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安獨立後,歷任外交部長、第一副總理、計劃部長、計委主任、安人運中央文教體育書記、國家重建部書記、經濟發展和計劃部書記等職。1979年9月起,任共和國總統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安人運主席。
副總統曼努埃爾·多明戈斯·維森特(Manuel Domingos Vicente),安人運中央政治局委員。1956年5月15日生於羅安達市。電氣工程師,機械繫統專家。1983年畢業於安哥拉內圖大學,獲電氣工程學士學位,1991年獲英國石油經濟學院經濟學碩士學位。1983年起在安能源石油部工作。1985~1998年,先後被派往駐巴西、英國、美國等國代表處工作,從事石油貿易和其他合作。1999~2012年擔任安國家石油公司董事會主席兼總裁,還擔任羅安達城市管理委員會主席、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基金會副主席、安中石油公司董事長等職。2012年1月被任命為國務部長兼經濟協調部長。2012年9月就任副總統。
國民議會議長費爾南多·達皮耶達德·迪亞斯·多斯桑托斯(Fernando da Piedade Dias dos Santos),安人運中央政治局委員。1952年生於羅安達。獲法律學士學位。1970年起從事反對殖民統治的斗爭。1973年被葡萄牙殖民軍強征服兵役,其間曾因民族主義傾向被殖民當局拘押。1974年脫離葡殖民軍,加入安人運游擊隊。安獨立後,歷任安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政治處幹事、警察部隊監察員、卡賓達全國人民運動軍政委、警察部隊處長、內政部副部長、國家安全部副部長、警察總局局長、內政部長等職。2002年12月就任安民族團結和解政府總理。2008年9月就任國民議會議長。2010年2月就任副總統。2012年9月再次當選國民議會議長。

㈢ 為什麼很多人都在安哥拉,那個地方有什麼好的

安哥拉
①國名:安哥拉共和國( Republic of Angola)

獨立日:11月11日(1975年)

國慶日:11月11日(1975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地由紅、黑兩個平行長方形構成。旗面中間是相互交叉的金色弧形齒輪和砍刀。在弧形齒輪和砍刀之間有一顆金色五角星。黑色是對非洲大陸的頌揚;紅色表示同殖民者進行斗爭的先烈的鮮血。五角星表示國際主義和進步事業,五個角象徵團結、自由、正義、民主與進步。齒輪和砍刀象徵著工農勞動者和軍隊的團結,並表示對早年起來進行武裝斗爭的農民和戰士的紀念。

國徽:呈圓形。圓面為淺藍色,圓周由齒輪和安哥拉的主要農產品玉米、棉花、咖啡及綠枝圖案組成。下方齒輪和綠枝連接處是一本打開的書,象徵教育和文化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書之上為冉冉升起的太陽,象徵這個年輕的國家;太陽光芒中交叉著鋤頭和砍刀,象徵國際主義和人民永遠向前;之上為一顆黃色五角星,寓意同國旗。底端的黃色綬帶上用葡萄牙文寫著「安哥拉共和國」。

國家政要:總統若澤·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Jose Eardo Dos Santos),1979年9月起任總統。

自然地理:位於非洲西南部,北鄰剛果、剛果(金),東接尚比亞,南連納米比亞。西瀕大西洋,面積124.6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650公里。全國大部是海拔1000米以上高原,地勢東高西低,大西洋沿岸為平原區。中西部的比那高原的莫科山海拔2620米,為全國最高點,構成全境主要分水嶺。高原西側陡落北寬南窄(240—48公里)的沿海平原,局部形成高達1,000米的懸崖。海岸線平直。河流眾多,呈輻射狀水系,多數是剛果河(扎伊爾河)與贊比西河的上游支流,富水力。主要河流有庫邦戈河、寬扎河、庫內內河和寬多河。北部的剛果河(扎伊爾河是安與剛果金(原扎伊爾)之間的界河。全國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年降水量750—1,500毫米。 森林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南部草原廣闊。

人口:1310萬(2001年估計)。主要有奧溫本杜族、姆本杜族等。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居民多數講班圖語。49%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3%的人信奉基督教。其他大部分居民信奉拜物教。

首都:羅安達(Luanda)

簡史:中世紀時期,安哥拉分屬剛果、恩東戈、馬塔姆巴和隆達四個王國。1482年葡萄牙殖民船隊首次抵達安哥拉,1560年侵入恩東戈王國,1576年建立羅安達城,並以此為據點不斷向南部和內地擴張。在1884—1885年的柏林會議上,安哥拉被劃為葡萄牙殖民地,稱葡屬西非洲。1922年葡佔領安哥拉全境。1951年葡將安改為「海外省」,派總督進行統治。50年代中期以後,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簡稱「安人運」)、安哥拉人民解放陣線(簡稱「安解陣」)和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簡稱「安盟」)先後成立。1961年2月4日「安人運」開始進行武裝斗爭。1975年1月15日,上述三個組織同葡政府達成關於安哥拉獨立的《阿沃爾協議》。1月31日安三個組織同葡當局組成過渡政府。不久,「安人運」、「安解陣」、「安盟」之間發生武裝沖突,8月過渡政府解體。葡當局於1975年11月10日宣布「把權力交給安哥拉人民」。11月11日,「安人運」宣布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國,阿戈斯蒂紐·內圖任總統。1976年「安人運」擊潰「安解陣」部隊,並將「安盟」部隊逐出城市。1992年8月,安議會決定將國名改為安哥拉共和國。

政治:現行憲法於1975年11月11日頒布,1978年1月、1980年8月、1991年3月和1992年8月四次修改。憲法規定,實行多黨制。共和國總統經選舉產生,任期五年,可連任。總統兼任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總統有權公布或廢除法律,宣布戰爭或和平狀態,任免政府部長、軍隊高級將領、省長、總檢察長、最高法院法官等。議會同政府的權力分開。法院和法官有權獨立行使審判權。憲法還規定,安哥拉既不參加任何國際軍事組織,也不允許外國在本國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1992年8月,議會決定將國名由「安哥拉人民共和國」改為「安哥拉共和國」;「人民議會」改為「國民議會」;各級法院均刪去「人民」字樣。

經濟:礦物資源豐富,盛產石油和鑽石,石油開采居國民經濟重要地位,金剛石、鐵、銅和錳等次之。農業人口約佔90%,可耕地很少開墾,主要農產品有咖啡、劍麻 (兩者均居非洲第二位)、棉花、油棕、玉米等。畜牧業以養牛為主。沿海漁業發達。過去糧食自給有餘,咖啡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但是,曠日持久的內戰使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嚴重受阻,造成近百萬人死亡,近10萬人成為殘疾,農田荒蕪,工業凋敝。工業多屬農、林、牧、漁產品加工,羅安達有較大煉油廠。石油出口居首位,咖啡、金剛石、鐵礦石、劍麻、魚類製品、木材等次之;進口車輛、機器、原材料、化工產品、消費品等。安哥拉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第二大石油生產國,僅次於奈及利亞。安哥拉的石油主要用於出口,石油出口收入占出口總額的90%。石油生產占安哥拉國內生產總值的45%,國家財政收入的85%至90%來自石油業。

外交:奉行反帝、反殖、和平共處和不結盟的對外政策。

與中國關系:1983年1月12日,安中兩國建交。
政治概況:
安獨立後長期處於內戰狀態。在葡萄牙、美國和前蘇聯的推動下,安政府與安盟經過六輪談判,於1991年5月31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簽署了《比塞斯和平協議》。協議生效後,雙方基本遵守停火。1992年9月29-30日,安舉行首次多黨制大選。安人運獲議會選舉勝利並在總統選舉中領先。安盟拒絕接受大選結果,安重新陷入內戰。1994年11月20日,安政府與安盟簽署《盧薩卡和平協議》,重新開始實施和平進程。1998年底,由於安盟拒不履行和平協議,內戰再次爆發,和平進程夭折。2000年4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強化對安盟制裁的決議。2002年2月22日,安盟主席薩文比在戰斗中被政府軍擊斃,和平進程出現重大轉機。3月13日,安政府停止軍事進攻。4月4日,安政府與安盟正式簽署停火協議,多斯桑托斯總統宣布內戰結束。8月,安盟完成非軍事化,5000名安盟軍人被編入安武裝部隊。12月初,安總統任命前內政部長南多為總理,並陸續任命一批安盟人士擔任省長、部長和駐外大使。同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全面解除對安盟的制裁。至此安哥拉和平進程取得決定性不可逆轉的勝利,真正實現了人民盼望已久的和平。安哥拉從此掀開歷史新的一頁,走上和平重建道路。
憲法:現行憲法於1975年11月11日頒布並先後四次修改。憲法規定:安的首要目標是消除殖民主義遺留的影響,建立一個繁榮、民主和沒有剝削的國家。實行多黨制;共和國總統經選舉產生,任期5年,可連任;總統兼任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有權公布或廢除法律,宣布戰爭或和平狀態,任免政府部長、軍隊高級將領、省長、總檢察長、最高法院法官等。憲法還規定,安不參加任何國際軍事組織,也不允許外國在本國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

議會:安哥拉國民議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立法機構。職能:修改憲法,批准、修改或取消法律;審批國民議會常務委員會的立法工作;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監督國家和政府機關的工作;批准國民經濟計劃和國家預算並監督執行;批准大赦;宣布戒嚴和緊急狀態法,以及授權總統宣布戰爭或和平狀態。每屆任期5年,每年舉行兩次例會。

本屆議會於1992年11月根據多黨選舉結果組成。目前,在220個議員席位中,安人運佔129席,安盟70席,其它21個議席分屬另外10個政黨。現任議長:羅伯托安東尼奧德阿爾梅達(Roberto Antonio de Almeida),安人運議員,1996年當選。

政府:安哥拉現任民族團結和解政府成立於1997年4月11日,並於2002年12月5日再次改組。改組後重新設立總理職位,共設29個部,總統為國家元首兼政府首腦。

總理和各部部長名單如下:

總理費爾南多多斯桑托斯南多(Fernando dos Santos「Nando」)
總理助理部長阿吉納爾多雅伊梅(Aguinaldo Jaime)
國防部長昆迪帕亞馬(Kundy Paihama),
內政部長奧斯瓦爾多范杜嫩(Osvaldo Van-Dúnem)
外交部長若昂米蘭達(Jo?o Miranda),
計劃部長安娜洛倫索(Ana Dias Louren?o, 女)
國土管理部長費爾南多穆特卡(Fernando Muteka)
財政部長若澤德莫賴斯(José de Morais)
石油部長德西德里奧達科斯塔(Desiderio da Costa)
工業部長若阿金杜阿爾特戴維(Joaquim Duarte David)
農業和農村發展部長吉爾貝托布塔盧圖卡塔( Gilberto Buta Lutukata)
漁業部長薩洛芒西林賓比(Salomao Xirimbimbi)
運輸部長安德烈布蘭當(Andre Bran)
貿易部長維多利諾奧西(Victorino Hossi)
衛生部長阿爾貝蒂娜儒利亞(Albertina Júlia,女 )
教育部長安東尼奧布里蒂達席爾瓦(Antonio Burity da Silva)
文化部長博阿文圖拉卡多佐(Boaventura Cardoso)
救濟和社會安置部長若昂庫蘇穆阿(Joao Kussumua)
司法部長保羅蒂吉皮利卡(Paulo Tijipilica)
公共管理、就業和社會保障部長安東尼奧內圖(António Neto)
新聞部長恩德里克內圖( Hendrik Neto)
飯店旅遊部長若熱瓦倫廷(Jorge Valentim)
郵電部長利西尼奧里貝羅(Licinio Ribeiro)
家庭和婦女促進部長坎迪達達席爾瓦(Candida da Silva,女)
老戰士部長佩德羅范杜嫩(Pedro Van-Dúnem)
公共工程部長弗朗西斯科卡爾內羅(Francisco Carneiro)
青年和體育部長若澤巴里卡(José Barrica)
能源和水利部長若澤博特略(José Botelho)
地質礦產部長曼努埃爾阿弗里卡諾(Manuel Africano)
城建與環境部長維爾吉利奧佩雷拉(Virgilio Pereira)
科技部長若昂巴蒂斯塔(Jo?o Baptista)
中央銀行行長阿馬德烏毛利西奧(Amadeu Mauricio)

司法機構: 設有最高法院、軍事法庭、上訴法院和共和國總檢察院。軍事法庭受國防安全委員會直接領導;上訴法院專門受理上訴案件;總檢察院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受總統直接領導;最高法院院長克里斯蒂安諾安德烈(Cristiano André),總檢察長奧古斯托達科斯塔卡爾內羅(Augusto da Costa Carneiro)。

政黨:自1991年起實行多黨制,全國現有126個合法政黨。主要政黨有:

(1)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Movimento Popular de Liberta??o de Angola),簡稱安人運(MPLA),自安獨立後一直為執政黨。1956年12月成立,現有130萬黨員。1990年安人運"三大"決定放棄馬克思列寧主義,將黨改為群眾黨,確定其戰略目標是"民主社會主義",並決定在安實行多黨制。1998年12月,安人運召開"四大",若澤愛德華多多斯桑托斯(總統)再次當選為黨主席。會議還選出新的中央委員會,若昂洛倫索(Joao Lourenco)當選為總書記。
(2)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Uniao Nacional Para Independência Total de Angola),簡稱安盟 ( Unita )。主要反對黨,成立於1966年3月。1967年開始反對葡萄牙殖民統治的武裝斗爭。1975年初同安人運、安解陣和葡當局組成過渡政府。安內戰爆發後,轉移到農村和叢林山區,開展反對安人運政府的游擊活動。1991年與安政府簽署《比塞斯和平協議》。1992年注冊成為合法政黨並參加當年的大選。1994年與政府簽署《盧薩卡議定書》。1998年9月,內部分裂,部分高級成員成立安盟革新委員會,公開反對黨主席薩文比。2002年2月22日,薩文比被政府軍擊斃。現任主席伊扎伊阿斯薩瑪庫瓦(Isaías Samakuva)2003年7月當選。

較有影響的政黨還有:安解陣(FNLA)、社會民主黨(PSD)、民主革新黨(PRD)、安國家民主黨(PNDA)、安民主論壇(FDA)、安國家進步與聯盟民主黨(PDP-ANA)、民主聯盟聯合會(AD-Coligacao)、安青年工人農民聯盟黨(PAJOCA)等。

㈣ 安哥拉國家的氣候怎樣.人文地理怎樣

安哥拉西部有濱大西洋的狹窄平原,北部鄰近剛果三角洲一帶地形開闊。內陸為版安哥拉高原,平均海拔權1200米,最高點莫寇峰(2619米)。境內多河流,但大多不通航運。
【文化教育】 教育體系分為基礎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基礎教育為義務教育,學制8年。兒童從7歲起入學。阿戈斯蒂紐·內圖大學是唯一的國立綜合性大學,另有兩所私立大學。2004年,接受學前教育兒童比例為7%,小學入學率為52%,中學為5%,大學為0.5%,15歲以上人口識字率為67%,注冊學生總數為260萬,公共教育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8%。(資料來源:安哥拉計劃部、世界銀行) 【人民生活】工資標准由國家統一制定。全國最低月工資約合50美元。行政、技術、管理人員工資為工人工資的兩倍。幹部、職工每年可帶薪休假一個月。全國實行免費醫療。 據安哥拉衛生部2002年統計,全國共有國家級醫院8家,省級醫院103家,衛生中心277個,醫療站1716個,全國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生0.46名,護理人員11.27名,病床0.79張。

㈤ 安哥拉安哥拉地理位置、氣候、風土人情、治安形勢

安哥拉西部有濱大西洋的狹窄平原,北部鄰近剛果三角洲一帶地形開闊。內陸為比耶高原,為各大水系的分水嶺,有「安哥拉屋脊」之稱
[4]
,平均海拔1200米,最高點莫寇峰(2619米)。境內多河流,但大多不通航運。
[編輯]
位置
安哥拉的位置在非洲的西南岸。北和東北界剛果民主共和國。東接尚比亞。南和納米比亞接壤。西濱南大西洋、隔海遙對聖赫勒拿群島;全國總面積共1,246,700平方公里
[5]
。海岸線長約1600公里
[6]

[編輯]
地形
全境大部份都是高原,尤其是中部地區更為高亢。有一片沙漠一直延伸到大西洋岸邊,靠近西部海岸的地方,有狹長的[[平原。西北部為馬蘭哲高原,﹐海拔約500到1000米;東北部為隆達高原,海拔1000多米,古老的結晶岩地層,經河流長期切割,形成一系列條狀平崗和島山,諸河並列北流,形成剛果河水系的眾多支流。南部為威拉高原,從北向南海拔由1500米左右下降至1100米,地表較平緩。東部是近代沖積的內陸湖盆,在乾草原上散布一些孤立高地。大西洋沿岸為海拔200米以下的沿海平原,上覆砂質土壤,其南部是納米布沙漠的一部分。

安哥拉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高原氣候,每年有濕季(10月~3月)及旱季(4月~9月),位在高原上的夫安波一帶,海拔有1500米,氣候溫和,年平均降雨量1450公釐,日平均氣溫為攝氏24至29度。濱海地區的氣溫和雨量均很低。羅安達以南屬半乾燥氣候,羅安達則是典型的草原氣候。
西部低地夏季十分炎熱。境內年分干濕兩季,每年五月到八月是乾季。每年九月到第二年四月是濕季。每年三月到十二月是雨量最多的月份。北部平均年雨量在750公釐左右;南部和西北部海岸,平均年雨量在500公釐以下;南部靠海岸的地帶,平均年雨量只有300公釐左右。

安哥拉經濟以農業為主,產木薯、谷類、香蕉、大蕉、棉花、木材、玉蜀黍、棕櫚油、蔬菜、麻、咖啡及煙草。礦產則有鑽石、鐵、石膏、瀝青、鹽、石灰石、磷酸鹽及錳。有煉油工業,主要分部於卡賓達的濱海地帶,產品占近年出口收益的75%以上。亦有食品加工、造紙、紙漿、水泥及紡織工業。
在安哥拉的沿岸共蘊藏了80億桶石油,內陸也有出產鑽石。経濟潛力非常高。內戰終結後、毎年在貿易上共取得30億美金以上的盈利。安哥拉未開發的資源十分豐富,且為葡萄牙屬地,因而有「非洲的巴西」之稱。

安哥拉是聯合國確定的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據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的全球人文發展情況報告,安人文發展指數為0.403%,居全球第161位。安人均壽命40.1歲,人口增長率2.8%,出生率5.1%。2009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250‰。據安媒體公布的數字,2009年,安68%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3萬多人死於瘧疾;感染艾滋病人數逾150萬,占總人口的9.6%。

目前在安哥拉的中國公民約有數十多萬人口,多數集中在安哥拉首都盧安達,由於安哥拉經過三十多年內戰,社會治安狀況相對較差,尤其在盧安達附近的一些區域。當地警察能動機制緩慢,也多會出現一些不作為的現象。加之安哥拉又是地廣人稀,多數中國人員在此環境不熟,語言不通,溝通不便,劫匪多是團伙作案並持有槍支,在安華人遭受搶劫多有不便和無奈。在安華人只有請求我駐安使館的保護,我駐安使館畢竟不是國內的110,在安處理這些應急事件也不能起到及時有效的作用。至今安國警方破獲的案件與抓獲的歹徒寥寥無幾,幾乎沒有一起案件能夠得以破獲。

㈥ 有哪幾個非洲國家和中國關系最好

相比較非洲對中國友好的國家相對較多............在非洲大陸有影響的大國對中國都比較友好.主要是因為非洲國家相對來說比較貧窮.普遍國內政治混亂.西方社會對其提供援助的時候會附加很多條件...........而我國與非洲大陸國家普遍友好 援助也是無償的.............最能表現這種關系的就是70年代中國從新回到聯合國的最大推力就是非洲大陸..............我們小學就學的一篇課文就很能表現我們的友好關系..........記得是..講.坦贊鐵路的...................顧名思義就是坦尚尼亞...尚比亞........其他還有 埃及..蘇丹..安哥拉...奈及利亞..很多很多.... 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與我們國家建交的也有..不過都是和海峽對面建交的 相對來說只是些小國家 不過相信隨著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日漸提高 不僅僅非洲全世界都會對我們國家更友好的...........沒有與中國建交的國家 非洲6個:查德、馬拉維、史瓦濟蘭、甘比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布吉納法索

㈦ 安哥拉與中國的時差

時差7個小時,就現在安哥拉是凌晨3點多

㈧ 安哥拉坐擁巨量石油等礦產資源,安哥拉為何仍然貧窮

其實就是因為坐擁巨量的石油和各種礦產資源才導致安哥拉依然那麼貧窮,安哥拉的巨量石油資源是屬於國家,而不是個人,你見過礦產老闆富得流油,但是你見過礦工富有的嗎。其實就是一個概念,安哥拉的政府依賴石油等各種資源,對其他產業的發展根本不行。

安哥拉的油田多數屬於近海油田,相較於陸地油田,其開采難度更大,而且隨著油藏壓力的下降,油田產量隨時間推移而逐漸減少,就需要花費更大的投資去予以維護。然而,由於國際油價一度走低,安哥拉經濟發展勢頭放緩,吸引外資的能力也隨之下降,投資不足對安哥拉油田產量下降的影響顯得尤為明顯。2018年以來,安哥拉的油田產量銳減,呈現直線下滑的趨勢,產量下降的幅度幾乎是安哥拉與歐佩克其他成員國達成的減產協議承諾的三倍,6月份出口下降至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一些國際能源咨詢公司認為,由於資本支出不足,安哥拉油田產量的下降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多,為13%至18%。

㈨ 安哥拉在中國的哪個方向

安哥拉位於非洲西南部。北鄰剛果(布)和剛果(金),東接尚比亞,南連納米比亞,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1650公安哥拉地圖里。在中國的西南方向。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