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選修三旅遊地理第四章第一節中國地圖出版社
⑴ 新課標高中地理(中國地圖出版社)的教材中哪些章節是選修的
章節選修的比較少吧,新課標要求總共有7個選修內容,每個都是單獨成書的
選修有環境保護,城鄉規劃,宇宙與地理,自然災害,旅遊地理等。
⑵ 高中地理選修3 旅遊地理 的所有知識點。。我郵箱[email protected],對了給你們加分~
高中地理選修3 旅遊地理旅遊地理復習提綱
一、簡述旅遊資源的內涵。
1.旅遊資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凡是能夠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遊也開發利用,並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統稱為旅遊資源。
2、了解旅遊資源的分類
自然旅遊資源:地質地貌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天象與氣象景觀
人文旅遊資源:遺址遺跡、建築設施、旅遊商品、人文活動
3、運用資料說明旅遊資源的多樣性
(1)自然環境的地域差異
(2)歷史、文化背景和民間習俗的不同
(3)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發展水平
(4)人們的旅遊動機復雜多樣
4、列舉實例,比較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的區別
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的區別
種類 自然旅遊資源 人文旅遊資源
形成 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現象 人類創造的文化事物和現象
規模 一般教大 一般較小
變化 一般比較緩慢 一般比較迅速
分布 野外較多 居民地較多
功能 生態旅遊、探險旅遊、體育旅遊、度假旅遊、健身旅遊 文化旅遊、宗教旅遊、休閑旅遊、購物旅遊、會議旅遊等
示例 山體、水域、植被、野生動物群、氣象奇觀、天文奇觀、構景地貌、自然災害遺跡、自然保護區等 歷史古跡、園林、工藝品、表演藝術、民俗、宗教禮儀、城鄉風貌、社會風情等
5、舉例說明旅遊資源的主要特點
多樣性、地域性、觀賞性與吸引性、不可移動性、重復使用性、可創造性
二、在地圖上指出我國「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名稱與分布
遺產性質 遺產項目及所在省級行政區
世界自然遺產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四川 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雲南
黃龍風景名勝區--四川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湖南
世界文化遺產 長城——八達嶺--北京
長城——山海關--河北
長城——嘉峪關--甘肅 明清故宮——北京--北京
明清故宮——沈陽---遼寧
莫高窟---甘肅 平遙古城--山西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陝西 蘇州古典園林--江蘇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北京 頤和園--北京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河北 天壇---北京
曲阜孔林、孔府、孔廟--山東 大足石刻--重慶
武當山古建築群--湖北 青城山——都江堰--四川
布達拉宮歷史區---西藏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安徽
麗江古城----雲南 龍門石窟---河南
明清皇家寢陵—明十三陵、明孝陵--北京
明清皇家寢陵—明顯陵--湖北
明清皇家寢陵——清東陵、清西陵-河北
明清皇家寢陵—盛京三陵--遼寧 雲岡石窟---山西
廬山國家公園--江西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吉林、遼寧
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 泰山—山東 峨眉山——樂山大佛--四川
黃山--安徽 武夷山---福建
三、結合實例,簡述旅遊資源開發條件評價的基本內容
1.旅遊資源的游覽價值
(1)評價旅遊資源的質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備較高的美學價值、科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具有「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高質量的旅遊資源,才會對旅遊者產生強烈的吸引力。
①美學價值——自然風景名勝區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②科學價值
③歷史文化價值——主要指人文景觀而言
④經濟價值:旅遊資源的開發,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目前,旅遊業已發展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產業之一。
(2)旅遊資源的集群狀況
(3)景觀的地域組合狀況
2.地理位置與交通
3.客源市場:旅遊地與客源地之間的距離是影響客源市場的重要因素。因為旅遊地的吸引半徑是有限的。一般來說,靠近經濟發達地區或國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遊資源,其開發利用的價值要優於遠離經濟發達區的資源。
4.旅遊地的接待能力
5.旅遊地的環境容量
四、旅遊景觀欣賞
(一)旅遊景觀欣賞的方法
1.選擇觀賞位置
①距離
常見景觀欣賞位置把握
景觀類型 景觀舉例 觀賞位置選擇
高大山峰 廬山(贛)、黃山(皖)、泰山(魯)、武陵源群峰(湘西北) 遠眺、俯瞰
地貌的酷似造型 雲南路南石林的阿詩瑪、廣東肇慶的七星岩、安微黃山的石猴觀海、青島的石老人 特定的觀賞位置
山中的峽谷、溶洞、一線天 長江三峽(渝、鄂)、科羅拉多大峽谷(美國) 置身其中近觀
桂林的蘆笛岩溶洞
一線天
瀑 布 尼亞加拉瀑布(加、美兩國間,伊利湖與安大略湖之間)、莫西奧圖尼亞瀑布(尚比亞、辛巴威兩國間,贊比西河上)、黃果樹瀑布(貴州境內,北盤江上) 適當距離仰觀
②角度
③動態: 對於山水有機組合的景觀,可乘船(筏)沿水路觀賞兩岸風景。
常見景觀欣賞角度、動態把握
景觀類型 景觀舉例 觀賞位置選擇
江河湖海 洞庭湖、長江、滇地 位置較高的亭台樓閣(岳陽樓一岳陽,黃鶴樓——武漢,滕王閣一南昌,大觀樓一昆明)之上俯覽遠望
湖沼池塘 濟南大明湖、北大未名湖、南京莫愁湖 多低臨水面建亭、榭、廊,水邊鋪小路近觀俯視
山水有機組合景觀 灕江山水、長江三峽 乘船(筏)沿水路觀兩岸風景
2.把握觀賞時機
景觀類型 景觀舉例及其最佳觀賞時機
隨季節而變化的自然景觀 北方山水風景——夏季;南方千米以上高山——夏季(此季節雨水多,雲霧多,景色豐富且有變化,兼收避暑之效);北國風光——冬季
隨天氣而變化的自景觀 泰山觀日出——凌晨;黃山觀日落——黃昏;海拔較高的風景名山——雨過天晴(既可觀雲海,又可觀日出日落)
特定時間出的自然景觀 錢溏江大潮——農歷八月十八觀大潮;青海湖候鳥——五月;大理蝴蝶會——三月;海市蜃樓、峨眉山「佛光」、吉林霧淞——特定的氣象條件
3.抓住景觀特色
①做好景觀觀賞前的准備工作
②觀賞過程中,觀賞項目、活動方式、觀賞速度等方面保持一定的節奏,將觀賞與思考結合起來。
③園林景觀的常用構景手法
構景手法 做法與效果 舉例
主
配 主景 鮮明突出是園林整體效果成敗的關鍵 故宮以太和殿、孔府以大成殿為主景,其餘為配景
配景 為主景起烘雲托月的作用
層
次 障景法 多在園林入口處或園林中相對獨立景區的入口處,利用一些景物(假山、屏風、竹林等)阻礙另一些景物,達到山重水復、曲徑通幽的意境 《紅樓夢》中大觀園入園處
隔景法 利用牆、廊、樹籬、殿堂等將景物分隔為不同的景區,以增加曲折、層次,豐富景觀層次和旅遊者的想像 蘇州園林
框景 用門框、窗框、洞框作為取景的畫框,把景象框限在從框中看到的范圍內,優化組合審美對象,達到純真、精煉、集中的景觀美 蘇州園林
借景 借園外風景來襯托本園的景色,以擴大園境 西湖借「三面雲山一面城」;頤和園借四山寶塔
4.領悟自然與人文的和諧、體驗景觀的意境
①我國自然風景區最大特色之一 —— 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
A.寺、廟、亭、閣、塔、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觀,布局、設計的基本思想是因勢、得體,使人文景觀起到與自然協調,並突出自然美的作用。
寺廟與塔
寺廟與塔
寺廟 塔
地理位置 位於山麓、山谷、山間小盆地的茂林中 在湖光山色的低山丘林地區,小山崗的脊線上或山麓湖邊
人文含義 造成深山藏古寺的意境。與佛教中宣揚的超脫於紅塵之外的思想一致。 用挺立的塔的形象突破地貌的平緩的曲線,從而使塔成為景觀中的重要構景。
例 五台山寺廟 大理三塔
B.詩詞楹聯、神話傳說、名人軼事等文學藝術形式來渲染自然美,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巧妙而和諧地聯系起來。
②其他人文景觀的建設上表現出的自然與人文的和諧
在我國古代園林建設:要求再現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我國北方園林與南方園林的對比
北方皇家園林 南方私家園林
建築特色 規模宏大。建築色彩濃重,以紅黃為主色調 規模較小。建築色彩素淡,以黑白為主色調
自然與人文的和諧 顯示出皇權的尊榮富貴,又與寬闊整齊的地形、多藍天白雲的氣候特點相輝映 迎合園主追求閑適寧靜的心理需要,又與水鄉風光、濕潤的氣候特點融為一體
③一方山水一方情
風俗民情——是一定地區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結果,一方山水一方情
5.以情觀景——景觀欣賞的最高境界
以情觀景的具體要求
①綜合感受——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
②發揮想像——泰山、黃山、華山、峨眉山、青城山的特點分別是雄、奇、險、秀、幽,地貌的酷似造型……都要通過想像才能感知。
③移情與景,情景交融——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
④登山涉水,求質求真
(二)旅遊區的景觀特點及成因--------中外著名旅遊景觀欣賞
1.黃山風景名勝區
(1)位置:黃山風景區位於我國安徽省南部。
(2)景觀特徵:黃山有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3)黃山自然景觀的成因:黃山由花崗岩構成,其花崗岩體垂直節理發育充分,是我國花崗岩地貌中的傑出代表。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了黃山的地質地貌景觀。
黃山四絕
現象 成因
奇松 黃山松是黃山特有的樹種,生長在黃山海拔800米以上的懸崖峭壁上,遍布於山巔峰巒之間。黃山松依山勢而長,形態有立、有卧、有仰,還有異體同干。正所謂黃山「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黃山的松樹以其頑強的生命力與奇異的姿態聞名於天下。 黃山松生存於高峰懸崖之上,那裡岩石堅硬,土壤貧瘠。然而,黃山松根部能釋放酸性物質,溶解、侵蝕花崗岩體,使根系穿縫而植。懸崖峭壁的生存條件和植物向陽的特性,加之黃山山谷風大的影響,促使黃山松枝幹虯生,樹冠扁平。
怪石 古人曾留下這樣一副對聯,極言黃山峰石的奇絕:「人間有石皆奴僕,天下無山可弟兄。」黃山群峰之間怪石星羅棋布,形態各異,名物狀景,惟妙惟肖。前人謂黃山石「有一石皆可名一物。」黃山石之怪還在於它往往有「移目換彩」「移步換形」之妙。 黃山的怪石是在奇峰的基礎上,通過外力
的風化和侵蝕作用而形成的。
雲海 「黃山自古雲成海」,黃山雲海縹緲,瑰麗壯觀,氣象萬千。黃山一年之中有250多天有雲霧,有「十日九雲煙」「山色去來雲」之說。 黃山雲霧多是由特殊的自然條件造成的。黃山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日照時間短,濕度大,水汽多,容易成雲致霧。此外,峰頂和谷底、向陽處和背陰處溫差大,水分蒸發速度不同,以及受山谷風的影響,黃山的雲霧變幻詭譎。
溫泉 與諸多名山相比,黃山因有溫泉而備受遊人青睞,因此有「五嶽若與黃山並,猶欠靈砂一道泉」之說。 黃山溫泉終年噴涌,水潔明凈,可飲可浴。溫泉的熱量主要來自地球內部。當地表水下滲受熱,或是地下水與地下熾熱的岩體相接觸,就變成地下熱水或蒸汽。地下熱水沿著斷層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就形成了溫泉。
2.澳大利亞大堡礁風景區
(1)概況:大堡礁是澳大利亞東北海岸外一系列珊瑚島礁的總稱,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
(2)大堡礁的位置、分布、成因
①位置、分布:
A.大堡礁位於澳大利亞東北部海岸外。
B.大堡礁海域處於熱帶的緯度位置,溫暖的淺海環境適合珊瑚蟲繁衍。
②成因
形成條件
海域環境 水溫高達2l℃~38℃,且垂直變化和季節變化較小
鹽度平均3.5%
海水清晰度高,水面較平靜
海水淺,陽光充足
地質環境 地殼緩慢沉積,珊瑚蟲骨骼堆積
(3)大堡礁豐富的旅遊資源
A.海底世界
B.熱帶風光的大陸島嶼和土著部落文化
3.中國雲南的元陽梯田景區
(1)地理位置:元陽縣位於我國雲南省南部,與雲南省省會昆明相距290千米。
(2)元陽梯田修建的地理背景:是近千年來世代居住在這里的哈尼族人民辛勤汗水的結晶,體現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3)元陽的梯田景觀——不同的季節,景觀不同。
4.法國巴黎塞納河畔的古城區
(1)發展歷史:2 000年以前的巴黎只是塞納河上西岱島和附近幾個小島上的漁村,後來逐漸擴大,到3世紀開始有了巴黎這個名字。
(2)巴黎的建築藝術和名勝古跡:凱旋門、艾菲爾鐵塔夜景、盧浮宮外景、巴黎聖母院外景
五、旅遊景區規劃
1.旅遊景區的基本要素應具備交通便捷、景觀獨特、安全衛生、服務周到、環境優良、配套設置完善,能夠滿足多種消費需求等基本要素
2.旅遊規劃的基本內容
①旅遊開發條件的評價②旅遊目標定位與發展戰略規劃
③旅遊空間布局與旅遊產品規劃④旅遊服務設施規劃⑤旅遊實施與保障體系規劃
3.旅遊規劃的基本要求
①規劃觀念新穎 ②調查分析細致 ③旅遊定位準確
④空間布局合理 ⑤內容體系完整 ⑥規劃科學可行
4.規劃中一般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對旅遊資源的科學分析與評估,未能充分發揮資源優勢
(2)旅遊開發沒有形成特色。旅遊區形象不明,遊客市場及產品定位不準
(3)旅遊區空間布局不合理,中心區過多的接待設施不利於景觀和生態環境保護。
(4)景區開發建設中,城市化的特徵過於明顯,人工建設痕跡太多,對背景環境破壞嚴重。
(5)旅遊建設項目缺乏科學的論證,人造景觀重復建設、內容雷同,在當地缺乏文化根基。
六、旅遊活動設計
1.收集旅遊地的信息
(1)收集旅遊地信息的渠道
各種新聞媒介、旅行社、導游手冊、親朋好友、有經驗的旅遊者等。
(2)應該收集的信息
主要包括旅遊資源的特色、旅遊地的時空可達性、旅遊服務設施和條件(如旅遊交通方式及工具、旅遊住宿條件、旅遊餐飲的種類和標准、導游服務、旅行費用等),以及大致的旅行費用等。
2.確定旅遊目的地,選擇旅遊線路
①符合自身特點 ②選擇最佳路徑
③景觀豐富多樣 ④注意勞逸結合 ⑤追求最佳效果
七、旅遊安全
1.旅遊不安全因素
交通事故、犯罪、疾病(或中毒)、火災與爆炸、自然災害、戰爭、社會動盪、恐怖活動、旅遊者冒險造成的以外傷害、旅途迷路、其他突發性以外事故
2.旅遊活動中應採取的安全防範措施
加強預防與管理
做好自我防範
八、闡明旅遊業的發展對社會、經濟和文化的作用
1.拉動經濟發展
(1)發展國際旅遊,能夠增加國家外匯收入
(2)發展國內旅遊業是回籠貨幣、穩定市場的一個重要途徑
(3)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
(4)增加經濟收入,縮小地區差異
2.促進社會文化繁榮
(1)滿足精神文化需求
(2)促進文化交流與發展
(3)促進傳統文化的保護。
3.旅遊業促進社會進步
(1)擴大對外開放,提高文明程度
(2)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社會穩定
(3)促進社區建設,改善生活環境
(4)推動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
九、旅遊與環境
1.旅遊對環境的促進作用
(1)保護自然景區和歷史古跡
(2)提高環境質量
(3)改善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
2.旅遊活動帶來的環境問題
(1)污染自然環境(大氣\水\固體廢棄物\雜訊\視覺) (2)破壞生態系統
(3)損毀文物古跡 (4)擾亂社會秩序
3.說明旅遊開發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措施
(1)健全環保法規,強化環境管理 (2)加強全民教育,提高環保意識
(3)搞好環境評價,制定環保規劃 (4)加強生態建設,防治環境污染
(5)依靠科技進步,增強環保效果
⑶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節的知識點(中國地圖出板社)
一 褶皺山1)褶皺山的概念;2)皺曲的兩種基本形式:向斜和背斜;向斜的版形態,岩層新老權關系,形成的地形;背斜的形態,岩層新老關系,形成的地形;3)板塊構造學說:相離運動←→裂谷,海洋(生長邊界,如東非裂谷,大西洋面積越來越大);相對運動→←褶皺山脈(消亡邊界,如太平洋越來越小)
二 斷塊山1)斷塊山的概念;
三 火山1)形成;2)構造3)形成的地形。
⑷ 高中地理選修3《旅遊地理》知識點
1、旅遊資來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類自社會中凡是能夠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遊業開發利用,並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統稱為旅遊資源。
2、了解旅遊資源的分類:
自然旅遊資源:地質地貌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天象與氣象景觀
人文旅遊資源:遺址遺跡、建築設施、旅遊商品、人文活動
3、運用資料說明旅遊資源的多樣性
(1)自然環境的地域差異
(2)歷史、文化背景和民間習俗的不同
(3)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發展水平
(4)人們的旅遊動機復雜多樣
(4)高中地理選修三旅遊地理第四章第一節中國地圖出版社擴展閱讀:
能源分類:
可再生能源(舉例水能、風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陽能);非可再生能源(舉例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能源和核能)。
能源基地建設:
⑴面臨挑戰:①人均資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單位產值能耗高;④以煤炭為主能源消費結構;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脅。
⑵採取措施:①擴大煤炭開采量;②提高晉煤外運能力,以鐵路為主,公路為輔;③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一是建設坑口電站,變輸煤為輸電;二是發展煉焦業。
能源的綜合利用
⑴變革原因:產業結構單一、經濟效益低下、生態環境問題嚴重。
⑵變革模式:結合鐵礦、鋁土礦等資源優勢,構建三條產業鏈:煤電鋁、
⑸ 求高中地理選修三(旅遊地理)總結~~~
高中地理必背的測試網站
第一單元主題地圖
1的同源性的經度:東程度增加為東經度,向西度增加西經。
緯度的遞變:向北北半球高緯地區增加的程度,增加向南度南緯。
3的形狀和長度的緯線:彼此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線圈,從而逐漸縮短的磁極。
4的形狀和長度的經紗:所有的經紗交叉的南北兩極的半圓,長度是相等的。
5件事情的判斷:沿東經旋轉的方向增加,東經減少。
6。南北緯的判斷:增加度,北緯,上升到南部南緯。
東西半球的分工:20°W向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向西至160°E為西半球。
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法(例如,東經80°以1°經度東經170°西部)
9。縮放圖標大小相同的地圖,規模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尺度越小,越大表示的范圍。
在地圖上確定的方向:在一般情況下,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信標的地圖,指向箭頭指向北的主題;
經緯網地圖,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1。等高線的密度相同的圖形輪廓更加密集,坡度越陡,等壓線密集的更大的風力;等溫線較密,溫差越大
12。凸的地形輪廓:輪廓頂部突出的山谷,突出的低脊。
13。一個輪廓凸凸和河流的輪廓方向相反的河流流量。
14。等溫線的凸向和電流:等溫線投射到在相同的方向和電流流動。
地球的運動主題的第二單元的
1,天體的類別:星雲,恆星,流星,彗星,行星,衛星,星際空間的氣體,灰塵等。
2,水平的天體系統:總星系 - 銀河系(銀河外星系) - 太陽系 - 地球月球系統
3,行星類似地球的行星(水金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
月亮:(1)前面的月亮總是朝向地球,晝夜營業??額。
(2)沒有大氣層,所以月亮幾天幾夜,火山口的表面之間的溫度差,沒有任何聲音,沒有風,
(3)表面的月亮,山脈,平原(瑪麗亞),火山。
地球上的生命的5大理由:穩定的光照條件下,安全的宇宙環境,合適的氣氛和溫度,液態水。
6,太陽的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7,太陽活動 - 黑子(標志),耀斑(最激烈),太陽黑子周期11年的變化。
太陽活動的影響:黑子 - 影響氣候的耀斑 - 電離層 - 無線電通訊,帶電粒子流 - 磁場 - 磁暴
9,太陽輻射的影響:①維持的表面溫度,促進地球,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驅動力上的水。
②太陽能是我們的日常工作??,日常使用的能源。
10旋轉方向:自西向東,北極上空在平面圖形狀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的順時針方向
速度:①線速度(從赤道到兩極下降到0)②角速度(除了兩個極0,約等於)
周期:1恆星日(23h56m4s實際周期)(2)太陽日(每周24小時,日夜變化)
意義:①晝夜更替②不同經度③運動物體的電平偏移(南北左右)
11,暮光之城:沿旋轉方向,而晚上過渡到白天早上線,每天晚上過渡的微弱線(暮光之城線上太陽高度角為0度)。
12,暮光線經:暮光之城線與經線重合-----春秋分的黃昏符合經傾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時間計算:尋道時間=已知時間±區的差異+的方式時間
區偏移量= 14,時區=經度/ 15°(如果不能整除,則四捨五入)時區差
15,世界時間:本初子午線(0°)標准,也被稱為格林威治標准時間,時間是晚上12點帶區。
16日的分割:0:00在東經冬至邊界(180°)向西至周日在地球上的界限「今天」,「昨天」。
17日界線:自西向東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不完全經過180°經線)日期減去一天加一天,從東到西橫跨日期。
18,衛星發射基地的位置:
自然因素(需要天氣晴朗②地球的自轉初速度:取決於緯度和地形平坦開闊的地形),③①天氣條件;
人為因素(一個人煙稀少的地區,交通便利,國防和國家安全的需要,符合)。
①太原:技術力量雄厚;②酒泉:大陸性氣候,陽光充足;③西昌緯度低,加速年初推出;
④海南文昌:低緯度發射初速度,運輸設施。
19,轉速月初 - 近日點 - 速度快,7月初 - 遠日點 - 速度慢;
意義:改變②①白天和黑夜的長度中午太陽高度的變化③四季營業額④5,形成
20日,公轉和自轉的黃赤交角(23°26'):
1黃赤交角的存在---陽光直接照射點的移動---白天和黑夜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的長度
黃道面存在傾角---太陽直射點的移動 - 移動風的壓力季節 - 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的形成
②5,回歸線極圈之間的分界線:在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南溫帶,極圈的兩極之間,北方
③如紅,黃,角變大,熱帶和寒帶變大,溫帶的小,小的紅,黃角,熱帶和寒帶,溫帶大
傾角為零,太陽總是會直接赤道,全球晝夜平分點,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消失。
21日,在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①直接點到北部和南北兩側遞減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 90° - △(直接點與點的緯度間隔)
③北回歸線以北地區,南半球的夏至中午年最大仰角至少一年;
南回歸線以南,??冬至日中午仰角年最高,最低在今年北半球。
(4)之間的熱帶的癌症和南太平洋-----有兩次機會---直接兩倍的最大
⑤緯度越高,正午的太陽高度角較小,建築物間距越大。
22,白天和黑夜的時間長度分布:
①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半球天長夜短,北半球的夏天,陽光直射的地方點短短的一天,晚上在北半球,北半球。
半球半球白天陽光直射的移動點,同比增長北半球天,最長的6月22日和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白天最高最大正午的太陽高度角是不是在同一天出現,如海口市。
23,白天和黑夜的長度的緯度分布:
6個月北半球的夏季,白天和晚上,越往北越長天(日出越早日落更以後),如廣州,北京>上海>
北半球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往南日(日出越早日落更以後)。海口市>廣州市>上海
24晝長=日落時間 - 日出時間,白天24小時 - 漫漫長夜
日出時間= 12:00 - 晝長/ 2(或0:00 +夜/ 2);赤道點的日出時間為6:00
日落時間= 12:00 +晝長/ 2(或24:00 - 夜/ 2的長度),日落點在赤道上的時間是18:00
25,地球是不輕,不透明的領域 - 日與夜現象
地球的旋轉球 - 白天和黑夜的變化(轉速周期的晝夜溫差變化)
地球的傾斜革命領域 - 直接點移動,正午的太陽高度的變化,白天和黑夜的長度 - 四季五連
26,典型的季節現象
地理現象時間季節
?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
革命的地球在七月初,遠日點附近,地球的角速度,線速度最慢的月初,近日點附近,地球的角速度,線速度最快的
正午的陽光下,約高22,北回歸線以北地區12月22日最低的赤道和南半球最大,赤道和北半球,南回歸線以南地區達最低值
白天和黑夜白天和黑夜的長度短,北極圈內,晝短夜長在北極圈內的極晝和極夜
等溫線土地等溫線以北的土地等溫線的南部隆起突出,海洋相反
氣壓帶,風帶北移與太陽直接指向太陽直射點向南
雪線上升雪線雪線下降
北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洋流的影響,洋流呈順時針流動受東北季風,洋流逆時針流動
影響降水李俠峰,李風,降水和更多的冬季,降水少
我們的三江並流河因高溫導致融水的外流河的夏季季風的影響,大部分河流進入汛期,東北地區分春汛,大部分的夏季洪水進入枯水期,大江南北秦嶺淮河結冰期,一些河流乾涸
在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夏季風從海洋的影響,溫度高,降雨大部分地區由來自內地,寒冷乾燥的冬季風影響的國家的季風
中國的農業生產的國家一般高的溫度,作物進入的成長季節,的作物熟3作物一個循序漸進的過渡,從南到北的3作物一年兩年1作物一一年越冬作物在北方大部分地區和南部的熱帶地區水熱充足,生產反季節蔬菜,水果
氣象災害,乾旱和洪水(中國北方春季乾旱,長江夏末),暴雨,台風(表現:強風,暴雨,風暴潮)冷,沙塵暴,乾旱,暴雪
地質災害山體滑坡,泥石流,多一事不如少
大氣的主題的第三單元
1,對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的增加溫度降低顯著;②大氣對流運動(12公里);③天氣復雜多變。
2,平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的增加溫度升高;②大氣流暢,主要的水平運動,有利於高空飛行。
3,大氣的熱力過程:太陽輻射 - 地面變暖 - 地面輻射 - 大氣變暖 - 大氣(逆)輻射 - 大氣保溫
4,削弱對太陽輻射的氣氛的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陽輻射(光)和天氣,地形:陽光明媚的天氣,高海拔和稀薄的空氣,光,越強;
最高的太陽能分布在中國的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是最低的。
6,大氣的保溫效果:在地面上,並通過大氣逆輻射熱傳回地面的長波輻射強烈吸收。
7,溫度和天氣:今天白天多雲,氣溫不高(雲層反射),夜間多雲,最高溫度(大氣逆輻射)。
8,溫度垂直分布:對流層溫度隨高度遞減
9,溫度水平分布:①緯度分布:緯度越高,溫度越低,熱量最豐富的地區:海南島
②分布的陸地和海洋>海洋海洋冬天夏天土地的土地;
③高溫等溫線是凸的,另一方面,氣溫低,等溫線突出低緯度向高緯度地區。
10,溫度年較差:(1)影響因素:海陸熱力性質;植被的水分狀況;雲的多少。
②變化:內陸沿海,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陽光明媚>多雲。
如圖11所示的熱循環的特性,性質
(1)相鄰的地熱的地方 - 垂直流上升 - 低氣壓(氣旋) - 雨天的方向
(2)水平方向相鄰地面冷陽光充足的地方 - 垂直氣流下沉 - 高壓(反氣旋) -
(3)垂直的方向上的溫度,壓力分布:增加高度,雖然溫度降低,但空氣變薄,降低壓力。
(4)氣流從低緯度 - 溫暖和潮濕(5)從高緯度的空氣流 - 冷干機
(6)氣流從海洋(7)從大陸氣流(離陸風) - 干 - 濕
(8)兩種性質不同的氣流相遇 - 額葉 - 雨季,風
12日,近地面水平方向的氣壓和溫度:高溫空氣膨脹上升,地面形成低壓,反之,氣溫低,地面的收縮下沉的地面附近的空氣形成高壓。
13風的形成:大氣水平運動稱為風。水平氣壓梯度力,風等壓線密集的風形成的直接原因是速度越大
14風:(1)風 - 風;
(2)根據分布的等壓線風:風影片A點的右側,例如,它的力量
路線:(1)確定的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於等壓線,低壓,高壓點
②確定的科里奧利力的作用方向:垂直於風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靠近地面的摩擦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偏置
15,高層大氣風方向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風近地面的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影響,風向與等壓線之間的角度。
16不同天氣(冷,暖空氣質量水平運動方面滿足)
①冷鋒後的前穿過雨區的降雨,降雪,降溫天氣。過境後,氣壓升高,氣溫下降,天氣轉晴;
②溫暖前交叉雨的前面,多為連續性降水。交通,溫度升高,氣壓下降,天氣轉晴。
17日,主要方面影響我們的天氣是冷鋒:我們北方的夏季暴雨,冬季的寒潮,冬季和春季沙塵天氣。
18,壓力系統的天氣和(相同的空氣質量的垂直運動):
①氣旋(低壓)垂直氣流上升,陰雨天氣。 ②反氣旋(高壓)的垂直氣流下沉,天氣晴朗;
19日,三次循環風和空氣壓力:
①三次循環(垂直分布)
右三圈循環迴路圖繪制
(2)壓力與風帶(水平分布)
?繪制在正確的壓力區,風地圖
???(「北南寫輕彈」)
3長城考察站紅旗向西北東南方向浮動窗口,以避免;
黃河流域研究站的紅旗西南浮動的窗口,以避免東北方向飛去。
20日,氣壓帶風帶移動的運動,避免陽光直射和移動的點。
移動方向:在北半球,一般北移夏季,冬季向南
21,季風環流:海陸熱力亞洲,太平洋中心隨季節變化:
夏季:亞洲低的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壓亞洲大陸上的壓力;
冬季:亞洲在太平洋阿留申低壓,形成了亞洲大陸上的高壓。
22,東亞,南亞季風環流:(右)
東亞: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南風冬季西北風,主要是由於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
南亞:夏季西南風,冬季東北風帶和氣壓帶的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共同的性質。
23日,旱災和水災,雨帶移動的副熱帶高壓強度有密切的關系。
①雨帶移動
在春季後期(5月),雨帶南中國(珠江流域)(中國北方乾旱,東北春汛)
?在初夏(6 --- 7月),雨帶移至長江中下游---雨季(准靜止鋒)
?7月 - 8月,雨帶移動的東北部和北部中國,長江中下游的「夏末」(反氣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結束,南方進入第二個雨季。
②北方雨季開始,傍晚結束,雨季短;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的夜晚,長雨季
③速度也比較快,乾旱,洪水和副熱帶高壓向北(季風),在北澇南乾旱
向北移動速度的副高偏慢(夏季風弱),造成南澇北旱。
在中國的洪澇和乾旱災害的根本原因:夏季風強度和進退的早晨和傍晚。
24氣候形成因子: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下墊面,人類活動
25個步驟,以確定氣候類型:確定南半球和北半球,(2)確定熱③判斷雨型。
(1)熱帶四個氣候類型:每月的溫度是15度以上,沉澱,完全不同的氣候類型
熱帶雨林氣候(常年由赤道低壓力的影響,高溫多雨,一年四季)
熱帶沙漠氣候(從土地乾熱的全年副熱帶高壓常年信風)
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東北風盛行,為乾季,夏季刮西南季風,6 - 9月是雨季)
薩凡納氣候(赤道低壓轉移到潮濕的季節,信風轉移到乾燥的季節,農業活動在雨季播種旱季收獲的)
②亞熱帶氣候類型:冬季最冷的月份是0度以上,世界上只有兩種氣候類型:
地中海氣候:除南極洲之外的其他大洲分布在西岸,北部和南緯30° - 40°大陸的位置之間的西風帶和副熱帶高壓冬季溫和多雨,炎熱,乾燥的夏季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 - 偏北風 - 低溫乾燥的夏天 - 夏風 - 炎熱多雨。
③溫帶氣候類型:除海洋性氣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氣溫低於0℃。
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北緯40° - 60°的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高緯度地區的一側),終年受西風控制,終年溫和多雨
屬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北緯35° - 55°大陸東部沿海的高緯度地區,屬亞熱帶季風(側面),冬日的寒風,寒冷和乾燥的夏季風,高溫和降雨。
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受大陸氣團控制的日變化和年的范圍內,降水稀少,降水在夏季。
26大陸性和海洋性氣候的不同特點,(在北半球分析):
大陸性氣候,氣溫的日變化和年的范圍內,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的月,1月氣溫最低的。年降水量少。
海洋氣候,差,范圍小年,最熱的8月,最冷的2月,年降水量多。
月27日,主要氣象災害是災害的直接結果,由於暴風雨,洪水和乾旱,台風,寒冷,多風的灰塵(濃)霧,高溫,低溫,和其他因素的影響。
?台風乾旱,洪水和寒潮
多發生在夏季和秋季的春末夏秋秋的冬天,早春
熱帶海洋表面或亞熱帶海洋蒙古,西伯利亞的發源地
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受影響的地區,但在全國各地的廣大地區,青海,西藏,雲南,貴州,海南西部沙漠地區
天氣變化和強風,大雨,風暴潮,暴雨,大暴雨或大暴雨,強風,雨,雪,凍雨
28日,主要大氣環境問題:全球變暖(溫室效應CO2),臭氧層的損耗氟碳化合物(CFCs烴消費O3)和酸雨(SO2,NO2)
29日,溫室效應
(1)燃燒化石燃料 - 增加大氣中CO2 - 加強大氣逆輻射
②砍伐森林 - 光合作用減弱 - 相對增加了CO2 - 大氣逆輻射增強
③分布的大氣逆輻射增強 - 溫室效應 - 氣溫升高的變化 - 全球熱 - 經濟結構調整(農業經濟結構調整,中緯度損壞,高緯利益,因此,適當的農業生產地理狹窄和糧食生產。)
?④極地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地下水水質惡化的沿海地區。
30,綠色環保的好處:
①平衡,以維持大氣中O2和CO2通過光合作用,凈化空氣;
②綠色的植物和防護林帶可以調節氣候,涵養水源,土壤和水的保護,風和沙
③城市綠地,吸煙灰塵過濾空氣的作用,減少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環境
第四單元的水環境
1,水的循環:①區域?其發生分為陸地和海洋之間的大循環,內陸循環和海上內循環。
2水環鏈接:蒸發,水汽,降水和徑流。
(3)它的意義在於:淡水資源的不斷添加,更新和水資源的再生和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
如圖2所示,地面的水的關系:
①主要是雨育河徑流變化與降水的變化相一致:地中海氣候為主的河流徑流量最大,冬季,b季風氣候為主的河流流量夏天,C溫帶海洋熱帶雨林氣候,這條河一年四季小的變化;
(2)雪提供的主要河流徑流變化與溫度密切相關:冰川融水供應主要河流,其流量夏季。
③自己與湖泊的河流徑流量和存儲功能的河水和地下水用品的。
3,我們的不同之處:①我國東部降水補給的河流(夏季洪水和東北地區春季積雪融水補給的河流補給)
2中國西北地區河流的冰和雪融水的主要(夏季汛期和冬季切斷)
4,海水等溫線的解釋:(1)確定北半球和南半球(北越冷的北半球)
②海流流量和海水等溫線在相同的方向上突出的:高溫低溫流動是溫暖相反,冷。
5個因素影響海水溫度 - 太陽輻射(收入),蒸發(支出),洋流
洋流的形成:定向風與地球上的風是形成洋流的力量,風的基本電流的洋流是最基本的類型。
7。電流分布(畫上畫一個正確的電流分布模式):
①低緯度洋流圈是順時針方向在北半球,南半球是反時針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緯度洋流圈逆時針
③南半球西風漂流海上形成40-60度
④北印度洋形成的季風電流冬季逆時針夏天順時針方向旋轉。
8。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1)氣候變暖的影響(暖 - 加濕器,寒流 - 減溫器,除濕機)
②影響海洋生物 - 魚類養殖場③影響航行④影響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漁場:北海道,北海,紐芬蘭漁業---冷流的交叉點;秘魯漁場 - 上涌
10個海洋漁業集中在大陸架的原因:①集中陽光,生物光合作用強;
浮游生物豐富的營養鹽(2)入海河流,繁榮和豐富的餌料。
11。海洋災害,海洋起源的自然災害:海嘯和風暴潮。
12。在海洋環境中的人類活動造成的海洋生態系統,破壞: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和赤潮
第五單元的地球環境
1,內部地球圈:的地殼莫霍界面(表面),地幔(莫霍面 - 古登堡面),核心(古騰堡的臉)
岩石圈覆蓋的地殼和上地幔的頂部(軟流圈地幔層)
成因:(層理構造岩漿岩(噴出岩和侵入岩),沉積岩石,古生物化石),變質岩。
4地殼物質循環:凝固的岩漿冷卻→岩漿岩 - 外力→沉積 - 變質→變質岩 - 熔化→岩漿
地質過程:①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岩漿活動,地震,變質)
②外力(風化,侵蝕,運輸,沉積,整合成岩)
地質構造類型:褶皺(背斜,向斜),斷層(上漲岩石 - 地壘 - 地塹下沉的岩石)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蝕(在外力侵蝕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頂部的張力,容易侵蝕到山谷;擠壓滑道部,他們成為了岩性堅硬,不容易被侵蝕的山。
霍斯特 - 廬山,泰山;地塹 - 東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流域。
9,地質構造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背斜(貯油)向斜(蓄水),大型項目選址,應避免故障
10。外力與常見的地貌:
①水的侵蝕 - 沖溝,峽谷,瀑布,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和表面,洞穴(岩溶)
彎曲的河流 - 凹岸侵蝕,凸岸沉積(埠應建在凹岸)
②水沉積 - 山麓洪積扇,河流三角洲,中部和下游的河流沖積平原
?(3)風力侵蝕 - 風蝕溝蝕窪地,蘑菇,風蝕柱,風蝕城堡
?④風力沉積 - 沙丘,沙壟,沙漠黃土堆,黃土高原的邊緣;
11,完整的地球環境的各種要素的陸地環境(空氣,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了完整的地球環境。例如,中國西北當地的環境因素反映乾旱特徵。
12,陸地環境的地域差異:①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熱)------緯度地帶性
(2)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水分)-----經度地帶性
③垂直山地區域分異(水分和熱量)----垂直地帶性
13。山地垂直帶譜的影響因素有:①山緯度;②海拔的山上;③陽光明媚,陰坡;④迎風背風。
14項因素影響的雪線(雪現有的低海拔雪線)
?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兩個:首先,海拔為0℃等溫線(晴天,陰坡),降水量的大小(迎風,背風坡)
15非地帶性因素:土地和海洋的分布,地形,洋流影響。例如,中國的西北綠洲。
16日,重大地質災害:地震,火山爆發,山體滑坡和泥石流。
①兩個主要地震帶:環太平洋,地中海 - 喜馬拉雅帶。在兩大地震帶的原因很多中國地震位於中國。
②地質災害的防禦:建築抗震設防烈度;實施護坡工程,以防止山體滑坡,崩塌,保護植被,改善生態環境;
本的第六單元賽季知識主題
學習的好季節知識的關鍵:①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節是相反的,在同一時間在不同的季節,北半球和南半球。
②陽光直接照射的位置,移動方向;暮色線的經線和晝夜的位置關系;日的長度變化;
③四節氣,北半球:3月21日春分,夏至,6月22日,9月23日,秋分,冬至12月22日
⑹ 高中地理旅遊地理
你可以帶他去福州三坊七巷、鼓山、鼓嶺風景區、平潭島、福州雲頂等這些地方讓他感受一下福州的人文和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