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國家地理情報

國家地理情報

發布時間: 2021-02-19 08:23:06

『壹』 美國有哪些厲害的情報部門

1、國家安全局(NSA)
2、國家偵察局(NRO)
3、司法部聯邦調查局(FBI)
4、中央情報局(CIA)
5、國防情報局(DIA)
6、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NGA)
7、國土安全部(DHS)情報與分析辦公室

『貳』 世界各國的情報機構叫什麼名字

1、美國情報機構當前美國有16個情報機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DNI 也翻譯成國家情報局)是總協調機構。 國家情報總監(DNI)統領包括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內的全美15個不同的情報機構,取代中央情報局局長(DCI)成為美國情報界總領導。

2、英國情報機構英國陸軍情報六局(Military Intelligence 6),又稱秘密情報局;軍情六局,縮寫為SIS,代號為MI6。對外又稱「政府電信局」或「英國外交部常務次官辦事處」。

3、俄國情報機構俄羅斯的情報機構舉世聞名,「克格勃」便是佐證。目前,俄羅斯的情報機構有聯邦國家安全局、聯邦政府聯絡和情報局、聯邦對外情報局、總參謀部軍事情報總局、商船偵察隊、軍兵種和作戰部隊的情報機關及俄羅斯的私人情報機構和情報個體戶等等。

4、德國情報機構德國的情報機構獲取情報的能力不亞於美國的中央情報局。目前有聯邦情報局、聯邦憲法保衛局、聯邦軍事情報局等。

(2)國家地理情報擴展閱讀:

聯邦調查局(FBI)

是美國司法部屬下的主要特工調查部門,是美國最大反間諜機構和最重要的聯邦執法部門,也是最大的調查與聯絡網路中樞,與中央情報局並駕齊驅,成為美國諜報界的象徵,在美國當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1908年美國司法部長波拿巴為了滿足建立一個聯邦調查機構的需要,在司法部內成立了調查局。該局總部設在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大街,目前全局共有5萬名工作人員,其中專家有400多名,專職特工1萬名,每年預算達7億多美元,美國聯邦調查局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反情報和反間諜機關。

主要機構有:重罪調查處、刑事檔案處、培訓處、檢查處、行政處、國內情報處、全國犯罪情報中心、科學實驗室、通訊處、法律咨詢處、技術服務處等。美國聯邦調查局還在全國各州和重要城市設有59個分局。

分局下設辦事處,遍布各個城鎮鄉村。每個分局裡均設有專職反間諜人員和一個情報搜集小組。

國家保密局

美國國家保密局在世界各地有4000個基地,部署它的巨大的天線的地方佔地達15公頃,特工人員達2.6萬人,通訊人員達20萬人。

1952年成立並隸屬於美國司法部的國家保密局直到1975年還鮮為人知。後來,人們發現它把從美國發出的所有電傳和電報都錄了下來,成為了一大丑聞。過了多少年之後,歐洲才開始對它在經濟領域里帶來的危害感到擔憂。

這個在冷戰中誕生的機構,利用它在世界范圍內的通訊監視網路,每分鍾能夠截獲和處理200萬個通訊。為了充分利用這些信息,它研發了自己的專用晶元和世界上功率最強大的計算機。這使它能夠根據關鍵的頭幾個字母出現,自動地對截獲到的信息進行分類處理。

目前,美國國家保密局掌握了大約10萬個要竊聽的人的聲音的特徵。只要其中的一個聲音出現,錄音的裝置就會自動啟動,能分辨出監聽「目標」的聲音來自何處和聲音的傳輸速度。

這個機構還不只滿足於截獲電話電報等,它還能在300米的距離外用一種特殊機器測量窗戶玻璃的輕微振動,竊聽房間里的談話內容。

國家安全總局

(NSA):國家安全總局是美國軍事系統的重要情報機關。它名義上是國防部的一個部門,而實際上則是一個隸屬於總統並為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情報的秘密組織,其經費開支和人員編制均不受財政部和人事部檢查。

該局諜報活動每小時耗資約達100萬美元,總計每年至少耗資120億美元。該局總部和外站共有軍人和文職工作人員約16萬人。

美國政府每天收到的秘密情報,約有85%是NSA提供的。因此該局一向有世界上最大的「超級情報機構」之稱。

其主要工作是:通過偵察衛星和遍布全世界的監聽站,截獲世界各國的無線電通訊信號,偵察各國的軍事動向,破譯各國的密碼,搜集各國的信息資料,為美國政府提供各種加工整理的情報資料等。總部大樓裡布滿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先進的高性能電子裝置。

國防情報局(DIA)

美國國防情報局是根據1961年8月1日的國防部命令成立的。目前,國防情報局有4300~5500名雇員(包括1000名武官),預算在2~3億美元之間。

國防情報局負責的工作主要有六項:包括對情報資源進行組織、指導、管理和控制,對國防情報進行檢查和協調,對情報任務的行動步驟進行監督,對國防部情報資源保持最經濟、最有效的分配和管理,做出緊急反應以及滿足國防部主要部門的情報要求。

『叄』 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情報組織叫什麼

蘇聯:
克格勃 KGB
克格勃(俄文: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簡稱КГБ,克格勃是此三個俄文字母的音譯),即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間蘇聯的情報機構。前身為捷爾任斯基創立的「契卡(Cheka 是全俄肅反特別委員會的俄文簡稱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全名為全俄肅清反革命和消除怠工特別委員會: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and Sabotag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и саботажем), 在 1918 年改名為: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Profiteering and Power Abus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спекуляцией и преступлениям по должности).)」。克格勃的職權領域大致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的反間諜部門相當。在1930年代,由亞戈達和葉若夫領導的內務人民委員部成為「大清洗」的工具。 冷戰期間,「克格勃」的職能過大, 涉及國內所有領域, 凌駕於蘇聯黨和政府之上,在國際上也成為紅色恐怖的代名詞。1954年成立,前身為蘇聯內務部的國家安全局,內設7個獨立管理局和6個獨立部,1991年12月隨蘇聯解體而解散,但俄羅斯聯邦成立國家安全部後繼承了"克格勃"的對外情報工作。

格魯烏 GRU
格魯烏(GRU),是蘇軍總參謀部情報部的簡稱,其歷史就目前而言顯得十分混亂。究其原因倒不光在於GRU本身曾經幾度沉浮,更主要的是自它誕生以來--就像一位格魯烏的叛逃者所寫的那樣--格魯烏就一直是「蘇聯所有情報機構中最機密的一個」。

英國:
軍情五處 MI5
英國「軍情五處」是世界上最具神秘色彩的諜報機構之一。1905年英國陸軍大臣R·B·霍爾丹實施的軍隊改革促使軍事情報部門的成立。但是總參謀部為情報部門的歸屬問題卻爭論不休,爭論的結果導致MI5(軍情5處)的成立,它起先歸屬於陸軍部,後來由外交部接管。

軍情六處 MI6

也稱秘密情報處,原為英國情報機構海外諜報系統,1939年改組,歸國防部領導。

聯合情報委員會 JIC

英國聯合情報委員會(JIC)可以說是所有英國特工的絕對頂頭上司,因為這個由英國頂級情報官、政府高官、內閣大臣等組成的絕密情報機構負責整編統合由英國軍情五處、軍情六處、國防情報局和提供的情報素材,然後再把整理出來的東西上報給英國首相,作為首相制定國策的根本依據。

國防部情報局 DIS

總部設在倫敦牛津街凱琴武德公寓內,擁有1000多名軍職人員。其主要任務是:搜集軍事方面的情報,如外國的核武器、彈道導彈系統、場和基地的指揮與控制機制、軍械與彈葯、防空、雷達、電信、民間防務、運輸系統、供能與供水等防務系統方面的技術專業情報。
該局下設5個處:
1.情報服務處:負責情報的綜合和整編。
2.管理和供給處:負責行政事務。
3.科技情報處:負責科技情報的綜合和整編。
4.經濟情報處:負責軍費、武器交易等情報的搜集。
5.後勤管理處:負責後勤供應。

美國:
中央情報局 CIA

成立於1947年,直屬國家安全委員會,主要任務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外國政治、文化、科技等情報,協調國內各情報機構的活動,向總統和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報告和資料。

聯邦調查局 FBI

美國司法部所屬情報機構,1908年成立。除了根據有關立法和其他情況而歸其他機構管轄的許可權外,有權調查一切違反聯邦法律的行為。

國家安全局 NSA

美國國家安全局是根據杜魯門總統1952年11月的秘密指示成立的,總部設在馬里蘭州的米德堡。

1978年,國防部建立中央安全局(central security service),它是美國的絕密情報機關,由國家安全局局長兼任中央安全局局長。
國家安全局包括下列主要部門:無線電和無線電技術偵察局,政府通信、遠距離通信和電子計算機設備安全局,科研和試驗設計局,計劃局和總務局等。國家安全局共有2.5萬人左右。年預算經費100多億美元。人員編制和預算撥款都比中央情報局多。該局總部有一流的密碼編制家和數學家,並備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計算機。
國家安全局擁有遍布世界各地固定的和機動的無線電攔截和定位站及中心(包括美國駐各國使館),還負責協調美國情報部門的電子間諜活動,並同北約國家的無線電偵察和無線電諜報機關進行合作。
國防部中央安全局的任務是保障電訊安全和收集國外情報;藉助地面、海上、空中和宇宙手段進行全球無線電和無線電技術偵察;負責破譯世界各國的密碼信息;編制美國國家機關和五角大樓秘密線路中使用的密碼並保持密碼的穩定;控制著整個間諜衛星網和世界各地的監聽站。

以色列:
摩薩德

意為以色列國家特工部,是世界上最先應用電腦技術的情報機構,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合作密切,但以色列從未公開承認摩薩德的存在。摩薩德」是伴隨著「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發展和以色列國的成立而形成的。在以色列獨立以前,巴勒斯坦地區有一個猶太秘密軍事組織「哈迦納」(意為「防務」),這個組織是為了專門、有組織地向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秘密購買武裝、偷運武器和組織非法移民而成立的,而為這些活動收集情報的則是一個附屬「哈迦納」的「沙亞」情報機構。

美國諜報機構縱覽:
當前美國有16個情報機構,國家情報主任辦公室(ODNI)是協調機構. 國家情報主任(DNI)取代了中央情報主任(DCI)作為美國情報界總領導,但各情報機構具體業務向其部門內主官負責.比如,軍方情報機構頂頭上司是主管情報的副國防部長.
中央情報局(CIA),從事對外情報與秘密顛覆行動.
國防情報局(DIA),隸屬於國防部(DOD),從事外軍情報活動.
國家安全局(NSA),隸屬於DOD,從事電子通信偵察.NSA在美軍內部機構是中央安全署(CSS).
國家偵察局(NRO),隸屬於DOD,從事間諜衛星偵察.
國家地理情報局(NGA),隸屬於DOD,從事軍用地圖繪制.
反情報駐外活動(CIFA),隸屬於DOD,是一個對外保密的黑項目,從事反情報活動.
陸軍參謀部二部(G-2),擔負陸軍戰術情報任務.
海軍情報局(N-2),擔負海軍戰術情報任務.
空軍情報局(AIA),擔負空軍戰術情報任務.
海軍陸戰隊總部情報處(HQMC DirInt),擔負海軍陸戰隊戰術情報任務.
能源部(DOE)下屬情報局,從事核武器與能源情報活動.
聯邦調查局(FBI)下屬國家安全分部(NSB),從事反情報與反恐怖活動.FBI本身隸屬於司法部(DOJ).
毒品管制局(DEA)下屬國家情報處,從事稽毒情報活動.DEA本身隸屬於DOJ.
情報研究局(BIR),隸屬於國務院(DOS),從事外交情報活動.
財政部下屬情報分析處.
國土安全部(DHS)下屬情報分析處.
海岸衛隊總部情報處,隸屬於DHS,擔負海岸衛隊戰術情報任務.

隸屬於國防部(DoD--Department of Defense)的情報機構(8個):
DIA--The 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國防情報局
由一名三星上將(three-star military officer)領導,主要負責美軍作戰情報工作,包括敵方軍情的收集,危機評估,武器狀況的評估與發展計劃制定等。屬直屬作戰支援局(Combat Support Agency)

NSA--The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國家安全局
1952年根據杜魯門總統的親自指示建立,負責通訊領域情報的收集、解讀、評估等。其工作分為兩類:國外信號情報--foreign signals intelligence (SIGINT) 與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 (INFOSEC)。1986年更依法成為直屬作戰支援局(Combat Support Agency)之一。

美國司法部(DoJ--Department of Justic)並不是司法機構,而是行政機構的一個部門。實際美國除行政機構外,三權的另兩權--司法與立法並無自己的龐大行動機構,司法機構只有法官及其助理人員,靠法庭行使權威,立法更是只有議員及其助手,其行動也限於制定法案及聽證(Hearing or Testimony)。當然,這兩種行為也因此被賦予了極大的效力與權威,絕不亞於行政行為,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肆』 關於外國各類機關的簡稱,比如情報局什麼什麼的英文簡稱

「梯隊」間諜系統 ECHELON

「梯隊」間諜系統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五國「梯隊」組成。其核心部位在美國西弗吉尼亞的舒格格羅夫、華盛頓的亞基馬和英國的兩個空軍基地內。這兩個由美國國家安全局控制的絕密地面站各有分工:舒格格羅夫地面站內大大小小的碟形天線負責截收國際通訊衛星的信號,全世界134個國家通過國際通訊衛星進行的電話、電報和計算機通訊都有可能被這個地面站截收。

美國情報機構

當前美國有16個情報機構,國家情報主任辦公室(ODNI)是協調機構. 國家情報主任(DNI)取代了中央情報主任(DCI)作為美國情報界總領導,但各情報機構具體業務向其部門內主官負責.比如,軍方情報機構頂頭上司是主管情報的副國防部長.
中央情報局(CIA),從事對外情報與秘密顛覆行動.
國防情報局(DIA),隸屬於國防部(DOD),從事外軍情報活動.
國家安全局(NSA),隸屬於DOD,從事電子通信偵察.NSA在美軍內部機構是中央安全署(CSS).
國家偵察局(NRO),隸屬於DOD,從事間諜衛星偵察.
國家地理情報局(NGA),隸屬於DOD,從事軍用地圖繪制.
反情報駐外活動(CIFA),隸屬於DOD,是一個對外保密的黑項目,從事反情報活動.
陸軍參謀部二部(G-2),擔負陸軍戰術情報任務.
海軍情報局(N-2),擔負海軍戰術情報任務.
空軍情報局(AIA),擔負空軍戰術情報任務.
海軍陸戰隊總部情報處(HQMC DirInt),擔負海軍陸戰隊戰術情報任務.
能源部(DOE)下屬情報局,從事核武器與能源情報活動.
聯邦調查局(FBI)下屬國家安全分部(NSB),從事反情報與反恐怖活動.FBI本身隸屬於司法部(DOJ).
毒品管制局(DEA)下屬國家情報處,從事稽毒情報活動.DEA本身隸屬於DOJ.
情報研究局(BIR),隸屬於國務院(DOS),從事外交情報活動.
財政部下屬情報分析處.
國土安全部(DHS)下屬情報分析處.
海岸衛隊總部情報處,隸屬於DHS,擔負海岸衛隊戰術情報任務.

CIA美國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的簡寫。其主要任務就是收集、評估和散布國外情報,以幫助美國總統和高級政府政策制訂人在國家安全方面做出正確的決定。CIA在總統的授權下也可以參與秘密行動。不過它不參與政策指定。而且CIA的間諜不允許參與國內的事務和暗殺行動,盡管CIA也因為參與了這兩種事兒而受到指控。就像美國政府的其他部門一樣,CIA也有一套彼此制衡的系統。在執行方面,CIA需要向三個單位匯報工作——國家安全理事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總統的國外情報咨詢委員會(Foreign Intelligence Advisory Board)以及情報監督委員會(Intelligence Oversight Board)。美國國家安全理事會(NSC)是由美國總統、副總統、國務卿和國防部長組成。

NSA 美國國家安全局是根據杜魯門總統1952年11月的秘密指示成立的,總部設在馬里蘭州的米德堡。 1978年,國防部建立中央安全局(central security service),它是美國的絕密情報機關,由國家安全局局長兼任中央安全局局長。國家安全局包括下列主要部門:無線電和無線電技術偵察局,政府通信、遠距離通信和電子計算機設備安全局,科研和試驗設計局,計劃局和總務局等。國家安全局共有2.5萬人左右。年預算經費100多億美元。人員編制和預算撥款都比中央情報局多。該局總部有一流的密碼編制家和數學家,並備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計算機。國家安全局擁有遍布世界各地固定的和機動的無線電攔截和定位站及中心(包括美國駐各國使館),還負責協調美國情報部門的電子間諜活動,並同北約國家的無線電偵察和無線電諜報機關進行合作。

FBI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於1908年成立,原名司法部調查局,1924年改為現名。它原是美國司法部下屬的主要為執法收集情報的部門。近年來權力有所擴大,主要負責美國國內的反間諜和重大刑事案件偵破工作。2002年5月30日,美國政府宣布取消對聯邦調查局原定的一些限制,擴大這個機構在國內調查和監視公眾的權力,以進一步防範和打擊恐怖活動。根據政府新的授權,聯邦調查局特工以後可以對國內任何網際網路站、圖書館、教堂、公眾集 會甚至政治組織進行監視。同時,聯邦調查局在國內的各分支機構可以不必經過總部同意就啟動有關調查程序。 聯邦調查局局長由總統任命,並經參議院批准,任期10年。聯邦調查局主要職責包括同犯罪團伙、恐怖活動和外國間諜作斗爭。協助各州和地方警察確認和追蹤州與州之間的逃犯,發布有關最嚴重的通緝犯的消息,並提供尋找罪犯方面的訓練和研究。該局總部設在華盛頓,下設10個由助理局長擔任領導的職能部門,分管鑒定、訓練、刑事調查、技術服務等工作,並在全國59個城市設立外勤辦事處及從屬於它們的400多個「地方分局」,還有分布在世界22個國家的駐外機構,執行總部分配的任務。該局有工作人員2萬多名,其中8600多人是外勤人員。每年的預算為23億美元。該局建有刑事犯罪「科學實驗室」、「中央指紋檔案館」和專門訓練高級特工人員和警察的「學院」。

英國情報機構

MI5英國軍事情報第五處簡稱MI5,是歷史悠久的英國情報機構,許多間諜小說都以軍情五處作為描寫對象。英國軍情五處是世界上最具神秘色彩的諜報機構之一。1905年英國陸軍大臣R·B·霍爾丹實施的軍隊改革促使軍事情報部門的成立。但是總參謀部為情報部門的歸屬問題卻爭論不休,爭論的結果導致MI5軍情5處的成立,它起先歸屬於陸軍部,後來由外交部接管。軍情五處成立以來,在對付顛覆和恐怖活動上立下累累戰功,一度拯救英國於危亡之中。 英國陸軍情報六局,又稱秘密情報局;軍情六局,縮寫為SIS,代號為MI6。對外又稱「政府電信局」或「英國外交部常務次官辦事處」。西方情報界把MI6看成是英國情報機關的「開山祖師」,從伊麗莎白的開創初期至今,它和它的前身都是嚴格保密的,1909年,英國情報機關改組後,MI6的稱號一直被沿用下來。軍情六局是英國的主要間諜情報機關,它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在國內外搜集政治、經濟和軍事情報,從事間諜情報和國外反間諜活動。

JIC 英國聯合情報委員會(JIC)可以說是所有英國特工的絕對頂頭上司,因為這個由英國頂級情報官、政府高官、內閣大臣等組成的絕密情報機構負責整編統合由英國軍情五處、軍情六處、國防情報局和提供的情報素材,然後再把整理出來的東西上報給英國首相,作為首相制定國策的根本依據。

DIS 英國國防部情報局總部設在倫敦牛津街凱琴武德公寓內,擁有1000多名軍職人員。其主要任務是:搜集軍事方面的情報,如外國的核武器、彈道導彈系統、場和基地的指揮與控制機制、軍械與彈葯、防空、雷達、電信、民間防務、運輸系統、供能與供水等防務系統方面的技術專業情報。該局下設5個處: 1.情報服務處:負責情報的綜合和整編。2.管理和供給處:負責行政事務。3.科技情報處:負責科技情報的綜合和整編。4.經濟情報處:負責軍費、武器交易等情報的搜集 5.後勤管理處:負責後勤供應。

蘇聯俄羅斯情報機構
KGB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間蘇聯的情報機構。前身為捷爾任斯基創立的「契卡(Cheka 是全俄肅反特別委員會的俄文簡稱)克格勃的職權領域大致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的反間諜部門相當。在1930年代,由亞戈達和葉若夫領導的內務人民委員部成為「大清洗」的工具。冷戰期間,「克格勃」的職能過大, 涉及國內所有領域,凌駕於蘇聯黨和政府之上,在國際上也成為紅色恐怖的代名詞。1954年成立,前身為蘇聯內務部的國家安全局,內設7個獨立管理局和6個獨立部,1991年12月隨蘇聯解體而解散,但俄羅斯聯邦成立國家安全部後繼承了"克格勃"的對外情報工作。
GRU 格魯烏,是蘇軍總參謀部情報部的簡稱,其歷史就目前而言顯得十分混亂。究其原因倒不光在於GRU本身曾經幾度沉浮,更主要的是自它誕生以來--就像一位格魯烏的叛逃者所寫的那樣--格魯烏就一直是「蘇聯所有情報機構中最機密的一個」格魯烏總部設在莫斯科市阿爾巴特街的蘇(俄)軍總參謀部內,代號是44388軍事部。總部內約有5000餘人,派到外國的諜報人員另有一千三、四百人,估計各類人約10萬人,每年經費預算為15億美元。格魯烏的人事權、對外間諜情報活動的計劃和安排等,都要受到克格勃的監督與控制。

目前,俄羅斯的情報機構有聯邦國家安全局、聯邦政府聯絡和情報局、聯邦對外情報局、總參謀部軍事情報總局、商船偵察隊、軍兵種和作戰部隊的情報機關及俄羅斯的私人情報機構和情報個體戶等等。

聯邦國家安全局(FSB,中文音譯為「弗斯勃」), 1991年5月5日,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與原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克留奇科夫,共同簽署了《關於建立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協議》。在這個協議簽署的第二天,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委員會(簡稱俄聯邦克格勃)正式成立。1991年11月26日,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改為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局,該局是維護俄羅斯國家安全所有力量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聯邦政府聯絡和情報局 1993年8月,葉利欽利用原克格勃的其他機構的人員,組建了一個新的安全機關,直接由總統本人領導,它就是聯邦政府聯絡和情報局,這個局實際上就是原克格勃第八局。 聯邦政府聯絡和情報局配備有進行電子竊聽和搜集情報的先進裝備,葉利欽在同俄羅斯前議長哈斯布拉托夫等人進行權力斗爭時,就使用過這種技術。蘇聯解體後,這個葉利欽親自統帥的情報機關的改組,首腦人物的變更就像天氣一樣變化無常。幾經折騰後,俄羅斯的情報機關大大被收縮,克格勃90%的人員被裁減。據說,原克格勃布建的許多國家情報網已完全撤銷,整個俄羅斯的情報工作,特別是對外情報工作,和原來的蘇聯相比呈明顯的退步趨勢。

聯邦對外情報局 1991年12月,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下令將剛剛組建的中央情報局改名為俄羅斯聯邦對外情報局。俄聯邦對外情報局受總統和政府直接領導,其任務是負責國外的情報搜集工作。由於俄聯邦對外情報局的工作對象和范圍主要在國外,它完全是非政治化、專業化的機構,只為社會安全服務,不為任何個人和政黨服務。1992年12月,該局和工作發生了兩大變化,一是實行了議會監督,情報機構必須在法律范圍內工作;二是情報機構非政治化。近幾年,其部門縮短了戰線,減少了對西方國家的情報活動,把重點轉到可能對俄羅斯有威脅的國家,包括現獨聯體國家。

俄羅斯總參謀部軍事情報總局簡稱為「格魯烏」,它與經過改組和受到公眾監督的克格勃有所不同,它並沒有因蘇聯的解體而受到影響。 目前該局擁有24個訓練有素的特種突擊旅,人數總計約3萬人。其主要任務是威懾和阻止突然襲擊,並對敵後進行打擊。主要基地設在俄羅斯梁贊州的丘奇科沃市。「格魯烏」下設的特種部隊是俄軍中除了「阿爾法」之外的一支赫赫有名的特種部隊,在蘇聯解體前一直處於保密狀態,近幾年它才剛剛被人們所了解。 「格魯烏」特種部隊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其軍事偵察、作戰能力突出,在蘇聯阿富汗戰爭中,「格魯烏」特種部隊共損失191人,而消滅了5000多名阿富汗聖戰者,繳獲的武器足夠裝備一個師。蘇聯解體後,「格魯烏」特種部隊先後平定了衣索比亞、安哥拉、阿富汗、南斯拉夫、伊拉克、車臣及其他熱點地區的沖突,共有692人被授予蘇聯英雄和俄羅斯聯邦英雄的稱號。

商船偵察隊 俄羅斯商船偵察隊是俄羅斯情報機構中最鮮為人知,但也許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俄羅斯商船偵察隊的主要任務,是專門搜集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活動的美國核潛艇的情報,並把情報轉給莫斯科的軍事情報機構。
軍兵種和作戰部隊的情報機關 俄羅斯軍隊中的陸、海、空三軍司令部內部都設有軍事情報部。這些情報部門的活動,要接受總參情報部第五局的監督和指揮,所獲得的一切情報資料亦要上送給總參情報部。而海軍情報部有一定的獨立性,在對海洋偵察衛星的發射和使用上,無需得到總參謀部的批准。各作戰部隊軍區的情報部的主要任務是搜集作戰情報,搜集和掌握關於合成軍團的各個軍種、兵種獨立或聯合作戰的有關戰役情報,以及保障師級以下各個單位進行戰斗所需的各種戰術情報。各軍隊、兵種的情報部,主要負責搜集、掌握與本軍種、兵種有關的情報,並配有完成這些情報任務的各種偵察手段。

私人情報機構和情報個體戶 蘇聯解體及克格勃解散後,成幹上萬的前克格勃官員,以自己的情報專長下海經商,成為俄羅斯經濟領域中十分引人注目的「景觀」。他們創辦的公司大多是人稱之為「保安公司」的私人情報機構,經營安全保障、情報咨詢、情報合作、反經濟間諜等方面的業務,向顧客提供商業和市場情報信息,為西方企業調查其俄羅斯合夥人的情況(財力、債務、個人愛好乃至私生活等),提供有關俄羅斯工業發展趨勢和政治穩定程度的分析報告等。

以色列情報機構

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MOSSAD)善於利用高技術進行情報收集,甚至美國白宮、國務院的電話,摩薩德均能獲取。摩薩德的全稱是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它正式成立於1951年初,前身原屬外交部政治司。它的眼線遍布對方的中樞高層,知己知彼使以色列國防軍如虎添翼。50年代,它首先搞到赫魯曉夫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美國公布後震動全球。60年代,摩薩德跨國跟蹤,把二戰中屠殺猶太人的戰犯艾希曼從阿根廷抓回以色列受審。1966年,它又從伊拉克偷走最先進的米格21戰機。摩薩德還組織突擊隊遠程奔襲烏干達首都恩德培機場,成功解救100多名人質,自己只損失了1人。摩薩德和美國中央情報局、英國軍情5局、蘇聯克格勃被公認為全球諜海4強。

法國情報機構
Direction de la Surveillance Territoire(DST),領土監視局,隸屬於國家警察,國家警察本身則屬於內政部管制。DST執行反情報反恐怖使命。
Direction Générale de la Sécurité Extérieure(DGSE),對外安全總局,屬於國防部管制,從事對外國情報活動。
Direction Renseignement Militaire(DRM),軍事情報局,也屬於國防部管制,從事軍事情報活動,同時負責電子通訊監聽。
Direction de la Protection et de la Securite de la Defense(DPSD),國防保衛安全局,國防部下屬的另一個單位,搞法軍內反情報的。

德國聯邦情報局 簡稱BND,這是聯邦德國於1956年4月在美國支持下,按中央情報局的旨意和模式成立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聯邦調查局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在聯邦德國的翻版。

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 簡稱BFV,它是以聯邦憲法設置的反間諜和反恐怖主義活動的機關,故名聯邦憲法保衛局。創建於1950年9月,隸屬於聯邦內政部。它的主要任務是搜集和分析涉及國家安全的情報,偵破國內的間諜、特務、顛覆、破壞、暗殺等活動,並參與制定各項保密制度和措施以及對身居要職的政府工作人員的政審工作。1972年8月以後,監視外國秘密情報機關和外國激進團體在聯邦德國的行動也納入該局的職責范圍。恐怖活動和新納粹活動的威脅增加後,該局又增加了這方面的國外防衛任務。1990年10月30日德國統一後,特別是由於東歐的劇變,使得聯邦憲法保衛局把原來對付東歐和蘇聯的力量轉移到對付恐主義組織、有組織犯罪集團、販毒以及被禁止的技術出口等方面來。

日本情報機構

日本政府和軍隊各擁有一套情報系統。目前,日本政府的情報部門主要有:內閣情報調查室、公安調查廳、警察廳、情報調查局等。

內閣情報調查室是日本的最高情報機關,簡稱「內調」。它是在美國中情局的授意下於1952年4月成立的,當時定名為「內閣調查室」,直屬內閣官房長官領導,1987年7月1日改為現名。目前其主要任務是,搜集中國、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的情報,並綜合其他政府情報機關提供的情報,整理後直接上報總理大臣,協助其制定外交和國防政策。它的情報既有來自軍方渠道的秘密信息,又有來自新聞媒體、公開出版物等的公開資料。國際情報界專家指出,一些日本駐外機構人員、出境旅遊者、參加國際會議的專家學者等,其中有人打著各種合法的旗號,為內閣情報調查室搜集機密情報。有時,「內調」的情報搜集力度是很大的。據日本媒體報道,凡出國旅行後向「內調」提供「專題報告」的專家、學者,都將予以重獎。1987年,一名日本海上自衛隊武官和一名日本商人到蘇聯「旅遊」,但在「觀光」的過程中,他們行動詭秘,引起了克格勃的注意。蘇聯政府隨後以「涉嫌從事間諜活動」之名將他們驅逐出境。此後,克格勃加強了對日本遊客的監控力度。

公安調查廳是法務省下屬的情報機構,1952年成立。它在表面上打著「防止破壞、維護國家安全」的旗號,而實質上卻是一個地道的間諜機構,並作為美國情報部門的一個下級和協作組織而存在。公安調查廳的業務范圍十分廣泛,不僅搜集有關國家共產黨、國內在野黨的情報,監控執政黨內部的派系斗爭,還搜集外國特工的反間諜情報。

警察廳隸屬於國家公安委員會。它主要負責國內的政治、刑事案件的偵破;對僑居日本的外國僑民進行監視;執行反情報和反間諜任務。

經濟間諜招數多 據西方媒體報道,日本現在已建立起一個全球經濟情報網,專門搜集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科技等方面的情報。目前,日本經濟情報機構有兩個:一是歸科技廳領導的「科技情報中心」;二是隸屬於經濟產業省的「經濟組織 聯合會」,負責制定計劃,掌管日本商業情報網。日本在海外的8000餘家企業中,有1000餘家設有情報機構,每天傳遞的情報信息量多達6000餘頁。據估計,在日本產業界聚集著許多商業間諜,僅在東京就有380家專門竊取企業秘密的偵探機構。日本於1982年組建了專為日本各公司培養間諜和反間諜人員的產業保護學院。日本商業間諜搜集經濟情報的手段十分高明。據報道,日本經濟情報人員為大量收集素材,博覽眾收,有時甚至把一些大飯店的菜單都翻譯成日語,作為資料留存。

諜報能力不斷看漲 二戰後很長一段時期,日本在情報工作上一直依附於美國,主要依靠美國向其提供政治和其它方面的情報與情報分析成品。日本目前還未擁有間諜衛星,大量情報必須依賴於美國衛星提供,日本情報部門經常感到非常被動。不久前,一家美國網站公布了600多名日本情報機構特工的名字,並稱日本情報部門是「世界上最無能的情報機構」。日本情報官員感到很沒面子,反思說,這都是情報體制不健全、過分依賴美國惹的禍。

冷戰結束後,為適應形勢,一些日本高官提出,日本的情報機構和情報工作需要進行戰略性調整。加上美日矛盾日益突出,兩國在政治、經濟上的摩擦越演越烈。因此,想「從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發展」的日本不願過分依賴於美國的施捨。日本改組和發展其情報工作勢在必行。

為此,日本內閣情報調查室計劃在2002年至2007年發射8顆間諜衛星,重點搜集海外情報。其中,2005年發射的兩顆間諜衛星將分別安裝先進儀器,以提高對地面拍攝照片的能力。2007年發射的兩顆間諜衛星將具有更高的解析能力,能夠分辨地面更小的物體。去年下半年,日本海岸警衛隊決定花數千萬美元購買兩架遠程偵察機。它可從日本飛到馬六甲海峽再返回日本。這種遠程偵察機憑借一系列感測器,可以在不進入別國領空的情況下進行空中照相偵察,截收電子信息,甚至可以看到小的隱形目標。專家指出,日本將因而大大增強情報收集能力。此外,日本外務省和防衛廳最近還制訂了一整套情報系統改革計劃,重點著眼於培訓熟練的情報分析人員,並將投人大量資金改善人力情報和電子情報的搜集能力。

越南情報機構
(一)越南諜報局

越南諜報局是越南的主要情報機關,也叫派遣局,簡稱「基伊德」(gid),代號為k49。它名義上是內務部的一個下屬機構,實際上歸越共中央政治局直接領導。其主要職責是負責對外間諜情報活動,協調各情報機構工作。主要利用外交、外貿、交通、郵電和其他一些政府部門對國外進行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的情報搜集和分析,在上報越共中央政治局的同時,對國內的間諜情報系統進行協調,並發出指令。

「基伊德」的所屬機構按地區與業務分為12個房(處),即中國房,美國房,寮國房,泰國房,柬埔寨房,歐洲房,日本、香港、台灣房,非洲房,訓練房,技術房,機要通訊房和反間諜房。該局有很大的特權,可以為情報活動而對除國防部以外的政府的所有26個部發布命令和指示。

(二)內務部

越南內務部是越南的主要情報和反間諜保安機關,它屬於越南政府系列。其主要任務是: (1)負責搜集國外政治、經濟及重要軍事情報,對外進行間諜情報活動,以及反間諜工作。 (2)控制國內政局,維持社會治安,注意黨內、國內動態,同一切危害國家安全的言行作斗爭。 (3)負責黨內領導人的警衛工作,負責對要害部門的安全保衛。 (4)執行越共中央政治局所交給的特殊任務。

6個廳是技術廳、培訓廳、機要檔案廳、組織人事廳、辦公廳、刑事教改廳。其中技術廳是負責技術偵察活動的專門機構。代號為ct。。它負責對國內外書信的檢查,電話竊聽,截獲空中外交電訊,偽造證件和偵察技術鑒定等。

(三)軍事情報系統

1.越南人民軍總參謀部情報局

該局是越南軍事情報系統的最高領導機關,隸屬國防部,直接受中央軍委領導。它負責全面管理越軍軍事情報系統的工作。 總參部情報局下設處,如特工軍事情報作戰處、技術偵察處、諜報處、武官業務處、情報整理處、檔案資料處、政治處、行政處、技術處等,還設有一所情報訓練學校。

2.各軍兵種情報機構

越南的軍區、軍兵種均設有情報處,任務是負責搜集本系統所需要的戰術、戰役情報,其中重要的情報,要上報總參謀部情報局進行統一處理。總參謀部情報局對各軍兵種的情報處負責業務指導,制定和審定搜集情報或進行偵察的計劃。軍兵種的情報機構有:空軍情報處、海軍情報處、防空軍情報處、各軍區情報,處、特工部隊司令部。特工部隊司令部是國防部的一個下屬機構,負責領導全軍的特工部隊,而特工部隊則是越軍進行地面偵察活動的重要力量。

烏克蘭國家安全局

1991年9月20日,烏克蘭正式獨立後不久,烏克蘭最高蘇維埃?穴又稱烏克蘭議會?雪通過並發表了一項特別決議:創建烏克蘭自己的安全機構,以取代前蘇聯克格勃在烏克蘭的分支機構。一開始這個機構的名稱叫「烏克蘭情報局」,隨後改為「烏克蘭安全局」。1992年3月,烏克蘭議會通過了《烏克蘭國家安全局法》,使它有了一個法定的名稱,叫「烏克蘭國家安全局」,置於總統和議會的雙重領導之下,因此議會專門成立一個「國防和國家安全委員會」,指導和監督情報部門的工作。
前蘇聯時期,克格勃烏克蘭分支機構下設:對外情報局、反間諜局、軍事反間諜局、反腐敗局、技術支援局、文件檔案局、通報分析局、通訊安全局、電子情報局、警備局、人事局和其他有關局。
烏克蘭國家安全局創建後,保留了原機構中的大部分建制,將通訊安全局、電子情報局和警備局分離出去,成為獨立機構,或歸屬其他部門。其基本工作職能是在國內確保烏克蘭社會政治局勢的穩定,防止任何政治力量和社會組織進行反憲法的活動,負責境外的情報搜集工作、打擊有組織犯罪和政府各級機關中的瀆職、貪污、受賄等內部犯罪行為。

埃及情報總局

埃及情報總局被公認為「非洲最先進的情報機構」之一,在與以色列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情報總局為埃軍提供了大量軍事情報,使埃軍得以闖「火陣」,破「沙堤」,一舉突破巴列夫防線,並全殲王牌90裝甲旅,令世界各國同行們刮目相看。

澳大利亞秘密情報局

在澳大利亞所有的情報機構中,秘密情報局是保密程度最高的情報單位。該機構主要負責向海外派遣間諜。直到1977年,澳大利亞政府才正式對外承認該機構的存在。2001年,秘密情報局取得相應的法律地位。

巴基斯坦情報局

該局擁有3500人,主要負責巴基斯坦國內外的情報收集工作。

『伍』 美國有多少個情報機構

當前美國有16個情報機構,國家情報主任辦公室(ODNI 也翻譯成國家情報局)是協調機構。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情報機構。目前,有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國家保密局、國家安全總局、美國國防情報局、國務院情報研究司、陸海空三軍情報局、國家偵察辦公室、陸軍信號情報處和海軍通信保密科及各種情報人員培訓學校等。具體如下:
★ 中央情報局(CIA),從事對外情報與秘密顛覆行動.
★ 國防情報局(DIA),隸屬於國防部(DOD),從事外軍情報活動.
★ 國家安全局(NSA),隸屬於DOD,從事電子通信偵察.NSA在美軍內部機構是中央安全署(CSS).
★ 國家偵察局(NRO),隸屬於DOD,從事間諜衛星偵察.
★ 國家地理情報局(NGA),隸屬於DOD,從事軍用地圖繪制.
★ 反情報駐外活動(CIFA),隸屬於DOD,是一個對外保密的黑項目,從事反情報活動.
★ 陸軍參謀部二部(G-2),擔負陸軍戰術情報任務. 美國情報機構
★ 海軍情報局(N-2),擔負海軍戰術情報任務.
★ 空軍情報局(AIA),擔負空軍戰術情報任務.
★ 海軍陸戰隊總部情報處(HQMC DirInt),擔負海軍陸戰隊戰術情報任務.
★ 能源部(DOE)下屬情報局,從事核武器與能源情報活動.
★ 聯邦調查局(FBI)下屬國家安全分部(NSB),從事反情報與反恐怖活動.FBI本身隸屬於司法部(DOJ).
★ 毒品管制局(DEA)下屬國家情報處,從事稽毒情報活動.DEA本身隸屬於DOJ.
★ 情報研究局(BIR),隸屬於國務院(DOS),從事外交情報活動.
★ 財政部下屬情報分析處.
★ 國土安全部(DHS)下屬情報分析處.
★ 海岸衛隊總部情報處,隸屬於DHS,擔負海岸衛隊戰術情報任務.

『陸』 各國情報組織

蘇聯:
克格勃 KGB
克格勃(俄文: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簡稱КГБ,克格勃是此三個俄文字母的音譯),即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間蘇聯的情報機構。前身為捷爾任斯基創立的「契卡(Cheka 是全俄肅反特別委員會的俄文簡稱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全名為全俄肅清反革命和消除怠工特別委員會: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and Sabotag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и саботажем), 在 1918 年改名為: All-Russian Extraordinary Commission to Combat Counter-Revolution, Profiteering and Power Abuse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чрезвычайная комиссия по борьбе с контрреволюцией, спекуляцией и преступлениям по должности).)」。克格勃的職權領域大致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的反間諜部門相當。在1930年代,由亞戈達和葉若夫領導的內務人民委員部成為「大清洗」的工具。 冷戰期間,「克格勃」的職能過大, 涉及國內所有領域, 凌駕於蘇聯黨和政府之上,在國際上也成為紅色恐怖的代名詞。1954年成立,前身為蘇聯內務部的國家安全局,內設7個獨立管理局和6個獨立部,1991年12月隨蘇聯解體而解散,但俄羅斯聯邦成立國家安全部後繼承了"克格勃"的對外情報工作。

格魯烏 GRU
格魯烏(GRU),是蘇軍總參謀部情報部的簡稱,其歷史就目前而言顯得十分混亂。究其原因倒不光在於GRU本身曾經幾度沉浮,更主要的是自它誕生以來--就像一位格魯烏的叛逃者所寫的那樣--格魯烏就一直是「蘇聯所有情報機構中最機密的一個」。

英國:
軍情五處 MI5
英國「軍情五處」是世界上最具神秘色彩的諜報機構之一。1905年英國陸軍大臣R·B·霍爾丹實施的軍隊改革促使軍事情報部門的成立。但是總參謀部為情報部門的歸屬問題卻爭論不休,爭論的結果導致MI5(軍情5處)的成立,它起先歸屬於陸軍部,後來由外交部接管。

軍情六處 MI6

也稱秘密情報處,原為英國情報機構海外諜報系統,1939年改組,歸國防部領導。

聯合情報委員會 JIC

英國聯合情報委員會(JIC)可以說是所有英國特工的絕對頂頭上司,因為這個由英國頂級情報官、政府高官、內閣大臣等組成的絕密情報機構負責整編統合由英國軍情五處、軍情六處、國防情報局和提供的情報素材,然後再把整理出來的東西上報給英國首相,作為首相制定國策的根本依據。

國防部情報局 DIS

總部設在倫敦牛津街凱琴武德公寓內,擁有1000多名軍職人員。其主要任務是:搜集軍事方面的情報,如外國的核武器、彈道導彈系統、場和基地的指揮與控制機制、軍械與彈葯、防空、雷達、電信、民間防務、運輸系統、供能與供水等防務系統方面的技術專業情報。
該局下設5個處:
1.情報服務處:負責情報的綜合和整編。
2.管理和供給處:負責行政事務。
3.科技情報處:負責科技情報的綜合和整編。
4.經濟情報處:負責軍費、武器交易等情報的搜集。
5.後勤管理處:負責後勤供應。

美國:
中央情報局 CIA

成立於1947年,直屬國家安全委員會,主要任務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外國政治、文化、科技等情報,協調國內各情報機構的活動,向總統和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報告和資料。

聯邦調查局 FBI

美國司法部所屬情報機構,1908年成立。除了根據有關立法和其他情況而歸其他機構管轄的許可權外,有權調查一切違反聯邦法律的行為。

國家安全局 NSA

美國國家安全局是根據杜魯門總統1952年11月的秘密指示成立的,總部設在馬里蘭州的米德堡。

1978年,國防部建立中央安全局(central security service),它是美國的絕密情報機關,由國家安全局局長兼任中央安全局局長。
國家安全局包括下列主要部門:無線電和無線電技術偵察局,政府通信、遠距離通信和電子計算機設備安全局,科研和試驗設計局,計劃局和總務局等。國家安全局共有2.5萬人左右。年預算經費100多億美元。人員編制和預算撥款都比中央情報局多。該局總部有一流的密碼編制家和數學家,並備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計算機。
國家安全局擁有遍布世界各地固定的和機動的無線電攔截和定位站及中心(包括美國駐各國使館),還負責協調美國情報部門的電子間諜活動,並同北約國家的無線電偵察和無線電諜報機關進行合作。
國防部中央安全局的任務是保障電訊安全和收集國外情報;藉助地面、海上、空中和宇宙手段進行全球無線電和無線電技術偵察;負責破譯世界各國的密碼信息;編制美國國家機關和五角大樓秘密線路中使用的密碼並保持密碼的穩定;控制著整個間諜衛星網和世界各地的監聽站。

以色列:
摩薩德

意為以色列國家特工部,是世界上最先應用電腦技術的情報機構,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合作密切,但以色列從未公開承認摩薩德的存在。摩薩德」是伴隨著「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發展和以色列國的成立而形成的。在以色列獨立以前,巴勒斯坦地區有一個猶太秘密軍事組織「哈迦納」(意為「防務」),這個組織是為了專門、有組織地向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秘密購買武裝、偷運武器和組織非法移民而成立的,而為這些活動收集情報的則是一個附屬「哈迦納」的「沙亞」情報機構。

美國諜報機構縱覽:
當前美國有16個情報機構,國家情報主任辦公室(ODNI)是協調機構. 國家情報主任(DNI)取代了中央情報主任(DCI)作為美國情報界總領導,但各情報機構具體業務向其部門內主官負責.比如,軍方情報機構頂頭上司是主管情報的副國防部長.
中央情報局(CIA),從事對外情報與秘密顛覆行動.
國防情報局(DIA),隸屬於國防部(DOD),從事外軍情報活動.
國家安全局(NSA),隸屬於DOD,從事電子通信偵察.NSA在美軍內部機構是中央安全署(CSS).
國家偵察局(NRO),隸屬於DOD,從事間諜衛星偵察.
國家地理情報局(NGA),隸屬於DOD,從事軍用地圖繪制.
反情報駐外活動(CIFA),隸屬於DOD,是一個對外保密的黑項目,從事反情報活動.
陸軍參謀部二部(G-2),擔負陸軍戰術情報任務.
海軍情報局(N-2),擔負海軍戰術情報任務.
空軍情報局(AIA),擔負空軍戰術情報任務.
海軍陸戰隊總部情報處(HQMC DirInt),擔負海軍陸戰隊戰術情報任務.
能源部(DOE)下屬情報局,從事核武器與能源情報活動.
聯邦調查局(FBI)下屬國家安全分部(NSB),從事反情報與反恐怖活動.FBI本身隸屬於司法部(DOJ).
毒品管制局(DEA)下屬國家情報處,從事稽毒情報活動.DEA本身隸屬於DOJ.
情報研究局(BIR),隸屬於國務院(DOS),從事外交情報活動.
財政部下屬情報分析處.
國土安全部(DHS)下屬情報分析處.
海岸衛隊總部情報處,隸屬於DHS,擔負海岸衛隊戰術情報任務.

隸屬於國防部(DoD--Department of Defense)的情報機構(8個):
DIA--The 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國防情報局
由一名三星上將(three-star military officer)領導,主要負責美軍作戰情報工作,包括敵方軍情的收集,危機評估,武器狀況的評估與發展計劃制定等。屬直屬作戰支援局(Combat Support Agency)

NSA--The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國家安全局
1952年根據杜魯門總統的親自指示建立,負責通訊領域情報的收集、解讀、評估等。其工作分為兩類:國外信號情報--foreign signals intelligence (SIGINT) 與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 (INFOSEC)。1986年更依法成為直屬作戰支援局(Combat Support Agency)之一。

美國司法部(DoJ--Department of Justic)並不是司法機構,而是行政機構的一個部門。實際美國除行政機構外,三權的另兩權--司法與立法並無自己的龐大行動機構,司法機構只有法官及其助理人員,靠法庭行使權威,立法更是只有議員及其助手,其行動也限於制定法案及聽證(Hearing or Testimony)。當然,這兩種行為也因此被賦予了極大的效力與權威,絕不亞於行政行為,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柒』 美國國家地理情報局是做什麼的呀

它是美國戰略情報機構,負責收集、整理和發布空間信息,目前主要服務於國防攻略決策。

『捌』 各國情報機關的縮寫是什麼

「梯隊」間諜系統 ECHELON

「梯隊」間諜系統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五國「梯隊」組成。其核心部位在美國西弗吉尼亞的舒格格羅夫、華盛頓的亞基馬和英國的兩個空軍基地內。這兩個由美國國家安全局控制的絕密地面站各有分工:舒格格羅夫地面站內大大小小的碟形天線負責截收國際通訊衛星的信號,全世界134個國家通過國際通訊衛星進行的電話、電報和計算機通訊都有可能被這個地面站截收。

美國情報機構

當前美國有16個情報機構,國家情報主任辦公室(ODNI)是協調機構. 國家情報主任(DNI)取代了中央情報主任(DCI)作為美國情報界總領導,但各情報機構具體業務向其部門內主官負責.比如,軍方情報機構頂頭上司是主管情報的副國防部長.
中央情報局(CIA),從事對外情報與秘密顛覆行動.
國防情報局(DIA),隸屬於國防部(DOD),從事外軍情報活動.
國家安全局(NSA),隸屬於DOD,從事電子通信偵察.NSA在美軍內部機構是中央安全署(CSS).
國家偵察局(NRO),隸屬於DOD,從事間諜衛星偵察.
國家地理情報局(NGA),隸屬於DOD,從事軍用地圖繪制.
反情報駐外活動(CIFA),隸屬於DOD,是一個對外保密的黑項目,從事反情報活動.
陸軍參謀部二部(G-2),擔負陸軍戰術情報任務.
海軍情報局(N-2),擔負海軍戰術情報任務.
空軍情報局(AIA),擔負空軍戰術情報任務.
海軍陸戰隊總部情報處(HQMC DirInt),擔負海軍陸戰隊戰術情報任務.
能源部(DOE)下屬情報局,從事核武器與能源情報活動.
聯邦調查局(FBI)下屬國家安全分部(NSB),從事反情報與反恐怖活動.FBI本身隸屬於司法部(DOJ).
毒品管制局(DEA)下屬國家情報處,從事稽毒情報活動.DEA本身隸屬於DOJ.
情報研究局(BIR),隸屬於國務院(DOS),從事外交情報活動.
財政部下屬情報分析處.
國土安全部(DHS)下屬情報分析處.
海岸衛隊總部情報處,隸屬於DHS,擔負海岸衛隊戰術情報任務.

CIA美國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的簡寫。其主要任務就是收集、評估和散布國外情報,以幫助美國總統和高級政府政策制訂人在國家安全方面做出正確的決定。CIA在總統的授權下也可以參與秘密行動。不過它不參與政策指定。而且CIA的間諜不允許參與國內的事務和暗殺行動,盡管CIA也因為參與了這兩種事兒而受到指控。就像美國政府的其他部門一樣,CIA也有一套彼此制衡的系統。在執行方面,CIA需要向三個單位匯報工作——國家安全理事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總統的國外情報咨詢委員會(Foreign Intelligence Advisory Board)以及情報監督委員會(Intelligence Oversight Board)。美國國家安全理事會(NSC)是由美國總統、副總統、國務卿和國防部長組成。

NSA 美國國家安全局是根據杜魯門總統1952年11月的秘密指示成立的,總部設在馬里蘭州的米德堡。 1978年,國防部建立中央安全局(central security service),它是美國的絕密情報機關,由國家安全局局長兼任中央安全局局長。國家安全局包括下列主要部門:無線電和無線電技術偵察局,政府通信、遠距離通信和電子計算機設備安全局,科研和試驗設計局,計劃局和總務局等。國家安全局共有2.5萬人左右。年預算經費100多億美元。人員編制和預算撥款都比中央情報局多。該局總部有一流的密碼編制家和數學家,並備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計算機。國家安全局擁有遍布世界各地固定的和機動的無線電攔截和定位站及中心(包括美國駐各國使館),還負責協調美國情報部門的電子間諜活動,並同北約國家的無線電偵察和無線電諜報機關進行合作。

FBI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於1908年成立,原名司法部調查局,1924年改為現名。它原是美國司法部下屬的主要為執法收集情報的部門。近年來權力有所擴大,主要負責美國國內的反間諜和重大刑事案件偵破工作。2002年5月30日,美國政府宣布取消對聯邦調查局原定的一些限制,擴大這個機構在國內調查和監視公眾的權力,以進一步防範和打擊恐怖活動。根據政府新的授權,聯邦調查局特工以後可以對國內任何網際網路站、圖書館、教堂、公眾集 會甚至政治組織進行監視。同時,聯邦調查局在國內的各分支機構可以不必經過總部同意就啟動有關調查程序。 聯邦調查局局長由總統任命,並經參議院批准,任期10年。聯邦調查局主要職責包括同犯罪團伙、恐怖活動和外國間諜作斗爭。協助各州和地方警察確認和追蹤州與州之間的逃犯,發布有關最嚴重的通緝犯的消息,並提供尋找罪犯方面的訓練和研究。該局總部設在華盛頓,下設10個由助理局長擔任領導的職能部門,分管鑒定、訓練、刑事調查、技術服務等工作,並在全國59個城市設立外勤辦事處及從屬於它們的400多個「地方分局」,還有分布在世界22個國家的駐外機構,執行總部分配的任務。該局有工作人員2萬多名,其中8600多人是外勤人員。每年的預算為23億美元。該局建有刑事犯罪「科學實驗室」、「中央指紋檔案館」和專門訓練高級特工人員和警察的「學院」。

英國情報機構

MI5英國軍事情報第五處簡稱MI5,是歷史悠久的英國情報機構,許多間諜小說都以軍情五處作為描寫對象。英國軍情五處是世界上最具神秘色彩的諜報機構之一。1905年英國陸軍大臣R·B·霍爾丹實施的軍隊改革促使軍事情報部門的成立。但是總參謀部為情報部門的歸屬問題卻爭論不休,爭論的結果導致MI5軍情5處的成立,它起先歸屬於陸軍部,後來由外交部接管。軍情五處成立以來,在對付顛覆和恐怖活動上立下累累戰功,一度拯救英國於危亡之中。 英國陸軍情報六局,又稱秘密情報局;軍情六局,縮寫為SIS,代號為MI6。對外又稱「政府電信局」或「英國外交部常務次官辦事處」。西方情報界把MI6看成是英國情報機關的「開山祖師」,從伊麗莎白的開創初期至今,它和它的前身都是嚴格保密的,1909年,英國情報機關改組後,MI6的稱號一直被沿用下來。軍情六局是英國的主要間諜情報機關,它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在國內外搜集政治、經濟和軍事情報,從事間諜情報和國外反間諜活動。

JIC 英國聯合情報委員會(JIC)可以說是所有英國特工的絕對頂頭上司,因為這個由英國頂級情報官、政府高官、內閣大臣等組成的絕密情報機構負責整編統合由英國軍情五處、軍情六處、國防情報局和提供的情報素材,然後再把整理出來的東西上報給英國首相,作為首相制定國策的根本依據。

DIS 英國國防部情報局總部設在倫敦牛津街凱琴武德公寓內,擁有1000多名軍職人員。其主要任務是:搜集軍事方面的情報,如外國的核武器、彈道導彈系統、場和基地的指揮與控制機制、軍械與彈葯、防空、雷達、電信、民間防務、運輸系統、供能與供水等防務系統方面的技術專業情報。該局下設5個處: 1.情報服務處:負責情報的綜合和整編。2.管理和供給處:負責行政事務。3.科技情報處:負責科技情報的綜合和整編。4.經濟情報處:負責軍費、武器交易等情報的搜集 5.後勤管理處:負責後勤供應。

蘇聯俄羅斯情報機構
KGB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間蘇聯的情報機構。前身為捷爾任斯基創立的「契卡(Cheka 是全俄肅反特別委員會的俄文簡稱)克格勃的職權領域大致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的反間諜部門相當。在1930年代,由亞戈達和葉若夫領導的內務人民委員部成為「大清洗」的工具。冷戰期間,「克格勃」的職能過大, 涉及國內所有領域,凌駕於蘇聯黨和政府之上,在國際上也成為紅色恐怖的代名詞。1954年成立,前身為蘇聯內務部的國家安全局,內設7個獨立管理局和6個獨立部,1991年12月隨蘇聯解體而解散,但俄羅斯聯邦成立國家安全部後繼承了"克格勃"的對外情報工作。
GRU 格魯烏,是蘇軍總參謀部情報部的簡稱,其歷史就目前而言顯得十分混亂。究其原因倒不光在於GRU本身曾經幾度沉浮,更主要的是自它誕生以來--就像一位格魯烏的叛逃者所寫的那樣--格魯烏就一直是「蘇聯所有情報機構中最機密的一個」格魯烏總部設在莫斯科市阿爾巴特街的蘇(俄)軍總參謀部內,代號是44388軍事部。總部內約有5000餘人,派到外國的諜報人員另有一千三、四百人,估計各類人約10萬人,每年經費預算為15億美元。格魯烏的人事權、對外間諜情報活動的計劃和安排等,都要受到克格勃的監督與控制。

目前,俄羅斯的情報機構有聯邦國家安全局、聯邦政府聯絡和情報局、聯邦對外情報局、總參謀部軍事情報總局、商船偵察隊、軍兵種和作戰部隊的情報機關及俄羅斯的私人情報機構和情報個體戶等等。

聯邦國家安全局(FSB,中文音譯為「弗斯勃」), 1991年5月5日,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與原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克留奇科夫,共同簽署了《關於建立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協議》。在這個協議簽署的第二天,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委員會(簡稱俄聯邦克格勃)正式成立。1991年11月26日,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改為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局,該局是維護俄羅斯國家安全所有力量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聯邦政府聯絡和情報局 1993年8月,葉利欽利用原克格勃的其他機構的人員,組建了一個新的安全機關,直接由總統本人領導,它就是聯邦政府聯絡和情報局,這個局實際上就是原克格勃第八局。 聯邦政府聯絡和情報局配備有進行電子竊聽和搜集情報的先進裝備,葉利欽在同俄羅斯前議長哈斯布拉托夫等人進行權力斗爭時,就使用過這種技術。蘇聯解體後,這個葉利欽親自統帥的情報機關的改組,首腦人物的變更就像天氣一樣變化無常。幾經折騰後,俄羅斯的情報機關大大被收縮,克格勃90%的人員被裁減。據說,原克格勃布建的許多國家情報網已完全撤銷,整個俄羅斯的情報工作,特別是對外情報工作,和原來的蘇聯相比呈明顯的退步趨勢。

聯邦對外情報局 1991年12月,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下令將剛剛組建的中央情報局改名為俄羅斯聯邦對外情報局。俄聯邦對外情報局受總統和政府直接領導,其任務是負責國外的情報搜集工作。由於俄聯邦對外情報局的工作對象和范圍主要在國外,它完全是非政治化、專業化的機構,只為社會安全服務,不為任何個人和政黨服務。1992年12月,該局和工作發生了兩大變化,一是實行了議會監督,情報機構必須在法律范圍內工作;二是情報機構非政治化。近幾年,其部門縮短了戰線,減少了對西方國家的情報活動,把重點轉到可能對俄羅斯有威脅的國家,包括現獨聯體國家。

俄羅斯總參謀部軍事情報總局簡稱為「格魯烏」,它與經過改組和受到公眾監督的克格勃有所不同,它並沒有因蘇聯的解體而受到影響。 目前該局擁有24個訓練有素的特種突擊旅,人數總計約3萬人。其主要任務是威懾和阻止突然襲擊,並對敵後進行打擊。主要基地設在俄羅斯梁贊州的丘奇科沃市。「格魯烏」下設的特種部隊是俄軍中除了「阿爾法」之外的一支赫赫有名的特種部隊,在蘇聯解體前一直處於保密狀態,近幾年它才剛剛被人們所了解。 「格魯烏」特種部隊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其軍事偵察、作戰能力突出,在蘇聯阿富汗戰爭中,「格魯烏」特種部隊共損失191人,而消滅了5000多名阿富汗聖戰者,繳獲的武器足夠裝備一個師。蘇聯解體後,「格魯烏」特種部隊先後平定了衣索比亞、安哥拉、阿富汗、南斯拉夫、伊拉克、車臣及其他熱點地區的沖突,共有692人被授予蘇聯英雄和俄羅斯聯邦英雄的稱號。

商船偵察隊 俄羅斯商船偵察隊是俄羅斯情報機構中最鮮為人知,但也許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俄羅斯商船偵察隊的主要任務,是專門搜集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活動的美國核潛艇的情報,並把情報轉給莫斯科的軍事情報機構。
軍兵種和作戰部隊的情報機關 俄羅斯軍隊中的陸、海、空三軍司令部內部都設有軍事情報部。這些情報部門的活動,要接受總參情報部第五局的監督和指揮,所獲得的一切情報資料亦要上送給總參情報部。而海軍情報部有一定的獨立性,在對海洋偵察衛星的發射和使用上,無需得到總參謀部的批准。各作戰部隊軍區的情報部的主要任務是搜集作戰情報,搜集和掌握關於合成軍團的各個軍種、兵種獨立或聯合作戰的有關戰役情報,以及保障師級以下各個單位進行戰斗所需的各種戰術情報。各軍隊、兵種的情報部,主要負責搜集、掌握與本軍種、兵種有關的情報,並配有完成這些情報任務的各種偵察手段。

私人情報機構和情報個體戶 蘇聯解體及克格勃解散後,成幹上萬的前克格勃官員,以自己的情報專長下海經商,成為俄羅斯經濟領域中十分引人注目的「景觀」。他們創辦的公司大多是人稱之為「保安公司」的私人情報機構,經營安全保障、情報咨詢、情報合作、反經濟間諜等方面的業務,向顧客提供商業和市場情報信息,為西方企業調查其俄羅斯合夥人的情況(財力、債務、個人愛好乃至私生活等),提供有關俄羅斯工業發展趨勢和政治穩定程度的分析報告等。

以色列情報機構

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MOSSAD)善於利用高技術進行情報收集,甚至美國白宮、國務院的電話,摩薩德均能獲取。摩薩德的全稱是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它正式成立於1951年初,前身原屬外交部政治司。它的眼線遍布對方的中樞高層,知己知彼使以色列國防軍如虎添翼。50年代,它首先搞到赫魯曉夫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美國公布後震動全球。60年代,摩薩德跨國跟蹤,把二戰中屠殺猶太人的戰犯艾希曼從阿根廷抓回以色列受審。1966年,它又從伊拉克偷走最先進的米格21戰機。摩薩德還組織突擊隊遠程奔襲烏干達首都恩德培機場,成功解救100多名人質,自己只損失了1人。摩薩德和美國中央情報局、英國軍情5局、蘇聯克格勃被公認為全球諜海4強。

法國情報機構
Direction de la Surveillance Territoire(DST),領土監視局,隸屬於國家警察,國家警察本身則屬於內政部管制。DST執行反情報反恐怖使命。
Direction Générale de la Sécurité Extérieure(DGSE),對外安全總局,屬於國防部管制,從事對外國情報活動。
Direction Renseignement Militaire(DRM),軍事情報局,也屬於國防部管制,從事軍事情報活動,同時負責電子通訊監聽。
Direction de la Protection et de la Securite de la Defense(DPSD),國防保衛安全局,國防部下屬的另一個單位,搞法軍內反情報的。

德國聯邦情報局 簡稱BND,這是聯邦德國於1956年4月在美國支持下,按中央情報局的旨意和模式成立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聯邦調查局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在聯邦德國的翻版。

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 簡稱BFV,它是以聯邦憲法設置的反間諜和反恐怖主義活動的機關,故名聯邦憲法保衛局。創建於1950年9月,隸屬於聯邦內政部。它的主要任務是搜集和分析涉及國家安全的情報,偵破國內的間諜、特務、顛覆、破壞、暗殺等活動,並參與制定各項保密制度和措施以及對身居要職的政府工作人員的政審工作。1972年8月以後,監視外國秘密情報機關和外國激進團體在聯邦德國的行動也納入該局的職責范圍。恐怖活動和新納粹活動的威脅增加後,該局又增加了這方面的國外防衛任務。1990年10月30日德國統一後,特別是由於東歐的劇變,使得聯邦憲法保衛局把原來對付東歐和蘇聯的力量轉移到對付恐主義組織、有組織犯罪集團、販毒以及被禁止的技術出口等方面來。

日本情報機構

日本政府和軍隊各擁有一套情報系統。目前,日本政府的情報部門主要有:內閣情報調查室、公安調查廳、警察廳、情報調查局等。

內閣情報調查室是日本的最高情報機關,簡稱「內調」。它是在美國中情局的授意下於1952年4月成立的,當時定名為「內閣調查室」,直屬內閣官房長官領導,1987年7月1日改為現名。目前其主要任務是,搜集中國、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的情報,並綜合其他政府情報機關提供的情報,整理後直接上報總理大臣,協助其制定外交和國防政策。它的情報既有來自軍方渠道的秘密信息,又有來自新聞媒體、公開出版物等的公開資料。國際情報界專家指出,一些日本駐外機構人員、出境旅遊者、參加國際會議的專家學者等,其中有人打著各種合法的旗號,為內閣情報調查室搜集機密情報。有時,「內調」的情報搜集力度是很大的。據日本媒體報道,凡出國旅行後向「內調」提供「專題報告」的專家、學者,都將予以重獎。1987年,一名日本海上自衛隊武官和一名日本商人到蘇聯「旅遊」,但在「觀光」的過程中,他們行動詭秘,引起了克格勃的注意。蘇聯政府隨後以「涉嫌從事間諜活動」之名將他們驅逐出境。此後,克格勃加強了對日本遊客的監控力度。

公安調查廳是法務省下屬的情報機構,1952年成立。它在表面上打著「防止破壞、維護國家安全」的旗號,而實質上卻是一個地道的間諜機構,並作為美國情報部門的一個下級和協作組織而存在。公安調查廳的業務范圍十分廣泛,不僅搜集有關國家共產黨、國內在野黨的情報,監控執政黨內部的派系斗爭,還搜集外國特工的反間諜情報。

警察廳隸屬於國家公安委員會。它主要負責國內的政治、刑事案件的偵破;對僑居日本的外國僑民進行監視;執行反情報和反間諜任務。

經濟間諜招數多 據西方媒體報道,日本現在已建立起一個全球經濟情報網,專門搜集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科技等方面的情報。目前,日本經濟情報機構有兩個:一是歸科技廳領導的「科技情報中心」;二是隸屬於經濟產業省的「經濟組織 聯合會」,負責制定計劃,掌管日本商業情報網。日本在海外的8000餘家企業中,有1000餘家設有情報機構,每天傳遞的情報信息量多達6000餘頁。據估計,在日本產業界聚集著許多商業間諜,僅在東京就有380家專門竊取企業秘密的偵探機構。日本於1982年組建了專為日本各公司培養間諜和反間諜人員的產業保護學院。日本商業間諜搜集經濟情報的手段十分高明。據報道,日本經濟情報人員為大量收集素材,博覽眾收,有時甚至把一些大飯店的菜單都翻譯成日語,作為資料留存。

諜報能力不斷看漲 二戰後很長一段時期,日本在情報工作上一直依附於美國,主要依靠美國向其提供政治和其它方面的情報與情報分析成品。日本目前還未擁有間諜衛星,大量情報必須依賴於美國衛星提供,日本情報部門經常感到非常被動。不久前,一家美國網站公布了600多名日本情報機構特工的名字,並稱日本情報部門是「世界上最無能的情報機構」。日本情報官員感到很沒面子,反思說,這都是情報體制不健全、過分依賴美國惹的禍。

冷戰結束後,為適應形勢,一些日本高官提出,日本的情報機構和情報工作需要進行戰略性調整。加上美日矛盾日益突出,兩國在政治、經濟上的摩擦越演越烈。因此,想「從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發展」的日本不願過分依賴於美國的施捨。日本改組和發展其情報工作勢在必行。

為此,日本內閣情報調查室計劃在2002年至2007年發射8顆間諜衛星,重點搜集海外情報。其中,2005年發射的兩顆間諜衛星將分別安裝先進儀器,以提高對地面拍攝照片的能力。2007年發射的兩顆間諜衛星將具有更高的解析能力,能夠分辨地面更小的物體。去年下半年,日本海岸警衛隊決定花數千萬美元購買兩架遠程偵察機。它可從日本飛到馬六甲海峽再返回日本。這種遠程偵察機憑借一系列感測器,可以在不進入別國領空的情況下進行空中照相偵察,截收電子信息,甚至可以看到小的隱形目標。專家指出,日本將因而大大增強情報收集能力。此外,日本外務省和防衛廳最近還制訂了一整套情報系統改革計劃,重點著眼於培訓熟練的情報分析人員,並將投人大量資金改善人力情報和電子情報的搜集能力。

越南情報機構
(一)越南諜報局

越南諜報局是越南的主要情報機關,也叫派遣局,簡稱「基伊德」(gid),代號為k49。它名義上是內務部的一個下屬機構,實際上歸越共中央政治局直接領導。其主要職責是負責對外間諜情報活動,協調各情報機構工作。主要利用外交、外貿、交通、郵電和其他一些政府部門對國外進行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的情報搜集和分析,在上報越共中央政治局的同時,對國內的間諜情報系統進行協調,並發出指令。

「基伊德」的所屬機構按地區與業務分為12個房(處),即中國房,美國房,寮國房,泰國房,柬埔寨房,歐洲房,日本、香港、台灣房,非洲房,訓練房,技術房,機要通訊房和反間諜房。該局有很大的特權,可以為情報活動而對除國防部以外的政府的所有26個部發布命令和指示。

(二)內務部

越南內務部是越南的主要情報和反間諜保安機關,它屬於越南政府系列。其主要任務是: (1)負責搜集國外政治、經濟及重要軍事情報,對外進行間諜情報活動,以及反間諜工作。 (2)控制國內政局,維持社會治安,注意黨內、國內動態,同一切危害國家安全的言行作斗爭。 (3)負責黨內領導人的警衛工作,負責對要害部門的安全保衛。 (4)執行越共中央政治局所交給的特殊任務。

6個廳是技術廳、培訓廳、機要檔案廳、組織人事廳、辦公廳、刑事教改廳。其中技術廳是負責技術偵察活動的專門機構。代號為ct。。它負責對國內外書信的檢查,電話竊聽,截獲空中外交電訊,偽造證件和偵察技術鑒定等。

(三)軍事情報系統

1.越南人民軍總參謀部情報局

該局是越南軍事情報系統的最高領導機關,隸屬國防部,直接受中央軍委領導。它負責全面管理越軍軍事情報系統的工作。 總參部情報局下設處,如特工軍事情報作戰處、技術偵察處、諜報處、武官業務處、情報整理處、檔案資料處、政治處、行政處、技術處等,還設有一所情報訓練學校。

2.各軍兵種情報機構

越南的軍區、軍兵種均設有情報處,任務是負責搜集本系統所需要的戰術、戰役情報,其中重要的情報,要上報總參謀部情報局進行統一處理。總參謀部情報局對各軍兵種的情報處負責業務指導,制定和審定搜集情報或進行偵察的計劃。軍兵種的情報機構有:空軍情報處、海軍情報處、防空軍情報處、各軍區情報,處、特工部隊司令部。特工部隊司令部是國防部的一個下屬機構,負責領導全軍的特工部隊,而特工部隊則是越軍進行地面偵察活動的重要力量。

烏克蘭國家安全局

1991年9月20日,烏克蘭正式獨立後不久,烏克蘭最高蘇維埃?穴又稱烏克蘭議會?雪通過並發表了一項特別決議:創建烏克蘭自己的安全機構,以取代前蘇聯克格勃在烏克蘭的分支機構。一開始這個機構的名稱叫「烏克蘭情報局」,隨後改為「烏克蘭安全局」。1992年3月,烏克蘭議會通過了《烏克蘭國家安全局法》,使它有了一個法定的名稱,叫「烏克蘭國家安全局」,置於總統和議會的雙重領導之下,因此議會專門成立一個「國防和國家安全委員會」,指導和監督情報部門的工作。
前蘇聯時期,克格勃烏克蘭分支機構下設:對外情報局、反間諜局、軍事反間諜局、反腐敗局、技術支援局、文件檔案局、通報分析局、通訊安全局、電子情報局、警備局、人事局和其他有關局。
烏克蘭國家安全局創建後,保留了原機構中的大部分建制,將通訊安全局、電子情報局和警備局分離出去,成為獨立機構,或歸屬其他部門。其基本工作職能是在國內確保烏克蘭社會政治局勢的穩定,防止任何政治力量和社會組織進行反憲法的活動,負責境外的情報搜集工作、打擊有組織犯罪和政府各級機關中的瀆職、貪污、受賄等內部犯罪行為。

埃及情報總局

埃及情報總局被公認為「非洲最先進的情報機構」之一,在與以色列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情報總局為埃軍提供了大量軍事情報,使埃軍得以闖「火陣」,破「沙堤」,一舉突破巴列夫防線,並全殲王牌90裝甲旅,令世界各國同行們刮目相看。
在戰火中誕生的情報總局是埃及主要的諜報機構,前身是1954年3月創建的情報總署,隸屬內政部。該局直接向總統匯報工作,總統親自過問業務活動,下達各種任務。情報總局從總統辦公室領取經費,擁有很多特權,由軍方或警方高級官員擔任領導人,建有自己的間諜培訓學校。其主要職責是搜集、分析、提供國內外秘密情報,協調埃及各諜報機構的情報工作,開展反情報活動。它重視公開情報研究,設置了專門的研究機構,注意發揮專家、學者們的作用,獲取了一批戰略情報。

澳大利亞秘密情報局

在澳大利亞所有的情報機構中,秘密情報局是保密程度最高的情報單位。該機構主要負責向海外派遣間諜。直到1977年,澳大利亞政府才正式對外承認該機構的存在。2001年,秘密情報局取得相應的法律地位。
該機構之所以保密,一方面是因為所處的文化環境,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向海外派遣間諜收集「人力情報」——而且經常利用非法手段獲取情報。隨著形勢的發展,秘密情報局又被賦予新的任務,他們不光要收集情報,還要參與反走私及反恐怖活動。

巴基斯坦情報局

該局擁有3500人,主要負責巴基斯坦國內外的情報收集工作。情報的匯報順序是局長直接向總理、總統匯報。

『玖』 特務的各國主要情報部門

中央情報局(CIA) ,從事對外情報、顛覆、暗殺、爆炸等恐怖活動。
國防情報局(DIA),隸屬於國防部(DOD Department of Defense 美國國防部),從事外軍情報活動.
國家安全局(NSA),隸屬於DOD,從事電子通信偵察.NSA在美軍內部機構是中央安全署(CSS).
國家情報局(NRO),隸屬於DOD,從事間諜衛星偵察.
國家地理情報局(NGA),隸屬於DOD,從事軍用地圖繪制.
反情報駐外活動(CIFA),隸屬於DOD,是一個對外保密的黑項目,從事反情報活動.
陸軍參謀部二局(G-2),擔負陸軍戰術情報任務.
海軍情報二局(N-2),擔負海軍戰術情報任務.
空軍情報處,(AIA),擔負空軍戰術情報任務.
海軍陸戰隊總部情報處,(HQMC DirInt),擔負海軍陸戰隊戰術情報任務.
能源部(DOE)下屬情報局,從事核武器與能源情報活動.
聯邦調查局(FBI)下屬國家安全分部(NSB),從事反情報與反恐怖活動.FBI本身隸屬於司法部(DOJ).
毒品管制局(DEA)下屬國家情報處,從事稽毒情報活動.DEA本身隸屬於DOJ.
情報研究局(BIR),隸屬於國務院(DOS),從事外交情報活動.
財政部下屬情報分析處,從事財政信息分析
國土安全部,(DHS)下屬情報分析處.
海岸衛隊總部情報處,隸屬於DHS,擔負海岸衛隊戰術情報任務.
特勤局,(U.S.S.S)是美國聯邦政府的執法機構,隸屬於美國國土安全部。 契卡(內務人民委員,KGB前身)
克格勃(KGB,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
SVR(俄羅斯對外情報局)
格魯烏(GRU,俄羅斯總參軍事情報總局)
聯邦國家安全局(FSB)
俄羅斯聯邦內務部(RFMIA)
聯邦政府聯絡和情報局(原克格勃第八局)
聯邦對外情報局
商船偵察隊(專門搜集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活動的美國核潛艇的情報,並把情報轉給莫斯科的軍事情報機構)
私人情報機構與情報個體戶 軍情五處(MI5)
軍情六處(MI6)
英國秘密情報局
國防情報局(DIS)
政府通信總部(GCHQ) 明朝: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
清代雍正年間的粘桿處
國民黨:
中統局/C.C→黨員通訊局(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軍統局→國防部保密局(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中華復興社(藍衣社)
汪偽國民政府:76號
中國共產黨:中央特科(1927—1935)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政治保衛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MSS)、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二部 特高課(特別高等警察)
內閣情報調查室(CIRO)
國際情報統括官組織(IAS)
公安調查廳(PSIA)
情報本部(DIH)
日本外務省國際情報局 朝鮮國家安全保衛部
朝鮮人民軍保衛司令部 革命衛隊情報機構
伊朗軍事情報局
伊朗政府情報部
「巴斯支」情報機構
警察情報機構
伊朗國家安全部/VEVAK HVA(國外情報部)
斯塔西 聯邦情報局(BND)
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BFV)
聯邦國防軍情報局(ANBW)
聯邦信息安全局(BSI) 摩薩德(Mossad,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
辛貝特(Shin Bet,以色列國家安全總局)
阿曼(Aman,軍事情報局) 國防情報局(DIA)
印度調查分析局(RAW)
情報局(IB) 三軍情報局
情報局(IB)
軍事情報局(MI) 法國部際情報委員會(法國最高的情報協調機構,受總理直接控制。)
對外安全總局(又稱第七局、法國國外安全總局、法國國外情報局。總部設在巴黎第20區圖爾威爾游泳池附近的莫蒂埃舊兵營里,故有「游泳池」的代稱)
法國領土監護局(DSF)
法國普通情報局(又稱情報局,是內政部下屬的司局級機構。)
電話偵控部
國防部情報局/法國總參二局
軍事情報局
電子情報旅 民主安全情報局(SISDE,已於2007年8月1日由AISI取代)
軍事安全情報局(SISMI)
調查和特工中央局 對外情報局(AW)
國內安全局(ABW)
軍事情報局(WSI) 越南諜報局/派遣局,(簡稱「基伊德」(gid),代號為k49。)
內務部
越南人民軍總參謀部情報局 南非保密局(SASS)
國家情報局(NIA)
南非國防軍情報處(SANDF-ID) 加拿大/加拿大安全情報局CSIS
新加坡/ISD
土耳其/JITEM
巴西情報局/ABIN

『拾』 美國國家安全局、中央情報局、國防情報局、國家偵察局、國家地理情報局,那一個情報機構在美國最有影響力

美國復中央情報局 簡稱制CIA 美國國家安全局簡稱NSA 美國聯邦調查局簡稱FBI
從大到小排 CIA FBI NSA
CIA主要負責處理軍事政治經濟上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 它在全球都有特工 他們也有一定的權力去制約美國軍隊 CIA有需要 美軍或者FBI 或者 NSA都要協助
FBI主要負責刑事犯罪 他在很多國家設有分部 就相當於國際刑警啦 他就是一種特殊的警察 他負責培訓警察 也自己出動去抓捕普通警察抓不到的人 裝備也比警察好得多
NSA 主要工作是為 CIA FBI 和白宮 提供情報
至於CIA和NSA經常鬧矛盾可能是 因為CIA也有收集情報的職能 CIA和NSA得工作有一定程度上的重合 所以工作上的分歧是難免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