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營地
Ⅰ 福建最美的島嶼,中國最好的野外宿營基地,是海上明珠嗎
大海包圍之中的海島,最缺的往往就是淡水。大嵛山島最高海拔541.3米,地下仍泉涌不斷,風光旖旎的大嵛山島被稱為“海上明珠”。專家說,這里獨特的地理條件,為“海上天湖”和“南國草場”的形成埋下伏筆。草場露營、游歷鳥島。原生態美是大嵛山的最大看點。“真是太神奇,太美了,吹著南國海島的海風,枕著北國萬畝草場入眠,這里可以說是中國最佳野外宿營基地。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走走停停,偶遇了一些同行的人,後來我們停下來拍照的時候,他們先走了。好在山上只有一條路,否則,我們可能會哭暈在山上。事實證明我們的固執給了我們最好的回報,看到截然不同的美麗風景。在山頂歇息了一會,擔心太晚,就啟程下山了。在下山的途中,看到了之前在鎮海角沒追到的日落,感覺完成了人生一大目標。
其實旅行就是從自己生活的城市輾轉到別人生活的城市,去看一看人來人往,日出日落。而對於我而言,從小就對大海有著無比的嚮往,嚮往大海的廣闊無垠,無邊無際。生需要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不為跋涉千里的嚮往,只為漫無目的的閑逛,不為人山人海的名勝,只為怡然自樂的街景。或走或停,原則就是看心情。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弄明白生活的意義。
Ⅱ 中國首個模擬火星基地選址地在哪
近日消息,我國首個模擬火星基地選址地——大柴旦紅崖
模擬火星駐留體驗將帶給人們一個重要的啟示,即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生活的地球家園是無與倫比的,人類必須高度重視地球環境保護與生態系統建設。「太空探索提供給人類一面審視自己的鏡子,當人們站在模擬火星基地上時,眼中一定是更加開闊的宇宙。」
Ⅲ 曾是西域門戶「咽喉之地」,地處荒涼的敦煌地理位置為何會如此重要
敦煌的地理位置特別重要,是連接中原和西域的咽喉地帶,在古代,敦煌是連接青海、西藏還有甘肅的一個節點,所以那個時候只要佔據了敦煌,就在這三個地方占據了主動。
1、古時候敦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上面我們也說了,敦煌市三個地區的交界處,所以在古時候,敦煌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只要佔領了敦煌,就能阻擋三個地區的攻擊,並且敦煌還在絲綢之路上,河西走廊最邊緣,是一個重要的地區節點,一旦出了敦煌,就離開了古代中國的境內,進如了其他民族的地界,這更加凸顯出了敦煌這個地區的重要作用。
綜上,敦煌在古代之所以地理位置重要就是因為在敦煌這一個地方可以牽制三個地區的侵犯,從而保證中原地區的發展,而且敦煌在當時還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一旦出了敦煌,就進入了域外民族的地盤了。
Ⅳ 中國十大最美山峰,哪些值得去爬一爬
看你要挑戰什麼級別的了,除了泰山、峨眉、黃山可以平時登山旅遊之外,其他的都是探險性質的了。
Ⅳ 中國首個模擬火星基地在哪
9月3日,中國火星村(模擬火星基地)總體方案討論會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召開,會議最終確定了火星村的總體方案,初步估計該項目的總投資將超過4億元。 中國火星村(模擬火星基地)項目選址紅崖,與周邊已開發的自然景觀之間距離適中,緊鄰甘肅-青海旅遊大環線,交通便利。該項目以「荒漠旅遊觀光+外星生活體驗」為發展目標,以「科學+科幻+自然+生態+文化」為設計理念,是我國目前唯一建在野外荒漠地區類火星地貌中的火星科學文化創意休閑基地。
火星村項目選址紅崖,與周邊已開發的自然景觀之間距離適中,緊鄰甘肅-青海旅遊大環線,交通便利,在後續規劃中,將打造「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觀測站+德令哈市天文科普館+兩湖一址(可魯克湖、托素湖、外星人遺址)+小柴旦湖+火星村+大柴旦湖」的核心路線,形成「科學探秘+科幻體驗+荒漠觀光」的特色主題旅遊線路。
Ⅵ 中國最美的十大景區。
答:1、湖北恩施大峽谷——擎天一柱。 這可不是比克布偶的大塊頭中國表親哦!這是屹立在長達108km的恩施峽谷崇山峻嶺之間的一根石灰柱。
2、湖南鳳凰——盡情享受原生態自然。鳳凰吊腳樓式的房屋是中國文藝愛好者的理想居所。古城還有著豐富的苗族和土家族文化,每年都有成群結隊的背包客慕名而至。
3、山西壺口瀑布——中國最為壯觀的瀑布。壺口瀑布是黃河上最大的瀑布,也是中國第二大瀑布。它以其在50元人民幣上的優雅形象在中國享有盛譽。
4、安徽黃山——黃山傳奇。黃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評為「中國最美的山」,它也是許多中國人一生不渝的嚮往。
5、四川九寨溝——中國最美湖泊 。湖水的顏色來源於湖邊風景的倒影,還有湖底的藻類和鈣化的岩石。秋季是游覽九寨溝的最佳時間
6、海南南山海上觀音像——中國比基尼島的朝聖之旅 。站在三亞海灘上向遠處眺望,可以看到世界最大的觀音像,矗立在南山腳下—這是位於中國最南端的山。
7、寧夏沙湖——中國觀鳥的首選之地。每年有各種各樣的遷徙鳥類在寧夏這片濕地棲息,數量多達100萬只。鳥類棲息的時間段分布為4-5月和9-10月。
8、湖北神農架——大腳怪信徒的營地 。過去的100多年裡,400多人聲稱在神農架的叢林里見過大腳怪,但是至今仍未找到確鑿證據。
9、雲南省大理崇聖寺三塔,主塔是在9世紀中葉首次建立的,當時是為了緩解周期性的水患。塔高69米,共有16層,在唐朝算得上是「摩天大廈」了
10、湖南張家界——現實版的漂浮山。實際上詹姆斯卡梅隆導演就是受到武陵源石灰岩柱的啟發,才有了奧斯卡獲獎作品《阿凡達》里潘多拉星球上的漂浮山。
Ⅶ 青島的地理位置、人口和旅遊景點(加急!!!)
青海位於我國西北地區,青藏高原東北部,大部分地區海拔在~5000米之間,面積72.23萬平方公里,人口562.67萬,與甘肅、四川、西藏、新疆接壤。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江河源頭」、「中華水塔」。
青海湖位於青海省東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內,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國家AAAAA級國家自然景區。2006年10月25日,由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被評為「中國最美的五大湖」,煙波浩淼、碧波連天的青海湖就像一盞巨大的翡翠玉盤,鑲嵌在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高山、草原間,構成了一幅群山、湖水、草原相映成趣的壯美風光和綺麗景色,4300平方公里的遼闊水域,天水之間水鳥翔集,藍天白雲和湖光山色相互輝映。最適合的三個旅遊時期分別是,一、每年6月左右,這時西寧會有鬱金花節,在原子城(西海鎮)會有王洛賓藝術節,羔羊節等。還可以在去青海湖的路上繞道去原子城看看,這里以前是兩彈的研發地,可以看到很多有關原子彈的紀念物,這里離青海湖很近,出了西海鎮走東環湖路可以直接到青海湖,但去151較遠,走這條路沿途有「觀景台」「班禪行院」「沙山劃沙」(可以去嘗試,一般從山頂劃一次20元左右)「海神廟」(藏族人祭海的一個地方)等地也是不錯的選擇,走東環湖路,離沙島也很近,沙島上有好都沙雕。二、5~6月間鳥島鳥蛋遍地,繼而幼鳥成群,熱鬧非凡,數里之外,鳥鳴聲可傳入耳際;充滿生機。是青海湖觀鳥最好的時候。三、7~8月的青海湖邊將不但盛開大片的油菜花,而且黃色的花海和一望無際的藍色湖水相配襯,景色絕佳。青海湖邊是遊人最好的扎營地,那時的氣溫不過18℃左右,氣候涼爽宜人。
Ⅷ 中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落地青海:地貌與火星相似
原標題:中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落地青海海西州:地形地貌與火星相似
大柴旦紅崖地區地貌大柴旦紅崖地區地貌
中國科學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主任劉曉群介紹,中國火星村項目選址於青藏高原地區,比鄰河西走廊歷史文化和旅遊熱點區,其國內唯一的火星主題和特製內容尤其是高端休閑體驗等活動,與常規旅遊熱點構成互補,並填補了國內在航天、天文、地理、地質、氣象、新能源等領域一體化科學實踐教育基地的空白,必將成為項目所在地旅遊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增長點和新亮點。
中國火星模擬基地項目旨在營造一個「科學+科幻+自然+生態+文化」的火星文旅創意體驗基地,設計上擬採取「一村兩區、互不可見,通過自然道路連接,與周邊自然景觀有效融合」的空間布局,即項目主體部分由「火星社區」及「火星營地」兩個功能區組成。
文章轉載於澎湃新聞
Ⅸ 中國十大山脈分別是 具體的位置
珠穆朗瑪峰(8844.43米)
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境線上
珠穆朗瑪峰(珠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它的北部在中國西藏定日縣境內(西坡在定日縣扎西宗鄉,東坡在定日縣曲當鄉,有珠峰大本營),南部在尼泊爾境內,而頂峰位於中國境內,是世界最高峰。是中國跨越四個縣的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和尼泊爾國家公園的中心所在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第三的意思。因為在珠穆朗瑪峰的附近還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稱為珠穆朗瑪峰。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第三的意思。因為在珠穆朗瑪峰的附近還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稱為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按2005年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的岩面高為8844.43米,尼泊爾則使用傳統的雪蓋高8848米(29029英尺),2010年起兩國官方互相承認對方的測量數據。除了是海拔最高的山峰之外,它也是距離地心第五遠的高峰。
2.喬戈里峰(8611米)
位於中國、巴基斯坦的國境線。
喬戈里峰,又被稱為K2,海拔8611米,「K」指喀喇昆侖山,「2」是當時它是第二座喀喇昆侖山脈被考察的山峰,喬戈里山峰主要有6條山脊,西北---東南山脊為喀喇崑山脈主脊線。其它還有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上第二高峰,高度僅次於珠穆朗瑪峰,但其攀登難度遠遠高於珠穆朗瑪峰,喬戈里峰被稱為野蠻巨峰,其一直以攀登死亡率超過27%的概率高居登山榜首。「喬戈里」,是藏語,意為「白色女神」。它是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又稱K2峰。喬戈里峰位於北緯35°53′,東經76°31′,坐落在喀喇昆侖山的中段。屬中國的與巴基斯坦交界處,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境內。1954年7月31日, 義大利探險家裡諾·雷斯德里和阿奇里·科帕哥諾尼首先登頂。喬戈里峰是國際登山界公認的八千米以上攀登難度最大的山峰,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座沒有冬攀成功的8000米級獨立山峰。
3.貢嘎雪山(7556米)
位於四川省康定以南,是大雪山的主峰。
貢嘎雪山位於康定城南55公里,是大雪山主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稱為「蜀山之王」。山區高峰林立,冰堅雪深,險阻重重,是一座極受登山愛好者青睞的名山。貢嘎山峰的高峻,遠非內地一般名山可比。登臨其上後,放眼望去,萬里銀白的雪域匍匐在山下,遼闊的視野和由山體的高度而產生的登山成就感絕對值得一攀。由於其海拔非一般山峰可比,因此要求登山者作足充分准備,以免因勞累和寒冷導致半途而廢。登山者多從西北山脊路線登頂,這也是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交通:在康定,有專門的旅遊車前往貢嘎山。貢嘎山下有纜車,可送遊客上山,價格約160元。(此處價格僅為參考,遊客請以實際價格為准)。提醒:旅遊最佳季節一般多在每年5~6月的旱季和雨季交替期,因這段時間既有較高的溫度但又無太大的雨量,適合旅遊。住宿:可住在磨西鎮,該鎮是前往海螺溝和貢嘎山的住宿集中地,建有不少賓館和溫泉療養中心以滿足遊客需要。貢噶山-海螺溝景區內有三大主要宿營地:一號宿營地,位於達干煙溝口,距磨西約11公里;二號營地,位於熱水溝瀑布附近,距一號營地6公里,周圍景點較多,可就近游覽森林,溫泉;三號營地位於冰川觀景台約2公里。
4.布喀達坂峰(6860米)
位於昆侖山中段阿爾格山東端與博卡雷克塔山西頭交接處,在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縣境內,為新疆、青海的界山,地處東經90.9度,北緯36.0度。
布喀達坂峰,又稱新青峰,海拔6860米,是昆侖山脈的最高峰。布喀達坂峰,維吾爾族語意為「野牛嶺」,四周分布著28座海拔逾五千公尺之姊妹峰,布喀達坂峰高聳於群峰之上,與東面的一座6851米高峰遙相對峙,雪原綿延,氣勢磅磅。
5.梅里雪山(6740米)
位於西藏察隅縣東部與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境雲嶺鄉西部的一座南北走向的龐大的雪山群,全長有150公里。
梅里雪山,它在藏區稱卡瓦格博雪山,「梅里」一詞為德欽藏語mainri漢譯,意思是葯山,因盛產各種名貴葯材而得名。同時它也是雍仲苯教聖地,和西藏的岡仁波齊、青海的阿尼瑪卿山、青海的尕朵覺沃並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最高峰卡格博峰海拔高度為6740米,是雲南省最高的山峰,位於德欽縣東北方10千米處,距中甸縣城184千米。長約30公里,其中呈金字塔狀的最高峰為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突出於周圍群山山頂面近千米的極高山,是雲南省的最高峰。梅里雪山斷裂活動強烈地勢高聳,有13座海拔6000米以上高峰在卡瓦格博峰周邊環繞,是青藏高原東南緣最高山。
6.團結峰(5827米)
位於甘、 青兩省邊界
祁連山脈最高峰, 亦為甘、 青兩省邊界上最高峰。海拔5827米(或5808米)。又名疏勒蒙克或崗則吾結。位於疏勒南山東南段,北緯38°31′與東經97°46′處,為疏勒河上游谷地與哈拉湖盆地兩內流水系分水嶺的的最高點。地表為冰雪廣泛覆蓋,雪線位置高達4400米以上,有較大面積的現代冰川。
7.玉山(3997米)
位於中國東部地區台灣省中部,北起三貂角,南接屏東平原(台灣南部的屏東縣周圍),綿延約300公里。
玉山是台灣布農族與鄒族共同的聖山,布農族語稱其為Pattonkan(音譯漢字八通關)。另外,居住於玉山下的另外一支原住民民族鄒族,則稱呼玉山為Panguno Rakaso,皆是指「石英山」的意思,蓋因冬季時山頭積雪反光,狀似石英玻璃般閃爍之故。而在清康熙年間編篆的《台灣府志》中,有記述:「玉山,在鳳山縣。山甚高,皆雲霧罩於其上,時或天氣光霽,遙望皆白石,因名為玉山。」,可見玉山作為漢名,已開始流通。
8.太白山(3771米)
位於陝西寶雞眉縣、太白縣,廣義上的太白山連帶西安周至縣部分。
太白山,秦嶺山脈最高峰,也是青藏高原以東第一高峰,如鶴立雞群之勢冠列秦嶺群峰之首。自古以來,太白山就以高、寒、險、奇、富饒、神秘的特點聞名於世、稱雄華中。太白山是渭河水系和漢江水系分水嶺最高地段,具低山、中山、高山等地貌類型,界限清楚、特點各異,特別是第四紀冰川活動所雕琢的各種地貌形態保留完整、清晰可辨。太白山南北兩坡氣侯迥然不同,隨著海拔高度遞增,氣候類型按一定規律呈連續的帶狀分布。氣候立體差異,使植物、動物分布也形成相應的垂直帶譜。氣侯、動植物的差異同時影響著地表岩石風化進程,並直接參與著不同類型土壤形成。以氣侯為基因、以植被、土壤為標志的自然綜合體的天然景觀也在垂直位置構成不同類型景觀帶。諸如此,使得太白山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山上林木茂盛,中草葯遍地皆是,尤其世界上僅存的孑遺植物——獨葉草在太白山獨有。豐富的植物資源為野生動物提供了充足食物,雉類之血雉、紅腹角雉及獸類之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珍禽異獸於太白山繁衍生息。自19世紀始,國內外學者紛紛來太白山考察。太白山成為多種學科盛夏時避暑旅遊考察研究和教學實習的主要基地。太白山風景優美,是旅遊勝地和道家活動場所。唐、宋以來,許多文人學士登臨揮毫,留下膾炙人口的詩文;《關中勝跡圖志》載:道書雲太白山為道家第十一洞天。因此,每逢盛夏之時,登山覽勝者與朝山香客絡繹不絕。
9.賀蘭山(3556米)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北起巴彥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銅峽。
賀蘭山(蒙古語:;Alaša aɣula),賀蘭山脈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北起巴彥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銅峽。山勢雄偉,若群馬奔騰。蒙古語稱駿馬為「賀蘭」,故名賀蘭山(此說疑有誤,唐代韋蟾有詩雲:「賀蘭山下果園成」,蒙古人十三世紀才崛起,說源於蒙語只是通用說法)。
賀蘭山南北長220公里,東西寬20~40公里。南段山勢緩坦,三關口以北的北段山勢較高,海拔2000~3000公尺。主峰亦稱賀蘭山,海拔3556公尺。山地東西不對稱,西側坡度和緩,東側以斷層臨銀川平原。賀蘭山為強烈地震帶,1739年銀川附近發生8級地震,1561年在中寧、1709年在中衛都發生過7.5級地震。賀蘭山北段煤藏豐富,新建有賀蘭山煤炭工業基地。包蘭鐵路有支線由平羅伸至賀蘭山的汝箕溝。
10.神農頂(3105米)
位於神農架南部的自然保護區內,海拔3000米以上山峰6座。
神農頂風景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約883.6平方公里,是以保存完好的森林自然生態系統為背景,以生態多樣性為特點,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主主題的自然生態旅遊區,是神農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神農頂風景區在神農架南部的自然保護區內,山峰均在海拔3000米以上,堪稱「華中屋脊」。
Ⅹ 中國最大的山在哪
慕士塔格:父儀群山 摘自《戶外探險》 打開一張適當比例的新疆西南部地形圖,可以看到自西向東南延伸的三座山脈——昆侖、喀喇昆侖和喜馬拉雅。本來這三條山脊的西端就扭結在一起,而東西走向的天山山脈也不敢冷落的趕來與三兄弟握手,共同握出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山結——帕米爾。因著這種特殊的地理成因,帕米爾地區群山疊嶂、冰峰林立。其中位於喀喇昆侖山脈的慕士塔格冰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與公格爾久別和公格爾山一起,被稱作「昆侖三雄」。當然,這里有誤,應該叫喀喇昆侖三雄才准確,但拗口。 界面友好 作為一座聞名於世的七千米級冰山,慕士塔格每年都要接待幾十支來自國內外的登山隊。每年七八月間,這里蔚為壯觀的景象之一,就是兩道大冰川之間的台地上那些星羅棋布的各色帳篷。身著各色服飾、操著各種語言的登山者把這塊台地變成一個真正的國際村。 在新疆這個峰巒遍生的土地上,何以有那麼多登山者對慕士塔格情有獨鍾呢?就我的體會,除了它7546米高度所具有的挑戰性易於滿足登山者的成就感以外,其他原因都可以借用計算機工程界的一個詞彙來解釋——界面友好。其「友好」體現在景觀壯麗、交通方便、大本營距公路線很近、攀登技術要求不高等外部要素上。 關於交通方便,國內外登山者無論從巴基斯坦入境,還是從南疆重鎮喀什啟程,都有縱穿喀喇昆侖的中巴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1669公里路標是一個標志點,幾乎所有的登山者都從這里開始他們的徒步里程。路標以東一公里是204登山基地,基地東南八公里便是海拔4350米的登山大本營。從204往北200公里一線,可沿四季通暢的公路去疏附縣或喀什市,往南100公里可到塔什庫爾干縣城。 如此便利的交通條件,使得登山成本大為降低,而成就感卻不因此丟失。這是任何一個境內的七千米級山峰所不具有的條件。當然,千萬不要對那個唬人的「基地」寄予什麼希望,那隻不過是一個距離喀什204公里路程的小土崗而已,用以讓登山者裝載駝畜或扎營歇息。後來多次來到這里,我才理解了這個小土崗存在的另一個意義:那是當地牧民唯一希望過往者臨時扎營駐留的地方。高原地區草場貧瘠且生長期短,任意布營導致牧場損失的行為,如同用泥污的雙腳踐踏豪華的地毯一樣令人厭惡。 沒有頂峰的山 從攀登難度來看,慕士塔格應屬於一座力量型的山峰。從傳統大本營到峰頂有3196米高差。第一段大部分屬於漫長的礫石山坡,坡度有45度左右。只有接近C1營地前的一公里,隨著當年小氣候的不同而有不同厚度的積雪,但總體而言,除了較大的體力消耗外,並無多少技術難度。在1998年以前,C1營地多建在5420米高度的冰雪平台上。但由於冰瀑不斷下瀉,那個平台已經基本消失,後來的營地多建在稍低一些的位置。 從5300米的C1到6300米的C2,屬於長年冰雪覆蓋區,起始段坡度大而裂縫多。當雲清日朗時,從204附近可以用望遠鏡直接觀察到那段路線上攀登的過程。越過第一山脊線以後,將進入相對危險的冰雪斷裂帶和險峻的谷底,巨大的冰雪堆積體高懸在路線兩側,咄咄逼人。對於此段路線,各家有不同的技術主張,一是主張結組通過,避免滑墜或陷落,一是主張單人快速通過,避免可能的雪崩。見仁見智,莫衷一是。但不爭的事實是當天象惡劣時,大家都避免涉足此地。 自C2開始,進入6300米以上地帶,體力消耗驟然增大,攀登難度集中體現在體力的持續能力。傳統的C3建立在6700米高度,也有攀登者為了減小突擊頂峰的消耗,建立過6800米的「高C3」營地。至於C3到頂峰,那就是眾所周知的最平緩而最漫長的一段,也屬於體能消耗最大的一段。慕士塔格攀登失敗者,多在C3以上失利。難怪有人抱怨說攀登的是一座「竟然沒有頂的山」。 讓我停留在這里的理由 慕士塔格所在的布侖口鄉蘇巴什一帶,有著絢麗的風光和頑劣的氣候。卡拉庫里高山湖泊的湖面海拔高度大約在3650米,湖泊的東北和東南面高聳著公格爾和慕士塔格兩座巨大的冰山。天氣晴好時,湖外的冰山和湖內的映影倒扣在一起,成為一幅極美的畫面。她的兩側,分布著綿延百里的薩雷闊勒嶺的峰巒。南側18公里,便是那道橫切公路的蘇巴什達坂,都能夠在頂部與一窩笨拙跳躍著盡享天倫的旱獺相遇。 順便提醒您,卡拉庫里湖西岸和蘇巴什達坂東側是遙望慕士塔格冰山的兩處好地方,誕生過不少有關冰山之父的優秀攝影作品。其中的動人之處,就在於這兩個視角能夠充分展現慕士塔格山體三道大裂谷的壯麗。這些裂谷,黛安娜·西普頓稱之為「兩條縫脊之間的槽形構造」,我卻寧願把它們看作小勇騎士面孔上醉人的刀疤,慕士塔格的氣質全在其中。 在達坂以北,由阿爾且特克迂迴而下的冰川水在貧瘠的草場上沖出狹深的槽溝,成群寸許長的小魚排成密集的陣列在清水中游盪。七月底,草場周圍斑斕的野花是一道極美的風景線。與任何一個高原地區一樣,這里缺乏燃料,拋灑在草場上的氂牛氛未等風干便被老人們用背筐抬走,草場總是橄欖綠的絨毯般清潔。當然,頑劣的氣候也會隨時改變這一切。7月間,也許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頃刻間會把蘇巴什變成銀裝素裹。當雲開日出,強烈的紙紫外線灑向大地時,橄欖綠又會在一兩小時內復現。至於蘇巴什的風,那是每日午後必至,能讓您一日見老的高原風。但也有用處,用它風乾的牛羊肉,能保留一個完整的登山周期而不腐。 204登上基地以東有座獨木橋通向蘇巴什牧業點,那裡居住著十多戶以牧為主的柯爾克孜人家。夏季到來,其中的大部分就遷移到東南方向五公里的江布拉克牧溝生活,那裡曾是前英屬印度政府駐喀什總領事西普頓夫婦閑暇登山時駐留過的地方。近年來,我發現這些家庭中的青壯年男子越來越多地聚集在卡拉庫里湖到登山大本營一帶,以向國內外登山隊出售人、畜腳力來改善自己的生活,對於美元與人民幣的兌換率也駕輕就熟。這也許是他們開始積極地走向商品經濟的端倪。 文章結尾時,我聽說不久前已經構築了一條直接通往大本營的汽車路,這對於我並不算什麼好消息。我對蘇巴什達坂和慕士塔格的眷戀持久不減,這使我由衷地反對讓汽車的尾煙飄向羊脂玉般的冰川,讓橡膠輪胎碾碎大本營台地上那些細碎的小花。 滿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