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版中國地理面積有多少
A. 台灣的佔地面積有多大
台灣是中國的第一大島,位於祖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地處東經119°18'03"至124°34'30"、北緯20°45'25"至25°56'30"之間。台灣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疏球群島,相隔約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里;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處為130公里。台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
台灣海峽呈東北向西南走向,北通東海,南接南海,長約200海里,寬約70至221海里,平均寬度約108海里,是中國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國際海上交通要道。東海和南海之間往返的船隻從這里通過。從歐洲、非洲、南亞和大洋洲到中國東部沿海的船隻也從這里通過。從大西洋、地中海、波斯灣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隻—般也經過這里。
台灣省包括台灣本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澎湖列島64個島嶼,其中台灣本島面積為35873平方公里。目前所稱的台灣地區還包括台灣當局控制的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總面積為36188平方公里。
台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佔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台灣山系與台灣島的東北----西南走向平行,豎卧於台灣島中部偏東位置,形成本島東部多山脈、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徵。台灣島有五大山脈、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分別是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台東山脈,宜蘭平原、嘉南平原、屏東平原和台東縱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台灣島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火山帶上,地殼不穩,是一個多震的地區。
台灣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北回歸線穿過台灣島中部,北部為亞熱帶氣候.南部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高山除外)為22°C,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充沛的雨量給島上的河流發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獨流入海的大小河川多達608條,且水勢湍急,多瀑布,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其中長度超過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濁水溪(186.4公里)、高屏溪(170.9公里)、淡水河(158.7公里)、大甲溪(140.3公里)、曾文溪(138.5公甲)、馬溪(116.8公里)。
台灣農耕面積約占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盛產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質好,產量高,主要經濟作物是蔗糖和茶。蔬菜品種超過90種,栽種面積僅次於稻穀。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美稱,水果種類繁多。花卉產值也相當可觀。
台灣森林面積約佔全境面積的52%,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義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區,木材儲量多達3.26億立方米,樹木種類近4000種,其中尤以台灣杉、紅檜、樟、楠等名貴木材聞名於世,樟樹提取物更居世界之冠,樟腦和樟油產量約佔世界總量的70%。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總長達l600公里。因地處寒暖流交界,漁業資源豐富。東部沿海岸峻水深,漁期終年不絕;西部海底為大陸架的延伸,較為平坦,底棲魚和貝類豐富、近海漁業、養殖業都比較發達。遠洋漁業也較發達。
台灣除有豐富的水力、森林、漁業資源外,其它自然資源有限,自產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氣,金、銀、銅、鐵等金屬礦產也較少,主要儲藏於北部火山岩地區及中央山脈。
據台灣有關方面統汁,截止2002年8月。台灣省人口為2240萬多人,加上金門、馬祖人口、總數約為2248萬多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約為5‰。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東部人口僅佔全部人口的4%。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約為620人,台北市的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l萬多人。
台灣居民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8%;少數民族占約2%,約43萬人。根據語言、風俗的不同,台灣少數民族分為阿美、泰雅、排灣、布農、卑南、魯凱、鄒、雅美、邵族、葛瑪蘭和賽夏等11族,分居全省各地。
在行政區劃上,台灣省轄基隆、新竹、台中、嘉義、台南5個省轄市,台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澎湖16個縣。台灣當局於1967年將台北市、於1979年將高雄市定為「行政院院轄市」。此外,還設有所謂「福建省政府」,轄金門、連江(馬祖)2個縣。
B. 中國台灣省面積和人口是多少
中國台灣省面積和人口分別是:
一、中國台灣省面積
中國台灣省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
中國台灣省包括台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台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7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
二、中國台灣省人口
中國台灣省人口約2350萬。
中國台灣省人口逾7成集中於西部5大都會區,其中以首要都市台北為中心的台北都會區最大。
(2)台灣版中國地理面積有多少擴展閱讀:
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灣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原住民族的南島文化亦有影響,近現代又融合日本和歐美文化,呈現多元風貌。
台灣概況:
一、人口族群結構
台灣有98%的人口是來自中國大陸的漢族,約2%則是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定居的台灣原住民族(高山族)。台灣大體由台灣人、台灣客家文化、外省人、台灣原住民、高山族組成。
台灣本省人指二戰結束前就已在台灣生活的族群。本省漢族民眾可分成從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區遷移、占人口70%的閩南人,以及從廣東省東部地區遷移、占人口14%的客家人。
台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人種屬馬來人種。南島語系是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廣的語系之一,台灣是其分布的最北端。 中國政府將台灣南島語系各族群統稱為高山族。
現已有16個部族地位獲官方認可,分別是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魯凱族、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邵族、賽德克族、噶瑪蘭族(實屬平埔族)、拉阿魯哇族和卡那卡那富族居住在台灣島東部,達悟族居住在附屬島嶼蘭嶼。
有14%的人口是1945年後陸續從中國大陸各省份隨國民黨政府遷台移民至台灣的外省人。
隨著海峽兩岸交流和國際化發展,台灣現有數萬名大陸及港澳配偶、10萬名外籍配偶以及30萬名外籍勞工,被稱作台灣新住民。
二、宗教信仰
台灣宗教信仰主要有:台灣佛教、台灣道教、儒家思想。
佛教、道教等中國傳統宗教在台灣極為盛行且長期發展,西方常見的基督新教、天主教與伊斯蘭教等宗教也擁有不少信眾。
台灣近八成的民眾擁有宗教信仰,逾五成民眾經常參加各類型的宗教儀式與慶典。佛教、道教相互影響融合已不易區分。道教徒中混雜台灣民間信仰者應佔大多數,媽祖、關聖帝君、保生大帝是台灣民間信仰的主要神祇。
儒家思想所規范的禮儀與哲學觀被中國人視為組成家國與人際倫理的基礎觀念。儒家思想對台灣影響深遠,中華民族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規范著台灣人的思想和言行。
三、民俗文化
台灣融合了明清時期移居的閩粵移民和二戰後來台的外省人的民俗,堪稱中國民俗文化的縮影。 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是台灣的三大節日,每逢元宵節、清明節、中元節、七夕節等傳統節日,民間也有與大陸相同或類似特色的慶祝禮俗。
此外尚有多項深具中華文化特色的民俗慶典,如迎媽祖、鹽水蜂炮、平溪放天燈、東港燒王船、頭城搶孤等。
台灣原住民族(高山族)各族群有各具特色的傳統歲時祭儀文化。
C. 中國台灣地理面積相當於那個地區
台灣省的面積為3萬多,大致相當於江蘇省的三分之一,山東省的四分之一
D. 台灣有多大面積
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其中台灣島面積為35873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90%以上,是中國第一大島。
台灣省(tái wān shěng,Taiwan Province)簡稱「台」,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省會台北,人口約2300萬,經濟富庶、文教發達、風光秀麗、物產豐饒,有「寶島」的美譽。
由台灣島及蘭嶼、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構成。全省多山地丘陵,最高峰玉山達3952米,地跨北回歸線,為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和廣東兩省相望,扼西太平洋航道中心,是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經貿、交通樞紐,也是軍事戰略要地。
E. 台灣的實際地理面積是多少
台灣省位於祖國大陸架的東南緣。地處東經124°34′30〃(宜蘭縣赤尾嶼東端)至119°11′03〃(澎湖縣望安鄉花嶼西端),北緯21°45′25〃(屏東縣恆春鎮七星岩南端)至25°56′30〃(宜蘭縣黃尾嶼北端)之間。北臨東海,東北接琉球群島;東濱太平洋;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鄰;西隔台灣海峽與大陸福建省相望,最近處僅130公里。全省恰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在戰略上,素有我國「七省藩籬」之稱。
F. 台灣的地理面積有多大
台灣省位於祖國大陸架的東南緣。地處東經124°34′30〃(宜蘭縣赤尾嶼東端)至內119°11′03〃(澎湖縣望容安鄉花嶼西端),北緯21°45′25〃(屏東縣恆春鎮七星岩南端)至25°56′30〃(宜蘭縣黃尾嶼北端)之間。北臨東海,東北接琉球群島;東濱太平洋;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鄰;西隔台灣海峽與大陸福建省相望,最近處僅130公里。全省恰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在戰略上,素有我國「七省藩籬」之稱。
G. 台灣土地面積和人口各是多少
1、台灣土地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
中國台灣省包括台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台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7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
2、人口約2350萬
台灣人口約2350萬,逾7成集中於西部5大都會區,其中以省會台北為中心的台北都會區最大。台灣自1960年代起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於1990年代躋身發達經濟體之列。
台灣製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半導體、IT、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全球領先。
(7)台灣版中國地理面積有多少擴展閱讀
台灣的發展
台灣被世界銀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等機構認定為發達經濟體,是亞洲四小龍之一。按國際匯率計算,2014年台灣GDP5170.19億美元,為世界第25大經濟體,居中國省級行政區第6名;人均GDP22002美元,居世界第39名。
按購買力平價計算,2014年台灣GDP9770.88億美元,為世界第20大經濟體,人均GDP40581美元,居世界第17名。 外匯儲備居全球第五。 2013年人類發展指數為0.882,居世界第21名,處於極高人類發展水平。
H. 台灣的佔地面積有多少
主體總面積3萬6千餘平方公里 台灣地形象一葉芭焦葉也象一顆紅薯 台灣島是位在歐亞大陸上和太平洋之間,是個南北長、東西窄的島嶼。以全球的位置來看,台灣位於亞洲 一、地理位置 台灣位於歐亞大陸的東南緣,太平洋西岸花綵列島的中樞,北濱東海,與琉球群島相隔600公里,西以平均寬度200公里的台灣海峽與祖國大陸相望.南緣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距350公里,東臨廣大的太平洋,在區位上,是太平洋盆西緣地區的南北與東西連結之樞紐,位置十分重要。 二、笵圍與面積 台彎地區的笵圍,主體部份包括本島、澎湖群島64個小島及環本島的20餘個附屬島;擁有其他行政權或駐軍的部份,尚有福建外海的金門列嶼、馬祖列島以及南海中的東沙島及南沙群島的太平島。 主體總面積雖僅3萬6千餘平方公里,但其四極跨越頗廣,極西在東経119°18'3"(澎湖縣望安鄉花嶼西端)、極東在東経124°34'30"(宜蘭縣釣魚台列嶼的赤尾嶼東端)、極北在北緯25°56'30"(宜蘭縣釣魚台列嶼的黃尾嶼北端)、極南在北緯21°45'25"(屏東縣恆春 鎮七星巖南端)。合計跨経度5°16'27"、緯度4°11'5"。 最主要的是台灣屬於大陸祖國的一部份期盼早日回歸中國
麻煩採納,謝謝!
I. 台灣的總面積是多少
台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 東北鄰琉球群島, 南界內巴士海峽與菲容律賓群島相對,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包括台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
台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 人種屬馬來人種。 南島語系是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廣的 語系之一,台灣是其分布的最北端。
台灣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原住民族的南島文化亦有影響, 近現代又融合日本和歐美文化,呈現多元風貌。
(9)台灣版中國地理面積有多少擴展閱讀
1、台灣漢字拼音採用漢語注音符號。台灣的中文羅馬拼音系統為國際通行的漢語拼音,早期曾採用威妥瑪式拼音法。目前地名(縣市名除外)、街道名人名均以漢語拼音翻譯。
2、台灣國語的詞彙 語法繼承許多古漢語 近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初期用法,如定讞( 定罪)等。一些詞彙也吸收本地方言和外語的成分。
J. 台灣面積多大
台灣的地理范圍分為狹義與廣義兩種,狹義單指台灣島一地,廣義則是包含台灣島、澎湖群島、釣魚台列島、金門群島與馬祖列島。
台灣本島面積35759平方公里, 西鄰台灣海峽,對岸即中國大陸,與福建省大約相隔200公里。北部是東中國海,東部為太平洋,西南則是南中國海與巴士海峽。在西太平洋由阿留申、千島、日本、琉球、菲律賓等眾多島嶼所形成的島弧花彩列島中,台灣位於中樞位置。台灣位於東經120時區,使用國家標准時間 (UTC+8)。
台灣位於太平洋西岸邊緣,受到歐亞大陸板塊、菲律賓海板塊之推擠而隆起,因此台灣的山勢高峻,山脈皆南北走向,平原狹小,火山多,地震頻仍,川短流急。
台灣重要的山脈有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雪山山脈、阿里山山脈、海岸山脈。台灣最高山為玉山,海拔3,952公尺。平原與盆地雖然狹小分散,卻是人口稠密的地區,嘉南平原是台灣最大的平原。台灣重要的河川有淡水河、大甲溪、濁水溪、曾文溪、高屏溪、立霧溪、木瓜溪、花蓮溪等等.
北回歸線橫跨台灣,以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台灣的氣候冬季吹東北季風、夏季吹西南季風。山脈高峻能阻隔季風。台灣高溫多雨,最冷月均溫在14度以上,雨量2500公釐以上。北部全年有雨,南部則是夏天降雨。熱帶氣旋經常侵襲台灣。
台灣島
台灣島的衛星照片
絕對位置:120ºE~122ºE, 22ºN~25ºN
相對位置:亞洲大陸東南沿海,太平洋西岸,菲律賓北方,琉球群島西南方
時區:GMT+8:00 Taipei